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广告图片:三国人物之刘禅和姜维温州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0:05:03
有些人,有些事,很难说,比如刘禅和姜维,左说左是,右说右是,或者反过来,左右都不是,就看你是如何说了。

  刘禅,字公嗣,刘备之子也,小名阿斗,蜀国后主(207-271)。俗话“扶不起的阿斗”是民间对他的评价,成语“乐不思蜀”四字是史书对他的描绘,也是说他又呆又蠢。

  他真又呆又蠢吗?一个又呆又蠢的国君能领导蜀国四十年(诸葛亮死后,他还领导了二十九年)?刘备死时,他十七岁,遵循其父的最高指示,对诸葛丞相以“以父事之”,而大权在握的诸葛亮,聪明如神的诸葛亮,用尽心思,绞尽脑汁,倾注国力,也没将蜀扶起来。你说这是为什么?只能说大势所趋了。三分天下,连年战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人心希望天下安定,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不是谁都能阻挡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虽不能说他是俊杰,但若说他又蠢又呆,想来也是不合适的。我们看看他的降书,字里行间,虽见软弱,但也可见他的认识:“限分江汉,斗绝一隅……干运犯冒,渐苒历载……天威既震……敢不革面,顺以从命。辄敕群帅投戈释甲……以俟后来之惠,全元元之命。优唯大魏,布德施化……”至于他的“乐不思蜀”以及他的装憨卖傻是其保身全家之法,许多史家均已说明,也就不须多说了。能说的是他为国君,与其老子相比较,其性情和人生观以及他的价值观,真的是有很大不同。“素丝无常,唯所染之”,陈寿这句深深的感叹评得真还是不错的。

  姜维,字伯约(202-264),天水冀县人(今甘肃甘谷县),少孤,好郑玄经学,曾为魏国中郎将,后降蜀,与诸葛亮一见如故,亲如父子,密如师徒,二十七岁封当阳亭侯,最后官至大将军。诸葛亮对其评价是:“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又深解兵意,且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诸葛亮病逝后,他继承其遗志,坚持其战略,以攻为守,伺图中原,先后曾在十四年间,北伐中原十一次。刘禅降魏,令其降,佯降钟会,策其反,事败,被杀,妻子皆诛,一个典型的失败英雄。

  他不知自己会失败吗?他当然是知道的,至少他知成功很难。

  大将军费祎曾对他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他最后一次攻魏时,车骑将军廖化也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将何以存。”结局终如廖化所言。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其所为也,士为知己者死而死之是其所死也。观其生前起居行止,蜀国令史郤正之评更可见其风骨精神与诸葛亮何其相似也:“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敝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