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长疱疹能治愈吗: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52:16
       在我国历来就认为一个好学生应当是“勤学好问”的,但其中那个“问”字与现代教育的观念大相迳庭。传统的“问”只是指“有不懂之处就向教师质疑”,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问问题只是为了应付测验或考试;并不是指自己设定一个新问题,然后独立地研究,寻求解答;更不是指重新提出一个被认为“已经解决的”老问题向权威提出挑战,就像当年青年伽利略那样。他问:“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重的东西会比轻的东西先落地吗?”然后设计了一个“思想实验”,以一己之力推翻了盘踞在人心中已达千年的谬见。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他把发明创造的起点,归结于“问”。因此,提出问题的目的可以启发你去思考,而不仅仅只是回答它。  
        北京大学,王义遒教授曾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前些年,教育强调要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对的,因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确是很重要。但再想一想,就觉得不全面。……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谁来提出问题呢?问题是主人提出来的:这里有个问题,你去分析,你去解决。如果不提出问题来,根本就无须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了。所以提出问题比分析与解决问题更重要 、更本原。但,似乎有人认为提出问题只是领导的事,上级的事,组织的事,一般人无须在此劳心伤神,“你们只要解决我所提出的问题就行了”。 可惜,大概就是这样的思维定势,我们民族很少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性 。 因此,在当前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鼓励学生培养与锻炼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多么重要和必要。① 
    学问学问,会学能问。中国学生在求知识的时候往往不善发问,羞于提问,更不要说做 科学研究了。李政道先生说过“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这真是精到的妙语。
    ①参见王义遒著《文化素质与科学精神》第207页。
    那么,我们中学化学教师应当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一、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发问,而不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学生的提问动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激发,学生最终就会被塑造成一个不提任何问题的人。在我们的经验中,下面这种场景太熟悉了:一大群成年人在参加某种培训(我们自己就在其中),讲堂里秩序井然;报告人不停地讲,听众像书记员一样不停地记;没有任何问题,听完走人。我们从未在这种场合见到国外常见的那种听众在听完报告后站起来大声质询的情景。这不是用“西方人缺乏东方式的礼貌”解释得了的,实际上是中西教育观不同的反映。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中学生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故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还要尽可能地多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所在。因此,我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矛盾,促使形成问题意识。
    为了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我们设计了六个实验步骤的分组实验:
    ① 用导线将电流表与一节干电池连接,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情况。
    ② 将锌片、铜片依次分别插入稀硫酸中,观察金属片上产生气泡的情况。
    ③ 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观察金属片上产生气泡的情况。
    ④ 用导线将锌片、铜片连接起来,观察金属片上产生气泡的情况。
    (学生会很自然地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在铜片上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⑤ 再在导线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情况。
    (电流表的指针为何会偏转呢?电流是如何产生的?电子如何流动?相同的两块金属片作电极能否形成原电池?)
    ⑥ 两组同学互相交换锌片或铜片,即其中一组用两块锌片作电极,另一组用两块铜片作电极,再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情况。(结果指针无偏转) 
    又如,在讲授“盐类水解”时,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判断NaCl、NH4Cl、CH3COONa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然后做实验用pH试纸来测定上述溶液的pH值,据现象作出思考。学生会发现有的盐溶液显酸性、有的显碱性、有的显中性,在“惊讶”之余产生了疑问,为什么盐的水溶液不都显中性?使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探索其中的原因。
    在这些教学实验中,我通过巧设实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较好地培养了问题意识。
    也可通过趣味性实验,使学生由感到惊奇进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促进其产生问题意识。如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为了比较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我补充了“硅化氢的自燃”演示实验:将研细的硅化镁,用药匙撒到稀盐酸中,即可见到液面火星闪烁,同时发出“噼啪”声,溶液出现浑浊。于是,很自然地学生会形成一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火星闪烁,还有“噼啪”声呢?
    二、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问;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地追问。例如,在讲授CO2通入到CaCl2 、Ca(OH)2、Ca(NO3)2 三种溶液中的现象时,我先让学生充分思考,当学生好不容易得出正确结论后再追问“若将Ca2+ 全部换成Ba2+ ,现象又如何?”进一步又追问“再改为将SO2通入三种含Ba2+的溶液情况又如何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对强酸制弱酸、硝酸的强氧化性、亚硫酸根离子的还原性、硫酸钡的性质以及为什么可以用硫酸钡作钡餐而不能用碳酸钡等一系列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当然,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问题,教师还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要耐心引导;对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如:上 《 金属铝 》一节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中有一类较简单的问题 :“神卅五号与铝有关吗 ”(授课时,刚好是中国神卅五号首次载人飞行圆满成功)。 也有较深层次的:“铝制餐具为何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咸味的食物呢?”;演示[铝热反应]后,有学生问:“其中氯酸钾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学生提问与讨论,改变了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局面,创设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问题意识,学生也就自然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同时,我也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已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途径有很多,如:通过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可引导学生从知识的比较中提出问题;从错误中发现问题;由已知化学事实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或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化学、社会与化学、环境与化学、科技与化学等方面去思考一些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教师还要善于逼着学生提出问题
    1、课前设疑引问题。
  以疑引疑,是一种重要方法。即布置预习内容,提供预习提纲,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课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也同时为回答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方法。如在学习《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这一节时,给出预习提纲:① 反应的原理是什么?②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应选择哪一类发生装置?③ 如何干燥、收集和验满?……通过预习和思考后,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何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来干燥氨气?”
    2、堂上阅读本节课的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问题”。
    这时,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想不到和想得到的问题,起初,问题中有价值的不多。慢慢地,有价值的问题多了起来。如:“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吗?”/“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为何没有被原子核吸引过来?”/“构成同位素这一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重水是水吗?”/ “钠能否置换出CuCl 溶液中的铜?”/“加碘盐中的碘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等等。 
    3、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其他学生观察、评论,并提出问题,教师指导评讲
    以实验室制备乙烯为例,让两位学生在讲台上充当小老师,台下同学观察并要求他们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提出问题:
    ①观察到实验过程中液体变黑。(学生就会问:为什么变成黑色?)
    联想到浓H2SO4使蔗糖碳化,推测浓H2SO4也可使乙醇碳化。
    ②同时会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为什么会有刺激性气味?)
    联想碳与浓H2SO4反应可生成CO2和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明白产生的乙烯由于含SO2而有刺激性气味。
    ③于是再提出问题:SO2和CO2杂质如何除去,如何检验、设计除杂装置?
    以上看似普通的几点,是在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进行了思考。
    心理学研究表明,技能的形成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有一个由初级阶段到熟练掌握的阶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故为了达到逼学生提出问题,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⑴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⑵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⑶因势利导,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使提问更有价值。
    四、最终要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
    锻炼提出问题的能力,还要在“敢”和“善”两个字上下功夫
。一个在心理上,一个在科学基础上,要做好充分准备。 敢于提出问题。不要怕丢面子,不要怕问题提得不恰当、不对头,遭人取笑。中国人好面子,是一大弱点,必须克服。善于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面对已知和未知的东西都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怎么样”,不要拘泥于现成的答案或结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在授课《同分异构体的写法》时,先给出书写同分异构体的规律: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移,不到端;摘两碳,成乙基。然后与学生一起分解,当分解到“摘两碳,成乙基”时,让学生写出其结构间式,学生中大部都写出结构间式(Ⅰ);同时,我再展示其球棍模型,于是学生就发现,此结构与前面的结构间式(Ⅱ)是相同的。 
   
