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出血:萧友于-近代印人|篆刻,名家,印人|::e景苑::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网~~放眼天下风物秀,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1:46:26
萧友于-近代印人
来源: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更新时间:2009-7-28 关键字:篆刻,名家,印人
萧友于 (一九二二·一·四·——一九五五·四·廿七·),原名剑铭,号夷庐,别署白鹤道人、中南山人。四川巴中县人。
家素清贫,七岁父母双亡,零丁孤苦,赖舅氏相助,始可瞥蒙入学,并绍介人间中石印铺当学徒,以工读自给。工余刻苦读书,尤嗜於治印,弱冠艺已粗有所成。四川旧时连年军阀混战,民生凋敝,就业倍感困难,友于不得已踏上漂泊流浪之途,遍历成都、重庆、合川、宜宾,及云南昆明、河口、昭通等地二罪石印及刻字以糊口,备极流离颠沛。一九二六年於云南河口得遇象牙微雕艺人吴西载,吴技艺精湛,且能书善画,友于深佩之,乞为徒。时吴年高体弱,又癖阿芙蓉,操作已感困难,友于恭谨侍之,并刻制印章、砚石、扇骨、笔筒等出售,以维持师徒两人生活,吴感其诚,遂将其艺毫无保留授之。两人鬻艺於昆明、河口、昭通之间者数载。迨吴病逝,友于方回成都,畴已一九三四年。其尊师重道与治艺专精如此。一九三六年,齐白石应邀游川,友于以余中英之介,获谒白石老人,并呈印作求教,恳列门墙,时老人已七十有五,本拟不再收徒,然嘉其行,复爱其才,破例允之。虽留川时间不长,然犹耐心授以篆法、章法、刀法等要窍,予随身携带印谱等资料临摹学习,无何心悟手随,得窥门径,老人本欲使之偕行,再加培养,奈时局多艰,未克如愿。濒行,书留别诗赠之:『不生羽翼与身仇,相见时难别更愁。蜀道九千年八十,知君不再劝来游。』惜别依依,叮嘱与蜀中同门印友余中英、姚石倩、罗祥止等共同切磋印艺。一九三九年日寇进逼西南,成都时受空袭,友于避地宜宾,赁居西门外农村,时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亦徙迁其地,因获交古文字学者董作宾先生,问字诘疑,如饥似渴,作宾先生喜其勤谨,遂假藏书请之。友于如人宝山,从金、石、陶、筒、玺印、封泥中大量摹集文字,按《说文解字》体例编排,辑成《古文字汇集》巨帙,此作未见梓行,然三载余涵泳其闾,古籀之学猛晋,於其治印之选篆构形与分朱布白,得益不可以道里计也。
四十年代初,抗日战争形势愈形艰巨,而有司思想偏於消极,友于深感大敌当前,匹夫有责,遂以个人熟习之篆刻艺术,选镌岳飞《满江红》词及文天祥《正气歌》爱国题材,钤成印屏,倩名教授何鲁题记,在西南数省广为赠发,欲借此激励国人同心同德,抗日救国,拳拳之念,令人佩仰。冯玉祥将军誉之为『爱国印人』。附刊之『靖康耻犹未雪』、『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两巨印,即选自该印屏,奇肆峭劲,不愧悔鸟堂人室弟子。一九六三年严一萍先生所著《篆刻入门》(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皈),即误此两印为白石老人所作。此两印虽佳,然毕竟与齐作有间,余曾於《西泠艺丛》一九八三年第八期所刊《齐白石篆刻艺术略论》一文中质疑,旋接萧氏门人阂植桑先生自四川来书,并附原印边跋照片以证余言,且缕述其师行谊颇详,盛意至感,边款纪年为癸未九月,即一九四三年。时年仅三十一耳。白石老人离川回干後越年,即发生卢沟桥事变,彼此音讯因之断绝,道路传言,有谓老人已仙逝者,友于间之恸哭,遂於每年十一月廿二日老人生辰,备祭品朝北以拜,其虔诚若此。友于五十年代初始悉老人仍健在,及北上京华,欣然相晤,谈及此事,老人笑而不答,立取印谱、画幅赠之。亦艺林佳话也。
友于恪遵『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师训,不独搜集老人据以自树—帜之《天发神谶碑》、《三公山碑》及秦诏版等细加研习,复从《十钟山房印举》中选摹古印约二千方,不以仅得齐印皮相为能事,老人题其新作云:『门人萧友于丙子年始从予游。嗣来京华,见其所刻印,古今融化,冶为一炉,删除一切窠臼,……』当非溢美之辞。友于虽出身学徒,然经二三十年之苦学,不但能印,且於古籀、书画、诗词皆具相当素养,绝不宜以—般民间艺人视之。
其晚年,当局颇好尚象牙微雕,而友于所刻领袖像,《成都凤凰山乡合作社》、《工农联盟》、《我国四大工厂》等,亦正配合政治宣传所需,先後为办个展於北京、成都、重庆等地,报刊亦以《最使人惊叹叫绝》为题颂其所制,并获举为四川省第—届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宜宾市政协委员,卒以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得年仅四十二岁,悲夫!能传其印艺者,有周植桑、陈寄萍。辞世後之二十二年,家属将其遗作及藏晶三百一十四件献诸公库,印集《夷庐印存》与焉。(一九九四年三月四日 马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