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哥儿养包子鲤鱼乡:与时俱进:优雅永不过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42:24

与时俱进:优雅永不过时

 雅,与时俱进的经典       有很多的人会存在这个疑问:在当今社会中,是否女人不再是雅女而应该做酷女才符合社会的潮流?       比如说从头到脚都中性化,是不是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似乎是现在的一股潮流。       但另一问题又来了,什么是酷?      酷是姿势打扮就可以造就的吗?穿的再时尚,而自己懒惰自私,这只是看上去比较酷,是一种肤浅的姿态。      雅也一样,只有表面优雅的人才会说雅过时。雅,也是与时俱进的。          雅中有酷       说雅过时,其实就像说美过时一样荒谬。       什么是雅?雅是表现风度举止的方法,它是有个性的,绝不仅指外在的美丽,而是顺应生活各种不同状况而反映出来的一种内心智慧。智慧只会不断积累,从不会过时。       有女性指出现在流行的中性风尚,或者是另类打扮,以酷来反驳优雅的过气。实际上所谓酷,指的也是一种做事风快,巾帼不让须眉的风格,而绝不仅仅是装扮。不论是优雅,还是酷,都不取决于你想展现给别人的,而是别人眼中你的那个没有任何装饰的自我到底是什么样子。具备自信、不随波逐流、满腹诗书、规范举止、张扬个性、勇敢地展示优点、不回避缺陷。这才是酷。穿的再时尚,而自己却丝毫没有主见,也只是看上去比较酷而已。               这种酷的定义,其实万变不离其雅。真正的优雅绝不是传统社会对女性一味顺从的定义,雅的内容会随着时代风尚而改写或更新,每个时代的雅女必须拥有当代的特色,而今天的雅女特色就应该是雅中有酷。只是这种酷,不是人们说的那种形象上的标新立异、身着奇装异服、或故作叛逆,雅女的酷质更多指的是女性自信的心理、独立的人格、勇于开创的社会活动和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    酷不忘雅       说酷和优雅,其实都暗含着一种对世俗的抗争,抗争不做一个低俗的人。只是酷更多指的是女性不因循守旧的一面,而雅,更多指的是继承优良传统。       雅女的酷,体现在拥有开放的眼界和心灵,她们不认为没了男人就失去依靠,让自己摆脱只会耕耘和只有小我的小女人情结。她们能大胆的尝试、接受新鲜事物,让自己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芒。但她们也不忘记拥有女性的温柔和妩媚,在任何场合都将自己最优雅的一面展示出来。                雅女的酷,体现在她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弱不禁风的女人无法优雅起来,优雅也有优雅的本钱,只是她们不会忘记也拥有健康的心灵,不会恃强凌弱,趾高气扬,永远保持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       雅女的酷,体现在她们一定有自己的事业。她们不是一株菟丝花,只想永远依赖、攀援参天大树,她们更像是展翅高飞的鲲鹏,懂得择良木而栖,而事业则是这一切的基础。但她们也从不会因为拥有财力就颐指气使,她们仍旧保持一颗敏感善良的心,待人谦和,并懂得真正的优雅是属于自己的,并不需要张扬。       雅女的酷,体现在她们懂得生活,懂得持家。她知道怎么打扮自己,体贴自己,也知道怎么关心家人,照顾他人。但她们绝不会因为生活的琐碎就沦为洗衣婆,说话大大咧咧,动作随随便便。她们懂得打造精致生活,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与之相配。       所以,真正又雅又酷的女人,是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心、正义感的女人。她们敢于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英雄角色,认真做好自己,提升自己,不找借口,不抛弃不放弃,用一己之力来回报他人,让这个世界因为自己而更加美好。       说到优雅,很容易联想到东方女性特有的美,而说优雅过时,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指今天我们大多数人把那种曾经的优雅情怀与生活态度只淡淡的留在了诗文故纸中。放眼今天中国社会的优雅文化现状。我们不难看到随着今天很多中国女性不再拥有昔日东方淑女的美誉,我们的本土品牌也随之失去了魅力。历史上西方人曾喜爱中国的丝绸、瓷器,到了今天却是中国女性以拥有法国香水、意大利鞋包、日本化妆品、韩国服装而沾沾自喜。明明是中国制造,也偏要起名叫“丽丝”、“罗兰”等洋名,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后代一时间成了没有自己品位和格调的人,这些现象让人不得不沉痛反思。        一个民族强盛的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强化国防、多得奥运金牌,更要重视和提升民众的素养,这里首当其冲的就是女性重新拾起失落的雅度,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这才是真正的优雅,这种优雅,也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张乐华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