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膏药店有卖的吗:董氏奇穴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3:18:42
     

董氏奇穴实际应用-1

 

董氏奇穴:上三黃---雀斑、黑斑、屬於皮膚色素沉澱的治疗

雀斑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也可以说有原发性(遗传性)和继发性之分,所谓继发性即是指继发于某种疾病而发生,如产后、二尖瓣狭窄、西汉氏综合症和诸多内分泌失调病所致。尽管此病不痛不痒,但它是一种损容性疾病,治疗起来也是十分棘手的。

附:

古方水晶膏:

治疗雀斑可以用白石灰和碱面,1:1的比例参合匀后(不用风化的石灰,用不风化的,和做面条用的碱面),再少加一点黄丹,用白酒调成糊状,在雀斑处,根据雀斑的大小点药,千万不能大出雀斑,在春秋季节点雀斑最好,只要他本人不扣,不会留疤痕。

董氏針灸放血療法幾則初學實際運用經驗體會

1.還在上學時,二姨說腰疼,問我有辦法沒有.二姨是近一個月反復扭傷N次,有時切菜也不小心也扭一下,就不敢動了,不能彎腰.在委中刺血后立見奇效,不但感覺輕松多了,而且做什麼動作都不疼了,因其平時勞累較多,加刺靈骨,大白,起針時見虎口紅潤,可見氣感有多強.腰明顯好轉.

2.大五時,一天晚上學弟打電話叫我去他寢室,到了一看,好家伙,右踝關節外側,腫的跟饅頭似的,看其右委中,青筋鼓氣,放血,同時給予患處外氣治療2分鐘.第2天早上起來就好了,踢東西都沒事了.

3.有個患者要疼,說是腰扭了一下,檢查一了下沒有什麼大礙.主要他想按摩放松一下.

按摩時習慣性的檢查了一下委中附近,結果發現青筋暴露,很嚴重,天這哪是急性扭傷,照症狀看,就是有青筋也不至於這麼嚴重.原来是以前打籃球很厲害,有過舊傷難怪。

註:刺血乃針灸治療方法的一種,效果很好,很多久治不愈的疾病往往應手而愈.現在針灸屆有兩大刺血名家:大陸的王秀珍老前輩和台灣的董昌公前輩.

刺血法我在委中旁开各一寸治风湿性关节痛效果很好。老师的放血法的确不错,我治疗一个颈椎病患者,她当时头旋晕右边偏头痛,我先给她用按摩的手法治疗两天,效果不明显.到第3天时我给她在肩井的地方用三棱针点刺,在点刺的地方拔火罐.效果非常好,病人第二天来,也不晕了,右偏头痛也好了,再加强两天彻底治愈。

董氏針灸:顽固性便秘

董氏奇穴:其門,其角,其正對於頑固性?秘有特殊效果。

注意手術:臂側放,鍼斜刺約與皮下平行,鍼入二至五分沿大腸經方向。

丁香说:

还可以用支沟、外关,小倒马。

董氏奇穴治疗子宫肌瘤

董氏奇穴治疗子宫肌瘤:

1.外三关穴、妇科穴、通肾穴、通天穴。

2.还巢穴、姐妹三穴。

3.重子至重仙,直线上点刺,再补还巢。

以上三种可交互轮用,也可合用

子宫肌瘤

1.还巢穴、姐妹三穴

2.在重子穴、重仙穴直线上点刺出血有效。

3.妇科穴甚效,配还巢穴更佳。

4.内踝至三阴交之间点刺出血有效。

基本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筋肿)是用妇科、还巢针刺,而且作为主穴应用,重子、重仙直线上点刺放血效果也很好,但或许会较痛些。或者是在内踝到三阴交的青筋上放血也很有效。这些穴可以配合应用或者是轮流交换应用,子宫肌瘤如果比较小的话还是可以消的,但是体积超过六公分的话就很难治了。一般来讲治疗最好是针、药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对于子宫肌瘤常用的处方以桂枝茯苓丸加软坚散结药为多,长瘤的病活血化痰的药方用的很多,妇科的疾病使用活血化痰的机会也很多,一般化痰多半是用二陈汤,因为二陈汤里面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一般来讲提到化痰都是用二陈汤。关于二陈汤,其中之半夏、陈皮能燥湿行气,为化痰之重要药物。但茯苓能渗利水湿,治疗生痰之源,使已成之之痰由袪湿而去,并经由袪湿防止痰之生成更为重要。

从《伤寒论》基本的处方里面来看没有陈皮,多半都是用茯苓来化痰化饮,而且用茯苓的状况最多。比如在苓桂术甘汤里面就是用茯苓来化痰而作为主药的。活血化痰是用来治疗『难治病』(疑难杂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董景昌老师常常用四花外穴来治『难治病』,四花外穴的位置与丰隆穴位置基本上是很相近,或可说是相合,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有关脾与胃的病都能治疗。又因『痰会丰隆』,在此穴位针刺可以治痰病,如果在这里放血还可以治疗血症,所以可以把痰与瘀血症一起治好,也就是中医学说的『痰瘀并治』,中医理论说久病多瘀、难病多瘀、杂病多瘀、怪病多瘀,又有人说久病多痰、难病多痰、杂病多痰、怪病多痰,综合起来不论是那一种久病、难病、怪病、杂病,似乎都与痰瘀有关,可用四花外刺血作为治大病的一个主要穴位。

现在来谈谈有关子宫肌瘤软坚散结的药,常用的有香附、玄蔘、浙贝母、生牡蛎,如果病重的话可加入穿山甲或者再加三棱、莪术来活血效果会更好。以活血化瘀可在内踝内侧到三阴交之间放血,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药方是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痰,再加上香附、玄蔘、浙贝母、生牡蛎等理气软坚散结的药效果为最好。有时用桂枝茯苓丸加薏苡仁也很有效。

董氏奇穴下三皇應用發揮

董氏奇穴下三皇:天皇副穴(腎關)、地皇、人皇

位在小腿內側沿脾經分佈

天皇副穴(腎關)的位置在陰陵泉下一寸半,內踝上十寸半,又名腎關

人皇則相當於正經的三陰交的位置,內踝上三寸

地皇約為天皇副穴(腎關)與人皇的中點,內踝上七寸

玉风注:

天皇為陰陵泉,內踝上12寸。

倪氏針法中的地皇是為"地機",內踝上九寸,陰陵泉下三寸。

考證楊維傑"董氏奇穴針灸學"一書中,

他說"地皇即脾經的郄穴漏谷",此為錯誤之說,

在針灸大成和針灸科學一書中都寫說漏谷為內踝上六寸,

因此董氏奇穴中的地皇非漏谷,而且脾經的郄穴是為地機才對。

下三皇主治腎經的問題

是很有名的補腎要穴,配合復溜總治一切腎虛所造成的疾病,個人曾於2001年求醫於黃必麟老師,當時連續扎下三皇約一個月,每週二次每次40分鐘

治好長年的偏頭痛,並且改掉必須睡午覺的習慣,隨著針灸的進行,每天的夜間睡眠時間越來越短,一天有六個小時就完全足夠,並且白天精神奕奕精力十足,足見偏頭痛睡眠品質不良,不完全是一般中醫所認為的心經或肝經的問題,必須仔細辨證。

痛風瘓者多半有尿酸過高的問題

臨床上黃師多半使用下三皇來有效降低尿酸,進而根治痛風,有一位退休的老先生,平時喜歡喝點酒,吃豬蹄膀,瘓有痛風,腳趾頭關節處有明顯的痛風石

求診時尿酸非常高,無法喝酒或吃蹄膀這些高油脂的食物,經過下三皇加復溜針灸治療約三個月,尿酸指數完全正常,更另人驚訝的是痛風石完全消失。

而跟據他太太說,老先生現在偶兒還是會喝兩杯,甚至偷吃冰箱裡的蹄膀肉

但痛風也沒有再復發了。

一瘓者多血症

每週要固定去西醫院抽血,因為紅血球數目會一直攀升,黃師認為:西方生理學中提到脾臟是破壞過期的紅血球的器官,人體內不斷地製造新的紅血球

同時將舊的紅血球捻碎成血液的材料,加上中醫所說的“脾統血”,因此此症不管西醫如何治療,我們認為是脾經的問題,脾經上全身最大的一組穴位就是下三皇,因此瘓者在下三皇的治療下,慢慢地不必再回西醫院抽血了。

洗腎

一年輕男子,約三十歲左右,剛開始洗腎生涯,每週一三五固定去醫院洗腎,因為洗腎的關係,這期間從來不流汗不排尿,美好的人生正值黃金歲月,就展開了洗腎生涯,隨著洗腎的進行,腎臟功能必定完全停擺進而萎縮,並且要一輩子洗腎,這個病例,黃師一樣用下三皇加復溜,瘓者因為年輕且洗腎的年資還很淺,所以在一個療程之後,慢慢看出效果來:開始自己會排尿,尿量慢慢增加當中,也有一些排汗的能力了,本來每週洗三次腎,慢慢變成兩次再下去就是完全復原了。

甲狀腺腫大結節

這是黃師無意間發現的,一位老太太來求診關於尿酸的問題,黃師就扎下三皇

經過一陣子後,老太太自己說出,她瘓甲狀腺結節很久,但最近不知為何,這些結節越來越小,還有的部份完全消失了,至此,黃師每遇甲狀腺腫大甚至結節者,必用下三皇,無不奏效。從此也不再固守楊維傑醫師在書中所寫的

駟馬穴治甲亢凸眼等問題而我個人的實驗心得是,我曾用駟馬幫一位甲狀腺亢進的凸眼瘓者針灸多時,很可惜,失敗,若當時能遇黃師指點當有更好的效果。

紅斑性狼瘡

西醫的絕症,初期能用的就是類固醇,再來就是越用劑量越重,並且帶來類固醇的種種後遺證:月亮臉水牛肩月經失調鈣質流失骨髓病變免疫系統崩潰...最後可能不是死於紅斑性狼瘡本身,而是死於類固醇的種種危害,瘓紅斑性狼瘡者,常呈現少陰壞病或死證,皮膚上可見明顯血斑,黃師曾搶救一位年輕的女性瘓者,每天針灸下三皇連續一週,紅斑退、血紅素、白血球、血小板、尿液檢查完全恢復正常值,奈何尿蛋白確一直不降,經詢問,瘓者父親係一名醫師,每天為女兒注射免疫球蛋白,後來家人認為病情穩定,便離開黃醫師,由西醫院接手,時至今日,已悠悠三載,瘓者已成日與類固醇為伍

種種危害已經顯現。

下三皇位於脾經,脾屬土土能剋水,若土不能制水,或水泛凌心,脾不統血,必然造成現代的許多免疫系統的疾病,甚或血液的各種病變,這些問題黃老師都建議針灸下三皇,另外,全身性的血瘀結節,例如甲狀腺的問題,痛風石的問題,都可以透過下三皇來改善血液的品質,進而痊癒。

董氏奇穴治疗臀痛

临床遇到一些只有臀痛的患者!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后期也有明显的臀痛!可以用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治疗!但是自己感觉效果太慢!

