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医院男科:万园之园——圆明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0:26:24
            万园之园——圆明园圆 明 园 鸟 瞰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圆明园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不幸的是,这一世界名园于1860年10月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以后又经历了无数次毁灭和劫掠,一代名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圆明园犹如中国近代史的一部史册,具有撼人心魄的价值。站在西洋楼残石断柱前,人们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呐喊。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积极抢救、妥善保护、科学整修和有效利用圆明园遗址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重大的政治、历史及园林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一直是我们党、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多年努力,回收了原属圆明三园地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使用权,搬迁了园内全部住户和绝大部分驻园单位。2000年,《圆明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

1988年1月5日,圆明园遗址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遗址公园试开放。经过各级政府多年不懈的努力,遗址的保护整治工作取得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福海、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大景区,既有浩瀚的福海,又有亲切可人的湖泊,更有山水环绕的河溪,保持了水体的天然风韵;按原有的植物配置,形成了以松、竹、荷、柳为主题的植物景观。目前是市园林局评定的一级二类公园,并被首都综合整治委员会评为北京市文明旅游景区。春季的“踏青节”、夏季的“荷花节”、秋季的“菊花节”、冬季的游园会四季系列旅游文化活动形成特色。近两年,完成了含经堂遗址的全面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工程、圆明园唯一残存古建筑——正觉寺修缮一期工程。环境整治一期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初步完成了西部九洲清晏景区的试点保护,绮春园宫门区环境整治,长春园新改造的荷花区,栽植了精品荷20余种,开办了体现圆明园荷花文化的系列琴、棋、书、画节目以及“欢乐荷花宴”精品荷花美食。圆明园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昔日的皇家园林,今朝成了人民的游憩之地,同时又是一处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后被国家教委等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北京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命名为“北京市国防教育基地”。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委领导及北京市领导曾先后来圆明园遗址参加植树活动,体现了各级领导对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圆明园为什么叫遗址公园,就是让大家看到这颗灿烂的东方文化明珠,当年被外国强盗毁灭的惨痛历史,给人民以爱国主义教育。现在我们把她绿化起来,进行整建,就是要让全国人民和外国友人看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变化”。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以遗址为主题,形成了凝固的历史与充满蓬勃生机的园林气氛相结合的独特的旅游景观,既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价值,又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圆明园被毁的悲剧,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象征,圆明园的重生,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日益繁荣昌盛的见证。我们坚信一个充满绿色的圆明园必将成为绿色奥运的一颗明珠;一个基本完整的圆明园必将成为人文奥运的一个亮点。[1]

圆明园 - 名称由来

圆明园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园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法号“圆明”。

圆明园 - 历史发展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 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2]

圆明园 - 历史与现状

圆明园 地图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外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园于1860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

盛期圆明园 

北京西北郊一带具有山、泉、湖、沼之胜,历来是封建帝王及亲贵显宦缔构行宫苑园之所。至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社会经济有显著发展、国库充盈,清帝为了追求"宁神受福"的园居生活,从而在这一带兴起了空前规模的园林建设局面。

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年间,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右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长春园: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时,园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诸如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丛芳榭等。其后又相继建成茜园和小有天园。而该园东部诸景(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规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楼景区,长春园共占地一干亩。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为200座。 

绮春园:早先原是恰亲王允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赐大学士傅恒,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后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 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圆明园大宫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后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然而,正是这座举世名园,竟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的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遗址保护及整修 

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在十年动乱中,遗址虽然遭到过 一些破坏,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园子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尤其是1976年ll月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圆明园园史展览馆,自1979年11月举办以来,至今累计接待中外观众近400万人次,其中十分之一为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国衰园毁,盛世兴园。在中华大地振兴之际,圆明园遗址迎来了新的春天。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在中央改革精神推动下,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备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两年动土方4O万立方米,使ll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本恢复原貌,其中水面55公顷。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6年来,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圆明园的兴衰荣辱,是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遗址公园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但它却是圆明园百年残毁史的重大转折,是名园复苏的历史性开端。也揭开了首都园林发展史新的一页,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象征。 

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整修建设,又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进行了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完善提高了福海、绮春园两景区的绿化美化、园路桥涵和服务设施。二是园林遗址的清理整理水平有明显提高。这两个景区已有蓬岛瑶台、涵虚郎鉴、观澜堂、别有洞夭、涵秋馆、天心水面、凤麟洲等十余处遗址,清运碴土,廓清石建基址,整理临水台基,界定遗址范围,立石镌刻盛时图景,供游人凭吊。三是择要修复了几处景点,如绮春园的仙人承露台、碧字和浩然亭,福海别有洞天的四方亭等。四是全面补砌了绮春园东半部的河湖自然石驳岸,计4,960延长米。五是全面清理整理了西洋楼遗址的西半部,清运碴土16,000立方米,廓清谐奇趣、蓄水楼、养雀宠、方外观、五竹亭、海晏堂等各座古建基址及喷水池,并归位大批台基柱壁等石件。六是从1992年12月起,全面整修长春园山形水系,至1994年4月基本竣工。共动土方20多万立方米,浚挖河湖水面28公顷,整砌石驳岸9,500延长米,整理山形42座,使该园山形水系均基本恢复原貌。并整理了海岳开襟、思永斋、流香诸、得全阁、鉴园、狮子林等处园林遗址和临水台基;挖掘复位乾隆御题匾诗刻石31件;种植各类乔灌木35400余株(丛),栽种莲藉藕10公顷。至此,圆明三园整个东半部(200公顷)已初步连片建成遗址园林。如今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已是山青水碧,林木葱茂,花草芬芳,景色诱人。它既富于遗址特色,又具备公园功能,是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人民群众游憩的好去处。 

由国家与园内农民联合建园这一形式,经数年过渡,全面开辟遗址公园的条件渐趋成熟。按照首都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遗址公园建设步伐,国家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将园内原以土地谋生的农民转为非农业人口,并安置其劳动力从事园林建设。这就为在圆明三园范围内全面建设遗址公园、保护文物古迹创造了全新的条件。今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圆明园遗址定将建成一处别具特色的游览胜地,更好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圆明园 - 遭遇浩劫

圆明园局部复原图

 至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2次鸦片战争。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迟迟不定战守之策。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

圆明园于咸丰十年,即1860年的10月,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页屈辱史。

2010年,英国、法国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两个文物强盗,英国法国火烧圆明园同时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文物毁灭罪行。英国法国创造了两项无耻的世界之最。   

抢劫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圆明园可抢的东西实在太多。据一个英军目击者称,在整个法军营帐内满堆着很多装潢异常华丽的各色钟表,在士兵的帐篷周围,到处都是绸缎和刺绣品。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国二等带兵官,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英法侵略者究竟抢走了圆明园多少宝物,由于园内的陈设什物及其帐目都一并被抢毁一空,所以已永远无法说清。以下资料或许可藉以管中窥豹。清室史料表明,圆明园内当时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即达441件,劫后幸存的只有一件大钟。事后查缴被土匪抢走和侵略军“委弃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达1197件,这充其量只不过是园内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实际上,被英法侵略军抢走和破坏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实属无价之宝。这摧残人类文化的滔天大罪,实在令人发指!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

火烧圆明园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劣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据有关材料记载,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圆明园陷入一片火海的时候,额尔金得意妄行地宣称:“此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放火的主使者把这种行径看作了不起的业绩,而全世界的正直人们却为这野蛮的罪行所激怒。雨果在1861年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段话代表着千百万正直人的心声。

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

衰败过程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动的用车或者牲口拉,实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坏!那群没人性的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

1900年八国联军[这八个土匪强盗是: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 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

至此,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面目全非。

圆明园 - 历史

圆明园

 康熙时期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时期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亩。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时期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咸丰时期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同治时期以后
同治年间(1750---1949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后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 - 园林建筑

圆明园

 建筑特色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 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 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 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 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 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 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 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 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 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 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 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水主题特征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园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开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莱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相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皇帝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嶙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在福海四岸另外还建有十多处园林佳景。福海,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约35公顷,相当于北海公园的水面。这里水面开阔,景色秀丽,每于端午佳节,在此举行大型龙舟竞渡活动。七月十五日夜,清帝于此观赏河灯。冬日结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赏游。福海实际上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

