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蛋白质组学:骨科(八位名医谈骨疾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02:09
 

     科(八位名医谈骨疾病)

關節炎

潘文惇醫師

骨刺

黃勝賢醫師

骨折

謝承樸醫師

上石膏後之照顧

謝旭滿醫師

坐骨神經痛

林惠民醫師

小兒先天性骨骼異常

陳識仁醫師

喝牛奶是否可預防骨質疏鬆

趙玉雯醫師

善待您的背部

陳宏彰醫師

 

關節炎

骨科 潘文惇醫師

 

  關節炎,是指身體中能活動關節的病變。關節炎發生時主要症狀為疼痛、腫脹、發熱,運動不良甚至關節變型等。

關節炎的種類很多。以下將簡略介紹九種關節炎:一、化膿性關節炎二、類風濕性關節炎;三、結核性關節炎;四、退化性關節炎;五、痛風性關節炎;六、血友病性關節炎;七、神經性關節炎;八、風濕熱關節炎;九、僵直性關節炎。以上以退化性關節炎最常見,其次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化膿性關節炎
是指關節受細菌感染所引發的關節病變,最常見感染病源為葡萄球菌或鏈球菌等。化膿性關節炎按其發病期間及臨床程度分為急性及慢性化膿性關節炎。典型的急性化膿性關節炎發病時問短,受感染的關節有疼,紅腫、發熱、發膿,行動不便等症狀出現,有時候在局部關節症狀還未出現時先有發燒,身體不舒服而誤診為感冒。
細菌通常經由血液流動、皮膚外傷口、或關節附近骨髓炎患部入侵關節後發病。預防化膿性關節炎之發生,其實並不困難,祇要注意個人衛生及保持健康身體,如果有任何懷疑,應早日到合格醫生處求診,也許本國人自主性很強,偶到身體不舒服時,常習慣到附近藥房買藥服用或使用未經消毒的草藥,膏藥塗抹或敷貼在疼痛處,而延誤診療時間甚至使化膿性關節炎惡化。
化膿性關節炎預後如何,視發病時是否適時接受適當的治療,適當的治療可完整保留關節的功能、相對的延誤或不適當的治療可能使受感染的關節徹底的受破壞、變形、僵硬等後遺症。

     類風濕注關節炎
是一種慢性非細菌感染,多發性的關節病變,真正發病的病源目前仍然不能完全明瞭,一般認為身體中產生一種抗體,對抗體內正常細胞的運作,而發生病變,主要侵犯關節內的黏膜組織,使關節面受到破壞,甚至讓關節附近的肌腱變性或斷裂。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年青或中年人,發生病變的關節如手指關節、手腕、腳趾關節、膝關節、手肘及脊椎等。主要症狀有疼痛、僵硬、運動不良、尤其是經休息再開始運動時,症狀加重,病患常經驗早上起床時,多處關節僵硬,尤其是手指關節,但經過適度的運動或熱敷後症狀會改善。此外,天氣變壞時,症狀會加重。通常,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時間很長,需跟醫生配合,按照醫生的吩咐服藥、休息、及作適當的運動物理治療等。預防關節變形是非常重要。但萬一關節已經嚴重受損、破壞、或變形,症狀無法用保守治療法控制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甚至進行人工關節置換。

      結核性關節炎
是由結核病細菌入侵關節後發病,身體中任何一個關節都有可能被結核菌入侵,但其中以脊椎最常見,其次為髖關節及膝關節,罹患結核病關結炎以小孩或年青人為多,可能跟食用未經消毒的乳品,或與開放結核患者接觸後被感染。發炎的關節局部的溫度會升高、腫脹,黏膜變厚、疼痛、肌肉萎縮、運動受阻,結核性關節炎常產生膿包稱為冷膿,此冷膿可穿破皮膚到體外成為廔管、早期治療可避免關節受損。治療方法包括切開引流、固定、及服用抗結核菌藥物治療等。若關節面嚴重受損,而無法挽救時,可接受關節融合手術。

