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包茎严重吗:詹勇:教育的底色是公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08:36:29

詹勇:教育的底色是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4日03: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来,一些学校出现的“颜色标签”颇为引人注目。西安一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包头一中学给“好学生”穿红校服,山东一中学用红黄绿三色作业本区分学生成绩好坏。

  这些做法,尽管其初衷可能是教育探索、激励上进、缩小差距,但在教育实践中,已然变形走样,甚至背道而驰:戴着绿领巾的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塞进书包,领到颜色作业本的孩子经常躲着做作业……“颜色标签”已给一些孩子的精神世界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们有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古训,在近现代教育视野中,卢梭提倡“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们作出好坏的评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一再提醒,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颜色标签”之所以为人诟病,不仅在于其简单粗暴的教育功利化倾向,更在于无视个体尊严和个性的等级制度,生生将本应在同一片蓝天下并肩成长的孩子分隔开来,给教育公平抹上了暗色。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颜色标签”,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看不见的教育差别标识。学校有重点校、普通校之分,班级有重点班、实验班、普通班之别,学生有特优生、良好生、普通生、差等生之属,农民工子弟“入学难”背后是户籍制度下本地居民、外来人口的待遇差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难”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

  这些有色无色的标签标识折射出了转型期中国教育事业的难点和痛点。从国际经验看,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公平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界最关心的问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人民教育需求的迅猛增长,审视中国教育这个“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的同时,一些教育不公问题也更为凸显,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成为紧迫的现实课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近年来,“促进公平”作为工作方针之一写进了《教育规划纲要》,“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正是着眼于受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师范教育免费政策陆续出台,应对名牌大学农家子弟越来越少的“自强计划”“圆梦计划”不断推出,让农民工上大学的“农民工高考”火热进行……

  在现实的困惑与改善的努力中,教育公平的逻辑越来越鲜明:教育发展需要量的丰富,但更要有质的均衡;需要技术的升级,但更应立足人的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当然,教育公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既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现实,五花八门的教育方法,不论是社会管理者还是教育者,都须清醒地看到,教育的底色是公平。只有在公平正义的背景下,教育才会成为人人皆可攀援的“向上阶梯”,学校才会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乐园,我们的社会才能绘制出色彩斑斓的发展进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