结合正脊手法

可用肩中,后枝,水愈,骨关,木关,小节,效果不错。分为三组1。肩中,后枝2,水愈3骨关,木关4小节

交替运用。也可选用偏肩穴或臀痛穴,臀痛穴位于肩贞穴上1寸。

董氏奇穴治疗膝关节疼痛偶得

一膝关节疼痛患者,女,42岁,自诉双膝关节疼痛近一周,走路不疼,但蹲起及上下楼梯时疼痛较剧。未做任何影像诊断,查其膝关节无肿胀、变形及关节紊乱。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针刺董氏奇穴之双侧心膝、胆穴并令其做蹲起,自诉疼痛已不明显。又令其上下楼梯活动五分钟,在此期间虽更觉膝关节轻松,但突然出现嗳气,声音宏亮,频率较快,颈项部汗出明显。立即出针,嗳气及汗出未停。询问患者感受,自诉嗳气不能控制,但无任何不适,反倒有心胸舒畅之感。如此持续半小时嗳气及汗出自行停止。后追问得知不久前曾有和他人因吵架生气之事发生。心膝穴和胆穴分别位于中指背第一、二节中央两侧中点,依据“心与胆通”的理论,针刺此二穴能够舒发胆气下行,一方面可治疗膝关节疼痛,另一方面还可舒肝利胆,行气解郁,治疗胆胃不和所致诸病。

心膝、胆穴治疗膝关节疼痛疗效确凿,治疗胆胃不和只是临床偶遇,是否确有疗效还需各位前辈共同验证。

董氏针灸运用得当,效果立现。“心与胆通”“包络与胃通”,胃经通过膝眼与膝关系最为密切,此吾杨师以内关穴治膝痛特效,道理亦同。有时候都有反弹.单侧膝盖痛,是取对侧的心膝/胆穴。

有例用内关伍太冲一例。一次即愈。两个月了都没有什么不适。

又有用1灵骨、大白配合肩中。

2灵骨、大白配合心膝。

交替治疗一例膝关节炎患者,效果非常好。

董氏奇穴三叉三穴

[b位置:在手背第四与第五指缝接合处,握拳取穴。

此穴又名颈痛穴,治疗急性颈痛效果明显。三叉三配合足三重治疗神经性耳鸣效果不错

用三叉三穴配合通关、通山、通天治疗疲劳伴有心悸患者效果非常明显。

主治:感冒、头痛、肩痛。五官科疾患。喉痛、耳鸣、心悸、目赤肿痛、荨麻疹、腿痛、眼皮下垂、眼皮沉重、疲劳提神、重症肌无力、益脾补肾。

原理及发挥:

本穴在四、五指间,但尤贴近第四指,从筋下骨旁进针,即贴筋贴骨进针,因此能肝肾并治。又透达中白(中渚)、下白等俞原穴之位置,又能健脾益气。本穴在三焦经上,透过肾与三焦通,也能补肾。本穴脾肝肾皆治,又能增加免疫机能,治疗上述诸症确实有效。

三叉一位于手背第二与第三指缝接合处,握拳取穴。

三叉二位于手背第三与第四指缝接合处,握拳取穴。

三叉三穴是杨维杰老师经常用的要穴,治疗病症极广,大家注意一下此穴。

肾关治疗肩周炎体会

肾关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其止痛效果优于正经穴,我在临床应用肾关的操作方法是:先刺肾关,施动气针法,再随症选刺肩髃.肩前.肩贞.巨骨.手三里等正经穴,止痛效果可立竿见影,患者常常惊呼神奇,但对于冻结期的肩周炎效果却不甚明显,肾关穴的解冻疗效还有待商确。

肾关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可以配合足千金、足五金。足千金、足五金可以同时应用,也可以任选其一,效果非常好

肾关也不是万能的,我多次应用肾关配足五金.足千金,确有疗效,但解冻效力有待商酌.

今天治疗的患者:女性,53岁,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定3月余,夜间痛甚,活动时肩前疼痛加剧,肩关节外展及后伸受限,肩峰处压痛,针刺取肾关,条口,施动气针法,再刺肩髃,肩前,3寸针向远端透刺,治疗6天,已无痛感,现症见:肩关节外展大于90度,后伸小于30度,其制动的主要因素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

两针刺四穴,即减轻患者痛苦又增加疗效,妙妙妙,所用穴位是董氏针灸老师以短消息发送其配穴如下:对側肾关,患側大白.灵骨.重子,重仙。

常用董氏奇穴治疗学

黑斑針通山穴,配通靈穴,上三黃穴、駟馬穴,可再配合病位點刺放血少許。

黑斑在臉上黑斑部位用三分針刺,再配合婦科穴、上三黃穴長期扎針。

打嗝、呃逆針火星上穴,特效。

打嗝、呃逆心靈一穴、心靈二穴、心靈三穴,特效

膽結石針馬快水穴,特效。

膽結石針木枝穴,配上三黃穴,特效。

膽結石針膽穴,效果佳。

腰椎骨疾針正脊一穴、正脊二穴、正脊三穴、加骨關穴、木關穴。

腰椎骨疾針二角明穴、膽穴、水源穴,配正筋穴、正宗穴。

胃下垂針通關穴、通天穴、通腎穴、通胃穴,特效。

胃下垂針側三里穴、側下三里穴,特效

腹股溝痛(鼠蹊痛)針對側心門穴,配上曲穴、下曲节。

董氏针灸验案大家谈

1、一椎间盘突出.椎骨刺患者,自述疼痛已二十多年,这次发作已近一月,并引发坐骨神经痛,坐立困难,苦不堪言.我用董氏奇穴灵骨,大白,腕顺一.二,委中刺血,治疗一次疼痛大为减轻,起立如常,不用撑扶,四次即已不再疼痛,又治四次巩固疗效.再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时常流泪,我问其何故,她说二十多年前,因烧煤被烟熏落下毛病,一直没好,每天流泪,虽经多方治疗,不见丝毫好转.我为她扎木穴,一次即见效,两次一天只流一两次,三次即不再流泪,又为其治疗两次巩固疗效.这是我第一次用董氏奇穴,没想到效果如此神奇,看来董氏奇穴值得我花大精力去实践,探讨.董氏奇穴运用得当,疗效显著,不在十四经穴之下。

2、腰腿痛患者,取灵骨、大白、腕顺1、2效果都还可以,只是在临床上连续多次针刺灵骨、大白,病人会觉得疼痛,而不能坚持针灸治疗,不知大家有没这方面的经验,可以谈谈。看书中写刺肩中穴有卓效,自己试过,却无效果。

3、董氏針灸--肩中是鼻出血卓效。

4、鼻不通氣鼻炎喉炎感冒特效穴是分金配火腑海。

由于春季,冷暖气流的交替,患感冒的人较多.感冒后出现咳嗽的患者也不少,到我处来诊的患者我随机分两组扎:

一组单纯用腹针:清热解毒方(中脘,下脘二穴浅刺,双上风湿点中刺,中脘上三分浅刺,中脘下三分浅刺)加双滑肉门.

另一组清热解毒方配董氏奇穴的内金,分金,合金.

结果发现,两组下针后鼻塞消失,头部轻松,但配合内金,分金,合金者,下针后,患者不再有咽部发痒的感觉,咳嗽立止.有慢性咽炎的患者,感觉下针后咳痰爽利.

经过对比,此后再来的类似病人,我均配以内金,分金,合金三穴.续前,患者一,张文序,男50岁,身材高大而较胖,感冒数日后,咳嗽,咽喉不利,晨起咳嗽较重.针一次后(配内金,分金,合金),起来针后自觉咽部异物感减轻,咳痰爽利.三次愈.

患者二,孙问定,男56岁,有高血压病史5年,体态肥胖,酒渣鼻,鼻干塞,咽部如有物梗,夜间休息时,鼾声如雷,经常有憋醒现象.晨起后总觉疲乏无力,欲再睡.针后2分钟觉鼻通气,15分后觉咽部利,此患者治疗四次还在治疗中.

患者三,婆婆,女,75岁.周身乏困无力,鼻塞,流清涕,咳嗽,喉中有痰鸣.呼吸不畅.艾灸神阕,针一次后自觉感冒症状更重,第二次加气海关元,灸神阕.第三天感冒愈,唯咳嗽,继前方,当时正刮大风,婆婆的右腿抽搐,遂加针正士,博球.针后不久不再抽搐.四次愈.

以上三个病例都是清热解毒方加对应点再配合董氏内金,分金,合金三穴治疗的

续前,患者四,端木爱琴,女,56岁,鼻塞,咽喉不利数年,经五官科检查示:鼻甲肥厚.咽后壁有滤泡数个.此患者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后一年.有恶寒现象.也按上述方按治疗,并艾灸神阕穴.现在治疗三次,还在治疗中.

治落枕用的几种特效治疗方法

1,重子,重仙配承浆.

2重子,重仙配七,九里.

3,正筋,正宗配承浆.

4,失枕配承浆.

5,重子,重仙配京骨.

