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影响生育吗:李开盛:从网络舆论析中国网民的民族悲情(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40:23

李开盛:从网络舆论析中国网民的民族悲情(3)

发布时间:2011-11-23 16:14 作者:李开盛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91次


  图2:中国网民对西方的评价


  (三)对本国态度


  共有150条留言涉及到本国的态度。与对西方的评价截然相反,绝大多数网友在此时都不吝啬正面和积极的词汇,那些表示正面评价或期待的词汇占了所有帖子的85%,其中团结(39条)、图强(25条)、爱国(20条)是高居前三位的关键字。另有8%的帖子涉及历史,其中的倾向也是明显的。有5条帖子提到毛泽东,因为他往往被人认为是对西方强硬政策的主张者。还有2个帖子提到清政府,这是被认为对西方妥协、丧权辱国的政府。甚至还有人以赞扬的态度提到了成吉思汗,他及其后继者率领蒙古军队在历史上几乎扫遍了欧洲。仅有7%的帖子主张对自己进行反省、或是认为不够民主。


  这不意味着,网友们认为中国当前已没有任何问题,而是表明,在面对西方敌对时,他们愿意对这些问题予以更多的容忍。有一条帖子颇具代表性,该网友说:“现(在)的我们需要团结,才能度过这一(轮)国际反华的浪潮。股市(没有信心)、城管(滥权执法)……无论是甚么新闻也阻挡不了我力挺国家。”在面对被认为是外来威胁的时刻,多数网友主张把内部矛盾先放在一边,团结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任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民众为了彻底摆脱历史屈辱,寄希望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与政府。当国家与政府面对批评时,许多中国人选择了与国家、政府站在一起,甚至倾向于支持并推动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作者之一宋强就曾说过:“不要以为中国青年会感激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你无法把个人同国家割裂开来,当你伤害了中国政府,你也就伤害了中国人民。”34在这次CNN主持人卡弗蒂辱华事件中,当事人后来辩称他的评论是针对中国政府的,这种解释并不为中国民众普遍接受,就反映了这种悲情意识推动下对国家与政府的高度认同感。


  图3:中国网民对本国的态度


  四.结论


  通过对新浪网友跟帖内容的分析,确实可以发现许多中国民众,特别是那些年轻人中仍旧充满了悲情意识。首先应该承认,这种意识有其积极功能,特别是在提升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激励奋发图强、团结爱国的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意识的负面功能不可忽视。上面概括的悲情四个特征均有其负面影响,如敏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对抗,极端化倾向不利于真正国家利益的维护,而贬低对手、抬高自己则容易导致忽视他人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丧失不断借鉴学习进步的机遇。尤其是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进一步密切的情况下,需要慎重对待以悲情为特征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有学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台海危机后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分析中,也发现类似的情绪,35也进一步验证这种悲情意识是一种普遍而持久的存在。而在今天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以及其他媒体渠道仍不通畅的特殊的舆论背景下,网络成为许多民众发泄情绪的一个渠道。在这里悲情意识被放大了,一些平常环境下不会说出的过头的话、或即使说了也不打算付诸实施的话都在网络上体现出来,从而容易向外界传递一个错误的资讯,从而造成或是加剧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摩擦与对抗。


  当然,要在当前完全消解民族悲情是不可能的,甚至也是不必要的,毕竟其产生有着深厚甚至不乏正当性的历史根源。但是,民族悲情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应该逐步化民族悲情为正常的民族感情,摆脱受害者意识,理性地热爱、维护本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培养一种正常、健康、平和的民族心态。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面对五千年辉煌和百余年屈辱的历史包袱,“最重要的是要从屈辱和恐惧的旧梦中彻底摆脱出来,充满自信而又谦虚谨慎,能够做到处变不惊。”36毕竟,目前的中国已与历史上的中国完全不同,虽然离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目标还比较遥远,但毕竟已经摆脱了那种主权、安全都没有保障,任由列强宰割的时代。也就是说,屈辱已经离我们远去,悲情意识正在愈来愈失去其生存的正当空间。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完全通过实现强大来治愈民族的心理创伤,因为如果没有从心理上改变民族意识,衰落时则不免自卑,强大时仍不免自大,悲情意识仍难以完全根除。而要从心理上改变民族意识,就需要认真对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反思与重建民族文化,培养理性、宽容、大度、和平、负责任的世界观。这些年来,中国外交部门积极开展与网民的对话,参与引导网上舆论,37可以视为对这一现象的积极回应。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外部世界,特别是作为原来加害者的西方也应负一份特别的责任。正如郑永年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民族主义的出现不是由于中国迅速发展的结果,而是受到外部刺激的结果。38作为原来的施辱国,西方的行为尤其容易引起中国民众的过度反应,甚至一些正常或至少是并非特别有害的行为,如果由西方国家做出,也很容易在中国民众那里引起过多的联想,从而推动他们做出过度的反应,产生其他国家比较难以理解的民族悲情。考虑到这一点,西方应该着重理解中国民众的历史感受,避免刺激民族悲情的发生。就如同在一个病人走向康复的过程中,原来的加害者应该尽量避免那些过度刺激的行为。令人欣慰的是,在此次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过程中,西方最终体现了对中国的善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原来抵制奥运给中国民众留下来的阴影。但是,我们现在还很难说中华民族已经告别悲情意识,甚至也很难说我们正在告别悲情意识,未来中国与西方的互动仍将在这一问题上经受考验。


