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颖图片:《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做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3:46:32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曲则全者

 

    第一章做事智慧

 

    曲则全者

 

    原文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②。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文

 

    不自以为有见识,才能见识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才能大功告成。不自高自大,才能得以长进。

 

    正因为与世无争,所以天下没有能与之竞争的。

 

    古人说“委屈反能保全”,怎么能是空话呢!确实能使人得到保全。

 

    注释

 

    ①“不自见,故明。”“自见”是自我表现。“明”是显露出来。句谓,不自己显露才能显露。

 

    “不自是,故彰。”“是”是对的、正确的意思。“彰”是明理。句谓,不自以为是才能明理。

 

    “不自伐,故有功。”“伐”是夸耀,“功”是功劳。句谓,自己不吹嘘,人家才会认为你有功劳。

 

    “不自矜,故长。”“矜”是骄傲自大。“长”是大家以你为长。句谓,不自高自大,大家才愿意听你的,让你为长。

 

    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句是对“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总括,意思是说,这些例子足以说明,自己去争就都争丢了,自己不争反而都有了。可见,正是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哪个人能与你争。

 

    解析

 

    老子认为“自我”的表现全在“四自”: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一个人只有做到不自夸,也不损人,才会得到别人的赞扬、拥护和爱戴。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的成绩从不夸耀,心中也就没有功过的概念,自然也就不会骄傲。一切都能做到顺应自然,淡然而宁静。他们不会与人进行残酷的你争我夺,始终和大道合为一体。万物皆源于大道,知大道的人也就拥有了宇宙万物,还有什么要争夺的呢?

 

    得道之人不与人争,不争也就没有得;没有得,也就没有失。

 

    没有得失,也就无所谓患得患失,没有患得患失也就没有痛苦的折磨。没有痛苦是美好的人生,这是不与人争夺的结果。

 

    委曲求全是一条智慧的处世方略,这是解悟大道之人的行为,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德。

 

    故事

 

    萧何委屈保全

 

    萧何是最早支持并参与刘邦起事的亲信,在反秦灭楚兴汉的事业中立有大功,刘邦在论功行赏时,将他排在功臣之首,并给了他可以佩剑从容入宫朝见的特殊待遇,以示恩宠。

 

    后来韩信被诬为谋反,当时刘邦率兵出征在外,是萧何为吕后设计除掉了韩信,解除了刘邦心头的一大患,萧何由此从丞相提升为相国,封地增加了五千户,还给了五百名士卒作他的警卫。

 

    朝中大臣无不向他表示祝贺,只有一个叫召平的秦朝遗老独去致哀,对萧何说:“你不日将有大祸临头了,如今主上风餐露宿转战于外,而足下坐镇京师,并未立有战功,主上之所以给你增加封地、设置卫队,是由于韩信刚刚谋反,主上对你心存怀疑,以此加以笼赂,并非是对你的宠信。请足下让出封赏不要接受,并将自己的家产拿出来资助前方军队,主上必然高兴。”

 

    萧何认为他说的十分有理,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又过了一年,英布谋反,刘邦又一次率兵出征,却从前线一再派使臣回京师打听萧何在干什么。萧何以为皇帝出征在外,他便尽心尽责地安抚百姓,筹备粮草,输送前线,如同他多年来所作的那样。又有人对萧何说道:“足下不久将有灭族的大祸了。足下如今位为相国,功列第一,官不可再升,功不可再加,可足下自入关中十几年来,甚得民心。如今主上派使臣来打听足下的情形,是担心足下名声太大,对他构成威胁。足下何不到处压价买田,高利放债,使民有怨言?只有如此,主上才会对你放心。”

 

    萧何听从了他的意见这样做了,刘邦果然十分高兴。

 

    当刘邦班师回朝时,老百姓纷纷拦路上书,状告萧何,刘邦一点也不怪罪萧何,反而将老百姓的状纸交给萧何,笑着对他说:“你自己处理去吧!”

 

    低头无妨

 

    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不要忘了。”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看成最大的收获,牢牢记住了前辈的教导,并把谦逊列入他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中。

 

    在厚重坚固的“门框”前面,暂时的低头并不意味着卑屈和降低人格,更不表明失去原则和自尊,而是一种艺术的处世方法和智者的表现。

 

    能屈能伸,刚柔兼济,从来不失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气度和风范。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正如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大小多少,抱怨以德②。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③。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

 

    做那些别人还没觉察就该做的工作,办那些还没发生事故之前就该办的事,体味那些没有散发出气味之前的气味。要把小的征兆当成大事,把少的征兆当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

 

    解决难事要从还容易解决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难一些,所以最终不会遇到困难。

 

    注释

 

    ①为无为,以“无为”为“为”。事无事,以“无事”为“事”。味无味,以“无味”为“味。”这三句都是未雨绸缪的意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能等闹大了才去解决。“无为”是还没有做以前。“无事”是还没有发生事以前。“无味”是还没有散发出气味以前。全章都是在论证这个观点,全章要说明的内容就是这三句的内涵。

 

    ②大小多少,大其小,多其少;换言之,即对小者少者,要当作大者多者对待,不能掉以轻心。

 

    “报怨以德”即以德报怨。德指恩德,是用给人恩德的做法去回报别人的怨恨。这也是提前清除大祸的做法。

 

    ③图,谋。作,起也,始也。

 

    解析

 

    老子认为:无为的含意,其实是说做任何事都不要掺杂进自身的主观意志在内,不要妄图用自身的主观意志去改变事物的客观属性,而不是什么事也不做。能够不把自身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行为之中,也就做到了自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老子所讲的自然无为实际是在讲一种自我修养的思想境界——一种抛弃主观而顺从客观的思想境界。

 

    老子在这里主张的是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事变少,少事变无,以德报怨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妥协和调和的世界观,老子的哲学实际就是一种调和的哲学,老子是反对任何形式的对抗与斗争的。但老子也看到世间之事客观上永远无法逃避矛盾与斗争的存在,因此他希望把矛盾与斗争从激烈的对抗拉回到相对平和,希望矛盾与斗争在其刚刚萌生就予以消除,并通过谨慎小心的做事而不产生新的矛盾与斗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说的是处世的一种境界。每当有事发生的时候,你只要找到客观规律,不需要你在主观上强加什么,你只需要去“发现”和“明白”,然后找出恰当的解决方法。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困难的事情要从易处着手,实现事业要从细微入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做起;天下的大事,必从细微入手,所以善于做事的人从来不自以为大,因此能成就大事。轻易的允诺是不足信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了,一定会遭到更多的困难。所以聪明人遇见事情总是把它看得很艰难,因此最后反而没困难。

 

    老子这种处理困难要从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目标要着眼于细微的方法对我们有很大启示。如果我们一味地抱怨问题太多困难太大,那么,不仅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还会丧失很多发展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细微着手,这样大事慢慢就会变成小事。

 

    故事

 

    王剪谨言慎行

 

    秦始皇将要进攻楚国,先询问年少气盛的将军李信:“我想要攻取楚国,你看需要多少人?”

 

    李信问答:“最多不过二十万人。”

 

    秦始皇又问老将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始皇说:“王将军,你真的老了,怎么这么胆怯?李将军果然年轻勇敢,他的话很有道理。”

 

    秦始皇任命李信为统帅,派给他十万军队;王翦因不被信任,称病辞职,退休于频阳。

 

    不料李信勇而无谋,导致秦军全军覆没。秦始皇万般无奈,亲自骑马来到频阳,向王翦道歉说:“寡人由于没有采用将军的意见,李信果然辱没了秦军。听说现在楚军日渐向我国进逼,将军虽然有病,难道忍心置寡人于不顾吗?”

