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症手术是大手术吗:0~3岁婴幼儿家庭语言教育环境现状与分析——以上海市吴泾镇为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1:52:43
 

      [摘要]家庭的语言教育环境深刻影响着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了上海市闽行区吴泾镇婴幼儿家庭的语言教育环境现状。结果表明,在口头语言环境方面:(1)家长为婴幼儿营造了宽松自由的交流气氛。(2)家长基本能够时刻关注和积极回应婴幼儿。(3)亲子交流关注生理、学习、情绪内容。(4)在游戏中交流最多,忽视利用电子媒介交流。在书面语言环境方面:(1)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理解比较狭隘。(2)为婴幼儿提供图画书较少且无目标性,但开始考虑其接受程度。(3)对图画书的使用率不高,缺乏参与和指导。(4)对阅读活动价值的挖掘不够,缺乏教育意识。       [关键词]0~3岁婴幼儿;语言教育;家庭环境;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思维和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语言发展是婴幼儿认知能力、个性与社会性、情绪情感形成的重要因素。0~3岁这一阶段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婴幼儿在此阶段逐步完成从与成人的非语言交际向口语交际跨越式的转换,儿童1岁半左右开始说出第一批词语,随后便不断在生活中重复练习和积累素材,并开始为具备和提高读写能力作准备,为以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家庭不仅是婴幼儿的第一生长环境,而且是婴幼儿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是促进婴幼儿社会性、语言、个性等全面发展的平台。家庭环境对0~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重要他人,其行为习惯、言谈举止都会深刻影响孩子。所以父母对于孩子语言发展的观念、态度,与孩子的交流甚至为孩子提供的媒介数量等,都可能引发他们迥异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本研究关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物质支持和心理氛围创设,探讨其对婴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的影响情况,为当前蓬勃发展的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本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424个0~3岁婴幼儿家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0份。问卷包括亲子交流和亲子阅读两部分,分别考察家长对婴幼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关注情况,了解该地区家长关于语言教育的理念及理念指导下创设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内容,并对部分家长进行深入访谈,以便分析其进行语言教育的动机。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一、婴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家庭环境现状       儿童的口头语言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习得和发展、在与成人的现实交流中练习、掌握的。问卷通过了解家长与婴幼儿的交流情况来了解其口头语言发展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范围涉及交流内容、交流方式、交流时机、交流时家长的态度、家长面对不同交流状况时的反应以及家长对于亲子沟通的认识等内容。       (一)家长能为婴幼儿营造宽松自由的交流气氛       1.大部分家长在与0~3岁婴幼儿交流时语气平缓、表情温和。本调查中58.68%的家长一般用温和的语气与孩子交流,27.11%的家长则用更为积极的高兴的、包容的语气进行亲子交流。父母的亲和不仅能让婴幼儿感觉到被接受,从而增进双方感情,而且能提高交流质量,延长交流时间。有研究表明,人们在谈话时所传递的信息只有7%是通过语言传递的,而有38%是通过语调,55%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实现的,尤其是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Levine&Adelman,M,1982)。因此,与0~3岁的婴幼儿交流时,家长一定要注意面部表情和语调,以提高交流质量。       2.孩子在表达中发生语法错误时,大多数家长能冷静对待,能等待孩子把话说完后再帮助孩子纠正错误,不会作出过激或忽视的反应。家长更关注与孩子交流的内容和质量,较少关注孩子语言表达的语法结构、词汇使用正确与否(见图1)。这样孩子既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与理解,又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积极的环境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交流方式,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3.当孩子缠着自己提出无理要求时,有55.26%的家长表示会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要求是无理的。35%的家长则会出于宠爱或是不想听到孩子的吵闹而妥协,最终满足孩子的要求,这说明过半数家长的教育观趋于理性。       (二)家长基本能够时刻关注婴幼儿并对其作出积极回应       在与孩子交流时,70.26%的家长通常会注视孩子,并表露出感兴趣的神情。家长时刻关注孩子不仅有助于理解孩子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用语言表达愿望的积极性。23.42%的家长则倾向于选择仅仅用“听”来回应孩子。这些家长表示,因为不明白孩子要表达的内容才选择仅仅倾听而不作出回应。研究表明,77.37%的家长表示当自己无法理解孩子的语言时会仔细聆听,并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根据当时情景作出判断。10.53%的家长能够在无法理解孩子的语言时耐心地多听并尝试理解,实在无法理解就放弃。