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臼最迟多久要做手术:中国历朝方国政权 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18:42:13

邾国:

邾国(又名邾娄国、小邹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曹姓。

邾国国名之由来,据《滕县金石志》载:“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城东北八十里凤凰岭涧沟中,出伯俞父诸器 ……其中鬲、盘、匜等铜器铭文中,皆有邾字。“许慎的《说文解字》:“邾,蜘蛛也,从黾朱声。”

邾国的“邾”字,无论在西周还是春秋时期的铜器铭文中,写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据此,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郭克煜先生在其《邾国历史略说》一文中认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国先人曾以蜘蛛为图腾,建国之后,即以蛛为国名。后来,为书写方便起见,改从邑朱声之邾字,《邾公钟》之邾字,正是这样写的。”

图腾崇拜则是原始社会一种最早的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在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其“邾”字亦有几种不同的写法。《春秋》、《左传》中写作“邾”;在《国语·郑语》、《孟子》中写作“邹”,在《史记》、《汉书·地里志》中写作“驺”。音同而字异,其实皆一事。邾国,亦称邾娄国,历史典籍多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左传·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迁于绎”。

邾国的名称,经传又写作“邾娄”,战国时期通称“邹”或“驺”。许多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结果,认为邾娄是当地土语,邾是正名,而邹、驺则是战国后期其他相邻大国所用的同音通假字,与偃国称燕之类相同。

邾侠开创的邾国,后来又有较大的变化和发展,并衍生出小邾与滥国。他也因开创之功而被后人尊为朱氏、邾氏、颜氏、邹氏、娄氏等姓的大始祖。

邾国的“邾”字写法很多,建国以后曾以“蛛”作为国名,后来改加“邑”为“邾”字。“邾”字的读音在古代有两种读法:在齐过人所纂的《公羊传》一书中,“邾”字读为“邾娄”,为双音节字;而鲁过人所纂的《左传》一书中则读为“邹”。这两种读法在古籍中被写成“邾国”或者“邹国”,其实指的是同一个诸侯国家。

邾国在两周时期的诸侯国中只能算作一个小国,从开始建国,就是鲁国的一个附庸国,方圆不过几十里,其疆域东到今费县城西,西到今鱼台县东北境独山湖北岸一带,南到今滕县安上村一带,北到今邹县县城附近。邾国建国之初的国力实在太弱,无法与其他诸侯大国抗衡,因此在西周初期的史籍中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只有简单的世系供后人参考。在西周时期,自曹侠为第一位国君开始,其世系是:曹侠→曹非→曹成→曹车→曹辅→曹将新→曹訾父→曹夷父颜。

自邾武公曹夷父颜始,邾国的历史开始零星地见于史籍之中,这时已经到了春秋时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邾国已经开始强大起来,但它仍是鲁国的附庸。继位的邾侯曹夷父颜是一个昏君,他重用奸臣,把邾国搞得一团糟,政治极为腐败。后来,曹夷父颜被周宣王姬静所杀,把王位赐给了其弟曹叔术。

曹叔术非常贤达,他不愿意接替兄长的权力,只做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国君,便把王位传给了夷父颜的儿子曹夏父。曹夏父作了国君之后,便封自己的兄长曹友到郧地(今山东滕县),建立了一个小邾国。小邾国共传十四世,在战国中期被楚宣王熊良夫所灭。曹夏父还将曹叔术封到滥(今山东滕县),建立一个滥国。鲁昭公姬即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滥国国君曹黑肱降于鲁国,滥国灭亡。曹夏父分封曹友和曹叔术建国,使邾国有了两个自己的附庸国。

夏父逝世后,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仪父,鲁庄公姬同十六年(公元前678年),曹仪父死,其子曹琐继位,是为邾宪公,在位十二年,于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逝世,邾文公曹籧篨继位。邾文公在位期间,曾经把都城由峄山之北迁往峄山之阳。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大国不断攻占小国的领地。邾国离鲁国最近,又是鲁国的附庸国,因此必须听从鲁国的指挥。邾文公以前的邾国国君都曾多次朝贡鲁国,还要参加鲁国召集的多次会盟。如果鲁国国内有人不能在国内立足,就会跑到邾国,邾国国君还要以礼待之,不敢有丝毫怠慢之处,以免这些人在得势之后找麻烦。如鲁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71年),鲁国大臣臧纥逃奔到邾国,邾人非常热情地接待他,就像对待鲁国的使臣一样。尽管邾国对鲁国一直都很尊敬,仍然遭到鲁国的攻伐。周哀公姬不辰七年(公元前年)鲁国大举入侵邾国,邾国的军队只作了小小的抵抗便大败而归,国都也被鲁军攻下了。鲁军进入邾国国都之后,毫不客气地冲进贵族和平民家中,不分白天黑夜地抢劫财物,然后趾高气扬地满载而归。这次抢劫使邾国好不容易聚集的财物损失殆尽,人民的生命财产也遭到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减少战争损失,邾文公决定将都城迁到峄山的南面。这个地方以怪石和曲径通幽的山洞闻名,易守难攻。这之后邾国被抢劫的事情便很少再有了。

邾文公在位五十二年。鲁文公姬兴十二年(公元前615年),邾定公曹貜且继位,在位三十七年。鲁成公姬黑肱十八年(公元前578年),邾宣公继位,在位十八年。鲁哀公姬将十七(公元前556年),邾悼公曹华继位,在位十五年。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邾庄公曹穿继位,在位三十四年。邾庄公逝世后还要以活人殉葬,这种做法在春秋时期已经是公认的落后和野蛮的行为,因此遭到了国内外人士的强烈反对。当时的舆论对这件事进行了言辞激烈的谴责。有人说:“祭祀不用六畜,怎么能用人做殉葬呢”?