 

    王翦推辞道:“老臣既衰且病,请大王另择贤将。”

 

    秦始皇说:“你别推脱,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王翦说:“大王如果迫不得已而一定要使用老臣,臣还是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始皇这一回答应得十分痛快:“一定按将军的意见办。”

 

    于是,王翦统率了六十万大军,秦始皇亲自送至咸阳郊外。王翦在出发前,向秦始皇请求大量田园房宅的赏赐。秦始皇说:“将军快出发吧,你还怕会受穷吗?”

 

    王翦说:“为大王统兵打仗,有再大的功劳也不会封侯,因此趁着现在大王还用得着臣,臣也好及时求得田园等赏赐以传给子孙。”

 

    秦始皇大笑。王翦出发已走到了潼关,还先后五次派使臣回来请求赏赐。有人不解地问道:“将军求赏也未免太急了点!”

 

    王翦说:“你们哪里明白,秦王心地狭窄而又多疑,如今他倾全国的兵力交付于我,我若不为子孙请求田宅,岂不令秦王怀疑我吗?”

 

    应聘的结果

 

    有两个大学生前往同一个公司应聘同样的业务经理职位,老板看了两人的简历,他们都非常优秀,名牌大学毕业,专业也对口,因此一时难以取舍。转念之间,老板问了个问题:假如你被录用,一年可为公司带来多少销售额?有多少利润?”

 

    第一个人拍着胸脯回答:“我有信心每年为公司带来1000万元的销售,利润率在50%以上。”

 

    第二个人则回答:“本人估计能给公司创造200万元的销售,至于盈利嘛,大概在20%左右吧,但也不可能亏本,亏本确保不超过5%。”

 

    结果第二个人被录用了。老板这样解释:两人都算得上是高才生,笔试的成绩也差不多,但是第二个求职者的回答简单明确,数据相对比较实在,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前者明显在自我炫耀,夸大其辞,几千万的销售额难以达到不说,现在这市场行情哪能保证50%利润空间,而没有亏本的风险呢?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②。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

 

    局面安全的时候容易控制,事变还没有迹象时容易解决,事物在脆弱时容易消解,在微小的时候容易消散。在没有发生之前预先做好处理,在没有形成动乱之前加以治理。

 

    注释

 

    ①安,稳定,指末乱之时。持,维持。兆,始,萌发。谋,筹划,指对付而言。脆,柔脆,指细微之时。泮,散,消除的意思。这四句均指灾殃动乱而言,当社会还稳定之时容易维持,当灾殃尚未萌发之际容易对付,当它还脆弱之时容易消除,当它还微小之时容易解决。

 

    ②“为之于未有”二句,意思是当灾殃还没有出现就把事情办好,当动乱还没有发生即进行治理。《战国策·楚策》苏秦说楚威王曰:“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苏秦似用老子之方,后二句是很好的补充。

 

    解析

 

    老子告诉人们如何透过事物的现象而捕捉其本质。他认为,所有强大的、不可战胜的事物都有它的萌发时期,萌发时期的事物正处于柔弱阶段,如果人们善于把握事物的这种规律,就能够防患于未然,把不利的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做事就会注意把握“提前量”,就会避免出现“事后诸葛亮”的局面。

 

    故事

 

    徐生预知霍家亡

 

    起初,当霍氏家族日益奢侈骄纵之时,茂陵徐生就说:“霍氏家族一定会灭亡。须知骄侈就会不谦逊,不谦逊就会欺骗主上,欺骗主上,就是走向叛逆的道路。而且,高居众人之上的,众人就会寻机谋害他。霍家独览朝政的时间太久,寻机谋害他的自然比比皆是。天下人本来就想谋害他,而他们自己又倒行逆施,不遭灭亡,还会怎样?”

 

    于是,徐生就给皇帝奏书说:“霍氏家族的权势太隆盛了,皇上既然钟爱厚待他们,就该随时对他们有所节制,不要使他们走向毁灭。”

 

    三次上书,他都是只报与皇帝,而没有反应。

 

    后来霍氏家族由骄横而造反,受到诛灭,告发霍氏家族的人,都得到了封赏。于是,有人特为徐生上书皇帝说:“小臣听说,有客人到主人家,看见他的炉灶烟囱是笔直的。旁边又放了一大堆柴禾,客人便向主人建议,把直烟囱改成拐弯的,把柴禾挪远点,否则容易发生火灾。主人不以为然,没有及时采纳。不久,家里果然失火,周围邻里齐来扑救,幸而把火扑灭。于是,主人杀牛买酒,设宴酬谢乡邻在救火中烧得焦头烂额的被安置在上席,其余按其出力救火的情况,依次列坐,却没有邀请建议改造烟囱的人。有人对这位主人说:‘当初假如听了客人的建议,就不需要今天杀牛买酒、大排谢宴,就可以避免火灾。如今根据功劳而设宴谢客,而焦头烂额者反为上宾吗?’主人才忽然醒悟而快邀请先前建议的客人。如今茂陵徐生几次上书,提到霍氏家族将走向叛逆,应该趁早提防杜绝。当时如果徐生的言论得到采纳,那么,今天国家就不会用土地、爵位封赏功臣的浪费,而霍家也不会有谋反受诛的败亡。过去的意见已经得到证明,而徐生单单不被看成有功而受赏。希望陛下能够鉴察,应该看重改造烟囱、搬开柴禾、防患于未然的妙微,使其功劳列于焦头烂额、临时救火之辈的上面。”

 

    于是,皇上赐给徐生十匹帛,以后又提拔他为郎官。

 

    在拐弯处谨慎小心

 

    很多人羡慕那些将车开得飞快的人,觉得那种风驰电掣的感觉能够给人带来一种神驰目眩的感觉,德国车王舒马赫却不这样认为。

 

    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我继续从事这项运动还有其他目的,我希望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让这项运动超越国界,超越一切界限,甚至超出人们想像的极限。”

 

    不过舒马赫并不是那种喜欢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莽夫,他追求的只是速度的极限,但并不是生命的极限。“从理论上来说,车手的任务就是将车的各项技能发挥到极至,但不是将自己的生命也燃烧到极至。所以每当遇到弯道或者有人发生事故的时候,我都会减慢速度,因为我知道,这一定就是那个地段的极限了,我不可能再超越他们。不过为了体验到赛车的性能极限,我总是将车速提升到看起来根本不可能达到的一种速度,但我始终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祸莫大于轻敌

 

    祸莫大于轻敌

 

    原文

 

    用兵有言曰①:“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②。”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③。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亡吾宝④。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⑤。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译文

 

    兵法家说,我不敢主动挑起战争,宁愿后发制人;不敢前进一寸,宁愿后退一尺。这叫做摆成没有阵式的阵式,捋起没有手臂的袖子,抓住没有敌人的敌人,拿着没有兵器的兵器。

 

    灾祸没有比轻视敌人更大的,轻视敌人几乎要把我的法宝丧失殆尽了。所以说,势均力敌的两军相临,具有仁慈之心的一方获胜。

 

    注释

 

    ①用兵,用兵者。

 

    ②敢,能愿之意。为主,指主动进攻。为客,指守以待敌。攻者为主,守者为客。句意:我不采取攻势而宁愿采取守势,不前进一寸而宁愿后退一尺。

 

    ③行,阵,这里是动词,对阵作战。攘,援臂。此指援臂搏斗。执,抓住,此用为夺取之意。扔,强力牵行。“是谓”四句,均就敌方言之。由于我守而不攻,退而不进,如此敌人虽欲对阵而无阵可对,虽要援臂搏斗而无臂可援,虽欲夺我兵器而无兵器可夺,虽欲引敌相拼而无敌可拼。

