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包茎手术哪家最好:岳阳市基督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5:31:12
第三节 基督教                                          一、教派沿革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大规模传人湖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共有11个宗派活动。
伦敦会  英国基督教的一个差会组织,创立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总部设在伦敦。伦敦会派到湖南的第一个传教士是杨格非 (John Grimth)。他以武昌为据点,同治七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868~1900),先后7次进入湖南,虽多次被驱赶。但他在几次“旅行”中调查到湖南矿 产、水利和农林等资源丰富,对岳州被开放为商埠颇感兴趣。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后,武昌伦敦会派英人孙荣礼(Wilson J.Wallsoc)及华人宁孚等多人到湘活动,在巴陵县城成立伦敦会。民国元年,该会将巴陵教会财产转让给复初会,退出岳阳。
复初会  从加尔文宗分化出来,创于南美的一个宗派。光绪二十六年,美国复初会派海维礼(w.E.Hoy)到岳州,由伦敦会介绍购 得一间民房,旋因义和团运动而离开。翌年十二月,海维礼携眷到岳州。二十八年四月,开办教会和学校,次年二月设医疗所,建妇女学堂,借以推动传教事业。同 时,收教徒12名,在岳州组织第一个教会,创立湘北教区。三十年,在湖滨黄沙街购地建新教堂和校舍。同年,用获得的辰州(今沅陵)教案的部分赔款,在塔前 街购土地4公顷,扩建医院和学校。三十一年后,大批美国传教士陆续来到岳州。三十三年,海维礼将所办的求新学堂迁至湖滨黄沙湾新址,改名畔湖书院。宣统二 年(1910),改畔湖书院为湖滨大学,并筹办神学班,改女子学堂为贞信女中。民国元年,开办妇女医院、护士学校。2~15年,在临湘、华容、桃林、梅溪 桥、城陵矶、新墙等地建立教堂,在陆城、云溪、羊楼司、聂市、南县、三仙湖、忠坊、贺家坊、筻口建立教会,全区教徒500人。16年初,美国传教士逃离湘 北。次年,重回湘北,建立湘北教区组织。克保罗(P.E.Keller)以“暴徒捣毁岳阳县贺家坊教堂,杀害华籍教士陈竹青”为由,威逼县政府,致使一姚 姓铁匠被冤杀,受株连者10余家,均倾家荡产。抗日战争时期,湘北沦陷,该会教堂、医院、学校存者不多。抗日战争胜利后,美传教士重返湖南,进行恢复工 作。到1949年,恢复岳阳、湖滨、桃林、云溪、临湘等县9个教堂,共有美籍传教士5人、英籍传教士30人、教徒888人。1950年,由湖南大会主管其 事。至1956年,教务活动停止。
中华基督教会湘北区会  由一些仪式和组织制度相近的宗派在中国共同建立的联合教会,主要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等国传教差会在中国所设差会联合组织而成。民国12年10月,总会在上海成立。36年,湖南大会单独成立,管理湘西、湘北、湘南、湘中、常桃5个区会。湘 北区会的最高组织形式为一年一度的教徒代表会议,会议选举区会主席,委派记录、会计、审查等职务,协助掌管全区会教务、经济大权。该会以教堂为阵地,大肆 传教,活动开展经常有序,周日上午礼拜聚会,周一、三、五、六为例会,举行查经、妇女礼拜、义工培训等活动,每月有“堂议会”、“联合礼拜”;每年还进行 一次春节布道,复活节、圣诞节期间都举行大型纪念庆祝活动。湘北区会在岳阳塔前街、交通门、城陵矶、新墙、梅溪桥、乾明寺、筻口、羊叉街、天岳山、南正 街、荣家湾,临湘县西街、桃林、聂市、羊楼司、忠防、贺家坊、云溪、陆城、五里牌,华容县北门、注滋口没有教堂。
