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区域人事档案查询:《对“与天、地、人奋斗”的反思》连载之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54:06

长江水灾与水土流失——《对“与天、地、人奋斗”的反思》连载之六

作者: 姚监复 2006-05-19 19:11:00 发表于:博客中国


对“与天、地、人奋斗”的反思

姚监复

一、征服自然、还是天人合一?—— 错误地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3、长江水灾与水土流失


  在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关注着长江抗洪救灾,赞颂军民共同与百年一遇洪水抗挣的民族精神的同时,我们还应思考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比50年代少1万立方米/秒,而最高水位却高出1—2米的原因与对策。客观上,其主要原因是全流域的同期大暴雨,而其内因是严重的水土流失。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王志宝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为耕地面积的2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还在发展,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2460平方公里。金辉说(见<南方周末>98.8.14),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由1957年的22%减少到1986年的10%,而水土流失面积由36.38万平方公里增加到73.94万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41%,30年中森林覆盖率少了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倍,长江变成第二条黄河。灾难的黄河是前人留下的遗产,而万年清澈的万里长江是清清楚楚地毁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不适当的围湖造田,使长江中下游的淡水湖群消失和缩小,洞庭湖面积在1900年左右为6000平方公里,1949年为4350平方公里,到1984年只有2145平方公里,40年来,平均每年淤积泥沙1.29亿吨;湖底淤高1—3米,最大达7—9.2米。鄱阳湖缩小了1/5,但成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只是由于洞庭湖面积减缩得更快,自己让出了冠军宝座。古云梦泽的湖北在1949年有1066个大于0.5平方公里的湖泊,确是名副其实的“千湖之省”,但是淤积加围垦后只留下300个,湖面减少6000平方公里。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由50年代的22000平方公里,减少到80年代的12000平方公里。估计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减少湖泊的淡水贮量达350亿立方米,淤瘦水库、山塘库容达200亿立方米,超过3座拟建的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这怎么不减少长江的调讯能力呢?仅洞庭湖的调讯能力就从293亿立方米衰减到174亿立方米?这怎么不使长江的“悬河”——荆江河段成为抗洪救灾的重中之重、悬在长江人民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利剑?它的水位牵动了江主席、朱总理、防汛总指挥和全国人民的心。抗洪后的救灾,将使我们更清楚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具体数字;也使我们更懂得违反客观自然规律的所谓“征服”、“战胜”自然的暂时胜利,将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更懂得金辉的悲怆结论的沉重:“长江生态的恶变,不仅仅是长江的悲剧,不仅仅是20世纪的悲剧,也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悲剧。”


  正视现实,痛定思痛,必须加强水利建设、林业建设、水土保持。只有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涵养水源5000亿立方米,才能使长江上游山清水秀。中央、地方政府、集体、合作组织和人民群众,从 1998年水患的巨大损失中,一定会得出正确的判断,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我国主要江河许多河段的防洪标准是能抗御10—20年一遇的长发性的洪水,日本一级河流的防洪标准是100—200年一遇标准,美国密西西比河是150—500年一遇标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需要考虑经济实力,但要估算特大洪水带来的特大损失;围垦、洪泛区和蓄滞洪区的农业、经济的短期效益是明显的,但是不能及时分洪、降低调讯能力所引发的全流域的紧张的防汛抗旱的投入,包括调动大量解放军和动用战备物资的大量投入,孰轻孰重?


  长江抗洪救灾的深层次原因与对策值得探讨,对于机电部门、科技单位也值得思考。防灾这个巨系统工程中,所需要的监测、预报、信息、示警、协调、指挥、系统的硬件、软件,在这次洪水的考验面前,显示出相当滞后,这正是电子、电信部门发挥潜力与开辟市场的机遇。在抗洪中立功的推土机、拖拉机、运输船、水泵与动力机放映出机械部门是防洪救灾的机械化部队的供应者,今后将是加强水利建设,要加强水利、林业、水土保持的防患于未然的基础建设,这将对农业基本建设机械、水土保持机械、林业机械、排灌设备、仪器,提出更多、更高的性能、质量、品种的新要求,将是机电部门在发展困境中的新机遇,更是为减轻和改变长江、黄河生态恶化悲剧趋势、努力将其转变为良性生态系统的历史责任。

(原载1998年8月31日<城市机电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