 

    ④轻敌,轻视敌人,即过低估计敌人力量而盲目冒进。几,殆。二句谓,灾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将葬送我方的生命。

 

    ⑤抗,敌。抗兵,指力量相当的两军。加,陵。相加,两军相到凌逼,即相对之意。哀,思,哀者思深。二句谓,力量相敌的两军相对,哀而思深者胜。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故用兵临阵,要心怀忧思,即使胜利者也应“以哀悲莅之”,“以丧礼处之”。如此用兵,才不致轻敌冒进,乃能取胜。

 

    解析

 

    老子不仅是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军事家。他主张在不得已的战争中,要以退为进,切忌轻举进攻。这也是老子的无为思想在军事中的具体运用。

 

    在老子看来,主动出击去侵略别人,其本身在道德仁义上就输给了别人。因为我们主动出击,对方就为正义而战,人都是有正义感的,对方的民众因我们的贸然进攻而心怀愤怒,其战争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其还击的力度就会很大,这对我们是极其不利的。相反,如果我们守而不攻,给对方主动出击的机会,我方的士兵就会愤然还击,制敌于败局。主动进犯别人微不足道的一寸,都会被对方视为凌辱,就会有遭受反击的可能,所以主动进犯别人应极力避免;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后退一尺,我们表现出的是谦让和宽容的美德,虽然仅为微不足道的一尺,却会感化对方,使对方也以退让相待。

 

    老子在这里强调,无为不是什么也不做,不是骄傲轻敌而不做应战的准备。骄傲轻敌的人必败无疑,这对我们也有启发,不论在任何领域,骄傲自大轻视他人都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为,都会受到惩罚。

 

    老子最后说“哀者胜矣”,点明了自己的主旨,这里的“哀”不是悲哀,而是心怀仁慈的意思,老子认为应在战争中怀着一颗仁慈的心,只有怀着一颗仁慈之心,才能在战争中不滥杀无辜的生灵,这种审慎的态度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故事

 

    陈馀轻敌

 

    公元前204年,平定了魏地的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大军,想通过太行山区的井陉。赵王歇和成安君陈馀,就把二十万兵聚集在井陉关的隘口。

 

    赵将广武君李左车对成安君陈馀说:“韩信正攻下魏地,其锋锐不可当。但是,我们的井陉关道路非常狭隘,不能使两辆兵车并行,不能使骑兵排成行列。汉军从几百里外而来,他们的粮车一定落在部队的后面,请您拨给我三万奇兵,抄小路去拦截粮车,您深掘战壕,高筑营垒,坚守阵地,不出兵交战。这样,他们往前不能进,向后不能退,我再用奇兵切断他们后路,叫他们没有一点吃的、用的,不出十天,我们就可以得到韩信和张耳的头颅。不然,我们就会成为他们的俘虏。”

 

    陈馀却说:“韩信现在的兵力,口头上号称有几万,其实不过几千人罢了!像这样兵力薄弱跋涉千里的疲惫不堪的军队,我们反而避开不打,以后遇到强大的敌人怎么办呢?那么其他的诸侯就会笑话我们怯懦,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了。”

 

    且说韩信派人刺探赵军情况,听说陈馀没有按照李左车的计策行事,这才大胆地向那狭长的隘路挺进。在不到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半夜里发出突击的命令,挑选两千轻骑,让他们每人携带一面红色汉旗,从近道沿着山路隐蔽行进到赵军军营附近。临行前,韩信对他们说:“赵军看到我军败退,一定会倾巢出动追击我军,到那时你们迅即冲入赵营,把他们的旗帜拔了,换上我军的旗帜。”

 

    接着,韩信派一万人作先头部队,开出营寨,面向赵军,背向河水,排开了阵势。赵军见后,都嘲笑汉军愚蠢。天亮后,韩信率领部分军队开出井陉口隘道。赵军果然全部拉出军队迎击。双方交战了很久,汉军假装败退,赵军全力追击,远离了军营。韩信事先派出的那两千轻骑,早已埋伏在赵营的附近,这时趁机冲入赵营,把赵国的旗帜都拔了,换上了两千面汉军的旗帜。

 

    再说韩信、张耳率军退入背水的军阵之中,因为那里没有退路了,个个拼死作战,赵军一下子不能取胜。打了一阵拉锯战,赵军想收兵回营,可是回头一看,营账上全是汉军的红色旗帜,大为惊恐,以为汉军已经俘虏了赵王及他们的将领们了。汉军见赵军阵势大乱,趁机两路夹击,大破赵军,杀了陈馀,活捉了赵王歇和李左车。

 

    战斗结束后,有人问韩信:“兵法上说,作战时要背山临水,可是将军却背水为阵,反其道而行,这是什么战术呀?”

 

    韩信说:“这个在兵法上是有的。兵书上说:‘必须把军队置于险境,士兵才能奋勇作战,然后可以绝处逢生,获得胜利。’如果把这些平素并没有受过训练的将士安置在可以逃生的地方,他们就都逃走了,怎么还能任用他们作战制乱呢?”

 

    诸将都非常佩服地说:“这真是我们想不到的啊!”

 

    轻敌必败

 

    每一项工作都有其价值所在,不分大小、轻重,惟有认真对待,才不会前功后弃。下面的故事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小冯与小黄竞争部门经理一职时竟然输在一纸总结上。小冯爱好文学,发表文章不少于百万字,又有5年的文秘工作经历,知道他的人都认为他写的总结会比小黄好。

 

    公司部门经理跳槽没几天,总经理就把小冯和小黄叫进了办公室,直奔主题地说:“根据你们平时的表现,你们当中的一员将是新的部门经理,请你们这几天交一份自己的业绩工作总结报告上来。”

 

    小冯当然有意部门经理之职,可又觉得这份总结有些多余。本人表现如何?业绩如何?写与不写都在那里摆着呢!自有公论。于是写总结也就不太用心,几句话完成,但为了表现自己的文采,用词造句还是斟酌了一番。

 

    就在小冯上交了总结后,小黄请小冯吃宵夜,求小冯帮他修改总结。他讨好说:“老兄,都知道你的文笔非常好,这忙你一定要帮我。”小冯说:“咱们是对手,你就不怕我把你的总结越写越差。”小黄笑嘻嘻地说:“你老兄不是这种人,我知道的。”经不住小黄的高帽,小冯真答应了。接过小黄的厚厚初稿,小冯吓了一跳,这家伙这么用心呀。但很快小冯就释然了:跑业务的人总结真这么重要吗?不至于吧!于是坦然答应帮小黄润色总结,可是在修改总结时他觉得这是一件令人后悔的事,因为小黄的文字太差了,而小冯又想显示自己,经过近一个星期的修改,小黄终于把小冯修改好的总结交了上去。

 

    几天后,公司宣布小黄晋升为部门经理。散会后,总经理把失落的小冯叫到他的面前说:“无论从哪方面,我都看好你的,也多次在老板面前推荐你,可这次你却输在一份总结上。”见小冯嘴巴张得老大,总经理说:“老板看了你们两人的总结后,决定要提升小黄,小黄的总结找出了自己工作中的问题症结,制定出有效的计划,比你那份好多了。”

 

    小冯想告诉总经理,小黄那份总结花了他多少脑细胞,但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小冯知道自己不是输在一份总结上,自信写文案总结肯定比小黄内行,但他输在对事情的认识上,认为小事一桩,没有好好地去写总结。如果当初知道这份总结这么重要的话,也许……他的心理失去了平衡,而这种失衡源于他没有很好地平衡与竞争对手的力量,以为自己业绩比对手强。小黄不同,他知道自己的业绩不如小冯,但他想在总结上突破,并利用小冯的特长完善总结,结果他胜了小冯,当上了经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不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②。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③。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④。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译文

