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青春期发育过程表:曾国藩“笨干”成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28:35

曾国藩的智商不过中等。左宗棠一向瞧不起曾国藩,学生李鸿章也当面说过他太“儒缓”。曾国藩自己也常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
这并不完全是谦词。
曾国藩能够打通科举这条路,靠的完全是笨劲。父亲要求他,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睡觉。曾国藩不懂什么“技巧”、什么“捷径”,只知道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
虽然曾国藩考秀才考了9年,但是一旦开窍之后,后面的路就越来越顺。中了秀才后的第二年,他就中了举人。4年后,他又高中进士。而那些早早进了学的同学,后来却连举人都没出来一个。
他创建湘军、选拔将领,专挑不善言辞的“乡气”之人,盖因其敦实淳朴、少浮滑之气。湘军作战以“结硬寨、打呆仗”闻名。打仗基本上不主动出击,而是诱使敌人先来攻他,后发制人。太平军虽然骁勇,遇到湘军却毫无办法。
湘军主动攻城,也是用最笨的办法,如同巨蟒缠人一样,用一道一道壕沟把城活活困死。他们攻城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月两月,而往往是一年两年,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不停地挖壕沟。安庆、九江、天京都是这样打下来的。等战争结束,城墙外的地貌都被彻底改变了。
但另一方面,曾国藩又是一个极为“精明”的人。
他非常善于审时度势。自古功臣像他这样善于把握进退者不多。剿灭太平军之后,他的功名事业如日中天,此时他却极度冷静,在大盛之中察觉大衰的先机,毅然上疏请求辞去节制四省的大权,并采取果断手段,裁撤自己的权力之本———湘军。他一生出将入相,没有大的跌挫,在传统官场上像他这样的成功者并不多见。
与众不同的“笨拙”精神成就了曾国藩的浑厚、开阔、无所不包。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使他的思维保持着流动、敏锐、积极的状态。他在广大神秘的世界面前是谦卑的、老实的,他不预设什么,也不禁止什么,更不妄断什么,只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他善于从庸常琐碎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和提炼智慧,善于从他所接触的一切精神资源中探寻有用的东西。他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相互滋养。因此,他才具有大眼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
用郭嵩焘的话来解释曾国藩的成功是最恰当的。郭嵩焘在日记中说,有一个朋友问他,为什么湖南这么出人才。他回答说:“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朋友听后十分同意,说:“自古成名者,多由笨干,是以有字癫、画迂、诗痴,浮光掠影,终不济事。”(张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