这说明大多数家长能积极关注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情况,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慢慢琢磨、理解孩子的语言,即使一时无法理解,又不能给予恰当回应,也始终表现出对孩子关注,从而给孩子带来积极的体验。值得关注的是,仍有6.32%的家长对孩子的表达不予理会。我们知道,0~3岁的婴幼儿已经具备了观察人面部表情的能力,亲子沟通中家长的长期不理睬势必会给婴幼儿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削弱其表达热情与表达意愿。古德曼曾指出,父母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并非真正地去“教”语言,他们其实是以回应的方式帮助孩子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可见,不予理会不利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亲子交流的主要内容涉及生理、学习、情感等三方面       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内容大多围绕生理需求、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见图2)。0~3岁婴幼儿自理能力较差,更需要成人的照顾,所以家长询问婴幼儿的生活需要是必要且合理的,关注并确保婴幼儿身体健康是成人最重要的任务。另外,0~3岁是婴幼儿感知外界事物能力的快速发展时期。家长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向孩子传递知识,引导其感知周围新鲜事物,一定程度上说明家长有早期教育的意识。研究还表明,家长已经开始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家长与孩子间有关情感体验的交流可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帮助,进而调节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产生积极的情感,并让其感受到家长的关爱,从而使孩子产生积极的与家长交流的主观愿望,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四)交流媒介以游戏为主,忽视利用电子媒介       游戏作为婴幼儿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调查发现,大多数家长选择在游戏时开展亲子交流。这说明家长能意识到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家长参与游戏,和孩子平等交流,不仅对孩子言语交流的胆量、规范等产生影响,同时也可增进亲子感情,为教育夯实良好的情感基础。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还可以更好地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孩子,从而选择更合适的方式激发孩子的交流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除了在游戏时进行交流,家长还常倾向于在看图画书时或睡觉前与孩子交流(见图3)。       国外有研究表明,大部分0~3岁婴幼儿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长达1~2小时(Weber &Singer,2004)。观看电视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但本调查发现,只有27.54%的家长在孩子提出有关动画片的问题时总是或经常耐心回答,而其他家长则以不懂故事情节或太忙为理由敷衍孩子。在孩子看完动画片后,只有32.23%的家长总是或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讲述故事。可见,只有约三成的家长能够利用电视这一媒介引导婴幼儿发展口头语言。       二、婴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家庭环境现状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两个平行的语言系统。婴幼儿在早期获得口头语言的同时,已经萌生对书面语言的兴趣,并逐步尝试探索周围环境中的书面语言。他们学习读和写的能力并不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内发生的,而是一个在生活中持续积累而萌发展现的过程。家长在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方面承担着很重要的职责。本研究所指的书面语言是指读写萌发(Emergent literacy),所考察的家庭环境是指能促进孩子早期读写能力逐渐产生和发展的准备环境。       图画书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特点使其成为0~3岁婴幼儿接触书面语言的首选。周兢(2007)对家庭亲子共读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一是建立充满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孩子有足够多的机会接触书面语言信息;二是注意给孩子购买有趣且有益的图画书和其他阅读材料,让孩子不断地被新图吸引,产生积极的阅读兴趣;三是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并且建立良好的阅读常规;四是在阅读过程中给孩子以恰当的指导,帮助孩子逐渐学会阅读图书内容。本研究通过考察这四方面内容,来分析家庭中为婴幼儿书面语言发展所创设的环境。主要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一)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理解比较狭隘,偏重知识获得       对于早期阅读的界定,家长的理解比较单一。52.9%的家长认为早期阅读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由家长念给孩子听,只有24.2%的家长认为早期阅读是学习一切与书面语言相关的内容。约20%的家长甚至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教孩子认字或写字,没有认识到早期阅读主要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对孩子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研究结果与唐凤玲(2003)的有关家长对早期阅读的概念和重要性认识比较充分的研究结论有较大差异,(5)这个差异也许是由地区差异或问卷本身导致的。       家长对婴幼儿看图画书的观念表明其重视知识获取和汉字学习。41.4%的家长希望通过看图画书让孩子增长知识并学会汉字,48.5%的家长认为看图画书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家长则认为婴幼儿看图画书没有必要也没有价值可言。