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去医院检查什么科: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20:08
中国古代的防护装具
作者:杨力文


自从有了战争,作战的双方都力求有效地杀伤敌人,更好地保护自己。因此,在进攻性兵器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出另一类武器战具防护器具。


概论
这一类器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穿著在武士身上,或用来遮护驾车乘骑的盔铠甲胄、马甲;另一类是武士以手执握的盾,用来抵挡敌人所用的格斗兵器,特别是远射兵器,盾类中还有镶等。这两类防护装具有机的配合,构成了两条防线,以达到有效保护自己的目的。

防护装具的历史与进攻型兵器一样古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晚期,其发展与进攻型兵器并驾齐驱。以甲冑为例,在早期,进攻型兵器以石制、骨制的时期,甲冑以皮革、藤条制造;商周时期,进攻型兵器改用青铜制造,并出现了青铜盔冑,甲虽然仍用皮革,但遮护部位扩大了,选材也严格多了。当时除了犀甲、兕甲等单层甲外,还制造出用两层以上的皮缝合而成的「合甲」。到了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应用于武器制造,在制造铁矛、铁戟、铁剑的同时,也开始制造铁甲片。唐代的甲已有十三种之多,质地有钢铁、皮革、木、纺织品。盾类到东汉时期,甚至出现了兼具防护和攻击两种功用的钩镶。

防护装具中的盾、镶多是与格斗兵器配合使用的。从战国出土的铜镜图案中,可见武士一手持盾,一手挥剑斗豹的形象。东汉画像石中,可见武士一手执盾或镶,一手舞环首刀相斗的图形。在魏晋壁画中,常可见武士执戟,或执环首刀、盾的争战图。古典文献的记载中,也有防护装具与远射兵器、格斗兵器配合作战而取胜的实例。班固《汉书李广传附李陵传》说,武帝天汉二年(前九十九年),李陵在浚稽山,以五千士卒对匈奴三万人,结果以少胜多,杀敌数千人,靠的就是几个兵种协同配合作战。李陵在两山间,以大车列阵,前面的士卒手执长戟盾牌,后面埋伏弓弩手。匈奴兵马冲近,李陵先指挥执盾、戟的士卒与敌拚杀,继而弓弩手骤出,万弩齐发,匈奴兵猝不及防,败溃而去。汉军乘势追击,一举得胜。《宋书武帝纪》载武帝刘裕北伐时,于义熙十二年(四一六年),在黄河两岸用彭牌(盾)为掩护,以大弩破敌。一箭射出,毙敌三、四。

防护器具也随着战争形式和作战方法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以适应新的战争形态。战国以前,以车战为主,武士多站立在战车上作战,不需要剧烈活动,所以披挂的铠甲也比较笨重。如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皮甲,有高直的甲领、长过肘弯的甲袖,以及宽肥的甲裙。到了汉代,骑兵成为作战的主力,铠甲的形制也渐趋轻小。唐代出现了防御尖利马的编成铁网形式的锁子连环甲。明清时期,为了抵御早期火器的攻击,创制以丝制品为面,扎实棉胎为芯的棉甲,甲上密排铜钉。由于棉胎柔韧又有一定弹性,所以威力不很大的火器难以将它击穿。

防护装具与进攻型兵器在发展进程中,是互相配合前进的。一般论,防护装具的发展略迟于进攻型兵器,先有矛后有盾,但不尽然,有时防护装具的发展决定进攻型兵器的消长。战国时期,卜字形铁戟开始出现于战争舞台,并很快成为军队士卒的主要格斗兵器,历经汉、魏、晋近四百年。可是到了南北朝时期,竟销声匿迹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长柄双刃马。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改变的呢?原来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成为战场的主宰,人着重铠,马披具装,其防护性能远比汉魏时期优良。这样的铠甲,以斫为主要功能的卜字形铁戟很难将它刺穿。但马就不同了,它有双面刃和锐利的锋尖,以直刺发挥威力。骑兵手执马,靠人的攻击,马的冲力,就能较容易地达到目的。由于它的优越性能而取代了卜字形铁戟。可见在古代战争史的长河中,防护装具和进攻型的兵器就是这样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



古代军队中用来遮护身体的装具,与冑配合使用。在古代又有「甲」、「函」、「铠」等不同名称。先秦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另有用青铜甲片编缀者。战国时期用铁甲片编缀的铁甲始称铠,自此至明清两千多年,铁甲一直是铠甲的主要品项。