6,重子,重仙配后溪.严重的可加灵骨等等我用过了,是有见竿见影的疗效的

重子,重仙配肾关穴和中平穴也很好。

曾以小节穴治疗一例踝关节扭伤病人,疗效明显,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董氏奇穴之神奇。

病人女,五十岁,七年前因左踝关节扭伤,一直疼痛至今。左足不能着地,不能双足行走,起坐均困难。遂宗董氏奇穴之法,取右小节穴,刺向大陵,进针一点五寸深。稍作手法,即嘱病人左足踩地。未觉疼痛。于是叫病人走路试试。病人初似不相信能走路,但还是走出了诊室,未见任何疼痛。初走几步有些歪倒不便,但数步后即正常。董氏奇穴之神奇,有时是不能以常规思想来看的。其显效的机理尚需针灸同道进一步思考。在小节穴处取痛点下针效果更神奇,小节穴位于拇指本节掌骨旁(手太阴肺经)赤白肉际上。

范珍相關驗例:董氏针灸

1、颈椎连双肩皆痛,后头重沉。此病人是母亲家婶婶,只说了这一个主症,未给其诊脉。委中刺血,取正筋、正宗、正士、人中施针,嘱患者活动患处,留针五十分名钟。一次即愈。

2、落枕是临床常见病,有的人晚上睡觉前还好好的,觉也睡得香,但早上起床却发觉脖子转动不灵,稍动则痛,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我们采用董氏奇穴特效针法治疗落枕,仅用2~3针,即时见效,一次而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4年5月~2005年4月,我们专科收治的本院和地方落枕患者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20~50岁。均以“睡觉后脖子转动不灵”为主诉就诊。

1.2治疗方法奇穴特效针法。

1.2.1选穴以《标幽赋》“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为原则。主穴取健侧重子穴、重仙穴[1],配穴取承浆。以脖子转动灵活度来辨别健患侧,稍灵活且痛少为健侧,其次为患侧。

1.2.2定位五指并拢,重子穴位于手掌,食指中线之延长线与大拇指本节高骨做一垂直线之交叉点;自重子穴与掌缘平行斜下一寸即重仙穴。承浆穴常规取穴。

1.2.3针法先针重子、重仙,用倒马针法、动气针法[2],视情况配合针刺承浆。

1.3疗效评定10例患者均一次治愈,且针刺后,即觉脖子转动明显好转;留针30min后出针,脖子稍有不适,但对工作学习生活无影响;第2天起床,脖子转动灵活,无不适。

2讨论

落枕常因睡觉姿势不正确、或枕头高低不适、或睡觉受风而发,病机为肌肉痉挛(不松则痛)、关节紊乱(不动则痛),治疗的目的在松(松则不痛)、在动(动则不痛)。

盖《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回)顾取手太阳,不能俯仰,取足太阳”。临床遇有颈项强硬,不能左右转动之症状,取手太阳小肠经俞穴后溪;不能前后抬抑,则取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束骨,均有立竿见影之效;遇有颈项前后左右转动均不利时,则束骨与后溪配合,疗效更佳。在多年临床中体验,落枕之际,非只颈项强硬,甚而连及肩背上臂极为酸痛,非仅限于手足太阳经之范围而已,经手足太阳经针疗后,虽然迅速解除大部分痛苦,但总仍有些不适感,经加针重子穴,则可完全消失。

我们在临床用奇穴特效针法治落枕,重子重仙倒马,疗效来得迅速而确实,可能有互助合作、一鼓作气的强化作用;动气针法的运用,能导引气机于患处。该方法有松有动,松能缓解肌肉痉挛、动能纠正关节紊乱,临床治疗落枕,一次而愈,而且操作非常简单,疗效迅速独特,医疗成本低,利于基层单位普及推广。

董氏(景昌)奇穴治疗痔疮独特疗法

痔疮是指位于肛门附近的静脉丛发生瘀血所形成的静脉瘤,在肛门内的称内痔,肛门外的称外痔,既有内痔又有外痔称混合痔。其成因很多,有因妊娠、腹泻、久坐、久立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便秘。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是由山东省平度县人董景昌先生根据祖传经验发展而成的一家之学。“董氏奇穴”的穴道很多,在董先生编著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一书中列有740余穴,而在胡文智先生所著《最新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中多达1470余穴。这些穴道位置和《十四经》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某些穴位与经外奇穴相同,但其主治项目却完全不同。除了穴位不同外,其手法等也不相同,如不采用“强捻针”、“捣针”、“揣”、“爪”“弹”、“摇”、“抚”、“盘”等手法,这样不但可以减轻病患者的痛苦,而且可以减少晕针。又施针时,患者大多采用卧姿,晕针现象更少了。

“董氏奇穴”治疗痔疮常用的处方有下列两种:

处方1其门、其角、其正

穴位:其门穴位于手背,在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上二寸靠内侧一寸处;其角穴在其门穴直上二寸;其正穴在其角穴直上二寸。

主治:痔疮痛,痔疮出血,大便脱肛(另可治子宫炎、卵巢炎、腹膜炎、尿道炎、膀胱炎)。

针刺法:直刺无效,应斜刺,由桡骨上缘以十五度向外斜刺一寸半。

处方2刺上、下俞穴、双奇、正阳、三权、三灵、三弼、木枝、木陵、火灵等穴。

穴位:上俞穴在委中外开五分;下俞穴在委中内开五分;双奇穴在委中穴之两侧;正阳穴分为三穴,正阳二穴在委中直下一寸,正阳一穴在正阳二穴外侧一寸,正阳三穴在正阳二穴内侧一寸;三灵穴,在委中直上一寸为三灵一穴,直上二寸为三灵二穴,直上三寸为三灵三穴;三权穴在三灵穴向外横开一寸半线上;三弼穴在三灵穴向内横开一寸半线上;木枝穴即在《十四经》合阳穴内侧一寸;木陵穴在木枝穴下一寸;火灵穴在委中直下三寸。

主治:痔疮,脱肛(各穴另可主治的病种很多,在此省略)。

针刺法:点刺出血。但并非上述每一个穴道都点刺出血,而是选择其中二、三个穴道在青色血管处下针,至瘀血流出。须注意不可点刺在动脉血管上,以免危险。

用处方治疗时,有时患者会主诉突然间肛门口好像少了一块肉,这是正常现象,说明内痔收缩、外痔软化缩小,效果神速。有些患者不用处方2而只用处方1,效果也很好。

当然,治愈后还须注意防复发。如保持肛门清洁、排便通畅,保证睡眠充足,少吃(吸)辣椒、烟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等。

总之,针刺“董氏奇穴”治疗痔疮,具有不看患部、不开刀、不吃药、不在患部针灸等优点,痛苦少、见效快、安全可靠。

银杏外踝上三寸前一寸为三重一穴,内三重穴--银杏自已所创,

有指三重和足三重,治疗面瘫有奇效.指三重无名指背第二节正中央外侧三分四分法取三穴.银杏自创内三重穴,还有肺关穴,主治肺部疾患.取穴方法如下:气管三穴、内三重穴

把近来的临证体会及新发现的气管炎要穴:气管三穴及支气管炎要穴:内三重,想找到气管炎的针对性穴位是早就有的想法了。父亲有几位气管炎病人,很难彻底除根,就把驷马穴介绍给父亲,父亲用过后,说这个效果不太大。后我自己肺部受损,累及气管支气管,用了几组治肺的穴位,都感觉不能够达到那种直抵病灶的作用,找不到那种在肺部及气管内运行的细腻感觉。昨日研究腹部俞穴和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根据经气体会,发现腹部俞穴和人体器官的对应与现在流行腹针有所不同,不过,这些要等到临床验证,确实有立竿见影的临床验效时,才能介绍给朋友们)时,发现了内三重穴,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及肝胆部,有直抵的作用。但对于气管的作用,没有达到直抵的作用。今天又体验了气管三穴,找到了在肺部气管运行的细腻感觉,和在气管内那种凉爽的感觉。其运行路径也作了大致的记录,下面也一并介绍给朋友们。需要说明的是:内三重和气管三穴均位于内踝向上向前横开一寸的线路上,此处皮肤很薄,针时只需进针2-4分,抵骨即可,颇符合“肺主皮毛、以皮治肺”原理,而且不疼,也不影响起坐运动,非常方便,朋友们可以临床试之。在治疗中如果结合金五穴刺血及动气针法(让病人深呼吸配合治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内三重穴

位置:内三重一穴:内踝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

内三重二穴:内三重一穴直上二寸

内三重三穴:内三重二穴直上二寸

解剖:肺支神经、肝胆支神经、六腑神经

主治:气管炎、支所管炎、胆肝疾患、及鼻部疾患、腰部疾患

手术:针深2-4分

2、气管三穴:

位置:气管一穴:即内三重一穴,内踝上三寸前开一寸处

气管二穴:气管一穴上三寸

气管三穴:气管二穴上三寸

解剖:肺神经、六腑神经

手术:针深2-4分

主治:气管炎、支气管炎、咽喉痛、甲状腺肿、肠胃疾患、脑部疾患、尾骶部不适。

内三重穴的经络运行体会未尝记录。但其对支气管及肝胆部的作用非常明显。今天气管三穴做了简单的记录,现一并介绍给朋友,以期对朋友们有些许帮助。

病例我感觉还是要诊脉后才能确定主治穴位,因为诊过脉后,会发现病人当前的主要病症及引起此病的病机,这样先治最先把到的病脉,一层层治疗,就没有复发的可能。如果不把脉,只凭病人症状选穴,对于疼痛症状往往效果较好,对于内科病症,很难达到期望疗效。因为一个病人往往有很多病,不是单纯的一种,这时是需要确定主治。记得刚知遇恩师,在恩师的指导下体会了董氏五组穴后不久,由恩师安排了一次实习。当时遇到一子宫内膜移位症病人。病人主诉就是这个病。可我学中医没多久,学董氏奇穴也没多久,根本不知道妇科、还巢、姐妹等治妇科要穴,看着病人信任期待的眼神,情急之中,把脉确定主治。一诊脉,病人主治在心,就施以通关、通山、通天穴,针过后病人感觉很好,这样针了一个余月,子宫内膜病症也好了。在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对于中医内科病症的治疗,为什么说诊脉重要呢?就象这个子宫内膜移位病人,在第一次施针前诊脉,因为心病病脉很明显,当时感觉其胃有虚,结果施针后再诊脉,心脉稍正常后,却发现胃有火。这就很有意思,也说明了先治主病的重要性。            

