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下大胃王吃货视频:关注解决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6:38:47

                     关注解决问题

 

 

随述;

 

 

 

一个朋友的企业(一个夫妻二人共同创业的企业,以丈夫为主,夫唱妇随为其核心特点)要招聘CEO,但经历了多轮互动之后,招聘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仔细分析了招聘的全过程,发现这对企业家夫妇在与要招聘的CEO互动的全过程中,能做决定的丈夫始终置身幕后,而过于关注细节、过于爱和人“讲道理”、过于喜欢“说服”别人的妻子始终冲在第一线(这样的安排也许是为了到最后还能有一个谈判的缓冲,可惜最后丈夫都没有“上场”的机会),并且在和候选CEO互动的过程中,这个妻子总是试图通过“讲大道理”来说服那个候选CEO接受和认同自己的观点和企业,却从来没有真正认真深入地了解彼此的关切(包括这对夫妇自己的关切),也从来没有深入探讨真正关乎双方发展的具体合作问题。

 

因此,对全过程分析后,考虑到落地性,我没有提要求这对朋友夫妇改进自己性格和沟通方式的建议(毕竟,“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而是提了一条关乎方法的“操作性建议”:“少讲些大道理,多关注和商讨些具体问题”。

 

 那么,就企业外聘CEO这件事情,我的这位朋友应该关注和解决些什么问题呢?

 

很显然,就企业外聘CEO来讲,首先要关注和解决的是“彼此的需要和关切”,这是招聘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根本性问题。

 

企业要外聘CEO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问题的,因此,我的这对朋友夫妇首先应该做的是:想清楚自己期望外聘的CEO来帮助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具备什么样能力素质的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什么样的人适合在自己的企业中来解决这些问题(即和这对夫妇的做事风格特点要相适应,这其中也包含了作为民企老板的这夫妇俩,他们能够适应什么样的外聘CEO)等等。

 

企业想聘到CEO是需要满足CEO个人职业发展和成长需求的。因此,我的这对朋友夫妇还需要认真倾听和了解一下:你中意的目标对象,他的个人职业发展和成长需求是什么?自己的企业能够给他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什么?双方关切事项的契合点在哪里?他为什么应该选择加盟你的企业而不是其它企业?

 

    除了关注和解决了上述内容性的根本问题之外,还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外聘CEO交流和互动?即:方法性的技术问题。因为即使是最善意的行为,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来展现,也会事与愿违。分析整个招聘过程,我发现,这对企业家夫妇(主要是妻子在前台操作)犯了两个比较关键的错误: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让对方感受到“尊重”。从双方招聘过程中的过程互动邮件与相关记录中,我发现,企业对外聘CEO除了大量的说理式“教育”和“说服”之外,就是大篇幅地夸赞自己的企业,很少提及自己企业对这个想要外聘的CEO到底欣赏他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企业没有围绕自己的需要、没有围绕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来行事导致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让外聘CEO有这样一个感觉:既然你觉得你自己的企业那么好、既然你觉得我没什么让你欣赏的地方,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走在一起?

 

能拍板的丈夫始终置身幕后,没有让对方感受到“诚意”。事实上,从我对这个企业家夫妇的了解看,妻子实际上不适合做沟通协调这件事情。她的处事风格过于“情绪化”而且又偏爱“说理”,给人感觉比较“较真儿”。因此,比较恰当的安排应该是:妻子把基本问题沟通清楚了(当然,我们看到,不关注“问题”是这次招聘失败的主因),然后丈夫及时出现,就一些需要拍板的问题关节点和这个准备外聘的CEO进行坦诚沟通,交换意见。这样可以让对方充分感受的企业的“诚意”。

 

毕竟,CEO将来是要和这对创业夫妇深度合作的,如果一开始不能让对方感受尊重与诚意,即便其这次顺利入职了,今后的深度合作仍然会是个问题。

 

   在中国,管理者群体一直都是一个非常缺乏培养和训练的群体,而高居企业“食物链”顶端的创业型民营企业家群体则由于其工作的特点,很少听到别人负面的反馈,更加显得有些“独孤求败”的味道(越是事业上“成功”的老板这一特点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能否像当年的唐太宗一样为自己树一些“镜子”,让自己反观自省,就成为这些企业家们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

 

希望这个小小的案例就能够成为这样的一面“镜子”。当事情没有像你期待的那样演变时,不妨反思一下,我是不是谈了太多的“道理”,而没有关注真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