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药反弹吗:天命、鬼神和中庸(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01:46
关于[天命、鬼神和中庸(四)]的字幕:
  • 下面第四个问题,就要讲到中庸。
  • 中庸的问题很重要,但《论语》里边的文字不多。直接讲到中庸的是这么一条。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说中庸作为一个道德,那是最高的。“其至矣乎”, 最高的。但是“民鲜久矣”,就是老百姓到现在来说 ,已经很久都很少有中庸这个德了。从这段可以看 就是孔子对中庸这一点非常地重视。认为是个至德,但是很可惜现在人们很少有了。
  • 那么中庸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中庸呢?在《论语》里边 ,没有很多直接说到。所以要了解中庸,也需要就是说借助于,再读一些其他的一些东西。
  • 我们先从《论语》里边来看,《论语》里边有一些和中庸有关系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庸的一些内容。最重要的一段就讲到过犹不及的这段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他问孔子两个弟子子夏和子张这两个人,谁更好一点?师是子张,商是子夏。孔子回答“师也过,商也不及”。说子张有点过头,子夏 有点不够。子贡就问了“然则师愈与”?这么说是不是子张就要比子夏好一点呢?孔子说“过犹不及”。子张不是过一点吗?过一点和不够是一样的,过和不及是一样的不好。那么意思是什么呢 ?意思就是说,合理的应该是既不过,也不不及。这就是我们现在常常用的一个概念,就叫适度这个概念。不多不少,不过也不不及,这就是适度,这是最好的。朱熹的《四书集注》里边,他就这样注,就是中。什么叫中?就是中庸的中是什么呢?就是无过不及至名。既不过也不不及,这就叫中。这个中,它不是一种折中,不是一种各种事情上面,找一个等距离的中心点。这个中的概念就无过无不及,就是适度的意思。所以 这段叫过犹不及,是我们理解中庸的很重要的一段话。
  • 就所谓中就是无过无不及,就是适度。这个适度的概念,这个中的概念,是合和。跟我们前面讲的和,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这个和是什么状态呢,是一个多种的成分,它能够配合在一起相成相济,成为和谐状态 。而成为和谐状态,就是我们讲的晏婴讲要“济其不及 以泄其过”。过的你要去掉一点,不够的你要补上一点,就要求一个无过无不及、既不过 也不不及,每一样东西都适度,最后才能达到和谐。所以说这个中,是整体达到和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讲和的时候,常常就把这个和和中连在一起,叫做中和。
  • 《中庸》那个书里面,就讲“至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生(育)焉”。“至中和”,达到中和 。中和(是)什么意思?就是为什么和的前面要和中连在一起,就因为中是达到和的一种前提和基础。故宫三大殿,前面讲太和殿。太和是指的一个整个的宇宙的一种最高的和谐,这是我们最高的一种目标。这是出在《周易》里边的、《易经》里边的话 ,这个太和。第二个殿就叫中和,中和这个词,在《中庸》那本书(里边)。刚才讲“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生焉”,那就是说明和和中是分不开的。所以你要以和为目标 ,你就必须要行中庸之道。所以中庸也可以说,就是以中去求和。
  • 首先你要能够做到每一个成分、每一个东西,它能够适度。所谓中国古代讲“各得其所”。在整体上他有他应该呆的地位,你让他能够合适,能够发挥他的作用,使他自己能够得到发展。
  • 从人身上来讲,他有他的权力,他行使他的权力,他享受他所应该得到的东西,同时也尽他自己的责任。你各得其所,都适度了,你整体它就和谐了。所以中庸和和是联系在一起的。要求和,就必须要有中庸之道,讲适度,讲无过无不及。这个要求,我们可以说是贯穿在一切的事物中间。
  • 这一点 我们看《论语》里边,在孔子讲到一些具体的问题的时候,实际上也体现了这样的思想,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通过这些我们也可以,去体会中庸它的意思。
  • 比如有一段说,子张问崇德 辨惑。孔子说了“主忠信 徙义 崇德也 ”。以忠信为主。徙义 徙就是迁徙的徙。就是按照义的要求改变自己,这就是崇德。惑,他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他说对一个人,你喜欢他,“爱之欲其生”,爱得不得了,要让他生;“恶之欲其死”,等到你讨厌他,你又巴不得他死。这样一种态度,一会让他生,一会又要他死,这种是极端的一种态度 、这种情况,我们的现实生活里也可以看到,特别有些年轻人,两个人相处谈恋爱了,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稍有点矛盾以后,反过头来就把人恨得要死,恨不得要人家死 ,甚至于真正地动手来杀人什么等等。这叫什么?这叫走了极端了,走极端这就叫做惑。所以反过来说,你要怎么解决这些惑呢?你就不要走极端 ,你就要能够适度。爱也好,恶也好都要适度。这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要求。
  • 再有比如说讲的《诗经》,讲《诗经》它的第一首《关雎》。它说《关雎》这个乐曲叫“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这也是讲什么?它其中有欢乐、有快乐,但是不过分。也有哀伤,但是又不伤心。它有悲哀,但不伤心,也不过分。哀乐是人之常情,总是有的。而在《关雎》这个乐曲里边,表现哀乐,都很适度、不过分。“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孔子说 这是好的。这就是体现了一种中庸的要求。
