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与hsv谁更麻烦:“课堂效率年”参考文选(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2:46:12

“课堂效率年”参考文选(二)

(11)朱永新:最好的教育风景在教室

(12)高效课堂操作5大核心技术

(13)高效课堂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14)“学”是高效课堂的逻辑起点

(15)课堂改变教育  教师改变课堂

(16)“课改说穿了是不讲”——关于讲座的基本框架(

(17)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细则

(18)王敏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

(19)课改到底改什么

(20)学习金字塔:教学方式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

-------------------------------------------------------------------------

 

     朱永新:最好的教育风景在教室

张家港的赵红婷老师发来一本关于小学数学课堂观察的书稿,希望我能够为她写点文字。

我很愉快地答应了。理由是三条:第一,她是来自苏州的老师。张家港是苏州的一个县级市,我在苏州工作生活了30年,其中担任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长10年,对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爱屋及乌,对这个城市的人,对这个城市的老师自然有着特别的感情。第二,她是来自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老师。网络师范学院是新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团队的重要渠道,我是网络师范学院的校长,尽管我没有亲自到网络师范学院担任讲师,但是一直在关注着网师,对于网师学员的成长也非常在意。第三,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课堂观察。新教育实验一直认为,课堂是新教育最重要的舞台,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认识课堂、理解课堂、热爱课堂,应该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课堂,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里开出一朵花来。所以,尽管手里的事情很多,我也愿意为赵老师的新书写点什么。

于是需要走进赵红婷老师。1994年,毕业于无锡师范大专理科班的她,踏进了张家港市云盘小学的校门,先后担任过小学数学各年段的教学任务。在1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她自觉地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作为自己的教学追求,比较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数学现实,创设有数学味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经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并逐渐形成了“简约、扎实”的教学风格。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因此多次承担市级以上公开教学,并在苏州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中获奖。2006年9月,她被评为张家港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

2007年至2010年,赵老师被借调至市进修学校,担任小学数学脱产培训班的指导老师。在进修学校的三年,由于相对宽松的常规管理,以及较为浓郁的研究氛围,使她有了更大的学习和思考空间。也就在这个期间,她正式参加了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学习,跟着网师的课程精读了一定量的书籍。在培训他人的同时,也努力进行着自我的培训,这是她成长的“拔节”期。正如她在《与新教育的不解之缘》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在遭遇新教育之前,她一直是浑浑噩噩的,想要上进,却找不到方向。邂逅新教育后,她才开始认识自我,并逐渐认同了教师这一职业。

这是一本关于小学课堂观察的书。毋庸置疑,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的质量高低不仅决定着知识的巩固性和深广度,还决定着学生正确世界观的确立、对知识和学科的热爱,以及对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尊重。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每个学生能否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观察和剖析课堂教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成为整个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本书中,赵老师运用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的理论,从观察教师的行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两个方面系统地展开论述,颇有深度。

在观察教师的行走方式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赵老师能够自觉地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存在价值,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解题能力训练。她认为,数学课堂终究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数学有其本质特征,每个知识点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就是引领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因此,她把第一个视角投向“关注数学知识的存在价值”,强调对于数学文本的解读,强调数学知识的“源头”。关注数学的本质特征,让学生感受数学本身的独特魅力,体验数学的哲学意境和文化韵味,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等等,这在许多数学课堂上,往往是看不见的风景。

在具体的策略上,赵老师提出了关注提问和引导的的实效性,教法和学法的最优化,课堂的动态生成和课堂的细节,也有许多真知灼见。如注意课堂中出现的不同声音,处理好课堂中“计划”与“变化”的关系,等等。

在观察学生的生存状态方面,赵老师强调应该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索的过程,特别是提出要站在儿童的立场看课堂,这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与课堂观察主张。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我们一厢情愿地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孩子们的想法,自以为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事实上,仅了解到一些浮于表面的状况。所以,她从探寻学生真实学习状况这一美好意图出发,注意让学生与问题直接“相遇”,让学生经历知识重构的过程,关注学生的“认知盲点”和“思维连接点”等。

应该说一位在一线的小学数学老师,能够自觉地对课堂进行如此深入、具体的剖析,是难能可贵的。通读赵老师的著作,不仅可以看到新教育实验对于她的影响,也能够感觉到她如饥似渴地学习当代课堂教学理论的历程,尤其是佐藤学教授和陈大伟教授对她的影响。前不久在常州召开的新教育实验国际论坛上,我有机会与佐藤学教授和陈大伟教授深入交流,也对他们扎根田野、坚守课堂的精神感受很深。其实,理解课堂,不仅需要像佐藤学、陈大伟这样的学者走进课堂,更加需要像赵红婷这样的一线老师走进理论,把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一线教师的理论自觉,是改造我们的课堂,改造我们的教室的根本动力。

对于新教育来说,最好的风景永远在课堂,在教室,在校园!

