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昔洛韦:和田白玉与其它白玉的鉴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13:20:40
2009-12-05 作者:网络转载

和田玉收藏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和田玉材料以及工艺成品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迅速蔓延。尤其是和田白玉,因其倍受玩家喜爱,故亦是造假售假者攻击的主要目标。例如,以白东陵石冒充和田白玉,用白玉色的大理岩(即:汉白玉)冒充白玉,拿白玻璃(料器)当作白玉销售,或拿俄料、青海料混作和田料(严格意义上讲,俄料、青海料也并不比和田料在宝玉石性质上差什么,买卖价格之差只是市场思维定势而已——此为另一话题了),这些现象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收藏者上当受骗的事情经常发生。
一、和田玉(白玉)之鉴别
和田白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结构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结构特征。和田白玉的光泽很温润,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和田白玉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这是由于和田白玉的表面有非常细小的凹凸,类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镜就可看到,有时还可看到手工打磨遗留下来的顺着某一方向的纹路。注意观察阴刻线,由于和田玉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阴刻线两侧不容易起崩口,石英岩类玉石硬度虽然高,但韧性差,脆性强,阴刻线容易起崩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而暴露在山上或已被河水冲下居于上游未经长期冲刷的,则被称为山流水料。抓住和田玉这些主要特征,鉴别起来并不难。
东陵石(Aventurine)硬度为7,比重2.65 ,学名是砂金石,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因为属于石英岩质玉石,因此,具有典型的粒状结构(内部的结构好象一粒一粒的沙子粘合在一起的感觉),亦称海洋石或东陵玉,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大多不透明,偶而部分有点半透明,硬度与水晶差不多。绿色的东陵石曾被称为印度翡翠。
至于大理石,则没有玉石特有的湿润而美丽的光泽,更没有油腻感;玻璃光泽刺眼,内部常有气泡,没有油性,这些与玉石区别甚大,细心一点不难识辨。
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
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爱玉者常有寻羊脂玉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
不过,按现代宝玉石学家的解释,羊脂玉主要是指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以这种解释来看,羊脂玉的范围就宽多了。
二、和田籽料之鉴别
从外观上辨别和田籽玉有几个方面:籽料是远古时代从昆仑山上风化脱落的玉料,经过河水长期的冲刷磨蚀而形成的一种鹅卵状的玉种。仅仅产于新疆和田县河库中,是唯一正宗的和田玉。它不仅产出稀少,而且品质优良;比起从昆仑山上开采出来的山料玉来,籽玉的质地更为的细腻,滋润,致密,坚硬。尤其是它那一层天然的沁色的外皮,色彩斑澜,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山料玉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也难怪爱玉藏玉之人把籽料视如珍宝,列为首选。
在各种籽玉中,以青籽玉最多,其收藏价值远不如稀少的白色的籽玉和黄色籽料,墨色籽料。即使不加任何的雕饰,也为无价之宝。当然,如果好的籽料,雕工粗糙,也同样的会降低它的价值的。
购买籽料的时候,更应该仔细辨别那些经过人工磨圆,染色的假皮籽玉,以免受骗。
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和褐红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子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皮红、洒金黄、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都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成为得宝。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来,同等的带色皮的籽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籽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籽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但假沁色的带皮子籽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没有水头,需要注意区分。
籽玉99%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玉器行内称为隔或咎。一般大隔或较明显的杂点处会在加工时加已修饰,而存在的小隔,在不影响玉器的美观和它的牢固度,均属于正常范围。
和田籽料作假的方式通常有:
1、籽料作假:和田玉籽料由于长期受河水冲刷、浸润、取天之灵气,地之精华,其精华内蕴,细腻无暇,体态滋润。上等白籽料晶莹如脂,这种质感和光泽是其他白玉所不及的。
人造籽料通常做假的方法是:把山料玉或其他相似玉石甚至大理石等切割打磨,做出籽玉的外形,再辅之以染色做皮而成。当然,对这种做假,鉴定不是难事。天然籽玉表面系在河流中经年累月地被水冲,砂磨,既润泽又到处充满像毛肤一样的细小砂眼,形成的是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并且外形弧线非常自然,而人工的假籽玉必然会留下生硬的痕迹。
