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洋介:语文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00:27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的“串味”现象愈演愈烈的今天,语文教学该如何寻回自己失落的精神家园?笔者认为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笔者从“咬文嚼字嚼出语文味”、“身临其境读出语文味”、“诗情画意写出语文味”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语文味;语文教学;咬文嚼字;身临其境;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4-00-0
   近日听了一堂语文研究课,讲的是《皇帝的新装》,老师为了调动课堂的氛围,让同学们自编自演了一出课本剧。小演员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加上几句“90”后特有的俏皮语,台下掌声雷动,课前氛围空前高涨,整节课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落下帷幕。我不禁感慨:这到底是“话剧课”还是“语文课”呢?“串味”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中屡见不鲜,语文课独特的魅力即她的“语文味”体现在哪里呢?
  “语文味”这个概念,虽然是2001年上半年由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老师正式提出的,但长期以来,我们一辈辈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无不是把“语文味”作为语文教学的灵魂。从叶圣陶到于漪,从李镇西到程红兵,他们无不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并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从而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便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或许就是语文味的最高境界吧。
   然而,落实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如何才能体现“语文味”呢?笔者试着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 咬文嚼字“嚼”出语文味。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笔者认为语文味表现之一即是在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嚼味”。 语文课首先要关注文字。所有教学细节无一不是文本的文字引发,并紧紧围绕文字形成波澜,要“着眼于精神,着力于文字”。重视语言的赏析,就引入了对文本思想、情感、形象、韵味体悟的源头活水。例如我在讲授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和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孔乙己排出九枚大钱,”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仔细品味却很有味道,你觉得哪值得咀嚼?
   生1:我觉得这个“排”字好,就是不晓得为什么,感觉吧。
   生2:我觉得这个“排”字很奇怪,谁平时这样拿钱啊。
   师:那你们平时怎么拿钱?
   生2:摸。
   生3:掏。
   生4:甩!(全班笑)
   师:“甩”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七嘴八舌):财大气粗,不可一世,无法无天……
   师:那用在孔乙己身上合适吗?(生思考后纷纷摇头)
   师:为什么这么多词鲁迅先生偏偏选中“排”呢?(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表演“排”的动作)并让全班同学联系上下文思考:它表现了孔乙己当时怎样的心理?你能揣摩一下吗?
   生5:看!居然有“九”枚大钱哦!炫耀自己有钱。
   生6:好不容易凑齐九枚大钱,很郑重其事地拿出来。
   生7:告诉小伙计:九文大钱,一文不少,看清楚啊。
   生8:也在告诉酒店里的其他人:我孔乙己可是正派人,这回不赊帐,别看不起人!很要面子……
   学生们对这个词的丰富联想让我微微一笑,但我及时提醒学生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要紧扣文本。我让学生找到后文中“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句话,让他们结合故事情节两相对比,学生们很快领悟到“排”钱时的孔乙己是多么的清高和趾高气昂,“摸”钱时的孔乙己是多么的贫寒和萎靡不振,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又更进了一层。
   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昧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这对于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都极为有利。
   二 “身临其境”读出语文味。
   在语文教学环境中,朗读教学是体现“语文味”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一篇文章,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带给学生的感染、影响和审美也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旨在培养学生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语言文字创设的优美意境展示出来,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例如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安塞腰鼓》时,他的朗读极具感染力,声情并茂,在他的启发下,学生或是联想到恬静静谧的小夜曲,或是联想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或是撼人心魄的交响曲,联想到千姿百态的种种画面,声、色、形、动无一不美。最后在他气势磅礴的诵读之美中,学生仿佛被带入了安塞腰鼓那个震人心魄的场面,大家纷纷用拍掌、跺脚的形式打出安塞腰鼓的节拍,仿佛已身临其境融入那个昂扬着生命,蓬勃着激情的鼓点之中。在高潮之巅,老师大喝一声“停!”全班的鼓点声戛然而止,寂静的课堂里,只听得老师轻缓的声音传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一停一缓,余音绕梁,使学生沉浸在安塞腰鼓的巨大魅力中又若有所思,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在语文课堂上,“动情的诵读声”是最动听的声音。她是师生用心灵和语言的拥抱,是思维与情感碰撞的火花,是文化与素养结出的最美的“语文味”的硕果之一。
   三  “诗情画意”写出语文味。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这样写道:“教育是一首诗,可以是田园诗,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抒情诗,有各种各样的情调和内涵。”而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更应是一首诗,或一幅画。语文课堂应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经历温暖而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从而让他们写出在诗意盎然的生命里收获的美丽的思索,这样才能让诗情画意能更好地体现于课堂。
   如我在教学《春》时,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描绘五幅“春景图”,并给你最喜欢的一幅图赋诗一首。孩子们绘形绘色的小诗犹如一条富有诗意的清泉,从我的心头叮咚流过;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问学生你从中看到了哪些富有诗意的画面?清浅的小溪,玲珑的亭子,落日的余晖,一叶扁舟,藕花丛中无忧无虑的少女,或许还有微醺的双眸,夹杂着桨声、笑语声、扑楞楞惊起鸥鹭的拍翅声……趁孩子陶醉之际,我让他们写下了对这首词的赏析。要求言不在多,点睛即可。在孩子们美丽的思索中,我尽情品味着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又如在教学《石壕吏》时,一学生认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的画面感觉太悲惨了,我趁机打铁:“惨”在何处?如果你是一个导演,你该如何导演这幕人间悲剧?并提示学生们可以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歌意境。学生们思考片刻后七嘴八舌地答道:“背景应该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画面应该是‘枯藤老树昏鸦’”,“两个抓壮丁的官吏应该是‘满脸横肉,目露凶光,一搭一唱,狡诈蛮横’”,“老妇人应该是骨瘦如柴,站立不稳的样子。”“老妇人可能一边颤颤巍巍地哭诉,一边偷偷瞟后院墙头看老头子跑掉了没有”……孩子们灵动的想象让他们笔下的《石壕吏》似乎比原著读来更催人泪下,这些流淌着真情的表白,交融着个性的智慧,犹如一道道“暗香”,令我们的语文课堂无比芬芳。
  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曲灵魂的赞歌,每一节语文课都是演绎的一个个精彩的人生片段,每一节语文课都是飘荡着醉人醇香的陈年佳酿,无论是“咬文嚼字”地品,还是“身临其境”地“读”,或是“诗情画意”地去写,浓浓的“语文味”,让我们的课堂轻舞飞扬。所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让我们不断地探索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营造永远滋养学生心灵的那道“暗香”。
  
【参考文献】
[1]程少堂,《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海天出版社,2006年。
[2]王崧舟,《大夏书系·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