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人们从动物有韧皮厚甲得到启示,把兽皮等披在身上,又用藤条编成片状遮身体,以御攻击,这就是最原始的甲。在商周春秋千余年间,青铜兵器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铠甲的改进。为了武士着甲后活动灵便,皮甲已由整片改为先依据武士身体的部位,把皮裁成各种形状不同的甲片,再用丝线、皮条编缀成甲。据《考工记冬官函人》记载,当时的皮甲有犀甲、兕甲,还有削去革里肉,以两层或两层以上皮面制成的「合甲」,若论质量,当以合甲为上,兕甲次之,犀甲又次之。「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考工记》中还记载了函人制甲的标准、选材及制甲的各道工序的注意事项,因而制成的甲既坚固、实用,又非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大江南北出土过许多皮甲,保存最好者首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者,达十三领之多。皮甲有保护胸腹的甲身,保护下身的甲裙和保护两臂的甲袖,有效遮护相当大,甲片髹漆,用丝带编缀。

战国时期伴随着钢铁格斗兵器的出现,铁甲诞生了。先是遮护臂胫的铁衣,称「铁幕」,继而出现用铁甲片编缀成的铁甲。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过铁甲片。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数千个陶俑,为研究秦代的铠甲提供了大量素材,这时的铠甲已相当完善,不同的兵种已装备不同的铠甲了。西汉时期,铁甲已普遍用来装备军队;因铁色黑,故称「玄甲」。早期的甲片甚大,称「札甲」,愈往后,甲片愈趋细小,如柳叶,似鱼鳞,遂有了「柳叶甲」、「鱼鳞甲」之称。铁甲的遮护部位也由胸背扩大到腰胯、肩膊。河北省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就有这样一件细鳞甲。

东汉已出现用百炼钢甲片编缀的钢甲。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对制作钢铠,写过〈作刚铠赋〉,据说他还创制了一种防护性能更好的铠甲,以极为重视遮护上身上臂为主,叫「诸葛筩袖铠」,这种甲后来成为两晋的主要铠甲型式。三国时的良甲尚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等。

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驰骋疆场,对甲冑要求甚高,当时武士皆着重甲,马披具装。早期多为遮护前胸后背的两当铠,后又加上遮护肩膊的披膊。北魏流行明光铠,这种铠甲由身甲、披膊和膝裙构成,最突出的特征是前胸及后背各有两个镜型圆护,明光映日,遂称「明光甲」。上述铠甲型式,都可以在南北朝墓葬出土的陶俑找到蓝本,隋唐时代明光铠也很盛行,《唐六典》把明光铠列为首位,其次还有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材质有铁、皮、木、白布、皂绢。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绘有五领铠甲图像,并附有简单的文字记载,大意是甲有护身的甲身,上面缀有遮护上臂的披膊,下面有护腿的吊腿,颈上有兜鍪及护脖的顿项,能有效地保护身体的主要部位。《宋史兵制》绍兴年间甲制为,一套甲用甲片一八二五片,重四十五~五十斤,且对披膊、甲身、兜鍪须用甲片多少,以及甲片的重量都有严格规定。与南宋对立的金国,有一种重装铠甲,可严密地遮护武士的身体,称「铁浮图」(铁塔)。《宋史刘锜传》:「方大战时,兀朮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从宋代起,火器开始应用于战争,传统的防御装具不再适用。为了抵御火器的攻击,出现了用新材料制作的铠甲,如绵甲,从宋代开始使用,明清广泛用于装备军队。这种绵甲用棉花和布制成,将棉花浸湿压实,反复缝纳,后来又密植铜钉,据说乌铳都难以穿透。明代军队中还广泛使用一种锁子甲。

曹魏时期就有锁子甲的记载,是由无数个铁环,环环相套制成,特点是重量轻,折曲度高,防护性能好。清代的铠甲保存至今的很多,最珍贵的是太祖努尔哈赤的铠甲,复制于干隆年间,通体为坎肩大褂式,绿地红番蓬闪缎面,上布镀银铜钉,袍里缀二百片精铁片。长一百一十腰宽、六十八公分,重十二公斤。清代还有为标显荣耀的特制铠甲,如武状元甲,与武状元冑相配套。《清会典图武备二》记载:「武状元甲,炼铜,红绸里,红片金缘。通簇贝文铜鍱。两袖铜鍱四重,裙下周结绿,下垂红緌,前后各四十行。」清藤牌军虎衣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铠甲军服,上衣下裤两件套,黄色,绘黑色斑纹,仿虎皮纹,与虎帽配合穿戴。


