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肿瘤医院甲状腺科:《三国演义与职场谋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7:46:13

                       

 

                       

一、异彩流金,陈兆杰老师感悟“四大名著”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

  “听君一言,胜读十年”,欢迎大家关注搜狐职场一言堂,我是张文强。我们曾经推出过一系列叫做:“从名著到职场”这样一个专题;我们也跟大家分享过,有关“红楼梦到职场晋升”这样一个专题,当时也是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所以,我们也跟大家分享了,有关《红楼梦》当中,怎么样去看到,在职场方面发展的这样一个路径。我们这个系列将从中国的"四大名著",跟大家一起去探讨,有关在职场上的方方面面。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这期专题是:“三国演义到职场谋略”。

  三国我想这是一个令人神驰向往的一个时代,因为人才辈出。我们曾经听过很多很多的词语描绘这个时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都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也是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而且我想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因为有人说《三国》看多了,会让人感觉特别的聪明。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在职场当中发展,有智慧是非常必要的。那到底,我们怎么样去借取《三国》当中的这些智慧,用到我们职场当中呢?今天我们还是请到了陈兆杰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分享,这样一个非常精彩的专题。

  陈兆杰老师自从上次和我们合作,从“红楼梦到职场发展”这样一个专题之后,我觉得陈兆杰老师的人气,在搜狐来讲应该是大幅提升,是我们2010年度搜狐职场言堂最受欢迎的讲师之一。

  好,下面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陈兆杰老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否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曲古词让我们又回到了中国的古典时期。

  文化的传承,名著的学习本身是具有古典性,又有时代性。在这个年终岁末,在这个又将迎来中国最具传统的节日之前,我们再次在搜狐回顾中国文化是件莫大的幸事。

  我说国学的学习要得门而入,因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中国的国学源远流长。最复杂的门莫过于先秦诸子、孔孟、老庄,而最捷径的门莫过于四大名著。名著不是小说,之所以“名”,乃文明天下;之所以“著”,因为他经典而专有。中国的四大名著我们已经讲了红楼梦。今天要重新来学习,我们都耳熟能详,甚至已经深深印到骨子里面的那本书,叫《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在中国的名著里面,别具一格。我想这四大名著各有各的特点,《西游》、《红楼》、《水浒》、《三国》各不相同。我曾经试图用一个字来感悟这四本书,发现他们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因为这几本书的味道,分别代表不同的酒类和不同的人文感觉,比如说西游记用一个字来体会,我认为应该是一个“悟”,感悟的“悟”。因为西游记有悟能、悟静、悟空,三个人,三个时代,三种年龄;先悟能,去掉贪婪;再悟静,去掉是非;最后悟空,才去掉执著,才能达三藏我佛之境,这是人的三度修炼。

  《红楼梦》我虽然讲过了,但是我觉得《红楼梦》,它的含义远远胜过每一次演讲,我认为这里面从情到哀,莫过于一个“哀”字。从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到很多青春女子英年早逝、夭折而亡,都是一种莫大的哀伤。所以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我们再说《水浒传》,能担当哪个字呢?《水浒传》有人说义、有人说忠、有人说勇,但通观《水浒》发现,可以得一个“怒”字,怒气中烧,怒不可遏的“怒”。因为你读《水浒传》感到很憋屈,英雄豪杰,被人所欺凌,大汉被人所追杀,你说你读遍《水浒传》,是林冲不怒,还是武松不怒,是武大不怒,还是宋江不怒。

  林冲80万禁军总教头,搁今天讲他是管全国的御林军,但被一个“官二代”高衙内追得满地逃亡,老婆几乎落入人手,可见英雄陌路,穷图悲歌。人虽然敢怒不敢言,但是怒到最后就会一发冲天,所以第七十回,“梁山举义,感想天下”,是一本聚集男人的书,所以看水浒传可得豪情。里面只有三位女子,但是这梁山里面的三女子,个个比男人更凶猛。母夜叉孙二娘谁人敢惹,母大虫顾大嫂也是一条好汉,且不说一丈青的,所以说水浒得一个“怒”。

  那么《三国》呢?《三国演义》比《水浒传》更具真实性、传奇性、演义性,但更具穿透性。有人说,读《三国》可得谋;有人说读《三国》可得权,我认为读《三国》要得一个“义”字。演义的“义”,忠义的“义”,义气的“义”,仁义的“义”。但这一个“义”字,里面的意义有多深,开篇就是“桃源三结义”。可以想一想他们义到了什么程度,叫“义”搏云天。那关云长,“义”的化身,他能够千里走单骑,保两位皇嫂千里寻凶,放弃上马金、下马银,放弃一座豪宅,放弃汉授亭侯,跟曹操不惜翻脸,千里寻兄。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你想今天还会有人保两位皇嫂千里寻兄吗?那不可能,在今天很可能是皇嫂归我了。那刘备呢?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一个皇帝不惜跟赵云翻脸,跟孔明决裂,亲率70万大军,到江东报仇。虽然战败身亡,火烧连营,但刘备始终无悔,说:“同年同月同日死,此生愿平!”。刘备在中国486个皇帝里面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他不爱江山,也不爱美女,他爱兄弟。所以,读遍了四大名著感悟很深,这四本书,我想我们春节的时候可以读一读。

  大家说读好书,用什么来配呢?好书必须配好酒,中国古有读书下酒之说。像当年古人读汉书可下酒,有一个人读本汉书喝两壶好酒,别人不信就去看看他,他正好在屋里面读张良传,先读到张良在桥下遇黄石公得其三略,说:“名师遇高徒人生愿足矣!”。“咣”喝了一斤酒;又读到张良派刺客刺杀秦始皇,结果秦始皇派出了很多的车,不知道哪个是秦始皇,杀错人了,一拍桌子说:“人生大憾!”,又喝了一斤,就他这种水平喝两壶都不够。

  我们读《四大名著》要喝什么酒呢?比如说春节了,你拿着《水浒传》配什么酒呢?我认为水浒传必须配高度白酒,65℃以上。为什么?这是男人的酒,这样你会看到血脉喷张,你会看到情奋激发,这个白酒配上《水浒传》这是绝配!

  读《红楼梦》就不能喝白酒了,李逵看《红楼》,都不是一码事。必须得喝红酒,高品质的,最起码喝20年珍藏的。因为红酒既像血脉,又像血泪,既有辛酸又有感悟。红色孕育着整个人的精神,那一抹淡淡的红色和伤感。

  读《三国》,《三国》的味道至真至纯,寻遍天下名酒,我认为可配《三国》者,唯有日本的青酒,因为“君子之交,淡如水”。水酒为青,而日本对《三国》的研究也是世界前列。从“三国的游戏”到“三国谋略”植入日本企业,世界无人可及,所以青酒配《三国》也是绝配。

  读《西游记》要配一种酒,这种酒你根本就想不到。《西游记》不一样,要想读《西游记》你必须买一箱农夫山泉。为什么?农夫山泉有点甜,水味致淡,水情是真,这点甜要若有若无、若无若有,蒙蒙胧胧这是感悟的境界,所以“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二、豪情驰骋,陈兆杰老师纵论三国

  这四瓶酒喝完了,春节过完了,你晕忽忽有了文化就可以开启兔年的美好生涯,我们走过了《红楼》的沧桑,终于来到了《三国》的豪迈。《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本让世界人仰望的一本书。读《三国》的每一点滴,每一片断都有莫大的震撼,英雄豪杰辈出、虎跃龙翔长存。后汉三国年间,两百年时间天下纷乱不堪、纷乱不止。但是,我们要感觉到一种深深的震撼,那样的一个乱世才能孕育英雄;那样的一个波涛,才能产生豪杰。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愿意回到三国,因为有很多人可以做朋友,或者可以做敌人。

  我曾经设想过,如果回到三国,我和恋人怎么交往?不过回到三国,第一大幸事是可以拜诸葛亮为师。因为得诸葛为师,一定可以真真正正地学会中国的儒道士文化,而能为中国智慧的第一传人的传人,最起码有第二传人。

  如果回到三国,我愿意给赵云当一个士卒,因为赵云在中国武将里面名列前茅。仁智有谋,形象又帅,能力又强,可以说找遍世界各层干部,无缺点者唯赵云一人。而且爱士卒、平军功,从不冒领赏赐,也不妄图功劳。

  若回到三国时期,我们愿意给孙权当部下,因为孙权对部下远远超出了我们当今领导和员工的关系,那已经是真正能够以部下为上,以社稷为轻的高人。

  如果回到三国,我愿意和曹操做敌人,因为敌人越强大,才能证明我越强大,因为高手相搏才能够立在巅峰。所以说《三国》说不尽的人物故事,道不尽的古韵悠长。

  今天我们来学《三国》,截取几朵小花,略呈于诸位面前,共同体会中国国学之美、文化之美。我们要学中国的国学、中国的文化和《三国》,首先要明白,我们要学什么。

  第一、要学职场人物;第二、要学职场谋略;第三、要学职场榜样。古为今用,用到实处才能够知行合一。《三国》里面高手辈出,群星璀璨,明星云集,从哪位开始讲起呢。真正让我们感到当今世界的困惑和迷茫,来自于很多,但真正的根源来自于我们的贪婪和无知,来自于我们的无知和不自制。

三、仁者无敌,职场人要向刘备学仁义

  我们认为要学的第一位人物莫过于大汉皇叔,《三国演义》正统:刘备、刘玄德。

  刘备可不是一般的人,刘备是皇叔,根红苗正,当代皇帝的亲戚。大家说刘备他凭什么能够得三分天下?天生贫寒、能力不强、长的一般,好像有点怪异,耳大垂肩,基本上已经超过了残疾人,手长过膝,猩猩也不遑多让。

  那到底刘备以何而得天下?半生戎马,无片履、无寸瓦。大家说因为他有诸葛亮,但是仅有诸葛还不足以,刘备成功有很多原因,且我们知道刘备最大的特点是笼络人心。我读《三国》,看《三国志》,看遍了“品三国”、“麻辣三国”、“水煮三国”,《三国》就差就没大卸八块了。但是我感觉不到力量和方向,后来重新研读发现,刘备是中国文化史上作为一个高层领导干部里面唯一的一位最爱哭的人。

  刘备的眼泪如滔滔江河绵延不绝,他到中国内蒙和西北,水患即来,大旱即止。因为他没事都哭,刘备爱哭,似乎不像一个英雄,其实你错了,“无情未必真豪杰,只因未到伤心处”。刘备的哭都有特点,他真爱哭,他才可以和他的祖先刘邦相提并论。刘备的哭可不是一般的哭,刘雪华哭半天顶多一个哭星,坐在宝马上哭,哭完了还要下车,那宝马车又不是你的,哭哭而已,但刘备哭来一个天下。

  我觉得刘备特别有意思,我看了两个关于讲刘备之哭,刘备只要打不过别人就哭,没事就哭。而且刘备的手工特别好,织席、贩履、打毛衣、做十字绣,那都是一绝。坐门口拿一毛衣,边织边哭,正好这个时候孔明来了。

  孔明说:“主公,你因何悲伤啊”?