2、皮色作假: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籽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籽、虎皮籽、枣皮红、洒金黄、黑皮籽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称为得宝。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很薄(约厚1mm),系氧化所致。自古以来,同等的带皮色的籽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籽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
市场上既有做假的籽玉在招摇撞骗,当然就有造假皮的籽玉在到处诱惑消费者。“带皮色的玉等于籽玉”这本是一种较粗略鉴别籽玉的方法,现在却被造假者利用为欺骗手段------有些是假籽玉做皮色,也有的是真籽玉做皮色(由于有些籽玉的原料质地,颜色不够好,为了卖个好价钱而做皮)。
一般做假皮的方法是先将玉料烧热,而后放入深色的颜料等化学染剂中浸泡。使其浸入变色。做假的皮色一般给人的感觉是颜色生硬,不活,不自然,由于运用高温,原料表边所产生的裂纹中吃进的颜色也不自然,同那些受大自然熏陶和氧化而形成的天然皮色相比完全不一样。人工处理假皮色的方法有很多,所以需要我们非常仔细的去识别。
下面介绍的,是玉器爱好者总结出的从皮色毛孔看和田玉籽料的几条有效方法。
和田玉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比如从皮色及滚料识别入手,当可窥见一二。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三、滚料。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掌握了皮色、滚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识,鉴别籽料真假,当不会很难了
和田玉收藏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和田玉材料以及工艺成品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迅速蔓延。尤其是和田白玉,因其倍受玩家喜爱,故亦是造假售假者攻击的主要目标。例如,以白东陵石冒充和田白玉,用白玉色的大理岩(即:汉白玉)冒充白玉,拿白玻璃(料器)当作白玉销售,或拿俄料、青海料混作和田料(严格意义上讲,俄料、青海料也并不比和田料在宝玉石性质上差什么,买卖价格之差只是市场思维定势而已——此为另一话题了),这些现象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收藏者上当受骗的事情经常发生。
一、和田玉(白玉)之鉴别
和田白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结构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结构特征。和田白玉的光泽很温润,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和田白玉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这是由于和田白玉的表面有非常细小的凹凸,类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镜就可看到,有时还可看到手工打磨遗留下来的顺着某一方向的纹路。注意观察阴刻线,由于和田玉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阴刻线两侧不容易起崩口,石英岩类玉石硬度虽然高,但韧性差,脆性强,阴刻线容易起崩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而暴露在山上或已被河水冲下居于上游未经长期冲刷的,则被称为山流水料。抓住和田玉这些主要特征,鉴别起来并不难。
东陵石(Aventurine)硬度为7,比重2.65 ,学名是砂金石,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因为属于石英岩质玉石,因此,具有典型的粒状结构(内部的结构好象一粒一粒的沙子粘合在一起的感觉),亦称海洋石或东陵玉,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大多不透明,偶而部分有点半透明,硬度与水晶差不多。绿色的东陵石曾被称为印度翡翠。
至于大理石,则没有玉石特有的湿润而美丽的光泽,更没有油腻感;玻璃光泽刺眼,内部常有气泡,没有油性,这些与玉石区别甚大,细心一点不难识辨。
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
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爱玉者常有寻羊脂玉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
不过,按现代宝玉石学家的解释,羊脂玉主要是指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以这种解释来看,羊脂玉的范围就宽多了。
二、和田籽料之鉴别
从外观上辨别和田籽玉有几个方面:籽料是远古时代从昆仑山上风化脱落的玉料,经过河水长期的冲刷磨蚀而形成的一种鹅卵状的玉种。仅仅产于新疆和田县河库中,是唯一正宗的和田玉。它不仅产出稀少,而且品质优良;比起从昆仑山上开采出来的山料玉来,籽玉的质地更为的细腻,滋润,致密,坚硬。尤其是它那一层天然的沁色的外皮,色彩斑澜,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山料玉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也难怪爱玉藏玉之人把籽料视如珍宝,列为首选。
在各种籽玉中,以青籽玉最多,其收藏价值远不如稀少的白色的籽玉和黄色籽料,墨色籽料。即使不加任何的雕饰,也为无价之宝。当然,如果好的籽料,雕工粗糙,也同样的会降低它的价值的。
购买籽料的时候,更应该仔细辨别那些经过人工磨圆,染色的假皮籽玉,以免受骗。