  注释


  1 参见王义桅:〈探询中国的新身份:关于民族主义的神话〉,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第20页;邱震海:〈如何研判和重构中国的民族主义?〉,引自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4/0425_23_508603.shtml;单光鼐、蒋兆勇、于泽远:〈如何消解西藏事件的影响?〉,载《南方周末》2008年5月1日;等等。


  2 对于ressentiment一词,不同的人译法并不一致,有的译为“羡憎情结”或是“羡恨交织”,但译“怨恨”的较为多见,本文亦采此译法。对于引文中用其他译法的,则不加改动引用之。


  3 Green feld,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转引自John Fitzgerald, “China and the Quest for Dignity,”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1999,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2751/is_55/ai_54336466/pg_1。


  4 中国知网,http://lsg.cnki.net/grid20/Brief.aspx?ID=1&classtype=&systemno=&NaviDatabaseName=&NaviField=,检索时间:2008年5月4日。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6页。


  6 曲伟、韩明安主编:《当代汉语新词词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7 可作为一个例证的是,当人们把“悲情”一词译成英文时,常用的词是 “sadness”(悲伤),如著名电影《悲情城市》的英文名就是City of Sadness。


  8 王海洲:〈想像的报复: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怨恨”〉,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39页。


  9 韦海波:〈怨恨论:尼采与舍勒〉,载《理论界》2007年第3期,第166页。


  10  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286页。


  11 李旭东:〈论国际社会的怨恨心理与和谐世界的构建--一种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载《国际论坛》2008年1月,第34-35页。


  12 关于台湾悲情的论述,可参见:蒋俊:〈论台湾新电影的悲情意味〉,《电影评介》2006年第9期,第44页;蔡逸儒:〈台湾的悲情与宿命〉,http://www.zaobao.com.sg/special/forum/pages4/forum_zp061219.html;杨志强:〈悲情与隐忍--传统文化中的钟理和小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1月,第6页;等等。


  13  Ilya Prizel, National Identity and Foreign Policy(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23.


  14 Melinda Liu and Duncan Hewitt, “Rise of The Sea Turtles: China‘s Most Modern Citizens Aren’t Drawing It Any Closer to the West,” Newsweek, Aug 9, 2008, http://www.newsweek.com/id/151730。


  15 参见皮尤研究中心网站:http://pewglobal.org/reports/pdf/261.pdf。


  16 Friedrich Nietzsche, Zur Genealogie der Moral (1887), in Nietzsche‘s Werke, Bd, VIII, C. G. Nanumann Verlag, Leipzig, 1906, pp.317, 320, 319。转引自:方维规:〈民族主义原则损伤之后〉,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23页。


  17  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8页。转引自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页。


  18 吴江霖、戴健林、陈卫旗:《社会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19 同上,第139页。


  20 同上,第235页。


  21 Lucian W. Pye, “How China’s Nationalism was Shanghaied,”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29, (Jan., 1993), p.114.


  22  罗伯特?曼宁:〈等待戈多?对东北亚未来的冲击与美日联盟〉,载[美]迈克尔?格林(Green, M.J.)、派翠克?克罗甯主编,华宏勋、孙苗伊、丁胜幸等译:《美日联盟:过去、现在与将来》(U.S.-Japan Allianc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23 一个有力的例证是不久前的一个调查。据《金融时报》报导,在今年3月27日到4月8日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5381名欧洲人中有35%的受访者指称中国是最大威胁。过去,美国一直是欧洲最大威胁,但此项最新调查显示,认为美国是欧洲威胁的比率已从去年的32% 降到今年的29%。调查显示,在义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认为中国是头号威胁的比率也急速上升。而此前美国盖洛普市场及民意调查公司今年2月11日至14日对1007名美国人抽样调查,设置的问题是“哪个国家是美国最大的敌人?”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当前的主要敌人中,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伊朗、伊拉克和中国,比例分别为25%、22%和14%。中国成为美国“第三号敌人”。参见:星岛环球网:〈欧洲民调:中国成全球稳定最大威胁〉,http://www.stnn.cc/euro_asia/200804/t20080416_763566.html。


  24 如张颐武:〈“神五”升空,中国告别民族悲情〉,载《中关村》2003年11月号,第34-35页;郑永年:〈奥运会当告别中国百年悲情〉,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6/forum_zp080819b.shtml。


  25 Suisheng Zhao,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Its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15, No.1, (Spring, 2000), p.4.


  26 Allen S. Whiti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2, (Jun., 1995), p.316.


  27 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今传媒》2008年第2期,第32页。


  28 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 年第2 期,第29页。


  29  周道华:〈论网络舆论与政府的互动〉,载《社科纵横》2007年12月,第65页。


  30  同上,第66页。


  31 http://news.163.com/rank/。


  32  http://news.sina.com.cn/c/2008-04-12/012415339646.shtml。


  33 杨恒均:<西方国家害怕中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吗?>,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9159。


  34 宋强等:《中国还是能说不》(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年版),第405页。


  35 Ming Zhang, “Public Images of the United States,” Yong Deng and Fei-Ling Wang eds., In the Eyes of the Dragon(Lanham·Boulder·New York·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9), p.153.


  36 章百家:〈百年回顾:变动的世界与变动的中国〉,载《世界知识》2000年第4期,第10页。


  37 例如,自2001年起,中国外交部的各级官员就经常在网上和网友开展交流;外交部还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建立了专门的论坛,参见http://bbs.fmprc.gov.cn/index.jsp。


  38 Yongnian Zheng,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