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巧碳酸钙: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3:27:13
《大闹广昌隆之城隍庙前》瞽师杜焕以地水南音唱出———
广州的《清明上河图》

清光绪十六年(1890)上海点石斋画报所描绘的广州城隍庙热闹场面

四牌楼到了清代,以“灯市”著称

记者沿着当年刘生所走的线路图,感觉晚清的羊城

油画长卷《广州十三行》局部·市井风情 (陈铿 画)

赶搭码头火船的市民

四牌楼街(今解放路)扩建马路

招牌林立的商业街

日本引进的人力三轮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沙基海堤上延绵几里的艇家

去沙基的交通车
□朱绍杰 邹梦云 徐悦
听一段地水南音,
看一幕市井风情
《大闹广昌隆之城隍庙前》:
刘生举步瞒过店内人,一离旅店佢就快抽身,一直取路入城为要紧。佢来到沙基海滩望见好多人。嗰啲水上男女河边近,声声就话:“叫艇啊?呢位先生?”刘生看罢就忙转过,好等我入去德兴街,德兴街嗰边快些行。入到靖远街,嗰时就来细看紧,又见两旁雀鸟极好声音。一到嗰边就有人将鼓打,制造嗰啲狮鼓响频频。一到嗰边系鸣扬街近,来到十三行快些奔。故衣街嗰啲洋货鲜明甚,桨栏街嗰边就继续向前行,一路到打铜街太平门渠贴近。又到系太平门嗰处真系拥挤十分,抬轿之人声喧震,佢系高声嗌叫,叫来往人,声声就叫:“你地啊,嗰个堂客着紧,快些拖埋啦个细蚊。”左碰右碰声喧震,真系吐气扬眉甚惊人。好啊好啊,忙转左,转过处濠畔街前,归德城门在嗰边,又见好多招牌,挂满一串串。
暂讲到城楼上面,系有一段古弦,往常城楼上面系有一个铜壶滴漏,的确新鲜。我四牌楼直上如支箭,看见买卖滔滔在两边。又见转过清风桥渠嗰边,又见广府衙门在目前,三八巡期人立乱,又系广府开堂。直到城隍庙条路咁掂,又见灯笼一大对,又见灯笼一对挂在庙前。我忙看下,看下庙前甚喧哗,两边排到密卖紧凉茶,狮子在庙前,一双就如似白马。又听得庙前,有一档佢话开字花,十二点午时,炮仗声中将字挂。系果然开到系蛤乸,惊动老友极堪夸,一众争先来睇下,有人话我求字求得系抓拿。哩班孩童来乐耍,我抬头观看,嗰边卖菠萝,卖西瓜,又听到卖武之人将鼓打,锣鼓喧天,佢话玩棍共耙。
又见嗰边有睇相算命、拆字同占卦,又见有人话脱墨包你无癞,又见有档排九话公平声声全无假。又见开边有人就把幻术耍,鲤鱼能变蛤乸,两文钱睇到包你笑咔咔。有人批脚甲就墙边来坐下,果然有人坐下帮衬他。又见有红毛镜揸住有几把,话映出南洋外面,嗰啲点样嘅繁华,在庙前各样,我都忙看罢,又见有一个奶妈,下跪去求字花,手执一个签筒系咁擙擙下,当堂求出嗰只银玉    ,嗰班幼童系争先来睇下,见佢果然高兴就笑口咔咔。
“人鬼情未了”,就发生在广州
最早知道《大闹广昌隆》是1997年香港拍的一出电视剧。周海媚出演的女鬼在油纸伞下回眸,惊艳得万人空巷。而“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原版就发生在广州。瞽师(盲公)杜焕,用地水南音唱的《大闹广昌隆》却多一份市井风情。
曲中唱的是主角刘生,经过德兴街、靖远街、十三行、桨栏街、太平门,最后转入城隍庙的所见所闻。绘声绘色,风光俨然听得见的广州版《清明上河图》。一曲韵尽,仿佛带听者回到晚清的羊城。
我们不禁要走一趟这伴着南音浅唱的路途。按图索引,我们发现每一个街名,每一个转角,背后都有一段古弦。走在百年后的广州城间,这些旧街或徒剩路牌,或连痕迹都不曾留下。城市依旧在,却似乎少了那份余韵中的从容。