  “孔明先生你不知道啊,曹操来打我们了,曹军百万,我只有千余士卒如之奈何”,刘备真哭了。

  孔明说:“主公莫慌,有亮在此,料也无妨。曹军虽多,蝼蚁之众。主公,你歇着,亮去操练,保管曹军有来无回”。

  刘备一听高兴了:“有先生”。孔明去练兵了,刘备进屋,上网偷菜,啥都不管了,因为有孔明拼命我管什么呀,一想不行还得哭。又拿一草鞋坐在屋外,又哭,正好张飞来了,“大哥哭啥呀”?

  “三弟你有所不知啊,曹军来犯,干将千员,典韦、许褚、徐晃、于禁,这几位大将将至,关张赵云如之奈何。

  “大哥你说啥呢?看不起小弟是不,我告诉你曹将虽多,插标卖搜。有弟在此,来一个挑一个,来两个挑一双,哥你歇着,我张飞和我二哥练武去了”。

  “有劳三弟”。

  张飞“咵”(拟声词)走了,练武拼命去了。刘备进屋,上网聊天网恋。

  我发现很奇怪,刘备的人几乎都累晕了,就刘备一哭万事解决。因为高手不在于自己干什么,而是在于能够让部下各任其职、各安其事。领导越勇、员工越笨,领导越笨、员工越勇;所以说,领导越强,团队就会越弱。因为你会削弱每个人的创新和每个人的迸发力。

  刘备只此一哭,天下已有三分之一,这是一个玩笑话,如果哭都能够当皇帝,我们啥也甭干,坐家就哭,能哭到一套别墅,也不错。别说别墅连北京的一张床也哭不出来,就甭说一套房了。刘备到底因何而成就天下?诸葛亮早有明训,在诸葛见刘备在小屋里面的那一番的对话,是称“龙中对”。孔明说道:“将军你能成功,可占四点:第一:将军即帝室之族;第二:仁义布于四海;第三:总揽英雄;第四:思贤若渴”。

  意思是说刘备,第一:你是皇帝的亲戚;第二:你的仁义天下文明;第三:你手边英雄豪杰众多;第四:你还渴慕贤良。而这四个到底哪个是刘备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呢?我们应该从这里面学到点什么。你说皇帝的亲戚不好使吧,皇帝本人在曹操手里。请问是皇帝本人好使,还是皇帝的亲戚好使?是市委书记好使,还是市委叔叔、表舅好使?本主更好使,因为权力是绝对垄断的,所以说这不是。

  说“总揽英雄”,刘备的英雄也不多,文官诸葛,武将关张赵云。与曹操孙权相比,从数量到质量都有差距。说“思贤若渴”,那当时“三国”谁不渴慕贤良,谁不渴望人才呢?那曹操为见许攸“披发显足”,光脚没梳头就出来见了,为什么?因为想急眼了。那孙权为了贤才,在江东专设招贤馆,来了给各种政策,给户口、给房子、给食物,所以说整个东吴人才辈出。其实刘备真正能够超越众人的只有一点,因为刘备有仁义,叫“仁义布于四海”。刘备是仁义的化身,这一点至关重要,仁义是文化的方向。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他的根就在“仁”和“义”二字,刘备的仁义体现在方方面面。以仁来讲,刘备可以三让徐州;刘备可以挟民渡江与百姓同败而不进江陵,而且更重要的是刘备说过一段话,是刘备的心声;当时庞统让刘备杀刘璋取西川。

  刘备说:“我不能这样干,这样干有失仁义,我一出世,就必须和曹操有相反的地方才能成功。曹以暴,我以宽;曹以利,我以义;曹以急,我以缓,方可得到天下”。

  仁义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魂,我们做企业可以失掉很多东西,如果仁义失掉了,就会被天下人所唾弃。所以说,刘备的仁义让我们感到非常非常的有力量。做一个领导人,不仅要对客户有仁义,对国家有仁义,对员工也要讲“仁”和“义”,这一点很重要。

  “海底捞”为什么成功?很简单,仁义到了极点,他的员工颇感仁义。而且我们走到每一个“海底捞”员工都充满着激情,因为他们的员工从刚开始,房间都带空调,员工和父母都可以领到工资;仅此一点,这种仁义已经泽倍到了员工的家人上面,他怎能不拼命工作。牛根生一样讲“仁义”,从“老牛基金”到为一个普通员工捐出40万,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企业的力量,所以说:“得仁义者得天下”。仁义者,道也,得道多助,方能助你在乱局中依然取胜,在危境中依然前行。所以说,刘备的“仁义”二字是刘备的根。

  诸葛亮为什么会累死,很简单,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而他遇到刘备仁义的化身,他就必须要累死。因为,对刘备的不忠,就意味着对仁义的不忠;对仁义的不忠,就意味着违背中国文化底线,这是任何一个中国古代的文人和武士,所不能够去面对的。我们学到仁义是中国的文化命脉,推理及人,我们既要讲“仁”,又要讲“义”。仁义归到最后有两点,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和企业尽忠;有忠、有孝者,方成仁义。古代曲晓莲讲忠臣结为仁义之余脉,这是刘备要学会仁义,仁义就是道德的高度,做人的品位和真正能够让别人感到温暖和感怀的力量。

 四、“七项全能”的强人----曹操

  刘备之后,我们要讲第二个人物,这个人物比刘备更富争议,但比刘备更具魅力。古往今来,对此人评说者如过江之鲫,但能看懂此人者寥如晨星,好人坏人以随尘风,英雄枭雄已入历史。但今天仍要提出此人来感悟一下,他身上所散发的一种淡淡的文雅之香和浓烈的豪士之气,此为中国历史上的不二人选曹操、曹孟德。

  曹操,有人说他是奸雄,有人说他是反叛,有人说他篡汉位,有人说这人是天生的坏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历史不要扣帽子,学历史也不能贴标签,以史为鉴可以知本性;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那么以曹操为鉴,能照出来我们身上的什么呢?

  曹操身上的优点,罄竹难书。我做了总结,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七大高人于一身的人,可以说他的每一点摘出来,都是一个人毕生的修为、毕生的努力,他却七合一了。研究后发现,曹孟德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七合一”之一。哪七个大家可以猜,是政治家、阴谋家、权谋家…我们今天没有时间来讨论,我来说你来听。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搜狐一言堂,只是一家之言。你可以扔板子,你也可以扔黄金,抛砖可以引玉,抛砖也可以引刀,关键是我们只要有独立见解,我们就可以去各自发表看法,成为百家争鸣。我认为曹孟德第一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政治家只需要说一句话就足以,“挟天子以令诸候”。可以说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正确性,高度的政治实操性。当时在中国尊君的朝代里面谁把握了皇帝,就把握了最高统治。金口玉言,此为圣旨,何谓圣旨?圣人之旨,圣者是得天的。曹孟德从得到汉献帝的信任第一天起,他一切的行为都伸着正义和讨伐。就像美国可以控制联合国去打朝鲜、打伊拉克一样,虽然打仗是侵略,但只要挂着正义的牌子,那就是荡平天下、扫除余孽、反恐而已。人是需要牌子的,要撤大旗拉虎皮,这“挟天”的令诸侯是曹操,去打谁都名正言顺,都让百姓归服,仅此一点,政治的高度已经足以。而且,这样的高度是万民响应,是天下、是博爱,是所有人都认可的行为。此为政治,我们就不再谈更多的政治,略带而过,你可以思索“挟天子以令诸候”,这七个字的魅力。

  第二个,曹孟德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我们说政治在企业里面,最好少做,手腕需要,但企业玩政治就有点太过了。但军事是需要的,因为企业营销、战略、沟通、谈判等,企业所有的一切经营行为都在竞争中取胜,如果没有经营行为,如果没有军事行为,不要忘了古人说过:“商场如战场”,战场就需要军事的韬略。

  曹孟德的权谋天下无敌,韬略也天下无敌,他的军事有两层内涵:第一层,军事理论。因为中国人做军事,不能够只打仗,得要有理论。曹孟德理论有两本书,令后人敬仰,第一本《孟德新书》,专写孟德的理论修为;第二本,曹孟德是中国古代助《孙子兵法》第一高人,曹操助十家孙子排名第一,他把兵法里面的所有理论都用自己的一生的军事实践来印注,终于使《孙子兵法》能够成为一本活的参考书。如果你每次看到《孙子兵法》、《十家注》,孟德所写文字就会感到孙子、孙武后世有传人,这是孟德的理论层面。曹孟德的军事实践更是高超,曹孟德扫荡天下、平和六夷,他灭袁绍擒吕布,平刘章灭刘表擒刘崇,可以说出征辽东无所不行,统一东方。孟德说过:若没有我天下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在中国最战乱的三国时期,天下人最大的愿望是两个字“统一”,而孟德用他的行为,使统一几乎达成。如果没有孙刘赤壁之战,统一天下者当属曹操,那又是一个秦皇汉武式的人物。但是没有办法,曹孟德碰到了克星,就是那个能摇扇子的诸葛亮,使天下平定功败垂成,但不影响曹孟德一生的军事武功,名垂千古。孟德的军事,不用多讲我们看《三国》,深有体会。

  第三,曹孟德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大家说改革跟他有什么关系呀?难道还开放。中国的改革从商鞅开始,历经变革;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各种朝代的更替,改革是一种必然;从王安石的“青苗法”,到后世的“井田制”中国的发展才风起云涌,封建社会是一个历史形态,但是改革是必须的。曹孟德的改革成就仅次于商鞅,为什么?因为他改革了两个中国当时最顽固的疾病:

  (一)曹孟德选人才的方式与众不同。我们知道,在三国魏晋时期,选人才看两点:第一点看门第——出生。你的出生家里富贵,你就富贵,是农民,就没有人搭理你。那时候特别重出生,就是看你祖上六代干什么。

