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字拼音结构组词: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2----第一章 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40:06
   第一章 子时:一阳初生,睡觉是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          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

  《黄帝内经》认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这里的“夜半”即指子时,也就是指晚上的23点到凌晨1点。意思是说子时为阴气最重的时刻,之后阴气渐衰,阳气渐长。阴主静,阳主动,与之相适应,人体此刻最需安静,我们此时最宜安然入睡。

  中医养生特别讲究睡“子时觉”,因为子时气血流注胆经,阳气开始生发,而睡眠就成了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阳气为生命之本,“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熬夜,就会将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消耗掉,这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机,从脏腑的角度来讲也是养人的胆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若胆气没有生发起来,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生机养不住,整个人就会昏昏欲睡。因此,睡好子时觉,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子时就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睡觉最顺应天时

  一天就是一个小四季,子时就相当于四季中的“冬至日”。冬至一阳生,这时候,一定要让人体收藏起来,顺应四时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健康长寿。

  现在大家都知道,23点之前要上床睡觉,可是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说到底,还是对于23点之前睡觉的意义不甚了解,不明白过了这个时间点睡觉到底对身体有多大的伤害。所以过了这个时间依然游戏作乐,熬夜加班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23点之前睡觉这个说法不是很严谨,准确地说,应该是在23点进入熟睡状态。也就是说,应该在23点之前,根据个人的入睡情况,酌情选择。比如说,你很容易入睡,倒床三分钟就可以睡着,那你可以在22∶55左右上床。如果你很难入睡,半小时才能睡着的话,就得在22∶30上床了,总之,得在23点的时候进入一个相对沉睡的状态。

  为什么要这样严格限制呢?关键就是顺应天时,与天地相呼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天人合一。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却不知道其实一天也是有小四季的,《黄帝内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一天就是一年的浓缩,晚上23点到凌晨3点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冬天的时候,天地都睡了,动物冬眠,植物凋零,人如果不休息的话,就相当于在和天地做“拔河游戏”,逆天而行的结果必然是身体大吃苦头。

  子时就相当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一阳生就是指阴气在这时到达一个顶点,阳气开始生发,人体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很多还未睡觉的人会觉得这时候特别精神,其实这不是自己的精神特别好,而是阳气生发的表现。这时候,如果不睡觉的话,阳气就生发不起来,阳气无法生发,阴气必然也无法收藏,阴阳失调带来的只能是身体疾病丛生,难得安宁。所以,要想获得健康,在这之前就应该收起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准备入睡,这样才能与自然界秋收、冬藏的规律相适应。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中的这一句话,简要地概括了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即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只有和天地自然这个大宇宙相适应,顺势而为,才能获得健康,与日月同寿。         睡觉养阳,阳气才是护佑一身的根本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与自然万物一样,需要阳气的温煦,只有阳气充足,气血才能循环正常,脏腑才能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身体也才能百病不生。

  子时睡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顺应天时,让阳气顺利生发起来。可能很多人还不明白,阳气是什么,它对身体有什么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中就说到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很浅显,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和天上的太阳一样,如果人体缺少了阳气,就好像自然万物缺了阳光的照耀一样,会夭折或者减寿的。

  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人体也是一样的,靠的就是阳气的温煦保护。阳气在中医术语里面被称做“卫气”,也就是保护人体的卫士。阳气不足,表现在脏腑上就是肾阳虚,脾阳虚,身体气血淤滞不前,对食物的运化能力不足,整个身体处于一种阴暗潮湿的环境当中,湿浊内聚,疾病丛生,连性格都会变得“内有忧愁暗恨生”,所以历代医家最重视的就是调动人体的阳气。

  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伤害最重的就是阳气,比如吹空调、吃冷饮、静坐不动等,都是极其伤阳的生活习惯。著名的老中医李可说,在他的临床经验当中,阴虚的人,百例不见一二,绝大多数都是阳虚。可见,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阳气的伤害有多严重。

  在各种生活习惯当中,伤害阳气最重的要属熬夜,天地都已经沉睡了,人还在忙碌。天地运转到子时的时候,阴气开始慢慢消耗,阳气开始慢慢生发,生命力是最强劲的,如果你顺势而为去睡觉,阳气就会迅速地生发起来,护卫我们的身体,就好像春天的种子,捂一捂就会生长发芽。而这时候,你不睡觉,就等于不给阳气生发的机会,本来我们现在白天的生活就已经很伤阳气了,晚上睡觉最重要且最简单的生发阳气的方式你还不去做,那一切的养生方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老人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最重要的是补充足够的阳气