 

    自然规律不正像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

 

    自然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的道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而补充有余的。

 

    谁能把有余的拿来补充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

 

    所以圣人做出了贡献不依赖,成功了不居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

 

    注释

 

    ①天之道,自然法则。张弓,拉弦开弓。《说文》:“张,施弓弦也。”自然法则就如拉弦开弓,高了就压下一点,低了就抬高一点,拉得过满就适当减力,拉得不足就适当用力。

 

    ②损,减损。补,弥补。“天之道”减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却不是如此,减损不足以供奉有余。人之道,实指统治者的行为。损不足以奉有余,指向穷苦人民掠夺供统治者奢靡花费。

 

    ③“孰能有余”二句的意思是,谁能以有余供给天下的不足,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

 

    ④见,表现,显露。贤,贤能。

 

    解析

 

    老子以“天之道”和“人之道”作对比,突出“天之道”的博大和“人之道”的渺小。进而主张“人之道”要效仿“天之道”。“天之道”的特点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在讲“天之道”时,老子使用的是比喻的手法,老子将“天之道”比喻成张开的弓箭,张开的弓箭是为了射捕猎物,要随着猎物的位置的移动而改变,高了压低它,低了抬高它。有余的就减少,不足的加以补足。所以“天之道”就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老子在讲完“天之道”后并没有停下,而是很自然地引出了“人之道”。“人之道”和“天之道”恰好相反。“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反对这种人间法则,他认为只会造成天贫富不均和权利的不平等,古人说: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不均是一切祸乱产生的根源,大自然的法则是追求平等,所以它能长存;而人间的法则是不平等,所以人心才会不安,才会有动乱的发生。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把圣人的所作所为做典范,圣人决不会将自己推到溢满的地位,他们会将自己多余的部分分给不足的人,而决不炫耀,而是适当地贬损自己,始终保持谦和、恭敬、卑下的德行。圣人有所作为而不据为己有,有功而不居功自傲。

 

    故事

 

    智者有功不骄

 

    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大封有功之臣。他封丞相萧何为侯,所得的城邑很多。武将们都有些愤愤不平,说:“我们冲锋陷阵,多的打过一百多仗,少的也有几十仗。萧何没有汗马功劳,不过是写些文告,发些议论,他反而在我们之上,为什么?”

 

    高祖说:“你们知道打猎吧?打猎,追杀野兔的是猎狗,而发出指示的是人。你们能够得到猎物,是有功的猎狗;至于萧何,发布指示,是有功的人。”

 

    众人都不再说什么。

 

    张良是谋臣,也和萧何一样没有战功,高祖让他自己选择齐国,食三万户。

 

    张良说:“臣最初从下邳起事,在留地见到皇上。是上天把微臣授给陛下的。陛下用臣的计策,有时有幸得中。我愿封留就足够了,不敢要三万户的封赏。”

 

    高祖很高兴,就封张良为留侯。

 

    高祖又封陈平为户牖侯。

 

    陈平推辞说:“这不是臣的功劳。”

 

    高祖说:“我用先生的计谋,克敌制胜,这难道不是功劳吗?”

 

    陈平说:“不是魏无知,臣怎么能够为陛下效力?”

 

    高祖称赞说:“像你这样,真可谓不忘本啊。”

 

    于是又重赏了魏无知。

 

    荣誉与玩具

 

    一天,居里夫人的一个朋友来到她家作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妈妈的一枚金质奖章,大吃一惊,忙问:“居里夫人,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躺在成就上,就像行者躺在雪地里一样危险,会在昏昏沉沉的熟睡中死去。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最大的敌人就是满足自己的成功,谁在成功之后又征服了自己,谁就赢得了两次胜利。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①。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②。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③。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言辞的不留话柄,善于计算的不用器具。善于关门的不用门插,却无人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

 

    圣人就是这样一直善于拯救世人,没有废弃之人;一直善于挽救万物,没有废弃之物。这就叫承袭道的智慧。

 

    所以说,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亦可作为善人的借鉴。

 

    如果不敬重老师,或者不爱惜其资财,那么,虽自以为有智慧,实际上是很糊涂。这是幽深难识的妙理啊!

 

    注释

 

    ①辙迹,车辙马迹。瑕谪,瑕疵,引申为疵病。数,计算。筹策,计数用的竹制筹码。闭,关门。关楗,门上关插的木条,横曰关,竖曰楗。绳约,绳索。

 

    ②常善,永恒之善,实即指道。物,人。人与物,散言之则同,都指人;老子对言之则有别,“人”指下文之“善人”,“物”指下文之“不善人”。对善人何以言“救”?老子之所谓救,非指身处祸殃必须挽救,盖以道济人之意。

 

    ③师,楷模。扬雄《法言·学行》:“师者,人之模范也。”资,资材,犹《庄子·徐无鬼》“吾无以为质矣”之质。惠施为庄子的论敌,惠施死后,庄子曰:“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先与言之矣!”质即用以相比较之资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世无不善之人,则亦无所谓善人,故曰不善人者为善人之资质。“师资”一词即出于此。

 

    解析

 

    善于行动的人,绝不会留下对自己不利的迹象,他们善于掩盖自己的行迹,达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在《三十六计》中第一计叫瞒天过海,意思就是将自己的行迹隐蔽起来,瞒过别人的眼睛。这一计谋不仅适用于军事领域,而且适用于生活、处世、经商等各个领域。在实际应用中,就体现为善于隐蔽自己的迹象,巧妙地瞒过别人的眼睛,决不是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在行动中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和敏感性。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和别人进行语言交流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怎样才能既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不会留下一些漏洞让人指责,这很重要,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完美表达自已的观点,而又不被人挑出漏洞的人才是真正会说话的人。其实遭到别人的误解和非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言多语失,我们往往会因为多说话而出现过失。所以,真正会说话的人不是滔滔不绝的人,而是能说到点子上、逻辑又严密的人。

 

    我们知道有一种人善于心算,他们不需要借助任何计算工具就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来。这种人可以默记一些事物的各种变化,从各种变化中寻求到适合自己理想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这种用心默识、默算的处世态度是老子处世哲学的一部分。

 

    真正会封闭的人是不需要利用锁和闩的,这里的封闭具有积极意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封闭自己不求更新,而是为了防止同类残害而不得不采用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需要。

 

    不用绳索就能将人牢固地捆绑起来,是高明的捆绑者。在这里也是一种手段的比喻,借指对事物的掌控能力。而这种掌控能力的获得,是一个人能够聪明行事的结果。

 

    老子认为,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好的人是你的老师,不好的人也可以是你的借鉴。所以,不仅向好人学习,而且还要向不好的人学习。向不好的人学习,不是学坏,而是吸取教训,把坏人作为一面镜子,不使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故事

 

    孔镛平定峒人

 

    明孝宗年间,孔镛被任命为田州知府。到任才三天,州内的军队全都被调动到别处去了。这时,峒族人突然进犯州城,情况危急。

 

    孔镛问大家该怎么办,众人都提议关起城门来固守。孔镛却说:“这座城孤立无援,内部又空虚,守城能坚持几天?只有因势利导,用朝廷的恩威去说服他们,也许他们就会自动退兵。”

 

    大家都觉得这样做很难成功,不过是新到任太守的高谈阔论。

 

    孔镛说:“不这样,我们又能做些什么?难道就在这里束手待毙吗?”

 

    “就算这样,可谁去合适呢?”

 

    他们都清楚峒人的习性,他们不会按照汉人的规矩办事,一不高兴,不管什么来使不来使,先杀了再说。

 

    “当然是我去。”孔镛说,“我是这里的太守,我不去,谁去?”