鲁定公姬宋三年(公元前507年),邾隐公曹益继位。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鲁国又一次攻打邾国,这一次鲁国人不但对财物进行了抢劫,还把邾隐公也俘虏到了鲁国,并把他囚禁起来,这大概是因为邾隐公得罪了鲁国。两年之后邾隐公被释放,继续做他的国君。然而,重新执政的邾隐公却整天忙于游乐,被国人骂作无道。邾隐公不得人心的做法成为吴国攻打邾国的借口,他们凭借锐利的武器和勇猛的军队攻入了邾国,俘获了邾隐公,把他带到吴国进行教育,同时立邾隐公的儿子曹革为国君,即邾恒公。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邾隐公逃出了吴国,他先到鲁国,又到齐国,最后投奔了越国。越国人又把他送回邾国,重新立他为国君。但是备受流浪之苦的邾隐公却不思悔改,仍然被国人骂作无道,这一次就连支持他的越国人也发怒了。他们出兵将邾隐公抓到越国再次囚禁起来,并立曹革的弟弟曹何为国君。

此后,邾国的世系缺乏详细的记载。人们只能简单地知道邾国共传二十九世,最后为在楚宣王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被楚国所灭。

邾国灭亡后,楚宣王将其王室成员和贵族们迁到邾城(今湖北黄冈),而其他非王室成员和平民则迁往齐、鲁等国。失国后的邾国国人去“邑”,以“朱”为姓氏,以念故国之情。

3.邾友与小邾国:

在历史上,除曹侠所建邾子国外,另外还有一个小邾子国,它便是由邾国所分离出而由邾友(曹友)所建的郳国。

当年,邾武公曹夷父颜生有二个儿子,长子叫曹夏父,次子叫曹友。曹友,本名曹肥,字友,又字友父,分封至小邾子国即郳国后,称邾友。传世有“邾友父鬲”等青铜器。据文献记载,当年邾颜有功于周王室,于是周宣王封曹夷父颜(邾颜)的小儿子到郳(今山东滕县东三公里处,一说在今滕县东南二十五公里处),建立了另一个附庸小邦。

郳国,在初时本只是邾友的一个封邑,但后来却逐渐发展并从邾国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小邦国。郳国既是邾国的支裔和附庸,但同时也还是鲁国的附庸。邾友所封的郳国,初时未有国名,而邾友的子孙仍自称为邾人,但时人及后日史家认为此邾已非旧邾,且由旧邾所衍生,故加小以为别,称做小邾,也叫小邾娄;又因国都在郳,且为古郎国故地,时人或又仍旧称为郳国,也写作倪国。

小邾国虽以邾友开国,但却奉邾颜为始祖。据史书记载,邾友生二子,后分为两支:长子继位为小邾国君;次子邾爽到鲁国出任下大夫的官职。邾爽的后裔以祖父邾颜之名为氏,称颜氏,此即后世颜氏的正宗由来。

邾友所建小邾子国,传到他的孙子邾黎来时,因多次朝见鲁国,又数次跟从齐桓公姜小白勤王有功,遂得到各华夏大国的承认,并正式被周王室封为子爵,成为与其母邦邾国平起平坐的国家。但事实上,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小邾国的实际国力都要远弱于邾国,因而它始终都与邾国保持着附庸关系,其军政外交等重大决策也多与邾国同进退。

邾黎来之后的小邾国世系,文献记载不详。人们只知邾黎来之孙为小邾穆公,小邾穆公之孙为小邾惠公。小邾惠公之后再传六世,小邾国灭亡。小邾国自邾友起共传十四代,在战国中期同邾子国一同被楚宣王所灭。

小邾灭国后,国人一部分以国名郳为姓氏,改称倪氏;一部分则去郳字邑部为兒氏;还有一部分加入到朱氏族人中。在史籍《续文献通考》中就记载,“小邾传国十四世,去邑为朱氏”。因此今日的曹姓朱氏中,有一部分为小邾国邾友的后裔子孙。

4.邾子国:

曹夷父颜(邾颜)为周宣王姬静所杀之后,其弟弟曹叔术(邾叔术)被周宣王任命为新的邾国君主。

邾叔术是邾国历史上一位大仁大义的贤君,他继位后没有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主动让位给侄儿即邾颜的儿子曹夏父(邾夏父)。为了感激叔叔的大恩,邾夏父硬是将邾国五分之一的国土划割出来,送给了叔叔邾叔术,让他做了一个独立的国君。叔术的小封国叫做滥国。

自西周末年邾叔术让国、邾夏父继任邾君后,过了半个多世纪,历史进入春秋时代。春秋时期邾国的最早一位国君是邾夏父的孙子即邾仪父。

在史籍《世本》、《春秋》以及《朱氏谱乘》中,都记载了春秋二百余年间邾子国的君位传承世系从周釐王姬胡齐四年(公元前678年)至春秋末年为:邾克→邾琐→邾径→邾华→邾穿→邾益→邾革。

邾仪父,名克,史籍中又称邾子克,是邾国历史上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邾仪父在做邾国君主时,周天子的中央王朝大权旁落,而四方群雄并起、诸侯争霸。当此之时,朱氏祖先所建的邾子国,因国小势微,根本无力在群雄逐鹿中一争高下、叱咤风云。相反,她只能时而依附此一大国,时而又投奔彼一强邦,在大国的庇护和相互牵制中以图生存。为此,历代邾国君主都积极参与了当时各大国的政治盟会、军事战争等重大活动。

邾国的东、北、西三面邻鲁国,地缘形势决定了邾国的对外关系不得不以鲁国为重心。早期的邾国历代君主,都认识到邾鲁两国关系对邾国的重要,因而自立国之日,邾国便成为鲁国的附庸。春秋时期,邾国君也都设法想与鲁修好,并多次参加鲁国召集的盟会。鲁隐公元年,邾仪父便与鲁订立蔑地之盟,以修两国之好。然而,自当年邾颜参与鲁国政变,鲁人便对邾失去信任。进入春秋后,鲁国更时时虎视邾国,企图蚕食甚至吞并邾国领土。在文化意识上,鲁人又以“周礼之邦”自居,鄙视、瞧不起邾国,甚至把邾贬为夷人。这样,春秋以来,鲁、邾关系大部分时间都很紧张。如周桓王姬林四年(公元前716年),鲁国即发兵入侵邾国,在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又再次侵邾。此后,邾、鲁两国常年交战不止。