董氏奇穴实际应用-2

临床 2009-06-19 16:50:01 阅读36 评论0 字号:大中

温阳补气要穴——灵骨、大白

灵骨、大白为董氏奇穴二二部位(手掌部位)之要穴,为常用要穴,亦为本人最常用穴位之一。灵骨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很少单独应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外,大多作为灵骨之倒马针{注1},两穴配合应用效果极佳。

灵骨穴之应用,董师原述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所谓肺机能不足即指“气虚”,本穴组补气作用极强,举凡“气虚”之病皆能治之。效果绝不逊于足三里、气海、膻中等穴。除补气外本穴组温阳作用亦极强。临床个人常以灵骨穴单用治脊骨痛、小便痛、小便次数过多(均取双侧),配肾关效更佳。治肘痛、鼠蹊痛、脚跟痛、头晕等症亦有特效。(注2)

灵骨、大白两穴合用治半身不遂,据个人二十多年、数百例之临床经验统计,疗效之佳,十四经穴(如曲池、阳陵、肩髁、环跳、悬钟等)无出其右者(取健侧穴位为主),两穴合用治阳明太阴走向之大腿小腿疼痛亦有卓效(亦均采健侧穴)。

针治上述各病,不论灵骨、大白,皆应深针,治疗部位愈远(例如脚跟),深度应愈深。两穴合用,则先针灵骨,再针大白。

大白穴位置与三间相符,系大肠经俞穴。灵骨穴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又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二针涵盖三焦之用,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

注1:倒马针即指同经邻近两穴一起下针之意,有加强数倍效果之作用。

注2:代表患侧(同侧),代表健侧(对侧),代表双侧,此一符号经本人二十余年前开始创用,极为方便。

景昌奇穴——重子穴治疗落枕及久年背痛特效经验

落枕为临床常见病症,一般治疗此症之效穴甚多,常用者有:1悬钟;2落枕穴;3后溪;4风池、天柱等穴。个人尝以后溪、束骨两穴治疗颈项强痛,并以之治疗落枕,自谓为十四经穴之最特效者,盖《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回)顾取手太阳,不能俯仰,取足太阳”,临床遇有颈项强硬,不能左右转动之症状,取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后溪。不能前后抬抑,则取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束骨,均有立杆见影之效,遇有颈项前后左右转动均不利时,则束骨与后溪配合,疗效更佳。

此外董氏奇穴正筋、正宗治疗“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个人亦常以此治疗落枕甚效(正筋、正宗之穴位可参阅《中国景昌特效针灸临床精要》一书。

然据多数古籍所载(玉龙歌赋、通玄指要赋、卧岩凌效应穴歌)承浆为治疗项强最常用穴位,因此不论何种落枕,加承浆效果更佳。

在多年临床中体验,落枕之际,非只颈项强硬,甚而连及肩背上臂极为酸痛,非仅限于手足太阳经之范围而已,经上述针疗后,虽能迅速解除大部分痛苦,但总仍有些不适感,经加针重子穴,则可完全消失。因此本人近十年来皆以重子穴配承浆穴,治疗落枕,绝大多数病例1次而愈。

倒马针之针序有何意义

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个问题:

1.什么叫倒马针

系利用两针或三针并列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

2.根据董师所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的书名及杨维杰老师所讲董氏奇穴是正经奇穴,可以知道董氏奇穴与传统十四经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传统十四经走向,流注应该一致。如腕顺一,腕顺二位于小肠经上,经络走向,流注关系应与小肠经一致。

3.迎随补泻法:

是一种按经脉循行的顺逆来定的一种补泻法。《灵枢。逆顺肥瘦》: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终始》:泻者迎之,补者随之。

弄清上面几个问题来,看一看倒马针之针序有何意义

还以腕顺一,腕顺二为例,腕顺一(位于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二寸五分)腕顺二(位于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纹一寸五分)位于小肠经上,手之三阳,从手走头,如先刺腕顺一,再刺腕顺二,是从手向头的方向针刺,根据迎随补泻法,顺经而刺应当为补法,反过来则为泻法。这就引出双针倒马一补一泻。

那么三针倒马又应如何呢?

再以通关,通山,通天为例探讨一下三针倒马,参考《董氏奇穴针灸学》通关,通山,通天位于胃经上,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按通关,通山,通天顺序针刺,逆经而刺应当为泻法。反过来则为补法,但三针倒马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先刺通山,再刺通关,通天(或通天,通关)能否称作平补平泻呢?

由上面的探讨得出的结论:倒马针法之针序可能存在补泻的问题。这只是代表个人看法。

董氏奇穴治疗咳嗽的常用穴道

1、針火腑海穴,加地士穴。

2、針曲陵穴、建力穴、中力穴。

3、針火陵穴、火串穴、火山穴,配火聖穴。

4、十八星穴,及背後點刺放血。

5、老人夜間咳嗽:針後榷穴、首英穴、育英穴配三神穴

小节治疗踝关节痛

受先生的启发,我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又有新的体会。譬如:由于肺和膀胱相别通,小节与腕顺一、二配伍,左右交替,可以治疗所有身体后面的疼痛;经云:“肺主治节”,此处之“治节”,学界多解释为“治理调节”,而我的理解不同,我认为“节”有“节气”“节律”的含义,因为肺是人跟自然界联系最密切的脏器,天人合一,息息相关,大多数随着季节、节气及时间推移的变化而呈现出定时发作规律的疾病,往往与肺功能失调有关,这时调肺,效果奇佳!我喜欢用小节穴治疗这类病,若能配伍火主穴更妙!先生命名“小节”是否别有深意?期待先生印可。小节穴与火主穴相配,妙处甚多,二者一属肺经,一属肝经;一主气,一主血;一为十二经流注之始,一为流注之终(丑时流注于肝,寅时流注于肺),治疗后半夜定时发病,极具疗效,发病十余年来的患者,在数次内治愈的不在少数;治疗月经失调或随着月经周期定时发病的各种疾患,均有效;对各种在节气交替时反复发作的疾病有特效,这里包括了许多缠绵不愈的慢性皮肤病。

踝关节扭伤用了针灸

取健侧的第一掌指中点尺侧(手背)[董氏奇穴---反后绝穴]进针.透鱼际.再取掌面第一掌指关节纹头)[董氏奇穴---小节穴]向碗横纹中点透刺,反后绝穴在.灵骨穴下1寸.靠拇指骨边.

右踝肿大处找一淤脉放血20ml左右,既可行走,30分钟去针后仅微微有痛

董氏奇穴與一般奇穴及十四經穴

治疗原发性尾骨痛,治不孕,治关节炎

一般奇穴,多指「經外奇穴」而言,所謂「經外」,有以為是指「十四經脈之外」。但也有不少奇穴,事實上是在十四經絡之上,只因目前針灸界只公認三百六十一個正穴,其它穴位如印堂穴位在督脈經氣流注之處,太陽穴位在手少陽三焦經經脈流注之處,並未歸入正經,只好列入奇穴,不過絕大多數的穴位並不在十四經上,所以仍以「經外」奇穴為多。所謂「奇穴」有奇零、奇特之意,「奇零」指零零散散,沒有系統。所謂「奇特」,則可指:

數目奇:或一穴或多穴組成一個穴位。

部位奇:有些穴位不循體表,或分布在口腔內,或分布在鼻腔內。

取法奇:如三角灸、騎竹馬灸等(見針灸大成)。

療效奇:很多奇穴往往有獨特的療效,非一般正經穴所能及,因此有些奇穴常配合十四經穴應用,或逕代十四經穴為治病之主穴。

董氏奇穴同一般奇穴一樣,也有著數目奇、取法奇、部位奇、療效奇的特點,很多穴是以穴組的形式出現,例如手上的木穴、脾腫、二角明、婦科都是二穴組成。指駟馬,指腎穴則是三個穴組成,小腿及大腿部位更多是二個穴位及三個穴位合成一個穴組;有些穴部位也很奇特,例如鼻翼穴在鼻子的鼻翼溝上,治口歪眼斜在口腔內膜點刺;有些穴取法也頗奇特,例如天宗、地宗、人宗在肺經上,但取穴則將手翻轉從大腸經方向刺入。又如火腑海定位在三焦經,進針則立拳從陽明大腸經針下。至於療效奇當然更是董氏奇穴的特點,正因董氏奇穴的療效突出而迅速,方得以風靡世界。例如重子穴治背痛;靈骨、大白治坐骨神經痛;水通治咳嗽均可立見大效,既方便又安全,十四經穴無出其右者。

董氏奇穴與一般奇穴不同者,它既不同於局部取穴的阿是穴,也不同於有病才有反應的天應穴,它是歷經長久臨床經驗累積總結的常定穴(董師有時也視病之反應點,而有不定穴之取法,不過這是針法及治療的一種變法,並非指穴位而言),更為特出者,它並非奇零,零散之穴,而是一個龐大互為相關的體系,幾乎每個穴位都與十四經穴有關,所以董師將其名之「董氏正經奇穴」而非「董氏經外奇穴」。

至於十四經穴,一般取穴施用多以本經、表裡經、同名經交經(如手陽明通足陽明,手少陽通足少陽……),董氏奇穴除亦重視這些經絡法外,更以「臟腑別通」為經絡應用之中心思想,不止可治療多經,而且透過一手一足一陰一陽一上一下一臟一腑既能達到疏導平衡的作用,並有上下交濟的作用。更透過全息對應及五體交應(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脈治脈,……貼骨應腎,貼筋應肝……),所治範圍極為廣泛,因此其所治者不僅為線,還可擴充為帶,甚至為區。更重要者董氏奇穴率以遠處取穴為主,係透過高級神經傳導,不同於局部淺針取穴。因此有較強之「記憶性」及「儲蓄性」,最適合於現代忙碌者之診治,不必每天針治,一週針二至三次即有很好的效果。董氏奇穴以手腳部位最多,取穴靈活方便而安全,縱然在胸腹腰背取穴,亦以淺針點刺為主,絕對安全,此外董氏奇穴尚有許多原理,自成一家龐大的體系。可以稱之為與「十四正經」並列的另一針灸系統亦不為過。