 

    “大人,不可呀!”众人齐声劝阻。但孔镛已经命人备马,吩咐打开城门放他出去。

 

    城门打开了,城外的围兵以为是军队出来交战,却只见一个当官的,骑着一匹马慢腾腾地走出来,没有兵,只有两个随从牵着马。

 

    峒人大声喝道:“什么人,你是来送死的吗?”

 

    孔镛说:“我是这里新来的太守,我要见你们的头领,请带我到寨子里去。”

 

    峒人带着孔镛进入林子,孔镛的随从就已溜掉了一个。等到进入峒人的地界,另一个从人也不知什么时候溜了。到了首领的寨子,峒兵列出刀枪,让孔镛从下面经过。

 

    孔镛站在寨子里,看着站在一边的峒人首领说:

 

    “我是新来的太守,是你们的父母官,请拿座位来,你们也好参见。”

 

    首领一摆手,下面人就把一个坐榻放在地中间。

 

    孔镛坐下,又说:“各位请靠前些吧。”

 

    众人不知不觉向前靠了几步。

 

    峒人首领问:“你叫什么?”

 

    孔镛说:“我姓孔,就叫我孔太守吧。”

 

    首领惊奇地问:“你姓孔,是孔圣人的子孙吗?”

 

    孔镛回答说是,这些峒人都一齐下拜。

 

    孔镛对大家说:“我本知你们是良民,但由于饥寒所迫,才聚集在这里,求得个免于一死。前任官员不体谅你们,动不动就用军队来镇压,想把你们剿尽杀绝。我现在奉朝廷的命令来做你们的父母官,我把你们看成是晚辈,怎么忍心杀害你们呢?你们如果真能听从我的话,我将宽恕你们的罪过。你们可以送我回州府,我把粮食、布匹发给你们,你们以后就不要再出来抢掠了。你们如果不听从我的话,可以杀掉我,但是接着就会有官兵向你们兴师问罪,一切后果就由你们来承担了。”

 

    峒人被孔太守的胆量惊呆了,说:“要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体恤我们,在您任太守期间,我们绝不再骚扰进犯州城。”

 

    孔镛说:“我一言为定,你们又何必多疑?”

 

    于是,众人再次拜谢。

 

    孔镛住了一晚,第二天孔镛回到州城,送给峒族人许多粮食布匹,峒族人道谢而归。后来峒族人就不再做扰民的事了。

 

    逆反心理

 

    面对难缠的人,最好不要直言相斥,可以利用其逆反心理让其不攻而退。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家里,在一个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想在那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写些回忆录。

 

    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是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学生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孩子们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个每天每人一块钱。”

 

    三个孩子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少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5毛钱。”

 

    孩子们很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孩子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为而不争

 

    为而不争

 

    原文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②。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译文

 

    圣人不存占有之心,越是帮助别人,自己越富有;越是给予别人,自己也就越多。

 

    自然规律是造福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道为了世人,而不与世人相争。

 

    注释

 

    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是已经。“积”是积累。“为人”是帮助人。这是老子从得失中概括出的辩证关系。句谓,圣人积攒,越是帮助别人,自己越富有。越是施舍,越得人心,自己能得到的帮助也就越多。

 

    “既以与人,已愈多。”这是老子从取舍中概括出的辩证关系。句谓,越是给予别人,自己也就越多。给人的多,得到的也多。以上几句不单纯指财物,而是指一切得失取舍之间的关系。

 

    ②“圣人之道,为争而不争。”“为”是做,这里是做贡献,做奉献的意思。句谓,圣人之道是做奉献而不与人争利。

 

    解析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句话让现代人看来很荒唐可笑,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怎么就更富有了呢?在这里我们从精神和物质的层面上来解释,自己的东西给予了别人,自己东西是变少了,但是精神财富却上了一个台阶,给予了别人却换来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这也是一种收获。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句话的意思是,苍茫的天地之间,人类就如同浩瀚大海里的游鱼,成群结队。我们要参与竞争,要成长、衰老、消亡,我们都喜欢生而讨厌死,抬头看天上的星星,低头看草叶上的露珠,这一切都是那么让人欣喜和感动。这些美丽的事物是天地给予我们的礼物,它无私地给予着,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它带来的美好,它不要求回报,更不用说去伤害人类。圣人也是如此,他只是默默地奉献而不要求我们的回报,他和万物没有纷争、没有打斗,只有奉献、没有索取。这是一种幽远、高深的境界。

 

    故事

 

    燕昭王以退为进

 

    燕国攻打齐国,齐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被燕军占领时,唯有莒和即墨二座城市尚未攻下,乐毅于是集中了右军和前军围莒城,集中了左军和后军包围即墨。

 

    乐毅围攻二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没有攻克,便下令解除围城之兵,后退城外九里处扎下营垒,并号令全军说:“城中的百姓出来不要抓捕,有困饿的还要赈济,让他们各操旧业,以安抚新占地区的百姓。”

 

    过了三年,二城还是没攻下来。

 

    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进谗言说:“乐毅智谋过人,前些时候在进攻齐国时,一口气便攻克了敌人七十余座城池。现在仅剩下两座城未被攻下,不是乐毅没有能力拔除这两座城,之所以三年不去攻取,是因为他想倚仗自己的兵威来收服齐国的人心,以利于自己面南称王而已。如今齐国人心已服,他之所以至今还不行动,是因为妻子、儿子尚在燕国。再说,齐国的美女很多,他早晚是要忘掉自己的妻子。希望大王早作防备!”

 

    燕昭王听罢此言,下令准备盛大的酒宴,在宴会上,燕昭王拉出进谗言的人斥责道:“先王在全国范围内以礼义对待贤明之士,并非为了多占有土地留给自己的子孙。他不幸遇到了缺少德行的继承人,不能完成大业,致使国内人民不愿意顺从,无道的齐国趁着我们国家混乱之际得以残害先王。我即位后,对齐国痛恨入骨,所以才广泛延请群臣,对外招揽宾客,以求报仇;如果有人能助我成功,我愿意同他共享燕国大权。如今乐毅先生为我打败齐国,铲平了齐国的宗庙,报了旧仇,齐国原本就应该归乐毅先生所有,而不是燕国应该得到的。乐毅先生如果能够拥有齐国,与燕一起成为平等的国家,结成友好邻邦,共同抵御各国的侵犯,这正是燕国的福气和我的心愿啊!你怎么敢对我说这些谗言呢!”

 

    于是将进谗言者处死。又赐给乐毅的妻子以王后服饰,赐给乐毅的儿子以王子服饰。并配备了车驾乘马及上百辆的马车,派宰相奉送到乐毅那里,立乐毅为齐王。乐毅非常恐惶,坚决推辞不受并一再拜谢,写下誓言,以死报效燕王。从此,齐国人敬佩乐毅的德义,诸侯各国也敬畏他的信誉,没有人再敢来攻打燕国。

 

    盲人心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大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功利地以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褊狭。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健全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

 

    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亮暖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明眼人在暗夜中往往会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②。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③。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④。

 

    《道德经第一章》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的大道,就不是永恒普遍的大道了;可以称说的名称,就不是永恒普遍的名称了。

 

    没有名称是天地的开始,产生了名称是万物的本源。所以要常常体悟虚无的境地,来观察道的奥妙;又要常常置身于实有的境地,来观察道的运化裂变。虚无与实有都是从大道中生出来,只不过是名称不同,都称做玄妙。从实有的玄妙深入到虚无的玄妙,那就是认识众多奥妙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泛指一般的道,先秦诸子都称自己的学说或主张为道。“可道’之“道”,言道。“常道”之“道”,老子的哲学范畴,是先于宇宙的永恒存在。亦即宇宙万物的本原;它无所不在,永世长存,却无法感知。