从沙基出发,不难找到今天的德兴路与靖远街。两条街道平行而设,连接沿江西路与西堤二马路。在唱词里两者短短百米,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在今天,除了路牌上的名字相符,已经丝毫找不到唱词中的情景。没有“两旁雀鸟极好声音”,也没有“狮鼓响频频”。这些过去皆是广州人熟悉不过的事物,却消失在德兴靖远,也逐渐消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据唱词所言,刘生离开靖远街,快步经过鸣扬街,去到十三行。但在今天的广州地图上,靖远街与十三行之间,是西堤二马路与文化公园。问及数位公园里休闲的老街坊,没有听说过鸣扬街的,看来它的名字只留在这份唱词里了。
在十三行与和平东路之间,故衣街依然故我。这一带早已发展成衣服批发的市场,而所销所卖也早就不是当年的二手“鲜明洋货”。在各色各样的“中国制造”进军世界的眼下,故衣街卖的也是新鲜国货。
穿过故衣街,从桨栏路路口转出光复南路。这里曾是广州打铜业繁盛一时的所在地———打铜街。老西关风靡上百年的日用品到了现代已不再“时兴”,这个今天几近绝迹的行业已然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生沿打铜街直上,恰恰也是沿着广州旧城墙而行。据1890年《广东省城图》显示,该段旧城墙与“护城河”性质的太平渠是今天的人民南路,而刘生进城时经过的“拥挤十分”的太平门正是今天广州年轻人熟知的状元坊人民南路出口门牌所在。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孙科在广州市长任内,当局大规模拆城墙建马路。唱词里所提及的旧城墙、城楼大多在那个时期被拆除。在今天已是皮革批发地的濠畔街前,刘生见到挂满一串串招牌的归德门,而它在1921年被拆去以扩建马路,并取名大德路沿用至今。
自明代始,解放中路一直都是广州的主干道之一。四牌楼是明代时期建有的四座牌坊,而到了清代,则以其每年正月初一至上元节期间的花灯“灯市”为著。1929年扩建为中华中路,1947年拆除牌坊,1951年更名为解放中路。
路行至此,已近4公里。过了曾经的广府旧址,即人民公园,就到了刘生此行的终点站:城隍庙。和其他城市的城隍庙一样,广州城隍庙在千百年来都是一个城市市井文化的聚焦地。去年,城隍庙一度成为新闻热点。在亚运会到来之前,这座历经640年沧桑的庙宇得到修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貌。
《庙前》唱的不仅是庙前那段路,更是庙前那片“墟”———
只见城隍庙前挂着一对大红灯笼,庙门口立着一对像白马般高大的石狮。庙前两边,卖凉茶大摊子排的密密麻麻。不远处有卖菠萝西瓜等岭南佳果的小贩。还有一群卖武艺的人,有的敲鼓,有的鸣锣,还有的玩棍耙。旁边的孩子在追跑嬉闹。突然一阵鞭炮声,原来是字花庄家在公布结果,刘生买对了字花,旁边的人羡慕不已。
看向另一边,有睇相算命、拆字占卦的摊子。为了招揽生意,除痣的人承诺“脱墨不留疤”:牌九赌博的庄家叫唤着“公正公平,童叟无欺”;玩幻术的艺人吆喝着“只要两文钱,鲤鱼能变成蛤乸,包你笑咔咔”。还有人在墙边坐下修指甲。
没有那片“墟”,城隍庙没有了活力,难怪有评论认为,现代的广州不仅要容得下城隍庙,更应让它活转过来。
昔日广州城隍庙,看见世间百般相
