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胎胶囊有什么作用:没亲眼目睹家谱很遗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9:37:42

没亲眼目睹家谱很遗憾


程如峰


      说起程如峰的名字,很多老合肥人都不陌生。身为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安徽省考古学会理事、合肥市包公研究会副会长的他,1973年曾亲自参加发掘包公墓,并对墓志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著有《包公传》等著作,当年也正是在他的倡议、参与领导和规划下,才重建了包公墓,迁安了包公遗骨,再现了包公墓的原型,为合肥增添了一大新景观,程如峰也因此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在合肥,他也是研究包公文化的权威专家。


“两本罕见包氏家谱的出现对研究包公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没能亲眼目睹非常遗憾。”程如峰说,之前他看过安徽舒城和桐城的包氏家谱,不过记载得不是很完整,直到1997年才在浙江宁波看到一本包氏宗谱,那里准确地记载了从包公外祖母到包公以至包公后代的一些内容,和他1973年发现的包公墓墓志铭的记载一样,对文物考古工作者来说起到了很好的佐证作用。“如果有机会,我也希望能与江西包公后人见面,亲眼目睹家谱内容,充实包公文化研究内容。”


合肥包公家谱毁于历史


    采访中,程如峰也向记者回忆了当年那段珍贵的历史。程如峰说,当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很多历史文物、遗址都被破坏了。1973年,有人想租用包氏的一块土地,还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小条信息,说明租用土地的用途,希望包氏后人来认领土地并收取租金。可惜当时正在“文革”中,包公后人没有人敢去认领的。好在这则消息被当时的程如峰等一批文物工作者看到了,他们决定去现场看看这块土地,谁知道去了才知道,原来那块被租用的地竟是包公墓地。


    “当年我们去看的时候,包公的坟头已经被挖了,坑还在,但一些压在底下的石头不翼而飞,可能被附近的居民搬回家做灶台去了。”程如峰说,他们请示上级给予批准就地实施考古发掘,也正是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包公及其家人的棺材、遗骸、墓志铭等珍贵历史遗物。“当时我们尊重包拯后裔的意见,把遗骨送往肥东县解集乡的大包村重新安葬,但问到合肥包公后裔有无家谱时,他们都说被‘扫四旧’扫光了。”程如峰说,最后所有的遗物都收放在包公祠内保护,因为没有包公家谱,有关包公先人和后人的历史信息都只能从考古中发现的墓志铭上留下的讯息中获得,也因此留下了包氏家族七代人的重要历史片段。


合肥包公文化不能冷


    “现在很多人都不怎么太重视包公的历史了,可以说是国外热、开封热、社会热,但国内冷、合肥冷、政府冷。”采访中,程如峰认为,一个城市的历史积淀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最重要的特质,合肥的包公文化能保持到今天不容易,作为包公家乡的合肥,包公文化一定不能冷。“很高兴能在《合肥晚报》上看到有关包公文化的最新消息,希望以后能多看到一些弘扬包公文化的文章,以此提高合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程如峰透露,近期他会出版一本名为《包青天千年图集》的书,其中将用上千张图描绘出包公文化的历史,涵盖了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包公文化的研究,也希望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合肥。


    编者注:程如峰1926年1月生,安徽霍山人,大专文化,安徽省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副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安徽省考古学会理事,合肥市包公研究会副会长。1973年参加发掘包公墓,出士墓志6万余字,随即开展对墓志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包公传》、撰写并发表论文近100篇。主要论文:《萃众长于石的包拯墓志》发表于台湾《故宫文物》(月刊)1993年4月号,《解开包公墓之谜》在美国《世界日报》上连载,《包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发表于台湾《历史》(月刊)1997年第3期。所撰论文曾获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两次获合肥市优秀论文一等奖。综合文物考古、历史记载和科学考查研究设计出宋代二品官的葬制,倡议、参与领导和规划重建了包公墓,迁安了包公遗骨,再现了包公墓的原型,为合肥增添了一大新景观,获得巨大而深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政府特殊津贴。曾应邀至新加坡、泰国及澳门进行包公文化学术交流。(2011-10-20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