建筑的集全国之大成特征

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全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胜水、名园胜景,就让随行画师摹绘成图,回京后在园内仿建。据不完全统计,圆明园的园林风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处。杭州西湖十景,连名称也一字不改地在园内全部仿建。正所谓: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乾隆皇帝南巡之后,在圆明园先后仿建有四处江南名园。其中之一即福海西北的安澜园。乾隆二十七年南巡时,曾以海宁的陈氏隅园作为行馆,并赐名“安澜园”。乾隆皇帝很喜欢该园结构佳妙,回京后就在圆明园四宜书屋左右,仿其位置进行改建和增建。园成之后,也题名叫“安澜园”,当时仿建的另外三处名园,都在长春园内。一处是乾隆二十三年,在思永斋东院,仿照杭州西湖汪氏园而建的小有天园;一处是乾隆三十二年,仿照江宁(即南京)瞻园而建的如园;一处是乾隆三十七年,仿照苏州著名园林而建的狮子林。如园和狮子林,都分别有16个以上风景点。圆明园的西峰秀色,是雍正、乾隆二帝每于七月初七,设七夕巧筵的地方。这里可远借西山景色,河西岸有一组叠山,松峦峻峙,山涧之中瀑布飞流急下。在此近观仰视有如庐山的峻峙气势,取名叫“小匡庐”。坐石临流,仿自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建于雍正朝,俗称流杯亭。东晋王羲之等文人雅士,曾于永和九年三月三(即上巳日),会于会稽兰亭,曲水流觞,赋诗修楔(祭祀活动),被传为佳话。圆明园的这座兰亭,在仄涧中,奇石峭列,激波分注,建有三开间的重檐敞亭。乾隆四十四年,收集到历代书法名家“兰亭序”帖6件,再加上大学士于敏中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手迹,合为“兰亭八柱册”。乾隆皇帝让把此亭改建为八方,并换成石柱,每柱刻一帖,这就是著名的圆明园兰亭八柱。廓然大公,后来也总称双鹤斋,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这一景的北半部,是乾隆中叶,仿照盘山静寄山庄的云林石室的山石,叠石而成的。嘉庆诗赞“双鹤斋”:结构年深仿惠山,名园寄畅境幽闲。曲蹊峭茜松尤茂,小洞崎岖石不顽。人们知道颐和园的谐趣园,是仿惠山寄畅园建的,其实,当时在圆明园也仿建有寄畅园。只是两次仿建意境各有千秋。武陵春色,摹写的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艺术意境。建自康熙末年,雍正朝时叫桃花坞,曾是弘历读书的地方,书室叫“乐善堂”。此景,号称有山桃万株。苏州阊门内旧有一处桃花坞,相传是唐伯虎的故居。圆明园的桃花坞,虽然袭用其名,但桃花之盛远不是吴下所能相比。

建筑的造型特征

圆明三园共有一百余处园中园和风景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一百景。集殿堂、楼阁、亭台、轩榭、馆斋、廊庑等各种园林建筑,共约16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平方米。园内的建筑物,既吸取了历代宫殿式建筑的优点,又在平面配置、外观造形、群体组合诸多方面突破了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形式多样。创造出许多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极为罕见的建筑形式,如字轩、眉月轩、田字殿、还有扇面形、弓面形、圆镜形、工字形、山字形、十字形、方胜形、书卷形等等。加之在园林布局上,因景随势,千姿百态;园中各景又环环相套,层层进深,形成了丰富多彩、自然和谐的整体美。法国传教士王致诚,曾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圆明园的建筑,形式变化较多,而且参差不齐,不落窠臼。它的每一座小的宫殿,都仿佛是按照奇特的模型制成的,像是随意安排的,没有一座与其他一座雷同。一切都如此饶有兴趣,人们不能在一览之下,就领略这幅景色,必须一点一点地仔细研究它。

建筑的宗教特征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宫为九间,正脊重檐歇山,以黄色琉璃瓦覆顶,是园内体量最大的一个建筑物。周围有乔松偃盖,中轴线南端有两对华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方壶胜境,位于福海东北海湾岸边,是按照幻想中的仙山琼阁建造的,据史料记载,这里供奉有2200多尊佛像,有30余座佛塔。这处建筑的前部底座以汉白玉砌成"山"字形,伸入水中。整个建筑体态庞大,金碧辉煌。每当清晨薄雾初起,该建筑在烟雾中时隐时现,宛如琼阁瑶台一般。这处建筑的格调和气势,是中国现存园林建筑中所少见的。舍卫城,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建筑。据说是仿照古代印度桥萨罗国都城的布局建造的,城内共有殿宇、房舍326间。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达数十万尊。圆明园遭劫掠焚毁,仅此一处所造成的损失,无论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艺术价值,都是难以用数字估量的。

圆明园建筑的评价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乾隆皇帝说它:“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而且在世界园林建筑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文豪雨果于1861年有这样的评价:“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位置与规模
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 、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博物馆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0月18日-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闯入院内,把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曾经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3]

圆明园 - 园林特色

圆明园复原图

 概述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 圆明园

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其余地区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海宁的安澜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苏州的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祭祀祖先的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莱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主要景致

大宫门:大宫门共5间,南向,门前有大型月台,东、西朝房各5间;房后另有曲尺型拐角朝房各27间;东为宗人府、内阁、礼部、吏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銮仪卫、东四旗各值房;西为户部、刑部、工部、钦天监、内务府、光禄寺、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御书处、上驷院、武备院、西四旗各值房。

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勤政亲贤殿: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窗外抱厦内围有木屏,与明间相隔,较为隐秘。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养心殿的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单独接见大臣,批阅殿试考卷的地方。暖阁的北墙上悬挂着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勤政亲贤”匾下的屏文是乾隆皇帝的诗篇。

一心奚所托,为君止于仁。

二典传家法,敬天及勤民。

三无凛然奉,大公何私亲。

四序协时月,熙绩在抚辰。

五事惟敬用,其要以备身。

六府赖修治,其施均养人。

七情时省察,惧为私欲沦。

八珍有费甘,念彼饥饿伦。

九歌扬政要,郑卫漫亟陈。

十联书屏扆,式听师保谆。

最大的建筑——勤政亲贤殿,位于西面一套院落中,它前面有宫门和垂花门,垂花门内是一个大院落,勤政亲贤殿就居于这座院落的正北。

“勤政殿”是一座面阔四间的大殿,里面显得特别宽阔。殿内正中设有皇帝的御座,御座后面是一具高大的屏风,屏风上有乾隆帝弘历手书“无逸”二字。殿内撰满了紫檀雕镂的桌椅,其雕镂的花样有岁寒三友、花卉翎毛、山水人物,割工精巧,造型逼真。椅子和床榻上铺着绣有五爪金龙的黄缎子椅披和垫褥。殿内房间的间隔,全是精雕细镂的紫檀壁板,御座两旁设有书架和存放卷册典藉的书柜。乾隆时期,弘历在这里批阅奏章,召见臣僚。夏天,为避暑热乾隆又把办公和进餐的地方由“勤政殿”搬到殿东的“芳碧丛”,因为芳碧丛前面庭院里奇石林立,翠竹掩吹,凉爽宜人。芳碧丛的北面也是—个大院落,院中假山石、湖石很多,又种有芭蕉海棠等富有南国情趣的观赏花木。庭院中,常常可看见珍贵的丹顶鹤在石间花术丛中剔翎摆翅,悠然自乐。两边廊屋檐下的精致雀笼里的各种珍禽,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声。

九州清晏: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寝宫;道光十六年,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时被火焚烧;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长春仙馆:长春仙馆,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长春仙馆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门3间,正殿5间。

 镂月开云: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捕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三十一年,又亲题"纪思堂"匾额;院内植各色牡丹数百株。

碧桐书院:碧桐书院,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位于后湖东北角,是一座书房。

上下天光:上下天光位于后湖西北,为两层楼宇,登楼可尽览湖光水色。

杏花春馆:杏花春馆位于上下天光西面,馆舍东西两面临湖,西院有杏花村,馆前有菜圃。

坦坦荡荡:坦坦荡荡紧靠后湖西岸,是圆明园中专设的养鱼区,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大水池。

万方安和:万方安和位于杏花春馆西面,建于水上的字形大型殿堂楼宇,有33间。

 山高水长楼:山高水长楼位于坦坦荡荡西面,为一座西向的两层楼房,上下各9间;前环小溪后拥连岗,中间地势平坦,是专门设宴招待外藩之处,也经常举行比武赛箭。

同乐园:同乐园位于后湖东北面,是园中最大的戏台,有清音阁3层,宽10丈,下层设演特技的机轴;南有化妆室5间,北有观戏楼5间;乾隆间每年从正月十三起在此举行酬节会,连日宴赏宗室王公及外藩陪臣并赏听戏,每逢皇帝生日,也在此演戏庆祝数日。

