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棒球电影励志电影:秦始皇陵(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7 07:20:33
2009-11-26 16:43:56|  分类:文化历史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1)">
兵马俑的出土让现代的人们看到了秦始皇当年是凭借一支怎样的军队征服了其他六国。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正是利用这样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和划时代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血荡中原、席卷天下、统一了中国。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的一处墓葬中发现了秦代的两封书信,写信人名叫黑夫和惊,他们是秦国庞大军队中的两名普通士兵。
惊在信中提到了很多人,而他最挂念的是新婚的妻子。惊还向家中要钱和衣服,并且显得十分着急。他说如果母亲不快点寄钱的话,他的命很可能都保不住了。因为钱不够用了,他借了一个叫垣柏的人的钱,债主正在追帐。
黑夫在信中问候姐姐和其他一些人,但惦记最多的人还是自己的母亲,一再嘱咐哥哥衷要照顾好母亲。两个兄弟在外打仗,哥哥衷在家里奉养母亲。黑夫希望母亲把夏天穿的衣服寄来,越快越好,如果家那边布贵的话,就多寄些钱,他自己买布做夏衣。
十年统一战争时期,秦始皇调动了大约一百万士兵,当时秦国的人口大约是五百多万,五个秦人当中就有一个士兵。
关于兵马俑的制造有这样一个传说:统一战争结束后,秦始皇选出了最骁勇善战的将士,他给这些勇士的奖励是要把他们带入地下的帝国。这些士兵被直接糊上黄泥,送入窖中烧制,每一尊俑都是用鲜活的秦军士兵制作而成的。因此他们才一尊尊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考古学家在秦俑中没有发现骨骸,因此这种传说并没有得到证实,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年的工匠在制作这些陶俑的时候,他们一定复制的是某一位秦军士兵。也许在雕刻秦俑的时候作为模特的黑夫或者惊就站在工匠的对面。今天,面对这些秦俑、凝视他们的面庞,我们似乎依然能感觉到他们两千多年前的呼吸以及心脏的跳动。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为了将大权集于一身,对中央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
太尉则是最高的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也是副丞相,皇帝的诏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转交给丞相去执行。
三公的下面是九卿,负责各项具体事务。
新建立的官署很好地担负起了管理庞大秦帝国的职责。
2001年9月22日,在秦陵的附近又发现了一个陪葬坑,其中发现的陶俑和兵马俑完全不同。在这座陪葬坑中发现了四尊驭手俑,他们双臂前伸、双手半握拳,完全是一副正在揽辔驾车的姿势。这个坑中还发现了木质车辆以及马匹的骨骸。驭手、马车……这似乎是为什么人准备的交通工具。秦始皇的地下陵墓中谁有用车的资格呢?考古人员在坑中发现了十二尊陶俑,它们都戴有长冠,有的陶俑腰带上还佩挂着环首陶削以及长条扁平状的小囊。对于佩挂的陶削,考古人员判断出属于一种古代文具,应该是刮削简犊用的书刀。秦时的字是写在竹片上的,如果写错了的话可以用小刀刮掉后重写。陶俑身上的囊中之物可能就是扁平的石块,它与削相配,作为文具只能是砥石,砥石是磨刀用的工具。专家推测这些陶俑应该是一定级别的文职官员,文官们的面部表情说明他们自信而恭谨。身为高官便会感到一丝骄傲,所以面带微笑,但又必须时刻注意低眉顺眼,以表示对皇威的畏惧和恭敬,秦始皇把秦国政府的官署带到了地下,让他们继续管理他的冥界帝国。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最喜爱的事情就是巡视全国,而帝王出巡时的车驾天下人都能看得见,最能展现皇权的威风和气势,因此秦始皇为自己准备了非常盛大的车队。