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呼吸音听诊mp3:“不孝公务员”折射干部“心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03:56
2011年11月07日 11:00:18
来源: 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

孤独的背影 宋嵩绘
近日,深圳市某公务员打骂父母一事引发热议,其中暴露的官员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核心阅读】
深圳市某区近日发生了一起公务员打骂自己父母的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关注。在各方关注之下,这名“不孝公务员”终于在父母面前长跪流泪道歉。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曾被父母引以为“骄傲”的人,一个在单位、在社会被评价为“彬彬有礼”的人,为什么会同时是一个打骂父母的不孝之人?
应该看到,这起公务员打骂父母的事件,绝对是极其极端的、个别的和偶然的,但是,也应当看到其在某些方面的、深刻的现实代表性。比如,从家庭内在因素方面看,如何处理伦理关系,如何让家庭、事业、社会各归其位?从社会道德方面看,公务员如何提升道德修养,规范行为,并且在道德建设方面成为表率……而其中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是官员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心理问题。
身处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环境发生巨变,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学校来到机关,承受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难免很大。这极容易使一些原有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受到冲击,造成一些人的心态失衡乃至行为失范。“压力”与“焦虑”可以说是当下一些都市青年心理状态的高频词。
分析深圳市这起公务员打骂父母事件的起因,不少媒体报道也提到了其心理压力问题。那么,如何看待当前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官员心理危机的干预,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与措施?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
官员压力“内隐化”
身心有压力但不愿承认
记者:最近关注度很高的深圳公务员打骂父母事件,有媒体称是因为工作生活的压力,导致这种“不孝”行为发生,您怎么看?
许燕:一个人压力过大,会出现“去人性化反应”,其中一种表现就是去道德化,缺乏同情心,将人视为无生命的物体,甚至出现打骂等攻击行为。但是,因为没有具体的心理调查分析资料,我无法确定该公务员的行为是由于其心理压力过大造成,还是其品行问题,或是他是家庭暴力实施者。如果是品行问题,我们就不能为其进行道德开脱;如果是家庭暴力实施者,则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记者:据您了解,当前我国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怎样的?
许燕:干部群体属于一个高压力群体。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就存在,但出于对岗位角色的维护,官员不会去说对自己形象不利的事情,所以他们的压力被内隐化,封闭住了,即使在我们调查中,也很难拿到真实的数据。但在我给官员们讲课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学员说自己没有压力,在课间聊天的时候,他们说那些压力的表现,在自己身上都存在,所有人都说自己压力很大。其中有一个甚至说:“看到窗户我就有往下跳的冲动。”
以往对干部自杀的新闻报道不多,因为当时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看法:他们是“畏罪自杀”,不光彩,回避谈及。现在人们想法转过来了,自杀的干部并不都是干了坏事,自杀的也有很多好人。一些优秀的干部具有很高的职业责任感,由于压力过大,身心无法承受,而导致自杀行为。当一个人压力过大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排解,就会造成心理枯竭,高压力导致高焦虑、高抑郁,最终可能会导致自杀。汶川地震后一位北川干部的自杀案例,就是压力过大导致的心理崩溃反应。
慢性压力伴随岗位
“职务安全感”容易缺失
记者:干部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许燕:干部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体的原因。总的来说,环境的原因起主导作用。就大环境而言,社会快速变化成为一种时代特征,这种变化导致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预测把握不准,人的安全根基消解了,当一个人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压力。就官员而言,首先是对自身职务安全感的缺失。相对而言,官场风险性非常大,干部在工作当中更加小心谨慎,不能说错话,更不能做错事,稍不注意可能就会丢失职务,领导干部也因此常感到“高处不胜寒”。其次,官员的压力疏导渠道相比普通人更少。老百姓有压力时可以倾诉,而官员则不可随意多语,因此他们将自己封闭起来。这种心理疏通途径的堵塞会进一步增加其内压,损害身心健康。所以,官员必须内心力量很强大,才有可能不被摧垮。
实际上,经过优选出来的干部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承受能力了。但是,随着职务的升迁,他们面临的问题比一般人处理的问题更复杂,难度更大,心力消耗更多。
社会缺乏科学共识
心理问题不是心理异常
记者:目前对于官员心理危机的干预,总体效果如何?