  • 还有一段 《论语》里边说,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就是他能够什么都很适度的,能够把握这个中庸之道的人。孔子说,你交朋友,如果你找不到这些中行的人,就是各种事情都很适度的人,来和他交朋友,那么就退而求其次,要和狂的和狷的这两种人来交朋友。这个狂,不是说是狂人、疯子,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狂者就是说,他是一种有很高的志向,一心要进取的这样的人。狷者,狷者他不是那么进取,但是他比较清高,有所不为。他并没有很高的志向去追求,但是他自己绝对不会跟别人去同流合污,不会去做坏事,自己对自己有一种要求。所谓比较清高能够保持自己一个洁身自好吧。
  • 在《论语》里边,它没有从道理上去直接地讲很多,但是它对一些问题的评价上。比如对《诗经》讲的对崇德辨惑者,在这些或者对子张 子夏的他们的一些评论里边,体现了中庸思想。我们需要结合着其他的地方,关于中庸的一些论述,结合着孔子的《论语》里边这样一些内容,来去细心地去体会中庸的要求这个中庸之道 。
  • 当然对现在来讲,应该说我们实际上已经,我们现在认识到一个和谐的重要。中庸的问题对现实来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包括我们对我们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回顾一下在近代以来,它可以说走了一个曲折的路。一个时期就是批判,说时代进步了,传统的有一些内容不能适合时代要求了,就主要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当然这个批判在当时来讲,比如说我们说这个五四新文化运动,应该说那个时候提出来的。对传统的也好,对儒家那些(也好),特别是对当时讲的传统的纲常伦理那个批判,应该说是适应了当时历史的需要的,应该肯定的。你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像它当时那种纲常伦理,你不批判,怎么可能过渡到一个现代的这样一种民主社会呢?特别很鲜明的一个东西,那个时候妇女解放,那是有很大很大的一种进步的意义。但是我们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这个中间,批判是应该。但这中间我们就说,现在回头来看,其中就有一种过头的现象,就有些比较过分的偏激,有这种片面性存在。比如说要把所有的线装书都扔到茅厕里边去,那就把所有的古代的文化传统全抛弃了,这样一种片面性。当时批判是应该的,也是有积极作用。但是走上了一个全盘否定,那就过头了。特别发展到了文革的十年动乱,那就更是达到了顶点了。当然 经过了那个以后,我们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们就总结这个经验,我们把文革期间那样一种片面的东西也纠正了。所以肯定传统不能丢,肯定我们现在要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肯定我们要弘扬中华文化,在这个中间我们又看到,也出现一定的片面性,也有一种过头的现象。这在我们肯定要继承传统,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这个中间,也有一部分人就觉得传统的就都是对的,我们就是要用儒家这一套来治国。那么它又偏到另一面去了,所以这个也可以说,有点类似于叫什么呢?“爱之欲其深 恶之欲其死”,一个时期则全盘否定,一个时期 反过来有的人。这当然不是全体的 ,一个时期要把它置之于死地,彻底的否定 ,一个时期又有人把它捧到天上,一切都得让它来做。“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走极端,这个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
  • 所以说,我们讲中庸之道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把握好度。中就是要适度,讲中庸就是把握好度,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够 。当然这个度的把握,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随时随地在变化。
  • 比如说我们说 ,平均主义这个大锅饭不合适,我们就否定了平均主义,就是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这样,它就有了一个贫富的差别,这样就能够调动人们去发展生产,去改变贫困、追求富裕这样一个动力,所以它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发展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强调 ,我们讲就是要改变平均主义,就是要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当时起了作用。但是 经过一段时期以后,我们发现贫富悬殊,贫富差距太大了,这就造成一种新的一种不和谐。新的问题就是说,你要能够调剂好贫富的差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要有差别,这是对的。那么差别的程度,贫富之间这个差别的度,就要掌握好。所以现在我们所要处理的问题,就不是说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问题,而是要调剂这个贫富的差别的度的问题 。这个问题 ,就是要根据现在的情况去研究 怎么去调剂、怎么去解决。这是我们现在讲的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