秦始皇最高规格的仪仗由八十一辆车组成车队,当秦始皇的车队从咸阳城出发时,看到如此震撼的气势,一名站在路旁观望的男子,忍不住脱口而出“大丈夫生当如此”。这名男子正是若干年后推翻了秦帝国的汉高祖刘邦,秦始皇的车驾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1980年10月3日,考古学家在秦陵封土西侧的一次常规探测中发现了秦始皇地下王国中的稀世珍宝——铜车马。这组铜车马成为二十世纪世界考古史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总重量达一千二百四十三公斤,其形制相当于真马真车的二分之一,如此装饰豪华、完整齐全的古代青铜车马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它那无与伦比的工艺技术和高超的冶金铸造水平为同时代任何青铜器物所无法匹敌。专家们通过考证并达成共识,一号车为古代的立车,御手和乘人都站在车上;二号车为安车,御手坐在前御室,乘人坐在后部的主室。从安车车顶和车内的装饰推断应当是秦始皇高级臣僚所乘之车,也就是说这两乘铜车只不过是秦始皇陵整个车队的一部分,尚有大量的车马没有出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是秦始皇当年出巡车队的一组,并不是秦始皇本人所乘之车,秦始皇乘坐的车比这两辆要豪华多了。秦始皇把整个车驾也带到了冥界帝国中,他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要威风凛凛地出巡。
本来秦始皇曾经以为只要掌握了绝对权力,就会成为一个天地间最自由的人,然而他发觉自己完全错了,相反,他感到自己已经成为了绝对权力的奴隶,绝对权力严令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严令他千方百计地去控制狡猾的官僚、严令他不断严刑酷罚去镇压民众的反抗,为此他耗尽了精力。他能体会到的满足和快乐越来越少,剩下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为了排解寂寞,秦始皇开始大规模营造宫殿,他认为宫殿不仅是享乐的场所,而且自古至今都是一种特殊身份的标志,作为天下最大的帝国应该建造最辉煌的宫殿,因此他在首都咸阳大兴土木。秦始皇很喜欢六国华丽的宫殿,所以当初每灭掉一个国家,他都要让人将宫殿的图样画下来,然后在咸阳照样仿造。秦始皇自己居住的咸阳宫位于宫殿群的中央,形成众星拱月之势。宫殿之中珠玉珍宝堆积如山,绫罗绸缎仓库难容,为了不让鳞次栉比的宫殿群显得过于冷落,秦始皇把从各国抢来的绝色美人安置其中,再配上钟鼓乐器,让歌舞音乐的喧闹来削减皇帝的孤独。然而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威胁在迫近,在咸阳宫中尽管面对着凤阁龙楼、尽管观赏着玉树琼花、尽管美女如云、尽管鼓乐喧闹却无法排解他心中不断增加的恐惧,那就是死神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万能的皇权在万民之前威风凛凛,然而在死神面前皇权不比小小的蝼蚁更强。
1999年5月,正是初夏季节,在秦始皇陵东南方向的内城之间又发现了一个陪葬坑。经过试掘,出土了一批非常罕见的陶俑,这些造型奇特的陶俑,从其装束和姿态看,都是秦陵地区从未出现过的一种新的形象。与兵马俑相比这些俑透着一股鲜活灵动的气息,充满生命张力。这些陶俑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形象如此特殊?考古学家从俑的造型、动态推断他们应该是反映秦代宫廷娱乐竞技活动的百戏俑。同坑还出土了一件大铜鼎,这只鼎重二百一十二千克。古代力士举鼎有号称千斤的,据说秦时的一斤约为今天的二百五十克,那么千斤就是二百五十千克,与铜鼎的重量大体相当。因此,这只铜鼎极有可能是当年力士们举的铜鼎,这个俑可能就是百戏中举鼎的角色,这个俑应当是百戏中的持竿者。秦朝当时在宴会上的百戏节目其中有一种叫做缘杆之戏,所谓缘杆之戏就是一人举竿、一人爬竹竿。当年的秦朝宫廷中一定会经常表演这类杂技节目,秦始皇把娱乐项目也照搬到了陵墓中,让他在阴间的帝国中可以继续欣赏。
(杂技在今天是指各种技艺表演的统称,比如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狮子舞、魔术等等,作为娱乐表演项目杂技并不是秦朝起源的,它从新石器时代就有,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才有了秦朝时期秦始皇喜欢的这些表演项目,在今天陕西省杂技团的排练房中依稀还能看到两千多年前秦王宫中百戏表演的痕迹)。