安佑宫:安佑宫位于圆明园西北隅,建于乾隆七年,完全仿建故宫太庙,殿内曾陈列康熙、雍正、乾隆遗像

水木明瑟:水木明瑟位于后湖以北小园集聚区中央,仿扬州水竹居,内设水力土风扇,是园中最早的观水法。

 舍卫城:舍卫城位于水木明瑟东面,是园中专门开辟的一座小城镇,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首都的城池布局而建,是供奉各种佛像和收藏佛经的地方。城廓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宽,四周筑有城墙,共辟4门。城内街道呈十字形,内建殿宇、房舍共326间,用游廊相连接;还建有数座金碧辉煌的牌楼。城前专门开设一条贯穿南北的买卖街,称苏州街,由宫中太监扮作商人开市叫卖,法国教士王致诚对买卖街有比较详尽的记载。

文源阁:文源阁位于水木明瑟北面,原称四达亭,乾隆南巡浙江后,仿照宁波的明代藏书楼天一阁改建,专门贮藏《四库全书》。

廓然大公:廓然大公亦称双鹤斋,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诗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

西峰秀色:西峰秀色号称园中小庐山,仿照江西庐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观鱼,仿照杭州西湖胜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摆设巧宴盛会。

四宜书屋:四宜书屋位于廓然大公东北面,有殿堂5间,正殿称安澜园,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湾畔海宁一陈姓隅园改建。

北远山村:北远山村位于大北门内偏东,稻田遍布,各房舍名称都与农事有关,呈现浓郁田园景色。

方壶胜境:方壶胜境位于福海水面东北隅,为一座巨大的山字形楼宇。

蓬莱瑶台:蓬莱瑶台位于福海中央,共有三个岛,结构和布局根据古代画家李思训的“仙山楼阁”画设计;宫门3间,正殿7间,殿前东列畅襟楼,西列神洲三岛,东偏殿为随安室,西偏殿为日日平安报好音;东南面有一渡桥,可通东岛,岛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西北面有一曲桥,可通北岛,岛上建殿宇3间。

 接秀山房:接秀山房位于福海东南隅,内部装饰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银、宝石、象牙等,这些奇珍异宝上都镂刻着山水、楼阁、人物、花木、虫鸟。这种装饰,从设计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周姓工匠所创始,故称周制,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平湖秋月:平湖秋月位于福海西北隅,造型上融汇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双峰插云的精华。

 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位于福海西岸同乐园南面,正殿一排5间,仿照杭州西湖曲院改建,跨池还有一座9孔大石桥。

淳化轩:淳化轩位居长春园正中的主体建筑,建成时适逢《重刻淳化阁贴》竣工,遂将刻板嵌于左右廊的廊壁上,轩并由此得名。《重刻淳化阁贴》刻板144块,共10卷,汇集历代名家99人的真迹;刻成后又拓400部,分赐皇室宗亲、大臣以及直隶、山东、浙江各行宫和名胜地。淳化轩因此成为北京地区 著名碑林。

海岳开襟:海岳开襟建于水池中,台基为圆形,上下两层,汉白玉石凭栏围绕。台上建3层楼宇,下层为海岳开襟,南檐题“青瑶屿”3字;中层为得金阁,题“天心水面”4字;最上层题“乘六龙”3字;台的四面各设牌楼一座。在圆明园的所有楼阁中,这组建筑最为豪华。

狮子林:狮子林位于长春园东北隅,乾隆皇帝游苏州后,仿建苏州狮子林,先建8景,后续8景,共16景,形成一组别致的小园景区。

如园:如园位于长春园东南隅,乾隆三十二年南巡至江宁(今南京市)后,仿照明代大将徐达的瞻园建置。

谐奇趣: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海晏堂: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 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次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本来是以欧洲风格的裸体女人像,但乾隆皇帝觉得裸体女人不和中国的风俗就改为十二生肖铜像,用青铜制造。

 大水法: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喷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十八根铜管于,也都一齐喷水。当年,皇帝是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一组喷泉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瞻仰”过水法奇观。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观水法:观水法位于远瀛观中轴线南端,主要建筑有安放皇帝宝座的台基,后面立高大的石雕围屏风,两边设巴克鲁门,门两侧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喷水的水池。池旁依势设置各种兽类,呈半圆形,表示兽战和林中逐鹿等游戏;喷水的管口安装有时钟,根据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用12种动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个时辰,每隔1时辰便有1兽的口中向池内喷射水。

万花阵:万花阵亦称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用四尺高的字图案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太监、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

线法山:线法山和线法墙之间,有一条方河,在线法墙下设水箱,置威尼斯城的模型于水箱中,皇帝坐在线法山上观望。

圆明园 - 园林收藏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皇家博物馆,收藏极为丰富,堪称文化宝库。雨果曾说: “即使把法国巴黎圣母院所有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煌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陈设豪华精美,收藏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描述,“园中富丽辉煌之景象,非予所能描色揣称,亦非欧洲人所能想见”。“各种宝贵的珍品,均积聚于此皇家别墅,千门万户之中。”上等的紫檀雕花家具、精致的古代碎纹瓷器和珐琅质瓶盏,织金织银的锦缎、毡毯、皮货、镀金纯金的法国大钟,精美的圆明园总图,宝石嵌制的射猎图,风景人物栩栩如生的匾额,以及本国其它各种艺术精制品和欧洲的各种光怪陆离的装饰品,应有尽有。

圆明园内收藏有极为丰富的图书文物,现仅举几例。文源阁是仿照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藏书楼,为著名的皇家北四阁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阁中收藏乾隆钦定《四库全书》和康熙《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收书3400余种,有近8万卷,36000余册。因《全书》篇帙浩瀚,当时又择其尤要者,编成《四库全书荟要》,计12000册。《荟要》共抄两部,一部贮在故宫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长春园含经堂的东厢“味腴书室”。另外,含经堂还有一外著名文轩——淳化轩,是专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阁帖》摹版而建的。《阁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献之乃至苍颉、夏禹、孔子等99人的书法名迹。帖分十卷,是我国的第一部大型丛帖,被誉为诸帖之祖。乾隆年间,根据《阁帖》的北宋"初拓赐本",经过精审更定之后,进行钩摹刻石。历时三载,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将所摹刻的144块帖版,镶嵌于淳化轩前的24间左右回廊之中。这就是著名的《乾隆重刻淳化阁帖》。不用说圆明园劫毁时,园内收藏的《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摹版等珍贵图书文物,都未能幸免于难。这从一个侧面可反映出帝国主义侵略者火烧圆明园,对人类文化所造成的巨大破坏。

 当然,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圆明园如此之大,又是由几朝皇帝陆续扩建、改建的,加上封建帝王腐朽意识的影响,无论由哪个角度看,也还是有不足的。但是,就总体而言,圆明园确实是一座非常出色的优秀园林。可以说,它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

圆明园 - 艺术特色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着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此外,圆明园也是除紫禁城外帝王居住过最多的地方。[4]

圆明园 - 大事记

圆明园

 2002年

年初,管理处在绮春园和二宫门至福缘门的主干线两侧铺设了喷灌设施。不仅节约了绿化养护水,而且实现了对草坪的科学养护,更为园内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2月12日—18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七),由海淀区政府主办、圆明园管理处、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和海淀区旅游局承办的“新北京、新海淀”圆明园新春游园会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行。活动以冬季自然景观为基本依托,宣传北京及海淀的建设和发展,展示高科技园区的风采,展示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以文艺演出、游艺娱乐、商业服务、科普展示为主要内容,集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知识性为一体,为广大群众营造一个“欢乐、喜庆、祥和、益智”的节日休闲娱乐场所。共接待中外游客6万人次。 

4月5日—5月10日,圆明园举办踏青节活动。本次活动共接待游客23万人次。

“五一”前夕,市旅游局对24个主要旅游景点进行环境质量测评。圆明园遗址公园仅次于天坛公园,名列第二位。

4月,圆明园旅游服务公司购买4辆电瓶车,开通从三园交界处到遗址景区的运行路线,极大方便了游客尤其是老人、小孩的游览。到年底共接待游客4万余人。

4月20日,海淀区代区长周良洛在副区长赵建忠、政府办主任于军及区文化委员会、区旅游局等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到圆明园进行调研。在听取了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隗宝善的工作汇报后,周良洛代区长就圆明园遗址保护及遗址公园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5月16日、17日,在达园宾馆举行了 “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市文物局、首规委、海淀区及圆明园管理处的领导以及徐苹芳、汪原平、孙凤岐、杨鸿勋、秦佑国、郭黛姮、晋宏逵、吕舟、王有泉、郁金城、靳枫毅等十几位专家。“专项规划”是圆明园管理处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批复》文件的精神,分别委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圆明园遗址古建复建部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就圆明园遗址考古发掘部分与保护及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就圆明园山形水系整修部分制定专项规划。该会议是第一次对“专项规划”进行论证,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以便对规划进行充实和补充。