  老人晚上之所以爱失眠,是因为气血不足。而人体精血津液的生成皆有赖于阳气的滋养,所以补足体内阳气,才是解决失眠困扰的治本之策。

  我们前面说过,子时阳气初生,想要保护好阳气,只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就可以了。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讲,睡眠却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许多老年人晚上翻来覆去总也睡不着,就算睡着了,也总感觉不踏实,一有个风吹草动的就会惊醒了。

  很多人可能觉得,人老了,睡不好觉很正常。可事实呢?《灵枢·营卫生会》中有这样一段话:“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意思是说老年人气血衰弱,肌肉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而枯槁,气道滞涩,五脏之气耗损,对内供养不足,对外抵抗力下降,故白天精神不振,晚上难以入眠。所以,对老年人来说,要想睡得安稳,就要补充气血,而精血津液的生成皆赖于阳气的滋养,因此归根结底,补充足够的阳气才是治疗失眠最好的方法。

  那么生活中如何来补充阳气呢?有一个简单却很好用的办法,那就是晒太阳。因为人体内的阳气并非独立存在的,它与天上的阳气是息息相通的。晒太阳就可以帮助我们将自然中的阳气转化到人体内,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补足体内的阳气。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很多老人喜欢坐在太阳底下眯着眼睛晒太阳,晒着晒着就睡着了。这个其实就是因为身体吸收了阳气,气血得到了温润,所以才会昏昏入睡。如果你喜欢晒太阳的话,可以在清晨太阳刚升起时进行。因为此时空气比较清新,光线比较柔和,不像中午那样强烈,可以避免灼伤皮肤。为了最大程度地吸收日光,可将双手举起,将掌心对着日光。因为掌心为劳宫穴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使阳气通过劳宫穴进入人体内,对心、肺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很多老人都有晨练的习惯,这很好,因为“动则生阳”,多运动就可助养阳气。如果在晨练之后,再将手举过头顶,面向东方晒上10多分钟的太阳,提升阳气的效果就更好了。

  当然,晒太阳还会受到天气的局限。如果连日阴天怎么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刺激任脉上的关元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丹田。此穴位位于下腹部,人体前正中线,脐下三寸处。自古以来,这个穴位就被公认为是扶助阳气、强壮身体,可以起死回生的重要穴位。《难经集注》认为,“丹田者,人之根元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此穴可补肾壮阳、理气和血,壮一身之元气。刺激此穴以温和的灸法效果最好。将艾条的一端点燃,使其距离皮肤2~3厘米,以周围皮肤有温热感而不灼痛为宜。另外,隔物灸的效果也相当不错。将生姜切成薄片,然后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每次灸的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每月连续灸10次,长期坚持,对提升体内的阳气有很好的作用。

  不过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只灸关元穴是不够的,因为它只起到补阳的作用。阳气只提上来却运不出去,效果自然不好。要想使阳气运行到四肢各处,还要配合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劳宫是心包经的穴位,有很好的通经气、通阳气的作用;涌泉穴为肾经的穴位,也有很好的通络、回阳的作用。用手心按摩脚心,就可使心肾相交,阴阳合抱,此时气血也是充足的,而气血相当于我们体内的“搬运工”,这样便可将阳气输送到全身了。刺激这两个穴位时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每晚用热水泡脚后,然后以单侧手掌心搓对侧脚心,每次搓100次,至手心脚心有微热感为止。记住双侧都要搓,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关元穴聚集的阳气输送到四肢各处,温润全身。

  阳气足则气血足,气血足则脏腑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滋养,五脏之气运营正常,阴阳相交,自然也就可以安然入眠了。阳气足了睡眠好,良好的睡眠又可以助养阳气,人体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身体自然也就能健康长寿了!
        胆有多清,脑有多清,晚上觉睡好了,白天头脑才清醒

  生活中,有些人总爱熬夜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这样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熬夜损害的不仅是健康,对工作也是不利的。毕竟,生活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长久的耐力和坚持。只有事业、健康两兼顾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生活中你经常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拼命赚钱,以致健康透支,身体产生了各种不适,然后再拼命用赚到的钱去买保健品。或许,你觉得这有些可笑,但你敢说自己就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吗?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晚上挑灯夜战,往往熬到凌晨一两点才上床睡觉,第二天再睡眼惺忪地爬起来去上班。果真如此的话,那你也在犯同样的错误了。或许你会满脸无辜地叹一句:“没办法,工作忙啊!”要知道,生活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需要的是长久的耐力和坚持,谁跑到最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只有事业、健康两兼顾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其实,要想获得健康,睡眠是最好的,也是最简单的养生方法,而且不需要你花一分钱。长期熬夜,伤害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对我们的事业也是极为不利的。