  (二)看品德,先看德后看才。但孟德在洛阳一拍桌子说:“这个东西要废了”。他说了四个字“唯才是举”。看人才,看德没有意思,要先看才能,在今天孟德的这个选人的方式,有重大的实践价值。我们今天很多企业说:“我们选人先德后才”。但我想问问诸位,你们会发现你选一年下来,你的员工固然很善良,但是笨蛋居多。因为能力和品德永远是两码事,有品德不一定有能力;但是,除了业绩需要创造客户来维系,发展的99%是需要能力来体现的。而且更可怕的是你所认为的先德、后德的“德”。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你能告诉我什么叫德呢?我们连标准都没有你怎么能够去衡量,忠诚就是“德”。但是,很多人之所以忠诚因为他没有本事,不得以而忠诚;很多人上班早来晚走,无非是在混日子,早来打公司电话,晚走上网、聊QQ,他根本就不做业绩,因为业绩的体现,要靠他的能力。所以,马云说过企业不能有“大灰狼”,犯人太多不行;但也不能有一堆“小白兔”,看着很可爱、很温顺,但是毫无用处,只能让企业迈入深渊。

  真正让企业成功的,是能力的彰显,是业绩的提升和企业真正的发展。所以围绕《三国》的真传,选人先看能力,后看品德;有了能力,品德才有意义,而没有能力,任何的品德都是一种虚幻。所以,我们要去体会,为什么曹孟德身边那么多的英雄豪杰,文将有荀攸、许攸;文士有贾谊、郭嘉比比皆是;武将更不用说了个个顶尖,从典韦到乐进,从张辽到庞德都在曹操帐下,很简单,不管你是土匪,还是山贼;不管你是农民,还是工人,只要有能力我曹操一样重用,终于有了宦宦的人才方队。当时曹操可以四面开战,因为他人多,而刘备独当一面都会顾此失彼,为什么?就哥儿三个,跑了剩两,谁也打不过,三英才能战一个吕布,能干什么事。所以说,人才众多,在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曹孟德用人这是一绝的,四个字“唯才是举”。就算你要看德,也要在有才能的队伍里面选德,而不是盲目地选德。因为我说过,很多时候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好人和高人是要学习的,如果不学高人之法,只是好人,而一辈子连个房都买不起要他有何用哉,所以要懂得此处之妙。

  第二改革,曹孟德做了一个全中国史无前例的创举——屯田,他开启了军屯的历史。因为曹孟德发现他的士兵太多,打仗又不是天天打,很多士兵闲着吃粮饷,耗不起。那时军备竞赛,美国打伊拉克花了好几万亿美金,美国这么富的国家,都感到困难,况且曹操。他又发现由于战争频发,中国大片土地无人耕种,战死人太多,都成荒地了。孟德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屯田、军屯。淮河两岸、黄河上下游、西凉荒漠,处处都是曹孟德军队的身影,他们平常打仗,不打仗种地。种地的收获,一半交国家一半做军饷,再给你发20%。军士们纷纷上阵用命,精心种田,终使北方大富。而且在西凉的屯田,直接造就了中国一个重要的前身。

  我们知道中国在喀什有一个重要基地:新疆建设兵团,此乃曹孟德屯田之余脉;三五九旅,也不过是学曹孟德军屯所成的塞外江南,所以说这个军屯太可怕了。因为上百万人马种地都是棒小伙,打仗也都不要命,结果孟德军士走哪种哪,天下大富军民大乐。

  第四点,毫无疑问,曹孟德文韬武略各有其谋,“侠骨柔情剑胆琴”。大家不要忘了,曹孟德跟刘备、孙权的区别是:孟德公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他当然还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建安风骨”,我每提到“建安风骨”都感到一种莫名的沧桑感。“建安”就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三子;“风骨”所创者是曹家的三个人——曹操、曹丕和曹植。曹操的文学很厉害,“建安风骨”得慷慨悲凉、沧桑大气。中国历史上父子三人,都是大文豪的就两对,第一个是“三曹”,第二个是“三苏”。但是“三苏”焉能和“三曹”相比。“三曹”里面有两皇帝一王爷,更具恢弘之气势,曹孟德的《让县令本质明文》、曹丕的《典论论文》、曹植的《洛神赋》,在中国文化史上都不是流星,也不是恒星,像太阳一般的光辉。因为他们首创了“风骨”。何为风骨?人的气质、心绪和境界。孟德的文学大家可以去读,这几篇文字读下来什么感觉,清俊高雅,华美大气,一看就不是一般人写的,像主席的诗词一样,像主席的文字一样绝对是高手,这是孟德的文学。

  孟德跟别人还有一点不一样,这就是他的第五点。大家知道,中国的文学和中国的诗是不一样的,文学单指的是文体、是辞赋、奏章等等;还有一种文体叫诗或韵文,孟德的诗超过了孟德的文。曹孟德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伟大的诗人,这个伟大到什么程度,可以这样说,是中国诗歌的国度,从屈原之后到陶渊明之前,唯为曹孟德独步江湖,和李白、杜甫、白居易相比都不惶多让。他的诗我们都耳熟能详,从我们学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如此之气概;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此的豪迈;再学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此的沧桑都能体会到一个大人物,一个从苦难中成功,从杀伐中起来的一个大英雄的顶天立地的气势。

  他还有一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可排进前三甲。第一名,毫无疑问要让给李白的《将进酒》;第三名我相信如果《长恨歌》说:“我要夺位置”,也没有人敢抢。如果再排一位,毫无疑问是曹孟德的这首诗。他集战略、营销、人力资源、领导力、团队、人才机制于一身,集慷慨悲凉、文化诗词于一体的这首千古名诗——《短歌行》。诸位,你们看《短歌行》我不知道你有什么感觉。我觉得一个人文如其名,诗如其人。孟德这首《短歌行》既有心胸还有气概;既有用人还有留人;既有梦想还有愿望;既知成功的方向,还知成功的方法。那么借此机会,跟大家稍微来交流一下《短歌行》,我们共同去体会,这位1700多年前中国文化的先辈,作为后人传承的永远不会湮灭的文化记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们可以去思索,诗里面,从“心念旧恩”到“何时可掇”,再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里面典故如云,文诗如雨,我们不易解读“周公吐哺”,可以看中国辅佐周成王的那位梦周公的周公,是怎么成就的“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天下归心”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把心定了,天下自定;心乱,万物皆乱。不要读完《短歌行》就知道喝酒,别的都不记得了,就误会了中国的千古之名篇,孟德的诗是可以长存的。

  第六点 有人说还能编出来什么呀,不是我编,史书如此。曹孟德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刺客,在中国历史上排第二,他刺杀董卓。七宝刀陆园刺董卓那真是英雄虎胆,在那样的朝代,董卓权侵朝野,说让谁死,谁就得死,孟德敢刺之,本此一项,让后人仰望。大家说没刺死,刺客的身价,跟刺死没刺死根本没关系。中国第一刺客是谁——荆轲,刺秦始皇,死没死,也没死。第一:刺客的水平,关键看你敢刺谁。在中国刺客流传千古的,为荆轲、孟德。因为做人要做大事,荆轲敢刺秦王,意味着一种决心和果敢;孟德敢刺董卓,意味着一种拼搏和精神。他告诉我们做人要做大事,不要蝇营狗苟,谨小慎微。你刺一个小兵不如刺董卓,你刺一堆小将,不如砍一次秦王。为什么职场很多人努力一生毫无所得,为什么很多人勤勤恳恳一无所获?因为你蝇营狗苟、亦步亦趋。既没有恢弘的志向,又没有超越的未来怎能成就。做大事者方要有大气魄、大豪迈、大境界和大未来,我们不是让诸位去动荡,只是让诸位去选择创新和变革。如此,才能够有一种未来,做大事虽败尤荣,做小事虽胜尤耻。为梦想而死,死易千古流芳;为个人私利而亡,亡以腐朽之粟陌也。所以说,我们要懂得从孟德刺董卓、从荆轲刺秦王告诉我们,一个年轻人走入职场,不管选择北京还是小地方都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做大事的决心。因为天赋圣人仅有其神韵,人之当时皆为一大事而来。唐僧一生干一件事情,就千古留名,竖塔于西安。你一生干了很多事,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又有何意。做大事方能够有大境界,至于能不能做成,近人事、听天命。人生的结果不在于到底有没有为成,而在于敢不敢为。所以说孟德刺董卓,令我启示颇多。

  最后一点,曹孟德在中国历史上彪炳到第七点。孟德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情圣。诸位何为情圣?圣者、得道,情者、温暖。以温暖得到让天下女子仰望追随者无数,乃孟德之功。孟德可不怎么着,蒙德之身高一米六五,长相不佳,面黑,短须。一般来看,在现在连经济实用男都赶不上。但是孟德却得到了很多女子的追随,我不说别的,看《三国志》、《三国演义》,最后孟德临死前写遗嘱留遗言,没有留国家大事,没有说天下如何,只说他身边的妻妾如何生产、如何采丝、如何自理,安排完了之后,溘然长逝。有人说孟德英雄气短、婆婆妈妈,怎么那么一大枭雄临死前,却安排这些小事。你错了,有“柔情”方能“侠骨”,有“琴心”才能“剑胆”。人不可无情,因为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不一定不掉泪,英雄挥泪也是一种境界。曹孟德有情才能够征兵天下,这个“情”不仅仅是男女之情,更包括着将帅之情、上下之情。孟德哭郭嘉哭到肠断,孟德哭典韦几乎要投河。从男人之情到男女之情,孟德是一种跨越。

  孟德的情圣当然是指,孟德和很多女子,孟德打仗一般都是为了女子。他为别的没资格打仗,他不喜欢得天下,打仗都是为了女孩子。他打袁绍,毫无疑问为了洛神四妃;他打张绣,肯定是为了他婶子;打刘备打孙权为了谁——江东两乔,得一可为平生。“铜雀春深锁二乔”,别说你想要我也想要,当然林志玲不能比了,据史书记载比林志玲漂亮一万倍。二乔之美华赣古今,周瑜都被迷蒙了,况且你我之乎。而且曹孟德为了女子,不惜代价在宛城跟张秀开仗,他婶子追随曹操,把张秀气疯了,你占我的城还抢我的婶子,决定要跟曹操拼命。深夜伏击曹操,曹操侥幸得脱,但是在宛城痛悔了一场,因为他大儿子曹昂死了,曹操为这非常难受。在中国武将排第三的典韦,由于大戟被偷,以门板御敌身中37枪血流而死,典韦跟张飞摔跤都不知道谁能赢,曹操很痛苦但曹操不后悔。为什么?我选择我喜欢、爱我所爱。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曹孟德和这些情感,没有一个是强逼的,没有一个是硬夺的,没有一个是靠武力征伐的,完全是那些女子的追随。而且曹孟德从来不强逼,强抢民女、选秀什么的。为什么曹孟德有如此之魅力?他身高不高,长相不佳,却有如此的吸引力?因为曹孟德告诉我们,情圣作为男人来讲,只有一句秘笈:男人有实力他就有魅力。曹孟德实力太强了,每一点都值得我们学习。他告诉我们:一个中层也罢,高层也罢,谁会,不如自己会;谁行,不如自己行。自己授权之前,首先要有能力;在你放手之前,要有本事。一个领导人不要指望于别人,要先从自己开始,身先士卒,才能够引领天下。能够真正达到无所不能,才能吸引别人。曹孟德可以和杨修论诗,可以和郭嘉谈计,可以上马提朔,与人抗争,才能够真正让人感到一种吸引,因为英雄相吸。为什么很多人跟随他?因为曹操十项全能无所不会,才能够吸引各种文武志士。这就告诉我们,利用你的时间多学一点,多看一点,多让自己更扎实一点,为将来的成功埋下基础。