是为序。

 

                                                                   朱永新

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写于北京滴石斋

 

 

------------------------------------------------------------------------------------------------------------------------------------------------------------------------------------------------高效课堂操作5大核心技术(2011-07-24 16:08:06) 作者:李炳亭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完成“角色”转变,即变“二传手”为放手发动“一传”的那个人;所谓二传,是指传统课堂上教师扮演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所谓一传,是指课堂学习形式,即让学生和学习直接对话,教师不再乐于充当“传递者”。

   教师角色能否转变到位,是决定课堂能否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关键!请老师们认真体会这句话,千万别在形式上显示出“一传”了,却仍然扮演着实际的控制者角色,那这样的课堂不会有“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有些教师很困惑,说我也放手了,就是活不起来,可能原因就在这里。我一直在讲,开放的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不敢完全彻底地一放到底,就不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无法发挥学习型组织的威力,高效课堂其实就是从“自主、合作、探究”六个字中生发出具体的操作技术的,而前提必须是“学权归属”于学生!教师不是讲师,但教师一定是“为了学”、“设计学”、“服务学”的重要他人,更何况,教学手段不应该只有一个计已穷的“讲”!只会讲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个优秀、称职的好教师!、

  教师不是讲师,那他是什么?准确地概述,教师是一个学习“环境者”,或者说教师即生态,他是为学生的发生构建环境、提供条件、触发动机、创造可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你只要能“胜任”这样的角色,接下里发生的课堂基本不会太差。老师们,如果你读到这里开始有所感悟的话,就知道传统名师的表演课,是完全与我们的主张背道而驰的,当然更是“反学生”和“反学习”的,反学生的能叫以人为本吗,反学习的能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吗?

  讲的课堂、表演的课堂显然是低吸的。那么,教师如何能上出高级的课?

  在“唯学”的观念到位之后,我以为要做好5个一,你可以把这叫做“李五一”。

 简单说来,第一,要编制一张导学案,即指导学习的设计,简称“导学案”,导学案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导学”性,因此导学案要承载着学习的规律和知识的规律,而不能是习题集;

 第二个一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即同质结对,异质同组,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

 第三个一是给学生一个学法指导,即先独学,再对学、然后群学;

 第四个一是要有一个课堂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尤其是展示,展示即暴露,不暴露问题又如何反馈?反馈要做到有的放矢。展示是教师做学情调查最主要的方式,千万别轻视展示,高效课堂还有个别名,叫展示课堂;

 第五个一是明确一个基本任务,即学会不会的。教师千万记住,“学会不会的”这句话,知识无限、生命有限,以人为本就是要珍惜学生的学习时间,准许学生不在已经会的知识上花费宝贵的时间。

 当然高效课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性系统,既然是系统则不止以上5条,但这5条真的是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
                                         高效课堂的关键到底是什么作者:李炳亭

  很多人仅仅从字面上理解高效课堂,进而也从字面上猜测高效课堂的操作,以为高效课堂就是“效益高的课堂”,而比如小组学习、导学案的编制等等,也都是“为效益”或者“唯效益”的准备,乃至于有人批评我们的高效课堂。其实,这是一场不太好玩的误会。高效课堂当然课堂效益要高,但效益高的课堂未必就是我们所指的高效课堂,这么说吧,有些应试名校也跟着我们喊高效课堂了,但他们的高效课堂和我们的高效课堂不是一回事,诸位,要睁大眼睛看清楚呀,以免会误入歧途。

  真正的高效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它的核心是育人,再往下说是基于人本的教育思想。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话说,我愿意这样表述:高效课堂是从学生出发的教育。从学生出发,也就是要从学生的权利、兴趣、基础、能力出发,变教中心为学中心,这个变很耐人寻味,它的基本隐喻是:1、捍卫学生学习的权利;2、为学习提供一切必需的条件;3、一切的学习都是自学(自主学习的简称,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合起来叫自学)。高效课堂的核心教育思想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它的目标和追求是: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建设未来!

  高效课堂其实有三大系统作为支撑,即教学系统、评价系统、文化系统。

  教学系统的核心是学中心;评价系统的核心是以学评教、文化系统的核心是开放搞活,文化系统还可以叫“动力系统”,是整个高效课堂的生态,也可以叫做土壤。缺失了这套文化系统,高效课堂很难杰出硕果!因此,课改往深了做,就可以称为“新文化运动”了,再深一步,那你可以把整个教育都理解成这句话“教育即信仰”,其实做教育就是做信仰!近期我一直在号召我们的实验学校学习老三篇,其实就是为了探索课改动力的培植,效效果还真不错,我希望热心课改的学校都可以试一试。

  可以给大家透露一下我目前的课改实验进度,我计划会在适当时机推出我们的成果的,不出意外,那会是又一颗原子弹爆炸。在某校,我们已经推进一个老师同时上10个班的课了,在另外的学校,我们已经把考试乃至于把导学案的编制都交给学生了……大家想一想,如果这样的事学生都能做了,我们当老师不就真的解放了吗?记住,课改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凡是学生能做了教师就要放手!放,再放,再放!不放,如何叫“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敢放,说明你还没真正参悟透这16个字!

 我实在不愿意回答某些老师这样的质疑:学生不会学。我说很多人都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因为不会学便要满堂灌,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也这样总结,是不是因为满堂灌而导致的不会学呢?你不放手,学生就永远不会学!会学是一种能力,不会学也是一种“待开发”的能力,放手、准予其学是一切会学的前提。我一直在这样概括:学习即体验。离开了体验,就意味着没有学习的发生,也就不会有学习能力的生成。因此,高效课堂实在不是着眼于知识,而是追求能力。有了能力,知识只是副产品!

