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高食谱制作大全:[伦理学]传统家训的伦理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08:03
系统地发掘中国传统家训中的政治伦理观,批判地继承优秀传统家训政治伦理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胸怀天下”、“秉公执事”与现代行政伦理要求相契合
传统家训强调人们在行政活动中,要做到“公而忘私”、“天下为公”。这种道德思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为官者公正为民,克己奉公。虽然他们不能真正代表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政德、官德中有许多糟粕的东西,然而他们为公为民的境界和做法,为我们当今的行政伦理建设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其一,为官从政的目的何在?这是公共行政的一个价值导向问题。尽管传统家训中有人把走仕途之路的目的视为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荣华富贵,但是从传统家训的主流来看,多数家训作者还是把为公当作主要的行政目标,都能把国家整体利益、民族利益作为从政的出发点和归宿,摒弃了个人的狭隘私利。他们认为,“既仕”,则“须奉公勤政”,“蚤夜色切切,以报国为务,抚恤下民,实如慈母之保赤子”。“胸怀天下”是家训行政伦理的核心,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民族道德的精华部分。它向今天的行政人员昭示,为官者的最高追求就是天下之大利,而不是个人的一己之私。其二,为政如何为公?传统家训在处理形式多样的公私关系中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强调要确立正确的公私观和责任意识。所谓“治官事不营私利,在公门不言货利”所强调的是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不与民争利的精神。其次,为政者还要勤政利民。因为,“官不勤则事废,民受其害”。相反,“官肯着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为政者只有精业勤业,才能给国家和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以上两方面对于现代行政管理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不无借鉴作用。对现代社会的行政人员来说,他们面l临的一个最基本的行政道德问题是:究竟应当把谁作为最终的或至高无上的效忠或服务对象。当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行政组织利益、行政官员个人利益相冲突时应如何抉择?传统家训的“至公无私”的行政伦理致思方式对今天的行政人员在行政过程中坚持公共利益至上的行政方向无疑是富有启发性的。其三,如何保持行政的独立性,捍卫政治良心。当今的行政人员在面对有损公共利益的不道德的上级乃至不道德的组织(微观)和错误的上级命令时,面对有损法律和道德、公平和正义的权势干涉时,面对“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律化,公共权力私有化”的现象时,应该如何抉择?传统家训政治伦理给了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传统家训强调为政者在行政过程中不能以主观好恶、情感亲疏作为行政和执法的准则,不能因任何外来干涉而放弃职业的原则性,认为“公事在官,是非有理,轻重有法,不可以己私而拂公理,亦不可骫公法以徇人情”。强调对于专横跋扈、党同伐异、危害君主及国家政权稳定的权臣、宦官及外戚势力,要挺身而出,纠劾非分与非法;对于侵扰民众、鱼肉百姓、贪污受贿、恃强凌弱的王公贵族,要嫉若仇敌,直前奋击;对于有损国计民生的朝政偏颇,要敢于直言得失,为民请命。不畏豪强、不避祸患、刚正不阿、忠于职守是为政者应有的职业精神,哪怕这样做可能要被诬陷打击、被革职降级甚至被流放杀头也义无反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在家训中就表达了这种精神。当然,传统家训所要维护的“公正”是为封建专制制度服务的、维护封建等级特权的“公正”,它本身就具有不公平、不正义的成分。但抛开其阶级性质,传统家训中秉公执事、公正无私、不徇私情、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等观念是应当为我们继承的。因此,当今的行政人员继承并提升传统家训的这些伦理精神,就能在组织中保持一定的执法独立性和伦理自主性,捍卫自己的政治良心,对于维护政府组织的纯洁和健康以及增强行政工作的创造性,保证依法行政的信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公忠体国”、“报国尽忠”有利于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公忠作为传统家训政治伦理的重要规范,被看作“为国之本”、“天下之大道”,是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公忠”精神要求人们在处理本国本民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中,重视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主张始终注意维护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正当利益。因此,它所体现的是为社会尽责、为天下献身、为人间正道尽忠的精神,其核心要求还是爱国精神、忧民意识和强国观念。不可否认,“公忠”作为一种政治伦理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其所内含的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思想仍然是一种伟大而悲壮的情感,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明朝人任环在抗倭前线对家人进行过一通感人肺腑的家训:“你老子领兵不能讨贼,多少百姓不得安家;啮毡裹革,此其时也,安能学楚囚对儿等相泣帏榻耶。今后世事不知若何?幸而承平,则父子享太平之乐;不幸而战不胜,则夫死忠,妻死节,子死孝,咬定牙关,大家成就一个‘是,而已。”其中表现了英勇杀敌、体国安民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气概,及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大义、民众安宁而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家属是一种强烈的报国尽忠的教育。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里的“国”与“天下”带有一姓之国、一家之天下的特点,故传统公忠精神难免有维护忠君道统之弊,但其基本精神还是恤民安国,它所强调的为社会尽责、为天下献身、为人间正道尽忠的精神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国家都需要倡导的精神。时至今日,对封建君王的愚忠思想已随着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土崩瓦解而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与忠君思想相伴的忠于国家、民族、人民的思想,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当然不能将这笔宝贵的思想财富等同于忠君思想而弃之不顾,而应该让其发扬光大,让爱祖国、爱人民、真已奉公、敬业奉献的思想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成为本民族崛起的思想源泉。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孙中山先生也曾强调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要倡导为民、为国、为天下的公忠精神。从当前看,自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网络化以来,一些公民的国家观念有所淡化,民族精神有所削弱。一些人甚至将自己装扮成“世界公民”的样子,轻视、无视本国本民族的利益,放弃爱国强国意识,这是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的。从本质上说,爱国主义应该在任何民族国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因为,爱国主义总是以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基本的对象和价值尺度,从根本上影响和锻造着公民的心态,使公民在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的层面上
