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运动障碍:担心被地痞流氓欺侮的女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9:16:54
2011-11-16 02:16:08|  分类:焦点纪实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1
该彝族苗族乡位于县城的西北面,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1公里,总面积57.6平方公里,乡内最高海拔2101米,最低海拔1462米,年降雨量1095毫米,全乡所辖10个村,64个村民组,70个自然村寨,1995年有1950户,12000人左右,居住有汉、穿青、彝、苗、白五种民族。耕地面积为7280亩,其中水田830亩,旱地6450亩,主产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等农作物。(本图片为当地环境照片)
2
该乡民族中学建校于2006年3月,校师生借住在乡明德小学办公和上课,该校也是全县最年轻的一所学校。建校时,全校只有134位学生,3个教学班,11位教师,在没有任何办公设备和任何办公经费的条件之下,学校11位教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作办公费,购置了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五张办公桌作为教师们仅有的办公用具。(本图为该校教学楼照片)
3
经历了四年多的风雨和坎坷,学校现有8个教学班,385名学生,23位教师,学校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大部分学生考取了县城一中就读。几张破旧的办公桌、两台快要淘汰的电脑和一台打印机是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学生课桌、椅子严重欠缺,每学期只能修修补补度过。(本图为该校学生上课照片)
4
该校从2006年借助乡明德小学建校到现在,校园一直没有校门和围墙,这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一到农村赶场(逢集)的时候,社会上的地痞流氓就聚集一起,来到学校里骚扰学生,甚至和老师们作对,严重者则会扰乱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安心就学,最后选择辍学。(本图为该校学生课间操照片)
5
该校因条件所限,至今都没有食堂和学生宿舍,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在周边租些简单的民房居住,大部分学生因家境贫困,承担不起租房费用,只能选择走读。他们早上5点就得起床赶往学校,晚上7点左右才能回到家,中午则只能饿着肚子不吃饭。上学路途过于遥远和学校条件过于艰苦也是导致学生成绩下滑,辍学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本图为该校学生家庭照片)
6
为了最大程度不让学生辍学,学校的老师主动把自己的家让给学生作为住宿,学校还把物理实验室作为教室,把一间教室分成两间,教师们办公室、值班室、门卫室都只能集中在一间16平方米大小的教室里面,2010年县教育局开始投资新建该校,全新的教学楼正在修建中(本图表达:今年因为天旱,当地很多玉米没有收成,当地政府分发粮食,否则当地居民吃饭都成问题)。
7 该校地处边缘,地势恶劣,土地少而贫瘠,属于典型的喀什特地貌,每次下大雨就容易发洪水,天晴后就没有水吃,当地居民所种庄稼只能靠天收,部分村庄居民常规饮水只能靠到山上或者很远的河边背水吃,部分村庄四年前刚有通村公路,部分村庄目前还没有通路。(本图为当地居民背水吃照片)

8
在校学生的家庭中,汉族家庭的青壮年思想跟得上时代,他们一般都选择外出打工或者学习技术,从而生活相对富裕一些。而当地少数民族家庭,因自身没有文化而导致了语言和劳动技能上的缺失。由于思想文化落,他们外出一般只能到黑煤矿、小工厂做临时性工作,或靠捡拾垃圾为生,很多少数民族村里连技术工人都没有,依靠做临时苦力的他们往往干一天活休息几天,平均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一年连三千元都带不回来。当地部分居民出门打工还是抱着躲避计划生育的目的。据村干部核实,当地大部分村庄人均年收入在850元左右。(本图为当地部分居民生活情景)
彝族苗族乡民族中学助学和物资项目捐助计划:
1、该校202名贫困生“一对一”助学捐助。
2、该校贫困生新旧衣物、鞋子等物资捐助。
3、该校在校学生牙刷、牙膏、毛巾、小口杯捐助。
4、该校在校贫困学生需要书籍、字典,以及各类文具捐助 。
5、该乡所属村民小组居民,约3000名贫困人群新旧衣服、被褥、鞋子等生活物资项目捐助。
',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