  你或许觉得上面说的有些夸大其词,其实并非如此。我们说过,子时胆经当令,此时如果不休息,就会大伤胆气。中医认为,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黄帝内经》认为,“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怯,气短,谋虑而不能决断”。意思是说,胆气壮,外邪便不能入侵,人体的免疫力就会增强,从而身强体健;胆气不足,就会胆子小,做事犹豫不决。人如果在子时前就寝,胆汁便可得到正常的代谢。胆的功能正常,大脑决断的能力也就强了。正所谓“胆有多清,脑有多清。”这样早晨醒来后脑子就会很清醒,做起事来效率也会特别高。

  反过来,如果你总爱熬夜加班,胆汁不能及时代谢,就会变浓结晶,久而久之,易形成结石类的病症。最重要的是,胆气的生发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胆气虚,决断能力也会大打折扣,第二天起床后也总会感到头脑昏昏沉沉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所以熬夜加班损害的不仅仅是我们的身体,对工作也是不利的,真是得不偿失。因此,哪怕工作再忙,也一定得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最好22点躺下,放弃所有杂乱的想法,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这样到23点时也就可以睡熟了。不仅可以让疲惫的身心得到调整,还可以给第二天的工作积聚能量。

  如果手头的确有忙不完的工作怎么办?你可以早早睡下,次日早些起床。起床之后继续做未完的工作,然后再去上班,这样既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又不至于耽误工作。还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无论晚上睡得多晚,早上起床时都不可以养成“赖床”的习惯。因为熬夜已经耗杀了体内的阳气,若再赖床,阳气得不到生发,再淤积于体内,就会形成对阳气的“双杀”,这样做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如果实在睡不醒也没关系,可起床后再在中午补个觉,这样既得到充分的休息,又可防止“双杀”,有一举两得之功效。

  效率出成绩,无论学习、工作皆是如此。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所以想要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先得把自己的时间调整过来,每晚好好地睡上一觉,第二天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养成科学的作息时间,就会事半功倍,养生立业两不误,何乐而不为!

        凡十一脏皆取于胆,胆汁分泌正常,脾胃消化才正常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讲,经常会遇到食欲不振的情况。大多数人往往认为是脾胃出了问题,经常吃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其实对于这种情况,养好胆才是最重要的。“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汁分泌正常,脾胃功能才正常。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面前摆着山珍海味,却只能望洋兴叹。不过,这种痛苦对于老人来说,实属家常便饭。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是脾胃出了问题,消食片常常随身携带。其实,这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治病要治本,养护好我们的胆才是最重要的。

  或许你觉得有些难以置信,脾胃不好怎么会和胆扯上关系呢?

  按照中医的理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也就是说,人体的其他脏腑,都取决于胆气的生发,脾胃自然也不例外了。《东医宝鉴》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意思是说,胆汁为肝之余气所化生。胆汁在肝内生成之后,再在肝的疏泄功能作用下,流入胆囊。胆囊的作用主要是浓缩、储存和排泄胆汁。打个比方来说,如果将肝脏比喻成胆汁的“生产工厂”,胆囊则是存放胆汁的“仓库”。正常情况下,胆囊除了存储胆汁,还会对胆汁进行“精加工”。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仓库”的大门就会紧闭。而人在进食3~5分钟之后,胆囊就会开门放行,将存储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和吸收。而且,肝胆的疏泄功能对脾胃升降也有促进作用。胆气足,胆汁分泌旺盛,脾胃升降有序,消化能力才强。如果胆汁得不到正常的生成和排泄,脾胃升降紊乱,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可见,想要减轻脾胃的负担,就得保护好胆,使胆汁得到正常的分泌。生活中有些患者轻易就将胆囊切掉,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由于失去贮存的仓库,胆汁就会随意流掉了,这样就更容易加重肠胃的负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人经常会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要将胆囊切除。

  对于消化不好的老年人来讲,更要养护好自己的胆。我们前面说过,子时入睡是对胆最好的养护。战国时有位叫文挚的名医,曾经对齐威王说过这样的话,他的养生之道是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一样,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一大补,人一个晚上不睡觉,其损失一百天也难以恢复。因此对于老年人来讲,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就可以了。对于年轻人而言,除了睡眠外,还要注意早上一定要吃早餐。许多上班族由于时间紧张,有的干脆就不吃早餐。这样就会导致空腹的时间过长,胆汁分泌减少,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增加患结石的风险。

  “治病必求于本”一直是指导祖国医学的辨证法则,“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只是庸医所为。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抽丝剥茧,抓住事物的本质。做事如此,治病也是如此。
    少白头多是胆经气血不足,疏通胆经才是解决之道

  你想拥有乌黑亮丽的头发吗?偶尔冒出来的“银丝”是否让你愁眉不展。中医认为,少白头多是胆经气血不足所致,所以,对于深受白发困扰的青少年而言,先要疏通“管道”。胆经气血充足,“华发早生”的烦恼也就没有了!