五、虚怀若谷,好领导要向孙权学谦卑精神

  孟德之后我们要讲第三位,就是在三国时期更怪的一个人,就是孙权。我说孙权这家伙是混血,说他混血他不是中国人,当然略有调侃了!如果不是的话,只能说孙权长的跟别人不一样,有外国人的先躯。但是我研究《三国演义》之后,觉得特奇怪,第一,孙权论仁义跟刘备都不是一个层次,论能力他跟曹操无法相比。但是三国里面就孙权活的长,活到80多岁。

  第二,三国里蜀和魏先后被灭,独有吴国支撑到最后,只是因为最后没有办法,孙浩太残暴国家才亡。孙权有什么,成就了什么,他凭什么最后灭亡?想遍了所有的道理都找不到答案,孙权上马打仗没见过,出谋划策没听过,除了拿剑砍个桌角说:“谁要是反叛如此角”之外,他没有动过一次手。他出的主意都是馊主意,骗刘备连自己妹妹都赔上了,他为什么在三国独存呢?孙权的秘笈是什么?如何在弱世中求生存,如何在弱小处求发展,如何比别人差,能够活到最后,如何能够比别人多活一口气?研究后发现,他唯一的成功之处,全靠身边的几位高人。

  我研究了一下,孙权前后有四个都督给他干,分别是:第一位毫无疑问是周瑜;第二位鲁肃;第三位吕蒙;第四位陆逊。把这四个人串起来,发现他们对孙权像一个部下对上级吗?不像,因为他们功劳太大了。周瑜为孙权火烧赤壁,那叫悬梁之危;鲁肃为孙权联合刘备,有不世之功;那吕蒙为孙权,周瑜死都没有干上的事——夺荆州。关羽多牛,都不是一般的牛,让他给抓了;陆逊为孙权更不用说了,刘备疯了,要报仇70万大军都打到啥地方了,被陆逊一把火全烧了。刘备一生英勇,没吃过这么大的败仗,结果被一“小白脸”给烧了。个个都有功劳,不像一个员工对上级,还发现孙权对他们四个也不像上级对下级。孙权对周瑜,周瑜来了,孙权得站着,让周瑜落坐,这叫“定海神针”。孙权对鲁肃,头两月见面,同榻而眠,睡一个被窝,孙权谁都不睡,就和鲁肃睡两个月。孙权对吕蒙,吕蒙是什么人,一个普遍将军的弟弟,什么也不会。结果孙权单独教了一个月,让吕蒙看书,吕蒙很给力,两个月看了一百本书,连陆逊都说:“非复吴下阿蒙”。水平太高了,直接提都督,连跨27级。孙权对陆逊,陆逊一白衣书生,长的比陆毅还像小白脸,结果一见“金台拜帅”,哪像一个正常公司干的事情,太破格了,都想不通。我最奇怪的是,有几件事情,百思不得其解,我估计说出来后你们也会蒙。

  第一个问题,周瑜是怎么死的?为了荆州被诸葛亮给气死的。请问周瑜要荆州是给谁要的?答案不是自己,是给孙权要的。再问周瑜气死了,孙权死了吗?没有,毫发无损,还活到80多。意思是你哥们别人欠他钱,你去替你哥们向别人要钱,别人没还你,哥们很开心,你气死了。很匪夷所思,跟周瑜有什么关系,替孙权去要荆州,没要回来,孙权没事,自己气死了。

  第二个问题有关鲁肃,你告诉我鲁肃是文官还是武官?文官嘛,太文了!但鲁肃却干过在三国里面连一个武将都不敢干的事,三国后半部,最勇猛、最英武的一件事让鲁肃干了。鲁肃那个时候的表现比黑社会还要彪悍。鲁肃干过什么英勇、骁勇的事情?还记得那一回“关云长单刀赴会”,望江亭上鲁肃和关羽在江中心当面PK。关羽在“三国”里面是一流的勇将,睁眼杀人、闭眼也杀人,“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刀劈多少人,走单骑劈蔡阳,战黄忠最后擒庞德,斩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君,都要逼得曹操临时搬家,从洛阳想搬到辽宁去。他要搬了中国首都就不在这儿了,结果谁不害怕。据说,那时候在魏国的地方,小孩一哭,说“别哭,关羽来了”,都不敢哭了,比瘟神都厉害。鲁肃一个小文人,在三国“草船借箭”的时候,鲁肃跟诸葛亮在船上坐着,到昭阳去偷箭,鲁肃都哆嗦。为了荆州跟关羽拍桌子,跟疯了似的,最后关云长搂着鲁肃的脖子,拉到河的北岸,鲁肃面无惧色。像吃了兴奋剂、打了病毒,还是中了彩票?毫无疑问,他为的是一个人——孙权。为了孙权可以让一个文人变得如此的勇猛,可以让中国最儒雅、最勇猛的周瑜不顾性命。孙权他凭什么?很简单,因为孙权他掌握了中国职场领导的最高密码,密码在哪里就在合肥。我们讲讲合肥之战就知道了,《三国》一篇叫“掌纹鸢尾逍遥津”这一回是孙权想到合肥去芜湖,想占据安徽土地,碰见了张辽,战打的很辛苦。有一次被张辽围住了,孙权眼看就要被灭了,结果有一个将军拼着老命给他保出来了,就是大将周泰。回到中军报帐,死伤无数,很悲惨,但孙权没哭,说:

  “大家知道我是怎么回来的吗”

  大家说:“不知道”。就命令周泰把衣服脱了。众人一看,周泰的身体如刀砍斧垛一般,刀伤、枪伤、箭斧伤,全是窟窿眼。

  孙权没吭声,就先指着肩膀问:“这一块是怎么受伤的”。

  “有人用暗箭伤主公我来不及,扑过去挡了一箭”。

  孙权不说话,单腿跪地倒杯酒喝。一处伤口一杯酒四十余杯全场全哭成一片。孙权赏周泰青罗伞盖,就当时来讲是最高的象征,就跟中国的红旗轿车一样,第一套就给他坐。他去哪都打一个伞盖,青罗伞盖下面是皇帝,谁不卖命。

  鲁肃去合肥看孙权,孙权二话不说,走出了大帐,给鲁肃牵马。

  边走边说:“子敬,国之重臣我今天如此对你,你是否荣耀”。

  鲁肃一摇头说:“没感觉”。

  孙权疯了,想想孙权牵马,鲁肃骑马,孙权是皇帝,国家的一把手为他牵马,鲁肃骑在马上“没感觉”,不可想像。今天城管来了你都吓跑了,何况省长来。

  孙权说:“你想死,我背着你呀”。

  鲁肃一笑,说:“主公你这样对我,我受宠若惊,你这样太过了。我鲁肃的荣耀不是这样的,我荣耀只有一点,就是用我所能帮你主公灭南背北,一统华夷。我鲁肃当一个小小的使馆,出使他国,令别国之君对我仰望,此愿足以”。

  意思是:我鲁肃对你太感恩了,我的愿望是粉身碎骨帮你孙权能够当上皇帝。我去当一个使馆去韩国、去朝鲜、去日本、去越南让他们像你这样对我,这才是我的荣耀,因为你的威严横及天下。

  孙权就这样一牵马,得了两个字,作为一个干部来讲,作为一个领导来讲,要学会两个字。第一个字,是谦虚的“谦”;第二个字,是卑微的“卑”。老子说过,“上比下为基,贵比贱为本”。耶稣作为世界上顶级的人物也说过,“如果你想走在别人的前面,首先要学会走在别人的后面;如果你想要成为别人的主人,首先要学会成为别人的仆人”。李世民也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为轻,百姓为重,孙权能够把身子俯下去,为他的部下服务,部下才能够不惜代价,因为不死不足以报主公恩。

  古人说过,“士为知己者死”,这何只是知己,因为孙权对所有的部下都视如上宾。而现在很多领导人都做不到,对员工颐指气使,讲话毫无章法,胡说八道,导致员工离心离德。就算发工资、给奖金,你不尊重我,反心已起,早晚是灭顶之灾。所以说孙仲谋能够以谦卑示下,终于可成就。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甘迪为什么能够成为印度的国父,印度的圣雄?因为甘迪一生勤恳、一生自勉、一生对他的整个的国民,没有索取、没有争夺,一生一套衣服,节衣缩食。结果七次绝粮,最后被杀,让印度统一。可见为人君者,不可不以下而视上也。所以说孟子言:“上视下若心腹,下视上如手足;上视下若牛马,下视上如路人;上视下若草芥,下视上如寇仇”。想让别人如何对你,你就要先想想自己怎么对别人。所谓“己所欲施于人,而己所不欲,那是勿施于人的”。

  这是孙权三大男主角过去以后,我们就已经学会了三点:跟刘备学仁义得国家正统;跟曹操学能力得身体力行;跟孙权学谦卑得以上诚下,就可以得道《周易》之精髓,为什么《周易》最牛的一卦是谦卦呢?“以山入地,以根入坤”,方能成为千千君子令万民仰望。

六、鞠躬尽瘁,向诸葛亮学习全力以付的做事精神

  我们还要举一位,因为整个《三国演义》最重要的人物,除了三大男主角,还有一个最顶级的领衔主演,毫无疑问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我的最爱,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你的身体、体格是有限的,而智慧是无限的。那孔明的智慧可了不得!我想问一问孔明有多高的智慧?我不知道。但是我想问的是,你认为我们跟孔明最应该学的是什么呢?是智慧吗?

