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车杀机: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04:46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导学稿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执教人:     单位:

【学习目标】

1.记住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和温室效应。

3了解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学习准备】

快速浏览课本P113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注意每个题目中的关键词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意大利的“死狗洞”,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却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

(2)将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3)我们平常常喝的饮料你知道叫什么吗?这说明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每个性质想一幅图片来说明)

自学课本第115页找出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性质一:与   反应:化学方程式

性质二:与   反应:化学方程式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观看课本6-16和6-17,完成下列问题)二氧化碳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                            、            。也有不利的一面,它会造成       ,可以通过             来解决。

①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涸的深井之前,为什么要做灯火实验?怎样检验?

②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根据二氧化碳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4.一氧化碳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p117-- 118上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注意每个题目中的关键词。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溶于水;

一氧化碳和碳的化学性质相似:

性质一:   性:化学方程式:

性质二:   性:化学方程式:

(1)农村家庭中为了预防煤气中毒,在房间中放一盆水,你认为可行吗?

(2)家里煤火关上火门后,你注意到火苗呈什么颜色吗?这是什么气体在燃烧?

自主学习

1、根据学习准备的内容建立本节知识结构

 



2、向同学们展示并讲解你绘制的知识结构图。

 

【合作学习】

讨论一:观看实验录像,结合课本图6-14和阅读实验6-6,完成下列内容:

1、第一朵小花喷醋酸的目的是什么?

 

 

2、没有第二幅插图,这个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了吗?可能情况是什么?

 

 

3、没有第三幅图,这个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了吗?可能情况是什么?

 

 

讨论二:

1、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没有实验,你认为如何记忆化学方程式?

2、如果你选择实验装置,你会选择下面哪套实验装置?为什么?



 

【拓展学习】

1、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途下图所施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里,并轻轻振荡试管。(如右图)

(1)描述产生的现象: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水槽中为澄清石灰水则:

(1)描述产生的现象: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螳螂放在盛有CO2的A瓶中,将蟋蟀放在盛有CO和O2的B瓶中,两个瓶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

A瓶中蝗螂的死因是__________      _;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馈

自我检测:

1.下列图示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2、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

3.下列做法存在事故隐患的是      )

A.在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煤气中毒

 

 

B.在应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检查出气孔是否被堵塞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D.点燃CO气体前,应先检验其纯度

4.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二氧化碳,胶头滴管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看到的现象是:            所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是:                              

5、区别CO2、CO、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用灼热的氧化铜

本节的收获是:(在知识结构图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