马甲
古代军队作战时用来遮护战马的装备。又称具装、马铠,主要用皮革制作,也有用铁者。一副齐备的马甲应包括遮护头部的面帘、遮护颈部的鸡颈、遮护胸部的当胸、遮护身腹的身甲、遮护臀部的搭后,以及插立在马臀搭后上的装饰物──寄生等六大部分。

先秦时期,尤重车兵,这时的马甲多用来装备驾战车的辕马。《诗经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驷介即指披甲的战马,译作「清邑的军队驻在彭地,驷马披甲驰骤不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把马蒙上虎皮,冲击敌军,一战而胜。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陵包山楚墓中,都曾出土过皮马甲。曾侯乙墓出土者仅存马冑(面帘),马冑用整块牛皮制作,眼、耳部位挖孔,眼眶、颊腮部位压印花纹,满髹黑漆,花纹涂以红彩。包山楚墓出土马甲二具,皆由马冑、胸甲和身甲构成。与曾侯乙墓不同,包山楚墓的马冑由顶梁片、鼻侧片、面侧片各二块编缀,胸甲由五排二十五块甲片编缀,身甲由四十八块纵六列编缀,马甲两面皆髹漆,内黑外红。这两副马甲就整体而言,可以有效的遮护战马的主要部位,又因为它是由多块皮甲片编缀而成的,灵活便捷,不影响马的运动,可以说性能相当优良。

战国以后,战车没落,骑兵兴起,用于装备战车驭马的甲冑经改进而用来装备骑兵的战马。骑兵马甲始于东汉,但只是局部遮护。三国时期,马甲逐渐完备,已能遮护马的大部,但使用尚不普遍。

到了南北朝时期,熊熊的战火,把骑兵推到了军队的首位,当时人喜重甲,马重具装,有些国家组建了专门的重甲骑兵部队。《宋书武帝纪》,武帝命宁朔将军索邈领鲜卑具装虎班突骑千余匹。从这一时期的壁画、画像砖以及墓葬出土的陶俑来看,战马具装铠已发展到了最完备的阶段,具备了前面所说的六大基本构件,以皮革,或铁作材料。这样,除了必要裸露在外的耳、眼、鼻、口、四肢、马尾外,战马的各个部位都有效地得到了保护。

马铠具装到隋唐时期虽渐趋衰落,但在军队中仍占一席之地。《宋史仪卫志》记载:「甲,人铠也;具装,马铠也。宋有南北作坊,岁造甲铠具装。」曾公亮《武经总要》中绘有马甲的图形,与南北朝具装相比,形制无大变化,仍有面帘、鸡项、荡胸(即当胸)、身甲、搭后五大部分,只是少了竖立在马臀上的寄生。在辽和金的军队中都有重甲骑兵的建制。明清时期,再不见战马披具装的记载与实物了,马甲至此已完全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古代军队中用来遮护头部的器具。又称为兜鍪、盔。汉许慎《说文》曰:「冑,兜鍪,首铠也。」就是头戴的铠甲。

冑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冑用皮革、藤篾制作,这可以从民族学的材料得到证实。商周时期,已经使用青铜铸造的冑了。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一四号商代晚期王墓中,一次就出土青铜盔冑一百四十多顶。这些铜冑形制大同小异,从前至后有一条突起的纵脊,看来是采用合范法铸造的。迎面铸饰牛头纹或兽面纹,有的两护耳部分还铸饰图涡纹,顶部立一根可装缨饰的铜管,高二十公分。冑的内部铸痕明显,只有衬垫织物或包上头巾才能戴。西周时期的冑见于北京昌平白浮墓葬中,它的形制很像敞口,顶部较尖圜,两护耳部外侈。冑顶正中立铸扎系缨饰的扇面形棱脊或立纽。冑的外表,还附贴各种饰物,如金银,贝壳等。《诗经閟宫》「公徒三万,贝冑朱缦。」毛传曰:「贝冑,贝饰也。」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把武器的发展推向了更高的阶段,装备军队的盔冑,不但有铜冑、皮冑,还出现了铁冑,铜冑形制与前无大变化,皮冑则大大进步,已改由多块皮片联缀而成,并有了护颈装置,外表用漆髹饰成各种颜色,与皮甲协调一致。目前发现的皮冑,大多出于南方的楚及相邻国家,以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者保存最好。铁冑出土于河北易县夏下都战国晚期墓中,它是由许多铁冑片编联而成的,上大下小,更像炊爨用的鍪,前面留出开脸,颈后垂有「顿项」,这种铁冑乃是秦汉军队的主要盔冑形式。《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策刺慈马,而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说的就是头盔。这种铁兜鍪至南北朝、隋唐仍无大变化,但护耳部分明显加长,顿项改用环锁铠联缀。这样,不仅防护性增强,也更轻巧灵便了。