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和褐红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子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皮红、洒金黄、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都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成为得宝。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来,同等的带色皮的籽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籽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籽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但假沁色的带皮子籽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没有水头,需要注意区分。
籽玉99%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玉器行内称为隔或咎。一般大隔或较明显的杂点处会在加工时加已修饰,而存在的小隔,在不影响玉器的美观和它的牢固度,均属于正常范围。
和田籽料作假的方式通常有:
1、籽料作假:和田玉籽料由于长期受河水冲刷、浸润、取天之灵气,地之精华,其精华内蕴,细腻无暇,体态滋润。上等白籽料晶莹如脂,这种质感和光泽是其他白玉所不及的。
人造籽料通常做假的方法是:把山料玉或其他相似玉石甚至大理石等切割打磨,做出籽玉的外形,再辅之以染色做皮而成。当然,对这种做假,鉴定不是难事。天然籽玉表面系在河流中经年累月地被水冲,砂磨,既润泽又到处充满像毛肤一样的细小砂眼,形成的是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并且外形弧线非常自然,而人工的假籽玉必然会留下生硬的痕迹。
2、皮色作假: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籽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籽、虎皮籽、枣皮红、洒金黄、黑皮籽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称为得宝。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很薄(约厚1mm),系氧化所致。自古以来,同等的带皮色的籽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籽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
市场上既有做假的籽玉在招摇撞骗,当然就有造假皮的籽玉在到处诱惑消费者。“带皮色的玉等于籽玉”这本是一种较粗略鉴别籽玉的方法,现在却被造假者利用为欺骗手段------有些是假籽玉做皮色,也有的是真籽玉做皮色(由于有些籽玉的原料质地,颜色不够好,为了卖个好价钱而做皮)。
一般做假皮的方法是先将玉料烧热,而后放入深色的颜料等化学染剂中浸泡。使其浸入变色。做假的皮色一般给人的感觉是颜色生硬,不活,不自然,由于运用高温,原料表边所产生的裂纹中吃进的颜色也不自然,同那些受大自然熏陶和氧化而形成的天然皮色相比完全不一样。人工处理假皮色的方法有很多,所以需要我们非常仔细的去识别。
下面介绍的,是玉器爱好者总结出的从皮色毛孔看和田玉籽料的几条有效方法。
和田玉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比如从皮色及滚料识别入手,当可窥见一二。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三、滚料。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掌握了皮色、滚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识,鉴别籽料真假,当不会很难了
和田玉收藏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和田玉材料以及工艺成品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迅速蔓延。尤其是和田白玉,因其倍受玩家喜爱,故亦是造假售假者攻击的主要目标。例如,以白东陵石冒充和田白玉,用白玉色的大理岩(即:汉白玉)冒充白玉,拿白玻璃(料器)当作白玉销售,或拿俄料、青海料混作和田料(严格意义上讲,俄料、青海料也并不比和田料在宝玉石性质上差什么,买卖价格之差只是市场思维定势而已——此为另一话题了),这些现象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收藏者上当受骗的事情经常发生。
一、和田玉(白玉)之鉴别
和田白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结构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结构特征。和田白玉的光泽很温润,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和田白玉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这是由于和田白玉的表面有非常细小的凹凸,类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镜就可看到,有时还可看到手工打磨遗留下来的顺着某一方向的纹路。注意观察阴刻线,由于和田玉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阴刻线两侧不容易起崩口,石英岩类玉石硬度虽然高,但韧性差,脆性强,阴刻线容易起崩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而暴露在山上或已被河水冲下居于上游未经长期冲刷的,则被称为山流水料。抓住和田玉这些主要特征,鉴别起来并不难。
东陵石(Aventurine)硬度为7,比重2.65 ,学名是砂金石,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因为属于石英岩质玉石,因此,具有典型的粒状结构(内部的结构好象一粒一粒的沙子粘合在一起的感觉),亦称海洋石或东陵玉,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大多不透明,偶而部分有点半透明,硬度与水晶差不多。绿色的东陵石曾被称为印度翡翠。
至于大理石,则没有玉石特有的湿润而美丽的光泽,更没有油腻感;玻璃光泽刺眼,内部常有气泡,没有油性,这些与玉石区别甚大,细心一点不难识辨。
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