      退化性關節炎
是最常見的一種關節炎,關節因長期使用而自然磨損,或因先天的缺陷、年齡增加、血液流通不良、或其他疾病、先前的傷害、肥胖、及不適當使用而導致或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載重的關節上,例如髖關節及膝關節等。通常中年以後才會發生,主要症狀為疼痛,疼痛會隨年齡、運動量、體重的增加而加重。患病的關節表面皮膚溫度不會增加,若關節面磨損到某種程度後,便發生變形及運動不良等症狀。
退化性關節炎發生在下肢的關節,如膝關節或髖關節等;比上肢關節多、因下肢載重的機率比上肢多,關節面的軟骨,因使用增多,日漸磨損,以至軟骨下層的骨骼露出來,骨骼被曝露後,因載重量而漸漸硬化、增生,成形所謂的骨刺。退化性關節炎病狀進行得非常緩慢,除非有疼痛僵硬等症狀出現。不然,光是骨刺是不用治療的。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法及原則視症狀的輕重而。早期的關節炎,祇要適當的休息、體重減輕,加上一點藥物或復健運動治療,症狀大部份都能改善。後期的退化性關節炎,若保守療法都失效時,便需要作手術矯正,甚至接受人工關節替換手術。

      痛風性關節炎
是一種化學性的關節炎,身體中由於對普林(Purine)的代謝失衡,產生尿酸結晶,結晶沈澱在軟骨,韌帶及其他軟組織內而產生病狀。痛風症有家族遺傳性,渴酒、食用高普林食物如內臟等,或經歷外科手術後,可引發症狀出現。病患年齡通常都在四十歲以上,男人罹患痛風比女士多,結晶會侵犯手關節、腳趾或足踝等關節。典型的的症狀是發生在晚上,尤其是酒後,腳的大拇指突然發生疼痛、發熱、紅腫及行動時,會使疼痛增加。若當時有抽血檢驗時,會發現血清尿酸值、及白血球數會增加。症狀及疼痛經過一兩天後、逐漸減輕、X-光的檢查於急性期時沒有多大幫助,但後期會發現軟骨被侵蝕,尿酸結晶會沈澱在軟骨中,或結締組織中,形成所謂的痛風石。
痛風性關節炎使用適當藥物,可控制及防止痛風發生,此外,飲食中,盡量少食用高普林食物,如內臟、豆類製品等,少喝酒,多喝開水,可使體內血清中的尿酸濃度降低,若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尿酸的結晶可以沈積在關節內、侵蝕破壞,使關節面受損、變形,若沈澱在結締組織中可引起發炎反應,甚至可導致腎臟功能衰退。

      血友病性關節炎
是血友病患因關節受挫傷,導致關節內出血,通常經過適當的休息,關節內的瘀血會被吸收,但若重複受傷,便會引發退化性關節炎以及關節粘膜發生纖維化。膝關節、手肘及足踝等關節是最常見發生問題的關節。
血友病是一種性染色體遺傳的毛病,由母親作帶原者,傳給子女,但祇有男性才會出現症狀,主要病因是因為體內凝血機轉出了問題,通常是缺少第八凝血因子。所以,會很容易出血,發生問題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常被誤診為化膿性關節炎。治療方法主要還是在補充缺少的凝血因子,控制血友病的病況,教育病患盡量減少劇烈運動,若發生關節出血時,應盡量休息,或將出血的關節固定在功能位置上。

      神經性關節炎
是因為關節的痛覺失效,以致關節面載重不當,重複的碰撞,導致關節面受損。引起關節的載重感應麻痺的原因很多,包括麻瘋,梅毒,腰部神經炎、糖尿病等所導致的周邊神經麻痺。罹患神輕性關節炎,大部份為成年人,患部關節通常會腫脹及比較鬆弛,甚至於發生脫臼,由於該處沒有知覺,所以,不會引起疼痛,但在其載重點,常發現有褥瘡,或潰爛的皮膚,治療的方法主要是針對改善引起周邊性神經炎的病因,使用合適的支架來固定鬆弛的關節,或施行手術作關節固定術,甚至截肢。

      風濕熱所引起的關節炎
常見於年青人或兒童,關節疼痛是風濕熱主要症狀之一。風濕熱主要是對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一種過敏反應,身體中任何一個關節都可能發生,主要症狀包括發燒、全身無力虛弱、關節腫脹、發熱、運動受阻,若強行運動,會讓疼痛加重。風濕熱同時可引發心膜炎等其他合併症。及早藥物及抗生素治療可避免關節受損及可防止合併症產生。

      僵直性關節炎
主要發生在脊椎,但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關節如髖關節等。是一種慢性關節軟骨、粘膜及韌帶的發炎現象,通常在年青時開始發病,開始時可能祇有腰背疼痛,稍為一點僵硬,但隨後疼痛增強,及腰背更加僵硬,甚至彎曲變形,及影響呼吸。
發生原因不明,目前也沒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不過適當的藥物可使疼痛減少,物理治療及適量的復健運動,可保存關節的部份運動能力,在床上時盡量不用枕頭,選擇平躺的姿勢,以防止背部彎曲度增加。