宋代,冑始改称盔,和其它兵器一样,也多由国家统一制作,有比较固定的形制。曾公亮《武经总要》收绘有五种兜鍪的形式,均有较宽大的顿项,盔顶飘洒巨大的缨饰。有系带供武士系在颏下。其中一件护耳部分做成凤翅状,非常漂亮。元代的盔冑有皮、铁两种材质。皮冑由四瓣拼成,并用铜铁饰件装饰加固,有护耳,有顿项,用漆髹饰,铁冑的前脸有帽檐状的遮眉部分。贵重者或透雕各种图案,或金银错出日、月、波浪、云龙,比较特殊的一件,前脸出一弧形遮面,下檐有双孔。

明代,盔冑仍以皮或铁制作,但形制多样,不同的兵种戴不同的盔冑。据《明会典》记载,皮制的有红漆皮盔、朱红皮盔等;铁冑有水磨头盔、尖顶头盔、水磨锁子护项头盔、抹金凤翅盔等。基本形制为一个顶细管或可缚缨饰立柱的形盔体,下联缀锁子铠或长顿项。清代的盔冑形式也很多,各地博物馆多有珍藏。现举两种特殊的为例,一是清廷为武状元特制的一种「武状元冑」,因为是朝廷给武状元的殊荣,装饰十分华美。《清会典图.武备二》:「武状元冑,炼铜,不镂花纹,顶植三刃如古戟形,下为圆珠,贯枪植管,周垂朱牦,前后梁加凤首尾,旁为凤翼,护项及护耳俱贝文,铜鍱,红片金缘,红布裹。」武状元冑与武状元甲合为一套甲冑,配合穿戴;二是清朝藤牌军戴的虎帽,用皮革和黄色织物制成,形状与虎头相似,这种虎帽,也是与虎衣配套穿戴。



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的一种防御性武器。《释名释兵》曰:「盾,遯也。跪其后避刃以隐遯也。」古代盾又称为干、橹、瞂。南北朝以后称彭牌或旁牌。

盾就材质而言,有漆木盾、革盾、藤盾之分,据史书记载,还有铁盾,但尚未见其实物出土。盾的正面中部纵起凸脊,称瓦。背面有供手执握的装置称。商周时期,在盾的正面还嵌装青铜铸造的盾泡或兽面、人面形盾饰。

盾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在远古轩辕治世之初,诸侯互相攻伐,给百姓带来了无穷的苦难,但神农氏因为越来越衰落而不能禁止。于是轩辕氏命部属习用干戈等兵器,来征讨那些不送享祭的人。因为当时的盾是木或藤条制成的,早已腐朽。到了商周时期,为了增强盾的防护性能,并威慑敌人,在盾面上往往装青铜盾饰,彩绘纹饰。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盾以木条做成方框架,蒙皮革,绘虎纹。陕西省岐山贺家村出土的青铜盾饰,一作大角兽面形,一作人面形,盾饰后面有钮,可供穿系之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兵器的发展,盾也在其列。这时在不同兵种中,已使用不同形制,不同尺寸的盾了。据《周礼》等书所载,有战车上使用的车盾、步卒使用步盾,以及藩盾、舞盾等等。考古出土的实物中,这一时期新出现了一种双弧曲亚腰形盾,一般高六十至七十公分,木制,有盾瓦、盾◆,外表髹漆、彩绘花纹。这种形制的盾,湖北、湖南的战国楚墓中多有出土。最完整的当推陕西省临潼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战车上的铜盾模型,盾作双弧凸腰形,中间突起纵脊,背面有盾握,盾面彩绘花纹。