为了对付鲁国的威胁,自邾仪父开始,邾国便不得不投靠其他大国以牵制鲁国,保护自身安全。最初邾仪父投靠齐国,于公元前681年参加齐国主持的北杏之盟。齐桓公称霸,邾国是积极拥护者。邾仪父的依齐制鲁的政策,为邾国赢得极大好处:有齐桓公在周天子前美言。邾国在建国三百多年后,到邾仪父手里终于正式被周天子封为子爵国,在列国诸侯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见,邾仪父在邾国历史上,实有极大功德。

邾仪父之后,继任各位邾君,对大国霸主都采取见风使舵的灵活政策。周惠王姬阆十八年(公元前659年),邾国与鲁国一起参加了农历8月由齐国主持的“柽地之盟”,可转眼间,鲁国却又于当年农历9月出兵袭击邾国,败邾师于偃师,邾国从此开始意识到齐国已根本无力再保护自己。

到周襄王姬郑十年(公元前642年)齐桓公逝世后,宋襄公子兹甫继齐称霸,邾国又立即投向宋国怀抱,并与曹、卫等国一起出兵跟随宋襄公攻打原来的保护者齐国,邾、齐关系破裂。次年,邾国又积极参加了宋主持的曹南之盟,成为宋国称霸最积极的支持者。更有甚者,曹南之盟时,鄫国因故未赶到,只好跑到与宋关系密切的邾国那里,想请邾文公帮忙向宋襄公求个人情。哪知邾文公却秉宋襄公旨意,把鄫国之君抓了起来,并残酷地将人家一国之君杀了来当作人牲以祭祀社神,引起了中原各国的非议。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当宋襄公被俘,称霸失败后,鲁国立即出兵讨伐失去大国保护的邾国。但此时邾国的势力已达到顶峰,在鲁国讨伐邾国不久,邾国即把鲁国的姻亲之国须句国灭了。次年鲁国再次出兵攻邾,夺取须句故地,恢复须句政权。几个月后邾国即北攻鲁国以报须句之仇。鲁僖公姬申轻视邾国而不加防备,结果邾军大败鲁国于升陉,并夺了鲁僖公的甲胄悬挂在邾国都城的鱼门上以示庆贺。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鲁僖公为了复仇,亲自率兵攻打邾国,夺取了邾国的訾娄。接着又派公子遂伐邾。周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620年),鲁国再一次攻占须句。

作为报复,周顷王姬壬臣六年(公元前613年),邾国又出兵攻打鲁国南方边陲,鲁国即派大夫叔彭生征伐邾国。到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鲁国再次派公孙归父伐邾国,并夺得邾国都附近的绎邑。邾、鲁两国的仇恨日益加深。

宋国衰落后,晋文公姬重耳继宋称霸,邾国立即又改投晋国以寻求保护。周定王十五年(公元前592年),邾国首次参加了晋国主持的“断道之盟”。在周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86年),邾国又参加了晋国主持的著名的“虫牢之盟”。此后近两个世纪,邾国都一直追随着晋国,参加了由晋国主持的盟会和由晋国为盟主的对他国战争。

邾国借晋国的保护,牵制了鲁国和日益强大的楚国。如在周景王姬贵十六年(公元前529年),邾庄公曹穿(邾穿)即到晋国告状,说鲁国朝夕伐邾国,邾国有亡国的危险,请求晋国出面干涉。于是晋昭公姬夷拒绝会见鲁昭公,以示对鲁国的警告。

邾国借着晋国的势力,在保护自己免受鲁国侵略的同时,进一步向周围小国扩张。在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591年),邾国便仗恃晋国势力,袭杀鄙子。但是,邾国在受晋国保护的同时,往往也要受晋国的欺侮。按两周文化传统,晋、鲁两国毕竟是同姓亲族,而邾国是异性夷蛮,所以在邾、鲁两国的争战中,晋国有时便偏袒同姓鲁国。在周简王姬夷十八年(公元前554年),晋国便以邾国常侵犯鲁国之故,将邾悼公曹华(邾华)抓了起来,并强制为邾、鲁两国划定国界,将大片美地良田划归鲁国。邾国吃了大亏还无处申诉,因为仍得借助晋国的势力。

周景王姬贵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邾庄公曹穿(邾穿)乘鄅国种稻农忙之季,出兵袭击鄅国,一举攻占鄅城,尽俘鄅国君民而归。鄅君只好赔款赎回夫人与己同归,但女儿却被邾庄公所霸占。第二年,宋国讨伐邾国,攻取邾国虫邑,迫使邾国尽释鄅国俘虏并与宋国在虫邑会盟。这是邾国最后一次大规模对别国实行军事扩张。此后,邾国便开始走下坡路。

周敬王姬丐十三年(公元前507年),邾侠的第十七世孙曹益(邾益),继其父邾庄公任邾国的第十八任君主,这就是邾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邾隐公。据史籍记载,邾隐公邾益是个傲慢无礼、昏庸无道之人。邾益继位之日,本是春秋末年天下大乱、邾国危急之秋,可是他不思怎样富国图存,却刚愎自用,比他的父亲更加专横腐败。邾益即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为他那位与宦官争食时不小心被炉火烧伤而死的父亲邾庄公大办丧事,举行国葬。更为腐朽的是,邾益在葬父时竟“先葬以车五乘,殉五人”。时至春秋末期,还用人为牲和以活人陪葬,已被视为野蛮行为而为中原各礼仪之邦所不齿。孔子知道后愤怒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用木俑殉葬尚且要遭孔圣人“绝子绝孙”的诅咒,邾益用五个大活人殉葬,便更加要为中原各国所鄙视和谴责了。

在对外关系上,邾益又自不量力,妄自尊大,结果自取灭亡。周敬王十三年当邾益继位不久,与邾国长期不和的鲁国便派使前来相贺,并派仲孙何忌与邾隐公益在拔地会盟,签订盟约,以结和平友好睦邻。可是,邾益却根本就不珍惜这种和平机会。在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农历1月,当邾益前往鲁国朝见鲁定公姬宋时,忘记了自己是附庸于鲁国之君、弱国之主、来访之客的身份,在会见仪式中一副妄自尊大、傲慢无礼的姿态,使得在旁观礼的孔丘的弟子子贡非常气愤,认为邾益傲慢无礼,必将不得好死,甚至亡国灭族。