把个人的价值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联系起来。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放松以至放弃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就等于在道德提倡上削弱或放弃了道德价值体系的主导方向,结果会在根本上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建设,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强盛。今天,要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全社会政治伦理建设的主导地位,传统家训欺治伦理中的“公忠”精神无疑是可资借鉴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三、“尚廉奉公”对当今的廉政建设具有启迪作用
在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党政机关滋生了贪污腐化、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的现象,且呈日趋蔓延之态势,表现为腐败官员的级别越来越高,大案要案持续增长,顶风作案和案件复发性增强,“窝案”、“串案”现象突出,腐败现象向政治、文化、学术及其他领域延伸,并向群体化、公开化、法人化和合法化的方向发展,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声誉,威胁和危及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必须进一步采取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强化对权力寻租行为的制度约束,这些措施固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却不一定是充分自足的。特别是在外部控制系统还很不健全的时下中国,过分强调外部控制而忽视内部控制的主张,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应当看到,内部控制不仅是维持行政人员负责任行为的重要方法,而且也是外部控制发生作用的基础。所以,必须在加强外部控制的同时强化对公务员的行政伦理道德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加强行政伦理主体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提升行政伦理主体的自觉性,力求把清正廉洁内化为干部自身的道德信念,为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努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讲,传统家训的“俭以养廉”、“廉洁自律”、“清廉自守”的观念以及内部控制方法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借鉴的行政伦理道德建设之法。它教人“欲求廉洁,必先崇俭朴”,认为节俭方能欲望少,为人才能直道而行,为官才能清正廉洁;追求奢侈则欲望多,多欲必挥霍浪费,为官必贪赃受贿。当今暴露出来的一些贪官污吏大都是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在恶劣的物欲、丑陋的情欲、鄙劣的权欲、贪婪的金钱欲的恶性膨胀下,做了欲望的俘虏,从而陷入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泥坑中无法自拔,并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可见,传统家训从俭人手来强化为官者的廉洁奉公品德的做法,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的。
四、“仁民爱物”与现代行政伦理的价值支柱——为民精神相通
中国传统家训的政治伦理思想主张以民为本,强调为政者在行政活动中要做到仁政爱民、勤政利民、宽政恤民,圣王之于百姓,要恒保之如赤子,“未食则先思其饥也,未衣则先思其寒也”。这种精神在古代历史上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尽管其以民为本是从“本固邦宁”的政治目的出发的,并非真正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它毕竟采取了一些薄赋税、轻徭役、清贪官、去污吏等利民、惠民、恤民的政策,毕竟否定了暴政、虐政、酷政、贪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和疾苦,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尽管现代的公共行政与古代社会相比较,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无论怎样,以公共利益为基础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一点仍然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仁政爱民的精神化为现代为民意识则是“权为民所掌”、“政为民所行”、“利为民所谋”。
现代社会,为防止“权力腐败”和“权力滥用”的“恶”的出现,代理人民行使政治权力的各级组织中的行政公职人员必须树立权力受托意识,确立起正确的权力伦理观,遵守“为民用权、依法用权、以德用权”的伦理原则。其次,为政者要推进行政活动的公开、公正,做到“政为民所行”。当前,广大行政公职人员不能仅把公正行政视为外在的他律,而应将之内化为自身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自觉养成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秉公从政、公正为民的伦理习惯,为建构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行政精神生态而努力。最后,为政者要打造廉洁高效的行政信用平台,做到“利为民所谋”。在现代社会中,民众心目中形象极佳的行政就是公平、公正、公开、高效、廉洁的行政。其中,高效、廉洁是打造行政信用平台的重要着力点。行政的高效化,能够体现出亲民、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体现现代行政伦理理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构筑良好的平台。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政治伦理文明建设本身内含着深刻的伦理意蕴和崇高的伦理要求,这些伦理要求将提高行政公职人员的政治伦理理念,提升行政公职人员的政治伦理品德,而传统家训则为当今社会主义政治伦理文明的建设提供着丰富的政治伦理传统资源,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作者:戴素芳 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长沙 410076;杨伟波 长沙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生,湖南长沙 41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