董氏奇穴治疗原发性尾骨痛22例

原发性尾骨痛常发生于直接撞伤或慢性撞击之后,其疼痛持续时间往往很长。有的可达数月甚至半年之久,用一般药物或封闭或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且手术有较高的并发症及失败率。自1997年来,笔者运用尾骶汤合董氏奇穴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尾骨痛22例,发现有较好的疗效。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8岁,平均17.5岁;病程最长为3个月,最短1天,平均为10天。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外伤史,X线摄片等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尾骨疼痛;其中尾骶之间半脱位者5例,无骨折病例。

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口服尾骶汤,基本方为马鞭草10g,所有病例均口服尾骶汤,基本方为马鞭草10g,荔子核10g,牛膝10g,香附8g,杜仲10g,小茴香6g,丹参10g,红花6g,延胡索8g,赤芍10g,续断10g,炙甘草3g。便秘者加火麻仁,炙枳壳或制大黄;腹胀者加入木蝴碟;臀部麻木者加威灵仙,地龙;病久者加皂角刺。尾骶骨半脱位者服药前均予手法复位理筋,带1次性手套,外涂开塞露,以润滑之,中指塞入患者肛门与拇指一起提捏尾骨进行复位。所有病例均用毫针针刺正会穴及后会穴,进针得气后留针45min钟,每15min钟行气1次,日施术1次。

3、疗效标准:治疗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内尾骨痛消失为显效;咳嗽或大便时无疼痛但有轻压痛者为有效;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

4、治疗结果

其中显效14例,占63.6%;有效7例,占31.8%;无效1例,占4.6%;总有效率为95.4%。

5典型病例患者女性,37岁。行走时不慎坐跌致尾骨疼痛剧烈,在某医处就诊经中药及尾骶骨处风湿止痛膏外贴,症状未见明显减轻,且出现臀部酸胀下沉感,行走不便,小心翼翼,咳嗽、大便时如临刑具,痛楚万分。经人介绍搀扶来诊,X线摄片未见尾骶骨半脱位,即予针刺正会穴、后会穴,得气后留针45min,每15min行气1次。术毕患者即感疼痛明显减轻,顿感轻松许多,行走不用搀扶,予尾骶汤7剂,隔日针灸1次,1周后症状明显减轻,3周痊愈。

6、讨论

(1)尾骶汤为杭州市名老中医汪木英副主任中医师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的用来治疗外伤性尾骶骨痛的经验方。汪老认为此方中马鞭草活血化瘀止痛,兼有引经作用为主药;杜仲、续断、牛膝入肾主骨,接骨续伤;赤芍、红花、延胡索、丹参活血化瘀以止痛;荔子核、香附、小茴香疏通经络,调畅气机以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活血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续筋之功。

(2)正会、后会为董氏奇穴中的两穴,为台湾针灸名家董其昌创用。正会、后会实即为传统经络学中的百会穴和后顶穴,董氏用之以治疗尾骶骨痛为一大发现,其运用了循经远取,下病上取的原则,两穴并用构成所谓“倒马针法”,能明显增强疗效。特别是对于尾骶骨疼痛剧烈,臀酸下沉的病人,针刺后立觉疼痛明显减轻,临诊不妨试用之。

景昌奇穴——“妇科”治不孕特效推介

不孕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之趋势,中医辨证分型大致分为肾虚、血虚(或气血亏虚)、肝郁、血瘀、痰湿等几型,以中药及针灸治疗,疗效均不差,除分型论治外,亦有人就主病或兼症另外立方或立穴治疗,例如输卵管堵塞、子宫后倾或左屈等。

个人治疗不孕症多年,在辨证分型基础下辅以针灸治疗,疗效颇佳。尤值称道及推介同仁者,则为以妇科穴为主,还巢穴为辅之专穴治疗,十年来治愈近百位不孕妇女,使之怀孕,疗效较十四经穴为佳。针刺可隔日为之,妇科穴及还巢穴可左右交替运用。但据经验,年龄越轻,治疗时间愈早者疗效愈好。有关不孕之中医论文,余参阅不下数百篇,其所列之验案,百分之八十在35岁以下。余所遭遇之病例百分之八十在35岁以上,怪哉。

风湿性关节炎

董氏木關骨關對側施針時切壓穴位避免進針疼痛症狀消除後用下三皇(雙側)斷根此為對症下針(董氏內科針法)關節風濕性炎穴位請董氏針灸之友提供或奇穴區找尋患处及五嶺穴处行梅花扣刺.针:火膝.膝灵,膝眼.上三黄.余法请参照董氏针灸前辈所列之穴

1。膝窝部刺络去湿寒。2。针风府,风市,大椎治风。3。针阳陵泉。大杼强筋骨。4,针下三皇。灸足三里,气海至关元调整体。也可选肩中,曲池,尺泽

治膝盖风湿性关节“百病免针”的方法:

用吹头发的热风机在膝盖吹热;

在肩峰直下二寸三角肌中央下缘自己用力捶几下;

用拇指和食指捏压中指指甲两侧下二分处30分钟;

按压足大趾与二趾间叉口下缘;

以上动作时要配合活动膝关节。

要有耐心依法施治,否则百病神针也难医。

董氏奇穴配合中药治愈三叉神经痛案

在临床上治疗一例三叉神经痛,重用制附片,效果不错。

黄某,男,47岁,广西民族学院教师。2002年开始出现右面侧刺痛,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近三年来,经过针刺治疗后,略有好转,停针又复发。今年4月26日疼痛发作,一直到11月23日来诊,持续疼痛,痛苦难忍。影响睡眠,不能笑,张嘴即诱发疼痛,吃东西非常困难。常服卡马西平,副作用严重,已不胜其苦。通过熟人介绍来我门诊。

现病人右侧面部微白,呈紧张面容,不敢笑。整个右面部疼痛,呈刺痛,时有电激样刺激,痛不可忍。每吃食或者饮水时加重,局部不敢稍碰。无畏寒,大便不干,一天一至两次。舌淡胖紫,有齿印,脉沉软无力,右尺没明显。

分析:

久病三年,邪在太阴少阴,上扰于三阳,发为疼痛。其本在三阴,其际在三阳。急则治标,当以止痛为急,次则温运少阴,以祛邪外出。

以四逆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

制附片45克,先煎半小时。白芍45克,炙甘草30克,白芥子15克,干姜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柴胡45克,麻黄10克。

上方先煎附子,石膏半小时后,合诸药,再煎1。5小时。三剂。

配合针刺,以扶正祛邪为法。以董氏奇穴为法。

对侧下三皇、三重、灵骨、大白。同侧中平、太冲、行间。针入即嘱频作吞咽、咬牙动作,以顺通局部经络。针后即感觉轻松异常。

分析:病人舌脉呈现一派阳虚证象。四逆以温运少阴,芍药甘草汤重用白芍以缓急止痛。更加白芥子以祛皮里膜外之痰浊;生石膏以清解阳明邪热,因病位在阳明;柴胡以透解少阳郁邪;麻黄解太阳,与上方合成麻黄附子甘草汤,温少阴以解太阳之邪。

董氏奇穴以奇制胜,对于治疗急性疼痛往往针入痛止,效果不输于十二经穴。因此在临床上我经常应用于一些急性病症中。对于痛症应用最多,效果也较明显。

11月24日,二诊。

昨天针后非常舒服,回家服药后疼痛有所缓解。服药后手心、脚心汗出较多。舌仍淡胖,双脉沉细,寸关俱沉。已经停卡马西平。继针,以上穴。

分析:药已中病,汗从手心脚儿透出,是阳气渐旺,有祛邪外出之象。此时万万不可见汗而减附子,恐正气不能继续增旺,则邪气不易祛出。此时即仲景所谓之“知”,往往可增强附子用量。

对于汗出,可以这样理解。其一,《伤寒论》之桂枝条下有:“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之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在治疗太阳病中,仲景把汗出作为阳气通畅的一个标志。

其二,《金匮》有:“赤圆方:方中有乌头(炮)二两细辛一两,。。。。。。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其中提到“以知为度”。什么是知呢?知就是病人服药后的感觉。可以是舌尖微麻,或是汗出,或是痛减,或是感觉通体舒服。。。。。。所有这些,都是“知”。这个知就是度。掌握好这个度,治病时就会对于用药有非常明确的感觉。也就不用提心吊胆了。呵呵,特别是有时用药较重,最有这个体会。

11月25日,三诊。

原来局部伴有刺痛,现已经明显减轻。舌脉未见明显变化,继针。

11月26日,四诊。

疼痛已经大减,可以顺利饮食。疼痛范围明显缩小,现局限在耳前至地仓穴一线。舌胖已经减,仅略见齿印。脉略沉细。继服上方五剂。

后两诊,因舌淡胖已大减。此中焦虚寒之征已退,减干姜为15克。余药继服4剂。病人已经可以微笑,不觉疼痛。精神大振。

12月5日,即今日,来诊:

精神非常好。可以笑。自述近三天没有疼痛。且电激样痛已经消失。可以顺利地吃食物,喝水。

面部肌肉已不紧张,谈笑自如。脉仍沉软。

续针如上法。

分析:邪气已经得祛出大半,正气正渐旺之中。此时当固肾气,以求其本。上方加肾四味各30克。嘱再服数剂以巩固根本。如不再疼痛,可不必来诊。

病在少阴,呈现虚寒征象,此时但固其根本,则肾气充足,自然邪气得出。治病到七八分即可,不必尽其十分,以恐药重伤正。

小结:

1。前医针刺此病,多取局部穴。这是错误的。大凡三叉神经痛,切切不可只针局部,因为这会刺激局部神经,导致疼痛加剧。医者不可不识。且其邪气正盛大于局部,需从远端取穴以攻之。局部进针,扰动邪气,则邪易乱窜,痛苦增加。