其实秦始皇的地下帝国在他成为秦国皇帝的第二年、当他只有十四岁时就已经开始动工了,这是中国皇家的传统,皇帝继位后就开始修陵,直到去世。天下一统后秦始皇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皇帝修陵的事就更加重要了。他委派丞相李斯主管这项工程,可见对修陵的重视程度。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强征七十余万劳工,为自己修造来世的地下帝国。工程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秦始皇不至一次到此视察,当他缓缓步入这个寿终正寝后的必然居所,无论这里的工程多么巧夺天工、装饰和陈列多么极尽人间的奢华都无法驱散这座森冷的坟墓向他袭来的恐怖,他那坚如磐石的意志在这座深幽的墓穴中土崩瓦解了,对于这位伟大的君主来说,死亡是他最大的威胁,因为死亡将无情的否定他留恋的一切,他的追求、他的功业、他的荣耀,因此他要再次战斗,与死亡战斗。
1977年,在秦陵的西南部发现了一组陪葬坑,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许多骨骼,可能是受到坑内进水的影响,骨骼显得比较凌乱,经过考古学家仔细辨认后确定,这是一些马匹的骨骼,可见当初这里是用活马殉葬的。这些马当年一定都是秦始皇最喜爱的千里马。坑中还出土了一种踞坐姿态的陶俑,与成人相比尺寸显得要小一些,从陶俑干净整洁的脸盘判断,可能是一些年纪比较小的马童。与马骨和踞坐俑同时出土的还有许多工具和生活用品,这样的安排并非随意的摆放,而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马要喝水,所以有陶盆;马要吃夜食,晚上有人起来喂马,少不了要点灯,所以有陶灯。
秦始皇对于生命的留恋是显而易见的,在当时生产力还比较低下的情况下,马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和交通工具。大量埋葬活马是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但皇帝是不考虑这些的,在地下他也要有千里马组成的马队来显示帝王的尊贵。
死亡的威胁让秦始皇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为了从恐惧中挣扎出来,他让人编了首《仙真人诗》,诗中全是祈求长生不死的词语。秦始皇宣称: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要当神仙,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同时秦始皇还命令乐工们只要他走到哪里,都必须跟着唱到哪里,以此来慰藉那诚惶诚恐的灵魂,同时也是在向上苍宣告他是个仙真人,谁也别想让他死。
2000年7月,秦始皇陵区再次传来惊人的消息,秦陵东北角九百米处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陪葬坑。经过发掘,出土了几十件青铜禽类文物。出土水禽的旁边还有一个水池,这些水禽就分布在水池两边的台地上,有的觅食、有的小憩,稀有的青铜水禽、清澈见底的河水,总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为什么要摹仿水禽的生活场景?这个问题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考古学家的视线。在这个坑的另一处,出土了大型陶俑十五尊,其中一尊是坐姿,双手自然放在双腿上,左手握着一个长形的东西,似乎是乐器类的物品,右手向下拔动乐器上的弦索,好像正在演奏乐器;另一尊双膝跪在地上,右臂上举,手中好像拿有一个长方形的物品,似乎也是在演奏什么乐器,这些陶俑应该是一组乐舞艺人。有水、有禽、有乐舞表演,这是在干什么呢?这个陪葬坑绝对不是简单的表现养鸭子或者养天鹅的场景,考古学家认为这个水禽坑就是为了祈求长寿,这里有仙鹤、天鹅等瑞鸟,还有乐人奏仙乐,营造了一种飘渺的仙界,让不灭的灵魂周游其中,秦始皇编织的天国梦想从人间又带到了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