月经来的时间长量少:实事求是很难吗:请统计数据别再让群众作痛,历史笑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26:14
 实事求是咋就那么难——请统计数据别再让群众作痛,让历史笑话! 

    当今是信息时代,人们自然有着对资讯的广泛需求,同时,信息数据也是宏观决策、经济分析的基础。于是,有一个部门开始由过去的默默无闻认真做学问,日渐走上前台,走进人们的视听世界,定期诞生数据,不时发布新闻,这就是统计局。有些数据,是其他职能部门进行调查统计,如财政税务部门对财税统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失业登记率、教育部对大学生就业率的统计,都是各自发布然后提供给统计部门录入档案资料、年鉴。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近年来,我们的各级统计局,包括县市的基层、到省级的,甚至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民生信息里,尤其是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饱受质疑,漏洞明显。脱离实情,为政绩工程粉饰贴金的这股风气常年都没得到有效治理,已经影响到其他部门共同爱好数据掺水,失真不要紧,只要官帽真!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的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教育部统计的中国大学生就业率、安监部门统计的企业安全责任事故率和伤亡人数、铁道部统计的高铁上座率,等等。报喜不报忧、讳疾忌医的不良风气十分顽固,让实事求是的精髓没了踪影。特战勇士择其若干痛陈。比如:

 

    ——突飞猛进的GDP总量与分量不和谐。2010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年经济保持较高增速并保持低通胀,全年GDP为33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中国凭着GDP,预计在今年,就在2010年,将一举超越日本,排名世界亚军。但是,我们的GDP跟人家的GDP可比性怎样,内涵品质怎样,统计局从来不多作分析和评论。好笑的是,连续几年,各省统计局计算的GDP之和,总是远远大于国家统计局的汇总公布数;最近的2010年8月初,地方政府发布了上半年的GDP,据媒体的核算,各省GDP之和比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多出了1.4万亿,两者差了9.9%。这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2009年同期,31个省市自治区上半年GDP之和为153769.4亿元,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39862亿元也是多出约1.4万亿元。不管怎么说,多了总比少了好。好在全国各省、各市、各县乡的官员们,对待GDP这玩意都是空前的激情昂扬,绝对不会保守谨慎,绝无各省汇总数少于国家统计的可能。

 

    ——著名的2009年两大数据发布事件,一度引起轩然大波。

 

    一是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了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有关数据。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

 

    2009年07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 。

 

    数据一出,反响哗然。按此增长率,2009年全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2999元。很多网友都气愤地嘲讽道:我们很惭愧,给全国平均数字拉了后腿,抹了黑。实际的巨大差额干脆到统计局去领吧。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连忙解释说,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统计范围主要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尚未包括小企业,也未包括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这种统计就是哗众取宠的数据而已,正如百姓讽刺的“李家富豪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个个是百万”。收入差距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而中国这个问题中的突出问题是收入的透明度极差。而且本身的统计样本和范畴也有问题,难怪千万的职工们对收入“被增长”是哭笑不得。

 

    二是“2009年房价涨幅”。关于房价统计,更是长期以来莫衷一是。统计局与房管局的数据经常打架。但是,无论如何,2009年全国城镇房价在政府的救市和托助下,是有空前的涨幅,很多城市房价疯狂地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堂堂国家统计局竟然发布出了“2009年全国房价平均涨幅1.5%”,创造了雷人的经典。

 

    ——啼笑皆非的就业率、失业率统计

 

    咱们国家有些数据已经不是经济数据,而是政治数据,是不能下滑和突破的。类似于GDP增长率被官方定位要保“8”(最低不能少于8)一样,中国的居民消费指数CPI常年在保3(最高不能过3.5,下文详说),中国的登记失业率似乎常年一直在保“4”(最高不能到5),因为2002年以来长达8年的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4.3%之间。

 

    难怪,2009年8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表示:“二季度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目标是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按理,全世界都不会认为仅仅4.3%的失业率就叫“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是,因为这是在中国,4.3%的登记失业率已经达到了1998以来官方统计的最高水平。这恰恰反映了目前仅统计城镇户籍人口的登记失业率已经无法描述真实的失业状况。近几年出现了官方部门与学术机构和学者之间同一指标的悬殊差距。在2008年底,中国社科院当时发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 9.4%,而人保部2008年第三季度末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4.0%。有些学者估计中国的真实失业率远远高于官方的登记失业率(最低估计为8%,最高估计甚至达到20%)。只能说明现行的官方失业率统计存在重大遗漏和缺陷。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低估带来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比如,在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最严重的1998-2000年,登记失业率却一直保持在低水平的3.1%。再比如,2008年底有关部门估计返乡的失业农民工高达2000万,但2008年第四季度公布的登记失业率只象征性地从三季度的4%加到了4.2%。真是自欺欺人。