《大闹广昌隆》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姓刘的书生科举考试,落第后靠卖丝线为生。一天晚上卖了丝线,投宿的时候,碰到冤魂小乔。小乔哭诉冤情,希望刘生能为她去城隍庙买张路票,帮助她报仇投胎。刘生答应了,并最终帮助小乔找负心郎报仇雪恨。买路票这天正好是三八巡期(农历7月24号),城隍老爷出巡的日子。刘生从西关的沙基海滩,经过德兴街,靖远街、十三行、故衣街、桨栏街、打铜街(光复南路),从太平门进城,沿着濠畔街,穿过归德门,来到四牌楼(今解放中路),北上跨过清风桥,途经广州府,最终来到城隍庙前。
城隍,原指城市守护神。“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城隍负责监护本城百姓,兼掌管冥籍。广东人迷信城隍,有病就跑到城隍庙住,令邪魔不敢靠近,病人自愈;否则请城隍开堂审鬼,驱除邪魔。城中遇到瘟疫之类的,还请城隍爷出巡镇压灾疫。
据说城隍每年都会出巡“访鬼”,受理冤鬼冤案,把恶鬼冤鬼都带回庙内审判,惩恶扬善。各地城隍出巡的时间不一样,广州的城隍会在农历七月二十四日诞辰(相传是从这天开始筑城,后来人们把这天当成神诞)出巡。这天,人们要抬着城隍神像游街,城隍老爷坐着大轿,前面有高举“肃静”、“回避”等虎头牌的执事开路,后头有拿着十八般兵器的执事仪仗、皂隶、旗伞、扇夫、灯夫等紧跟其后。四周八乡的群众纷纷前来观看,庙内和主要街道人如潮涌。大家看到城隍爷的轿子纷纷下跪迎接,害怕受到“惩罚”。
明太祖朱元璋一登龙庭,便干了桩空前绝后的事:大封天下城隍,封京师城隍为帝,封开封、平滁等四城的城隍为都城隍,各府、州、县城隍授爵。广州府城隍授“监察司氏威灵公”(公爵),秩正二品;入清之后,雍正皇帝御准广州府城隍升级为广东都城隍。城隍庙会巡游,始于明末清初期间。人们相信城隍是护国保民,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神灵,纷纷在城隍诞庙会这天,将自己的拿手节目献给城隍爷。城隍属于地方神,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级别的城隍爷分管,会根据其级别设定巡游的规格。广东都城隍庙巡游,属于最高级的城隍巡游。广州都城隍庙内供奉的这位城隍爷,是城隍中的“省领导”在手持“肃静”、“回避”威仪的侍卫开路下,高约60厘米的城隍爷神像“分身”,坐在金漆木雕八人抬大轿上缓缓前行,6名仪仗、4名宫女一前一后,高举罗伞和宝扇,左青龙旗、右白虎旗,最后面还跟着香、花、灯、水、果等五式贡品。十足一名古代大员出巡的排场。
这是一则图片新闻:
《菩萨救命》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月十七日,城隍庙进香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庙里几个司祝,就像在山阴道上,大有应接不暇的趋势,不防炉中之香堆积如山,火焰烘烘,有火星迸出,烧到两廊的木栏杆,顿时烈火喷发,不分远近,红男绿女怕焦头烂额,纷纷出逃,又被歹徒挤住不得出,只能大呼菩萨救命。后来经大家竭力扑救,火才扑灭。菩萨的住所靠人救,却只顾收香火,那些遭灾的人都是您的善男信女啊,为何不显灵?
瞽师杜焕逝世后,职业南音成绝响
这是瞽师(盲公)杜焕,用地水南音演唱的故事《大闹广昌隆》的第三部分。
地水南音又叫广东南音,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地区的一种说唱曲种,以岭南地区特有的南腔南调演唱,饱含市井风味。因为演唱者多为失明艺人,又称瞽师、瞽姬或师娘,而盲人很多都擅长算卦,因此卦名“地水”就被用来指称这种盲人唱的南音。地水南音的主要演出场所为私人寓所、酒楼、街头和妓院等。
