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乳怎么办:空性之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2:34:01
                                          空性之义
  
  阿底峡尊者亲临藏土卫藏地区时,科、沃、仲三大弟子向尊者请教道:“尊者,对于一个要获得解脱与遍知果位的修行者来说,佛经及论典的教理和上师的窍诀二者中哪一个更重要呢?”
  尊者答道:“窍诀比教理更为重要。”
  问:“为什么呢?”
  师答:“固然,精通诸法法相之教理很重要,能演说三藏也是菩提之行,但是在实修的过程中,若没有上师所传的窍诀经验,则法的教授和接受与有情众生的实际情况就会脱节。”
 问:“上师的窍诀经验是否可归纳为:护持三戒,身语意三门勤修之善法?”
  尊者答道:“如果从外表上严守清净的三戒,但是对三界轮回没有厌离心的话,也会变成流转轮回的种子因。虽然三门不分昼夜地精进行持善法,但却不懂得将善根回向于正觉菩提,就会被某些颠倒的分别念所摧毁。
  哪怕一个严谨持戒具足智慧外相的修行者,即便能够为他人讲经说法,如果不舍弃世间八法的话,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的利益,而找不到来世之道。”
 科、沃、仲三大弟子又问:“尊者,在一切道法中什么是最殊胜的法?”
  尊者答道:“证悟无我之义的人即是最殊胜的智者。
  最殊胜的持戒即是心相续调柔;
  最殊胜的功德即是具有饶益之心;
  最殊胜的教言即是经常观察自心;
  最殊胜的对治力即是了知一切法皆无自性;
  最殊胜的行为即是与世俗人相违;
  最殊胜的悉地即是烦恼得以减少;
  最殊胜的神通即是欲望减弱;
    最殊胜的布施即是没有贪执;
  最殊胜的戒律即是内心寂静;
  最殊胜的忍辱即是处于低位;
  最殊胜的精进即是放下一切琐事;
  最殊胜的禅定即是心不造作;
  最殊胜的智慧即是对任何法都没有二种我执;
  最殊胜的善知识即是指出求知者的缺点;
  最殊胜的教言即是对症下药;
  最殊胜的好友即是正知正念;
  最殊胜的激励即是怨敌、魔害、疾病等苦难;
  最殊胜的方便即是顺其自然;
  最殊胜的恩德即是引进佛门;
  最殊胜的受益即是心向善法。”
 仲敦巴问:“在一切法之中,最究竟的是什么呢?”
  尊者答道:“最究竟的法就是无缘大悲藏。譬如,世间有一种叫作‘化沃求托’的神药,能够治疗百病;而证悟法界空性的智慧,能够对治一切烦恼,其妙用如同此药一般。”
  问:“如今所谓已证悟空性的人,其相续中的贪心和嗔心却一点也没有减退,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这些人都是大言不惭的人啊!如果一个修行者真实地证悟了空性的法义,则身、语、意三门就会像脚踩在棉花上一样柔软调顺,或者像糌粑汤中放进了酥油一样寂静平伏。正如圣天论师所说‘诸法的本性是不是空性呢?仅仅是生起这样的合理怀疑也能摧毁三界轮回的根本。’因此,如实证悟空性之义则如服食圣药一般,一通百通,亲证了一切道法蕴涵其中的道理。”
 问:“证悟空性为何能涵摄一切道法呢?”
  尊者答道:“一切道法可归摄于六度之中。
  真实证悟了空性之义,则对内外一切诸法无有欲望贪执,所以恒常具足布施度;
  没有欲望和贪执,就不会被恶业所垢染,所以恒常具足戒律度;
  无有我执及我所执所引起的嗔心,所以恒常具足忍辱度;
  对证悟空性具有欢喜心,所以恒常具足精进度;
  远离了执着于有法的散乱,所以恒常具足禅定度;
  对任何法远离了三轮作意,所以恒常具足智慧度。”
 问:“对于一个证悟者来说,仅仅依靠空性的见解和修持,就能成佛吗?”
  答:“如是一切显现和所有音声,没有不是从自心产生的,心体就是明空觉性。证悟觉空无二,就是见解;无有散乱,以正念不断护持,就是修持;状态之中犹如幻化般积累二种资粮,就是行为。现在若能对自己的见、修、行有所觉受,则在梦中也能够行持;若梦中能够行持,则临终时能够行持;若临终时能够行持,则中阴时也能够行持;在中阴时也能够行持,便决定能获得殊胜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