邾益的无礼,果然破坏了邾鲁之间已经勉强建立的和平友好关系。在这次会见的第二年冬,鲁国便派大夫仲孙何忌率兵讨伐邾国。鲁国的军事侵略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季,鲁国又增派季孙斯、叔孙州仇两路大军,准备夺取邾国的粮仓绞邑。面对鲁国大军的侵略,邾益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屈辱求和,与鲁国订立了“句绎之盟”:邾国以大量赔款并割让大片土地给鲁国,才使鲁国撤军。

丧地辱国之后,邾益不但没有警醒振作,反而更加荒淫腐败。他整日在宫中酒池肉林,莺歌燕舞,纵欲贪淫,把军政大事都抛诸脑后。句绎之盟后仅隔一年,鲁国大军又再一次入侵邾国,并一度把邾国都城包围起采。自此之后,鲁军便无一日不侵邾了。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冬季,鲁军向邾国发起全面攻击。可是当入侵的鲁军打进邾国城门时,仍能听到钟鼓之声,原来此时的邾隐公仍在那里欣赏歌舞、音乐。当贤大夫茅成子报告敌情并请求到吴国去求援时,邾隐公竟不相信鲁国敢来侵犯,并说即使鲁国敢来,凭邾国国内力量足以抗战,根本不需吴国援助,因此拒绝了茅成子建议。就这样,鲁国军队一路几乎未遭到邾国人的抵抗,长驱直入邾国都城、宫室,轻而易举地俘虏了邾隐公君臣及王族成员。可怜邾国平民百姓,所有财产被强邻再次洗劫一空。

后来,由于茅成子恳求,吴国出兵讨鲁以救邾。两年后,齐国、吴国准备联合攻鲁国,鲁国人害怕,才于周敬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将邾隐公释放归国,继续为君。可是邾隐公回国复位后恶习不改,仍旧昏庸无道。这样作为邾保护者的吴国便自己派兵讨伐,再次将邾益抓起来,囚禁在楼台里,并让他睡在荆棘将其押归吴国,而改立邾太子曹革(邾革)为君,此即邾桓公。

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邾隐公从吴国逃脱出来,先是逃亡到鲁国,后又从鲁国逃到娘舅家齐国。为此,新登位的邾桓公便与吴、鲁、郯诸国联合,一起攻打到齐国南境。

邾隐公流亡齐国十二年之后,东方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拥立太子邾革的吴国正被越国围攻,越国强大起来。于是邾隐公便在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又从齐国投奔到吴的敌国越那里,请求越国出面干涉。越国人派兵把邾隐公护送回邾国,邾隐公再次复位,而邾桓公邾革却又逃亡到越国去了。可是,邾隐公复位后,仍旧昏庸无道,民怨载道,因而两年后,又被当年助他复位的越国人抓回越国。至此,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邾隐公便第三次成为外国的阶下囚。

不过,按《世本》的说法,邾国为齐国所灭,但按地理位置而言,邾国较有可能亡于楚。但及至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史料显示邾国亡于何国、何时。而最后关于邾国的记载见于《孟子·滕文公篇》。

 

邾国君主世系简表:

曹 挟:前1046~前?年待考

曹 非:生卒年待考

曹 成:生卒年待考

曹车辅:生卒年待考

曹将新:生卒年待考

曹訾父:生卒年待考

邾武公:曹夷父(曹颜),公元前?~前796年

曹叔术:公元前795~前781年

曹夏父:公元前780~前?年

邾安公:曹仪父(曹克),公元前?~前678年

邾宪公:曹 琐,公元前677~前666年

邾文公:曹蘧蒢,公元前665~前615年

邾定公:曹貜且,公元前614~前573年

邾宣公:曹□□,公元前572~前556年

邾悼公:曹 华,公元前555~前541年

邾庄公:曹 穿,公元前540~前507年

邾隐公:曹 益,公元前506~前486年

邾桓公:曹 革,公元前485~前474年

邾隐公:曹 益,公元前473~前471年

曹 越:公元前471~前?年

曹越之后再传八世灭亡。

中山国:

中山国,是春秋晚期北方少数民族狄族的分支白狄所建。

狄族,是北方以游牧为业的少数民族,主要活动在今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之间。狄族的种姓繁多,如白狄、赤狄、长狄等。

春秋时期,狄族活动最盛,曾灭邢国(今河北邢台)、卫国(今河南淇县)、温国(今河南济源)等诸侯国,并曾西侵周王朝、郑国,东侵齐国、鲁国,为当时华夏地区的劲敌。

白狄,厘姓。原居住在陕西省延安一带,后东迁到河北境内。

白狄曾建有肥国(今河北藁城),周景王姬贵十五年(公元前530年)被晋昭公姬夷所灭;鼓国(今河北晋县),周悼王姬猛元年(公元前520年)被晋顷公姬棄疾所灭;鲜虞国(今河北唐县),周敬王姬丐十年(公元前510年)被楚昭王熊壬(熊轸)所灭,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鲜虞国又复国,改名为中山国,建都于顾邑(今河北定州)。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以后,中山国屡遭晋国攻打,以至最终亡国。

周威烈王姬午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文公在顾地(今河北正定东北三十公里的新城铺镇)又重建中山国。周威烈王二十年(中山武公九年,公元前406年)又被魏文侯魏斯所灭,并派公子魏击驻守中山。

周安王姬骄二十四年(公元前378年),中山恒公又复国,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由此中山国开始强大。

中山国盛时,疆域有北自河北安新县经徐水向西到燕长城,南到今河北赞皇、高邑一带,西到太行山麓,东到河北衡水,成为战国时的强国之一。

周显王姬扁四十六年(中山王厘鬻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中山国和魏、赵、韩、燕诸国同时称王。