 无需怀疑,这一切都早就在我们这些年的实验中证明了的,当然我们准许质疑,但质疑不是想当然,更不是胡搅蛮缠,要知道有价值的质疑,其实也是一种能力!

  高效课堂不是空谈,是“做”出来的经验!

 

 

--------------------------------------------------------------------------------------------                                   “学”是高效课堂的逻辑起点(2011-08-10 15:20:23)                                                            作者:任永生

   以“学为中心”还是以“教为中心”是传统课堂和高效课堂的分水岭

   1、“学”是成就学生的内因,教是成就学生的外因。我们的教学为什么总在如何教,研究如何教就是强调外因,只有研究学,才是强调内因。

   2、“学”与“教”的关系是教育矛盾运动的主要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决定着课堂的质量。

   3、“学”是高效课堂研究和实践的逻辑起点。教只能越来越无奈,学才能越来越神奇。所以必须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观念体系和行动模式。

   4、“学”就是通向罗马的光明大道。我们要想让学生达到成功的彼岸,唯一能够到达彼岸的船就是“学”。

   5、教为中心的模式,具有先天缺陷,没有方法让每个学生得到关注,没有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

   6、教的唯一任务是促进学的真正发生,所以必须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

   7、我们要从量上确定学的主体地位——少教多学,我们要从顺序上确定学的主体地位——先学后教,我们要从空间上确定学的主体地位——分组学习。

   8、只有学才能真正做到,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学习。

   9、“学”就是把学生看做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把利用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实现让普通的教师上不普通的课,让普通的学生成为不普通的学生。

   10、只有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模式,才能实现学学相长,教学相长,教教相长。

   课改说穿了就是教师要构建一套以学为中心的观念体系,要把自己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服务者,掌握一套以学为中心的行动模式。

------------------------------------------------------------------------------------------------------------------------------------------------------------------------------------------                                                课堂改变教育  教师改变课堂(2011-07-30 19:18:38)                                                             作者:任永生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课堂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小事情,课堂是教育工作中天大的事情,可以这样说,教育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课堂,其他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课堂。没有课堂就没有教育,没有好课堂就没有好教育。教育的真正均衡发展就是课堂的均衡,任何硬件的均衡也不能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只有课堂均衡,学生才能学的均衡,所以教育发展的真正突破口在于课堂。

    1、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我们究竟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在于我们的教学条件如何优越,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构建了适合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而课堂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决定我们培养模式是否科学。我们之所以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健康成长,或者说,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创新能力就很差。我们要想改变教育就必须从改变课堂人手。

    2、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教育的希望在课堂,课堂的希望在教师,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课堂,没有好课堂就没有好教育。中国多次的教育改革的主体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而唯独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可能改变,教育就不变。所以,课改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改教师,构建新课堂必然呼唤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行动的新教师。

    3、观念不变,教师就不变。如果我们的教师观念不能转变,我们课堂教学模式就不可能变,教师就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所以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师行为转变的前提,更是新教师的标志。教师观念的改变,实质是我们能不能让教育回归本真的问题,能否在深水区中乘风破浪,把学生带到成功的彼岸,在深水区如果我们不能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情就会在深水区中被淹没。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们素质教育的成败,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课堂教学改革能否成功是对我们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良心和责任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智慧和能力的考验。所以,只有抓住了课堂,才算抓住了教育的七寸和牛鼻子,课堂就是我们撬动教育发展的支点。

-----------------------------------------------------------------------------------------------------                                 “课改说穿了是不讲”——关于讲座的基本框架(2011-07-19 20:55:34)                                                            作者:李炳亭

前言:

  课改的“改”作何理解:是改良还是改革?是改造还是再造?是修补还是重建?

  前7次课改的“失败”警示我们,课改不是改教材、教法,而是改观念。一旦将课改解读为“改方法”,无异于给马车换发动机,因此这个“改”是改观念,是改革、再造、重建。说到根上,改的是文化,因此课改是一场教育的“新文化”运动,仅仅修修补补、小打小敲无济于事,课改的程度决定着教育的高度!要一改到底。我因此主张“课改”换成“课变”。

一、如何做才是一改到底?

 课改要走好四步路:

 第一步:理念变观念;第二步:观念变方法;第三步:方法变文化;第四步:文化变信仰。

1、理念变观念:什么理念?新课改理念,核心就是8个字: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句话没有哪个教师不知道,既然知道学生是主体,推开教室的门,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主体”在哪里?主体缺失的课堂显然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我们会发现,懂再多的理念一旦不转化成自己的操作观念是没有意义的。教师需要什么样的观念?概括为“三个一”:一切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一切的教学考核必须是以学凭教;一切的学习都必须是自学(自学是自主学习的简称,包括独学、对学、群学)。

2、观念变方法:什么方法?学习的方法,简称学法,或者说是放手发动学生“自学”的方法。教师的职责就是围绕学、研究学、服务学,因此要变传统备课的备教材、备教法、备进度等为我们要求的新三备(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然而,传统的课堂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可能当教师放手不讲或少讲之后,学生不会学,因此教师就要培养学生会学。如何培养?抓好“五个一工程”:(1)、编制一个导学案,导学案即路线图、学步车、指南针、导航仪;(2)、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组织,组内分对,采用同质结对,让学生有困难找组织;(3)、给予学生一个学习方法,即先独学、然后对学、最后群学;(4)、设计一个学习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注意,展示是高效课堂的创新,也是亮点,展示即发表、展示即暴露、展示即提升,而反馈一定是教师基于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有的放矢去纠正、提升的;(5)明确一个任务,课堂的基本任务是“学会不会的”,前提是首先要让学生找出自己不会的,这就是“自主”。