  我要问一个问题,孔明是怎么死的?累死的!中国智慧排行榜,孔明排第几?不排第一,也排第二。与他相比者只有三位,范蠡、张良、刘伯温,如此而已。这位千古智慧的化身把自己累死了,而你说能把自己累死的这种水平能叫智慧吗?智慧是什么?智慧是四两拨千斤,而孔明把自己累死了,学智慧把自己累死了。才活多大啊?54岁啊,夭折啊!你想那个时候活54岁可算是短的,为什么?古人下寿60、中寿70、上寿80,古人就有“期颐之年”。何谓“期颐”?100岁呀!很正常,因为古人养生,没有那么多转基因,这都没有,他吃的都是原生态的。所以,古人只要能吃上新鲜东西,都活挺长的。你什么时候听说过古人有糖尿病?没可能。今天我们就算能活很长,也活的很憋屈、很郁闷、很痛苦、很没有质量。古人全是青山,你看孙权、刘备打仗,全是青山绿水。为什么?那地方就没有小城市,也没有大城市,就一个破城市。那么诸葛亮又是道家人,懂养生,他活54岁。怎么能学习他呢?

  那学他什么呢?其实我们看一个人,如果只看一点,真的不足以看懂《三国》。我今天就给大家颠覆一下,其实诸葛亮真正让我敬佩的,反而不是这哥儿们的智慧,是什么呢?是他最后的一封信,是他给刘禅上的遗书,也叫遗表。

  在五丈原,诸葛亮一看自己的身体不行了,生病了。司马懿不打,要论打,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但司马懿能泡、能拖、能逃、能玩游击战。这诸葛亮没有粮食,从四川到西安,他没粮食,诸葛亮打祁山就爱干一件事,就是抢粮食、偷粮食、蒙粮食。因为军无饷不中。运费太高,从成都运到西安,翻秦岭,那时候物流太慢,都没山洞,全爬山,运费太高。那时候你要开一物流公司,发大财了。为什么?运费比食物贵10倍。结果司马懿就跟他绕,结果孔明不行了。我记得最后的时候,孔明他去视察他的部下,初秋,一阵轻风吹来,孔明感觉浑身发凉,凉入骨髓。人要觉得透心凉,就证明快完了,为什么?因为风能入骨。孔明知道自己不行了,就给刘禅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我每天都要看一遍,我在思索他为什么写这封信,这封信的文章很容易找,我不念原文了,大意是这样讲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福生有命,不可强也;亮为主公二十余年,今死于五丈,敌国未平,奸贼未铲,尚有遗恨,但是亮无悔也,愿主公(刘禅)能够亲贤臣,远小人,不负先主之望,不负勿以善小而不为之所托,亮死心愿足以。亮家无余帛,外无盈财;亮只有两套衣服,一套衣服是朝服,中山装,上班穿的,一套衣服是八卦仙衣,唬人穿的,就是蒙人的;亮家里面只有一套房产,有800棵桑树,种蚕足以自养,主公莫望;亮有夫人一位,黄月英氏,姿色平平,无甚珠宝,只有玉钗一副,乃其先父所留;亮有一子诸葛瞻,镇守绵竹,也是亮之后人,主公也不需过多关照;亮死无憾,愿主公莫忘先帝遗志,亮虽死,心愿足以!

  我读完之后,屡次潸然泪下,为什么?你告诉我,诸葛亮在蜀国什么身份?丞相。丞相在今天是什么?总理、首相、总统,国家的一把手。而且你别忘了,刘禅管诸葛亮叫什么?相父。既是总理,还是爹。谁的爹?皇帝的爹。这总理和爹加一块,了得吗?等于说是干爹加总理,是太上皇加总理,结果诸葛亮居然内无余帛,什么是帛呢?就是绸子,家里面没绸缎,银行没存款,连信用卡都没有,更不用说积分卡了。而且有八百棵桑树,种蚕自给自足。就两套衣服,一套八卦仙衣,是工作服,一套朝服,是上班服。更可怕的是他就一个老婆,黄月英的形象,诸位都知道吧?我相信比我还差,他一生没再娶。诸葛亮形象如何?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玉树临风、潇洒飘逸,比张杰、陈楚生强多了吧?发哥也不过如此吧?就娶这一个老婆,而且手上没首饰。你想,现在别说总理、首相了,一个村长都有上亿的身价,比比皆是。一个警察能把三孩子送到美国读书,还说是清廉的,真是开国际玩笑。而人家是这样一位国家举足轻重的丞相,夫人没有首饰,既没有47万的杏林珠宝,也没有180万美金的海洋之心,更没有海豹皮大衣,就一副钗环。

  什么境界?我越想越奇怪,这是个人吗? 什么人才有这样一种境界和高度。而且孔明一生勤俭,他从来没有任何自己的欲望。更让我奇怪的是,孔明如此还就算了,他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京,最后在绵竹保卫战中,与邓艾搏斗,双双阵亡于阵前。这诸葛亮真的是献完青春献余生,献完余生献子孙,断后了。现在的诸葛后人是他哥诸葛瑾的。我每次到武侯祠,到最后一个庙,上面就四个字“一门忠烈”。里面中间诸葛亮,这边诸葛瞻、这边诸葛京。祖孙三人均为蜀国捐躯。

  这就是智慧吗?智慧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吗?智慧一生没有财富,智慧一生只有辛劳,智慧让天下第一高人累死,智慧让他儿子、孙子全都战死。最后啥也没剩下,只有一缕青烟和800颗桑树。

  感悟颇多,发现孔明所教我们的,不仅仅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不仅是一个人应该多读什么书,而是告诉我们成功不是靠智慧。这个世界充满了很多有才华的穷人,很多人读了一肚子的知识,却走投无路,了无生计,只能怨天尤人。为什么?因为智慧只是成功的前提,成功的根本不是智慧,而是智慧转化的过程,智慧转化为现实的过程。

  孔明告诉我们,成功不仅要靠智慧和知识,还要靠四个字。而我们跟他相反,我们做事总是说“我做了”,“我尽力了”,“我尽力而为了”。孔明从来没有尽力而为这回事,他做事就四个字“竭尽全力”。他几乎是用生命书写20多年的从军生涯。从卧龙岗走出的这个人,就从来没有休息过。封建社会人的忠诚到底对不对,你可以评价。我只想说他告诉我们,今天你有没有拼命?成功只有一个条件,你有没有用上全部的力量?你有没有做事从未留过余地?还是你做事得过且过?两者之差别,何异于天壤之别。竭尽全力已经超过了智慧的光辉。日本过劳死可以统一整个天下经济,使美国曾经恐怖。新加坡弹丸之地,能够靠着拼搏成为亚洲四小龙。韩国如此之弱小,靠着拼搏,让韩国从足球到经济,让世界仰望。而我们呢?与之相比,同样的东方文明,人家只是传了我们的,而我们的何在?都不用说文化之根现在到底在什么地方?仅孔明拼搏的一项,我们早已淹没多年。别说我们是第二强国,一平均还是世界百名。我们就不说文化、道德、修为和情操了。

  所以说,孔明给了我们很多。这四个人各学一样,虽然心不能至,但是心向往之。《大学》中说过,“得其道而求之,虽不可至,但是虽不重而远矣”,最起码“人伴贤良品自高,鸟随鸾凤飞腾远”。这是《三国》的人,职场人物,各有所学。

七、从《三国》可以学到哪些职场谋略?

  那么职场除了人物,我们还想学学职场谋略。因为《三国》是一本谋略全书,你可不要说《三国演义》是一本不真实的书,里面都是假的。很多人不屑于评价,我们只想说,《三国演义》根本没有真假。历史一旦形成文字,就成了中国的文化传承。你说《三国演义》是假的,我还说《三国志》是假的呢。因为历史上有很多传奇,光《史记》里假的都达到三分之一。《史记》里面的《高祖本纪》,说“刘邦他爸看到一条龙趴在刘邦他妈身上,结果刘邦就出来了”,你们说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我们不要把史书当成真的,把人家的当成假的。我再说一点,当时满清入关,皇太极给每个士兵发了《三国演义》,不出半年扫荡了大明王朝、消灭了李自成部队。

  你说《三国演义》为什么那么成功?因为有充分的实践价值。《三国》的谋略很多,今天说一个争议最多的吧。为什么呢?如果讲什么赤壁之战、华容道等都议论了很多年了,我们真要谈谈里面最具悬疑的谋略,最后上了中国的“三十六计”,是中国已经落地生根的智谋,但是还是很多人说假的。什么计呢?“空城计”。我查了查历史,说真的占37%,说假的占63%。我终于明白了,因为说假的比较多,足以说明是真的,为什么?因为真理永远在少数人手里。是真是假我不说,我希望我们诸位需要理性的判断。因为人云亦云,只能意味着你没读《三国》。《三国》是智慧的体现,是思维的游戏。你可以把你想成其中任何一位,你可以把里面的皇帝当董事长,把里面的将军当总经理,把里面的士兵当员工,把里面的战争当商业竞争。你完全可以看出来别有的风味。我都是按商业竞争来看兵法的。那么在这里面,充满了商业氛围。

  我们来看一看“空城计”历史的真实写照。大幕拉开,这就是西城。此刻司马懿志得意满,踌躇满志。为什么?司马懿很得意,一出师,第一仗得了街亭,赶了马谡。这已经断了整个蜀军的归路,而且诸葛亮措手不及。司马懿知道孔明就在西城。西城是个小县,人口不过千人,方圆不过两里。什么地方?小的不得了,比北京内环还要小,仅相当于故宫的一半。司马懿二话不说,追!率十五万大军,直奔西城,一阵烟到了。司马懿想这回可占大便宜了。你想把孔明抓住,就意味《三国演义》到了第90回就结束了,没有后面30回了。

  结果司马懿到了城下,定睛一瞧,太可怕了。为什么?整个西城鸦雀无声,城门大开。四个清洁工穿反光背心正在拖地、打扫街道,后面还有四个人在撒黄土。城上挂一横幅,上面书写“热烈欢迎司马懿同志莅临指导”。司马懿奇怪呀,这还要开门欢迎我呢?太搞笑了吧,这不是检查团呢,我又不是中央的。往城上观瞧。孔明高坐城墙,穿一身黑色的演出服,金光闪闪,面前一架电子钢琴。孔明手拿麦克风,后面有两个黑衣贝斯,做酷状。城上挂一横幅,上写《同一首歌》,即“欢乐中国行,孔明全球巡唱告别演出”,要收山了。司马懿心中大惑。司马懿就说“我通音律,我就听你孔明唱些什么。唱的好了,咱们再说;唱的不好,我就抓你、杀你、灭你”。

  司马懿就听孔明唱什么?孔明的歌曲,你可能没听过。我查了《魏略》、《楚汉春秋》,终于发现这首歌的原词。原词很复杂,翻译成白话文,我给你们念念前五句。这首歌的歌名,我待会告诉你。孔明当时是这样唱的:“司马懿,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带刺的玫瑰呀玫瑰,瑰瑰瑰… ”。司马懿一听,撒腿就跑,什么歌呀?《两只毛毛虫》啊!比《两只蝴蝶》还狠啊!司马懿跑了。

  我就奇了怪了。诸位,司马懿为什么跑?他怕埋伏吗?不可能。你来告诉我,当时司马懿同志知不知道这城是一座空城?当然知道。这还用问吗?为什么?