 

    ②“无”与“有”是老子哲学的一对范畴。道,不可言道,无以名之,老子称之为“无”。由无衍化产生有形的实体,老子称之为“有”。句中“天地”“万物”互文。始,始原。母,根本。

 

    ③常无,永恒的“无”。欲,犹“将”也。妙,王弼注,“微之极也”。常有,无上的“有”。徼,王弼注,“归终也”,陆德明《经典释文》,“边也”。二句谓,从常无中,将以观道之微妙,从常有中,将以观道之终极。王安石曰:“道之本出于无,故常无所以观其妙。道之用归于有,故常有所以观其终。”

 

    ④两者,谓“无”与“有”。同出,同出于道。异名,即“无”与“有”。玄,深微。众,《说文》,“多也”。《孔子家语·正论》“今恃楚众”注:“众,大也。”众妙之门,犹言极妙之门。

 

    解析

 

    道,是老子要说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在天地未生成以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当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万事万物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贯穿于万物生成、生长、发展、消亡的始终,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客观地存在着。

 

    提起道,我们不免会在头脑中想象它的模样,然而我们的想象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又看不到摸不着,正所谓“大道无形”,我们主观想象出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只能称得上“名”,“名”这个概念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形容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大道,只能与大道背道而驰。不能用语言又不能用文字来描述大道,那如何才能认识大道呢?

 

    我们可以采用概念和语言,即“有”和“无”这两个“名”。

 

    “有”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即万物是从“有”中孕育生产出来的。“无”,是没有的意思,代表天地还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

 

    我们可以将“道”理解为一种“无”的状态,一种“有”的能力。它的本源是“无”,却可以生出天地万物。正是如此,我们可以采取“无”的态度去体认大道的玄妙,大道的原始是空无,我们要想体认大道,就必须抛却所有的杂念,将自己恢复到毫无思想意识的时期,达到一种完全虚无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大道的奥妙。

 

    “无”和“有”是两个我们必须把握的概念,它们是打开“众妙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它们,我们才能领悟大道的实质。

 

    所谓“恒有”,就是一种永恒的有,也叫“大有”,与此相对应,“常无”就是一种永恒的无,或叫“大无”。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忘却自我一切的“大无”,体悟到天地初生时的“妙”;通过这种包容万物的“大有”,观察到万物未生前的“徼”。

 

    在这里,不论是“妙”还是“徼”都只是对宇宙大道中的某一状态的描述,停留在概念这一层面上,都是“名”。“妙”在前而“徼”在后,概念不同,但它们都是由大道生出来的,都是对大道的发展和变化,同称为“玄”。

 

    “玄”的意思是转变。变化来变化去,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这里的“妙”与“观其妙”的“妙”本质意义不同,“观其妙”的“妙”表现的是万物中的生机,而“众妙”的“妙”表现的是天地未生前的生机。

 

    老子在文中着重讲了这样几个概念:道的概念、名的概念、有和无的概念、妙和徼的概念、玄的概念。

 

    故事

 

    不言之教

 

    名叫知的人在玄水边遇见无为谓。

 

    知问无为谓:“怎样思索考虑才懂得道?怎样置身处事才安于道?用什么方法,取什么途径才得到道?”

 

    一连问了三次,无为谓都不回答。

 

    在白水边,知登上狐阙山丘,看见狂屈。知便问狂屈,

 

    狂屈说:“我知道,可正要告诉你,又忘掉了。”

 

    知回到帝宫,又问黄帝。黄帝说:“无思无虑才懂得道;无所置身、无有所事才安于道;没有方法、没有途径才获得道。”

 

    知又问:“我和你知道道,无为谓、狂屈不知道道,究竟哪个是?”

 

    黄帝说:“无为谓是对的,狂屈有些接近,我和你离道还远得很。知道道的不说,说的便是不知,所以圣人施行不言之教。道在自然,不可言得,德在无心,不可行至。而仁是可以作为的,义是可以亏残的,礼是相互作假的东西。所以说失去了道,而后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有礼。礼是道外化的华伪,是祸乱的开端。因而求道就必得一天比一天减少华伪,减少了再减少,直到无为,无为就无不为了。如果有为,就成就为外物,这时再想返回本源虚无,那就难了!人的生命是气的积聚,死亡是气的消散,了解变化之道,就不以死生为异,而把万物看为一体。你把喜欢的看为神奇,把厌恶的视作臭腐,而在另外人的眼中,臭腐又化为神奇,神奇又化为臭腐,所以整个天下都通同于一个气,体遭圣人珍贵同一。”

 

    知又问黄帝:“我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并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我问狂屈,狂屈心想告诉却不告诉,并不是不告诉,而是心中要告诉的被忘了。我现在问你,你知道道,怎么说离道很远呢?”

 

    黄帝说:“我和你终究离道很远,因为我和你知道了道。”

 

    失去勋章的科学家

 

    18世纪瑞典化学家塞勒在化学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可是瑞典国王毫不知情。

 

    有一次在去欧洲旅行的旅途中,国王才了解到自己的国家有这么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于是国王决定授予塞勒一枚勋章。可是负责发奖的官员孤陋寡闻,又敷衍了事,他竟然没有找到那位全欧洲知名的塞勒,却把勋章发给了一个与塞勒同姓的人。其实,塞勒就在瑞典一个小镇上。作为药剂师的塞勒,他知道要给自己发一枚勋章,也知道发错了人,但他只是付诸一笑,没有把它当回事,仍然埋头于化学研究之中。

 

    塞勒在业余时间里用极其简陋的自制设置,首先发现了氧,还发现了氯、氨、氯化氢,以及几十种新元素和化合物。他从酒石中提取酒石酸,并根据实验写成两篇论文,送到斯德哥尔摩科学院。科学院竟以“格式不合”为理由,拒绝发表他的论文。

 

    但是塞勒并不灰心,在他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以后,根据这个实验写成的著作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塞勒在32岁那年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

 

    原文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道之用②。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③。

 

    《道德经第四十章》

 

    译文

 

    向对立面转化,是大道的运动规律;柔弱,是大道发挥作用的方法。

 

    天下万物从实有中产生,实有从虚无中产生。

 

    注释

 

    ①反者道之动,谓“反”是道的运动形式。老子所谓“反”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对立的事物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如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四十二章“道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均谓矛盾对立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可能互相转化;二是万物皆生于无,最终又归返于无。十四章“复归于无物”,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均谓物终归于无。

 

    ②弱者道之用,谓“弱”是道的运用,即道以柔弱的特性发挥作用。三十六章“柔弱胜刚强”,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弛骋天下之至坚”,都是说明弱的作用。反之,老子认为“强”终归失败。四十二章“强梁者不得其死”,七十六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皆明此意。

 

    ③无,道也。道无形无象,不可感知,故曰无。有,道之最初生成物,无以名之,乃名曰有。

 

    解析

 

    “反者,道之动”,意思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的,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周围的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蝉皮挂在枝头,蝉躲到密叶深处。随着夏天的飞逝,它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第二年的夏天蝉声又起,如此循环往复,永不衰竭。

 

    “弱者,道之用”,意思是说道在发挥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它一切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任由万物自然而然地发生和生长,而决不强加自己的意志,不去干涉,给万物足够的发展生长空间。道孕育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不使万物感到自己的压迫力量。如果天下的统治者能够用这种柔弱的手段来治理天下,顺应民心民意,自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和爱戴,自然会拥有大道的力量而永不枯竭。

 