5月22日,吴守伦、高扬等10余位市、区人大代表对圆明园驻园单位搬迁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听取了汇报。市政府办公厅联络处、市文物局文保处和海淀区有关单位领导陪同考察。

5月30日,甘英、李伯康等20余位市政协委员对圆明园含经堂、正觉寺遗址及西半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听取了汇报。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副局长孔繁峙、区政协主席王珍明、常务副区长许健等有关领导陪同考察。

6月15日,北京邮电计算机学院90余名大学生在圆明园大水法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

6月15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内举行了北京高校第二届国防教育月定向越野赛。共有14所院校的16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市教委、市军训办公室和国际定向越野组织中国办事处的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

6月中旬,120块由圆明园管理处自己设计制作的指示路牌及警示牌在公园主要路口、绿地、遗址区亮相,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参观游览。

7月3日、4日,在圆明园管理处召开了第二次“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论证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首规委、海淀区及圆明园管理处的领导及汪之力、何重义、徐苹芳、李准、宣祥鎏、晋宏逵、罗哲文、王金鲁、付清远、杨鸿勋、韩扬、曾昭奋、柯焕章、王炜钰、谢辰生等十几位专家。与会专家再次对规划进行论证,并提出一些建设性和指导性意见。

7月7日,由圆明园管理处公关科和蓝图伟业旅游公司共同组织的“我到北京上大学”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大水法遗址举行。来自全国的一万余名小学生参加了活动,整个夏令营活动将持续到8月底。

7月10日—8月20日,圆明园公园举办第七届荷花节。此次荷花节除千亩荷花可供游人观赏外,还新增了“水上赏荷”、“鱼鹰捕鱼”、“神奇花卉跳舞草”等项目。荷花节共接待游客20万人。

8月8日,北京市委常委朱善璐、副市长张茅、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市文物局副局长孔繁峙等领导在海淀区代区长周良洛、区委副书记申建军、副区长张宗林、区长助理李松波、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刘鸿、区文委主任高玉萍、区旅游局局长古红梅、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隗宝善的陪同下到含经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察并听取了隗宝善主任关于遗址保护工作情况的汇报。

9月2日,刘敬民副市长来海淀区进行调研,在皇苑大酒店听取了《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方案的汇报,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9月20日—10月20日,圆明园举办“秋游圆明”活动。共接待游客24万人。

9月29日,在文博大厦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召开了《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评审会。参加评审会的专家有:罗哲文、王世仁、余鸣谦、付清远、陈同滨、张忠培、徐苹芳、晋宏逵、周维全、黄景略等同志。《圆明园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得到与会专家的基本肯定,没有出现“颠覆性”意见。

26. 11月13日,代区长周良洛在圆明园管理处主持召开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专题会议。常务副区长许健、副区长赵建忠、区长助理李松波以及有关部委办局和圆明园管理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圆明园管理处《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整治工作基本情况和构想》的情况汇报,对近几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指示要把圆明园遗址保护好,把遗址公园建设好,力争在2006年基本建成遗址公园,并全面对社会开放。

年内,将长春园与圆明园围墙之间的中路向北延长230米,复建为园内的主要交通干线,道路宽为6米,两侧种植遮荫落叶乔木,铺装方砖路面3050平方米,地下管道设施230延长米。

年内,委托海淀区水利局对绮春园畅和堂西南角的进水口进行增扩,在保留原有管线的基础上,新埋设一道1050mm口径供水管线,基本解决了湖面进水慢的问题。 

12月13日,在圆明园管理处多功能厅举行了圆明园正觉寺修缮工程招投标会。经过评标小组评定,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中标。圆明园唯一残存的古建筑正觉寺的修缮工程于2002年12月15日开工。

2001年

3月27日,汪光焘副市长到圆明园管理处现场办公,就驻园单位搬迁、园内绿化、文物保护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

4月,圆明园管理处委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圆明园内含经堂遗址进行全面系统地考古发掘,至11月17日发掘展陈工作告一段落,共发掘遗址面积近15000平方米。9月28日-11月10日考古发掘现场对游人开放,首开开放式考古之先河,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接待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5万余人次。

4月29日,在圆明园遗址公园绮春园宫门广场举行了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爱祖国,爱圆明"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日活动。活动采用展板、图片形式,通过今昔对比展示遗址公园的建设成就,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海淀区委、区政府有关单位和共建单位的解放军官兵、小学生及本园职工800余人参加了活动。

7月13日-8月26日,管理处举办了圆明园第六届荷花节。

8月21日-9月2日,由圆明园管理处团委和培黎大学学生组成的大运会志愿者服务站共接待了来自澳大利亚、芬兰、新西兰、墨西哥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名大运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及大运会官员,接待咨询大运会售票地点及比赛场馆32人次。志愿者热情细致的服务给运动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15日,首都29所高校两千多名大学生代表在圆明园大水法前举行了以"勿忘国耻,强我国防,振兴中华"为主题,声势浩大的国防教育日宣传活动。副总参谋长钱树根、总政治部副主任唐天标、总后勤部副部长温光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徐锡安、副市长张茅等参加了活动。

10月18日,圆明园管理处与中国圆明园学会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内共同举办了圆明园罹难141周年纪念活动。

10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视察了圆明园含经堂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并观看了遗址出土文物展览。 

11月5日至7日,为进一步做好含经堂遗址的发掘保护及展示工作,圆明园管理处组织文物、考古、园林及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在达园宾馆会议室召开了"含经堂遗址保护方案讨论会",研究探讨含经堂遗址的冬季及长期保护、展陈等相关问题。北京市副市长汪光焘同志和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同志到会并作指示。

11月16日,12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含经堂遗址,并听取遗址发掘和出土文物情况汇报。

11月25日,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在市文物局局长梅宁华陪同下,到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现场视察,并听取了市文研所的遗址发掘与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原驻圆明园唯一残存的古建筑--正觉寺内的长城锅炉厂于年底迁出,该厂的300多名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转入圆明园管理处管理。

圆明园围墙复建工程年内完成2816延长米,初步形成圆明三园的整体保护格局和基本框架。

2000年

1月28日上午,在圆明园广场举行了"中华振兴世纪鼎"落成剪彩仪式。

3 月9日上午,汪光焘、刘敬民副市长在我处多功能厅主持召开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专家评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参加会议的有文物、建筑、园林、绿化等各方面的专家。

3月20日,经区政府批准,圆明园遗址公园自3月20日起对公园门票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价格为: 
①、绮春园宫门、长春园东门、长春园二宫门及圆明园西门成人票价为10元/人次;大、中、小学生凭学生证(含外地学生证)半价。月票每人15元/月;1.2米以下儿童免费。
②、遗址景区(含大水法、展览馆、迷宫)成人票价为15元/人次;大、中、小学生5元/人次;1.2米以下儿童免费。

7月11日,在大水法遗址景区举行了由来自全国1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阳光世纪夏令营"开营式。

7月28日至10月18日组织进行了以"洗雪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圆明园罹难140周年祭"系列文化活动。

8月1日,第81次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9月29日,国家文物局做出了《关于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批复》,及对《规划》做部分调整的意见。

9月底,圆明园网站正式开通,注册域名"www.yuanmingyuanpark.com"、"www.yuanmingyuanpark.com.cn"。网站主要内容包括公园历史与现状、遗散文物介绍及圆明新闻、专家论坛等十五项内容。

圆明园遗址公园分两期对分布在遗址范围内近30个居民点的共计615户居民进行拆迁。一期拆迁自1999年12月6日开始,至当年年底结束,共涉及172户。二期拆迁自今年9月1日开始,共涉及443户,截止到年底,圆明园遗址区内的全部住户均已迁出。拆迁总费用为2.7亿元,拆除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

9月13日-10月20日,由14人组成的文物普查小组对圆明园遗址公园石刻以及三园周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普查面积达全园面积的80%以上。

