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学区房:《经济学人》160年不败的秘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53:01
经济学人我钟爱的杂志。每一次拿着该杂志我会爱不释手,今天无意中看到一些对该杂志成功的介绍后。我把它编辑成一篇博客。最爱的杂志,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英语本身,通过该杂志我了解的是整个世界。我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加强与理性,因此我希望该杂志能够成为我永远最好的伴侣。学习语言是枯燥无味的。可是拿上这本杂志一切疲惫与浮躁的心意均已离去。这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更是对无止境的无知世界的了解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在全球平面媒体一片低迷中,过去10年,《经济学人》的发行量,每年都以7%到9%间的速度上升。目前,《经济学人》的发行量为113万多份,比10年前上升了87%。一本在伦敦编辑的周刊,凭什么可以在全球平面媒体低迷中,独树一帜,屹立不摇?《中国时报》的文章给出了答案。

文章介绍说,阅读英国《经济学人》的方式,有两种极端。一种是才看两页,眼皮便忍不住下垂,悠悠见周公去的人;一种则是从头到尾逐字不漏,读完整本刊物才称心如意的读者。

无论是哪种极端,或一般读者,只要接触《经济学人》,印象最深刻,最喜欢和最受不了的,可能非其写作体例莫属了。没有一份新闻刊物的写作,可以像它一样,连续三行半写下来,没有断句,没有一个标点符号。

《经济学人》不但在书写上有自己的体例,在媒体争相邀集名家写作的今天,更是极少数坚持不具名报道的刊物。目前在英国报章杂志里,除了另一本以调查报道见长的《私人眼》外,不具名的风格,已经绝种。

自1846年成立以来,《经济学人》虽然跟着数字化时代来临的脚步行进,新近设立了两个博客,但在编采写作风格上,不动如山的意志,由此可见。

北美发行量为英国本土3倍

从其发行分布不难发现,为什么公认这本在伦敦市中心编辑的刊物对华府的影响力超过《时代》杂志和《商业周刊》。《经济学人》在北美的发行量占其总发行量的53%,是英国本土(14%)的三倍之多。其在欧陆的发行量占总发量的19%,亚洲(太)区域为11%。

《经济学人》的编辑哲学和秘密是什么?它隐藏在伦敦圣詹姆斯公园后面,夹杂于私人俱乐部云集的Pall Mall和专卖绅士服饰用品Jermynst间的编辑总部,是如何决定每期的封面故事和定稿的呢?《经济学人》新任总编辑米克史威特(J. Micklethwait)日前在一个私下场合,透露了这本160年英国老刊物的传统精神、编辑作业,以及未来规划。

身为第16任总编辑,现年44岁的米克史威特强调,历任总编辑的作风和原则就是低调。他们只有在离职撰写告别信时,才具名与读者说再见。这样的风格,百余年未变,并延伸到其作者群。

小区性编采没有个人主义

米克史威特指出,《经济学人》目前有70名记者和编辑,并有计划地增派驻外特派记者。但是编采过程则是一种“小区性的编采”关系,《经济学人》的记者要参与编务,编辑也要写稿,没有任何个人对自己撰写、报道在该刊物的文章拥有智慧财产权,版权一律归属《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是一个招牌”,米克史威特说,在这个品牌下,没有个人主义,只有集体责任和荣辱。进入这个“小区”里,首先要磨练的是写作质量。 除“使用好的英文写作”外,《经济学人》同时讲求报道格调,例如不称美国卡特总统为“花生农夫”,对小布什可以严厉批评,但不说他是“德州佬”。

《经济学人》迄今仍然采取传统的编辑核稿作业程序,“一切都很人工化”。因为文稿不署名,代表的是共识立场,编辑时反而可以没有负担,全然放手修订。

定位观点报提供思考方向

至于编辑策划,每周五出刊的《经济学人》不以杂志自居,而以“周五观点报”定位。它不是替一周发生的新闻做总结或归纳,而是告诉读者,在这些事件中,什么是大众“真的”必须知道的,以提供其它思考方向和讨论空间。

每周一上午召开的编采会议上,决定当期封面和主题。尽管它是一个亲商业、中间偏右立场的刊物,它推崇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甚至支持越战和伊拉克战争,米克史威特说,《经济学人》真正最感骄傲的传统核心,仍是其“古典的自由传统”。每当编辑会议出现歧意,最后大家总会绕着“自由派会如何处理这个议题”思考辩论。从早期反奴隶制度、主张废除死刑,支持同性恋婚姻到后“9·11”,推动关闭关达那摩监狱,《经济学人》走的都是自由派路线。

 

而根据美国亚马逊公司(Amazon)旗下的Alexa网络浏览系统在2010年7月下旬的统计,《经济学人》网站的访问者有超过30%来自美国,其次是印度和英国(大约8%)、中国(约6%)、日本和德国(约4%)、加拿大(不到4%)、法国(不到3%)。

 1992年,发行量达到50万,同年收购专门报道美国国会动态的《点名》(Roll Call)日报。到2002年,《点名》取代《华盛顿邮报》成为国会山最受欢迎的出版物,而这显然也为《经济学人》进入更多美国政界人士的视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如果你访问国会山和白宫,官员的办公桌上可以见到《点名》和《经济学人》,而不一定有别的刊物。

最近一期探讨有机食品未必有利于环保的议题,曾大大激怒环保团体。对此,米克史威特说,《经济学人》在选择和决定题材时,不会为挑衅而挑衅,但非常乐意让读者感到不舒服,创造鼓励讨论和辩思的机会。

平面媒体在数字化的时代里,是否只有消退一途,从《经济学人》的例子来看,还未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