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朱自清:论 诚 意 (摘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0:04:00
 

朱自清:   (摘录)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

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还是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概括。 

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虽说气质可以变化,但在一个社会里,这种能定型的的君子或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两界之间。 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不能自已把握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 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地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

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凉,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态度变化多,在现代多变的社会里也许更会使人感兴趣些。

一般人容易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能无过,不论那方面,完人或圣人总是很少的。我们恐怕只能宽大些,卑之无甚高论,从态度上着眼。不然无谓的烦恼和纠纷就太多了。

一个人若总是那么天真无邪地下去,他自己也许没什么,给别人的麻烦可就多了;当然也有少不了认真的,那也会苦了自己,甚至也苦了别人。年轻人容易认真容易不满意,可是他们也得留心,若是在诚伪的分别上认真得过了分,就会成为虚无主义者。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 日常生活里的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和过场。有的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得看人去。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总之,在不同的情况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贱了。

请客、送礼、走访探望,也都是些过场,但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不要只认为是虚伪的客套。

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算得是诚恳和诚意

西方有句话:人生如戏。做戏也无妨,只要往好里做就成。

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

西方还有句话:诚实是最好的政策。诚实也就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