许燕:并不理想。当前社会上对心理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把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异常。出于对职位的保护,官员往往不肯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弱点。怕被人知道自己存在心理问题,他们不愿去寻求外部的专业援助,不敢公开去外部的专业机构减压。但是,有一些官员会托朋友关系,悄悄去咨询;还有通过电话、网络这种具有隐秘性的方式来进行咨询,以期能够减轻压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但仅通过与专业人士聊天,这种方式的指导还是很不够。
目前来看,对心理问题社会上缺乏一个科学的共识,在这一问题上官员们就会很小心谨慎。之前,北京某部门的领导曾设想成立一个专门针对干部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机构,但最后却因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而不了了之。
个体健康也需关注
应当提供心理康复时间
记者:外部应采取些什么措施来帮助克服与解决官员干部的心理问题?
许燕:可以尝试从组织、人际与家庭环境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组织关怀。以往的组织环境,过于注重高效率,而忽视了个体的健康。现在的健康型组织要求,在提倡高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体健康,比如公务员强制性休假制度和培训制度等。工作是做不完的,人的工作精力是有限的,要给高压力的官员们心理康复的时间。
此外,我认为官员的培训学习很有必要。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暂时脱离了工作岗位和环境。有团队拓展活动,又有对新知识的讲解,既是对参与培训的官员身体的恢复,又有对其知识的补充。这种充电也能够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更加轻松自如的解决新问题。
在人际方面,应当建立一个充满友善的工作与交往环境,并在家庭和朋友中寻求理解支持。家庭关系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前面提到的深圳公务员打骂父母事件,就是这方面一个极端负面的例子。对话嘉宾 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记者 何璐 潘俊强)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谈公务员打父母事件:要共同反思
争当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践行者维护者引领者
——市委书记王荣致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的一封信
扬略同志:
近日从报纸上看到,在我市光明新区发生了一起公务员打骂自己父母的事,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引起了我个人的一些深层次思考。
这件事从小处讲是一起家庭纠纷,当事者缺乏道德修养,违背伦理,行为失范。而从大处讲,可看作是当前转型期社会道德水准、伦理规范方面存在问题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仁、义、礼、智、信、孝、廉”等理念长期是我们整个民族共同信奉的道德规范。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快速推进。这一过程当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环境发生巨变,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从内地来到特区、从学校来到就业岗位,承受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难免很大。这极容易使一些原有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受到冲击,造成一些人的心态失衡乃至行为失范。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对社会道德伦理的问题更加关注,对社会和谐幸福的追求更加突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形成更加适应城市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的社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伦理关系,确实是一个需要更加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想,在新的发展时期,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全市上下都需要更加关注道德建设,每一名社会成员尤其是公务员都应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提升自我,切实做到“以阳光心态面对人生、以辛勤劳动创造生活、以感恩情怀融入社会”,用实际行动来维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广大公务员作为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群体,更应带头加强道德修养,争当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践行者、维护者、引领者。
谈到道德建设,我特别寄希望于广大新闻媒体,进一步肩负起崇高的社会责任,发挥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道德伦理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以舆论的力量来树立正气、扬善抑恶、引领时代精神和道德风尚,切实担负起弘扬社会道德的互动平台和有效载体的作用。广大媒体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大力度推动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在一个社会中,个人之间、家庭内部、社会成员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乃至矛盾,但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需要更加包容家人、包容他人、包容其他所有社会成员,从而形成一个宽容理解、开放平和的社会心态。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将更加融洽、更加和谐。
据报道,这件事的当事人已经主动向父母道歉,看到这些让人也许有些欣慰,但通过对这件事的共同反思、广泛讨论,却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只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汇涓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拥有良好道德水准的现代公民,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温馨幸福的生活港湾,让整个社会成为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从而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