中华内地会  为英、美等国基督教对中国派遣的传教士差会组织,清同治四年(1865)由英人戴德生 (Jame.H.Taylor)创立,总会设在伦敦。光绪元年(1875)传人湖南。内地会传教士吉德(c.H.Judo)由汉口到岳州后,是第一个在湖 南租住民房的外国人,但没几日,便被当地人民驱逐出境,房屋被毁。两年后,他重回湖南,以后,德籍教士源源不断到湘开展传教活动。该会在华容县梅田湖设有 堂点。
循道公会  是英国卫斯理宗教派在欧美分化出的若干支派中的一支。清光绪十九年(1893),循道会教士开始在湖南游行布道;二十 五年(1899),英籍牧师华修心(w.H华特生)和华籍牧师李约康到平江出售《福音书》,并开始传教;二十八年,英籍牧师古永福在平江县城南街设堂正式 传教;二十九年,英国差会派牧师江伴林(湖北人)在湘阴县城关、临资口传教;三十三年(1907),湖南教区成立,辖长沙、浏阳、益阳、平江、湘阴和邵阳 6处教会。宣统元年(1909),长沙教区派牧师吴益堂在北正街购置房屋。二年,英籍传教士在平江县新建教堂,成立联区会,隶属湖南教区会,下设城南街、 梅仙、长寿街、大桥、九峰源、梓江、张家市、傅梓源、意和桥、杨梅江、东港12个堂区及白水、芦洞两个自立堂区,信徒881人。民国3年,建立循道公会湘 阴联区。7年建立福音堂,创求知小学。联区下设城关、新市、营田、临资口、青师桥、戴家坪、长乐、汨罗、文家铺等堂点。1965年停止活动。
中华信义会  信义会为基督教路德宗(又名信义宗)最早的主要教派之一。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挪威、芬兰、瑞典3国传教士 将信义会传人湖南。三十一年(1905),信义会挪威差会传教士苏亦贤到湘阴县传教,在白马寺、关公潭、仁顺尾、灵关嘴、古潭尾设6处分堂;三十一年传人 华容县注滋口,三十四年推广至华容县城。民国9年,中华信义会在河南鸡公山成立。民国20年设北景港信义会;35年,湘阴县芭蕉湖(今属汨罗市)黄秀生在 华容县参加信义会,37年返回原籍,发展教徒,建立芭蕉桥祈祷所。境内共发展信徒536人。解放战争胜利后,瑞典传教士陆续撤离,教务活动停止。
中华圣公会   圣公会属圣公宗(又称安立甘宗)教派,是介乎天主教和基督教之间的一个教派。20世纪初传人中国。民国1年定名为 中华圣公会。清宣统二年(1910),中华圣公会鄂湘教区在长沙建立湘北联区长沙圣公会。民国11年,长沙圣公会在岳阳县建立岳阳牧区,并在城区柴家岭购 民房作礼拜堂。同年,在竹荫街区建岳阳支堂。13年,该会在境内达到极盛时期。14年,在岳阳县城街河口办岳灵小学,张幼之任校长。27年,日军犯境,教 堂被炸。1950年,境内共有信徒30人,传教员2人,会长1人。1958年与其他教派联合。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19世纪30年代,由美国威廉·米勒(w.Mil)创立,主张遵照《旧约圣经》的规定,以第七日(星期六)持 守安息日,举行礼拜,强调“世界末日”和“耶稣即将再次降临人间”的教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赖美德夫妇传人长沙,抗日战争前教士彭迈云到平 江县城西街和梅仙清水洞设堂传教,后发展至华容、岳阳、湘阴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共发展信徒100余人。1958年参加各教派联合。1965年 停止活动。
真耶稣教会  民国6年5月,由河北省容城县魏恩波(后改名为魏保罗)创立,魏自任总监督。
民国8年,长沙的苏正台到湘阴县宣传。17年,临资口船民蒋超求加人该教,后得到国民党支持,在临资口大河街建教堂,成立真耶稣教湘阴分会,苏正台任会务 主任。至1959年,在湘阴县共建有城关、东港、白马寺、临资口、桐南乡、高山乡、秃峰、西岭、东塘坪、西林港等堂点,有信徒341人、神职2人。
民国22年8月,岳阳圣公会信徒胡马克、任马太去长沙请真耶稣教湖南支会传教士曾恩高到岳阳县城传教,并由信徒集资在洞庭路兴建教堂。25年11月,真耶 稣教湖南岳阳县分会第一届理监事会成立,主要在农村开展活动,下设10个分会、17个区会,建有城关、城陵矶、黄沙街、筻口、攻玉门、麻塘、黄土坡、火家 岭、姚家冲、沙河、沙壁、长沟丁、荣家湾、黄秀桥、十步桥、塅泥桥、洪桥、新建、落马桥、平垅、芦家冲、蒿平、三桥、排陈畈、青秀桥、藩家坡、黄珍、黄 臣、汤家牌、八千山、曹家庄等活动点。1949年止,共发展教徒1158人、传教士8人。195.8年,修建洞庭路时,教堂被拆毁。
