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麻醉是自己呼吸吗:唐三彩[40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33:52
  

 

 

唐三彩[40P] 

   

        唐三彩的发现
       唐三彩在唐高宗时逐渐成熟,到武则天、中宗和玄宗时风行一特,以后即衰弱以至消失。唐三彩以其瑰丽斑斓的釉彩和精美高超的造型,在中国陶瓷史和雕塑史上都占重要一席。但唐三彩被世人所知,却还不到到一百年的时间。
       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在实行土葬的古代,留下的墓葬不计其数。厚葬之风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一直常盛不衰,用生前喜爱之物随葬,以死后安居之 需人土,使古代墓葬中金玉珍宝、竹木陶瓷无不具备。人殉是中国远古葬俗的重要内容。因人性的省悟和社会生产的要求,逐渐以草木、以玉石、以金属、以陶瓷制成俑替代,尤以陶俑为多。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改善中国东西交通,开始修筑隋海铁路。铁路西段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开经洛阳城北的邙山。
       邙山位于洛阳北面,横卧黄河之南,山上有道教发源地上清宫。邙山是汉唐以来的著名墓葬区,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的民谚,历 朝古墓交叉重叠,[几无卧牛之地]。铁路所经之处,发现大量唐墓,出土为数可观的各种随葬物品,包括唐三彩。
       唐三彩的发现惊动了世界考古界,风靡了各国艺术人士,木来弃舍不取的唐三彩被各公私收藏机构竟相搜求,高价收购。
唐三彩的出土
       唐三彩的发现引起了轰动,蜂拥而至的中国学者、古董商人、外国探险家、文物收藏家急切的搜寻着一千多年的瑰宝。此后几十年中,河南及陕西、江苏等地又出土了大量的唐三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璀璨的艺术世界。
       陕西出土文物
       陕西西安是唐代都城长安,唐代帝王陵墓分布在西安附近渭南和咸阳所属的六个县内,共十八个陵墓,称关中十八陵。各陵周围散落许多皇室成员及功臣显贵的陪葬墓。西安周园地区还有大量的中小型墓葬,集中在东郊韩森寨、郭家滩、高楼村及西郊土门枣园一带'整个西安地区发现的唐代墓葬有二千多座,出土的各个时期唐三彩数量众多,品类齐全。出土唐三彩的重要纪年墓有:
       陕西礼泉县—张士贵墓(658年),郑仁泰墓(664年),临川公主李孟姜墓(682年),李贞墓(718年),安元寿夫妇墓(727年)。
       陕西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706年),懿德太子李重润墓(706年),永泰公主李仙惠墓(706年)。陕西富平县—李凤墓(675年)。
       陕西咸阳——契苾明墓(696年)。
       陕西西安—孤独思贞墓(698年),榻氏墓(703年)郭恒墓(708年),独孤思敬墓(709 年)鲜于庭悔墓(723年)。
       陕西的道些纪年唐墓的墓主均是达官贵族,墓的规模巨大,随葬品豪华精美,出土的三彩都是当时的上乘之作。
       河南出土的唐三彩
       洛阳于长安皆为唐都城,稍东西两京。