 

    再看就业率,我们来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为例。每当大学生毕业之时,也就到了就业率统计收官之时。教育部遵循惯例,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字年年发布,年年都有非议。2009年7月来自教育部的消息,截至7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同比2008年增长4.2个百分点;实现就业人数455.6万人,同比增长40余万人。

 

    按理,毕业生高达900余万,另有2000万以上失业农民工,还有其他需要就业的人群,全社会都感觉就业形势严峻,但为什么现实中的严峻,反映到各高校每年统计出的就业率,却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数字呢?一调查,真是上有所好,下有办法。近年,曝出多起高校逼迫学生制造假就业证明,否则就扣押毕业证、学位证事件。

 

    南京大学一名叫沈双逸的大三学生作调查报告说,“我以985高校、211工程高校、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院校为分类标准,随机抽取了30所高校公布的就业率,发现其中大部分高校的就业率都高于90%,而一些民办院校、大专院校的就业率竟然超过了国内名牌大学,甚至几近100%。”

 

    各高校想方设法制造高就业率的手段,更是举不胜举,就业率是这样“打造”的:——

 

    一是没有就业证明,学校就不发毕业证。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提交一份个人就业证明(即学生与用人单位签的就业合同或协议),否则就扣毕业证,催生就业合同协议大量造假。二是学校帮助学生“被就业”,为了保证就业率给你随便签就业协议书、安排个工作。至于你随后辞职那不影响已经记入的就业率。三是学校将保研、考研、出国的人数算作就业人数。四是干脆人为造数字。一些民办大学的学生说,他们毕业时都不用交就业协议,同学中至少有1/3的人没有找到工作。但他们所在的普通民办大学对外公布的就业率居然高达98% 。学校也没办法,理由是因为上级部门要求统计毕业生就业率。

 

    ——CPI通胀数据,也被质疑失真和看不懂。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许小年就直言不讳地斥责经济数据造假现象,是搜刮百姓口袋,同时也会令经济学家对宏观形势的预测成为不靠谱的“算卦” 。2010年整个大半年全国的干旱、洪涝、地震等地质灾害程度和损失惊人,全国人民有目共睹。但无论天公怎样肆虐,农业生产所受什么影响也少见主流媒体报道,而公布的上半年CPI仅上升了2.6%,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六月份的CPI只增加了2.9%。有这数字在手,想必高层领导又是信心满满:经济马车很驯服啊。

 

    而在全国人民都明显感觉食品物价涨幅甚大的夏季,2010年8月11日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举行最新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发布了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创了年内新高,也不过是同比增长3.3%(反正就是常年只能围绕3来浮动,决不到4),其中食品价格6.8%。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一样菜如果是2元一斤,只不过涨了一角多一点。

 

    怎么回事儿?许小年教授说:只有两种可能:通胀不再与货币相关,或者CPI被低报了。根据全国M1(指狭义货币供应量)指标绘图,今年二季度的通胀率应在9%以上。若统计数据不准,宏观经济分析便是假账真算,预测、决策就和占卜打卦没啥本质区别,反正谈宏观就像中医把脉,全凭感觉,让经济学家混碗饭吃而已。他自嘲说,研究宏观经济学多年,到头来不得不称其为“伪科学”,原因之一正是数据。

 

    现在经济学家多数也是一半听统计局一半自己估计,没准数也不要紧,又不罚款。高层领导的数据要是不准,麻烦可就大了,因数据搞错了政策,岂是用一句“交学费”就可轻描淡写地带过的?群众百姓可就难过了,因为就那么一点死工资,觉得日子紧,而上层领导还觉得通胀率低得可控,整体环境宽松。这样的话,国家经济也终究要付出代价和损失。

 

     另外,特战勇士去年就曾撰文指出:我国的CPI指标应当根据国情民情大力修正。实际现在城镇居民家庭最大的消费支出是:教育与住房。城镇孩子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到大学的择校费、“赞助费”、“考试工本费”、“兴趣班学费”是惊人的;而自住与改善需求的购买商品房对家庭积蓄消耗的屠刀也是鲜红的,可是上述这两样费用和价格,都被统计部门以各种理由根本不计入CPI。奈何!

