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我不是人鱼你走开:妙用修辞,文采出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1:36:01
2010-06-21 05:52:09|  分类: (转载:金之钗 日志)

妙用修辞,文采出众
20世纪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时,仍很少有人能读懂他的著述——“相对论”的意义。一次,有人要求爱因斯坦用最简单的话来解释“相对论”。爱因斯坦是这样解释的:“你与你最亲爱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体验过的真切感受来解释高深玄妙的相对论的原理,简单明了,一听就懂,这就是语言运用中的修辞技巧。
“这是我的狗”与“这是我的爱犬”描述的是同一个事实,但前者是客观描述,而后者则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描述。上述两种情况中,前一类称客观性言辞,后一类称感情性言辞。所谓言辞“着色”,就是指以感情性言辞代替客观性言辞。
客观性言辞有准确、可靠的优点,但也有直接、单调的缺点,因此,常常需要用感情性语言来弥补它的缺点。
谈话中常用的语言修辞主要有以下几种:
1.比喻
何谓比喻?正如战国时期的惠施所说,它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在演讲和谈话中,恰当地运用比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
比喻可以用来回答较为复杂的问题。当对方刻意用难以理解的道理来刁难我们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其他能相比喻的事例,来说明另一种道理,以此进行反驳。
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的重要原理时,有人嘲讽他:“这个又有什么用处呢!”
法拉第诙谐地说:“刚生下来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法拉第就是用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最普通的事实作比喻,说出了电磁感应像新生婴儿一样前途无量的道理。
比喻,作为口才表达的一种技巧,的确能够加强表达能力。但是,在说话时必须运用得自然贴切,富于创造性,切忌滥用,否则,就会出现“比喻不当”的毛病,或落入老生常谈的俗套。正如第一个把美女比喻成鲜花的人是一个天才,但第一千个把美女比喻成鲜花的人则是一个蠢材。
2.比拟
一位演讲者在题为《国家、民族与正气》的演讲中谈到:“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不仅用笔写下了悲壮的诗篇,而且用生命写下了壮丽的史诗,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们民族的千古绝唱,弹奏出了属于我们民族的正气之歌。”
“写”诗和“弹奏”乐曲,都是人的动作,但说话者却让“生命”这个抽象语词接受了“写”的具体动作;让“诗句”接受了“弹奏”的动作。这就是在修辞学上被称为比拟的修辞格。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说话的人有意识地把物当作人和它对话;或用适合于人的动作来让物接受;或用适合于人的词语来修饰物;或用陈述人的方式来描写物;或以物的身份进行自述的修辞格,就叫比拟。
作为口才施展的一种技巧,它基于联想,富于启发性而且又常常能把静态拟成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在说话中恰当地运用它,会收到生动、具体的效果,而且还便于表达感情。
3.借代
“学好ABC,到处都有用”,把ABC看作外语的特征,借以代外语;“目不识丁”,借“丁”字代全部文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鸡犬”代鸡犬之声,因鸡犬之声属鸡犬所有;“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兵革”代战争,因兵器披甲是战争所凭借的物质条件。上述数例中,借用与代表的词语之间,或以某种特征相关联,或以某一象征意义相关联,或具有某典型性的代表意义,或具有部分与全体的关系,或具有所属、凭借关系。这种不直接说出该人或该事物,而借与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格叫做借代。
说话中灵活运用借代这种技巧,会使说话人的话语更生动,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不但说到了某人或某物,而且还把与某人或某物有密切关联的东西也说出来或暗示出来了,所以,这样的话更能引诱听众去作联想,因而也就更能吸引听众。
4.夸张
当描绘某人又高又瘦时,人们说他像根“竹竿”;当向医生诉说你的病情时,你说发高烧,全身就像“炭火”一样烫。果真人高瘦得像竹竿吗?果真全身有炭火那样高的温度吗?显然是言过其实了。但是,这种言过其实,在听者看来却并不觉得是虚假的,相反却加深了印象,这便是说话夸张的技巧。
夸张是言过其实,但为什么听者不觉得它虚假呢?因为夸张也能突出事物某一性质较合理的地方,而且它常常与比喻、比拟等技巧结合在一起,听话的人心里自然有数。
说话时,合理地运用夸张技巧,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既能加强说话的感染力,又能“启动”听者的想像力。
所以,古人的分析也不是没有道理:“俗人好奇,不奇声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宜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夸张虽可言过其实,但不是浮夸,不能哗众取宠,更不能无中生有、信口开河。它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它之所以言过其实而又不虚假,其奥妙就在于突显了事物的某一部分性质,不似真实而又胜似真实。另外,说话时运用夸张技巧时,人们要注意分寸,要让听者知道你在夸张而不是写实;不要单纯为了猎奇而强行夸张,像在作报告时,或介绍经验等场合就不能随意运用夸张技巧。
5.双关
说话时,使用的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有时这种含义却并不表现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字面意义上,而隐含在这个词或这句话的背后。而说话的人要表达的意思则恰好隐含在这个词或句子背后。这便是双关技巧。
造成一语双关的方法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运用谐音法。
有一次,一位小伙子向老人问路:“喂!去索家庄该走哪条路?还有多远?”
老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对小伙子的傲气和无礼很不以为然,随口应道:“走大路一万丈,走小路七八千丈。”
小伙子听了摸不着头脑:“怎么这儿论丈不论里?”
老人笑着对他说:“原来这儿是讲里(礼)的,自从不讲里(礼)的人来了才讲丈的。”
小伙子一听就知道自己失礼了,老人正在婉言批评自己,连忙给老人赔礼道歉。
在特殊情况下,不愿明言指责,运用谐音法可达到委婉批评的效果。
6.对比
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这样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不过是苍蝇。”这里鲁迅把“战士”和“苍蝇”拿来比较,犀利地讽刺了那些诬蔑革命者的所谓正人君子,以坚定的决心支持着那些投身革命的勇敢战士们。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面貌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通过比较,可使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等更加突显,并且鲜明地表现出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这就是对比。
7.反语
萧何以谋反罪诛杀韩信后,又召集群臣,设下油锅,要韩信的谋士蒯通当众供认和韩信谋反的罪行,在这种特殊环境的营造下,蒯通无法直陈其词,便用正意反说的方式,先数落了韩信的“十罪”,接着又列举了韩信的“三愚”:“韩信收燕、赵、三秦,有精兵四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一愚也;汉王驾出成皋,韩信在修武,统大将二百余员,雄兵八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二愚也;韩信九里山前大会战,兵权百万,皆归掌握,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三愚也。韩信负着十罪,又有此三愚,岂不自取其祸!”蒯通明为数落韩信的罪状和愚蠢,暗则为韩信鸣冤叫屈,致使满朝文武为之动容,赢得了众人的同情,迫使萧何难以下手烹杀。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反语的修辞格,以此来摆脱不利的谈话环境。
8.引用
在战国时代,有一位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他为了使秦惠王采纳他主张征战称霸天下的观点,使用了旁征博引的说理方法。
他先详尽地向秦惠王分析了秦国优越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等国情,以此作为可进行征战的证明,但秦惠王不为所动,漠视他的建议。苏秦又列举了历史上的“五帝”“三王”等事迹,最后秦惠王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这就说明事例既要广博,又要不背离中心主题。
一个人如果在演讲和谈话中巧妙地引用典故,也可以达到叙事论理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戏剧性效果。当然,这也显示了说话者的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