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长时间小便算尿频:品味我们的中国城市 二、情调者有如上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03:02
品味我们的中国城市 二、情调者有如上海
  
  上海,在旧时,它曾是华丽的“十里洋场”,在如今,它又是璀璨的“东方明珠”。这座在短短百年内充满着太多传奇色彩的城市,背后其实隐藏着太多历史的凝重。它毕竟太年轻了,所以,我们在听那轻快的“夜上海”舞曲时也呼吸到了弥漫在远东大都市浮华夜色里的一层灰。登上历史舞台才过百年的它,承载起了太多的厚重,而它,又义无反顾的肩挑这个“大”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怪乎国人只闻有大上海,却并无大北京,大广州之类的称呼。而可以看到现实的是,全国各地不少繁华的中小城市仍然纷纷以“小上海”自居而感时髦,这绝对让上海人开胃。其实,在明朝中叶时,上海人还一度为自己有个“小苏州”的名气而骄傲的,而如今,全国城市里自诩为“小上海”的,可谓是一抓一大把。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罗苏文在她所作的《上海传奇》一书中讲到:“黄浦江的改道是上海港兴起的契机……明代上海港口的地位北不如浏河镇,南不如宁波港。清乾嘉之际,由于浏河口淤塞,邻近的浏家港无法继续发挥北洋贸易港口兼漕运基地的功能,漕运又改成走海运。上海港由此而承担起南北沿海中枢港口的角色。”
  上海向来自认是中国最“BB”的城市,加上张爱玲、王安忆、陈丹燕诸多文字的“推波助澜”,上海,早被认为是中国最彰显贵族气质的城市。的确,上海人有他们的骄傲——外滩,那里有当年号称“远东第一大楼”的沙逊大厦(今为和平饭店北楼),有“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百令海峡最华贵建筑”之称的汇丰银行大楼(今为浦东发展银行),有“情深深,雨蒙蒙”着的外白渡桥……能怀旧的地方对上海来讲,早已拥有太多太多。但美丽挡不住中国人回顾被欺负的过去,正如附近黄浦公园外曾经的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牌一样。外滩的建筑可以被人称为是“万国博览建筑”,但其实,它们也像一部中国被侵略的历史电影中的几格胶片,像模像样的矗立在黄浦江畔。其中较靠南的一处建筑是李鸿章主创盛宣怀主持的轮船招商总局,在浦东回望外滩时,才发觉这幢泛红的三层建筑是外滩建筑群中的小弟,正如晚清政府的世界地位。的确,“富国强兵”只成了一句口号。我们是反对国人以殖民文化来沾沾自喜的。
  易中天教授在名作《读城记》中把上海定位为“滩”,是中西两大文化浪潮冲击而成的产物。其实,说上海是中西两大文化浪潮冲击而成的产物是抬举了上海,至今,历史感的匮乏正是上海人心中的一道剜不去的伤疤。姑且不必搬出上海的城市发展史而去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历代的大都市角力,只需上溯到1840年,然后往下粗数便可知上海的大略。所以,西方文化对上海的影响应该来得更深些。绅士风度大抵是好的,把国内城市屈指数来,在这一点上做得好过上海的却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以北京、沈阳为代表的北方城市似乎和“大老爷们儿”更为搭界,而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南方城市(香港除外)更是无法让人将其与“绅士风度”联系在一起,中西部内陆诸城也万难在这一点上胜过上海,所以,放眼国内,海默没必要在儒雅问题上对上海过分为难。
  上海是有文化的,尤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可谓是群英荟萃。不论是从常德路上快要湮没的张爱玲故居,还是复兴中路上绿树荫蔽的柳亚子故宅,都可以嗅到海上旧日的残留暗香。徐志摩与陆小曼,郁达夫与王映霞,甚至是鲁迅与许广平,文人们似乎不约而同选择了上海作为他们浪漫或不浪漫的生活场所,这里又是文化前沿,有史量才主笔的《申报》,有邹韬奋主创的“三联”,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尤为激烈。一般认为喜欢张爱玲《半生缘》的都不会拒绝王安忆的《长恨歌》。石库门、弄堂、小公寓以及早已逝去的有轨电车,这些东西也是她们书中经常出现的一幕幕背景和道具。谁不想在小说中世钧每晚送曼桢回家的那种小弄里散散步?谁不愿在虚构的“沪上名媛”王琦瑶现身的舞台下静静欣赏台上的一切呢?多伦路,145号是“左联”,可以想象出上世纪三十年代柔石、殷夫、冯铿们于寒夜中在点点星火的灯下赶制油印传单时脸上泛出的微红;可以记起龙华那五声被鲁迅先生记下来昭示世人的枪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可以,他们也是可以的。“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艺术,也是文化的一个层面,说上海的影院是中国最有名的并不为过。南京西路上的“大光明”,淮海中路上的“国泰”,西藏中路上的“皇后”,“大世界”……这些就够了,从它们的身上就可以自然的联想到周旋、阮玲玉、胡蝶这些风云人物。“夜上海”也是在这里演绎,“不夜城”正是在这里体现,但“歌舞升平”之下却是太多的浮华,一旦“日出”。就只能在记忆中去寻找它的华灯和舞步,却已无暇去细嚼和回味了。果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么?那却不然,梅兰芳的蓄须既是正气歌,聂耳的大陆歌便是先锋号。李碧华在《霸王别姬》中哀叹“戏子无义”,那也只是传统的定位罢了,在国破家亡的时分,戏子们也有一番凛然大气,他们也能为民族的脊梁。
  电视剧中的上海男人们也总是西装革履,表情严肃,似乎缺少一些前卫和乖张,其实,苏州河畔的艺术仓库照样比比皆是,一点不比“北京798”差,或者,还要好。