1999年 

2月16日-2月22日,举办第二届春节游园会。 

4月5日-5月5日,举办第九届踏青节。

4月27日,成立圆明园消费者投诉站。 

5月4日,共青团中央组织1000名中学生在大水法遗址前举行了"弘扬五四精神,争做世纪栋梁"成人宣誓仪式。

6月3日,在大水法遗址举办了由首都1000名少年儿童参加了"迎澳门回归"信封绘画活动。 

7月10月-8月20日,举办第四届荷花节。

8月25日,在圆明园福海酒家多功能厅,汪光焘副市长主持召开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论证会。出席会议的专家、领导有:汪之力、郑孝燮、张开济、徐苹方、李准、王世仁、王金鲁、邵华玉、梅宁华、柯焕章、姚莹、孔繁峙、王鸿年、吴淑琴、石晓东、许健、李松波、黄晓堤、严德根、隗宝善、潘守文、王宝林、宗天亮等。 

10月1日,国庆50周年焰火晚会在圆明园福海景区举行。

10月28日,举办了曾宪梓先生捐资修复圆明园围墙纪念碑揭幕仪式。 

11月8日,举办了由团中央、中国妇联主办的,全国各地500对青年参加的"中华青年与祖国同喜"世纪婚礼。

11月10日,圆明园内住户搬迁工作正式启动。 

1998年 

1月28日-2月4日,举行"过大年"--首届圆明园春节游园会。

4月1日-5月31日,福缘门至圆明园长春园宫门污水管线工程竣工。 

4月4日-5月10日,举办第八届踏青节。

7月10日-8月20日,举办98年圆明园第三届荷花节。

9月9日,法国凡尔赛宫景观艺术考察团一行5人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参观考察。 

9月12日-10月20日,举办第七届菊花节。庆祝圆明园开园10周年。 

10月30日,欧盟主席夫人及其陪同人员一行五人来园参观游览。 

11月27日,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北京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北京市国防教育基地"。

1997年 

3月16日,中央军委、驻京部队、武警部队在圆明园遗址寒山景区东侧举行义务植树活动。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张万年、迟浩田和中央军委委员于永波、王瑞林等78位将军和军职以上领导参加植树活动。 

5月,圆明园遗址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4月5日-5月15日,举办第七届踏青节。 

5月11日,在圆明园遗址西部藻园景区,举办了北京市国家机关系统植树活动及"香港回归纪念林"揭幕仪式。 

6月7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办公厅、市文化局和海淀区委主办,以"迎回归、颂祖国"为主题的北京市第十五届"五月的鲜花"群众歌咏活动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区举行。 

6月8日-7月12日,由海淀区政府主办的"一代名园情系香港,普天同庆喜迎回归",圆明园大型灯会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行。 

6月2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秘书处、中国少年会服务中心、北京上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承办的"百面大鼓庆回归、盛和宝鼎献祖国"活动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内大水法景区举行。 

7月15日-8月31日,举办以"一代名园逢盛时,千亩荷花庆回归"为主题的"圆明园第二届荷花节"。 

长春园修建了三座四方亭(听松亭、观荷亭、饮绿亭)和三座桥(翠鸟桥、未名桥、长春桥)。 

10月5日-1998年3月12日,福海清淤及整修一期工程完成。

11月1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隗宝善的陪同下参观了圆明园遗址。 

1996年 

2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圆明园视察。 

4月1日-5月20日,举办圆明园第六届踏青节。 

4月20日,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吴仪在市园林局魏广志局长、市长助理郑一军、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隗宝善等同志的陪同下,视察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近几年的建设情况。 

7月1日-8月20日,举办"圆明园首届荷花节"。 

7月26日,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在首规委赵知敬的陪同下视察了圆明园遗址公园。 

8月5日,日本公园绿化协会副会长平野侃三先生一行14人来圆明园参观考察。 

9月10日-10月20日,举办"96金秋游圆明"活动。 

11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圆明园遗址公园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1月25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刘奇宝在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副局长马自树和市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同志的陪同下,考察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的现状。 

12月6日,市政府秘书长蓝天柱、市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孔繁峙、王金鲁、文物处长处长陈旭、海淀区区长张茅等同志到圆明园考察。  
 
1995年 

4月7日-5月8日,举办圆明园第五届踏青节。

5月12日,韩国总理李洪久参观了圆明园展览馆和大水法遗址区。

8月21日-10月20日,举办"圆明园金秋游园会"活动。 

10月18日,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在圆明园管理会议室举行纪念圆明园罹劫135周年。

1994年

1月8日至2月14日,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首届圆明园冰雪迎春游园会。

4月2日,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到圆明园遗址公园海岳开襟北岸参加北京义务植树日活动。参加植树的还有:丁关根、田纪云、李岚清、李铁映、杨白冰、钱其琛、温家宝、王汉斌、任建新、宋健、李贵鲜、罗干等领导人。种植了山松、白皮松和柳树共80株。 

4月9日-5月8日,举办圆明园第四届踏青节。

5月22日,圆明园盛时微缩模型展室正式对外开放。

6月15日,在北京日报社举行"北京名胜系列艺术摄影比赛"圆明园艺术摄影评奖会。 

7月15日-8月21日,举办"圆明园消夏游园会"。 

8月18日,在市文物局考古所的指导下,开始对藻园景区进行遗址发掘清理工作。 

9月15日-10月15日,举办"94圆明金秋游园会"活动。 

10月至12月,圆明园藻园景区内的35户居民迁出。

1993年

1月5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管理处主任等领导同志陪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办事处武井魂·森木晟先生在圆明园遗址公园参观视察。 

4月9日-5月8日,举办圆明园第三届踏青节。 

5月,圆明园管理处将圆明园遗址西部土地使用权征回,将1014人转居,并安置劳动力589人,超转人员162人,劳动力于6月1日报到上班。 

9月21日-10月18日,由海淀区政府、市园林局等联合主办"圆明园第二届菊花节"。 

12月18日,著名爱国人士、全国人大代表、香港金利来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为保护圆明园遗址捐款800万元人民币仪式在钓鱼台举行。 

1992年 

4月10日-5月10日,举办首届圆明园踏青节。

7月7日至9月25日,由区文化文物局、旅游办和圆明园管理处共同举办的"首届圆明园之夏喷泉游园会"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行。 

9月25日-10月25日,举行由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圆明园菊花节"。 

1991年 

4月6日-5月2日,举办首届圆明园踏青节。

8月24日-10月3日,举办"首届中华民俗风情百乐艺术节"。13支民俗风情表演队参加。副委员长阿沛o阿旺晋美、寥汉生等参加了开幕式,由副市长何鲁丽主持。 

9月,《圆明沧桑》图书出版。

1990年

4月16日,根据市人民政府京政地字[1989]159号文件精神,圆明园管理处征地3000亩,农转非人数为1528人,安置农转工708人,并于4月16日到管理处报到上班。 

9月15日-10月10日,举办了"亚运之光圆明园科技灯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市领导吴仪、何鲁丽、李志坚等参加了开幕式。 

9月18日晚7时,海淀区团委在圆明园举行了"梦醒圆明"为主题的亚运火炬交接仪式。 全国首届聋、盲童夏令营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举行开营仪式,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李德生、全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出席。 

10月17日,圆明园学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圆明园罹劫130周年纪念会,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澜涛等300余人出席。 10月27日,大型文史记录片《圆明沧桑》首映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影片题写了片名。 

1989年 

4月4日在圆明园宫门广场举行了"我爱北京山和水"活动揭幕仪式。

4月7日,圆明园首届书市活动开幕式。 

7月10日-8月30日,举办"圆明园科技夏令营活动"。 

9月14日-10月9日,市旅游局、市园林局、海淀区政府举办了"圆明园之秋喷泉游园会"。 

1988年 

1月13日,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向社会正式开放,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及市局有关领导参加了开放典礼。 

9月22日-10月17日,由海淀区政府和北京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办"金秋科技灯会"。万里委员长与中外游客一同观赏灯会。 

1987年 

7月19日,匈牙利执政党政治局委员在中联部外事接待办同志陪同下,来园参观了圆明园展室、大水法遗址区。

1986年 

4月26日,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市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委员会"。陈昊苏副市长任主任委员,史定潮区长任常务副主任委员,汪之力、张还吾、陈向远任副主任委员。 

