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油主要成分:浙江湖州飞英塔 中国现存唯一的“塔中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6:49:16

  湖州市区东北部的塔下街,有个面积颇大的公园,内有一座砖木塔,名曰“飞英塔”,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湖州古城的历史文化象征。进入公园,飞英塔尽管很醒目,但看上去就是座翻修过的古塔。此塔七层八面,通高五十五米,塔刹高峻挺拔、雄浑古朴,其平伸舒展的翼角和简洁朴实的檐面突出着宋代的风格。

飞英塔飞英塔其实是座“塔中塔”

  此塔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取佛家经典“舍利飞轮,英光普现”之义,命名为飞英塔。如果仅是这样一座宋塔,虽然珍贵,却无法称“全国唯一”。宋朝建造飞英塔之目的在于保护一座唐朝的石塔,也就是为唐塔特意修建的外壳。飞英塔其实是座“塔中塔”,走入飞英塔即可见唐塔,再沿着阶梯盘旋而上,就能领略这难得一见的“国之瑰宝”。

飞英塔石塔是白石砌筑  据宋嘉泰《吴兴志》载,唐咸通年间,“僧云皎咸通中飞锡长安,僧伽授以舍利七粒及阿育王饲虎面像”,归来后建石塔藏之。“塔始中和四年(883),成于乾宁元年(894)”,名上乘寺会利石塔,本建于上乘寺西侧院内。石塔是白石砌筑,八面实心,为仿木结构楼阁式、分段雕刻砌迭而成,共五层,残高14.55 米,塔顶已毁。
塔基为须弥陀式样

  塔基为须弥陀式样,座周围雕有莲瓣、走兽、花草等浮雕,八方十六只狮子,翻拱嬉闹,栩栩如生。石塔五层的每一面都雕有佛像,共一千零四十八尊,尽管下面两层的有诸多损毁,但上面两层的刻石雕工之精细、线条之流畅,堪称古代艺术精品。

每个面上多为各数十尊

  每个面上多为各数十尊、每尊二十厘米的佛像,每层都有立面雕有更为精湛的佛像,面框上则有捐助信士的名字和目的。

上有释迦摩尼和两侍者,下为普贤和文殊两位菩萨雕工精细的实榻大门  比如第三层,上有释迦摩尼和两侍者,下为普贤和文殊两位菩萨,通过各自莲花座下的坐骑象和狮能判断出是哪位菩萨;而右侧面框上有“第三层塔释迦如来文殊圣像.。。”等字样,左侧框上的字样中依稀有信士名字等,因光线颇暗而不能一一解读。第四层有处雕工精细的实榻大门,连门上的门钉都非常清晰。
第五层有一方石刻

  第五层有一方石刻有“乌程县五十二都崇孝乡居信士沈阜上侍母亲金氏同兄沈恭助祈求各人安乐者”,不仅清晰写明捐助信士名字,而且为后人研究唐朝文字书法提供第一手资料;口罩更为感兴趣的是,唐人信佛求“安乐”,或者说是保平安,并非如今人般求官祈财盼富贵,似乎更纯正些,而所题内容是以弟弟为主体的,用词为“同兄”而非“从兄”,是因为弟弟是真正掏腰包的捐献者、还是弟弟的地位更为显赫?但无论何种原因,似乎没有“长兄为大”的概念,从某种侧面反应出唐朝在礼仪方面更随意些。

石塔石塔

  北宋开宝年间,因有称神光见于顶,遂于石塔外增建木塔作为保护,从而形成别具一格的“塔中塔”。南末绍兴二十二年,外塔遭雷击而毁,因“舍利无恙”,旋即重修,至今石塔中仍有“绍兴二十四年”等题记,因而亦有石塔为那时重建之说。因内含石塔,使外塔的设计构造奇特,四层以下中空,上三层统设楼面,六层底架设十字交叉的千斤梁。沿塔壁挑出各层平座和楼梯,拾级而上,内观石塔、外瞰湖光。

飞英塔  宋代苏轼任湖州太守时,曾多次登临飞英塔,并赋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廊,震泽浮云天”。外塔在宋、元、明、清有多次修葺,因都是仿宋模式的修法,从现有斗拱及其他木构件的法式无法判断塔的真实年代,塔始建于宋不假,但塔的构件有的是南宋遗物,有的则是后面朝代修葺时重做的。比如对第二层平座斗拱的木构件进行碳十四测定,距今不超过三百五十年。
飞英塔前立有四条龙凤柱

  飞英塔前立有四条龙凤柱,是明代遗物,原为湖州府文庙牌坊前的石柱,一九九六年迁移至此。有趣的是,四条龙凤柱中有龙柱一、凤柱三,想来这种不对称应该不是有特殊含义,或许原本孔庙牌坊前的石柱有更多,只是保存尚好的四条被迁移过来了吧。

公园里有不少古木公园

  公园里有不少古木,塔前那株粗大的银杏已经染上了秋天的艳黄,与暗红色的塔体相互辉映,煞是好看。去过湖州的人应该都知道飞英塔,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那是两座套在一起的塔,宋塔的外壳内其实大有乾坤,藏着一座雕工精美的唐代佛塔。

这是中国唯一的古代“塔中塔”

  这是中国唯一的古代“塔中塔”,不知当年那位叫做云皎的僧人自长安取回的七颗舍利和阿育王饲面虎像何在,亦不知此前几十年唐武宗灭佛那舍利和佛像如何在长安保存下来,再经过千年的风风雨雨,此塔尚立且诸多佛像及铭文精细如昨,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而独特的“塔中塔”构造对石塔的保护应该起到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