3、方法变文化:什么文化?开放文化,教育即解放,解放什么?解放时间、解放体力、解放思维和创造。前面说到,课改就是一场新文化运动。这个新文化的核心不是控制、管制、专制,而是以人为本、从学生出发的激励、点燃、信赖。从学生出发就是从学生的天性出发,学生的天性有9个字:好奇心、展示欲、争胜状(争强好胜,约翰洛克叫“耻辱感”),满足好奇心就是学习,有了心得就要展示,展示是享受(从心理学上是分享,然后通过分享获得同伴认同和尊重),争胜是一种精神存在的状态,旨在心理满足、获得动力。

4、文化变信仰:这里的信仰是什么?我们伟大的党主张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信仰;教育的信仰是服务于师生的发展,以实现"人本"为信仰。不展开细说。

总结

1、综合前面的四步,可以看出教学其实不是研究如何教,而是研究如何“教”学生“学”,那么,教和学什么关系?是“教”服务于“学”,还是“学”屈从于“教”?前文在教师需要什么观念时已经谈到“三个一”,现在再回应一下做个结论:教必须服务于学。

2、杜郎口典型的价值:杜郎口为什么说是中国课改的分水岭?它的出现就启发了我们,教原来是要服务于学的,那么,在杜郎口之前,也有很多典型,如果必须要界定一下,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基本上都属于研究教、或者研究如何教的有效,因此有效教学这个词,更多是指向于“教的有效”,而从杜郎口开始,中国的课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那就是迎接一个以张扬“学中心”为标志的新时代的来临。

3、中国教师报正是这个学时代的推波助澜者,从发现和推出杜郎口开始,中国教师报就致力于以高效课堂为课题的“学中心”行动研究。围绕学中心,中国教师报在内容上定位为“四个新”:即新教师、新课堂、新学校、新学生。现在的中国教师报被一线誉为中国课改的说明书,我们的目的就是引领课改的发展,催生更多的新教师,以此让中国教育因你而改变。

4、高效课堂的核心是人本思想,即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相信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解放学生是一项伟大的使命;利用学生才真正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和策略;发展学生是教育的目的和宗旨。

5、这个思想再精炼一下就是四个字:信仰学生。信仰学生要做到一下基本的“三条”:捍卫学生的学习“主体”权利;相信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为一切的学习创设条件。

二、为什么要改?(也可以把为什么改列为开篇讲,但我的体会是,一开篇讲,往往效果并不好,因为很多人太痴迷传统课堂,你讲大道理,他会鄙视你,因此我才有意放在这儿的)

如果用一句话说就是为了让学生“睡得好、不跳楼”。

展开说:1、国家意志,胡总、温总、部领导一直在要求课改。

2、传统课堂效率太低,因此需要想办法“改高”,效率低,只能时间+汗水;

3、关注学生的生命:孩子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

4、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在沸腾的油锅里挣扎,课改就是“放生”,是“从油锅里捞孩子”!

5、关注教师的悲剧状态:燃烧了自己,祸害了学生,一损俱损;

6、关注当下教育现状:五败俱伤:政府不满意、局长不满意、校长不满意、教师不满意、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一方未讨好,为何竟然反对课改?那只能有两种情况,第一是缺乏良知、责任;第二是既得利益获得者。

结论

  教育必须直面两个普通:既如何让普通教师上出不普通的课,如何让普通的学生发展的不普通。要解决这两个普通,唯有课改。

课改是与教师为敌吗?

答案:当然不是,课改的目的是成就教师、发展学生。如果说我们有敌人,那这个敌人就是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是不以人为本,是工具和奴化的专制教育,是专门和学生的天性作对,是某一小部分人没有良知和自私自利!

三、高效课堂的技术操作(途径与方法)

1、何谓高效课堂:是一切为了高效的课堂吗?不是,一切为了高效便是应试教育。

高效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有三大系统支撑:教学系统,核心是教中心变为学中心;评价系统,核心是以学凭教;文化系统,核心是动力文化,即开放搞活。(注:我平时讲座,主要讲第一系统,时间不允许展开讲,要展开至少需要12个小时。接下来,我主要针对第一系统给大家介绍)

1、好课的6大共性:自主的课;动静结合的课;师生相生的课;情感的课(狂欢);有“自学、展示、反馈”流程的课;注重展示的课(展示又分为小展示、大展示);

2、如何评课:李炳亭五条,简称“李五条”:(1)看状态,从三个方面看,听声音、察表情、看动作;(2)、看参与,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关注点从知识转移到参与度上,因为参与是学习的前提,教师要统计到小组,小组要统计到个人;(3)、看流程,即自学——展示——反馈(这个流程包含了先“学”后“交”,这个“交”是交流,而不是教!)(4)、看效果,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5)、看师德,讲授绝不可超过规定时间。

3、高效课堂三条高压线:严禁终止叫停学生发言;严禁与学生抢风头;严禁评价只关注知识。

4、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模式(参看我的博客)

