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得肛周脓肿: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01:34:51

 岩穴之士:中国早期隐逸传统

 

【本书简介】

隐逸,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伟大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同时也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隐士。隐逸及其相关的道德原则、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涉及到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提供了许多素材和话题。探究隐士和隐逸文化的奥秘,对于深入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历史是十分必要的。本书是第一部对东汉末年以前的中国早期隐逸文化和隐逸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著作,并且是出自一位西方汉学家之手。作者以大量第一手史料为依据,追本溯源,探究隐逸文化及其思想依据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孔子、庄子、司马迁、班固、杨雄等许多重要人物在隐逸传统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论述了战国群雄争霸、汉帝国建立、王莽篡政、官吏察举制度、东汉党锢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对隐逸传统发生的影响。

【目录】------------------------------------------------------------------------------------

第一部分

隐逸的起源及其在战国时期的发展

没有证据表明在孔子(前551-前479)时代之前存在着可以被确切称为隐逸的事情。至少就目前所知,隐逸是春秋后期和战国时期(约前500-前221)的产物。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孔子本人的思想生发出来的。只是在孔子的生活时代之后,才出现了那种使隐逸观念得以繁荣,隐逸生活成为一种可以追求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文化环境。

  • 1.隐逸及其早期文本(1)
  • 2.隐逸及其早期文本(2)
  • 3.隐逸及其早期文本(3)
  • 4.隐逸及其早期文本(4)
  • 5.孔子的关键角色(1)
  • 6.孔子的关键角色(2)
  • 7.孔子的关键角色(3)
  • 8.孔子的关键角色(4)
  • 9.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隐逸(1)
  • 10.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隐逸(2)
  • 11.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隐逸(3)
  • 12.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隐逸(4)
  • 1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隐逸(5)
  • 14.战国时期的隐逸哲学(1)
  • 15.战国时期的隐逸哲学(2)
  • 16.战国时期的隐逸哲学(3)
  • 17.战国时期的隐逸哲学(4)
  • 18.战国时期的隐逸哲学(5)
  • 19.战国时期的隐逸哲学(6)
  • 20.战国时期的隐逸哲学(6)
  • 21.结论(1)
  • 22.结论(2)
  • 23.结论(3)
  • 24.结论(4)
  • 25.结论(5)
  • 26.结论(6)
  • 27.结论(7)
  • 28.结论(8)
  • 29.结论(9)
  • 30.结论(10)
  • 31.结论(11)
  • 32.结论(12)

第二部分

后汉时期

我们已经看到,战国时期兴起的各种形式的隐逸,在前汉时期的社会政治转型世界中,继续兴盛。不仅如此,在前汉的后期,新的秩序的影响——特别是官方对儒学的支持以及通过察举制度任命官员——开始在某种最好视之为新品种的隐逸中显现了出来,这种隐逸我把它称之为典范性隐逸。

  • 1.总的发展
  • 2.王莽垮台后的隐士与权力之争
  • 3.光武帝、明帝和章帝的态度(1)
  • 4.光武帝、明帝和章帝的态度(2)
  • 5.后汉中期:一个转折点?(1)
  • 6.后汉中期:一个转折点?(2)
  • 7.后汉中期:一个转折点?(3)
  • 8.后汉中期:一个转折点?(4)
  • 9.乱世之适时隐逸(1)
  • 10.乱世之适时隐逸(2)
  • 11.桓、灵时期政治上的党锢(1)
  • 12.桓、灵时期政治上的党锢(2)
  • 13.儒家典范性隐逸(1)
  • 14.儒家典范性隐逸(2)
  • 15.儒家典范性隐逸(3)
  • 16.“百家”之学的影响(1)
  • 17.“百家”之学的影响(2)
  • 18.“百家”之学的影响(3)
  • 19.“百家”之学的影响(4)
  • 20.梁鸿(1)
  • 21.梁鸿(2)
  • 22.梁鸿(3)
  • 23.梁鸿(4)
  • 24.梁鸿(5)
  • 25.梁鸿(6)
  • 26.梁鸿(7)
  • 27.梁鸿(8)
  • 28.梁鸿(9)
  • 29.梁鸿(10)
  • 30.梁鸿(11)
  • 31.梁鸿(12)
  • 32.梁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