  第一,你不要忘了,孔明发动的是什么战争?是侵略战争,他去打人家。在人家地盘上,消息随便走漏。想要让消息不走漏,只能够封锁道路,但是不可能轻易的封锁,而且他也封锁不过来。探报在各地打探,诸葛亮人在什么地方,清清楚楚。第二,孔明丢了街亭,要回汉中,必须要修栈道、保陈仓、压粮草、运百姓,他哪有那么多人?第三,再说了,就算你有埋伏又怎么样?弹丸之地你怎么埋伏。而且里面已经探明清楚了,只有两千老弱病残,年过五十的退伍军人,没别人了。如果司马懿害怕有埋伏,他完全可以派一千人进去看一看吧?如果真埋伏,再撤也来得及。如果没有埋伏,抓了孔明就意味着三国统一。这是个什么事情?这是个什么时机啊?司马懿能错过吗?就算怕死人,司马懿有十五万大军。十五万大军什么概念?排起大队,从长安街来回排多少回都不止吧。十五万呢,回龙观小区也不过十几万。他完全可以把城围起来,围你三月,等你饿死渴死,你不战自溃。因为你在人家国土上,人家无所谓。但司马懿没做任何试探、没做任何努力、没做任何尝试,直接跑。只能说明一点,他肯定是要跑的。爱怎么跑怎么跑,反正要跑。

  他为什么跑?东想西想,想要明白,还要从歌词中分析。“亲爱的,你慢慢飞”。就是你别打我。“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这是玄机。玫瑰是好的啊,感情、爱情、情感呢,带刺会扎手。玫瑰就是抓住诸葛亮,抓住之后会扎我一下。司马义聪明,“闻弦歌知雅意”。明白了,我要把孔明抓住,我要被扎。什么意思?我也就完了。因为司马懿深知,如果把孔明抓了,押回了许昌,严刑拷打,孔明肯定负隅顽抗,第一不投降、第二不招供。这是肯定的,因为孔明是道德的化身,怎么可能做出苟且之事。孔明肯定高喊四个字“刘备万岁”,被屠杀于许昌灞桥。我想问的是,孔明死了,蜀国还有谁?除了死胖子刘禅,就是廖化了吧,那时姜维还没去那。你告诉我,这两人谁能挡住司马懿?二十年后,姜维出山怎么样?邓艾、钟会一分兵,蜀国土崩瓦解。司马懿灭蜀国,手到擒来。灭完蜀国,就剩吴国。魏蜀一联,灭吴很容易。水路从重庆出朝天门、三峡,两天到武汉。旱路从合肥走芜湖,一天到南京。这吴国能挡住吗?长江天险已经消失,孙吴联盟已经没有,灭了。三国不出一年统一了,统一什么?统一于魏。

  司马懿想“这统一了,我去哪啊?”他终于明白了八个字的至理名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因为司马懿你可别忘了他是怎么出的山啊?他是让诸葛亮给请出来的。因为当时曹睿早就把司马懿贬官了,扔到西凉,就是甘肃,建设当地的新农村,罢官了。后来,由于诸葛亮打的太凶了,骂死王朗,吓跑曹真,打败郭淮,最后都逼到长安了。如果再不请高人挡诸葛亮,进长安400公里到洛阳,直接就把魏国给灭了,曹家宗亲不得已才请出了司马懿挡诸葛亮。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活他就活,诸葛亮死他就死。因为什么?记住了,你能活的长与不长,关键在于敌人。因为有了敌人才能活的长,没有敌人都死了。为什么?很简单。一个人的强大来自于对手。这是中国和世界上公认的准则。你想如果没有百事可乐的穷凶极恶,可口可乐能成为世界第一品牌吗?不可能。如果没有惠普和康柏的联合进攻,IBM能够成就蓝色巨人吗?不可能。如果没有波音公司全球阻击,空客能开发出来A380?不可能。如果没有肯德基像狗一样的撵,麦当劳怎么能开出3万家店。

  敌人越强大,我越强大。所以说,选择什么对手,就能成就什么事业。所以说古有名训“对手是成功的第三只手”。所以说,司马懿就知道,诸葛亮能活,他就能活,诸葛亮能长寿,他才能长寿。他不杀孔明,不是因为他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埋伏,而是他因为知道他要活命。他走什么意思?给孔明一个信息:哥,我走了,我不打你,我打你我也死了,我回国篡权,你回国也篡权,咱俩都把权篡了,然后咱俩把吴国灭了,以长江为半,你占南方,我占北方,咱俩多happy。因为打,我打不过你,但是这时我不跟你打。等咱俩都死了,咱俩儿子继位了,他们再掐,他们谁赢谁统一,Are you ready?就这个意思。

  这多好的设计啊!孔明懂吗?懂。但孔明为什么没那样做?原因很简单:孔明比司马懿多两点。第一点,智慧高一点。第二点,道德多一点。司马懿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是千古小人。他是曹丕的托孤重臣,曹丕刚死,对曹家下手,这人坏到头。没办法,所以说晋朝最短命。

  结果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的意思,但诸葛亮不行啊,他已经说过了要兴复汉室,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继续进攻祁山,连续六次,打一次,输一次,因为没有粮食。最后孔明抗不住了,只好说“司马懿啊,我不是打不过你,我身体没你好,算了”。咔,死了。孔明一死,司马懿哭了。为什么哭?“哥,你死我咋办呢?你死我跟谁抗衡,没人抗衡,我也死了。”司马懿想开个追悼会,没撵上。后来人瞎摆活说“死诸葛吓退活仲达”。“瞎说,活人我都不怕,死的我能怕吗?那是我亲哥。”

  结果司马懿没办法,只好回国,回国就装疯。为什么?不疯必死。装疯卖傻,假痴不癫,指桑骂槐,在床上吃喝拉撒。愣把曹家人都给瞢了,以为这老头得老年痴呆了,杀了便宜他,不杀留着他。结果司马懿就忍着。等着曹家在那一年的假日,全部出城玩了,什么蹦的,打猎。刚一走,司马懿老头70多岁蹦起来了。先换皇帝,换成曹芳了。埋伏在城前,把夏侯杰等,咔咔,曹氏宗亲全灭了。

  但司马懿这么牛,就没当皇帝。告诉他儿子司马师、司马昭说“广积粮,缓称王”。那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但是司马昭也没当皇帝,什么样的智慧和隐忍啊。最后谁当皇帝?司马炎。司马炎统一天下,继的皇帝,史称晋武帝。称帝之后,尊封他爷爷司马懿为开国大皇帝。司马懿的算度深及三代,70多年,岂是某些能够讲《三国》的小人物所能感悟的。

  空城计,是中国智慧的教书,是中国文化的巅峰,是中国谋略的境界。还有连看都看不出来真假,还有资格说古人吗?所以说,我们要认真地去品读《三国》,感悟“空城”,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魅力和一种感悟。我们学“空城计”,要感悟三点。

  第一点,要分析真相,看到真谛。第二点,选择敌人,才是选择未来,“志当存高远”。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永远要记得,“取上得中,取中得下”。志向越低,成就越小。志向越高,成就永远会比别人多。为什么?你想当天下,你想当总经理,你想当经理,当员工,付出是不一样的。一个员工想挣两万的付出,哪怕付出的再少,也会远远超过一个志向挣两千的员工。为什么?目标不一样。最后第三点,我们要懂得,人的奋斗深远,不到时候不要轻易出击,先忍后爆发,先积厚薄发。

  最后,我们要讲一讲《三国》的典范。

  我们讲了很多人,大家会觉得都不满意。刘备太阴险,孙权太平庸,曹操太奸诈。诸葛亮不好学,那智慧学不来,你说那八卦仙衣,让人抓了怎么办?麻烦了。这司马懿又不是好人。《三国》里面有完人吗?有。我上回讲袭人,有人投诉,袭人我不喜欢,那小人物。我也承认,袭人我也不喜欢,我更喜欢黛玉、宝玉、宝钗啥的。但是,我们讲的是实史,是职场谋略,我们学的是什么?是智慧。你只有超越别人,才有资格谈别人的不喜欢。你如果没别人强,老评价别人,没有用。但《三国》里面是有完人的,他不是《三国》里面的完人,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完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能跟他比。秦始皇残暴,汉武帝搞迷信,李世民杀哥杀弟抢嫂子。宋太祖更可怕,一打天下,把兵权都没收了,搞的宋国一代国力最弱。成吉思汗更不用说了,射大雕,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要抓他呢,都不算完人。

  完人只有一位。这位是谁呢?赵云。赵云太可怕了,我觉得中国出来赵云这个人物都不是人物,比人妖还可怕。为什么呢?你都没见过。那形象不用说。那是身高八尺,面如傅粉。什么叫面如傅粉?面白里透红,那可比李玉刚强多了。我认为他有三点,比发哥更潇洒,比姜文更凶悍,比葛优更有智慧。他不是让子弹飞,他让长枪飞。中国文化里面,像他去选美,什么超女、快男通通都拿下,不用选了。一个人长的帅,完全可以靠脸吃青春饭,但赵云没有。赵云是有勇、有谋、有智、有智、有仁、有衷、有义,忠厚还老实。他把金龟婿、经济适用男、钻石王老五全占全了。

  我不用多说,简单谈谈赵云。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学职场,必须要学个榜样。中层的榜样,其实不是袭人,也不是我们下回要讲的什么林冲、武松啊,也不是回来讲《西游记》的孙悟空。中国真正的全方位优秀的人,就是赵云。孔子说过“仁者无忧,智者无惑,勇者无惧”。人家赵云是“仁”、“义”、“勇”、“忠”都有了。