5、围绕五步三查的四个追问:(1)、五步三查和课堂三个流程是什么关系?其实是一回事,这里提示了我们模式当然不是模式化。(2)、五步三查有一根主线:学会不会的,或者“问题解决式课堂”;(3)为什么要求教师每节课要组织三次学情调查,一切的教学都必须是从学生和学情出发,对症下药、有的放矢;(4)、中国教师报9大教学范式和五步三查是什么关系,变形记,形变而神没变。核心是主张“学”。

6、我博客上有很多关于操作的文字,但我一向以为,术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不容易解决的是支配着术的那个观念。

四、教师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西游记》是最好的一本教育学巨著。唐僧就是教师,他并未有多强的“专业化”,但这本书至少给我们两个有价值的启发:1、学习即经历。关于学习即经历,我常讲三个场景(老太打麻将、骑自行车、打篮球);2、教师的使命是给学生信仰,而不是替代包办,斩妖除魔是徒弟的事。

教师的作用80%是点燃激励唤醒:为李大娘报仇!(我曾经有解读)

教师的作用20%是技术操作:带入——体验——感觉——分享

中国教师报曾经这样定义好学校《好学校是一方池塘》,那么教师就是一个“挖池塘的人”,即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设条件、提供可能性,好教师就是催、其、升——“催促学生提升”。

教师不是表演大师,也不是“讲师”,李镇西不讲了,搜索中国教师报报道《李镇西突破》,如果我们连李镇西都不如,就学着像李镇西一样不讲,至于讲,那实在是牺牲学生成就自己的不良行为!

总结:课改说穿了就是“不讲”!如此简单。

 

 -------------------------------------------------------------------------------

                               

                     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细则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教学目标评价

“三维目标” 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有可操作性,并能使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有机相融,和谐统一。

量化评价标准总计10分。

二、教学内容评价

1、教师能准确把握所教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

2、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3、教师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材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不唯教材,能够创新使用教材。

量化评价标准:第1、2项各3分,第3项4分。总计10分。

三、教师行为评价

1、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恰当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能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

2、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

3、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5、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语言准确简练,示范操作规范,板书合理适用。

6、教师在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处理上表现有较高机智。教学有一定的风格和艺术性。

量化评比标准:每项5分,总计30分。

四、学生行为评价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起,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恰当结合。

3、学生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积极合作、主动探究。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参与,90%以上的学生是否能够相互交流知识、交流体会,交流情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量化评价评价标准:第1项5分;第2—4项各10分。总计35分。

五、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是否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2、教学效果反馈是否合理、有效。

量化评价标准:第1项7分;第2项8分。总计15分。

------------------------------------------------------------------------------------

  王敏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

 作者:教学信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负担,这是目前全国中小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记者走访了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研究和实验的王敏勤教授。

    ●王敏勤,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内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者。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和谐教学整体建构实验”,其实验学校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

        决定课堂效率的四大要素和六大关系

    中国教师报:王教授,现在大家都在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您认为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王敏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个定义有两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间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与时间挂钩,离开时间不能说明效率。我们提倡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40分钟(小学)或45分钟(中学)要质量,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也就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把课堂上的任务延伸到课前或课后,以所谓预习和作业的形式挤占学生课后所有的时间。第二,目标的规定性。凡是效率问题都要与目标挂钩,离开目标也无所谓效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适度、明确并要告诉学生。只有学生清楚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才能与教师积极配合,高效完成任务。

    中国教师报:您曾经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个系统工程,为什么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围绕这个问题您做了哪些工作?

    王敏勤:课堂教学效率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我们一般谈课堂教学有四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大要素构成六种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这四大要素、六大关系的和谐,就是和谐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课题组几年来围绕这个课题,所做的工作可以归纳成一二三四五:一个设想、两个支点、三个途径、四个问题、五个环节,简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方略。

                                  一个设想

中国教师报:一个设想是什么?

    王敏勤:一个设想可以说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假想: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逐步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需要时间,如果学生课内课外都是忙于预习、复习课本上的东西,就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谈不上素质教育。

                                    两个支点

中国教师报:两个支点是什么?

    王敏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作为一个出租车司机的第一个基本功就是熟悉道路。当客人报出地名后,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最近的路线把客人送到目的地。如果你拉着客人绕圈子,多收了人家的租车费,浪费了人家的时间,是要被骂娘的。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如此,如果由于教师对课标和教材不熟,领着学生绕圈子,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摧残了学生的身体,也是要被骂娘的。这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问题,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

    第二个支点是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着想。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主要是通过和谐教学五环节的课堂模式来实现。

                                     三个途径

中国教师报:三个途径是指什么?

    王敏勤:第一个途径是通过“说教材”活动,引导教师把握课标和教材,落实第一个支点;第二个途径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落实第二个支点;第三个途径是通过写“课例分析”,对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和效果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便不断总结,逐步提高。这也是校本教研的三大途径。

  老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

    中国教师报:“说教材”怎么说?有具体要求吗?