       洛阳建于隋,唐武德四年(621年)曾废。高宗显庆二年(675年)恢复东都,以后又将雍、同’秦七州数十离户迁至洛阳,便东都重新繁荣起来,武则天执政的二十多年里,国家中央机构和王公大臣“富商巨贾均云集于此,被称为神都。
       洛阳唐墓集中在城北邙山、城南关林、龙门和城西谷水一带,本世纪以来被盗的很多。在洛阳居住的皇亲国戚和勋臣宿将死俊大多运回 长安陪葬皇陵,因而有纪年的大型唐墓很少,基本上都是中小土墓。目前所知出土唐三形较多的纪年唐墓有中宗景龙三年(709年)安菩将 军夫妇墓和玄宗开元二年(714年)戴令言墓。
      唐时厚葬成风,有些中小唐墓的墓主虽是普通平民,但仍有大量三彩明器随葬。
       扬州出土唐三彩
       扬州是唐代南方重要经济中心,是商品集散地和外贸口岸。唐代在扬州设大都督府和淮南节度使,并常设淮南道采访使和盐铁运转使。扬州在唐代分别建有官衙密集的[子城]和商贾聚居的[罗城],杜牧《扬州》诗中有[街重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句,反映了唐代子城和罗城的盛况。
       七十年代中发现唐城遗址,随即进行了挖掘,出土物有炉龟、窖井、灰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及陶瓷器。唐城遗址出土瓷片一万五千多片,陶片二千多片,其中有大量的三彩器。
       除唐城遗址外,扬州其它地区也出土过一些三彩器。扬州双桥乡出上了三彩双角壶,三彩三足炉,三彩童子抱鹤俑,三彩玩具。在扬州出土的唐三彩浮雕人面像,作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并有一种似马来人形象的人头陶。
      扬州唐三彩的胎色有淡红色、淡黄色、白色三种,胎质十分硫松。釉彩艳丽,有绿、黄、白、蓝、紫等色,分单面上釉和双面上釉两种。扬州唐三彩的产地尚待深入调查,估计有河南、陕西、湖南等地产品,也有扬州附近地区产品。
       其它地区出土唐三彩
      除西安、洛阳、扬州外,国内其它地区也有出土唐三彩的报道。
       辽宁——辽阳地区天宝三年(744年)韩贞墓出土了三彩三足罐和三彩小拘,造型、赋彩、贴塑图案都颇具特色,三彩狗的造型尤为逼真生动。1986年辽阳八里铺乡中心营子村唐墓发现一批三彩三足罐,三彩盂。
       江苏——1g72年常州出土一件唐三彩瓶,釉色鲜艳,纹饰工细。1973年句容出土唐三彩三足罐,体形丰满、厚重,为唐中期的优秀作品。1976年昆山南港唐墓出土一件三彩瓷枕。1984年苏州市郊唐墓出土一件三彩扁壶,雍容瑰丽,精美别致。
      山西——太原1958年在墓中出土数件三彩器皿,有三彩牡丹纹印花瓶、三彩带盖圆盒,三彩炉及三彩帖花小瓶。1987-1988年太原金胜村唐墓中发现一批三彩俑和三彩罐。
       甘肃——甘肃泰安县杨家沟1965年发现六座唐墓,其中一号墓(709年)出土随葬器物180多件,主要是三彩俑,有武士俑、文官俑、镇墓兽、马、骆驼等,体型高大,塑制精美,是极为重要的发现。
       江西———七八十年代九江、永修等地先后发掘多座唐墓,出土一批唐三彩,有三彩兽足罐、镇墓兽、骆驼俑、武士俑等。
       湖北———1958年郧县唐李微基(684年)出土三彩盂、三彩角杯、三彩龙首杯和三彩瓶,造型别致,工艺精湛,属唐三彩早期制品。
       广东——1987年广州唐墓出土三件唐三彩,有马、骆驼和人俑。
       除墓葬外,唐代遗址亦有三彩的出土,如陕西的青龙寺、大明宫、舆庆宫、太平坊、长安东市、西市等,这些遗址出土的三彩都是生活器皿。
       唐三彩在当时曾作贸易品出口,日本、朝鲜、东南亚、中东都发现过唐三彩的踪迹。