CH3—CH—CH3              CH3—CH—CH2—CH3

           CH2                                           CH3

           CH3    (Ⅰ)                 (Ⅱ)

    于是学生就议论开了:“老师,(Ⅰ)和(Ⅱ)重复了” ; “(Ⅰ)中的取代基仍然是甲基吧” ;“乙基不能在2 号位”。接着有学生提出问题:“乙基为何不能在2 号位呢?”(问得好!学生就更进一步理解怎样选择主链了。)
    从实验失误中,敢于提出问题。我曾在一次演示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出现了大量黑烟。学生顿时表现出惊奇和不解(这与课本现象不符),学生马上就提出疑问:“黑烟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黑烟?”(很好,说明学生正在思考,敢于提出与课本不一致的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指要抓住时机提出符合科学性,而且有一定探讨的价值问题。如在进行 [Cu—Zn原电池] 分组实验时,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不仅铜片上有大量的气泡,而且在锌片上也有气泡(这与课本理论现象有矛盾)。于是,有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锌片上也有气泡呢?”。又如在《苯酚》一课中,学生提出:“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是在苯酚的水溶液中?还是苯酚的苯溶液?还是其他环境?”。
    提问题往往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是创造的萌芽。由于知识的继承性,人们的头脑里都会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概念世界。而当某一经验与这个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惊奇开始发生,问题开始出现。这时,如果这个“惊奇”以及由惊奇产生的问题反作用于思维世界,那么便形成摆脱“惊奇”,消除疑问的愿望。这就是创新的渴望。惊奇摆脱了,思维世界又向前迈进一步,创造的花朵开放了,由此可看出“提出问题”是创造的重大前提,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多么的简单,都应积极鼓励。只要学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在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思维越活跃,学习积极性越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可以使学生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习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及批判性。而教师通过学生所提的问题,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和学生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二者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引导,最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