    王敏勤:首先,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握本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屋建瓴,从整个学段的高度来讲授一篇课文、一节教材。教师要把本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全部拿到手,对照课程标准认真地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写教材分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

    1.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质的要求和量的要求),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要画出知识树并加以说明);

    4.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5.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

    6.初中和高中要分别说明考试大纲的要求;

    7.如果学校领导让我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

    写完教材分析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登台演讲,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

    当然这项工作不可能一遍完成,要反复讨论,烂熟于心。所以我们的实验学校提出要“煮”教材,煮熟煮透,真正理清教材的三大体系并熟能成诵。

    然后是说一册教材和一个单元的教材。也是按照以上七个方面说,只是说一册教材比说一个学段要具体一些,说一个单元就更具体了。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在暑假说一个学段的教材并说秋季学期的单册教材,在寒假说春季学期的双册教材。每次说教材活动都有评价表。现在许多学校和地区都开展了说教材竞赛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效果很好。

    中国教师报:您多次提到“知识树”的问题?什么是“知识树”?

    王敏勤:“知识树”是我们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我们不仅在“说教材”时用,在上课时也用。一堂课至少要有两棵“树”:“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知识树”。有些比较长的课文还有“段落知识树”,形成“知识林”。如果是在黑板上临时板书,教师只要按照知识的逻辑线索用树状表示出来就行。如果用电脑制作课件,一般要用PPT模板,很好操作。我现在提出“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化校园”。许多学校做得很好,如天津市河东实验小学、河南省安阳市第七中学、灵宝市第四中学等,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和宣传栏里都喷绘了各科的“知识树”,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教材。

    中国教师报:“同课异构”活动和写课例分析也有具体要求吗?

    王敏勤:“同课异构”类似“同一首歌”活动。以往搞教研活动,比如搞语文教研活动,你讲一篇诗歌,他讲一篇散文,虽然都是讲语文课,但不同的文章没有可比性。现在同上一篇文章就有了可比性。我们主要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比如2009年11月14-15日我们在天津市静海一中举办了高中九门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51名老师同台献课,每一教学内容都是由三个省的老师来上,然后是专家评课。我设计了《高效课堂评价表》,听课的人当堂填表,会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基本和在课堂上观察的结果差不多。通过这样一种活动就能探讨哪种教学模式效率高。不管白猫黑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好猫。

    写课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课后反思,我们有固定的格式,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对教学内容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然后是几个附录:上课时的教案、反思后修改的教案、知识树等。写课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上完课大家议论一番,而是要根据专家的点评和同伴的议论,认真地进行反思并写成文章,这是一种更为深入系统的工作。每个学期还要把课例分析汇编成册,或电子版,或印刷版,便于老师们参考。这是一笔财富,后来再上课的老师讲到这一课时看一下前边的课例分析,对自己是个很大的启发,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

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四个问题

中国教师报:四个问题是指什么?

    王敏勤:怎样才算是一堂高效率的课?许多老师心中没有数,要等专家或领导的点评才行。其实,每个老师上完了课不需要问别人,问自己四个问题,就知道这堂课效率是否高。这就是我最近提出的“高效课堂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目标问题)

    老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上海格致中学提出“国家课标校本化”,我很赞同。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达到这个标准,这是教学质量的底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第二个问题:你打算用多长时间让学生获得?(效率问题)

    课堂效率必须用时间说明问题,如果离开了时间就无所谓效率高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课前不布置预习,课后不布置作业,课上解决全部问题。这是最高水平的课。如北京22中的数学教师孙维刚、北京朝阳区实验小学的马芯兰老师等老一辈的特级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的课堂不热闹,但都非常扎实,教学成绩很高。现在山东省高青县的几个农村初中也做到了“课前无预习、课后零作业”。他们提出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学生的负担很轻但升学成绩很好,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的老师课堂很热闹,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而课后却布置大量的预习和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是违背规律的。有的老师说预习不是负担。一定要明确:预习也是负担,也是作业,凡是课后占用学生时间而与课本教学直接相关的活动都是负担。我们曾经搞过几个学校的同课异构活动,对一个学校的学生讲同样的内容,有老师提前一天与学生演练了四个课时,有的老师提前与学生演练了2个课时,有的老师只是在课前与学生见面10分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但我们看到的课效果差不多。这就是效率问题。如同百米赛跑,当发令枪响的时候运动员都应在零点起跑线上。可当发令枪响的时候有的运动员已经提前跑到了60米处,已谈不上什么效率。

    第三个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方法问题)

    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用探究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现在有些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基本的原则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看不懂吗?老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了吗?从理论上讲,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讲,先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老师再讲。这样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四个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达标问题)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真正的好课。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

    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五个环节

    中国教师报:和谐教学的五个环节是怎样的?

    王敏勤:我根据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和谐教学实验,逐步形成了最新的和谐教学模式: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下边简要说明各个环节如何操作。

    (一)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

    新旧教材的主要不同是: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也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老师不要一上来就讲“第几课”,而是呈现单元的知识树,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文科理科教材都有编者的一段话,一般是在标题下单独成页),这一段话很重要,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要清楚:随便从报纸和杂志上选一篇文章和讲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不一样的,课本中的文章融进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后然后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