三彩镇墓兽   唐   高87cm 河南洛阳龙门东山唐墓出土        人面,猪耳,鸟翼,蹄足,独角,蹲坐状。施黄、绿、红、褐等色釉。点状釉彩的装饰方法,带有洛阳唐三彩的明显特征。

三彩天王俑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高130cm,1997年陕西省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        七世纪末起,逐渐以天王俑代替武士俑,反映了佛教的盛行,左手叉腰,右手抬起,足踏小鬼,俑身用白、褐、绿釉条形相间涂抹,带有典型的陕西唐三彩风格。

文官俑        文臣装束,宽袖长袍,束发,戴乌冠或帽巾,手持笏或捧物,直立,齐脚。文官俑神态安祥严肃,于武士俑正相反。文官俑体型接近或略小于武士俑,成对安放在墓室前部。文官一般为汉人形象,胡人形象的文官俑很少见。文官俑源于墓前石人翁仲,从墓外应用到墓里,属墓主的门客或家臣,辨理家里的文事,地位较高,塑得身高体阔,恭谨威严。

十二支神俑        十二支神俑又称十二生肖俑,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狗和猪。十二支神俑魏晋时南方首先出现,中原地区唐墓自八世纪初(唐中宗后期)起多见。初唐造型为龙冠,宽袖,长袍,文官装束,跌坐,抱一生肖动物。稍晚的俑改用兽首人身,穿袍持笏,装束,跌坐,抱一生肖勒物。稍晚的涌改用默首人身,穿袍持笛,作文官状。体型都较大,最高的有80厘米左右。随葬时按方位放于墓室四周。三彩制十二支神俑流行时间短,很少见到。

釉男侍从俑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高47 ,   陕西西安西郊鲜于庭诲墓出土        头部露胎,衣衫施绿釉,釉色浓郁厚润,晶莹光亮。人物表情生动,形神兼备。

三彩牵马俑   唐   高66cm   1963年洛阳关林2号墓出土        唐三彩中,各种牵马、牵驼非常注意人畜之间的神情交流,表情生动各具个性。这件牵马俑高鼻深目胡人形象,似手执鞭,在训斥劣马。

放养马        无鞍无缰的放养马形态各异。觅食、长嘶、狂奔、漫步、回头、俯首诸多妙相,都自由自在,活灵活现。陕西永泰公主墓中有两匹放养马:啸天马肌肉灰白,褐毛斑斓,引颈嘶鸣,若有所思,两匹马都塑造的结构匀称,动静鲜明,呼之欲出。

鞍马        鞍马当为墓主所有,装饰更加华丽绚丽,配有马卒或卒马俑。
       三彩鞍马的造型前腿如柱,后腿如弓,蹄胡高,蹄腕细,鼻孔大,口裂宽,完全符合《相马经》中对龙钟马驹的描述。马的各种形态都细致入微的塑造出来,而且按马的等级,表现出材料的差别。

载人马        各种人俑和马的结合,是三彩马的又一表现方式。唐代社会生活中,仪仗、出游、狩猎都需骑马,三彩马中各种装素的骑马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女骑俑和奔马骑俑。永泰公主墓中出土的是一件女骑俑头戴宽沿边帽,身着敞领短襦,下着长裙,仪态娴雅,控缰缓行,整个造型极为美好而生动。

骆驼        唐代中外交流频繁,西行的丝绸之路上,吃苦耐劳的骆驼是主要运输工具。骆驼是三彩中的重要品种。现实生活中体态硕大,行走缓慢,举止笨拙的骆驼,经唐代塑工的艺术加工,都显得轻捷俊美,强健雄伟。
       三彩骆驼中立驼、载物驼、载人驼和玩具驼四种。

盘        式样繁多,有束腰盘、三足盘、四方盘、高足盘、花形盘、折沿盘等。日本所藏三彩实相花纹盘,直径37.5厘米,纹饰刻画后,有红、绿、白色填彩,豪华端庄,有皇家气派,列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富。

碗        有高足碗、折腰碗等,装饰都非常简洁。永泰公主墓出土过一件三彩碗,内外均白色底釉,器内十二道绿色垂条纹,器外分上下两段施稀疏细垂条纹。

杯        除圆形杯外,另有各种动物形杯,如水鸟杯、龙首杯、鸳鸯杯等。日本静嘉堂所藏鸭形杯高24.5厘米,精刻细雕,釉色浓郁,是旷世奇珍。

三彩条纹罐   唐   高24cm   口径11cm 1958年洛阳关林32号墓出土        敛口,鼓腹,平底,圈足。盖圆钮,器身和器盖造型浑成一体。以深绿釉为地,施以三角圆点纹饰和带状纹。纹饰釉彩质朴粗犷,代表了民用三彩的风格。

三彩凤首壶   唐 高32.5cm   底径9.9cm   陕西西安三桥阑家桥出土 西安唐城艺术博物馆藏        壶细颈,鼓腹,敛胫,平底,凤首,伸长的凤冠作把。腹两侧模印狩猎、花草图案。施黄、绿、白釉,釉彩浓厚深沉,经交融流串的釉色奇异多变。这种造型是仿波斯银器,带有明显的伊斯阑风格。

三彩龙头套兽 唐 高18.4cm 长23.2cm 宽14cm 1980年陕西省铜川黄堡镇三彩窑址出土

三彩房屋   唐 高18.9cm 日本天理大学附属天理考馆藏       房屋模型是汉魏常见的明器,唐三彩中却很少。绿釉瓦、黄釉柱、白釉墙。三间中分别储三彩小罐、白釉俑及三彩骑俑个一。唐代建筑模型常成组出现,这件三彩房屋模型似整个建筑群的一部分。