  生活中,我们见到不少年轻人原本应该乌黑的头发却多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鬓角过早出现了一些银丝,整个人看上去好像衰老了很多。这种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少白头。打破时间规律而过早出现的白发不仅让自己的形象严重“受损”,还会给自己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于是许多人一见白发就毫不手软地把它拔掉。白发少时这种办法还可以对付,如果白发多,恐怕你就一筹莫展了,总不能把所有的头发都拔光吧!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染发剂,但这往往只起一时之效,过不久白头发又会卷土重来,而且长期使用染发剂不仅会伤害到发质,也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损害。少白头,成为让许多年轻人头疼的问题。

  那么对于这种症状,有没有一种好的解决办法呢?当然有了。不过,想要找出解决的办法,我们还得先了解一下少白头的形成原因。

  按照人体的生理规律,女子每隔七年,男子每隔八年生理上会发生一次明显的变化。《黄帝内经》认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容憔悴,发鬓斑白”。也就是说,女子42岁,男子48岁,体内阳气开始衰竭,头上就会慢慢出现白发。而最易出现白发的地方就是两鬓了,所以后人才有了“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感叹。

  为什么两鬓会出现白发呢?我们知道,头发在中医中还有一个别称——“血余”。按照中医的理论,头发的两大能源物质为精和血。头发健康,则说明你的精血充足;而“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当阳气衰弱后,气血也会不足,“能源危机”就迫在眉睫了。头发得不到足够的养料,就会干枯变白。两鬓白,说明是少阳脉胆经出了问题。因为胆经是从人的外眼角开始,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着人体的侧面走下来的。这个地方瘀堵,气血过不来,白发自然就生出来了。而少年两鬓斑白也和胆经有关系,所以想治疗少白头,就得从根源入手,调理胆经的气血,气血足了,头发就会健康。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人两鬓的胡须长的特别多,这样的人一般都不会出现少白头,就是因为这种人的胆经气血特别充足,毛发得到的“营养”多,所以才会又长又密,不易花白。因此,防止两鬓出现白发的最好办法就是疏通胆经。

  如何来疏通胆经呢?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吴清忠先生推荐的敲胆经。通过对胆经上重点穴位的敲打,从而起到舒经活血的效果。这个办法已为大家所熟知,我们这里就不再赘言。我这里再介绍一个办法,即干梳头。具体方法为将五指张开,像用梳子一样由前发际梳到后发际,先中间后两边,适度用力,对头皮轻轻按压,如此反复梳上100次,至头皮微微发热为止。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分布着许多经络,除了胆经外,还分布有胃经、膀胱经,经常梳头不仅可以刺激胆经,对其他经络也有很好的刺激效果,从而使这些经络通畅,生发阳气。阳气足,气血也会足,头发得到气血的供养,就会乌黑浓密。正如俗语所言:“发梳千遍,其色自黯。”而且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且不拘时,只要你一有空便可梳理,不但对防治白发有效,还可防治脱发、秃顶,使头发更加秀美健康。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东坡的这首词千百年来让多少英雄豪杰感慨万千?其实,很多时候,华发早生只是身体向我们发出来的一个警示,只要我们转变心态,好好调理,身体会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君不见,渭水河畔,姜太公八十始遇周文王。华发早生,我们又何妨将它视作一个信号,一个提醒我们爱护身体,珍惜时光的信号呢!
     宵夜会让人长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会阻碍胆汁分泌

  你有吃夜宵的习惯吗?如果有的话最好赶快改掉。因为吃夜宵会阻碍胆汁的分泌,不但会让你的“形象”受损,对健康也是有很大危害的。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去除生活中的陋习,才是最好的养生方!