2。治各种慢性疼痛,不可只求其标,当标本兼顾。久痛多可入络,邪气易于下陷三阴,致病情顽固。细思三阴诸征象,可以找到邪之所在。

3。祛邪要给邪以出路。何为邪之出路?邪之入路即其出路。因此,切切不可关门留邪,收涩止痛之品一定要少用或不用。开通邪出三阳之路往往可以收到药入痛退的效果。

4。三叉神经痛病位在面侧面,其所处多在三阳经,即太阳、阳明、少阳。除非能明确界定其所属经络,否则,不妨三阳皆治。我常用三药:麻黄开太阳、生石膏清阳明、柴胡理少阳。配入治本之方,多收捷效。

5。见大病不要当大病来治。什么意思呢?就是尽量忘记西医的诊断,忘记西医的病名。这样才能真正从六经入手,寻求治病之大法。

6。六经辨证是治病大法,我认为其法要高于脏腑辨证。这是个人理解,与课本不同。抛砖引玉,请大家讨论六经大法。

三叉神经痛,用侧三里、侧下三里效也很好。

制污穴大家谈

1)运用董氏奇穴的制污穴治疗口腔溃疡创佳绩

患者张某;五年前患口腔溃疡,溃疡面为一平方厘米,五年来经多家医院,诊所诊治未收到满意疗效。一个月前来我处诊治,仅用制污穴为其治疗,第三天再来我处诊察时(隔天针一次),已明显好转,五天刺三次痊愈。

2)制污穴治疗疮痒,刀口、溃疡不愈的确效佳。本人用该穴治疗口疮也是一次愈。

3)曾经用制污穴配合局部点刺治疗口腔溃疡效果就一般。因为口腔溃疡有部分本身就有自愈性。我治疗的病例好像没有一次治愈那么高效,言一次治愈是治疗一次后隔多少天就会愈合?

4)木穴配制污穴点刺放血治疗上肢湿疹特效.我有一病人三次治愈.解燃眉之急。

小节穴

位置: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在肺经上)黑白肉际上,握拳(大拇指内缩,见图片)取穴。

主治:踝痛踝扭伤特效。亦治颈痛、肩痛、背痛、腰痛、坐骨神经痛、胸痛、胃痛、慢性腹泻、腕肘痛。

原理及发挥:

本穴治疗脚踝疼痛及扭伤,首先系基于对应关系。其次内踝与脾关系密切,外踝与膀胱经关系密切。本穴在肺经上,透过手足太阴同名经相通,及肺与膀胱通,故治内外踝痛甚效,治疗与肺及膀胱经的颈、肩、胸、腰、背、坐骨神经痛皆有效。与脾相通,穴与土水穴有相合之处,故能治便溏、咳喘。又与重子、重仙穴亦有相合之处,故也能治肘、腕、手掌痛。

小节穴,杨维杰老师根据手足对应关系,发现治踝关扭伤的特效穴,杨老师命名为小节穴,其实就是手针的「踝点

董氏奇穴醒脑提神效果好

长期慢性鼻炎,头昏沉不清醒,诸法罔效。曾用针灸强刺激耳穴及体穴,没什么效果。后用正脑一二三,焉焉欲睡之际立马头脑清醒,精神倍增,神奇神奇!用脑过度者及因它病影响而头昏不清者何不一试?

也可试试鼻翼穴

正脑一二三穴在正筋上1寸处为一穴.一穴上2寸处为2穴.2穴上2寸为3穴

对慢性鼻炎所致的头昏沉不清醒效佳.对其他症状需配穴
             

董氏奇穴实际应用-3

临床 2009-06-19 16:54:00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

重子穴治疗落枕及久年背痛经验

落枕为临床常见病症,一般治疗此症之效穴甚多,常用者有1.悬钟,2.落枕穴,3.后溪,4.风池、天柱等穴。个人尝以后溪、束骨两穴治疗颈项强痛,并以之治疗落枕,自谓为十四经穴之最特效者,盖《灵枢◎杂病篇》云:“项强不能(回)顾取手太阳,不能俯仰,取足太阳”,临床遇有颈项强硬,不能左右转动之症状,取手太阳小肠经俞穴后溪。不能前后抬抑,则取足太阳膀胱经俞穴束骨,均有立竿见影之效,遇有颈项前后左石转动均不利时,则束骨与后溪配合,疗效更佳。此外董氏奇穴正筋正宗治疗“颈项筋痛及扭转不灵”,个人亦常以此穴治疗落枕亦甚效。

然据多数古籍所载(玉龙歌赋,通玄指要赋、卧岩凌效应穴歌)承浆为治疗项强最常用穴位,因此不论何种落枕,加承浆配用效果更佳。

在多年临床中体验,落枕之际,非只颈项强硬,甚而连及肩背上臂极为酸痛,非仅限于手足太阳经之范围而已,经上述针疗后,虽能迅速解除大部份痛苦,但总仍有些不适感,经加针重子穴,则可完全消失。因此本人近十余年来皆以重子穴配承浆穴,治疗落枕,绝大多数病例1次而愈。

(1990年第1期海峡中医)

肾关穴治疗多尿及五十肩特效经验简介

肾关穴为董氏奇穴七七(小腿)部位要穴,位置在阴陵泉穴直下一寸五分处。为董师景昌治疗肾亏之第一要穴,举凡肾虚引起之各种病痛皆有疗效。

个人最常应用此穴治疗肩臂不举(五十肩)尤为特效。疗效之佳,经多年百余例统计及临床实践,较条口透承山或肩关节附近局部穴位效果既迅速又确实。一般病例若发病较久,病况严重者,可泻尺泽穴作为辅助,效果尤佳。若除上举困难外,尚有后转困难者亦可加取足五金(健侧)可立见显效。但病久肩部凝硬过度者,则必需辅以肘弯棱针点刺出血。

以此穴治愈数10例夜间多尿,尤其年老肾亏者亦见卓效,年青人见效更快。治疗白昼多尿效果亦佳,验诸临床多年,亦非十四经之任何穴位所能比拟。

另外治疗双手十指发麻及十指疼痛,亦极特效。治疗眼科尤为要穴,常配复溜并用,最常用于治疗飞蚊证及眼球歪斜。此外治疗半身不遂亦为常用,均针双侧。

总之本穴效果极佳,治疗范围极为广泛,除上述作用外,凡肾亏引起之各病,均可以本穴针刺治疗之。

(1990年第1期海峡中医)

董氏奇穴“木穴”治疗富贵手(手掌及感冒流涕)特效经验简介

“木穴”为董氏奇穴在手掌上之超级穴位,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中央线与食指内侧黑白肉际线之连线中央,两指纹之间上1/3及下1/3处各一穴。

本穴董师原用于治肝火旺脾气燥,故名木穴,个人常用于治疗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等皆有疗效,其效果绝不逊于十四经穴。

个人用治手皮发硬,手皮肤病,尤其是手掌皱裂(富贵手)尤具特效,尝治数十例富贵手,平均3至4次即愈。(甚至有一二次即愈者)

木穴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倾刻。

治疗手皮肤病及富贵手以患侧为主,治疗鼻涕则以健侧为主。

本穴能清泄肝火,与龙胆泻肝汤结合应用,尤妙。

(1990年海峡中医第1期)

董氏奇穴“妇科”治不孕症

不孕证近年来有逐渐升高之趋势,中医辨证分型大致分为肾虚、血虚(或气血亏虚)、肝郁、血瘀、痰湿等几型,以中药及针灸治疗,疗效均不差,除分型论治外,亦有人就主病或兼症另外立方或立穴治疗,例如输卵管阻塞、子宫后倾或左屈等。

个人治不孕症多年,在辨证分型基础下辅以针灸治疗,疗效颇佳。尤值称道及推介同仁者,则为以妇科穴为主,还巢穴为辅之专穴治疗,十年来治愈近百位不孕妇女,使之怀孕,疗效较十四经穴为佳。针刺可隔日为之。妇科穴及还巢穴可左右交替运用。但据经验,年龄越轻,治疗时间愈早者疗效愈好。

有关不孕之中医论文,余参阅不下数百篇,其所列之验案,百分之八十在35岁以下。余所遭遇之病例则百分之八十在35岁以上,怪哉。

(1990年海峡中医第1期)

指趾疼痛要穴——五虎穴

常见一般针灸医生治疗手指疼痛,喜于十指缝中之八缝穴针刺,治疗脚趾疼痛则于十趾缝中之八风穴针刺。不但用针多,且效果亦未必显彰。笔者以董氏奇穴五虎穴中之五虎一治手指痛,五虎三治脚趾痛,非只用针少,且有立竿见影之效,值得广为介绍,大力推广。

五虎穴为董师景昌所发现,以“董氏正经奇穴学”中记载主治仅“治全身骨肿”一项,个人随董师学习多年,见老师常灵活用治手指、脚趾疼痛效果极佳。笔者临床中亦有颇多发现,除用治手指脚趾疼痛外,并广泛用治脚背痛、脚跟痛、腱鞘炎等。病例达数百之多,其中不乏国手国脚等运动员,更不乏在多处辗转治疗无效者,均能收立刻效果,且迅速痊愈。五虎穴位于大指第一节手太阴肺经之黑白肉际上,自第一掌骨至指间横纹共五穴,取穴采六分点法,即每1/6一穴。自指尖向手掌,依序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

五虎一常用于治疗手指痛、手掌痛及腱鞘炎;五虎三用于治疗脚趾痛;五虎二则用于加强五虎一或五虎三之作用。五虎四用于脚背痛,五虎五用于治疗脚跟痛。

病例:陈XX,篮球国手,左脚大趾二趾踢伤一周,行动不便,在它处治疗无效,经人推介前来诊治。当即于其右五虎三针刺一针,针后嘱其活动左脚脚趾,二三分钟后即觉轻松甚多。留针3O分钟起针,已觉不痛,1次而愈。

(1990年海峡中医第3期)

温阳补气要穴——灵骨、大白穴

灵骨、大白为董氏奇穴二二部位(手掌部位)之要穴,为董氏常用要穴,亦为本人最常用穴位之一。灵骨位于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大白穴即大肠经之三间穴,很少单独应用,除用三棱针治疗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外,大多作为灵骨之倒马针(倒马针即指同经邻近两穴一起下针之意,有加强数倍效果之作用。),两穴配合应用效果极佳。

