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燕麦免费领取要398的: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梅家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1:54:30

    金州新区七顶山街道中部,有一大块平整肥沃的土地,面积达1万亩,当地人俗称“大甸子”。上世纪80年代末,市政府投资6000万元在此建立了当时我市最大规模的“菜篮子”基地。多年来,万亩大甸子不仅保证了城市蔬菜供应,也成为环绕在此的5个村3500户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就本报11月21日刊发的《万亩“菜篮子”遭遇价格“寒潮”》进行调查过程中,一个现象引起记者的注意,从3月至今,从蔬菜价格暴跌、菜地被淹到白菜出现“卖难”,梅家村始终处于焦点之中。同处于大甸子地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梅家村?

    短了“品”,何以增收入?

    品,代表着品种,意味着品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品质化。忽视市场需求,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自然很难在市场中找到自身的位置。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付家村、朱家村、大莲泡村、七顶山村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产业特点,并开始向产业化转化。而恰恰梅家村少了这个“品”,使得耕地面积最多的梅家村,人均纯收入却是全街道最少的。

    统计表明,在万亩“菜篮子”中,付家村3000亩,梅家村3000亩,朱家村1500亩,大莲泡村1300亩,七顶山村1200亩。

    七顶山街道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万元,梅家村为1.8万元,有人透露,“这个村历年人均纯收入都是全街道最少的。”

    在大甸子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要数付家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春谦说,付家村共有土地5000多亩,曾经和梅家村一样,也以种菜为主。从2000年开始,村里主动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在沈阳农业大学专家的帮助下,引进了反季葡萄种植技术,将大甸子地区的3000亩土地全部种植反季葡萄,剩下的2000亩有大棚蔬菜以及桃、樱桃等其他品种,走上了特色农业之路。今年全村仅葡萄一项总收入达6400万元。

    大莲泡村、七顶山村、朱家村的菜地里主要以反季大棚蔬菜为主,有茄子、芸豆、黄瓜、茭瓜等十几个品种,俗称“细菜”。大莲泡村菜农姜焕农家有4亩地共3个大棚,他告诉记者,今年春季,他的反季大白菜没挣到什么钱,但大棚内其他品种蔬菜保证了今年的收入。大莲泡村蔬菜经纪人王淑华介绍,尽管蔬菜价格普遍下跌,但扣大棚的菜农还是比种露地菜的菜农挣得多。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朱家村建有多个基础设施标准很高的蔬菜种植园区,村民种菜多采用无公害技术,使用物理、生物等科技减少农药使用。大约六七年前,他们从新疆、云南等地引进野生茄子根进行嫁接,种出的茄子一年两茬亩产达10吨,目前还在进行技术更新,明年计划种植不怕重茬的新品种茄子。因其蔬菜品质远近闻名,朱家村菜农每亩年收入三四万元。

    在大甸子地区,耕地面积最多的梅家村这几年的变化是最小的,还是以白菜、土豆等大路菜为主。梅家村的农业技术推广员梁明全说,村里很多人都是“老脑筋”,觉得自己的地多,种什么都赚钱。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农产品有着极强的特殊性。从农业产业化、经营化、品牌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从2007年起倡导推出一村一品,使农产品最能体现当地优势,最能占领消费市场,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靠质量打响产品知名度。其实,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产业结构调整。

    缺了“人”,如何谈发展?

    由于各方面原因,从1995年至今的16年间,梅家村换了七任村党总支书记。村一级班子更换频繁,导致村民人心涣散,全村发展缺乏持续性、统一性。

    放眼整个七顶山街道,“主心骨”的作用不容忽视。老虎山村委会主任唐柱林在今年黄桃收购季节,带领村干部在全村设立27个收购点,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统一结算,避免了过去收购商对农民赊账、压价、打白条等现象;2008年,在黄桃收购价格暴跌的情况下,七顶山黄桃合作社仍然给果农一个较高的保底价,最大程度避免了果贱伤农,让这一地区黄桃种植户吃了“定心丸”。

    在采访中,梅家村67岁的菜农关圆恒对记者说:“最好是有人能挑头儿,带领大家制定一个规划。”关圆恒的话反映出梅家村村民的心声:他们需要一个“主心骨”。主心骨便包括村里的“一把手”、农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人”以及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

    梅家村党总支书记梅玉增是2007年就任的,他为改变梅家村状况付出了巨大努力。该村目前所拥有的30座大棚,是他就任后发展起来的。不久前,他还带领村民到邻近的朱家村参观学习,以期改变村民固有的“老脑筋”。

