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上长小水泡怎么治:叶澜经典教育名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7:13:50

叶澜经典教育名言



叶澜教授简介:

叶澜,女,福建南安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等。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改革。

近十多年来,叶澜教授以“生命·实践”为研究教育学的原点,致力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构建。在理论研究上,无论是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学科元研究,还是中国教育学科史研究等领域,都显示了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学术品质。在实践研究上,叶澜教授于1994年起引领了“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延续至今已有十二年,先后有50多所核心学校参与。该项研究与实践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推进当代基础教育改革与学校整体性转型性变革,在打通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之间的内在关联等方面作出了探索与贡献。进入到21世纪以后,在多年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叶澜和她的同仁正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而努力。

叶澜教授先后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教育部重大项目“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学校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及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学理论重建”等课题。先后发表了《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等众多产生广泛影响的论文。

2000年9月,《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获得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2001年11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科研项目、论文类一等奖;2002年8月“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获第六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02年9月,《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获“第三届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迄今为止,叶澜教授培养了硕士博士60余人,其中有两名博士生于2004年、2005年连续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

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 “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 “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31、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没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32、由于教师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所面临的教育环境千姿百态,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千变万化,因而教师成为特殊形式的艺术家。

33 、教师绝不是照亮别人却毁灭自己的蜡烛,而是在照亮别人时也照亮自己前进道路的火炬……-教师从职业中体验创造性工作所带来得充实与幸福,获取人生价值的永存和人格的升华。

34 、教育过程是教师职业生命经历的展开,教育过程对知识的活化,教育过程中师生经验的分享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逐渐成熟,学生的日益进步,都显现出一种生成的美,动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