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粘连治疗哪家好:杨浦区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智解“3+1”课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3:17:28
“知识杨浦”在基础教育转型上练“内功”  “创新杨浦”在创新人才培育上辟“新路”夯实基础  突出重点:让创新试验“波光粼粼”(附照片)杨浦区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智解“3+1”课题    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全球性的话题,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的“永恒主题”。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尤其是基础教育如何开创性地探索一条培养创新人才的高效之路?对此,杨浦区作了充分的调查、缜密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由此形成的《杨浦区创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三年规划》,充分作了体现和部署。
    杨浦区创建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其特征是依托高校,实现资源共享;其定位是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指向是形成以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能胜任创新型教育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通过创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加强基础教育与高校的衔接,实现共享双赢的目的。搭建平台、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推进发展,在课程建设上有新的突破,在资源整合上有新的进展,在教师专业发展上有新的建树,在创新评价上有新的探索,形成全区浓郁的创新氛围,为杨浦区推进“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为全市基础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后备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而联合高校开展课程建设试验项目、联合高校建设科教创新服务平台试验项目、联合高校开展师资建设试验项目和联合高校开展评价改革试验项目,被简称为创新试验的“3+1”模式。
    显然,将创新试验架构在学校教育改革与重建的基本框架内,而不是另起炉灶,这就使这项试验有了基本的试验基础和创新的现实可能。
   
在课程建设上“发力”:联合高校开展课程建设试验项目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载体,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最基本的媒介。
    杨浦区将创新试验首先落实到课程,这是牵住了“牛鼻子”,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成立区课程研发管理中心
    建立的区课程研发管理中心,发挥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功能,与高校联合开展学校课程建设,落实好三类课程计划。
    这就使与大学联手进行的课程开发,处于一种可控可行的状态,对全区推进、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的浪费,具有很大的意义,也是政府负责任地担当起国家课程实施的职责所在。
    加强区域课程建设
    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科学、劳技等课程,帮助资源薄弱的学校开足、开好基础型课程。拓展和深化“名师讲坛”,对高中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对初中生开设“科学与人文”课程。
    针对区域课程建设的重点,杨浦区的统盘筹划,对区域课程的形成与成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是国家课程区本化的一种有效探索。
    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充分发挥区域内5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10余所与高校合作办学的中小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大教授进小课堂”,给师生授课和面对面、手把手带教师生进行课题研究,加强研究(探究)型课程实施。学校师生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实验室、博物馆等场所进行教学活动,“小课堂搬进大学堂”,丰富拓展型课程。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移植高校的特色优质课程资源,开设高中启蒙课程,建立专业衔接机制。如同济大学派出专业教师到同济一附中,为中学生开设基础德语、三维动漫设计等课程,同济大学也准备把建筑艺术专业延伸到高中年级,丰富学校的拓展型课程;杨浦高级中学邀请高校学者、专家带领高中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上海理工大学把机器人、计算机专业等课程,向高中年级选修课延伸;体院附中的学生现在也可以选修体育学院的强势课程“体育新闻”、“体育英语”、“体育编舞”等。
    要使学校办出特色,充分发挥各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校与大学、科研机构及社会力量的合作作用,这是至关重要的。
    促进文化融合
    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和考察大学校园,加强大学社团与中学社团的联谊与交流活动,对大学文化尤其是大学精神文化进行选择吸收、学习和借鉴。
    当今的课程概念有进一步扩大的要求。参观、考察、联谊和交流,就是一种看似不是课程的课程。
    点评:与高校联手进行课程建设,不仅增加丰富中小学的课程内容的“钙”和“量”,而且能提升培养创新能力的“锌”与“质”。
   