  目前的通论认为,我国第一条铁路理应是1876年建成的淞沪铁路。第一条铁路应该从运输旅客和货物的意义上来讲,而宣武门外那段广告铁路虽然出现较早,但仅仅是供人观赏的模型。1876年由英国怡和洋行在吴淞和上海之间擅自修建的公开运输旅客和货物的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铁路。186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扩大对我国的侵略,不惜采取欺骗手段,借口吴淞至上海间河道不易疏浚,要求建筑铁路,以便把海运至吴淞的货物经铁路运到上海。这一要求未得清政府批准。英国侵略者不甘心,1875年通过英商怡和洋行将铁路器材从英国偷偷运到上海,擅自铺轨筑路。1876年12月1日上海至吴淞全线完工通车。1877年9月清政府用重金赎回这条铁路,但没有加以利用,却昏庸地把长约15公里的铁路线拆掉了。
  上海的出版业在民国时期可谓是波澜壮阔,直到上个世纪中叶还是中国的出版中心,而现在,大凡冠以“中国**出版社”的出版社都深居北京,上海再牛,要和全中国去扳手腕,显然是自不量力。我们不应忽视,至少,和广州、武汉、西安比,上海在这方面优势还是明显的,这就够了。但我们别忘了,谁也不能否认《文汇报》、《上海英文星报》、《少年文艺》等一大批沪上优秀报刊的存在。《新民晚报》看似是“市民化”的报纸吗?其实不然,《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照样有艺术,照样讲高雅。
  美国百老汇为什么对那些经典老歌念念不忘呢?酒吧需要情调,《夜来香》这些曲子在很大程度上正可以视作上海的浪漫温柔的情调,代表上海作为当年远东第一大都市的气质,播这个,总比直接的“崇洋媚外”好得多。李欧梵在他的《上海摩登》一书中坚持认为:“上海作为都会在30年代早期算是登峰造极了,并一直持续到1937~1941的‘孤岛’时期……在新中国接下来的三个十年中,上海一直受制于新首都北京而低了一头。而且,虽然上海人口不断增加,但从不允曾被允许去改造她的城市建设:整个城市基本上还是40年代的样子,楼房和街道因疏于修理而无可避免地败坏了……而取代她的则是迅猛发展的殖民城市香港。”
  显然,上海真正的重新发展是在上世纪90年代,短短十几年,怎能过分苛求上海,我们勿要拔苗助长,老本要吃,也要逐步慢慢培养新的势力点。当时的计划经济是全国一盘棋,设经济特区那会儿,深圳、汕头、珠海、海南,一个个拱卫着广州这个华南门户,广州在当时也就是处在想不发展都不行那步,反观上海,进入90年代后,党中央、国务院才根据国际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总体部署,作出了“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使上海的战略地位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尤其浦东成为既享有经济特区的政策又享有经济特区的政策外加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的各项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心城市规模扩大,郊区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布局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渐转向塑造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综合功能。到现在,由上海掌舵的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落,同时也已成为继纽约、多伦多与芝加哥、东京、巴黎与阿姆斯特丹、伦敦与曼彻斯特等城市为核心的五大城市群之后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而长三角地区最为自豪的一点,是文化积淀深厚,人才素质高。这才让珠三角感到恐慌,匆忙出台了那个充满争议的“泛珠三角计划”,不错,深圳接改革开放东风走在了前面,可上海也迎头猛赶着,劲头和速度绝对不输给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的,当然,香港除外。
  也正是几十年的停滞发展,上海把中国第一市场的位子让给了香港。迎头猛赶往往让人气喘吁吁,先天不足的地质条件让陆家嘴和徐家汇那些高楼感觉得有点摇摇欲坠,地铁在城市里的横行固然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但不可忽视的是近些年地陷程度加剧,而不均匀沉降可能把现有的地铁管片拉裂,导致上海土地的相对海拔迅速降低,周边湿地功能受到严重威胁,一切都悬着呢!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细数过先贤徐光启一人对上海的意义,我亦表示赞同。只是今日之高楼林立的徐家汇丝毫已不能让人联想上海残存的那一点点明代文化。或许,至少在过去,上海本来就是属于20世纪的上海。上海创造了文化,也无意中毁灭了文化。白云观也好,城隍庙也罢,其间的神像在十年动乱中还不是被砸的粉碎,而那座被强行改为“东方红商场”的“大世界”也应和了当年全国的激进风潮。现在的上海人也开始懂得了珍惜,现代化的东方明珠下也没忘保留一份老上海的模样,苏州河畔也建起了一座“梦清园”,“梦清梦清”,正是想找回自我和涤荡净化的上海人们强烈愿望的外部表征。
  上海是临着海的城市,从市标上那艘乘风破浪的船更可见这一点,但很多外地人来到上海都会发现,上海并没有“海”。人们在都市里穿梭来往可看到的只是黄浦江与苏州河。你可以去听航行在它们上面船只的汽笛声,但却感受不到巴塞罗那、利物浦的那种忘情海风。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一个海洋民族,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些城市的近代发展史中读出的是列强的侵华史。中国可以有自己绚丽的“丝绸之路”,但却无法把郑和的西洋之路铺开。这些港口城市矗立着的那些西洋建筑的确很美,但却换不起中国人的本民族精神。中国历史上只存在着西安、洛阳、北京这种内陆的大城市,被城墙包裹在里面的人们根本望不到墙外的风景,那些“地方保护”的源头便在此了。上海的文化底蕴并不如一些人想得那么肤浅,它有自己的身后,只是没有容纳这么厚的内涵的时间、空间和眼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什么时候,上海有了“海”才会冲破人民广场上那座博物馆“天圆地方”的那种精神樊篱。相信,那时展出的,不仅只有中国古代才有的绚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