灵骨穴之应用,董师(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述主治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所谓肺机能不足即指“气虚”,本穴组补气作用极强,举凡“气虚”之病皆能治之。效果绝不逊于足三里、气海、膻中等穴。除补气外本穴组温阳作用亦极强。临床个人常以灵骨穴单用治脊骨痛、小便痛、小便次数过多(均取双侧),配肾关效更佳。治肘痛、鼠蹊痛、脚跟痛、头晕等症亦有特效。

灵骨、大白两穴合用治半身不遂,据个人二十多年、数百例之临床经验统计,疗效之佳,十四经穴(如曲池、阳陵、肩髃、环跳、悬钟等)无出其右者(取健侧穴位为主),两穴合用治阳明太阴走向之大腿小腿疼痛亦有卓效(亦均采健侧穴)。

针治上述各病,不论灵骨、大白,皆应深针,治疗部位愈远(例如脚跟),深度应愈深。两穴合用,则先针灵骨,再针大白。

大白穴位置与三间相符,系大肠经俞穴。灵骨穴在合谷后叉骨前,两穴合用涵盖俞原所经之处,又以全息律而论大白主上焦,灵骨主下焦。又大白灵骨皆以深针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论纵横,此二针皆涵盖三焦之用,其效果之大,自是可知。

(1990年海峡中医第3期)

治踝痛要穴——小节

脚踝扭伤及疼痛为临床常见病,针灸治疗本病颇有效果。一般治法.不论内踝外踝扭伤或疼痛,先取悬钟,外踝加昆仑,内踝加太溪。或径以疼痛局部取穴,近年来也有取奇穴踝点的。

笔者二十余年来以小节穴治疗脚踝扭伤及疼痛,疗效极为突出,经三百余例之临床统计比较,较诸前述几种取穴法,疗效显然高出甚多。

小节穴位于大指本节掌骨旁(手太阴肺经)黑白肉际上,握拳取穴。针尖向重仙方向进针,针深一寸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即健侧进针。进针得气后,一面捻针,一面令患者活动患侧脚踝,可立即减轻疼痛,一般病例留针30分,久病重病患者可留针45分钟或更久。如脚踝局部红肿,可于患肢委中穴点刺出血,可帮助加速消肿。

病例:温秀x,网球国手,1985年10月来诊,当时左脚踝扭伤3天,行动极不便,已在国术馆推拿治疗2次,效果不大.经人推介来诊。当即于右小节穴针刺,针后每10分钟捻针一次,并嘱其走动活动脚踝,针后15分钟即觉轻松甚多,接近不痛,留针30分钟,出针时已觉无恙。次日下午为求巩固疗效,自行再来针1次。针后即赶往台北体专参加比赛,轻松赛完全场2小时毫无不适。余应邀观赛亦有荣焉。

(1990年海峡中医第3期)

按:此为本人依据董氏对应针法所发现之穴位。

         

董氏奇穴应用-4

临床 2009-06-19 16:59:06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

2008-09-10 10:50:01 来源: net 显示次数: 1215 编辑:hpc 进入论坛

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

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

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虽不拘泥于补泻心绞痛的原因,然若能辅以董师所创之动气用倒马针法,则功效益宏。(参阅拙著《针灸经纬》) ※1991年按:本书之全修版,每一穴位均按穴位所在补入实际之神经、肌肉、血管、解剖。原文之解剖,原系指作用而言,以括号区分心绞痛的治疗,附于解剖之后,仍旧保留,以供参考。

手指部位 (一一部位)

大间

位置: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开三分,即第一节B线中点。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肠炎(特效) 针法:五分针,直刺法入针1—4分心绞痛症状,直刺1—2分治心脏疾病,直刺2—3分治小肠疾病,疝气及膝痛。或以三棱针扎出血。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不宜双手取穴。

经验:1:以据经验大间,小间,侧间,中间心绞痛治疗什么是心绞痛变异性心绞痛,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2:治疗急慢性肠炎亦特效

小间

位置:食指第一节B线上心绞痛治疗,大间穴上二分即是。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如图3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主治:肺系疾患、胸闷心慌、膝盖疼痛、肠炎。(原注不宜双手取穴).支气管喘息心绞痛的治疗,吐黄痰、胸闷、心悸、膝盖痛、小肠胀气、疝气(特效)、角膜炎、扁桃腺炎。小儿气喘、疳积、肠炎(特效)

针刺法:五分针变异性心绞痛,直刺2—4分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直刺1—2分治心肺疾病,直刺2—2.5分治小肠疾病心绞痛症状,疝气及膝痛。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经验:1:以据经验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2:治疗急慢性肠炎亦特效。

附:大间、小间两穴均位于阴掌食指B线上,为方便取穴,以两指节距离上下1/3处各取一穴,在上者为小间,在下者为大间。外间位置:食指第二节B线上,两指节距离下1/3处是穴。主治:疝气、膀恍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胀气。针法:五分针什么是心绞痛,直刺2—4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刺出黄水神效

经验:浮间,外间通常两穴一起取用效果佳。治疗尿道炎,膀胱炎可配合李白穴什么是心绞痛,云白穴功效倍增心绞痛治疗,双手取穴不忌。

中间位置:食指第一节正中央。主治:疝气、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花、眼睛酸痛、背痛。

针法:五分针,直刺2—3分,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心绞痛的原因,双手取穴不忌。

运用:上述四穴针深一分至二分俱可治疗心肺病变。二分至三分治疗下焦诸症,上述诸穴不宜双手同时取穴。一般来说,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四穴联用为治疗疝气特效针,据杨维杰经验,若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而笔者治疗疝气时,除取上述四穴,尤喜加灸大敦穴(左边疝气灸右边心绞痛的症状,右边疝气灸左边。)则见效之速,疗效之佳心绞痛治疗,令人难以置信。

木穴(台湾的是3个木穴)木一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木二穴: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木三穴:掌心向上心绞痛的原因,掌面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上二分半处。当木二穴 上二分半处是穴

位置:食指内侧D线上心绞痛的症状,计有两穴点,两指节距离上下一步1/3处各一穴点。主治:肝火旺盛、脾气急燥、胃痛、皮肤骚痒。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运用:本穴为常用要穴,临床多取一穴,一般以下穴为准。对于眼睛干涩心绞痛的治疗,眼球疼痛,见风流泪等皆有卓效(若加适量番泻叶代茶饮,效益佳)。若以此穴治疗诸如手癣,手掌皱裂等皮肤病尤具特效。治疗鼻涕过多,尤其是感冒流涕立见疗效。治疗皮肤病以患侧穴位为主心绞痛的治疗,其它各病则以对侧穴位为主。此外变异性心绞痛,对外感引起的头痛亦效。木穴肝火旺,急燥泪易淌。 手部皮肤病,涕多此穴当。

经验: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在临床应运上,可任取1—2穴使用心绞痛的症状,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治胃肠胀气心绞痛症状,肋痛甚效。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心常位置:中指第一节D线上,两指节距离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有两穴点。主治:心悸、心脏性风湿病、心肌梗塞、狭心症、肺癌、肺结核。

针法:五分针,直刺2—4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经验:心常一穴什么是心绞痛心绞痛的症状,二穴,三穴配灵骨穴变异性心绞痛,大白穴治肺癌,肺气肿特效,曾用上述穴道治愈六位肺癌2—3期患者。

中指一节上,D线名心常。 心悸与怔忡,疗效堪称良。

木炎(台湾取三穴)位置:无名指第二节D线上,指节间距离上下1/3处各一穴,计两穴点。主治:各种肝炎、肝硬化、腹水、两胁痛、脚抽筋、气喘。

针法:五分针,直刺2—3分。

运用:本穴治疗肝火旺盛之症颇佳。治疗口苦、易怒、 烦燥诸症,皆一次而效。若配伍风府,疗口干、舌燥诸症当可针到而病情立缓。

经验:木炎一穴二穴三穴与上三黄穴功效相同,但一般习惯以腿部上三黄穴为主,而少取用木炎穴。它在治疗肝脏疾病上也有很好的疗效。木炎穴配合耳针肝区治疗B型肝炎,效果显着。以木炎穴配上三黄穴肝炎点治疗传染性肝炎,肝硬化心绞痛症状变异性心绞痛,效果显着。

木炎疗肝病心绞痛治疗,火旺指下平。 口干伍风府,针着便惺惺。

还巢位置:无名指外侧正中央,赤白肉际处是穴。主治:子宫痛、 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频数、阴门发肿、安胎。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忌双手同时取穴。运用:本穴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且疗效显着。其穴多与妇科穴相伍,左右交替,即左妇科伍右还巢,右妇科伍左还巢。不唯治妇科诸症颇佳什么是心绞痛,治疗不孕症亦有特效。

经验:还巢穴配妇科穴治妇科百病。

还巢无名侧变异性心绞痛,中节正中央。 二至三分深,双手忌同伤。 堪疗子宫病,经乱带下尝。 输卵管不通心绞痛的症状,宫斜尿频良。 阴肿与安胎心绞痛的症状,求子功效强。

脾肿穴(二个)

穴位:掌心向上,掌面中指第二节中央线(C线)三分法,上下二个穴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脾神经、心及肺分支神经。主治:脾肿大、脾脏发炎、胃肠胀气、胸痛、背痛、脚趾酸麻肿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4分

经验:治疗脾肿大心绞痛治疗,可用脾肿一穴二穴配三重一穴二穴三穴效果显着。

凤巢穴(三个)

穴位:掌心向上,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中央偏外侧四分法分成三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肝副神经、肾副神经。主治:子宫癌、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崩漏、输卵管不通、子宫前倾或后屈、不孕症、阴门肿痛、肩凝症、卵巢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

经验:凤巢一穴二穴三穴配妇科穴治妇科百病特效。以凤巢一穴二穴三穴配妇科穴治疗子宫炎,子宫瘤,卵巢炎以针炙十二次统计心绞痛的原因,在3127个案例中,有3076人痊愈,其于有减轻。

复原穴(三个)