民国16年,湘阴分会派杨光辉到平江县向家传道,次年成立祷告所,25年在县城成立区会,建立教堂;27年4月,召开春季灵恩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平江县共建有县城、沙堆、卜西街、沙嶒、向家、石嘴头等6处堂点,发展信徒218人。
民国24年,省支会派刘守珍到华容县传教,不久成立华容支会,并在北街建教堂,下设沙口、新河口、北景港、注滋口4个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共建有县城、北景港、沙口、新河、隆福、注滋口、罗家嘴、隆庆垸等8处堂点,信徒247人。
基督教长子会  又称长子共聚会。民国10年,原真耶稣教会传道人徐连山在华容县传教,该会曾发展到湖北省监利县,徐死后,该会归并真耶稣教会系统。
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岳阳分会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浙江省堇县俞国桢牧师在上海创建中国耶稣自立会。民国15年前,岳阳教徒也自发组织自立会。抗日战争中,自立会停止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国传教士敌视新生政权,制定应变措施,他们调整教区、转移教产,有的甚至进行反革命特务活动,遭到人民政府的镇压。
1950年9月23日,以基督教民主派领袖吴继宗为首的千余信徒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强调肃清基督教内部帝国主义的影响,尽快促 进中国教会自治、自养、自传运动。境内各教派积极响应,纷纷投身“三自”革新运动,配合政府驱逐外籍传教士,实现由国人自治、自传宗教。湘阴县循道公会、 真耶稣教会召开“三自”革新运动大会,提高信教群众的思想认识。1953年,岳阳县成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筹备委员会。
基督教界人上立足教会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生产服务活动。临湘中华基督教会成立农村服务站,为农业推广、农业增收服务;岳阳、平江等县教会举办缝纫训练班,传授裁剪技术;有的教会还创办小型牧场,部分传道人还养鸡养蜂,提高自养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基督教活动停止,教职人员或被下放,或改行从事其他工作,宗教活动场所或被拆除,或被占用,或被改作他用,无一幸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伞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教牧人员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教堂逐步被退还给教会,宗教活动渐渐恢复.教会开始稳步发展。1982 年,华容县信徒周缘等人开始在家中聚会活动。1985年,市政府同意成立市教堂筹备小组;1986年12月25日,市教堂正式对外开放。1987年,全市 共有信徒2500人、教牧人员3人,聚会场所32处。
90年代,基督教宗教活动逐步规范,乱传教、乱发洗、自封传道人的现象得到有效制止,邪教异端被依法打击。“主日”背景和守“安息日”背景教会的信徒和睦相处,实行“联合礼