研究表明,大部分家长开始认识到早期阅读对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作用,但是对于价值的把握仍有偏差。这一研究结果与徐雪珍等人(2005)得出的家长过分强调“将阅读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这一研究结果一致。       (二)家长为婴幼儿提供的图画书较少且缺乏计划性和目标性,但能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近半数的婴幼儿是在7~12个月时开始接触第一本图画书的,20.5%的婴幼儿则在4~7个月就开始接触图画书。但是孩子的图书拥有量在5本以下的占到了总调查人数的34%,拥有5~15本的占42%,拥有25本以上的仅占调查人数的2.4%。而在为孩子购买图书的频率方面,76%的父母表示为孩子买书并没有固定时间,一般都是“碰到就买”。可见,大部分家长为孩子提供的图画书数量较少,而且没有计划性和目标性。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家长没有真正认识到图画书对婴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价值。       不过,家长在为婴幼儿提供图画书方面有较科学的标准。52%的家长在选择图画书时,以内容浅显易懂、孩子能够理解为标准。20%的家长选择孩子感兴趣的或由喜爱的动画片改编的图画书,18%的家长选择标准是“图画书里包含丰富的知识”。大多数家长能够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和爱好来选择图画书,初步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理解孩子的需求。访谈还了解到部分家长不选择与动画片有关的图画书的原因:他们认为有些动画片过于暴力,不适宜孩子看。这反映出不少家长已经能够考虑到动画片对孩子发展的负面作用。       (三)家长对图画书的使用率不高,较少参与和指导       家长利用图画书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时间较少。52%的家长表示空闲的时候陪孩子一起看书,一般是一周2~3次;约20%的家长一个月陪孩子看书1—2次,或者根本没有和孩子一起看书,只是让孩子自己乱翻;仅有15%的家长几乎天天陪孩子一起看书,而每次看书的时间大多为15分钟左右。缺少时间必然会影响早期阅读的质量。       我们知道,早期阅读是孩子与成人互动的过程。但是只有52%的家长会在陪孩子一起看书时边看边讲解故事。其余家长会自己看书,再把故事讲给孩子听。家长把早期阅读等同于讲故事,这是对阅读特有价值的忽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的早期阅读观念不成熟。近22%的家长或者把书当作玩具给孩子,或者让孩子自己看书。我们知道,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的早期阅读是亲手阅读,即先让他们通过画面初步感知具体的事物,借助成人的讲述印证画面的内容,进而慢慢了解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对应关系。而研究中反映出来的家长的做法显然还没有充分发挥图画书促进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       (四)家长对阅读活动价值的挖掘不够,缺乏语言教育意识       开展婴幼儿的早期阅读要关注对婴幼儿阅读兴趣的激发、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在阅读中增进亲子关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研究表明,家长普遍缺乏对这些早期阅读价值的充分挖掘和利用。比如:43%的家长会在看完图画书后,自己把书放到固定位置,26%的家长会和孩子一起收拾图画书。我们知道,看完书后把书放回原处是需要帮助孩子养成的阅读习惯,许多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对此,访谈中不少家长表示孩子还太小,以后再培养不迟。此外,阅读时44%的家长是抱着孩子一起看书的,其余家长与孩子平行坐或者随便坐。研究发现,坐姿随意会减少家长与孩子互动的机会,有些姿势还不利于孩子和家长同时看书,以至于影响阅读。       三、思考       本研究表明,0~3岁婴幼儿所在的家庭语言教育环境存在以下特点。       1.口头语言环境明显优于书面语言环境。       2.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关注孩子的情绪满足。家长重视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生活常识,不论是与孩子交谈的内容还是对于早期阅读价值的认识,都反映出家长重视智力开发,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追求交流和阅读的外现效果。但是研究同时表明,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开始受到家长的重视。家长在孩子说话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关注的神情、适时的回应都表明家长对其的尊重和关注。家长教养婴幼儿正在向“以情为主,以亲为先,满足婴幼儿成长需求”的方向发展。       3.虽有部分家长的语言教育观念正确,但整体上观念陈旧。家长缺少系统的早期语言教育理论支持。这一方面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育儿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做得不够有关。       4.观念上重视孩子的语言发展,但行为上滞后。调查发现家长在语言教育观念上的发展要先于行动。家长能够初步认识到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购买图画书的频率、亲子阅读的时间上却不尽如人意。这与家长缺乏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的实际操作方法指导有关。另外,家庭的经济水平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据此,研究者建议要尝试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家长的指导工作,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及具体的教养方法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家长的疑惑和认识上的不足可作为主要的指导内容,还要加强对婴幼儿发展的研究与探索,为指导家长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