此后,中山遭到赵国接连不断地攻击,终于在周郝王姬延十九年(中山国君厘尚三年,公元前296年)被赵惠文王赵何所灭亡,中山国君厘尚被送回老家肤施(今陕西榆林市东南无定河北岸)终老。

中山国自中山武公在公元前414年复国,至公元前296年被赵国灭亡,历六王,共一百一十八年。

 

中山国王陵:

中山国二次建都于顾,前后共历一百零三年,其王陵墓地尚未被发现。

战国中期的中山国王陵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平山县三汲乡。此处共有编为一~六号的六座大墓,分处于两个陵区之间。一处在中山灵寿故城以西两公里的西灵山南坡高地上,一、二号墓东西并列;另一处在灵寿故城内西北部,三~六号墓东西向错列。

1974~1978年发掘了一和六号墓。经考证,一号墓为中山王堞的墓,此墓封土高十五米,底边东西宽九十二米,南北长一百十米,自下而上呈三级台阶状。上面有台榭式建筑遗址。规模巨大,墓室平面近方形,每边长二十九米,南北两边各有一百十米的墓道,墓室内分椁室和三个库。

一号墓出土文物极为丰富,是故城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两个墓早年均以多次被盗,一号墓椁室仅出土一件中山王陵“兆域图”铜板,这是一份王陵建筑的设计图,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发现,说明战国时期已有专司王陵建设的部门和官员,对研究中国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外藏库出土铜列鼎九件,还有四盍及扁钟、石便磬等随葬礼器,具有可与天子相比的王者规格,出土的“山”字形铜制大型礼器五件,最高者达一米四三,可列于帐前和帐周围,十分雄伟,象征王者权威,为中山国所特有,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发现。墓内还出土了国王使用的错金银四龙四风铜方案、十五连盏组装灯、虎唑鹿、犀牛、牛、三件错金银屏风座、简易活动帐架、中山古酒和中山侯铜钺等罕见文物。

中山陵出土的许多铜器上都刻或铸有铭文,特别是铁足大鼎夔龙饰方壶和一园壶均有长篇铭文,共一千零九十九字,确却地说明了墓主是中山王堞,制器时间约为周显王四十五~四十八年(公元前324~前321年),埋葬的时间约在周郝王姬延五年(公元前310年)。

这些文物的出土、铜器铭文和及其表现的陵寝制度,反映出中山国与当时的中原文化特别是同魏国文化的密切关系,某些文物则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一号墓周围还有六个陪葬坑、两个车马坑、一个杂葬坑。六号墓形制和一号墓相近,只是规模稍小,其东西两侧有陪葬坑三座,南面有两座对称的长方形杂葬坑。

 

中山国世系简表

战国时期:

厘□□:公元前?~414年待考,中山文公,葬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

厘□□:中山文公之子,公元前414~前406年,中山武公,葬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

厘□□:中山武公之子,公元前378~前340年,中山桓公,葬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

厘□□:中山桓公之子,公元前339~前320年,中山成公,葬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

厘 鬻:中山成公之子,公元前319~前312年,中山王,葬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

厘 訾:厘鬻之子,公元前311~前299年,中山王,死于齐地,葬地待考

厘 尚:厘訾之子,公元前298~前294年,中山君,不知所终,葬地待考

郑国:

郑国,姬姓。开国君主为周厉王姬胡的少子、周宣王姬静(姬靖)的庶弟姬友。

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地(今陕西华县),是为郑恒公。

周幽王姬宫湦八年(公元前774年),郑恒公出任周幽王的司徒(掌管土地和人民)。郑恒公看到周幽王无道,王室将乱,于是在周幽王九年(郑恒公三十四年,公元前773年)将家属和资财转移到了东方,并在虢国(东虢、今河南荥阳)与郐国(今河南新密)之间的地区新建了都城,而自己则战死于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的骊山之难,郑国也因犬戎的入侵而灭亡。

郑恒公的儿子姬掘突(姬滑突),在周平王姬宜臼元年(公元前770年)因拥护周平王东迁有功,被任命为卿士(佐君管理政务),是为郑武公,乃朝中重臣。郑武公在新迁之地,于周平王二年(郑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灭郐国(今河南新密),周平王四年(郑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灭虢国,周平王六年(郑武公六年,公元前765年)在新占领的地方重新建国(今河南新郑)。以后,郑国的势力不断扩大,由一个关中小国迅速发展成为位居中原核心的强国。

郑国盛时的疆土在今河南北半省的中部;北至黄河;南到许昌;东到开封;西到荥阳。

到郑庄公时,郑国侵陈伐许,破息攻宋,大败北戎,以至后来同周王室交换世子,抗击周王统帅的陈、蔡、卫联军的进攻,大破王师并射伤周恒王,成为春秋初期相当活跃的一个小霸主。

春秋晚期,在大国争霸角逐中,郑国在子产的辅佐下,实行新政,加强军备,国势一直不衰,受到晋、楚诸霸主的尊重。

进入战国时期后,郑国因内有君臣之间的权益之争,外有韩国的不断蚕食,国势急剧衰落。

周烈王姬喜元年(郑康公姬乙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韩哀侯令韩国军队攻破新郑,郑国灭亡。

郑国自姬友于公元前806年开国,至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传二十三王,历四百三十一年。

 

郑国王陵:

郑国王陵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城关附近的“郑韩故城”内。

自郑恒公于周平王六年(郑武公六年,公元前765年)在新郑建国后,郑国在新郑共历十八王,三百九十五年。

战国中期的周烈王元年(郑康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国,韩哀侯将韩国都城自阳翟(今河南禹州)迁到新郑,将新郑更名为南郑。韩国在新郑共历八代国君,一百四十五年。因新郑先后为郑、韩二国的都城,故称“郑韩故城”。郑韩故城是目前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国灭郑国后,害怕郑国故人复国,于是采取了盗掘郑国人的坟墓,使郑国人的祖先翻尸动骨,永远不得安宁;然后将本国病死的大人、小孩都埋在郑国人的坟墓中,以破坏其风水。之后,在郑人的坟地上大片建房,以阻断郑人的阴阳之气。