1985年 

6月30日,福海景区游船下水,正式向游人开放。 

1984年 

5月22日,圆明园管理处经市政府批准为区属局级单位。

10月23日,经区政府批准成立圆明园联合开发公司。 

12月1日,在海淀影剧院召开"中国圆明园学会"正式成立大会,由魏传统任会长。会后,在圆明园福海景区举行了开工典礼。 

1707年(康熙46年)
圆明园为康熙皇帝赐给其皇四子胤禛的一座花园,位于海淀后华家屯,占地范围约千亩左右。是年,康熙皇帝亲临该园进宴。

1719年
胤禛赋《园景十二咏》。后湖景区的牡丹台(镂月开云)、竹子院(天然图画)、梧桐院(碧桐书院)、涧阁(慈云普护)、菜圃(杏花春馆)和金鱼池(坦坦荡荡),以及后湖西北的桃花坞(武陵春色),后湖直北的耕织轩,福海西岸的深柳读书堂(双鹤斋,后亦总称廓然大公)等,此时皆为园中佳景。

1722年
是年春,胤禛恭迎康熙帝,到圆明园牡丹台赏花。时年12岁的皇孙弘历亦在旁,祖孙三代共赏牡丹。由于弘历的才貌博得康熙的欢心,遂降旨将牡丹台殿宇赐予弘历。

1724年
正月,奏准为圆明园扩建工程采办木植。
九月,圆明园“佛楼”内安设供器。“佛楼”即日天琳宇之俗称。表明此景已建成。
本年设立圆明园八旗,管领3232人,专司护卫圆明园之责。

1725年
六月,蓬莱洲西北亭上安讫铜凤试风旗。洲于乾隆五年前定名蓬岛瑶台。此景当已建成。
八月,雍正首次驻跸圆明园。圆明园正式成为清帝园居理政之御园。
是年,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建成,大宫门设石麒麟一对。
同年,雍正撰《圆明园记》,此时,圆明园之规模已大备,宫门区、正大光明、勤政亲贤各景皆已建成。

1726年
六月,传诣做饮和(上下天光)、如意馆(洞天深处)等处御笔匾额26面。
同月,“田字房”由郎世宁画斗方。该房即澹泊宁静殿之俗称。此景当已建成。
七月,“引见楼”内安讫铜丝炉罩。楼于乾隆四年前命名为山高水长。此景当已建成。
八月,活计档中首次出现“同乐园”与“铺面房”的字样,可知同乐园及买卖街建成。

1727年
闰三月,做水法上翎毛风扇一份,安装于风扇室。(按:此当指“水木明瑟”之风扇)是知该景区已建成。
四月,雍正帝燕接亲藩,于田字房观稻。此时东北方之流杯亭(乾隆初年定名坐石临流)业已建成。
八、九月,做成“万方安和”等13面御笔匾额,悬于“万字房”各处,可知此时万方安和景区已建成。
十月,做“寿国寿民”、“普福宫”、“仁慈殿”匾额,据匾文可知即“舍卫城”,据此推知“舍卫城”已建成。
本年暮春见御制钓鱼矶诗。映水兰香当已建成。
本年仲秋见清会亭诗。此额是时挂在慎修思永(乾隆四年总名濂溪乐处),此景当已规模初备。

1728年
七月,做“西峰秀色”、“含韵斋”御笔匾额各一方,据此可知,西峰秀色景区已于是年建成。

1729年
本年,弘历赐居长春仙馆。
本年秋,见平湖秋月诗。此景当已建成。

1730年 
十月,活计档内出现“秀清村”字样,秀清村即别有洞天景区,据此可知,此景当已修建并入住。
本年夏见多稼轩诗。轩在映水兰香一景。

1731年
三月,做27面御笔匾额,分属于鱼跃鸢飞、慈云普护、日天琳宇、紫碧山房、接秀山房、四宜书屋(春宇舒和)、夹镜鸣琴、映水兰香、四达亭诸景。

1733年
五月,《活计档》中有在“北门内北苑山房”西北角建庙的记载(次年称“北苑山村”)。北远山村一景当已建成。

1735年
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崩于圆明园寝宫,终年57岁。

1736年(乾隆元年)
正月十一日,圆明园旧莲花馆处所挂“长春仙馆”匾,奉旨做黑漆铜镀金字。

1737年
二月,传旨做御笔匾额“安佑宫”、“清净地”等共7面。
八月,做得圆明园各式御笔匾72面挂讫。

1738年
正月十一日,乾隆初次驻跸圆明园,皇太后居长春仙馆。
正月十五日,乾隆在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及内大臣、大学士宴。
三月十二日,乾隆在山高水长演耕。
五月,将唐岱、郎世宁、沈源费时约一年半所绘制之《圆明园全图》悬挂于九洲清晏“清晖阁”北壁,图上御题“大观”二字。乾隆深为满意,特赏给郎世宁绢匹、人参、貂皮等。
本年,做匾额51面。主要有福海西岸的澄虚榭、望瀛洲、四面云山、眺远亭,南岸的夹镜鸣琴、一碧万顷、聚远楼,东岸的涵虚朗鉴、贻兰庭、云锦墅,北岸的松风阁、流水音;以及曲院风荷的饮练长虹、四围佳丽,慎修思永,澹泊宁静、曙光楼。

1739年
十二月,韶景轩茹古涵今屋内安讫挂屏。此景为乾隆初年修建。
本年,制作并挂讫16面匾额。主要有濂溪乐处、鉴光楼、坦坦荡荡、半亩园、多稼如云、芰荷香、新盖五间殿湛渌等。

1740年
三月,挂讫天宇空明、怡情丘壑两殿4面匾额。同挂匾的还有苏堤春晓。
七月十五日夕中元节,福海放河灯。此后例皆如是。
十月,挂讫方壶胜境景区各处御笔匾额20面。

1741年
十二月,遵旨将圆明园宫门前石麒麟一对移至安佑宫,大宫门胆新做铜麒麟一对。
是年,御园上元三宴成定制。

1742年
是年起,山高水长元宵火戏例从正月十三日起,至燕九日收灯,谓之“七宵灯宴”。亦从本年起,除天旱望雨外,年年展陈龙舟酬节。
九月,汇芳书院建成并挂讫各处匾9面。
本年,乾隆御制《圆明园后记》谓:“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

1743年
六月至九月,挂讫鸿慈永祜(安佑宫)各处匾额12面。
九月,供职清廷画院多年的法国传教士王致诚致书本国友人,盛赞圆明园,誉之为“万园之园,唯此独冠”。

1744年
六月至十月,做匾额10面,有长春仙馆的藤影花丛、林虚桂静,九洲清晏的怡情书史、水木明瑟、武陵春色、壶中天等。
同年,增补绘制完成“圆明园四十景”图,该图分为两册,后奉旨将雍正御笔《圆明园记》、乾隆御笔《圆明园后记》裱于画前。十二年四月,奉旨安设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呈览。
本年止,圆明园大规模兴建工程告一段落。

1745年
十月,传旨为长春园庙宇做欢门幡七堂,长春园是年当已全面兴工。

1746年
六月至八月,传旨做长春园匾额24面。“履信思顺”额,当年九月悬于翠交轩;“山色湖光共一楼”额,次年正月挂讫。

1747年
正月、二月、六月,做长春园匾额32面。
六月,命沈源画长春园图一幅。
八、九月,长春园的54面匾额,分两次全部挂讫。长春园的宫门区、中心景区和西部、北部各主要景群,此时均已基本建成。是年初冬,乾隆即有含经堂御制诗。

1749年
六月,明春门建成挂匾。

1751年
二月,做“谐奇趣”御笔匾额,据此可知,第一座西洋楼于是年建成。
闰五月,长春园建成,置六品总领一员,七、八品副总领各一员。
同月,圆明园秀清村做纳翠楼、接叶亭等匾额。别有洞天河北岸当有添建。

1752年
正月,见青莲朵御制诗。此太湖石即杭州宋德寿宫“芙蓉”石,是时刚运置御园。
四月,做长春园内之茜园御笔匾额16面,可知该景于是年建成。

1753年
四月,乾隆先后在山高水长和长春园,宴赏葡萄牙使臣。

1755年
十月,双鹤斋挂讫绮吟堂、峭茜居、启秀亭、延青洞等11面匾额。是年,北部有较大改建、添建。景仿无锡寄畅园,山石肖盘山静寄山庄缀叠。
同月,杏花春馆挂讫春雨轩、得树亭、镜水斋、翠微堂等8面匾额。此景是年除添建春雨轩之外,并有较大改建。其后本景亦总称春雨轩。

1757年
七月,传旨:长春园全图上,着张廷彦添画茜园、谐奇趣、并新添西洋水法殿。

1758年
是年,增建小有天园。同见诗的还有抱清楼、林屋、佳处领其要。

1759年
正月、二月,首见藻园湛清华轩、镜澜榭、夕佳书屋御制诗。知建成藻园东部。
闰六月,长春园新建水法竣工,建成方外观、海晏堂、大水法等东侧各景。
本年,修治多稼轩诸景。翠扶楼当年亦同见御制诗。