    如果本节课所学内容多,可分为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二……,每个自学指导都是一个小循环,包括学生的自学,同学之间的互查互助,教师的检查点拨。为了提高自学与合作的效率,我们在课堂的座位排列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团团坐”或“对桌坐”,每个小组2人,每个大组4-6人。学生自学以后首先是二人小组的相互检查和互助,如果有问题大组讨论,没有问题大组不再讨论。我们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二人小组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如果一开始就是6-8个人的讨论,会出现少部分学生占据话语权、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现象,这是极不公平的。而两个人的小组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二人小组能够解决的问题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小组不能解决的大组再讨论。大组讨论的是问题而不是已经会了的东西。我不主张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首先要解决主要问题,解决学生不会的问题,学生已经会了的东西就不要表演。有些表演可以放在课后。那种少部分学生表演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做法会浪费大家的时间,大大减少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大组长要检查,老师也要巡查。老师巡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情而不是辅导。学生自学后各组大组长要向全班汇报,一方面要让全班同学知道相互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在自学和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各组组长在汇报时要说明本组还有谁不会,问题是什么,现在解决没有。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促进课堂教学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和谐教学两个建构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在这一环节我们主要通过知识树的形式对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为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结果的公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都能到一个学校来上学,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但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拓展提高,做到保底不封顶。对于拓展的内容不作统一要求,要做到分层教学。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每堂课在结束前进行单元回归。所谓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

    对于这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可以灵活变通,但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

          王敏勤高效课堂五大方略

              (点击下列地址即可播放)

1.http://video.sina.com.cn/v/b/43444042-1863135013.html

2.http://video.sina.com.cn/v/b/43436229-1863135013.html

3.http://video.sina.com.cn/v/b/43445917-1863135013.html

4.http://video.sina.com.cn/v/b/43457644-1863135013.html

5.http://video.sina.com.cn/v/b/43450963-1863135013.html

                       

-----------------------------------------------------------------------------------------------------------------------------

--------------------------------------------------------------------------------------------------------------------------------------------------------------------------------------------- 

                                                                 

课改到底改什么

梁恕俭


  一提到“课改”,有的老师第一反应是“瞎折腾啥呀——我都教了十几年了——教材倒背如流,讲起来头头是道”;有的老师看到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恹恹欲睡,也想改,可不知道从何改起;也有的老师在“课改”的过程中,不相信学生,舍不得放手,在扭扭捏捏中画虎不成反类猫。那么,课改到底改什么,如何改,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到杜郎口采访。


让人激动得落泪的课堂


  赵林女士是新疆的语文高级教师,因为读了李炳亭先生的《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杜郎口旋风》、《高效课堂22条》等书籍,又在网上广泛阅读杜郎口信息,最终耐不住那份好奇,自费到杜郎口中学考察。赵老师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不是耳闻目睹,怎么也不敢相信“学习居然可以如此快乐,课堂居然可以如此精彩”。
  赵林第一次到杜郎口是09年的春天,她是带着满腹疑问与困惑前去的,她不相信“零作业而升学率还百分百”,她不相信“老师不讲学生照样能学会”,她还不相信“学习可以在狂欢中完成”。
  可到了杜郎口的课堂,赵林被深深震撼了,她说:“教了那么多年学,习惯了‘一言堂’,也接受了‘生本说’,可把学生解放得如此彻底,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调动得如此高涨,课堂如此激昂,学习如此高效,真是奇迹!”赵林在听一节历史课时,激动得落下泪来。她说:“那些孩子太可爱了,发言是那么踊跃,神情是那么专注,表现是那么自信——我们的孩子也完全可以享受得到啊,老师怎么就不给他们机会呢?”
  去年九月,赵林毅然决定将13岁的独生儿子送到杜郎口学习。三千公里的路程啊,来回坐飞机都不容易。但赵林说:“我那儿子个性太强,很有主见,最不喜欢老师夸夸其谈,又因为迷恋网游,转了三家学校,越转越厌学。我相信杜郎口能教育好我的孩子,更相信我的孩子会在杜郎口获得新生。”


学生何以能如此地狂欢


  赵老师的孩子叫李然。李然初到杜郎口即受到特别的关注,不仅班主任嘘寒问暖照顾周到,宿舍管理员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李然虽然想家,想念新疆的小吃,但他适应能力特别强,很快与同学打成一片。杜郎口的寄宿制生活将李然的生物钟调整得极有规律,定时醒,按时睡,没有可能上网吧,也没有空闲烦恼。李然说,上课紧张得如网游冲关,稍有走神就跟不上节奏。再说了,时时有人盯着,经常需要交流,还要走动、爬黑板、到聚焦处展演,根本没有打盹的可能。
  记者问他喜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李然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
  “为什么喜欢?”
  李然说:“乐呗!你看我们上课多自在,走来走去,可以站着也可以坐着,可以倾听也可以分享,简单的问题自己就能学会,稍复杂的问题在小组内也能解决,剩下难的问题,听听同学来讲解,感觉特别受用,老师偶尔的插话,我们都特想听……”
  记者:“我只问了一句,你咋那么能说呢?”
  “呵呵,锻炼出来了,我们同学比我能说的多得是。‘能说会道是生活的需要’,瞧,这墙上都写着呢。”
  这回轮到记者乐了,墙上还真写着这句话,下一句是“不敢展示是进步的大敌”。
  李然说:“杜郎口没有作业,但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好多事情都是自己想去做。想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就得多下工夫;想给别人挑错,就得认真倾听;想比别人优秀,就得多付出汗水(这一句又是墙上的标语)。”


