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两仪式性辱战争:傅国涌:1/4的县级图书馆没有购书费(南方周末 2005-9-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53:46
1/4的县级图书馆没有购书费

南方周末    2005-09-29 14:50:35
  □傅国涌
  
  现在很多人感叹图书市场萎缩,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大量图书积压在仓库里,最后或进了特价书店,或干脆送到造纸厂化纸浆。这虽然是一个事实,其中的原因却很多。在互联网、电视、电子游戏、音像制品等的强烈冲击下,中国人的阅读时间确实大大减少,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资讯多元化带来的结果。不过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国人每周的阅读时间还是有..1小时,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印度和泰国。另一方面,出版社每年出版大量跟风炒作的垃圾图书,无人问津是必然的命运,很多好书又千呼万唤不出来,读者找书难、买书难,久而久之,阅读人群不断流失,许多读者最后到网上寻找自己的精神需求。话虽如此,每年出版的10多万种新书中(不包括重印书)还是不乏许多有价值、有可读性、能为广大读者接受的图书,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少被淹没在书山书海中了。上述这些原因固然都是构成当今中国书业低迷的重要因素,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公共图书馆的因素。
  据文化部最新统计,全国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没有1分钱的购书费,占总数的1/4。按国际标准,平均2万人中应该就有1所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2册。而我国现在平均45.9万人才有1所公共图书馆,姑且认为这些图书馆都是正常开放的,人均藏书量也只有0.3册,远远落后于国际标准。近年来图书馆衰落的情况屡见于媒体的报道,2002年全国有733个公共图书馆没有购书的经费,书架上都是陈旧书,占总数的27.2%。可是这样的情况一直未见有什么改变。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说,2004年西北某省许多县图书馆的报刊费、购书费都为0元,有1/3以上的地、县图书馆十几年没添置过一本新书。即使是经济发达省份,公共图书馆的生存状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是极不相称的。
  24%以上的县级(乃至一些地市级)公共图书馆长期没有购置新书的经费,这首先不是一个钱的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各地图书馆(包括边远地区)购书的经费就比现在充足得多,那时候的GDP和现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关键还是认识、观念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所致(当然,这当中书价虚高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至于钱,哪怕在其他建设、投资上稍微压缩一下,拿出一点点零头用来给图书馆买书也尽够了。
  另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也亟须改革,而不是把读者分为三六九等,给予不同的待遇,那是计划经济时代讲究等级、论资排辈的产物。当务之急是图书馆要向国际标准靠拢,敞开大门,降低门槛,为所有读者服务;政府要将图书馆购置新书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投放的力度,而且要有严格的监督程序,确保专款专用,严防挪用。公共图书馆一旦经费充足,图书发行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全国县级以上图书馆不少于3000所,大学图书馆也在千所之上,中学图书馆数以万计,一本有价值的图书哪怕不计算个人读者,光是这些公共图书馆一家收藏2本,发行也能在2万册之上,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过,图书馆是人类的头颅。在所有的公共文化设施中,图书馆的重要性是毋庸多说的,它承载着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部分功能,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公共图书馆的健全与否是分不开的。不管怎么说,图书馆购置新书的经费都缺不得。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50929/xw/zy/200509290025.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