在提供服务上“发展”:联合高校建设科教创新服务平台试验项目
    创新,既要有基础型的普及,也要有提高型的深造。
    杨浦区提出在科教创新服务上扩大试验,有着深一步的考量。
    建设上海市青少年科学院沪东分院
    建设上海市青少年科学院沪东分院,发挥整合、研究、指导、服务的功能,探索和建立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形成高校、社会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服务平台。
    这也许是更高层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平台,是高校和社会资源“转移”至中小学的“操作”。
    提供公共实训基地
    建立多个新颖的学生科技实验室和动手操作场馆,为全区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劳动技术》、《科学》等课程提供公共实训基地。
    创新实践的载体,在培养创新能力上具有物质基础的作用。公共实训,不再仅仅成为中职生学习的场所,而且成为中小学生实践的课堂,这种探索具有新意。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适时在相关的高校实验室、图书馆和其他社会科教、人文场馆挂牌,建立一批“上海市青少年科学院沪东分院培养基地”,为学生的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资优生的课题研究与创造发明活动提供“科研场所”和“孵化基地”。
    校外教育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学校教育的利用效度。培养基地的建设,就是向丰富程度要利用效度的传媒。
    加强人才交流
    在区域内设置社会实践基地和岗位,向大学生开放,通过教师交流、课题(项目)结对研究等方式,加强人才交流,共同提高。
    大学资源向中小学生开放,基础教育阵地向大学生开放,这样的“对换”,有利于共享与共赢。
    点评:区域搭建科教服务创新平台,既保证高校等社会资源的基本利用,也产生共享共赢的无穷联想。
   
在师资建设上“发威”:联合高校开展师资建设试验项目
    教师,不仅是创新试验的成功主体,也是检验创新试验的客观指标。
    杨浦区创新试验成效的重大标志是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与高校共建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
    与高校共建区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发挥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开发与推广、校本培训的指导与评价、课题研究等功能,着力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
    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发挥学校和区两个层面的积极性,既有面的覆盖,也有点的提携,这是正确的选择。
    合作开展教师高一层次学历研修
    合作开展教师高一层次学历研修,重点提高科技教师的学历层次。
    一定的学历总在某一个特殊时刻“表现”影响力。教师的学历层次提升,有着潜在的意义。
    开设专业和专题研究班
    开设专业和专题研究班,增加教师创新能力培训的比重,提高教师人文和科学素养以及开设研究型、拓展型课程的能力。重点加强科学学科教师的培训,丰富他们的学科本体性知识和专业技能。
    教师的聪明再塑,通过专业深造和专题滋养,也是一条道路。
    促进校本研修
    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立足学校实际,发挥团队力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高校进入中小学校本教研领域,将大大拓展这种研修的高度和厚度。
    点评: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试验的成功,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是一个“保险系数”。
   
在评价重建上“发现”:联合高校开展评价改革试验项目
    评价,既是一种适时的检验手段,也是一种质性的影响导向。
    杨浦区创新试验打破以课本知识掌握为唯一标尺的狭隘,大胆试验是必须的。
    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学生成长情况,体现评价的多元性、开放性、个别性和发展性。
    “四性评价”,是对综合性的有力回应。
    改革教师评价
    改革教师评价,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
    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不仅仅是评价的拓展,而是评价的变革。
    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
    完善学校发展性评价,更加注重通过学校课程教材改革和教学研究促进学生创新潜能、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校发展性评价,更重要的是看创新精神在师生中的实践程度。
    形成创新文化
    实施对区域内5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0余所与高校合作办学的中小学校的发展性评价,引导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努力形成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的形成,才能保证学校创新教育的“长治久安”。
    点评: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这对创新试验能产生推进的效应。评价革命,也必须在创新中实现。
       
经典事例  上海财大附中为高中生建“大户室”
    2009年8月31日,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内一片欢腾,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实验基地上财大附中金融实验室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随着上财大附中金融实验室正式“开锣”,股票、期货、外汇……这些只有经济学家和投资爱好者才会研究的金融知识,如今走进上财大附中高一学生的课堂,成为一门选修课。
    依托这个金融实验室,上财大附中将首次在高中开设系统的专业金融课程。高一年级将把金融课程列为必修课,每周1到2个课时,从最基本的金融知识教起,在全体学生中普及金融知识。高二、高三年级,将开设拓展型和研究型的金融课程。上财大附中的金融实验室与上财大的金融实验室将对接,选拔优秀学生到上财大的金融实验室继续学习。
    开学第一天,上海财经大学就派出金融科学实验室主任谢斐博士,带领两位硕士组成教师辅导组,在上财大附中的金融实验室“上岗”。此外,上财大附中还将选拔计算机老师和骨干文理科老师到上财大进修。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黄林芳和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杭开才共同启动了实验室。杨浦区副区长吴乾渝在讲话中指出,上财大附中金融实验室是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对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上财大附中校长包罗也认为,这一方面从高中起普及相关知识,将提前对接大学教育,促进学生专长发展。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财知识,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