南音。南音是从本地的木鱼和龙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南词、潮曲逐渐形成的曲种。南音形成之初,因没有专名而被纳入木鱼歌之列。到了清道光初年,叶瑞伯的《客途秋恨》问世后,在民间广为传唱,这种以南方语言腔调演唱的曲调始称为南音。也有人说是从扬州传过来的,因为广东人习惯上把广东以北的地方都叫北方,因此把广东的这种木鱼歌成为南音。南音唱词为七字句韵文体,可加减衬字,但句格、声韵、节拍要求严谨。曲目大多数是中、短篇幅,短的往往只有几百字。早期出自文人墨客手笔的作品,多追求华丽词句,且大多以反映烟花女子的不幸身世和遭遇为题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较高的文学价值。
杜焕是广东肇庆人,1910年出生,出生3个月后就患上眼疾,只模模糊糊看到影像。杜母为了生计,只得把他送到一位失明人处学艺,学唱南音。杜焕10岁随第一位师傅从乡间到广州,开始在人家门前卖唱,形同行乞,晚间流浪于失明人聚集等待客人召唱的横珠桥(又称环珠桥),后来另外拜良师学艺。1922年,处于军阀时期的广州开始动荡,到1925年省港罢工,杜焕无以为生,逃往香港。1955年开始每星期于香港电台演唱,他的生活才渐趋安定,可是香港日渐洋化,这种戏曲节目已见不合时宜,直到1970年电台决定停止制作该节目,他的生活又陷于穷困当中,于是他唯有在街头卖唱。幸好不久南音得到海外及香港的学者重新发掘,他的演唱从街头移到大会堂﹑中文大学等严肃表演场地,再又转往茶楼中。1979年杜焕在香港逝世,在他去世后职业南音成绝响。
地名
释疑
《大闹广昌隆》(地水南音)提到许多广州地名,在此予以解释———
□朱绍杰 邹梦云 徐悦
◎沙基海滩
沙基海滩边上是西堤码头,有德兴路、同文路等路直通十三行。沿路多报关运输和贸易商所。大的花艇上环境优雅,设备豪华,就像富家闺房。非挥金如土的豪绅、巨贾、阔少难以成为入幕之宾。那些阔少首次登场,照例还要摆上十桌八桌酒席,叫“摆花酒”。沙基海滩在旧时的西堤码头附近一块,即现在的六二三路和沿江西路交汇处一带。清末民初,这里万商云集,茶楼、酒馆和果、鱼、鸡、猪栏林立。三江帮客、上海帮、报关行等商行高度集中在这一带。同时这里也是娼妓云集的地方。
这里常年停有船只好几千,有些是以船为家的渔民,但其中不少是被称为花船的妓船。船与船之间用木架连着,绵延七八里,即使大风浪来了船只也不会动。木架中间是空的,这样船与船之间就形成水街,沿街还有水果食品卖。扎着辫子的、挽成发髻的“珠娘”(又叫艇妹)浓妆艳抹,穿着红衣绿裤在沙滩边上招揽顾客:“亚腥(先生之切音),叫艇游河啦,海珠戏院呀、白鹅潭呀!”,招揽来的顾客就由小艇渡到江上的花船上。几千只花船每只都有客,几百只小船就日夜不停的在水街中穿梭。沙滩边上还有摆满了“睇样、算命”的摊子,以及不少象棋残局拆解的地档。由此可以想象刘生经过海滩时,男男女女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
疍民,又称“水上居民”、“疍家”、“艇家”,他们没有田地,没有房屋,长期生活在破旧的木船上,漂流不定,过着水上“游牧”生活。以船为家,靠捕鱼、运输、渡客为生,生活十分清贫。
德兴街(今德兴路)和靖远街(今靖远路)南靠西提码头、沙基海滩,北接西堤二马路,周围都是繁华地带,形成美食街。靖远街的许生记卖绿豆沙,特制镬底瓦塔设在店门口明火煲,做活招牌,以夜市为主。由于街口是西堤二马路,地点繁冲,生意旺盛,后来还在长寿路乐善戏院旁边开设了分店。
鸣扬街是消失了的街道。现在靖远路到十三行路中间是文化公园,估计当时的鸣扬街就在现在的文化公园里面。
◎十三行
有五行在现在的越秀区,其余的在荔湾区。
