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身高发育迟缓:硬镜巧取胆囊结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52:08

我院两年前率先在国内开展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至今已为500多位胆囊结石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术中B超监测,结石取净率100%,近期效果良好。广州患者黎某,6年来因胆囊结石引发胆绞痛反复发作。我们在硬镜下先用网篮取出了8粒可见的较大结石,之后用先推后冲的手法清除了胆囊黏膜的胆泥和絮状物,结果又发现了黏膜下30窝的结石。采用胆囊黏膜固定箱技术固定胆囊黏膜,用撕、撑、冲、推、挤、压等手法将胆囊黏膜下结石清除到胆囊腔内,再用我们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胆囊小结石吸取箱”将胆囊腔内结石清除干净。仔细探查胆囊,胆囊黏膜出现黄色的絮状飘带。用微小硬性钳撑开,竟有19条,每条飘带处都有一窝沙样结石,共19窝,而这些结石是在术前B超未发现的。此次手术共清除胆囊黏膜下结石49窝,沙样结石近千。1年后,患者B超检查无结石复发。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仪   器  高清晰度的腹腔镜摄像系统、迷你腹腔镜,国家专利硬性胆囊镜及配套的取石网、取石钳、活检钳,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胆囊小结石吸取箱,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胆囊取石鞘管,术中B超,气压弹道碎石机等。
手术方法  喉罩全麻,常规消毒,取脐缘下0.6cm~0.8cm小切口,直视下置入穿刺鞘管,建立气腹,进腹腔镜探查腹腔,确定胆囊位置。在距胆囊底最近肋缘下位置,取小切口(<2.0cm)腹腔镜直视下抓取胆囊,提胆囊底至腹壁外并切开胆囊,置入胆囊取石鞘管;去掉脐部腹腔镜及穿刺鞘管。然后进硬镜注水探查胆囊,直径大于0.5cm的结石,用网篮套石取出;直径小于0.5cm的结石以及泥沙样结石用胆囊小结石吸取箱取出;胆囊息肉用取石钳从根部摘除,息肉根部小血管出血,用盐水冲洗即可止血,较大血管压迫止血,直径﹥1.0 cm的息肉,用特制的高频电凝导丝先凝固息肉根部,然后摘除息肉;镜末端套胆囊黏膜保护箱,用胆囊黏膜固定技术,近距离观察胆囊黏膜,轻柔地用推、挤、压手法清除胆囊黏膜表面的胆泥和飘浮的絮状物,用挤、压、推、撕、撑、冲6种手法,诊断并清除胆囊黏膜下结石。硬镜追查至胆囊管开口,看到胆汁喷出,术中B超检测,确定结石取净后,用3~0肠线间断缝合胆囊底部切口,间断缝合腹壁切口及脐缘下切口,结束手术。
硬镜连接高分辨率的摄像系统,近距离观察胆囊黏膜镜下放大8倍~10倍以上,图像稳定、清晰,更易发现微小病灶,而且操作简便,操作通道大(直径0.2cm),注水压力和速率大,负压吸引大,配合胆囊小结石吸取箱,更易清除胆囊泥沙样结石和黏膜下结石。镜下的胆囊黏膜由于受心跳、膈肌摆动的影响,难以停留定位,而硬镜前端较细(直径<0.3cm),镜身硬,胆囊在注水的情况下,囊壁薄,如缺乏胆囊黏膜保护技术而直接使用硬镜是危险的。因此,胆囊黏膜保护、胆囊黏膜固定箱是诊断和处理胆囊结石的重要工具,特别是泥沙样结石和黏膜下结石。
术中B超检查对取净结石,预防结石残留尤其是对多发的小结石很重要。在胆囊注水的情况下,小的结石飘浮不定,镜下容易漏诊。在清除黏稠的胆汁、胆泥及结石后,胆囊、胆囊管、胆总管在注水的情况下,术中B超检查,图像更清晰,更易发现微小病灶,因此术中B超检查对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预防病灶残留,保证疗效,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