课改就是改思想


  崔其升校长说:“反思三年成名师。”杜郎口的教师每周都要公示“收获、不足、措施”,每天还有两次反思会,这种“入木三分找差距,精益求精谋发展”的精神,或许就是课改成功的关键。
  “某某某(点名道姓)老师,你的课上,有一个问题,分明有两位同学会,你嫌他们说得啰嗦,没有耐心启发,而是直接将答案讲了出来,这很不好!”批评者毫不顾忌情面,挨批者也视为理所当然。
  “张某某老师,你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板面的利用率不够,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你又没有有效地解决,你这节课得0分!”张老师即刻出列检讨:“展示不够充分是因为预学时间不足,我不该为赶教学进度而违背教育规律。严格是最大的关爱,批评是最好的福利。我一定听取领导的训示,及时改正,想法弥补。”如此直来直往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双方胸怀坦荡宠辱不惊,但听者却心领神会受益匪浅。
  当然,杜郎口的反思会并非批评会,它还是提高会、促进会、交流会,甚至联欢会。杜郎口的反思文化已经上升到教育信仰的高度,无论谁说什么,怎么说,都是那么的坦诚,那么的令人信服。老师借助这种反思,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反思会的形式也不拘一格,务实为上。有经验的总结、挫败的教训、心得的分享,也有时事的关注、学法的探讨、问题的交流,有时,还会安排两个节目,为老师们减压、助兴。
  所有的反思都围绕着“学生、学情、学法”进行,“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是杜郎口的宗旨,“一切从学生出发,激励、唤醒、鼓舞”是老师的使命与责任,“满足好奇心与利用展示欲”是高效课堂的不二法门。
  张代英副校长直言:“课改就是改思想,改什么思想,就是变以‘教’为中心改为以‘学’为中心,并围绕‘学’重建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蝶变”的阵痛


  今天的杜郎口,风光无限。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早已突破了50万,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外出报告讲学已达3000多人次。去年暑假期间杜郎口中学外出仅飞机票费用达28万多元,这一切都使杜郎口中学的教师感到:做老师真好,做杜郎口中学的老师更好。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正如冰心《成功的花》诗中写得那样: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杜郎口中学业务主任徐利,谈及当年的课改阵痛,仍然万分感慨。徐老师课讲得好,教学成绩出色,课改前即是学科带头人。但在变革初期,徐老师相当保守,甚至找崔校长理论,要求停止课改。他认为:当时的状况,是摸着石头过河,光“讲”都接受不了,不“讲”怎么行!这种模式,可能对文科还行,理科是绝对不行。认识上的冲突给了徐老师很大的压力,他找过崔夫人谈想法,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还争取过妥协,想把初三数学放一放,其他年级科目先搞。
  崔校长大手一挥,坚定不移地搞课改。认准的路,必须走下去。
  可满是泥泞的课改小路,谁也不知通向何方。真正让徐利转变思想的还是一次“开会”,当时正学“圆”,徐利认为,没有老师是不会有学习效果的,匆匆布置了任务就开会去了,没想到,开完会回来,孩子们给了他大大的惊喜——初三几何切线的证明,孩子们想出了11种解法,让老师都傻眼了。就这样,给孩子一个机会,给孩子归还了一个又一个惊喜。
  在“课堂驾校”的培训会上,作为课改专家的徐利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们,深有感触而又略带自豪地说:“教改最难改的是老师的理念。越是好车,在高速公路上调头越慢。在传统课堂上讲得好的老师一但调过头来,照样跑得快,因为你知识储备好啊!”
  谈及课改“众师相”,张代英副校长第二个例子就举了物理老师刘桂喜,说刘老师属于“痛苦的执行派”。刘老师为人忠诚厚实,特别敬仰崔校长,校长既然下令了就要坚决执行,可执行起来又是那样地痛苦,直到有一天,完成破蛹化蝶的蜕变。现在的刘老师已是名校中的名师。


杜郎口给参观者的启示


  安徽省利辛启明中学的苏岐校长带着两位副手,第三次到杜郎口取经。苏校长说:“杜郎口太值得学习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复制成功。”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苏校长还到茌平县三中去追踪杜郎口的毕业生,三中的老师告诉苏校长,杜郎口的学生后劲足,综合素质明显优越。
  “杜朗口的意义,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让教师意识到‘教’的功用不过如此,离开了老师的‘教’,学生照样会学,而且能学得更好。杜朗口的课堂还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权利和尊严!同时,把教师不可一世的权威消解了淡化了,还原为和学生平等的学习合作者。”河北省固安县英才中学校长何志杰如是说。
  “教育改革就是解放自己,让学生暴露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来自云南大理的孙华祥老师在杜郎口考察了一个月,他说杜郎口的“捆绑理念”最值得学习——班主任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团体,一个人优秀不算优秀,只有一个团体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所以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努力,都要有一种危机感,在这种环境下,迫使每一个学生都要努力学习,不给组里拖后腿。
  “杜郎口教学模式,摸透了课堂实质。”广州市玉岩中学的王秋川深有感悟,“评比是武器,评比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有评比,就会有积极,就会有先进,就会有榜样,就会产生引领的作用和效果,就会形成一股积极上进、勇于改革之风,正是这股潮流在推动课改。”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右后旗一中李芬评价杜郎口: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理念,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其中的“预习、展示、反馈”无一不是从学生角度提出的,这种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体的观念。这种形式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由“要我学”为“我要学”,由“教什么”转变为“学生要学什么”。只有首先转变思想,才能带来行为的变化。(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

 学习金字塔:教学方式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2011-08-16 08:14:56) 作者:


提示:从以上图示你能思考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