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之路国服好玩吗:黛玉会吃袭人的醋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22:44:29

黛玉会吃袭人的醋吗? 

    贾宝玉最喜在女孩儿堆里闹,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皆跟他亲近得很,这当中,不用说,他待他的林妹妹黛玉自是不同,从小一处吃,一处睡的情谊自不必说,最难得的是两个人性情十分贴近,从黛玉进贾府的那一刻起,贾宝玉就已认定这个妹妹似曾见过,这其中的那份缘并不是一句两句就说得清楚道得明白的。 

      由于黛玉的性格使然,心思重,遇事皆郁积在心里,她并不十分拿得准,宝玉的心中是否只有她林妹妹,所以经常会有好好的突然就使性子不理宝玉,而宝玉千般解释万般澄清的情况。最突出的就表现在对薛宝钗的态度上,这是黛玉的心病,所以她总会捻酸吃醋,另外,除了宝钗,她也吃贾母经常接来贾府住的史湘云的醋。只要是宝玉同薛、史不管哪个过分亲近,黛玉都会看在眼里,气在心里。

      怡红院中的大丫头袭人同宝玉的关系非同一般,连晴雯都说:“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那么凭着黛玉的敏感颖慧,她也早就明白,宝玉同袭人的情份不一般,然而她却似乎一点儿都不在意,甚至她自己也会开那主仆二人的玩笑:“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那么这是不是不符合常理呢,为什么独独袭人的醋,林黛玉偏偏不吃呢? 

      其实在黛玉的骨子里是有等级观念的,因为袭人是丫头,她再和宝玉怎么样也不会越出主子的次序去,即便有什么,将来也只是个屋里人(也就是宝玉的妾),所以黛玉根本不会吃她的醋,她只会在意可能会威胁到她与宝玉喜结良缘的人,这样的人只有宝钗和湘云。不过再细思一下,事实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 

      在黛玉的心目中,早已把贾宝玉当作知己的,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无时无刻不提着心,处处注意着宝玉,尤其是在宝姐姐来了之后,她更是时刻留心宝玉和宝钗的一来一往,一言一语,甚至一个眼神,稍有不对,便以言语相讥,满腹酸意,这固然与黛玉的尖酸刻薄有一定联系,但最重要的似乎是她对宝玉的感情问题——来了一个宝姐姐,全府上下皆赞,品格端方,容貌丰美,都说黛玉有不及,并且待人随分,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令黛玉有几分抑郁,宝玉亦在孩提之间, 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视姊妹弟兄皆出一意,并无亲疏远近之别,正是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如今来一宝钗,不止品貌一流,就连作诗品词也与黛玉不相上下,况且非常博学,总之凡是黛玉有的,她都有,黛玉所能的,她也绝不逊色,有时还能略高一筹,如此难得的一女子,一大家闺秀,宝玉怎么会视而不见?宝玉喜欢黛玉,多半是因为两个人志趣相投,黛玉又别有才情,气质独特,不与府里其他女孩类同。现在有了宝钗,处处与她媲及相比肩,她担心宝玉自然而然被宝姐姐的另一番风范所吸引,那么她就不再是宝玉唯一的知己和贴心人了,自然就会伤心难过。最要命的是,又有“金玉良缘”一说,当年,她进贾府之时,宝玉说这个妹妹原本见过的,她自己也觉得眼前的公子似曾相识,好像前世铸成了这一段奇缘,两个人后来又是那么亲密,难舍难分,既然如此又何来一宝钗,又有什么金玉之论呢,这令黛玉每每困惑,慢慢郁积成心病,捻酸吃醋在所难免,这虽是因了她心中的那份真挚的感情,但多少有些自私的心性在里面。她早就认定了宝玉这个知己,她希望在宝玉心中,也当她是唯一知己,彼此相惜,相知,而宝钗的到来似乎给了她当头一击,这个宝姐姐处处散发出耀眼的光彩,让她觉得,宝玉也会因此三心二意起来。黛玉本就觉得自己寄人篱下,没有父母兄弟,没有依靠,每每垂泪伤怀,唯有宝玉再三的关慰,才得以宽解,若是连他也不再是自己心灵上的可寄托之人……所以注定了最终的悲剧:失去了灵魂的依托,又怎能存活于世。黛玉的小器与自私的心性由此又可见一斑。 

 

    但黛玉为何不吃袭人的醋?显而易见,吃袭人的醋根本毫无意义。袭人服侍宝玉尽心尽意,宝玉也素喜袭人的柔媚娇俏,所以待她和别的丫头相比略亲近些,但绝谈不上心灵上的相通,因为袭人不过是个普通的丫头,不通文墨,用今天的话讲,她没文化,是个文盲而已,和宝玉根本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凡是涉及精神领域或思想领域,她就不得其令了,甚至还得求助于黛玉或是宝钗帮她看看她的二爷究竟又犯什么疯病呢。因此,她不同于宝钗,不同于史湘云,她没有与黛玉争的资本,也就是说,无论宝玉待她怎样好,都不会影响宝黛二人的感情。相反若换成是宝钗或是史湘云,就不得不担心她们会移走宝玉的一颗心,因为她们都颇有才情,又是那么灵慧聪敏,尤其是宝钗,方方面面堪称一品,完美得不可思议,让人惊叹,黛玉吃她们的醋而不吃袭人的醋也就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