  说“勇”,不用说了。在《三国》的武侠里面,按照武功的K值来算,赵云排第二。张飞跟高览打了一百会合,没赢。赵云去,打什么打,噗,一枪,那玩意死了,一枪撂倒。从此来看,不用多说。我就说长坂坡,百万军中啊,七进七出。诸位,你去走一趟,一人一口痰,你就飘起来了。百万军中,三换战袍。我觉得每次提到当阳一战,我都生出来很多的感慨。这赵云,怎么练成的?古有名诗,专门写赵云,这首我特别喜欢,写长坂坡的。说什么呢?说“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惟有常胜赵子龙”。那叫常胜将军,没败过。就像谈恋爱没有输过一样,这种人是什么?狼神呢。这都不用说了,后来更勇了,他打谁谁输,包括跟曹操底下虚晃,啪,一枪,挑了,那都是一流大将,说挑就挑。70岁阳平关连杀五将,灭孟获时候,直接一枪。我觉得在赵云面前能走三枪的人都是一流高手,一般一枪都不看人。你想,在长坂坡,夺帅三条,灭将54员,杀敌无数。这是什么样的勇猛啊?能力超强,他的勇比比皆是。

  第二点,不仅是勇,赵云还有谋。他不像张飞,有勇无谋,也不像关羽狂妄自大,谋略太深。你想想看,刘备去江东和亲,谁跟着?孔明去江东吊孝,谁跟着?劫江夺走的是谁?一身是胆的是谁?是赵云。刘备和亲多大的危险,都要杀刘备,赵云去,按照孔明的计策,智勇双全。当时去救黄忠,赵云按照计谋走,根本不乱。孔明吊孝江东,赵云让孔明安然回还。一个领导、一个干部、一个员工,有勇气不可怕,有智慧才可怕。什么叫智慧?就是他的谋略是很深远的。所以说,赵云的智慧高。

  第三点,赵云的人生规划也清楚。我觉得赵云非常像我们很多人,我们一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第一个,不知道选什么行业。第二个,不知道选什么企业。第三个,不知道跟谁走。赵云一生跟了好几个人,他先跟了袁绍,他发现袁绍不能跟。为什么呢?上不能安邦定国,下不能安抚百姓,是一个败类、纨绔子弟、富二代、官二代、烂衙内,跟他没出息。又跟了公孙瓒,一看也不行,为什么呢?公孙瓒这个人是一个武将,但没有谋略。他最后跟了刘备,刘备当时虽然穷,但是赵云发现这是绩优股,早晚一起来,原始股一爆发,70倍的市盈率。结果刘备的市盈率有多好啊?我算了算,新野县最后加上两川,是2700倍的市盈率。什么股票有这么高的股指啊?所以说,职业规划很重要。选对人,才能成就事业。你要十年前跟马云,你也亿万富翁了。你要十年前跟牛根生,那现在你家牛奶随便喝吧。你要十年前跟着马化腾,那你的Q高肯定是4个八了。你要十年前跟着赵绍阳,那我不知道了。对吧?你要十年前跟着李彦宏,那我估计你拿两万投资,今天最起码北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环各买一套别墅没问题。跟对人太关键了。记住我的话,做一个职场人士,一定要选择好老板、好公司。要选择真正有发展的公司,就是老板的为人处事怎么样。

  赵云忠厚,不争功、不抢功,这个很难。赵云太忠厚,让干吗干吗,令行禁止。让押粮押粮,让运草运草,让当副将当副将。他给黄忠当副将。关张赵马黄,赵排在黄的前面,按座次,赵云是大将,黄忠是个上将,但是当副官就当副官了,根本不争。给别人都搞瞢了,哪见过大将给中将当副官,没见过。而且赢了可以走,输了也可以走,打赢没官,真要赢了就回来,给我擒孟获,就去了。打孟获的时候,让赵云只许败,不许胜。赵云瞢了,说我只许败,不许胜,没经过啊,不知道啥滋味,但从来不问。军师让他干啥他干啥,就打败仗。这种人太难得了,一个中层能力强不可怕,怕什么?恃才傲物,恃才犯上,就像杨修一样,能力强,太狂,咔,给杀了。但是赵云跟上级关系好,跟下级关系好,对士兵都好得不得了。

  我真的奇怪了,整个《三国演义》、《三国志》里面,就没有说赵云不好的。你想一个人让上级满意很难,让下级满意也很难,让上下级都满难上加难。赵云做到了。

  另外,赵云忠义。那过江夺阿斗,孙尚香是皇帝夫人,是皇后,敢夺皇子。过去军臣多森严,但赵云为了刘备,为了霸业,宁死要夺阿斗,有理有利、有义有节,忠义在心,无所畏惧。刘备要给关羽报仇,谁劝都不听,赵云劝,说“冤仇者轻,天下重,你不能为了报私仇,用公家的事来办”。结果刘备跟他翻脸,但赵云依然要坚持。

  最让我佩服的是赵云不爱钱财,不爱美色。这太难了。古人说,“白酒红人面,财色动人心”。谁见金钱、美女不动心?但赵云别说动心,连眼都不抬。打桂阳,擒赵范,拜兄弟。赵范说“你不是没有老婆吗?我嫂子你见见”。一出来,比章子怡十七还漂亮,风华绝代,美艳天人,比男子还牛,男子不过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见了。我估计你见了赵范他嫂子,你这辈子都不知道什么叫人味了。赵云说干吗,说想嫁给你,赵云当场翻脸,一拳打倒。说“我还没帮主公定霸业,怎么能要你的嫂子呢?别人还以为我拿武力抢得”。后来孔明和赵云说,你要真想要就给你吧?赵云说什么?“大丈夫何患无妻,天下未平,豫州未定,我赵云临阵娶妻什么人啊,不要”。给赵云分钱,不要。击鼓退兵,赵云全身而返,给五十两黄金,不要。什么都不要。最后勤勤恳恳,干到70多岁,病倒于成都。

  赵云的一生是光辉的典范的,是一个没有任何私欲的人,是个纯粹的钢的人,他脱离了低级趣味。但是他有缺点吗?没有。我一直在找他的缺点,我认为他最大的缺点是他太完美了,几乎不像一个人。从古到今,对赵云的评价都是完人。为什么?他集合了职场里面所有的优点,忠诚、仁义、勇气、能力、谋略、忠厚、老实、团结、体恤,而且坚持原则。可以说,真的是没啥说得,这个人太好。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真的需要通过赵云,去找到我们的差距。因为我相信这样一个人,他属于任何的时代,不要抱怨天地的不公,不要抱怨老板不仁,不要抱怨社会有很多阴暗。先问你,如果面对阴暗,你能不能做一个蜡烛,给别人一点光芒,而不要与黑暗同在;如果有不公,你能不能多一点勇气,能够大吼一声,能够出一点力,让公平重回人间,让不公慢慢地淡入云层。其实古往今来的文化很多,人们对赵云的评价非常多。有首诗我觉得特别的恳切,我给大家背一下,也算是对赵云的总结。“匹马单枪敢独行,摧锋破阵任纵横。皆称飞虎一身胆,不负英雄千古名。黑发当阳扶幼主,白发箕谷保残兵。”最后一句是对赵云整个一生的评价,“忠心到底无移改,谥发还阴得顺平”。因为赵云最后被封为顺平侯,顺应天下,平定万疆。

  《三国演义》已随风逝,不管是《三国志》,也不管是《三国演义》,两本书都已经离开我们一千多年,到几百年了。滚滚长江东逝水,已经被央视编了很多次了,每次《三国》重排都是很大的事件。但是《三国演义》不仅是故事的传递,更是中国文化思想精神的传承。它告诉我们忠义不属于《三国》,忠义是属于中国。忠诚和仁义是属于任何时代,而且谋略和智慧也属于任何时代。因为一个人有了忠义,就是个好人。有个谋略,就是高人。如果能从好人变到高人,你将不会有指责和埋怨,你将会有未来和幸福。

  所以说,学《三国》,读《三国》,品《三国》,是一个人毕生的功课,它不是一天读完的,它是需要用一生读完。你边读边行,边知边悟,才能够不负中国的文化典籍,才能够真正让我们的文化和国学完全在点滴的思维中传承发展。

  最后,用《三国》的诗,来结束《三国的职场解读》。略作修改。“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且看后人续风骚!”谢谢!

 

回味无穷,陈老师与搜狐同仁热烈互动

  主持人:好,我们热烈掌声感谢一下老师。我回顾了一下《三国》,真是感觉里面博大精深,而且让我们感慨颇多,也收获非常多。那么我想这里面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跟老师分享和交流,包括大家对于《三国》当中一些人物的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者您在职场当中的一些困惑,都可以交流。我想先抛砖引玉一下,老师开始给我们网友提了一个问题,最后网友回答的,让我们感觉好象还没有回答特别好。这个问题是这样,问“孙权、曹操、刘备,三个人谁最高?”我们网友很有意思,说孙权最高,大概是1.84米。但是我想老师应该不是这个问题,应该是说谁最高明?那我想请教一下老师,您觉得这三个人物里面,谁最高明呢?

  陈兆杰:其实我们评价往往是个人的标准,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要评价他的高,关键是要从你的标准来评价。你不能让青蛙和牛比谁大?如果青蛙和牛比谁小?青蛙比牛小。我们要评价这三个人,首先看你评价什么。如果从小到大,最好是刘备,因为他刚开始没有,他是白手起家,孙权继承父亲的基业,曹操他爹是有钱人家,光土地好几万亩。但如果论能力,那曹操最厉害,哪一个都把你干死。但如果论对员工谦卑至极,孙权可当其王。为什么能够三足鼎立?要谁高,谁不高,那不就两足或一足了吗?瘸腿了吗。那既然能三足鼎立,就各领风骚,各执一词。

  主持人:是,掌声感谢陈老师。所以答案是各有所长,我们在学习时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取长补短。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

  提问:您能评价一下“高贵乡公”曹髦这个人吗?

  陈兆杰:对曹髦,我还真没有研究。因为我觉得第一来讲,《三国》的精华在孔明病逝以后,基本上就淡了很多。对这种偏僻的研究,我承认,我对曹髦只知道他被贬了,他的国土丢了,但至于说对他的评价?我觉得亡国之君有他不得已的地方。不能把曹髦说成是亡魏国之人,就像我们说崇祯皇帝,他为什么吊死于景山?也是因为他认为天下之亡,皆非是他一个人,是群臣懈怠之过。说曹髦之所以有那样一个下场合,我的评价更多来自于为什么?他也很努力,也很尽心。但为什么最后势不可挡,国土崩溃?原因很简单,因为从曹操开始就埋下了伏笔,曹操过分的依赖于某些人,导致国家的权柄丢失。曹丕托孤托成了司马懿,导致国家崩溃,最后司马懿重新起用,饮鸩止渴,最后它的灭亡早已成定局。曹髦也不过是最后的一个替死鬼,或者叫他画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而已。

  主持人:是,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前面有原因,后面有结果。不知道这个答案,你是否满意。其他同学?

