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争霸2 博弈:一枝清荷:人民群众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6:56:35
 封建时代的平民  毛泽东时代的人民 一枝清荷:人民群众在中国历史的地位变迁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封建时代:平民是没有历史的  

    鸦片战争之前的封建时代几千年来,旧式精英们一直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极力宣扬的是历史唯心主义,并且不遗余力地为剥削阶级的统治寻找堂而皇之的理由,用儒家那套上智下愚、尊卑贵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来麻痹人民群众,以使得他们的剥削合法化。而孔孟这些人,也被“尊称”为我们中华民族史上的“大圣人”,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让几千年来中国的老百姓,自甘自愿地作为“下等人”而存在,并且成功地让他们承认自己就是贱民,就是被统治的,就是要接受这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现实。这种状态,无论是我们的历史书以及文艺作品里,都不难发现,我们只需要看看古代史以及古代文学作品中人民群众的身影就很清楚:你所知道的中国历史,除了帝王将相,或者才子佳人,见过几个人民群众的身影?这种状态,沿用李鸿章的那句话来说,就是:“中国一直处于几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个未变之局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排斥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那个时代对于国家来说,这些老百姓仅仅只是作为单方面的承担赋税徭役的功能,仅仅是起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作用。清荷在这里,并不是要攻击儒家文化,儒家作为古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虽然有不少正面意义,比如用来校正现代社会的弊病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文化遗产。但是,儒家这种强烈的等级观念,确实是毒害了整整几千年中国人民,使得封建时代的人民,一直难以登上历史舞台,并且一直心甘情愿死享受着配角的地位,而“封建皇帝是地主阶级的总代表”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念,一直出现在我们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上。难怪毛泽东坚持要打倒孔家店,我想他老人家那双慧眼,早就看清楚中国社会几千年封建被毒害的根源。在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意识形态动员也只能达到是士绅阶层,而人民群众,只能作为“小人”而存在。所以,这些“小人”不会出现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就情有可原,即使是在古代文学作品里,人民群众也是鲜见的。  

    毛泽东当年就曾经说过,我们的文艺舞台是被帝王将相霸占着。中国舞台上能“走几步”的都是帝王将相或者英雄豪杰,而平民,是在历史里找不到位置的。这也不难理解,我们从袁腾飞的讲解历史,就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历史真的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或者历史就是一个发面团,想怎么揉就怎么揉。历史在袁腾飞的嘴里,满口吐沫噴出的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他对历史的无知以及自己的肤浅。清荷认为,他这么糟蹋历史,是因为历史本来就没有负起过作为历史的责任:历史在清荷的眼里,只是一个最势力的小人。先别说现行历史教科书令人恶心的吹捧。你看看我们中国古代的所谓正史,除了那些帝王将相之外,它宁愿将一些土匪流氓请进自己的殿堂,也不愿意让平民百姓在旮旯里有一席之地。哪怕有这么一个朝代记录下一个村落,一个小镇,一户人家的繁衍生息,衣食住行,缴税纳税也好,至少让我们这些后辈们知道,我们祖先的生存方式,生活以及生产状态是怎样的格局和画面。也许你会跟清荷说,古代文学作品里是有一些这样的平民生活。那么我们来翻开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毛主席的那句话一点也没有说错:“历史总是被帝王将相霸占着。”文学也总是把多情的媚眼抛给帝王和英豪,其次就是才子佳人。偶尔是有一些平民生活的画面出现,也大都被打入“小说”的冷宫之中,为什么说是小说的冷宫?因为小说在清朝之前只是下里巴人之作,是市井俗人看的闲书,根本不是主流文化。即使也有像七仙女与董永,白娘子和许仙等这类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与羡人不羡仙的平民生活,但那也是一半是人一半是仙;或者一半是人一半是妖,而更多作品中的市井百姓的妻子,只是一些脸谱化的人物。  

    所以,从历史里,我只读到了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史上,那几个封建帝王们的篡位夺权,只读到了枭雄争霸与腥风血雨。清荷翻遍了整个二十四史,却没有读到人民生活的画卷,没有读到老百姓怎样春耕夏锄,秋收冬储的。在我们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海洋中,所谓的历史,无非就是一部宫廷政变、王侯战争、农民造反与才子佳人相互缠绵的历史。他们宣扬的历史,也无非是有少数的“英雄人物”,“天才人物”的意志决定的,而人民群众只不过是“一群无知的凡人”,一群只能追随“英雄人物”的身后,仰仗他们的恩赐的小人物。  