韩国人还将郑国人的坟地改建成大型铸造厂冶炼铁器,以烧散郑国人的魂魄等方法,防止郑国人复国。

1964年,国家开始对郑韩故城进行全面勘查发掘,考古工作断续至今。经发掘发现,郑韩故城内有大片夯土建筑遗址和各种手工业作坊、铸铜作坊遗址达十万多平方米,制骨作坊遗址面积七多平方米;战国时期的铸铁作坊遗址面积四万多平方米。清理出一座熔铁炉和两座烘范窑,出土了大批铁器和陶范,此处还有制陶、制玉作坊遗址。

重要的有:城西南部的仓城村铸铁遗址;东部的小吴楼村铸铜作坊遗址和北部张龙庄村南的制骨作坊遗址等。2002年9月,又在城内侧东北部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约数万平方米的大型制陶遗址。城内还分布着多处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墓地,但一直没有发现国君级大墓。

1923年,在郑韩故城西城即今新郑城内李家楼村盗掘出一座春秋时大墓,可能为郑伯墓。墓中出土了青铜器和玉器七百余件,其中青铜礼乐器九十余件,习称“新郑彝鼎”,其中包括两件著名的莲鹤方壶(一件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等。

郑伯大墓的发现,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世界,但也引来了全国各地的盗墓贼,他们在这里狂挖滥盗,许多珍贵的古墓葬惨遭破坏。勘查发现,郑国墓葬多“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大量珍贵随葬品已经流失。

2002年4月,为配合新郑市居民住宅开发,文物部门在对开发区基建工地进行清理发掘时,意外发现一座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的“中”字形大墓,这座墓长四十五米,内有三层外椁,一层内椁,通往墓室有南北二条墓道。这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郑国墓葬中第一例带有墓道的墓葬。按古代的墓葬制度,只有侯爵以上的贵族才能使用带有的墓葬,而郑国国君当时是伯爵,是不能享用墓道的。这说明郑国国君是不遵守礼制,也不把东周国君放在眼里的。

现在开挖的南墓道长三十一米,宽七米六,呈倾斜状通向中间墓室。墓内发现有:九鼎八簋(鬼)、方壶、园壶、玉器、金器等随葬品。但中心墓室却发现有盗洞三十多个,这些盗洞不是同一时期的,多为民国时期所为。在“中”字形大墓南北墓道里,布满了密密麻麻,重叠积摞的拆葬马车,目前在已清理的三分之一面积中,已发现十七辆车,车辆大小不一,装饰豪华,做工甚为考究。这些车马葬按照郑国车马葬制的规矩,车轮被摘掉放在墓道两侧,另外一些放在夹道或平放在车厢上,马匹被杀死后平放在坑底,车体放在马匹之上。郑国车马坑的葬式和周围列国整车下葬,马匹在车辕以下有明显不同。

随后,文物工作者在“中”字形大墓东五十米处,又发现一座葬有二十二辆马车和数十具马骨的车马坑,它长十米零四,宽八米四,深五米,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大的车马坑,被命名为一号车马坑。

自2002年4月至9月,文物工作者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对一号车马坑周围的二百四十亩土地进行了普探,初步探明这里是一处大型贵族墓地,此地的墓葬和车马坑分布极为密集,整个墓地有墓葬三千多座,绝大部分为郑国墓葬。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共有六米以上的大型墓一百八十座,其中还有十五米以上的大型墓,长宽均超过二十米的特大型墓四座。大中型东周时期车马坑十八座。初步估计,整个墓地车马坑的数量要在这个数字上翻二番不止。

这次发现的新郑墓葬群车马坑距今有近两千八百年,比秦始皇兵马俑坑早五百多年,与秦兵马佣三坑面积相比,新郑墓葬群车马坑要多出五万平方米,目前,秦始皇陵共发现各类陪葬坑、陪葬墓六百余处,而新郑墓葬群有三千多座大小不一的墓葬,规模与秦兵马俑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已探明的十八座车马坑,大小可分为四种,其中位于“中”字形大墓西侧的三号车马坑形制最大,它长十三米五,宽十一米五,深七米五,面积是一号车马坑的二倍,目前正在发掘中。此车马坑的级别之高,规模之大,国内罕见。以前,史籍中关于车的记载很多,但由于缺少相应的实物,后人对其形状的注解各不相同。

这次在郑韩车马坑中发现了多种车形,有可供二人躺卧的安车;也有供三人并排乘坐的中型车;还有威武庄严的依仗车;轻巧急行的狩猎车;粗壮结实的战车……这些车的外观千差万别,图案多姿多彩,形态各不相同,用途多种多样,殉葬的方式也五花八门,为研究古代车马葬制,古车发展史及用车制度提供了珍贵资料。在“中”字形大墓南墓道较浅的地方,还发现了七、八具成年人和小孩的骨架,从成年人的尸骨看,这个人两臂弯曲,手骨和腿关节偏大,象患有类风湿或大骨节病,经考证,这就是韩国为破坏郑人风水,埋在郑人墓地中的韩人。

郑韩故城春秋墓葬群和大型车马坑的发掘,填补了郑国王陵墓地的空白,多个长宽在二十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的发现,说明这处墓地内埋葬有多位郑国国君,是郑国王陵遗址,并确定郑国国君墓地是聚公族而葬的,是典型的集中公墓制。目前,郑韩故城内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郑国世系简表:

春秋时期:

姬 友:郑厉公之子,公元前806~前771年,郑桓公,葬于陕西华县城关西街

姬掘突:姬友之子,公元前770~前774年,郑武公,葬地待考

姬寤生:姬掘突之子,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葬于河南新密市南王岗村

姬 忽:姬寤生之子,公元前701~前701年,郑昭君,葬地待考

姬 突:姬寤生次子,公元前700~前697年,郑厉公,葬地待考

姬 忽:姬突之子,公元前696~前695年,郑昭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但:姬忽之弟,公元前694~前694年,无谥号,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婴:姬掘突之子,公元前694~前680年,无谥号,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突:姬婴之弟,公元前679~前673年,郑厉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捷:姬突之子,公元前672~前628年,郑文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兰:姬捷之子,公元前627~前606年,郑穆公 ,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夷:姬兰之子,公元前605~前605年,郑灵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坚:姬夷庶兄,公元前604~前587年,郑襄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沸:姬坚之子,公元前586~前585年,郑悼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衮:姬沸之弟,公元前584~前571年,郑成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恽:姬衮之子,公元前570~前566年,郑厘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嘉:姬恽之子,公元前565~前530年,郑简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宁:姬嘉之子,公元前529~前514年,郑定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虿:姬宁之子,公元前513~前501年,郑献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胜:姬虿之子,公元前500~前464年,郑声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战国时期:

姬 易:姬胜之子,公元前463~前456年,郑哀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丑:姬胜之弟,公元前455~前424年,郑共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已:姬丑之子,公元前423~前423年,郑幽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骀:姬已之弟,公元前422~前396年,郑需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姬 乙:姬已之弟,公元前395~前375年,郑康公,葬于河南新郑市郑韩故城

赵国:

赵国,春秋时期晋国六大夫之一,战国时期七雄之一,姬姓。开国君主为五帝之一颛顼的后代赵籍。

夏王朝时期,颛顼的孙女、女修生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女华生伯益。伯益在舜时为舜管理山川、驯养鸟兽,后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弗(今山东曲阜),赐姓赢,故伯益又称大弗、弗伯。伯益在大禹晚年的时候被定为继承人,但被大禹的儿子夏启杀害。

伯益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大廉,一个叫若木。

商朝时期,大廉的后代孟戏、中衍为商王驾车。中衍的后代中谲在朝中为臣,守西部边疆。中谲的儿子蜚廉在商纣时为臣,助纣为虐。蜚廉的儿子恶来也是商纣之臣,他力大、好进谗言、毁谤诸侯,在周武王姬发灭商时被杀。

蜚廉生子季胜,季胜的曾孙造父为周穆王姬满驾车。一次,周穆王出游时,徐国(今江苏泗洪)叛乱侵周,造父驾车日行千里返回,给周穆王赢得了时间,平定了叛乱。事后,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今山西洪洞),以后,造父的后代以封地为姓。

造父以后六世到奄父,奄父的儿子叔带在周朝为臣。那时,周幽王姬宫涅昏聩无道,叔带弃周到晋国为臣。

叔带传五世到赵夙,周惠王姬阆十六年(公元前661年),赵夙驾车随晋献公姬诡诸讨伐魏、霍、耿等诸小国。事后,晋献公封赵夙为大夫,并将耿地(今山西河津王村,古称耿乡)封给他。以后赵夙的后代共孟、赵衰、赵盾、赵朔、赵武、景叔、赵鞅、赵无恤、赵嘉、一直到赵浣,十世都为晋国大夫。

周敬王姬丐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晋国大夫赵鞅迁都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源镇与古城营村一带)。

周贞定王姬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赵国最强大,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部,河北西南部。

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赵籍为诸侯,建都中牟(今河南鹤壁)。

周安王姬骄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赵章迁都邯郸,到赵武灵王赵雍执政时期,他改革军事,胡服骑射,先后攻灭中山国(今河北平山),打败胡林、楼烦部族,扩地北到云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到山西北部雁门山(今山西代县),后又攻灭代国,取得了代国河北、山西、内蒙的三十六个县。

周郝王姬延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在赵孝成王赵丹执政时期,赵国同秦国激战于长平(今山西高平),秦军大破赵军,史载秦军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国力大损。

此后,赵国与秦国和北燕国之间连年战争不断,国力耗尽。

秦王赢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王剪、辛胜攻击赵国,破邯郸,虏赵王迁。赵公子嘉奔代国,自立为代王。

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贲攻破代国,虏代王嘉,赵(代)国彻底灭亡。

赵国自赵籍于公元前403年开国,至公元前222年被秦国所灭,共历十王,一百八十二年。

 

赵国早期王陵:

赵国早期王陵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晋阳城一公里半处。古晋阳城自赵鞅迁此共历五侯,七十四年。

1987~1988年,在汾水与西山之间的古晋阳城外郭城发现了赵氏家族墓地。据古文献记载,外郭城内还有内城或宫城,但位置和形状均不明朗。发掘出的第二百五十一号墓是一座大型诸侯墓,时代相当于春秋末期。墓没有被盗,出土各种文物五百多件。墓室呈方形,为竖穴土坑,深达十三米。椁室上覆四米厚积石,积石之上和木椁周围填有木炭。据判断:木椁原长六米九,高十米。

随葬品中有铜器、金器、玉器、石器。其中一尊圆形方耳三足镬鼎,口径达一米一,高一米,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大的青铜鼎。青铜器还有扁壶、盖豆、鬲、小鼎、小方壶、盘、炭炉、儡、扒子等,铜器上有蟠螭和蟠虺,制作为高浮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还有编钟十九个和石磬,车马器和兵器。墓主人身带玉佩,两旁有壁、珑、璜、环、料珠、陪葬铜剑四把、黄金带钩四根、销银带钩两根,均刻有精美花纹。墓主估计是赵简子或其儿子赵襄子,其他王陵待考。

 

赵国中晚期王陵:

赵国中晚期王陵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十五公里邯郸县的三陵乡陈三陵村和工程乡周窑村及永年县两岗乡的温窑村。因三个乡的地界相连,故为一个陵墓区,陈三陵村三座,温窑村两座,五座陵分别筑在五座小山上,山顶上有陵台,以山为基,台面平坦,呈长方形,中部有一两个高大的封土堆,台周围以夯土加固,沿下为斜坡,东边是笔直的宽六十米以上的坡状大路,直达山顶,规模壮观,气势雄伟。

赵国自赵敬侯迁都邯郸共历八王,一百五十八年。除末代王赵迁投降秦国后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还应有七座王陵,史书记载:赵肃侯葬常山(今河北石家庄元氏),赵武灵王葬灵丘(今山西大同市灵丘县),余五王侯(赵敬侯、赵成侯、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葬处无记载,正与邯郸王陵相符,可判定这是他们的陵墓。