  以上是簡單介紹了一些常見的關節炎的入門常識、若有任何疑問、請參考有關醫學文獻資料,或請教骨科專科醫師,祝您身體健康、主與你們同在。

 

骨刺

外科部 黃勝賢醫師

 

  所謂的〝骨刺〞乃是一通俗名詞,給人印象通常是硬而尖,而且常伴隨著疼痛,令人欲除之而後快。事實上,「骨刺」一說是不正確的,其發生乃因為年紀大加上用力過猛,導致椎間盤受損或水份滅少,彈性減小,椎間體間的距離變短,以致軟骨墊被擠出,堆積在椎體和椎體邊緣,日子一久即鈣化成骨質,所以正確名稱應該是「骨質增生」或稱為「骨疣」。

  一般人總以為骨疣只長在腰部,所以把一些腰痛全歸咎於骨疣所造成的,殊不知全身任何關節均可以產生骨疣,但以「頸」、「腰」二個活動量最大的部位最易發生。

  骨疣,造成的影響,依其壓迫神經的程度可分為三類,一是臨床上無任何症狀,二是造成局部的疼痛和和發炎,三是併發有神經迫的症狀例如坐骨神經痛。在診斷方面,最直接的當然是X光片檢查,其次是從患者年齡,臨床的狀況來判斷,病狀的演變也是依據之一。

  治療方法仍以保守療法為主,即以藥物,輔以物理治療,除非說骨疣嚴重壓迫到神經根,否則倒不需要開刀。

  〝骨疣〞就像白頭髮、老花眼一樣,是身體老化的現象,不必因長骨疣而緊張,只要有正確的瞭解與合理的處理再加上平時注意居家保養,那麼!骨疣並不可怕。

 

骨折

外科部 謝承樸醫師

 

  骨折,顧名思義,即指因外力造成身上骨骼之斷裂或移位,在當今交通流量日增紊亂情況下,因車禍造成骨折的機會亦相對增加,故吾人不應對骨折無初步的了解。

  因造成傷害的能量大小,對組織的破壞可將骨折大致粗分為:

封閉性骨折(斷裂之骨骼並無暴露於外)。

開放性骨折(斷裂之骨骼暴露於外)。

而無論上述何者,面對皆需注意幾項原則:

  固定患處,避免因移動而造成二次傷害。

  預防休克,骨折往往會造成大量的失血(如股骨幹骨折即可損失一千五~二千西西的血液)。

 預防感染。

當然,最重要的是送到有骨科醫師醫院處理。

  骨折之後的復原期間,應與醫師充分配合,直至骨骼癒合,切忌亂投醫,接受一些非正規的治療,才不致造成不可回覆的傷害。

 

上石膏後之照顧

外科部 謝旭滿醫師

 

  醫用石膏乃用於固定無開放性傷口及較穩定之骨折患肢,通常要固定約六至十週左右,讓新生成之骨質穩定後,方行石膏拆除。由於密封性的固定,而且跨越某一個或兩個關節,因而對皮膚及關節運動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應注意事項如下:

  石膏未乾前,避免搬動及壓迫,讓其自然風乾。

  石膏固定後保持清潔乾燥,沐浴時應以塑膠袋包封。

 時常翻身及改變姿勢,預防皮膚產生褥瘡。

皮膚發癢時,可輕打石膏或按摩周圍的皮膚,請勿插入任何物品抓癢,以免受傷及感染。

患部墊高,以減輕腫脹及疼痛。

 石膏固定之上一關節及下一關節應保持適量及適當的運動以減輕腫脹及關節僵硬。

飲食方面,無禁忌,宜多攝取飲料及富水份,纖維質之水果及食物,以防結石及便秘。

如患肢末端冰冷、麻木、發紫或雙腿溫度不同,石膏內持續性疼痛,石膏內有異味或滲出物流出,或石膏有損壞變形,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或儘早返院診治。

 

坐骨神經痛

骨科 林惠民醫師

 

  現代人已經普遍熟悉〝坐骨神經痛〞這個詞語,但是也常常對它誤解。所謂坐骨神經痛就是指坐骨神經出了問題所產生的疼痛。比較典型的是從腰部一直痛到小腿,同時病人可能感到下肢皮膚變得比較遲鈍、麻木,小腿無力。