1760年
四月,舍卫城修建成南北楼座及东所湛然室等殿廊。
七月,紫碧山房添建纳翠轩、石帆室、景晖楼、澄素楼、引溪亭。
本年,“北远山村”添建成临河群楼皆春阁、涉趣楼、稻凉楼。

1762年
四月至十月,思永斋添建改修殿宇、游廊、罩棚、穿堂等。新盖盎春书屋,同见诗或新换匾额的还有绥德斋、罨画窗和迎步廊。
本年,别有洞天添修殿宇成。

1763年
五月初五,九洲清晏失火,清晖阁前九松尽毁。随后即于阁前新建成“清晖阁四景”:茹古堂、松云楼、露香斋、涵德书屋。
七月,圆明园大宫门前改修辇道、疏浚扇面湖(前湖)竣工。
十月,仿海宁陈氏隅园,改建添建成安澜园。
本年,新建成柳浪闻莺和断桥残雪两景。至此,杭州西湖十景,在圆明园皆作仿建。
同年,在福海南岸添建成开鉴堂。

1764年
九月,在澄虚榭添建成“新宫”,挂讫抑斋、旷然阁、静香馆、解愠书屋匾额。
同月,挂讫爽赖居、碧澜亭、耕云堂、若帆之阁、湛虚翠轩等7面匾额。若帆之阁景群,当为新建成。
本年,疏治万泉庄,其水亦北流,历畅春园至圆明园。
十月,长春园玉玲珑馆制蹈和堂、茂悦书屋、撷景室、朝晖亭匾额。

1766年
正月,藻园添建成“新宫”,挂讫贮清书屋、自远轩、溜琴亭匾额。
本年,改建添建天宇空明景区之澄景堂、清旷楼、华照楼等21间、游廊25间。
四月,长春园做映清斋、豁如室、益思堂、晴望楼、昭旷亭5面匾额。以此为起点,长春园集中增建东部各景。
七月,在蓬岛瑶台添建游廊。
本年,在坐石临流南端仿承德狮子园草房改建成抱朴草堂。

1767年
七月,熙春园归入御园,俗称东园。
十月,仿江宁瞻园新建成如园。
本年,长春园新建成鉴园,并大东门改建楼座、朝房。

1769年
十月,春和园改名为绮春园,并御题匾额,次年挂讫。
本年,圆明园内“慎修思永”添建花神庙计35间殿宇、24间游廊。庙仿杭州西湖,祭花神;武陵春色的桃花深处添盖徒垂花门一座和18间游廊;全碧堂增筑房50间。

1770年
本年,长春园含经堂后边改建成淳化轩,蕴真斋移改于稍北。至三十七年春,重摹《淳化阁贴》刻竣,镶嵌于轩前24间回廊壁间。
本年,绮春园添建宫门、朝房,并添砌周围虎皮石大墙。
同年,秀清村南边添建楼座,拆盖游廊,并堆山、砌墙、铺甬路,为开辟联通绮春园门径工程。

1772年
十月,长春园新建成狮子林,挂讫各处匾额16面。当年即有“狮子林十六景”诗。

1773年
十月,绮春园内喇嘛庙正觉寺建成,并设喇嘛住持。
十二月,疏浚圆明、绮春、熙春诸园之河道、桥闸。

1775年
四月,仿宁波范氏天一阁新建文源阁于圆明园内,备藏《四库全书》。五月,改建长春园东边四孔闸为七孔,及闸东之三孔桥改建为七孔。
本年,“一位传教士陈述蒋友仁逝世之函”,称赞圆明园的欧式宫殿,“集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所能幻想、宏伟奇特之喷泉应有尽有”。“圆明园者,中国之凡尔赛也”。
同年,绮春园内竹园等处成砌虎皮石墙。

1777年
正初二十三日,孝圣皇太后病逝于长春仙馆。

1779年
五月,做“法源楼”匾额,可知该楼于是年已建成,此楼位居“月地云居”景区之东。
是年,坐石临流之兰亭八柱帖刻竣建成。弘历辑《兰亭八柱册》,因将此亭易为石柱,每柱刻一册。亭改建为八方重檐。

1781年
是年,西洋楼之远瀛观全部竣工。
本年,蓬岛瑶台中岛西部之日日平安报好音方亭及平台游廊,已改建成方亭楼3间、游廊楼8间;海岳开襟各座楼廊均修葺工竣。

1782年
正月,奉旨淑春园改名“春熙院”。自此,有“圆明五园”之称。即:圆明园、长春园、熙春园、绮春园、春熙院。
十一月,慎修思永之后殿改建知过堂。

1784年
六月,新建成宝莲航宫殿。当为凿石成舫,位于花神庙北侧水中。

1786年
三月,传旨在长春园全图上添画如园、映清斋、鉴园、丛芳榭、狮子林,得时贴于此中大有佳处楼上南墙。
是年,天然图画之五五福堂添建新所,题额“五福五代堂”。
同年,绘制西洋楼铜版图20页。

1788年
本年冬,日天琳宇之瑞应宫添建成神殿。

1789年
正月十四日,奉三无私宗亲宴,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及诸王入宴。皇玄孙载锡首次与宴,实现五代同堂之庆。

1792年
绮春园粘修正觉寺、披襟、百花镇等处殿宇、楼亭、游廊25座71间。

1793年
8月,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京,将携来之天象投射仪等礼品陈设于圆明园之正大光明殿。

1795年
二月,同乐园抱朴草堂新建殿三间。
四月,遵旨拆卸长春园海晏堂等三处水车房汲水铜管(原水车汲水已于乾隆二十八年改为人力戽水,汲管徒存无用)。
九月初三,帝卸勤政殿,命立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为皇太子,明年改元嘉庆。

1796年(嘉庆元年)
五月,对绮春园作大规模修缮。

1801年
四月初四,嘉庆驻跸圆明园。
七月,建成绮春园内之西爽村、含淳堂、展诗应律、敷春堂、春泽斋等。

1802年
在熙春园内增建成省耕别墅。
是年,春熙院奉旨赏给庄敬固伦公主。

1803年
圆明园自宁河镇新浚水渠至秀清村。新见御制诗的有写琴书屋、丹翠林、玉荣山馆、写曙斋、染碧斋。别有洞天一景当有修缮改建。

1805年
六月,御制“绮春园三十景”诗。分布于园东北部的敷春堂、蔚藻堂、涵秋馆、展诗应律、春泽斋、生冬室,及西北部的清夏斋、喜雨山房、竹林院、四宜书屋诸景。

1807年
凤麟洲建成。

1808年
长春园的茜园东部改建成碧静堂。堂仿避暑山庄景,为嘉庆“茜园四景之一”。

1809年
本年,绮春园添建宫门、勤政殿、烟雨楼、涵秋馆、茂悦精舍和圆明园内舍卫城、方壶胜境、福缘门小马圈等处。位于正觉寺东侧的新宫门是时建成。

1810年
本年,修葺长春园的鉴园,并新见品题。
是年,福海北岸平湖秋月之镜远洲当为新改建。

1811年
5月,将含晖园改称为南园,南园亦绮春园之俗称。
本年,绮春园含辉楼已移建工竣,鉴碧亭建成。
是年,大规模重修长春园的如园。园中十余处景点,除新赏室外,均重新命名。
圆明园武陵春色之恒春堂,似为本年新添盖。

1813年
招凉榭建成。
绮春园西部南部的惠济祠、河神庙和畅和堂,本年秋季修建。

1814年
二月,长春园淳化轩添建看戏殿。
是年,绮春园新建澄心堂及湛清轩。

1817年
二月,圆明园北远山村之皆春阁群楼改建为课农轩,其后该景亦总称课农轩。
本年,福海东岸南偏,新建三卷殿观澜堂落成。

1818年
绮春园西南部的云漪馆、凌虚亭已修成见诗。

1822年(道光二年)
绮春园,年来重加修葺为侍养东朝之所。重点改建装修敷春堂一带;添建的当有庄严法界、天心水面等处。并在园中部新砌南北大墙,将园分为东西两路。
八月,熙春园奉旨赏给淳亲王绵恺。自此时,圆明五园易为圆明三园。