毛泽东时代: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这种“千年未变之局”一直沿袭到了1840年八国联军用大炮轰响了中国的大门,这其中,一大批觉醒的民众开始觉醒,但是绝大部分民众,是鲁迅版的“人民”,就是一群被驯服的,麻木的和无所作为的人民群众,他们在中国历史的舞台,是作为看客而存在,他们表演的角色,是那个病态社会里一个个悲剧式的人物。他们像一群永远扶不起的阿斗,从鲁迅的笔下,绘出一幅活生生地“国民的魂灵”的画面。这幅画,依然走不出被历史沉积着的古老的封建传统的侵袭。真正颠覆和改写这一历史背景的,是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人民”第一次作为政治主体在历史舞台上开始亮相。那个被奴役地,被驯服的鲁迅版的“人民”,开始被毛泽东版的“人民”所颠覆和改写。从此在未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于是,我们就常常看到在那个火红年代里,人民群众真正释放出自己作为主人公地位的热情和能量。从钢铁战线上出现的“王崇伦和时间赛跑”,到“老孟泰以厂为家”与纺织女工创造了“郝建秀工作法”。从 “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上天,从全国工人们争先恐后竞相学习到全国工农兵学商……那是一幅幅何等令人向往的精彩画面!他们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每个人都是以国家主人公的姿态去艰苦奋斗,去自主创新。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经过30年苦战奋斗,建成了具有强大工业经济基础的新中国。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是深谙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所以,毛主席从来就没有一天不将人民装在心里,从来没有一天不在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04页)。毛泽东经常讲要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尊重群众,要关心群众疾苦。他自己也以身作则,用一生的榜样抒写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无论是戎马倥偬还是和平年代,他始终爱兵如子,体恤民情,坦荡无私,心忧天下。即使是身居高位之后,依然有“君临天下之傲岸,惟有人民至上之襟怀”。在主席的一生中,从来不敷衍、马虎对待人民,甚至于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来信,也是每信必复。在这里,清荷从《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的群众来信,以及主席的回信,我们来看看在当时人民群众的地位是什么样的:  
    1962年2月12日 ,上海市工人金祥根写信给毛泽东,反映当时物价不断上涨,工人们节衣缩食、多年积蓄的一些钱一天天地贬了值。在表示难过、不满心情的同时,金祥根在信中还提出两项建议:第一,政府应尽努力稳定物价,使人民群众对币值有充分信心;第二,有关部门应每月公布物价总指数,存款采取保本保值措施等。毛泽东看过这封信后, 3月4日 即把信批转给当时任中央财经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处理。 批语是:“先念同志,请您找几个内行同志在一起研究一下,看这个文内所提的两项办法是否可能做到,怎样做到,何时做到。如有结果,请告我。”  

    1972年12月12日 ,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小学教员李庆霖写信给毛泽东,反映其孩子下乡插队生活困难,口粮不够吃,以及当地在招工、招生、招干工作中拉关系、 走后门等情况。 1973年4月25日 毛泽东亲自给他回信:“李庆霖同志: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 容当统筹解决。” 之后,党中央把李庆霖的信和毛泽东的复信印发给各省、市、自治区、各大军区,要求认真进行传达、学习,同时要求全国各地对知青上山下乡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发现类似问题及时解决。 1973年6、7月间,国务院召开全国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拟定并通过了《 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 草案 》,对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作出了新的改进。  
    1975年8月5日 ,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给毛泽东写信,反映她到延安、大寨、红旗渠等地参观学习,发现那里的食盐很贵,有的地方卖每斤一角一分,有的一角三分,还有的一角六分等。并且说:食盐、布匹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售价这样高,这是对待山区、老区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毛泽东看到这封信后,于 8月13日 作出批示:“ 印发政治局在京各同志,并议一下。” 根据毛泽东的批示,这封来信不仅在中央政治局成员中进行了传阅、讨论,而且还作为中央是年9月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会议文件印发,以引起全国对这类问题的关注。  

    从毛主席对基层群众来信的回信或批示中我们读到的是亲切是感动是主席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他以自己的行为,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者树立了榜样。这些例子也充分说明了:毛泽东对群众的每封信都亲自看,并且认真进行处理。或直接提出处理意见,或批转给有关方面调查核实、研究解决。有的还亲自写回信甚至寄钱给来信人,以帮助其解决困难。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试想想,有谁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在党政军国大事如此繁重的情况下,仍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亲自受理人民来信,能够容纳人民群众中的不同声音,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这种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精神和崇高的品格,当之无愧地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敬仰。只有将人民装在心里的人,人民才不会忘记他,人民才可以发自内心深处地拥戴他。历史证明,在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里,毛泽东所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不仅是人民的救星,而且是民族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