    由此可见,大道的德性就是循环往复和柔弱顺应,宇宙万物由道而生,自然应该合乎大道的德性,才能得以正常生长和运行,一旦违背道的德性就无法得以运行,就会被淘汰出局。人是万物中的一员,处于宇宙万物中就如同滴水藏海一般,是那么微不足道,我们只要顺应自然之道,明晓生死皆自然,就能活得自然、坦然。

 

    故事

 

    智伯瑶害人害己

 

    战国时期,掌握了晋国大权的四家大夫——智伯瑶、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之间发生了矛盾。开始,智家自恃势力强大,胁迫其他三家各交出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及其户口。虽非心甘情愿,魏、韩两家不得不勉强按要求交出了土地及其户口,只有赵家以维护先人的祖业为由,拒绝交出属于自己的这一部分势力范围。

 

    智家就胁迫魏、韩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赵襄子率领兵马坚守在晋阳城内,因城内粮草武器充足,又获得百姓的支持,三家兵马将晋阳围困了两年多,也没有能把晋阳攻下来。后来,智伯瑶想了主意,让士兵将晋水改道,直冲晋阳城,将大半个晋阳城池淹没了,但晋阳城内的农民,依然不肯投降。

 

    看见城破在即,得意忘形的智伯瑶,无意中说出了在日后必要时,同样要用水来攻打魏、韩两家。此语令魏桓子和韩康子如坐针毡,不寒而栗,唇亡齿寒的现实,终于促使魏、韩两家反戈一击,联合被围困在晋阳城内的赵家兵马,将晋水引入智家的营寨,向智家的兵马发起了猛烈的反攻,杀了智伯瑶,将智家的全部财产、土地和户口,按三家各一等份平分了。

 

    若干年后,这三家的后代废了形同虚设的晋国国君,形成了韩、赵、魏三国,这也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

 

    智伯瑶的失败,不仅是军事与政治上的失败,更是处世方面的失败,他以恃强欺弱开始,以自取灭亡结束。另一方面智伯瑶最先想到了用无坚不摧的水来围攻顽强抵抗的赵家军兵,殊不知,这个方法被后来联合起来的赵、韩、魏三家借了过去,柔弱的水也就成了三家最后战胜智伯瑶的不可或缺的法宝。

 

    存钱罐和白纸

 

    一天,存钱罐挺了挺装满硬币的肚子,装出一副大款的腔调说:“哎呀,白纸先生,你什么都没有,难道不感到空虚吗?瞧我,肚子里有了钱可舒服了。”白纸说:“我并不感到空虚,因为我的未来是会很充实的。”存钱罐听了,露出一丝不屑的笑。

 

    一会儿,主人回来了,他很高兴,提起笔在白纸上写下了两行精美的字,然后裱成条幅挂在书房里。来往的客人见这幅书法作品,无不啧啧称赞。

 

    后来这幅书法作品成了传世珍品,成了国家博物馆的收藏品,而那只存钱罐,却早就被书法家的孙子给砸碎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③。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④。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⑤;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⑥。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⑦。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译文

 

    合抱的大树生成于细小的树苗,九层的高台建成于一筐筐积累起来的泥土。千里的路程从脚下起步。要强为定会失败,要把持定会失去。因此圣人自然无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去。人们办事情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时候要失败,所以说在快要成功的后期要像开始那样谨慎,就不会失败。

 

    圣人想要得到一般人不想得到的东西,不看重难得的珍宝。学习一般人不愿学习的东西,从众人的错误中返回正道。顺应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强为。

 

    注释

 

    ①合抱:两臂合围。毫末:比喻细小的树苗。

 

    ②累土:一筐筐累积起来的泥土。

 

    这两句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从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的泥土累积起来的,走出千里的路程是从脚下起步的。

 

    ③“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为”在这里指强为。“执”是把持不放。

 

    这句的意思是: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过程,事先没有做好铺垫的工作,等事物发展成型的时候,强为肯定要失败,把持不放肯定会失去。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为”是顺其自然不强为。

 

    这句的意思是,因此圣人顺其自然不强为,所以不会失败。

 

    ④“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从事”就是做事情。“几成”是快要成功的时候。

 

    这句的意思是,一般人做事情,往往在快要成功的时候而失败,功败垂成是个常常发生的情况。

 

    ⑤“欲不欲”是以别人的不欲为欲。常人是急于求成,圣人是慎终如始,因此才说,圣人想要得到的是一般人不想得的东西,而不看重难得的珍宝。

 

    ⑥“学不学”是以众人所不学为学。众人学的是把持不放,圣人学的是从苗头做起,因此才说,圣人学的是一般人不想学的东西。“复”是返回来。“过”是过错。“复众人之所过”是说,从众人的错误中返回到正确的路上,也就是说,圣人不重蹈众人犯错误的覆辙,与常人的做法完全相反。

 

    ⑦“辅”是辅助,顺应。这句的意思是,顺应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强为。

 

    解析

 

    在文中,老子运用了三个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凭借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老子在此强调了一切灾难和祸患都因有所作为和心理偏执而起。他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始,则无败事。”不试图有所作为,自然就会有减少失败;个人行为能做到不偏执,自然就会减少失误。老子认为,一般老百姓做事,因为不懂无为的道理,不能从始到终地以一种极其慎重的态度来做事,他们虽然永远在忙碌,却总在就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老子觉得万物对生命的坚守,从来都不是通过变换表面形式来故弄玄虚,而是真诚地顺从自然,他感到人类的许多行为脱离自然太远了。而且,人们这样犹如急行军一般的前进,对生命质量的提高不会有帮助。老子觉得人生不该如此度过。

 

    故事

 

    公仪伯看透事物本质

 

    有个叫公仪伯的人,以力气大而闻名于诸侯。堂溪公把公仪伯的情况告诉周宣王,周宣王便备下礼品去请公仪伯。

 

    公仪伯来到后,看外貌,像个懦夫。

 

    周宣王越看越怀疑,忍不住想打探个究里,便问公仪伯说:“你的力气究竟怎么样?”

 

    公仪伯说:“我的力气可以折断春天螽斯的大腿,可以举起秋天知了的翅膀。”

 

    周宣王一听,脸色难看地说:“我的力气能够撕开兕牛的皮,拖住九条牛的尾巴,还为自己力气小而感到遗憾!你,你,你就这点大的能耐,却以力气大而闻名天下,这是什么道理呀!”

 

    公仪伯长长叹了一口气,离开自己的位子,站到一边说:“你问得好,让我把实话告诉你。我的老师有个名叫商丘子的,他的力气天下无敌,只是没有人知道,包括他的六亲也不了解,因为他从来就没用过。我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地侍奉他,他告诉我说:“一个人要想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就要去看别人并不窥视的东西;要想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就要去干别人所不干的事。所以学看东西,就要看满车柴草,学听东西,就要先听撞钟。就是学一般人所不看、不听的。一般人看纤小的东西,听微细的声音,只能锻炼视力、听觉,而你看大目标、听大声音却可掌握如何看、如何听,这是看和听最内在的东西。掌握了内在的,于外在的就没什么困难了。

 

    我现在名闻天下,有违老师的教诲,显示自己的力气,大有不该!不过我力气大的名声并不在于我凭借力气,而是我善于使用力气,这不比凭借力气要强么?”