骨科遇到的病人,大致上可以年齡層來區分。五十歲以下的病人大多是腰椎間板突出壓迫神經,而五十歲以上的病人則大多是因為腰椎退化,引起腰椎管及孔狹窄,這些變化醫學上統稱為腰椎狹窄,也就是俗稱的骨刺,嚴重到某個程度時,就會壓迫神經,造成坐骨神經痛。

 

      用來說明腰椎間板突出

1.       脊椎間板的纖維輪斷裂,造成弱點或缺口。

2.       脊椎間板的髓核由斷裂處向後壓迫神經根,造成坐骨神經痛。

 

      用來說明腰椎退化性狹窄

1.       橫斷面骨刺造成脊椎管狹窄,壓迫神經根。

2.       縱切面。骨刺造成脊椎間神經孔的狹窄,並壓迫神經根。

  病人最關懷的是有什麼簡單安全有效的辦法來治療疼痛。事實上這也是醫師最希望的。一般先以藥物治療一陣子,或再加上物理治療,大多數的病人就可以改善。

  腰椎間板突出的病人大約有十分一會對保守治療不滿意,有的是工作上無法休養,有的是疼痛難忍,有的是一再復發,也不少是因為受不了長期的,經年累月的酸痛。像這些病人就須要進一步檢查,如核磁共振掃描,慎重考慮手術治療的可行性。

  在門診經常可以看到六、七十歲的阿公、阿婆,走路的時候腰挺不起來,走一陣子就小腿痛得一拐一拐的走,只要坐下來休息就舒服多了。這就是典型的腰椎狹窄症候群。他們常常會問:〝醫生,骨刺吃藥會不會好?〞腰椎退化事實上不只是長骨刺,而它就好像臉上皺紋一樣,代表歲月的痕跡,吃藥可能治好了神經疼痛,但是骨刺還是骨刺。這麼說來其實也不太悲觀,必竟嚴重到須要手術的病人只佔少數,治療上的見解也相去不遠。但是其他的坐骨神經痛往往須要用心才能早期診斷。例如後腹腔化膿性炎症、腫瘤、細菌性脊椎炎,一旦產生了坐骨神經痛,往往都已經延誤了早期治療的良好時機,如果病人及家屬不能充分和醫師合作,即可能產嚴重後遺症。

  醫師最頭痛的病人大概就是老年人的坐骨神經痛,同時有嚴重骨質疏鬆症及骨架的變型,醫師頭痛當然病人就感慘了,所以醫師要抓住早期治療的契機,而病人也要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

 

小兒先天性骨骼異常

陳識仁醫師

 

  先天性骨骼異常,常見有下列幾種;因小兒骨骼仍在發展階段,故矯正的方法,須考慮年齡因素,矯正太過或不及常有後遺症;另外它常合併其它器官先天異常。

     先天性脊椎側彎
此乃最常見脊椎異常疾病,主要因為椎體和周圍組織異常引起。它常合併神經系統異常,故診斷常須週期性合併神經學檢查。

1.       治療方法

(1)       穿支架:常沒效果。

(2)       手術:因為百分之七十五的病人常會惡化,故開刀仍為最好的方法,且愈年輕愈好。

     先天性髖關節脫臼
一千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常見於女嬰,且左側最多;原因很多,包括胎兒姿勢、韌帶強度、基因問題等等。一般愈早診斷治療,則效果最好,花費也愈少。

1.       治療方法

(1)       年紀小於6個月:穿支架即可。

(2)       6個月到一歲半之間:可穿支架,若無效,則須骨骼牽引,徒手復位或開刀復位。

(3)       大於一歲半:則須作骨切除矯正手術。

      先天性髖關節內翻
常在學走路時發現此病;常是兩側性;可見股骨頭和股骨間角度持續變小,或骨骼長度變短。
一般股骨頭和股骨夾角小於110°,即須開刀矯正治療。且開刀後須持續追蹤直到生長停止。

      膝內翻(O型腿)
小於二歲的小孩發生內翻,常是正常的;一般在二歲或二歲半時,皆會變直,很少須要矯正。

      膝外翻(X型腿)
常發生於二~六歲,有15度外翻。小孩常抱怨小腿痛,及易疲勞,且跑步不理想。
病人大部分於五歲時,自動矯正。若大於8歲,則無法自動矯正。若超過15度外翻,且病人大於10歲,則開刀矯正。