拜”;活动场所依法开放。1990年,全市共有正式批准开放的教堂及简易聚会点31处,传教士3人,神学院毕业生3人,信徒5000人左右。12月 29~30日,市基督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市教堂召开,到会代表49人,选举产生市“三自”爱国运动第一届委员会,主席胥永年。委员9人。1992年,全市 有登记开放的教堂、聚会点77处,有牧师2人,长老1人,教师2人,信徒9962人,慕道友16021人;1999年,全市有正式登记开放的教堂、聚会点 100处,有牧师2人,教师8人,传道5人,长老1人,执事6人,信徒近3万人。1994年9月1~3日,召开市基督教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委 员会。主席赵元灏。1997年7月29~31日,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杨宗奇任常务副主席(主席空缺)。
二、教会事业
基督教各教派进入境内后,为扩大影响,兴办学校、医院等社会慈善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由教会创办的学校4所,医院2处,未建医院的临湘等县在每个堂会都设有保健厢,配有专门保健医生,为乡民服务。
普济医院  光绪二十六年(1902),美国复初会信徒、医师梁约翰在塔前街始立诊所,后逐渐扩大规模并命名为普济医院,为岳阳历 史上第一座医院。设有住院部和门诊部,病床50多张,共有医务人员20多人,是当时境内最大的医院。宣统三年(1911),该院附设护士学校1所。 1951年被政府接管,现为市二人民医院。
普爱医院  光绪二十六年,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牧师周永治在平江福音堂设立门诊所。民国3年,购置房屋和基地修建院址,并在农村进行巡回医疗。抗日战争时期一度停办,35年后恢复营业,1950年被平江县政府接管。
湖滨中学  光绪二十五年四月,美国复初会牧师海维礼在教堂开办英文培训班,二十六年开办小学,二十九年,在巴陵县黄沙湾购地建房 开设中学,命名为湖滨中学。宣统二年,增设大学部,民国21年,将大学普高部改为高级农业职业科。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迁往沅陵。35年停办农业科改为完全 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现为中共岳阳市委党校所在地。
贞信女子中学  宣统二年九月,美国复初会牧师海维礼夫人海光中在巴陵县乾明寺创办贞信女子初小,开境内女校之先河。民国5年设立 完小,7年增设2个中学班。9年改为贞信女子中学,并附设5所小学、l所幼稚班。抗日战争期间为避战乱,迁至永绥,34年返回岳阳。38年增办高中部,有 学生270余人、教职员工18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改为湘潭专署师范学校,1956年易名岳阳师范学校,现为市三中所在地。
培元小学  光绪三十三年,英国循道公会牧师周永治在平江县城关门外罗家大屋初办小学,后迁址城郊三牍沅,定名为培元小学。该校以 “读书不要钱”为名,广泛发展信徒。国内战争及抗日战争期间,曾一度停办。民国31年在原址上复学。1951年,与江西旅平小学、彭氏小学合并为三联完 小,1952年改名为城北完小。
东陵小学  创办于民国16年,由中华基督教张世秀牧师争取美国复初会津贴而创,校址设城陵矶教堂。27年,岳阳沦陷停办。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地方绅士的赞助下复办。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第三完全小学。
岳灵小学  民国14年,由圣公会鄂湘教区牧师张幼之创办于竹荫街14号(今岳阳楼区公安分局附近)。
三、岳阳教案
军阀混战期间,岳阳县塔前街福音堂、黄沙湾湖滨学校及天主教堂都设立避难所,救济难民。民国9年6月22日,湖南督军张敬尧败退岳阳时,一路抢劫,溃兵在 追赶乡民、妇女至湖滨学校时,校长赖美德(美国人)出面阻止,遭枪击毙命,引起外交纠纷,美国速派军舰驶入洞庭湖,派陆战队登陆,以保护教堂,并给段祺瑞 政府施压。后经湖北总督及交涉署派员查处,除枪毙凶手张福林外,张敬尧还赔偿银洋4.5万元,由江汉海关交涉署转美领事馆汇交赖美德家属,事态得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