    而其他4个村,付家村党总支书记林春谦在任上已干了20年,眼下,他所考虑的是如何实现5年后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的目标,同时,年届六十的林春谦也正在物色接班人;朱家村党总支书记朱朝治是该村蔬菜合作社的理事长,为从根本上解决“卖菜难”问题,他多次与大型商场、厂矿企业、学校进行联系,并于今年与大商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七顶山村的大樱桃种植户丛常弟不仅发明了大樱桃防雨棚技术,还是该村致富带头人,带动了周边100多农户进行大樱桃的生产与销售……

    七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永全说,今年七顶山街道农业总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万元,比去年增加15%。从目前情况看,实现农民利益最成功的做法,就是农民通过合作社组织起来,适当控制产量,维持价格,使每个农户的产品都能实现其市场价值。但如果没有好的带头人,这一切等于零。

    好的带头人应该是:了解市场信息;能够开拓渠道或客户保证合作社农产品的销路;能够提供技术服务。这样才能带领广大农户,按照市场订单进行生产,避免盲目投入。杨永全认为,作为管理者,政府部门要善于发现好的带头人,投入必要的资金,培养有潜力的带头人,打造“龙头”,带领合作社的农户应对市场变化。

    少了“信”,怎么种得对?

    “谁能告诉我明年种点什么?”在采访中,经历了今年“跌”声一片的现实,许多菜农都在发出这样的疑问。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即使像付家村、朱家村这样发展较好的村,也经常面临信息不畅的尴尬。林春谦表示,对于市场信息,他们只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获得,作为一个村,他们最多能了解一下周边地区,最远也不过是全市的信息。他认为,政府应该建立一个导向性的全国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信息平台。

    “谁也不能保证明年种什么能赚钱。”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农业的季节性,决定了及时了解市场也是无助于问题解决的。农业信息化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产前的市场信息、预计的销路信息;产前及产中的种植、养殖技术;产中、产后的销路问题;物流问题。

    但目前恰恰是农民最需要的产前信息成为弱项。农业生产、流通管理体制脱节导致了从地头到市场的信息不畅,农业生产的盲目。

    据悉,目前全国性的农产品生产信息体系建设已经起步。农业部种植业司经济作物处副处长李建伟透露,今年农业部在全国选择了200个县、20个品种从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地价格及下月预计产量、价格走势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测,经专家会诊分析后形成月报、季报、年报向社会公开发布。他说,“从明年起,我们将选择全国580个重点蔬菜县,每县选10个合作社,力求更加精准地监测、预警蔬菜种植信息。”

    但权威的信息只是农产品产供销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信息好,还要跟得上、用得上,才能确保农产品稳产稳销。记者调查时发现,在七顶山这样一个蔬菜生产基地,至今没有一个专业的果菜批发市场,农民卖菜、卖果主要依靠小贩上门收购,菜农没有议价权。这应该是各级政府部门特别重视的问题。

    2010年,大连市委党校校务委员吴高飞教授对我市蔬菜种植及市场流通情况做了一次详细的调研。调研发现,我市人口包括流动人口,每年蔬菜需求量在129万吨左右。大连市蔬菜年总产量在260万吨左右,如不考虑具体品种和外销因素,我市蔬菜总量供大于求,可满足市场需求。但由于我市蔬菜种植结构不均衡,芹菜、油菜、白菜、黄瓜、西红柿等本地产量较大,芸豆、茄子、青椒等精细菜主要靠外地供应。甘井子、旅顺口、金州生产的蔬菜主要供应大连市场,而占大连蔬菜生产量70%的北三市生产的蔬菜,在反季时只有10%供应大连市场,其余的参与全国大流通。综合品种结构、反季外销等因素,造成了我市蔬菜自给率低,有效供给不足,对外埠依赖性比较强。

    为此,吴高飞建议,在全域城市化过程中,一定要将蔬菜产业的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保障蔬菜有效供应。要不断调整蔬菜种植结构,特别是要增加精细蔬菜、绿色蔬菜的种植面积,增加地产蔬菜供给。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蔬菜生产进行补贴。农业部门要及时发布蔬菜市场供求信息,引导菜农合理安排蔬菜种植品种,避免“菜贱伤农”现象的发生。并由财政出资建立一笔专项的蔬菜价格调节基金,用于蔬菜生产、经营网点建设和调控蔬菜市场价格。

    编后

    七顶山是大连农业的一个缩影,梅家村是一面“镜子”。面对开放的市场,大连不可能自我封闭以独善其身。如何走出大连蔬菜产业的特点,保证大连菜农和市民的公共利益,需要相关部门在进行科学调研之后,结合全域城市化的发展思路,作出全面的规划,为菜农提供更多的公益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