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试卷题:信仰的力量-----从电视剧《潜伏》热播引发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56:36

信仰的力量

-----从电视剧《潜伏》热播引发的思考

 

王兆善

 

      最近热播的谍战剧《潜伏》,虽然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战争题材的红色剧,却吸引了大批年轻的观众,除情节跌宕起伏、演员表演精湛外, 信仰成为贯穿全剧的一条红线,让人们看到信仰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失去的,对信仰的不同解读也成为时下人们的热门话题。笔者以为,这一电视剧是一部生动感人的党课教材,让我们重新唤起对信仰的认识。

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信服和崇敬,并作为言行的榜样和指南,主要包括政治信仰、道德信仰和生活信仰等。从历史和现实看,信仰作为超越现实的力量,是一个民族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甚至被人宰割;小到一个人,思想就会空虚,前进就没有方向和动力。信仰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作为行为背后的主宰,不同的信仰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命运。电视剧《潜伏》主人公余则成之所以为党的利益愿意牺牲一切,能够在严酷的环境中,舍生忘死,长期潜伏,由国民党军统特务变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卓著贡献,正是因为他有强大信仰力量的支撑。而以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为代表的国民党军官,之所以由当初的报国济世干一番事业到世故圆滑、以权谋私,正是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已成为他们大多数人的人生信仰,才使他们所依附的事业腐朽衰落。

为什么在中国革命初期,中国红军的创建初期,党员几十名,红军不到三万人,毛泽东等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会有如此坚定的信念,坚信中国革命必然成功,社会主义必然实现?为什么瞿秋白在行刑前用俄语高唱《国际歌》《红军歌》,微笑着要求刽子手正面开枪,视死如归,坦然就义?根子就在于信仰的力量。正如邓小平说:“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不能成功,中国现在还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其实,对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是有信仰的,没有有无之说,而是有真假之别。不同的信仰,体现了个体对不同事物的价值判断,反映出不同的人生态度和选择。真正意义上的信仰是科学真理的体现,是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的一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大型社会调查,在诸多调查问题中有“有无信仰”一道题, “有信仰的”只占全部的28﹒10%,这一数字表明“信仰危机”不仅客观存在,而且还很严重。信仰动摇,地动山摇。大量社会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没有了共产主义信仰,或信仰摇摆,其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天堂和地狱只有一步之遥,从清官到贪官,从功臣到罪犯,往往只有一念之差。情况虽然各有不同,但审视“这一念” ,首要的问题还是信仰问题,一旦信仰失守,发生蜕变只是迟早的事。政治信仰的动摇,必然导致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和生活上的腐化。曾几何时,一个是众口赞誉的楷模,一个是万民唾弃的罪人,为什么党内会同时出现孔繁森与王宝森现象,造成天壤之别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信仰的根本不同。王宝森经不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抛弃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背叛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其变化的内在原因;而孔繁森坚定共产党人的信仰,把“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作为座右铭,两次到西藏工作,想的是如何让西藏早日富起来,人民过上富裕文明的新生活。从“二森”现象看,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绝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无论你职位高低、党龄长短、环境差异,都如影相随伴随你的终生,自始至终体现于你的一言一行。在理想信念这个问题上,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君舒提出“两个没有”:没有人可以“终身免疫”,没有人可以“刀枪不入”(上海宣传通讯,2009年第11期,《“两个没有”值得领导干部铭记》)。因此,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都是每个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和精神支柱。否则,就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执政党就没有凝聚党心、蠃得民心的力量之源。

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我们党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并不意味着《潜伏》中所表现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就过时了。相反,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中国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可能被葬送。现在,为什么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频发,为什么有的干部会发出“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的“剽悍”质问,这种逻辑暴露的正是某些党员领导干部对自身角色认知的错位,更是对党性和人民性本质上一致性的无知,关键还在于一些党员没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忘记了党的宗旨。如果政治信仰偏移,党内关系扭曲,利益导向失准,为民所用的公权就会演变成为小集团所用的私权,党的权力就有逐步异化的危险,党就没有资格和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促进社会和谐、引领人民前进。苏共垮台就是一面镜子。如果说,苏共壮大靠的是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土地”和“面包”,那么,苏共红旗落地的教训,就在于执政党政治信仰的崩溃,成了背离人民的“利益集团”,才最终失民心、失天下。从此意义上说,有没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信仰,有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是检验党员干部真实信仰的“试金石”,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当前,如何像谍战剧《潜伏》主人公那样,不让共产主义的信仰轻易地失去,不让浴血奋战的成果轻易失去,对一个执政党来说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强信仰工程建设,把坚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作为首要战略任务,有机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渗透于党的思想建设全过程,应对于国际国内情况挑战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