  提问:老师,您好!我有个问题,就是前面这些人,你已经浓墨重彩说了很多了,我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姜维作为诸葛亮的唯一的学生,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我个人也非常欣赏,您能否对姜维也进行一个点评?

  陈兆杰:其实姜维的智慧,我们都知道。大家读《三国》都知道,他的第一次还让诸葛亮上当了,才有了赵云的败仗。大家都知道评剧《四将军莫要羞愧难当》这个就是诸葛亮发现赵云战败之后的道歉之词。那么姜维的智慧不用多说,在三国的后期可以说真正的高手,跟其他比相比。那么姜维他的弊端在哪里?首先他没有办法撑这个危局,首先我觉得还是大势所趋,蜀国本身的国力,国土。这是第一,第二来讲,刘蝉本人的弱点,一个皇帝本人弱点太大,已经不足以撑起一个国家了。姜维勉为其难,久伐中原,独立撑天,他无人可用。最后不得已和钟会密谋,已经到了一种与虎谋皮的程度,虽然是不得已之所为,但已经方寸大乱,最后兵败身死,只是殉国而已。所以说,我还是这样来讲,覆朝之下没有完卵,亡国之音不足以谈,但是姜维的智慧得了诸葛亮多少真传不好说,但最起码他的天性和水平应该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还是我们说得,趋势所需,人力所不能及,螳臂当车,也没有办法。所以说人要把握住趋势,往上走的时候,好风凭借力;往下走的时候,你力挽狂澜那就是非常难的。他师父孔明都不可以,他也不可以。

  提问:我想可能姜维他所生不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如果他所生和赵云、诸葛亮以及曹操这些人都生在一个时代,他可能会有更多出彩的地方。刚才您讲了赵云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姜维如果跟赵云相比的话,他们如果在同一个时代,你能说一下这两个之间的对比吗?姜维可能在智慧和武艺、不管是他带兵也好,或者是他的文韬武略也好,也可能和赵云相抗衡,这样一些对比。

  陈兆杰:首先来讲,这个问题不用比较。这个赵云是第一,这个就不用比了。因为首先来讲,看一个人的成败得失,通过他的事迹,他所做的事。因为要拿事实说话,整个三国里面的事实,赵云所做的事和姜维所做的事,那是不能比的。至于两人的武艺怎么讲,赵云当时70多岁了,姜维当时才多大?一个老年人和一个年轻人打,不落下风,这就不用谈武艺的问题了。

  至于说别的事情,我说过姜维,你让关公战秦琼很难,你让岳飞战马超也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做的事来看到,他们在忠诚、用心、努力上都没有区别,唯一区别的是赵云赶上了好时光。可以说得其时而胜,不得其时而止。世界上没有如果,所以说你要掌握住每一个时机,不要去比。如果我是李泽楷会怎么样?没有如果,你永远会有你的时代,就看你能不能认清时代,赵云当时跟的也不是刘备,他怎么能选到刘备?他如果跟袁绍,不是也死了吗?所以说,任何时代都会有强者,姜维保刘禅本来就是不智之举。因为大势所趋,他应该保曹魏,只是限于忠义,而不能够自拔而已,所以说每个人都会活在局限里。

  对待古人,我们第一要理解,第二要尊重,第三才是评判。所以我只能说,如果我是姜维的话,我会选择重新选一回明主,因为当时的刘禅就相当于赵云时期的袁绍。

  主持人:掌声感谢一下老师。我这里还有几个谜,想跟老师请教之下。第一个就是华容道之谜。您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但是在华容道的时候,他用了关羽守最后一关,结果关羽把曹操放跑了,这是不是一个用人不当?假如他真是了解这个关羽的话,那么他是不是刻意要把曹操放走?

  陈兆杰:华容道这个谜底很奇怪,诸葛亮设计是很清晰的,从虚则实之到实则虚之。我们不谈这些谋略问题,单讲为什么用关羽,再讲为什么会放曹操。是诸葛亮的失误,还是他早已算定的谋略?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我们要问一个问题,第一个他为什么要用关羽?他要去的话,他是不是要放曹操,如果他要放的话,诸葛亮就不用关羽,诸葛亮派谁去都行。因为那个地方经过赤壁一烧,经过张飞一打,经过小路一踩,经过人一饥,基本上连马鞍都没有了,那纯属就是找死。

  我们可以明确一点,诸葛亮是要放掉曹操的。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分析,如果把曹操杀了会怎样?曹操一死,整个魏军全溃,整个北方重新会陷入一种不稳定,这是必然的。因为北方的统一是靠强人来统一的,不稳定之后,谁会占便宜呢?举一个例子,一个小朋友去一户人家,别人让他吃糖,让他自己拿,在罐里面让他自己去抓,这小朋友很有意思,他抓没抓出来,他就让他大人替他抓,为什么要替他抓啊?因为他说他手太小了,大人替他抓的话就抓的多了。

  那么当时刘备和孙权比,谁是大人谁是小孩?毫无疑问,孙权江东六郡八十一洲,他的地盘、人马,不知道比刘备大多少倍。如果假设北方是一片旷野,可以随便抢,论抢地盘来讲,他的实力不足一抢。再说根本一点,火拼还要小弟多才能赢呢。你看过古惑仔吗?如果是一个大哥的话,他被别人一顿乱砍,他不能跑不了。所以说这是必然的。只有把曹操先留住,先稳定北方,刘备才有机会。因为你把曹操打败了之后,天下矛盾就变成了刘备和孙权的矛盾,这个时候还不是和孙权扳手腕的时候,如果不杀曹操呢?天下的矛盾就是孙刘和曹操的矛盾,矛盾保持下去,会刘备有利。

  第二,为什么让关羽去?很简单,不要忘了,关羽受过曹操的大恩情。这恩情包括:能杀而未杀、两位皇嫂能斩而未斩,给多少东西就不用说了,关键到最后关云长跑的时候,过五关斩六将,这样所有的行动曹操想挡是一定能挡住的。他决定不可能让你跑的。因为毕竟是在别人的国土上,你能够杀出来吗?不可能的。曹操是故意放的关羽。你想曹操受多大压力?别人会怎么看他?曹操让关羽走了,什么意思?因为是对你好,是真的喜欢你。而关云长什么人?何谓忠?忠于大哥,何谓义?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受人滴水恩必定涌泉报。关于长不管别的,只管忠义。孔明想这份情意,关羽是肯定要还的,如果不让他还,将来如果他想还了,那个时候要是控制不住就完了。正好这个地方,我要放曹操,让关羽也可能把这个情义还了。因为有了军令状,以后关羽再遇曹操,就不可能再给他余地了。

  所以说诸葛亮这是一举三得,既能够让曹操走掉保持均衡,还能够让曹操害怕失去他的实力,还能够让关羽还情意,去掉这个永远的后患。去那以后,遇曹操的时候,关羽就不再客气了,斩庞德、水掩七军,吓跑曹操,从来没有一点温情了,为什么?因此在华容道的时候还了。

  说一个人的智谋在于一箭三雕,算度深远。华容道之谜是不是这样?这是我的言之粗浅之见。

  主持人:掌声感谢陈老师。在这里面我有一个很大疑问,你刚才讲到这里面实际上是有一个用人的问题,用人方面我觉得您提到了曹操的“唯才是举”。从我们角度来看,在蜀国的时候,尤其是诸葛亮在用人的时候,好象是后继无人。您说这两个人在用人的技巧方面,或战略部署方面会有一些偏差?

  陈兆杰:是这样的,我们觉得很遗憾。诸葛亮病逝的时候,有人问他谁能继位,诸葛说除费袆、李毅,后面就没人了。我们也发现了一句名言“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诸葛亮作为国家的最重要的管事人,人才的匮乏,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说孔明不是一个嫉才妒能之人,他也不是小肚鸡肠,他也不是没有能力没有眼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我们做了分析,我们发现首先很简单一个道理,是底子的不一样。因为从起家开始,刘备他的底子就薄,曹操底子又厚,孙权相对来讲他的地盘大。大家知道人才的成长,不是随便长的,它是有期限的,它得经历一段时间。在三国经过许多战争之后,人才基本都定位了,就算没定位,都被杀了,很多将军都被杀了。三国演义的时间,尤其是刘备、孙权、曹操时间比较短,在那个时候人才基本已经就位了,时局混乱,大家都不敢乱跑,你看连庞统都给整出来了,这个人才也不少。

  后面再长,从文的到武的,它成长需要时间,就像为什么中国足球,很多女足会断层等等,就像沙特阿拉伯,因为人才的青黄不接,这是第一个,整个形势所然。

  第二个来讲,说的根本一点,随着阵容的消耗,像庞统、关羽、张飞、赵云等,到后期年龄都偏大,这些人一死,他的后代又没有先辈那种历练,就跟不上趟上了。像关张赵马黄、赵统这些后辈都不行,不知道马超和黄忠有没有后代,结果整个国家只剩张翼这些小将军了,这个很成问题,人员穷尽、培养乏力。

  第三个蜀国在四川,当时是比较偏的。当时中国的文才武士在北方和南方,北方种武、南方种文。整个的情况是文才和武将在长江和黄河两岸比较多,在深山云贵那种地方是比较少的,不是一个人才的集散地。就像高考一样,江苏人高考状元最多,云贵和新疆就少。这就是人才地域问题。

  由于这三个问题,导致孔明捉襟见肘。确实不是他不愿意选拔人才,因为他选了法政、包括张松,这些都选了,但是最后是无人可选,要不然他也会溜出歧山,独立支撑,因为确实是无人。所以企业做好人才储蓄是多重要啊!

  主持人:三国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启发,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学习,按我们一言堂的惯例,还要请老师最后送给我们一言堂的朋友一句话,就把您这些年品读《三国》、学习《三国》的经验用一句话来送给我们。

  陈兆杰:我觉得让《三国》成为你走进国学的大门,从《三国演义》的一本书,看到中国的文化史、心灵史、仁义史和忠义史。我们不要忘了我们是关羽的后人、我们也是诸葛的后人;用智慧武装头脑、用仁义统帅企业,真正去寻得比三国风云时更辉煌的未来,去创造超过那个时代的辉煌,也让自己不负中华民族传承之所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