  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有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话题,那就是“减肥”。毕竟,只有做个“窈窕淑女”,才会有更多君子来追求!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市场上关于减肥的广告铺天盖地,但真正有效的却屈指可数。你在摇头大呼“上当”的同时,也只能任自己的身体“自由发展”了!其实,想要减肥,有一个毛病一定要改掉,那就是“吃夜宵”。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如果你有吃夜宵的习惯,除非你真的对自己的形象不在意,否则最好还是改掉。中国有句俗话,叫做“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夜食不壮”,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过晚吃夜宵会阻碍胆汁的分泌。很多熬夜的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到了23点钟,就会觉得很饿,肚子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体内的阳气生发起来了,此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养阳。如何来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人体只有静止不动,阳气才不会受到消耗,才能慢慢生发起来。你可能说我晚上23点也睡觉了,只不过吃了点东西而已。你是睡了,但肠胃是不会睡的,它还是得工作,消化你吃下去的东西。肠胃运动,就得靠阳气的滋养,这样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就会被消耗掉。胆为少阳脉,少阳之气生发不起来,就会影响胆的功能。长此以往,胆经就会出问题,胆汁的分泌就会减少。而胆汁是消化脂肪的得力干将。胆汁分泌不足,脂肪等就会在体内沉积下来,身体自然也就会发胖了。这一点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头发上。我们发现一些人的头发特别爱出油,就是因为胆的功能弱,无法有效分解吃进去的油脂,加上肝热等因素,就从头发排出油来了。许多减肥的人在拍打胆经后都取得不错的减肥效果,就是因为刺激了胆汁分泌,使得体内脂肪得到分解的缘故。你经常吃夜宵的话,胖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

  或许你会说,我晚上要上夜班,不吃东西怎么受得了。如果是不得不吃,那就应该在怎样吃上动脑筋。作为不得不吃的夜宵而言,清淡的粥品是上上选,不但易于吸收,也有很好的补身效果。关于这一点,我们的先人早就意识到了。《本草纲目》中曾直赞粥“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南宋诗人陆游有一首叫做《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就是个典型的夜猫子,经常看书熬至深夜,而他应对饥饿的办法就是来碗山药粥。取新鲜山药100克洗净切片,然后与粳米150克煮粥,有补脾益气、补虚益精的功效。当然,由于各人的喜好不同,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粥类。可参照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健康粥歌》: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要想皮肤好,米粥煮红枣;气短体虚弱,煮粥加山药……喝粥的时间应尽可能地早一点,以晚上20~21点钟为宜,等到23点钟时,消化得也就差不多了,这样也就不会影响胆气的生发了。

  有时,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会比吃名贵的保健品更为有效。清除掉生活中的陋习,才是最好的养生方!
       附:子时经络锻炼:胆经锻炼有绝招,敲对位置功效妙

  足少阳胆经,从头走向脚,起点在外眼角(瞳子髎),向上到达额角部(颔厌),然后转而往下走,经耳后(完骨),外折再向上,经过额部到眉毛上方(阳白),然后又返回耳后(风池),之后沿着颈部侧面,走在手少阳三焦经之前,到肩膀上退后,交出于手少阳三焦经之后,往前进入缺盆部。

  胆经是行经路线比较复杂的一条经络,有多条分支,一条分支从耳朵后面分出,进入耳朵,出来经过耳朵前面,到眼外角的后方。从眼外角分出一支,往下到达下颌部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合,经眼眶下到下颌角至颈部,与前面的一条会合于缺盆,进入体腔,穿过横膈,联络肝脏,属于胆,然后沿腰胁,绕过阴毛部,横向进入髋关节环跳穴。直行的经脉从缺盆部分出,向下到腋窝,沿着胸侧部,经过季胁,下行至髋关节与前面一条会合,往下沿大腿外侧、膝关节外侧、小腿外侧,直下到外踝尖前,沿着脚背进入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还有一条支脉从脚背(足临泣)分出,往前出大脚趾外侧端,折回来穿过趾甲,分布于大脚趾趾甲后,与足厥阴肝经相交。

  足少阳胆经从头走向脚,行经路线很长,可以说是“贯通南北”,而且分支也比较多。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做事抓重点,对于胆经来说,最关键的一段在大腿上,也就是从臀部到膝关节这一段——大腿外侧正中间的那条线。手握空拳,用掌面一侧从屁股往下顺着气血的流向(从上往下)缓慢拍打,直到膝关节处。拍打的力度要适中,自己觉得舒服即可,不要太轻也不宜过重。左右两侧的经络都要拍打,每侧每次至少5分钟,你可以“左右开弓”两侧同时拍打,也可一边一边地来。以拍打到大腿外侧微微发热为最佳,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清除淤滞,疏通经络,刺激胆汁分泌。

  虽然气血流注胆经是在半夜的子时,但我们保养胆经的任务却应该放在白天进行。为什么呢?因为胆虽主生发之气,但它却为清净之腑,其喜欢宁谧而讨厌烦扰,所以养胆气的秘诀在静不在动。而最好的静养之法莫过于睡眠了,所以气血流注胆经的子时最应该做的就是安安稳稳睡觉,这也是中医非常强调睡“子时觉”的原因之一,拍打胆经则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每天拍打1~2次,定能收到很好的保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