 

    丰田公司进军美国市场

 

    1950年,丰田公司因破产危机,工业公司和销售公司发生分离。但是,不久爆发的朝鲜战争却给丰田带来了喜讯,美军大量的卡车订单使丰田汽车公司起死回生。这对于亲身体验了产销分离痛苦的丰田英二来说,自然希望回到以前产销一体的体制。但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工业公司和销售公司分离的体制已经形成,当时负责技术部门的董事丰田英二,深知即使他提出重新合并的建议,在当时也是行不通的。

 

    丰田英二在确定丰田的未来发展方向时,决断很慢,这是因为丰田英二在深思熟虑考察各种条件的同时,还要衡量各方面的利益是否均衡。他认为条件不成熟,即使勉强行事也是失败的,他只有耐心地等待。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丰田的两家公司才终于结束了长达32年的产销分离,诞生了全新的丰田公司,丰田英二的等待终于有了丰硕的成果。

 

    在处理丰田赴美建厂一事上,丰田英二也同样小心思考,着眼长远。丰田进军美国,在日本汽车厂商中,是继本田、日产之后的第三家,为此不少人抱怨为时太晚。会长丰田英二和社长丰田章一郎的回答是:“我们在耐心等待,我们的行动并没有落后。”由于采取了谨慎的战术,丰田公司最终顺利地打人了美国汽车市场。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

 

    原文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①。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②。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

 

    把持而且达到盈满,不如适可而止。

 

    锤打得十分锐利,锐利难以保持长久。

 

    金玉堆满堂屋,没有人能守得住。

 

    注释

 

    ①已,止。此以储藏为喻,与其储藏丰满,不如无有。因储藏丰满,可能招致祸殃;而一无所有,则无从招祸。

 

    ②揣,锤炼。锐:锐利。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的解释是以刀剑为喻,锤炼过于锐利,则易于缺折,不可常保锋芒。

 

    解析

 

    衣食住行,这是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还会积极地思考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满足自己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是十分简单而又非常复杂的道理,说它简单是因为提到需求,每个人都深有体会,不难理解;说它复杂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对需求的理解也不同。从整体上说,人类的贪欲是永远都无法满足的,这一劣根性决定了人类会一直追逐名利、富贵。

 

    手拿一个杯子,往里面加水,当水满的时候就会溢出来。当我们拉满弓后继续用力拉,毫无疑问弦会被拉断。“满招损”,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要是与实际生活和我们自身的欲望联系起来,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明白了。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是人的本性使然。我们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这需要懂得知足的道理。锋利的剑,它又尖又锐,锋芒毕露,然而锋刃易卷,再磨再损,不久就会被人抛弃,因而老子说越尖锐的东西,越不会长久保存。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此比喻人生,听起来有些消极,但也不违背常理。其实人生的短暂和草木的枯亡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有人在短暂的一生里拼命捞取金钱,试图想用对财富的占有来证明自身存在的意义;而有的人一心想出名,想通过名声来证明自己没有虚度生命;有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不惜出卖灵魂,结果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我们不反对采用正当的手段来获取金钱和名利,但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人生短暂,富贵和名利分毫也带不走。

 

    自古以来,没有人能永久地保存自己的名位和财富,即使是权倾天下的王公贵族,也无法保留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有的帝王将珠宝和自己的尸体埋葬在一起,以求保全自己生前拥有的财富,但盗贼会潜入坟墓,将陪葬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

 

    老子认为:物极必反。太满了会溢,太尖利会断,这就启示我们要适可而止,进退有度。

 

    故事

 

    张良功成身退

 

    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汉三杰,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然而这三个人的结局却大不一样:韩信功成身诛,萧何功成身显,只有张良功成身退。

 

    张良是刘邦的心腹谋臣,在楚汉相争的一些关键时刻,正是他的奇谋妙策,使刘邦一次次转危为安,反败为胜,对于西汉的建立,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大封功臣时,刘邦亲自提议封他三万户,让他在丰饶的齐地自行选择所需要的封地。这相当于一个王爵的封赏,而张良却婉谢了,只要了刘邦故乡附近的一个小小的留县,他最初和刘邦便是相会于此的。

 

    待到天下大势已定,刘邦已经坐稳江山时,他却称病不朝,杜门谢客,学起道家那一套辟谷导引之术,并宣称自己“以三寸之舌为帝王之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我已十分知足了;从今以后,愿全弃人间事物,追随古代神仙而去!”便再也不愿与闻朝政。

 

    一凡“出错”

 

    一凡在某钢厂宣传处工作,有一天,处长突然叫他整理一个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其实,这是处长对一凡的一次考试,它将关系到一凡是否还能继续在机关待下去。本来对这样的材料,一凡并不感到为难,但有了无形的压力,便不得不格外精心。花了一个通宵,写好后反复推敲,又抄写得工工整整。

 

    第二天一上班,就把它送到了处长的桌子上。处长当然高兴,快嘛,字又写得遒劲、悦目,而且在内容、结构上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处长越看到最后,笑容越收紧。最后,他把文稿退回,让一凡再认真修改修改,满脸的严肃,真叫人搞不清什么地方出了差错。一凡转身刚要迈步,处长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对,对,那个‘副厂长’的‘副’字不能写成‘付’,这不合文字规范,你把它改过来,改过来就行了。”处长又恢复了先前高兴的样子,还一个劲地道:“来得快,不错。”这一下考试自然过关!

 

    善于处世的人,常常故意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瑕疵,让人一眼就看见他“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搞错了!”这样一来,尽管你出人头地,木秀于林,别人也不会对你敬而远之,他人一旦认为“原来你也有错”的时候,反而会缩短与你之间的距离。适当地把自己安置得低一点,也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许多。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做事智慧 曲则全,枉则直

 

    曲则全,枉则直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①。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文

 

    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敝旧才能生新,少取才有收获,多取反而迷惑。

 

    所以,圣人用此作为天下事理和模式。

 

    注释

 

    ①“曲则全。”“曲”指的是委曲,委曲指的是能拐弯,与现在讲的受委屈不完全相同,意义上更宽泛一些。句谓,委曲才能保全。是说,一味地直来直去必受伤害,能顺势宛转才能保全。事物都是这样,一棵幼苗长在石头下,绕开石头才能长出来,一直往上顶就死在下边。

 

    “枉则直。”“枉”是弯曲。句谓,弯曲才能直进。

 

    “洼则盈。”“洼”是低洼。句谓,低洼了才能满盈。

 

    “敝则新。”“敝”是破旧。句谓,旧了才能新。

 

    解析

 

    “曲则全”这一观点,不是老子独创的,《易经》中早就有了。孔子也说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如果我们从全的方面去求全,直的方面去求直,必然无法达到目的,这是因为全会走到它的反面曲,直会走到它的反面枉。所以,我们为了达到全,不妨先曲;为了达到直,不妨先枉。

 

    得道之人最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永远处在曲和枉的境界里,所以就无为地得到了全和直,也就无所谓曲和全、直和枉了。为人处事,要讲艺术,善于言词的人,讲话婉转,容易达到目的。直来直去,有时是行不通的。

 

    故事

 

    娄师德回避宠幸

 

    娄师德是一位既有武略、又有文才的大臣,在保卫和巩固西北边防上卓有建树。可他处在武则天一朝,那时酷吏横行,罗织诬告成风,多少忠贞大臣都横遭不测,死于非命,因此他在当宰相时极为谨慎小心。一次,他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将要赴任时,娄师德问他:“我官至宰相,你又当刺史,荣宠太甚,最为人所忌恨,你怎么才能避免呢?”

 

    他的弟弟跪着回答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向我脸上啐唾沫,我也不生气,自己擦掉就是了,免得兄长为我担忧。”

 

    娄师德一听,忧心忡忡地说:“这正是我担忧的。人家啐你的脸,是生了你的气,你擦掉了,这不是会更让人生气吗?啐了你,不擦它也会自己干掉,应当笑着接受。”

 

    忍爱极限

 

    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

 

    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又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登上舷梯。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浑身是汗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下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

 

    这时他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

 

    当他上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

 

    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了出来。

 

    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刚才让您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就要求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