三彩鸡     三彩鸭 唐   鸡高17cm   鸭高18cm   1972年洛阳谷水6号墓出土       唐三彩中有鸡、鸭等家禽,一般见于平民墓葬,反映了唐代百姓的生活风情。这两件鸡、鸭均模制。蓝、绿、黄、褐釉的斑斓,很好表现了羽毛的质感。

三彩六叶盘 唐   径35.4cm 日本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馆藏        盘六瓣花叶状,三足。盘里面施绿釉,中心点黄白釉,外施褐色釉,盘外及底足褐釉。叶形盘湖北李徽墓(684)曾出土。日本正仓院有木制同形器,这种造型源于唐代金银器。

纹胎带盖盂 唐   高5cm   口径2.2cm   1995年陕西西安东郊韩森寨出土   陕西省博物馆藏        唐代纹胎一般视作三彩的一种。此件盂圆形,鼓腹,平底,小口。造型小巧玲珑,圆浑丰满。通体为深浅不同的褐色木纹状花纹,纹理自然,天衣无缝,是非常成功的纹胎佳作。

三彩枕 唐   高7.2cm   长12.1cm   1985年陕西省渭南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三彩中以卧兽为座的枕有不少发现。此枕卧虎为底,上承椭圆形枕面。枕面束腰,中间稍低,上有模印纹饰。全器施绿、褐、黄、白等色釉,釉厚重浓郁。

三彩鸳鸯莲池枕   唐   长12.2cm   宽9.8cm 高5.5cm        枕长方体,枕面下凹。枕面刻划纹饰,为鸳鸯、莲花、水草等物,用绿、黄、白釉填色。枕四周饰黄地白斑纹。辽、宋三彩枕多沿袭这种装饰方法。

三彩高髻女坐俑   唐   高47.3cm   宽19.3cm 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郊王家坟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俑依坐状,似对镜梳妆。着半袖袒胸长裙,裙百褶,上掇小花,当属丝绸品。额中贴钿花,唐诗中[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句,写出了着时世装的二八少女的倩影。

三彩马及牵马俑   唐   马高41cm   长46cm 俑高28.5cm   1959年陕西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   陕西省博物馆藏        马昂首挺胸,似欲滕骧跳跃。马鞍上搭“绿地障泥锦”,革带上满饰杏页形饰片。牵马胡佣扬头咧嘴,怒目圆睁,似在训斥顽马。釉色深沉厚郁,黄、绿、褐釉色交融,表现娴熟的施彩技术,是八世纪前期的优秀作品。

三彩文官俑   唐   高109cm   河南洛阳关林唐墓出土        竖领绿袍,红色护胸,下着白裳。头戴梁冠,足穿云头鞋。拱手肃立,面目聪慧。下有镂空束腰底座。衣衫飘拂,在胎体的塑制上非常成功。

三彩文官俑   唐   高   42cm   河南省孟津海资村唐墓出土        文官俑在三彩俑中属大型器,是墓主的家臣和文吏。这件文官俑神态安详,拱手伫立,和其身份非常相称。用绿、白几色釉,釉彩垂流至底座,使衣衫如流水般轻柔优美,表现丝绸的质感。

三彩盆式罐   唐   高8.5cm   口径13.9cm 1969年洛阳李楼下庄唐墓出土        炉身盆状,敞口翻唇直腹平底,盆外有弦纹数道。下承五足,足为站立于环形底座上的小鬼。施多色釉彩,斑驳如雪片状。随葬明器。

三彩带把小罐   唐   高6cm   河南洛阳出土        胎体薄,见旋削纹,造型规整、器形饱满。口沿及肩腹施绿、黄、白、褐釉,采用涂腊留白技术。属随葬明器,七世纪后期作品。

三彩加蓝灯台

三彩梅花纹盖罐

三彩鸟纹三足盘

三彩陶山石





唐   三彩龙耳瓶

唐   三彩双鸭方枕

唐 三彩女俑

唐   三彩天王俑

三彩陶骆驼载乐俑

三彩牵驼胡人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