      足內翻(杵型足)
一千個新生兒中即有一個,有一半的病人是雙側的,大部份為男嬰。
一般而言,一開始治療即打石膏固定,並每週作調整,直到矯正完成為止(統計有15~80%成功率),若石膏矯正不成,或一開始腳就很僵硬,則須開刀矯正。

      大指症、多指症、併指症
大部分是因為美觀問題或會痛或是沒有適合的鞋子,而須開刀矯正。多指症一般在九~十二個月大,可手術矯正。

 

喝牛奶是否可預防骨質疏鬆

趙玉雯醫師

 

  所謂〝骨質疏鬆症〞即為骨骼內的孔隙變大、變多,而使骨骼密度變小,亦即為單位體積骨骼所含的礦物質量減少,而當下降到臨界值以下時,骨骼就會脆弱、容易骨折。

  骨骼的成份以磷酸鈣為主,其為一種含有十個鈣的結晶,故鈣乃是骨骼維持強度所必須的要素。人體每日可經由腸攝取食物中的鈣,而由糞便與尿液將部分鈣排出。故若攝取足量的鈣,則可以維持適當正常的骨骼代謝,不至於使骨骼流失過量而發生〝骨質疏鬆症〞。

  骨骼營養的適當保持是強化骨骼的重要因素。骨骼的營養主要靠食物中攝取鈣。而在鈣的吸收方面,維生素D扮演重要角色,其可促進腸對鈣的吸收。但是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D 並無生理作用,其需由人體吸收後經肝、腎所含的酵素活化,才對腸有增進鈣吸收的作用。故若肝、腎功能不佳,只補充維生素D 是無益的。而「什麼〝食物〞可改善或防範骨質疏鬆症?」

 

       含鈣量高的食品有利於改善骨質疏鬆症:如牛奶或乳製品、乳酪、豆類食品、甘藍菜或萵苣等綠葉蔬菜等。

      維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如魚肉、奶油、蛋、肝、牛奶等也有利骨質保健。牛奶富含鈣質及維生素D,骨骼保健有莫大助益。

      適當的運動:骨骼的營養由動脈來供給,健全的骨膜與肌肉可提供骨骼健康的營養需要。
最後,促進鈣質吸收的方法包括如下數種:

1.       提高飲食中的鈣含量。

2.       降低食物中會與鈣結合的各種化合物量,如草酸。

3.       增加攝取維生素D或相關食物或藥品,增加陽光的暴晒量,也可促進體內維生素D 的合成。

4.       治療肝臟與腎臟疾病等,以改善體內維生素D 的生理代謝。

5.       適量運動以改善身體對骨骼的作用力,同時也有利於鈣的正向平衡。

6.       改善胃部功能,若有膽功能障礙者要予以治療。

 

善待您的背部

一般外科 陳宏彰醫師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引起腰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任何一種對神經及其周圍組織造成壓力的來源。最常見的原因如下:

1.        肌肉疲勞、姿勢不良,這是背部疾患最常見的原因。

2.        肥胖
多產婦或過度肥胖者,腹部往前鼓起,臀部則向後方突出,易使腰椎前移,向前滑脫。

3.        老化-骨刺
椎體的邊緣,特別是腰椎部份,會因長期的重量負擔與活動長出像刺一樣的骨組織,這就是俗稱的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炎。骨刺本身通常不會引起症狀,但平時姿勢不良,導致坐骨神經被壓迫到,便會有腰痠腿麻症狀。

4.        脊椎病變
椎間盤突出或軟骨突出症最常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特別是第四到第五腰椎到第一薦椎的兩節軟骨體最易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經過此部位的神經根,即造成坐骨神經痛。

5.        其他原因
缺乏運動或遇到假日才偶而運動,背部易扭傷,也就是稱假日症候群;另外意外引起的韌帶與脊椎傷害;太軟或太硬的床墊等也都是較常見引起背痛的原因。

要如何保養脊椎避免背痛呢?

1.        保持良好姿勢
不論站坐走儘量採取不易引起疲勞,體力消耗最少姿勢,而且無論姿勢多麼正確,也不宜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

2.        當心提取重物
避免半彎著腰舉重物,或半彎著腰長久做事,拿東西時宜蹲下,拿重物時儘量靠著腰往身上提,不要離身體太遠或側抱,以免增加腰部的負擔。

3.        體重的控制,鈣質的攝取
若超過理想體重,應利用體操及避免飲食過量,來增強腹肌力量及減輕體重。

4.        運動
適當適量的運動,可增加全身的肌力,關節柔軟度,尚可避免骨骼提早老化,減緩鈣質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