西汉以后,盾的使用更加广泛,除军队外,亭长等地方小吏也使用。从汉代陶俑和画像石看,盾的形制也有了新的变化。先秦的双弧亚腰形盾仍在继续使用,新增加了中脊突起盾面绘虎皮花纹的长椭形盾、编织纹长方形盾,还有一种正面突出两端微凹的长方形大盾。有些孔武有力之士还使用既可防身又可撞击敌人的铁盾。南北朝军队中使用的盾,特别是步兵的盾形制较大,作长方形,中间突起纵脊,上下两端呈三角形,盾背面的,有的安有支架。使用时,可把盾支在地上,躲在盾后可避敌,又可用弓弩射敌。这种盾的正面偏上部往往镶嵌狮子头饰,故有「金花狮子盾」之称。

唐代步兵使用牛皮牌,骑兵使用团牌。据《太白阴经》记载,当时以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配备盾牌二千五百面,占百分之二十。《唐六典》记载,盾牌有膝牌、团牌、漆牌、木牌、联木牌、皮牌六种形制。剔除按材质区分的名称外,主要的只有步兵所用较大的盾牌和骑兵所用团牌两种。

宋代已进入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代,但盾牌仍是军队中的主要防护武器。《武经总要》一书记载了两种盾牌,并绘有图形。其一为「步兵旁牌」,体形较长大,向后弧曲。它的上端呈三角形,下端连弧,背面装两个半环形握手,配一个T字 形支架。使用方法与南北朝步兵用盾略同。其二是「骑兵旁牌」,整体作圆形,正面绘张巨口兽面像,背面有下纵列两个绳套,骑兵可把盾牌套在左臂上,腾出右手持兵器作战。明代的盾牌有燕尾牌、捱牌、手牌、虎头牌,以及用藤条编织的藤牌。这些盾牌除与冷兵器配合使用,也与三眼铳、鸟铳等火器并用。虎头牌、神行破阵猛火刀牌外蒙牛皮,内藏火箭、火器,临阵对敌,突发烈火,当为冷兵器与火器结合的产物。清代的军队中,盾牌仍继续使用,其形制与明代的大同小异。



镶又称勾拒,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攻击和防护相结合的兵器。《释名?释兵》曰?「镶,两头曰,中间曰镶。或推镶,或引,用之之(皆)宜也。」

镶是由盾派生而出,形状怪异,由铤架、镶板和上下两个曲构成,多由步卒使用。传说镶是由战国时期公输般(鲁班)创制的,但无证据可考。目前我们见到的镶都是东汉时期的,西汉乃至更早的尚未见到。

镶在当时使用并不广泛,出土的实物仅见数例。其中最大,保存最好的首推河南洛阳七里河东汉墓出土的一件铁镶,通长达七十公分,重逾一点五公斤。它的主体是一个铁制的铤架,铤架上下各出一向前弯曲的,上尖端锐利如锥,长三十二公分,下尖端圆钝,像个圆球,长二十七公分。铤架中间弯曲呈扁方形,为镶鼻部分,长十一公分,恰可容一手执握,镶鼻的上部伸入一根圆柱,前部有一块盾形铁板,是为镶的镶部,由两块铁板拼合而成,长二十二、宽十五公分。上方正中有一长圆孔,镶板通过这个圆孔固定在镶鼻的前柱上。这件镶出土时,镶鼻上贴附竹皮,外面又用丝绳扎缠,镶板髹漆。且与铁戟、铁剑等兵器同出,故可以确认为实用兵器。河北定县四十七号汉墓是东汉诸侯中山王刘畅墓,在墓的西后室出土了一件错金铁镶。其形状与洛阳七里河东汉墓的铁镶相似,唯镶部略呈犁铧形,上部方折,下部尖圆。镶板和上金错流云纹,精美华丽,非同一般。只是埋藏于地下近二千年,镶的握手及上下已经锈残,惜非完璧。

关于镶的使用情况,古籍未见记载,但从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可以了解大概。在山东、江苏等地的画像石上常可见到手持镶的武士像,他们都一手持环首刀或短柄斧,另一手持镶。由此可见,镶是一种与环首刀等短柄兵器配合使用的武器。临战对敌时,镶可以发挥三个作用?一是用镶部阻挡敌人砍来或刺来的武器,起防护作用;二是用上下头勾锁敌人的兵器,辅助进攻;三是从画像石图像上看,有的镶镶板的中间还有一枚突出的钉状尖刺,贴身肉搏时,可以用镶镶板前的尖刺刺伤敌人,攻防结合,所以在理论上,镶的性能比单纯起防护性能的盾更优越。

镶使用年代很短,在东晋时期的画像中尚可见到神人持镶的图像,以后再未见到更晚的镶实物和图像了。由此看来,它的使用时间仅限于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