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的英文名字读音:范泓:民国新闻人张明炜的政治生涯(南方都市报 2011-8-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05:25

民国新闻人张明炜的政治生涯

类别:人文历史   浏览量: 230   版次:AA29   版名:南方评论 历史评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8-28
作者:范泓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月旦人物

    ◎范泓 文史学者

    在今天,知道张明炜这个名字的人肯定不会太多了。然而,在民国时期,张明炜却是一位以实干而著称的新闻人,尤其在华北地区,在读者中,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当时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驻平津特派员,兼华北日报社社长。

    张明炜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系,1928年毕业后,因当时的系主任刘庐隐是胡汉民的左右手,即进入国民党宣传系统任职。最初前往北方办英文《中国时报》(任社长),是奉刘庐隐之命;后到南京《中央日报》任总经理,是帮老同学程沧波的忙;往四川成都创办《成都日报》,是奉国民党元老叶楚怆之命,最后再赴华北创办《华北日报》,是奉当时的中宣部部长王世杰之命。也就是说,张明炜自毕业后即投身新闻界,一直到国民党退守台湾,大半生都是在为国民党办报,因此有人说他“为国民党卖了大半辈子命”,此言可谓不虚。

    张明炜办报,就其风格而言,与《大公报》张季鸾颇有相似之处,即“以报为家”,待同人若子弟,特别重视发行工作。当时一些人办报,“多偏重编辑言论,而忽视经理”,所谓“经理”即现在所说的“发行”。张明炜在这方面采用“接力制”,即前道工作尚未结束,下一班的工作人员已在做准备工作,“这样一段和一段连结起来,每一段节省十分钟……所以当别人还在蒙头大睡的时候,张明炜的报纸已经出版了。”(刘光炎著《梅隐杂文》,台北食货出版社1983年10月初版,页3-4),由此可见他“用力甚勤”。

    而对报社同人,“他的手笔一向很大,同人有任何问题,他都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同人们需要钱,而公家的钱不够支应时,他自己掏腰包。在天寒地冻的深夜,他到编辑部与同人聊天邀大家到街头小肆和摊贩上,吃一顿热呼呼的水饺或是其他面食,此时同人所感受的温暖,不是区区金钱所能计数的。”(同上)

    张明炜虽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但在这方面的经验却十分深入和广泛,这主要得益于平时善于总结和学习。以其复旦校友刘光炎(民国著名报人,陶希圣之姻亲)的说法,“他无不深入,无不内行,所以人家心悦诚服,不敢欺他”。

    在当时的新闻界,一般人都知道张明炜为人做事的要诀,即“吃得起亏”,其心胸异常之宽。抗战结束后,张明炜奉命主持复刊后的《华北日报》,其声望已是“如日方中”。其时,他对溥仪的妃子文绣之遭遇多有同情,不仅安排进报社做校对,还将在李宗仁部下任职的姑表弟刘某介绍给文绣,后两人成婚,在坊间留下一段佳话。

    1947年,选举行宪后的第一届立法委员,华北新闻界要产生一位代表,就其地位、声望、贡献、人脉等而言,“张明炜是当仁不让的,他做了一辈子国民党员,办了一辈子国民党党报,这一次是众望所归,又没有第二个党员竞选,他的当选,是十拿十稳的了”。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张明炜在参选时竟亦碰到了“地雷”(这是当时的术语,言选举者碰到了对头),原来“社会贤达”成舍我先生也要出来竞选,而位置已没有了,“国民党当局就命令这一辈子把命卖给国民党的张明炜先生‘让贤’,于是一个到手的立法委员,就这样飞掉了……”,一时间,议论纷起,许多人为其抱打不平,而张明炜的反应呢,则服从了当局的旨意,未做任何抗争,与其一生“吃得起亏”的性格有关,至于内心作何感想,不得而知;惟老友们晚年在追忆此事时,仍对当时选举背后的“政治安排”有违宪法而深感失望,因为这不仅是华北新闻界的一大损失,更是宪法赋予国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了剥夺。

    1949年,大陆易帜,张明炜去了台湾。由于一时没有适合的事情可做,在台中办了一家“民天”电台,取“民以食为天”之意。其间一些电台受到有关部门的干扰,台中新闻界推其为代表,前往台北“立法”、“监察”两院请愿,张明炜没有推辞,毅然负起了这个责任,甚至垫出一笔为数不小的活动费用,“他那时环境也不甚优裕,但他却绝不提,间或有人提及,他也是一笑置之”,此时他对国民党已有较深的认知,其所作所为,实际上是与体制渐行渐远,从此再也不愿意办报。78岁那年,死于台北荣民总医院,是癌症。
http://gcontent.oeeee.com/0/31/031a2f22d6a36d87/Blog/402/0b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