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868年),在今天文化公园一带形成经营洋货的十三行。道光二年九月十八日(1822年11月1日)第七甫(光复中路)某饼铺失火,导致打铜街、十三行连烧三昼夜,史称“壬午大火”,十三行从此衰落。
◎故衣街
故衣街因为典当、借贷和出售旧衣服而得名。明清时期,十三行一带被辟为洋行区,洋商只准在指定的区域居住,附近就有了适应洋商生活需要的行业。衣商收集了各式各样为洋商所喜爱的绫罗织锦以及御用宫装在这里卖,也有洋商从国外带来的洋货在这里出售。清末民初,这里除了卖绫罗织锦之类的“故衣”和洋货外,还卖升斗小民买的旧衣服,甚至还有不明来历的美军军服。这时故衣街的生意比洋商时期更为兴隆。
◎桨栏街
海味,花市 。在一口通商的年代,桨栏街是船桨的集市,为所有来往中外的大小商船提供最齐全、最可靠的船桨,只要有需求,不分贵贱,都可以在桨栏街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头好,这条街也就因此而得名。桨栏街就是现在的桨栏路。
◎打铜街 太平门
打铜街,顾名思义,因为整条街都是打铜行而得名。打铜街改名为光复南路还有个故事:这条街经常发生火灾,众街坊认为是因为这条街的街名冒犯了火星,火星一生气就降罪,于是请求更改街名。当时政府取“光复河山”的意思,将打铜街改名为光复南路。打铜街布满纱绸行,报纸街。清末,打铜行繁盛时期工人超过2000人。比如专门制造水烟筒的铜行,最多的时候就达到数十家,各家资本都超过数千银元,除了本省四乡之外还远销南洋各地。1914年《现象报》创刊,郭唯灭馆设打铜街。1916年冬,老同盟会会员陈耿夫创办《民主报》,也在打铜街设馆。 太平门是从西关进城的重要城门,在现在的人民南路和状元坊交界处。因为是重要通道,来往的人、轿、车辆川流不息。
◎濠畔街
当时的濠畔街西段是华南重要商业区,很多外省的商帮都汇集在这里,如垄断经营文具用品的(安)徽帮,经营绫罗绸缎、金腿、绍兴老酒的浙江帮和金陵帮,经营药材、皮草的川帮等。
◎归德门 铜壶滴漏
归德门是当时从新城进入老城的城门之一,在现在的惠福东路和解放中路交界处。城门上挂着的铜壶滴漏是当时的一种公共计时器。滴漏全组由4个安放在阶梯上的铜壶组成,最上层称日壶,第二层称月壶,第三层称星壶,最底下一层称受水壶,各壶都有铜盖,受水壶铜盖中央插一把铜尺,该铜尺长66.5厘米,尺上刻有12时辰的刻度,自下而上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铜尺前插一木制浮剑,木剑下端是一块木板,叫浮舟。水从日壶按次序沿龙头滴下,受水壶中的水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浮剑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
◎四牌楼 清风桥
四牌楼既指惠爱、忠贤、孝友、贞烈四座牌坊,也指旁边的街道。四牌楼街明清时期一直是广州城的南北主干道,这一带热闹繁华,熙熙攘攘。街道两旁店铺、摊档生意兴旺,书院、私塾有十多间,著名的南海学宫就在今米市路和解放中之间的学宫街内,同时也是商铺、烟馆、妓院、赌场云集。四牌楼清代元宵时尤其热闹的灯市。街上人头涌涌,长长的舞狮,舞龙的队伍,后面紧紧跟着各式灯笼的居民灯饰队。在元宵游行队伍中,还有特意组织的一金童玉女扮饰的民间故事表演队,如“哪吒闹海”、“天女散花”、“六国封相”等。游行队伍长长达数里之长、居民燃烟花,放爆竹,成了沸腾的海洋。
上世纪20年代的广州街景
朱绍杰、邹梦云、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