 

    ——来看看饶有趣味的对近来百姓关注的全国住房空置率解释。8月11日上午10:00,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副司长,高级统计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瞧瞧这样的好名字,想不提拔都难哈)自信满满地介绍:我们对我们的统计调查制度进行改进,把原来公布的房地产闲置面积改为待售面积,以后我们房地产有关企业的统计制度将发布待售面积的数据。

 

    盛来运就住房空置面积回答媒体提问时指出,目前国家统计局关于房地产统计方面的制度还不能计算出空置率这样的指标。一方面原因是由于空置率包括空置的概念,房子空置也是近几年由于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我们的调查统计制度还没有来得及作出统计”。

 

    统计局官员表示,要想真正摸清楚住房的面积、住房的结构,还得寄希望于住房普查。 而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虽然包括一些有关住房统计方面的指标,但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人居环境,“要从人口普查中直接得到有关住房空置面积和空置率的指标比较难”。人口普查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目前实际居住方面的情况,但也不能够得出一个完整的有关住房空置的判断,这方面的判断还需要开展一次大的房屋普查。不过,统计局目前没有进行房屋普查的计划。如果要统计局开展普查,不只是需要财力,还需要国家协调授权批准。

 

    列位看官,现在明白了吧,运来大官人说了那么一大通:就是两个意思:一是计算住房空置率非常难,难度超过了人口普查。二是你们想要房屋普查,门都没有——统计部门没这个计划打算,同时需要专门费用,需要国家授权。

 

    得了!群众的关注算什么,哪怕是焦点,只要是官员们不感兴趣,或者担心有揭盖子的敏感,拥有强大专业调研队伍和最现代化统计工具的统计局,要找出不作为的理由何患无辞。至于数据为什么总让公众有失真感,早在2008年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郑京平就回应称,统计数据大多数是以平均值结果公布的,不同地区的人以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自然有不同评价结果。明白了吗,言下之意,就是你感觉失真失落,是因为千万个、亿万个你都在穷单位、欠发达和贫困地区,感觉上,当然与统计部门加入了北京、上海发达地区以及垄断行业部门数据的“科学统计指标”有差距啦。

 

    我就不明白,你说这个平均值,咋就这么顺从统计部门的心意呢,欠发达和贫困地区的职工收入可以被发达地区收入来平均拉高,为什么不是凸显人数占比远大于后者的穷者把后者拉低效应?而发达的一、二线大城市高涨的居民消费价格(CPI)与高房价又可以被全国三线小城镇的低数值拉低,为什么不是凸显人口数量更大、商品房数量更多、房价权数比值更大的前者把后者拉高效应呢?真是大有学问、高深莫测呀!

 

    我们的统计局真是劳苦功高,不仅是个“幸福工厂”,能够制造千万、亿万国民的“被增长”、“被就业”、“被幸福”的同时,还是个老道的油漆匠,再难看的指标数据经它的贴金刷子一粉刷,都成了光鲜的面子。

 

    正指标下滑那不是下跌——叫负增长;没有失业——都是待业者;没有穷人——都是待富者;没有房地产闲置面积——叫待售面积!

 

    按此类推:咱们的企业根本没有库存积压——都叫待售产品;开发商也没有空置地皮——叫待建地块;

    社会没有单身汉——叫待婚者;没有饥饿——叫待饱者; 

    没有污染——叫待治理;没有腐败——叫待清廉;

    没有罪犯——叫待改造者;没有黑社会——叫待文明组织。 

    好一个万能的“待”字。只是,不知这个“待”的范畴多大,也许是十万、百万,也许是千万;不知这“待”的期限是多长,也许是待到猴年马月、海枯石烂吧!

 

    有诗赞曰:哦,以统计局为首的数据发布权威部门,不愧是伟大能干的工具,你们还身兼了王婆卖瓜的包装局、油漆工的装修公司功能!让人一看到你们,就感觉幸福的暖流。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为虚假政绩包装,远离民众,远离国情,远离实事求是的粉饰太平,谁说不是另一类的腐败呢?粉饰太平的统计数据,让群众作痛,让历史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