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爱玉者常有寻羊脂玉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
不过,按现代宝玉石学家的解释,羊脂玉主要是指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以这种解释来看,羊脂玉的范围就宽多了。
二、和田籽料之鉴别
从外观上辨别和田籽玉有几个方面:籽料是远古时代从昆仑山上风化脱落的玉料,经过河水长期的冲刷磨蚀而形成的一种鹅卵状的玉种。仅仅产于新疆和田县河库中,是唯一正宗的和田玉。它不仅产出稀少,而且品质优良;比起从昆仑山上开采出来的山料玉来,籽玉的质地更为的细腻,滋润,致密,坚硬。尤其是它那一层天然的沁色的外皮,色彩斑澜,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山料玉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也难怪爱玉藏玉之人把籽料视如珍宝,列为首选。
在各种籽玉中,以青籽玉最多,其收藏价值远不如稀少的白色的籽玉和黄色籽料,墨色籽料。即使不加任何的雕饰,也为无价之宝。当然,如果好的籽料,雕工粗糙,也同样的会降低它的价值的。
购买籽料的时候,更应该仔细辨别那些经过人工磨圆,染色的假皮籽玉,以免受骗。
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和褐红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子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皮红、洒金黄、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都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成为得宝。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来,同等的带色皮的籽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籽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籽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但假沁色的带皮子籽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没有水头,需要注意区分。
籽玉99%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玉器行内称为隔或咎。一般大隔或较明显的杂点处会在加工时加已修饰,而存在的小隔,在不影响玉器的美观和它的牢固度,均属于正常范围。
和田籽料作假的方式通常有:
1、籽料作假:和田玉籽料由于长期受河水冲刷、浸润、取天之灵气,地之精华,其精华内蕴,细腻无暇,体态滋润。上等白籽料晶莹如脂,这种质感和光泽是其他白玉所不及的。
人造籽料通常做假的方法是:把山料玉或其他相似玉石甚至大理石等切割打磨,做出籽玉的外形,再辅之以染色做皮而成。当然,对这种做假,鉴定不是难事。天然籽玉表面系在河流中经年累月地被水冲,砂磨,既润泽又到处充满像毛肤一样的细小砂眼,形成的是凹凸不平的麻皮坑,并且外形弧线非常自然,而人工的假籽玉必然会留下生硬的痕迹。
2、皮色作假: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籽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籽、虎皮籽、枣皮红、洒金黄、黑皮籽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称为得宝。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很薄(约厚1mm),系氧化所致。自古以来,同等的带皮色的籽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籽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子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
市场上既有做假的籽玉在招摇撞骗,当然就有造假皮的籽玉在到处诱惑消费者。“带皮色的玉等于籽玉”这本是一种较粗略鉴别籽玉的方法,现在却被造假者利用为欺骗手段------有些是假籽玉做皮色,也有的是真籽玉做皮色(由于有些籽玉的原料质地,颜色不够好,为了卖个好价钱而做皮)。
一般做假皮的方法是先将玉料烧热,而后放入深色的颜料等化学染剂中浸泡。使其浸入变色。做假的皮色一般给人的感觉是颜色生硬,不活,不自然,由于运用高温,原料表边所产生的裂纹中吃进的颜色也不自然,同那些受大自然熏陶和氧化而形成的天然皮色相比完全不一样。人工处理假皮色的方法有很多,所以需要我们非常仔细的去识别。
下面介绍的,是玉器爱好者总结出的从皮色毛孔看和田玉籽料的几条有效方法。
和田玉无论如何造假,总还有让人识破的地方。比如从皮色及滚料识别入手,当可窥见一二。
一、活皮。真籽料在河水中经千万年冲刷磨砺,自然受沁,它会在质地软松的地方沁入颜色,在有裂子的地方深入肌理。这种皮色是很自然的,叫做活皮。它的颜色浸入玉内有层次感,过渡自然,皮和肉的感觉是一致的。皮上的颜色应是由深入浅,裂隙上的颜色应是由浅到深。其实好玉是不长皮的,即便有,也是星星点点,或在细小的裂子里。
二、死皮。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
三、滚料。市场上多见冒充籽料的滚料。滚料是把山料甚至青海料、俄罗斯料、岫玉料的下脚料小块,放入滚筒机内滚磨,磨成卵形,很像籽料,然后再染假皮冒充。造假者甚至把大块山料开成小料磨光。
四、汗毛孔。汗毛孔在这里是一个代用词。有无汗毛孔,是鉴别真假籽料的真招。真正的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会有无数细细密密的小孔,非常像人身皮肤上的汗毛孔。这种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表面现象,绝不是人工可以伪造出来的,在十倍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用汗毛孔来鉴别真假籽料非常有效。因为滚料上面有滚磨过的磨痕,一道道的擦痕,而没有自然状态下的“汗毛孔”。
掌握了皮色、滚料及汗毛孔的基本知识,鉴别籽料真假,当不会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