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B线)四分法取三个穴。如图14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肝之神经、肾神经。主治:骨骼肿大、骨膜炎、筋肿痛、脊椎骨癌板症(骨刺)、坐骨神经痛、腰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或以三棱针刺出黄水特效。

经验:复原一穴二穴三穴配五虎穴,上三黄穴治全身骨肿。

太阳穴(原名眼黄穴)(二个穴)

穴位:掌心向上,掌面小指第一/二节正中央处。如图17

解剖位置:掌指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肝胆神经。主治:太阳头痛、偏头痛、黄胆病、头晕、头昏、低血压高、三叉神经痛、眼病、手指痛、眉棱骨痛。太肠一穴配太阳二穴同时下针心绞痛的原因,效果较佳。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经验:太阳二穴配太阳一穴,灵骨穴治偏头痛、太阳头痛、头晕、下针一分钟立愈。

失枕穴

穴位:掌心向上,掌面小指第二节中央偏内侧二分上二分处。如图18

解剖位置:掌指侧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肾神经、脑神经。主治:颈项痛特效,失枕、用脑过度致头昏脑胀。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分或由上往下斜刺2—3分,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经验:失枕穴为治疗落枕之特效穴,效果神速针下立除。其效果与人皇穴,中九里相同,尤对临时性失枕效果更佳。

双灵穴(系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二个)

穴位: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外侧二分半处。如图21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癜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1—2分或以三棱针刺出黄色液体特效或刺出黑血亦佳。

经验: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病在中者则左右随意取之。1:治疗心脏病双灵穴配火灵穴,火海穴,火神穴,神效。2:治疗肺癌双灵穴配肺金穴,火灵穴,火海穴,灵骨穴,大白穴,精灵穴效佳。3:治疗肝癌双灵穴配木灵穴,木华穴,精灵穴效佳。

定喘穴(三个)

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外侧(如图应是桡侧)的四分法取三穴。如图38

解剖位置:掌侧指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脾之神经、肺分支神经。

主治:支气管喘息、脾喘、右心衰竭。

针刺法:直刺1—2分

经验:定喘穴配木炎穴治喘息效佳。

木灵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

穴位:掌心向上,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外侧二分半处。如图22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胁痛、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痿症、半身不遂。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或以三棱针刺出黄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经验:木灵穴配木海穴,木神穴,三黄穴,木黄穴治疗肝脏疾病特效。

火星上穴

穴位:掌心向上,掌面中指第一节中正央处是穴。如图8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肺分支神经。主治:心悸、头晕、狭心症、心脏性喘息、心脏瓣膜症、肩胛骨痛、胸痛、肺癌、多发性骨癌、两腿痛、五十肩、嗝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

经验:使用火星上下穴,治疗打嗝特效,若治疗肺癌用于配穴,有立止胸痛之效果。治疗心脏疾病时,若火星上下穴配合地宗,心灵一穴二穴三穴特效。

火星下穴

穴位:掌心向上,掌面中指第二节正中央处。如图8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主治:心悸、头晕、狭心症、心脏性喘息、心脏瓣膜症、肩胛骨痛、胸痛、肺癌、多发性骨癌、两腿痛、五十肩、嗝逆、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治疗肺癌用于配穴心绞痛治疗,有立止胸痛之效果)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2—3分

经验:使用火星上下穴,治疗打嗝特效,若治疗肺癌用于配穴,有立止胸痛之效果。治疗心脏疾病时,若火星上下穴配合地宗心绞痛的原因,心灵一穴二穴三穴特效。

人阳穴

穴位:掌心向上心绞痛治疗,掌面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是穴。如图4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

针刺法:五分针,与肌肉垂直下针,直刺针深2—3分。

经验:天阳心绞痛的治疗,地阳,人阳,内阴变异性心绞痛,沈阴五穴,为治疗睾丸疾病包括睾丸癌的特效穴。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地阳穴

穴位:掌心向上变异性心绞痛,当人阳穴下2分半处是穴,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下二分半处。如图4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癌、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

针刺法:五分针,与肌肉垂直下针,直刺针深2—3分。

经验:天阳,地阳,人阳心绞痛的治疗,内阴,沈阴五穴,为治疗睾丸疾病包括睾丸癌的特效穴。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天阳穴

穴位:掌心向上,当人阳穴直上2分半处是穴,掌面食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上二分半处。如图4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疵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

针刺法:五分针,与肌肉垂直下针心绞痛的症状,直刺针深2—3分。

经验: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沈阴五穴,为治疗睾丸疾病包括睾丸癌的特效穴。对疝气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症状,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内阴穴

穴位:掌面食指第三节中央偏外侧四分下二分半处,即第三节横纹上二分半外四分处。如图4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肝及六俯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痛、阴茎痛、疝气痛。

针刺法:五分针,与肌肉垂直下针,直刺针深2—3分。

经验:天阳心绞痛症状,地阳什么是心绞痛心绞痛的症状,人阳,内阴,沈阴五穴,为治疗睾丸疾病包括睾丸癌的特效穴。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沈阴穴

穴位:掌面食指第一节中央外侧五分上二分处。即小间穴外二分处。如图4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睪丸癌、睪丸瘤、疝气痛、摄护腺肿大、前列腺肿、阴茎痛、阴门肿痛。

针刺法:五分针,与肌肉垂直下针心绞痛症状,直刺针深2—3分。

经验:天阳,地阳心绞痛治疗心绞痛症状,人阳,内阴心绞痛的治疗什么是心绞痛,沈阴五穴,为治疗睾丸疾病包括睾丸癌的特效穴。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木华一穴

穴位:掌心向上心绞痛症状,掌面中指第二节中央外侧五分处。如图9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脾神经。主治:小腿胀痛、胃肠胀气(肝病引致)、脾脏肿大、腿部抽筋。

针刺法:五分针,斜刺变异性心绞痛,由外向中指中央方向针2—4分。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治疗脾胃病双手取穴。

木华二穴

穴位:掌心向上,掌面中指第二节正中央偏内侧五分处。如图9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脾神经。主治:小腿胀痛、胃肠胀气 (肝病引致)、脾脏肿大、腿部抽筋心绞痛的治疗心绞痛的原因,治肩痛。

针刺法:五分针,斜刺,由外向中指中央方向针2—4分。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治疗脾胃病双手取穴。

经验:木华一穴,二穴中任取一穴,治疗小腿胀痛有立解之效。

火膝位置: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主治:膝盖痛、关节痛、风心痛变异性心绞痛,膝扭伤、眼球痛。。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运用:本穴治疗郁症(肝气横逆型)颇佳。而用于手太阳经疼痛,肩臂不举者、变形性膝关节炎,颇有殊效。

火膝少泽后,膝痛此穴凑。 风心关节炎,何须愁白头。

膝灵穴(二个)

穴位:手背,中指指甲内/外二侧下二分处。如图32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皮下枝,心及肺之神经。

主治:膝挽h、关节炎、心脏性之风湿病、脚趾神经痛。

针刺法:由上往下斜刺1—2分。

经验:膝灵穴在临床效果与火膝穴,配肩中穴治疗膝盖风湿关节炎特效。

胆穴位置: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心绞痛的原因,计两穴点。主治:惊悸、怔忡、小儿夜啼。针法:针深一至二分。运用:本穴疗惊悸、小儿夜啼心绞痛的治疗,余常伍以内关更见取效神速。或独取哑门一穴疗效亦捷。不唯如此,本穴若伍以空间十联针治疗膝痛极其特效。

胆穴中指一,两侧各中点。 一分二分深,心悸此穴添。 堪治夜啼郎,膝痛应针痊。

二角明位置: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心绞痛的症状,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针法:五分针,皮下针向小指方,横刺二至三分。运用:本穴治疗上述诸症,疗效颇着。本穴与火串共享,治疗闪腰岔气者,莫不立时见效。而疗鼻骨疼痛,笔者多与镇静穴共享,其疗效之佳,夷非所思。取穴二角明变异性心绞痛,中指一节央。 横刺有两分,两穴皮下藏。 方向尤注意,针向小指方。 闪腰岔气者,腰痛亦专长。 鼻骨眉棱骨什么是心绞痛,诸痛皆无恙。

火串穴

穴位:手抚胸取穴什么是心绞痛,手背腕横纹上二寸五分,两筋骨间陷中。(不是十四经的支沟穴)如图4

解剖位置:浅层分布侥侧皮静脉的分枝,和后前腕皮神经的分枝,深层有骨间动、静脉兴后骨间神经,肺分支神经、心副神经。

主治:胸痛透背,胸闷心绞痛症状,手抽筋、手指麻木。

针刺法:直刺1寸—1.5寸,斜刺30度由下往上针二寸。

经验:火串穴配腕顺一心绞痛症状,二穴治重听特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治疗胸痛,胸闷发胀则同时取火陵穴,火山穴,可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心膝位置:中指背面第二节中央两侧中点处各一穴,计两穴点。主治:膝盖痛、肩胛痛、颈项痛、小腿胀痛及酸痛。

针法:由内向外斜刺2—3分。

运用:本穴治疗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临床运用之效果极佳。配膻中治疗膝无力特效。

如图(5)心膝中指上,二节侧两旁。 针术任何施,两穴一二长。 膝盖肩胛痛,脊痛医名扬。

经验:心膝一穴配肩中穴效果更佳。

肺心位置:中指背第二节中央线上心绞痛症状,指节间距离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主治:脊椎疼痛、脖颈痛、腓肠肌痉挛。针法:皮下向外(小指方向)横刺。运用:本穴治疗腰椎疼痛极佳。

如图(6)肺心中指二,两穴脖颈痛。 腰椎及尾椎,小腿胀痛松。 皮下外横刺,小指方向通。

八关穴(八个)

穴位: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内/外侧五分下二分半处。如图24

解剖位置:正中神经皮下浅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经、肾神经。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脑贫血、耳鸣。

针刺法:斜刺从下往上入针2—3分。

经验:八关一穴至八穴配正会穴,为治疗中风心绞痛症状,半身不遂之特效穴。且为董师常用之速效穴。如治疗五十肩,手臂不举,腿痛,腿软无力症更是针到病除,一般取八关三穴与四穴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