1823年
正月十二日,道光驻跸圆明园。皇太后居绮春园敷春堂。

1824年
本年始见蓬岛瑶台之镜碧居诗。此景近年修葺。

1827年
五月,上下天光改建添建工竣。并增额“涵月楼”。

1831年
六月,道光四子奕柠(即咸丰帝)生于圆明园湛静斋。
九洲清晏之安乐和、怡情书史一带改建成三卷寝宫慎德堂。

1836年
九月二十六日,九洲清晏之圆明园三殿因火灾被焚,次年重修工竣,并添建同道堂。

1838年
本年,修缮改建同乐园。

1846年
圆明园洞天深处东四所改建为东西二所。

1850年
正月十四日,道光病逝圆明园慎德堂。
本年,局部改建绮春园清夏斋一景。辟为如皇贵太妃即嘉庆帝如妃之寝宫。

1852年(咸丰二年)
四月二十二日,咸丰首次驻跸圆明园。皇贵太妃居敷春堂。

1855年
修复九洲清宴殿后抱厦,加盖同道堂戏台。并装修九洲清晏中路三殿、同道堂,西路慎德堂、基福堂和东路天地一家春诸殿。
添改装修勤政殿及附近殿宇。
粘修长春仙馆、观澜堂。
粘修敷春堂诸殿和澄心堂。粘修绮春园四宜书屋并添砌东南侧大墙、角门。

1857年
粘修长春园狮子林,绮春园畅和堂。
添修慎德堂叠落游廊。

1858年
三月,奏准添盖慎德堂戏西侧及基福堂东西侧部分游廊。
本年,修缮长春园玉玲珑馆、映清斋部分殿宇。

1859年
三月,奏准在九洲清晏殿东山添盖套殿三间。
七月,传旨在慎德堂西寝宫仙楼下添做螺丝楼梯。

1860年
10月18、19日,英侵略军头目额尔金、格兰特派马队约四千人,连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昼夜不熄,园内千百座殿阁亭榭化为劫灰。

1873年
九月二十八日,同治发布上谕:择要兴修圆明园安佑宫。
是年,绮春园改名为万春园,敷春堂等殿宇亦奉旨更名。

1874年
七月,同治发布上谕:现在物力艰难,经费支绌,所有圆明园一切工程,均著即行停止。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二月二十六日,奉慈禧旨,九洲清晏、奉三无私、七间殿河泡东侧改为关防院,在天地一家春东院改建后照房、腰房、南房各五间。
九月十八日,李鸿章因擅入圆明园禁地游览,被罚俸一年。

1900年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京城内外秩序大乱。八旗禁军勾结地痞恶霸,乘机抢掠圆明园,推倒残存建筑、拆运木料砖瓦、砍伐古树名木。历时数月,原幸存的经同治、光绪两朝修缮、拆盖的百余座数百间园林建筑,均遭彻底毁灭,大小树木砍伐殆尽。幸存者仅有绮春园宫门、朝房、福缘门、运料门门楼及正觉寺几座屋宇。

1904年
清政府裁撤了圆明园总管机构,从此,圆明园遗址实际陷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此后更是任人挖掘盗窃,不断遭受破坏。

1910年(宣统二年)
圆明园兰亭八柱被运往颐和园。

1914年
圆明园并归颐和园管理。

1915年
2月20日,中山公园初创,是日从圆明园遗址拣选刨运太湖石51块,兰亭碑一座。

1919年
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为修建私园——达园,从圆明园拉走大批砖瓦石料。

1924年
11月5日,溥仪被逐出故宫。国民军十一师接管西郊名胜古迹。

1925年
本年春,中山公园运走园内太湖石等百余块,包括“青云片”巨石和露水神台大石座。
金勋绘制成《圆明、长春、万春三园总平面图》,它是一幅绘制较早的圆明园全图。

1928年
下半年,北平特别市在接管颐和园及圆明园遗址之初,即迭经市政府核准圆明园残砖石变价批卖办法,此后,陆续将砖石出售。
10月,程寅生从巴黎拍摄之乾隆九年《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

1929年
4月13日,裁撤圆明园事务所,归并颐和园事务所管理。

1930年
翻修海淀至玉泉山石渣公路,拆除圆明园虎皮石围墙,砸碎石块以补石渣之缺。
10月,北平图书馆购得“样式雷”家藏圆明园盛期图样、烫样多种。

1931年
3月,中国营造学社、北平图书馆在中山公园联合举办“圆明园遗物文献展览”,观者万人。
6月,北平图书馆文津街新馆落成,运去圆明园华表两根,及文源阁碑、大东门石狮等。
本年,故宫博物院发现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案卷,发表于《史料旬刊》。
本年,金梁从沈阳故宫发现长春园西洋楼铜版图20幅,影印出版。

1932年
7月,滕固将所获德人奥尔末拍摄之西洋楼早期残迹,编成《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出版。

1933年
北平市政府工务局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了实地测量,绘制《实测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遗址形势图》。

1934年
圆明园遗址拨归清华大学。移交清单明确,该园古物仅有南太湖石(不含北太湖石)、石柱两项。并经双方协议:园内砖石,市府有公共建筑必要时,得随时商明校方酌量提用。
本年,圆明园遗址计有租出水田160亩,旱地1472亩。

1937年
将圆明园文源阁等处太湖石及铜麒麟等拆运修建颐和园。
7月,北平沦陷于日寇,清华大学解散。次年1月,圆明园内田地由颐和园事务所收回管理。

1941年
4月,将存于颐和园的兰亭八柱运往中山公园,归并移建。

1947年
颐和园增建宫门外大影壁,移用圆明园影壁底座。

1949年
北京解放,圆明园遗址由颐和园管理处代管。

1950年
101中学校址选定在绮春园遗址后,周恩来总理叮嘱规划部门:圆明园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以后有条件还可以恢复嘛!

1951年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今后任何机关不得移用圆明园石块”。

1956年
自本年起,北京市园林局在圆明园遗址开始植树绿化。

1959年
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划定圆明园绿化用地设计范围为423.5公顷。

1960年
市园林局完成征用园内耕地1069亩,并大规模植树绿化。

1962年
圆明园遗址的树木和已征用土地,全部由市园林局移交海淀区当地生产大队管理使用。

1964年
海淀区成立专业绿化队,圆明园遗址交区绿化队管理。

1965年
10月,市规划局批准海淀区人民武装部在舍卫城遗址修建民兵靶场。

1971年
1月,市化工五厂在绮春园内东南隅占地1万平方米。

1976年
11月17日,海淀区成立圆明园管理处,成员28名,隶属区建设局。

1977年
将弃置在北京大学朗润园的观水法之五块石雕围屏和两块汉白玉石鼎运回圆明园。这是自1900年后,首次将圆明园失散遗物运回园内安放原位,实属圆明园残毁史上的重要转折。

1978年
秋,管理处清理远瀛观遗址渣土百余立方米;初冬至次年春、秋,清远大水法遗址渣土、流土近千立方米。

1979年
5月2日,谷牧副总理视察圆明园遗址。
首次在圆明园遗址修筑了3.6公里长的园林道路和几座桥涵,极大改善了长春园和万春园的交通条件。
同年十一月,圆明园园史展览在西洋楼遗址正式同游人见面。
同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将圆明园遗址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
5月,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圆明园》纪录片。
8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性的圆明园学术讨论会。会议发起“保护、整修及利用圆明园遗址倡议”的签名活动,宋庆龄、沈雁冰、习仲勋等领导人与专家学者、各界人士1500余人积极签名支持。

1981年
5月,外交部驻法人员出资从巴黎拍得《圆明园四十景图咏》80幅黑白底版,本月赠给圆明园学会。
5月29日,园内原由颐和园代管的277亩苇塘,是日正式移交圆明园管理处。
10月2日,北京市政府责成海淀区负责开辟圆明园遗址公园。

1982年
2月27日,圆明园学会筹委会、中国地方史志协会等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圆明园遗址保护、利用学术座谈会”,许德珩副委员长等百余人到会。
3月,海淀区政府根据焦若愚市长指示精神,作出园内冻结户口、停止建房的规定。
10月18日,圆明园学会筹委会在故宫午门城楼召开圆明园被焚122周年纪念会,并举办圆明园史料展览。

1983年
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圆明园遗址为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要在本世纪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同月,市政府决定成立北京市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并拨专款40万元,修复长春园东、北、南三面围墙。8月10日,在西洋楼旧址举行遗址整修奠基仪式。

9月,法国对外关系部派出学者来京进行圆明园学术交流,并将法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乾隆年间彩绘《圆明园四十景》图片10英寸底版一套赠给中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