墓早年被盗,随葬品无存,墓主待考。赵王陵区最大的为温窑一号陵,它的陵台南北长三百四十米,东西宽二百十六米,中间的封土长六十九米,宽四十七米,高三米。除陈三陵村西北的二号陵和温窑二号陵陵台中部各有两座南北并列的封土堆外,其余三台只有一座封土堆。

各陵区内除大墓外,还有一些较小的墓,有的有封土,有的不明显,应是大墓的陪葬墓。

 

赵国王室墓地:

赵国王室墓地在今邯郸市西郊百家村。1957~1959年在此发现战国时期墓葬一百零二座,现已清理出四十九座,按墓的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其中有五座墓中有殉人,一般殉一~三人,共殉九人,人殉在赵国王室墓葬中普遍存在,说明赵国文化习俗的落后性。

 

赵国世系简表:

夏王朝时期:

女 修:颛顼孙女,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大 业:女修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伯 益:大业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大 廉:伯益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商王朝时期:

孟 戏:大廉玄孙,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中 衍:孟戏之弟,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中 谲:中衍玄孙,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蜚 蠊:中谲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周王朝时期:

恶 来:蜚蠊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季 胜:恶来之弟,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孟 增:季胜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衡 父:孟增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造 父:衡父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庵 父:造父四世孙,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赵 带:庵父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赵 夙:叔带三世孙,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赵共孟:赵夙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春秋时期:

赵 衰:赵共孟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赵成子,葬地待考

赵 盾:赵衰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赵宣子,葬地待考

赵 朔:赵盾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赵 武:赵朔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赵文子,葬地待考

赵景叔:赵武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赵 鞅:赵景叔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赵简子,葬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

赵无恤:赵鞅庶子,公元前?~?年待考,赵襄子,葬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

赵 嘉:赵无恤之弟,公元前?~?年待考,赵恒子,葬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

赵 浣:赵无恤侄孙,公元前?~前403年待考,赵献侯,葬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镇

战国时期:

赵 籍:赵浣之子,公元前403~前387年,赵烈侯,葬于山西太原市晋源镇

赵 章:赵藉之子,公元前386~前375年,赵敬候,葬于河北邯郸县陈三陵村

赵 种:赵章之子,公元前374~前350年,赵成侯,葬于河北邯郸县陈三陵村

赵 绁:赵种之子,公元前349~前326年,赵肃侯,葬于河北石家庄市元氏县

赵 雍:赵绁之子,公元前325~前299年,赵武灵王,葬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

赵 何:赵雍之子,公元前298~前266年,赵惠文王,葬于河北邯郸县陈三陵村

赵 丹:赵何之子,公元前265~前245年,赵孝成王,葬于河北邯郸县陈三陵村

赵 偃:赵丹之子,公元前244~前236年,赵悼襄王,葬于河北邯郸县陈三陵村

赵 迁:赵偃之子,公元前235~前228年,赵幽穆王,被秦流放到湖北房县不知所终

赵 嘉:赵迁之子,公元前227~前222年,赵代王,葬于河北省蔚县猫八庄

鄣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公爵爵位,国君为姜姓,建国君主是鄣穆公,乃齐太公姜尚支孙。势力范围大约于齐、楚之间,后来被纪国收为附庸。由鄣胡公亡国。据郑樵《通志》称,国家被齐所灭后,子孙(据《章氏宗谱》称,为胡公弟章韅)去邑部,皆姓章。齐威王将有章子,秦将则有章邯。后来秦置鄣郡,汉武帝改之丹阳,世认为即后世豫章。故章家亦望于豫章。

据记述,鄣建城于密州,即东平无盐县东北。现诸家多以为指今江苏赣榆县北七十五里处的鄣城。

 

鄣国君主世系简表:

鄣穆公:姜虎,生卒年待考,齐太公望之曾孙,齐侯伋之孙,吕隐之子;亦有人认为吕隐生靖公,靖公生穆公。

鄣靖公:生卒年待考

鄣康公:生卒年待考

鄣桓公(鄣植公):生卒年待考

鄣平公:生卒年待考

鄣厉公(鄣万公):生卒年待考

鄣武公:姜伟,生卒年待考,鄣国的第七代君主。据浙江兰溪前阳或浙江兰溪渡读的《章氏族谱》,以及浙江温洲《苍南章氏史志》,此人被称太子伟或世子伟,故可相信名为姜伟。他继承鄣厉公为鄣国君主。其生卒年月不详,只知他死后传位儿子鄣定公。

鄣定公:生卒年待考

鄣隐公:生卒年待考

鄣缪公:生卒年待考

鄣闵公:生卒年待考

鄣懿公:生卒年待考

鄣丁公:生卒年待考

鄣胡公:姜祥,公元前?~前664年在位,鄣国的第十四代君主。他继承鄣丁公为鄣国君主。公元前664年,齐国灭鄣国,他被杀,其弟姜韅逃到他国,并去邑改姓章,为章氏始祖。

鄫国:

鄫国(缯国、曾国),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国,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

历夏、商、周,存世时间约两千年,于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灭于莒。

鄫国从建至灭,曾多次迁国。始封地名为今河南省方城县北,终地位于今山东省枣庄市(旧称峄县),故城遗址位于苍山县文峰山东部向城镇境内。鄫国灭後,太子巫逃至鲁,其後代为纪念故国以国名“鄫”为姓氏,後去邑旁(“阝”)为“曾”,成为“曾氏”的姓氏起源。

 

夏王朝时期:

少康少子姒曲烈,被封于鄫地,建立鄫国。

 

商王朝时期:

夏王朝灭亡后,其同姓亲族,要么被俘虏作了商的臣仆,要么被迫迁徙四方。但是,惟独鄫国人在中原继续居住。

 

周王朝时期:

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部城。由于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邻近的莒国、邾国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同邻近侯国的关系,鄫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婚姻关系。

春秋时期:

宋襄公时,宋国主持诸侯盟会,鄫子迟到,被宋襄公所杀以祭天。

(公元前569年),鲁国向春秋霸主晋国要求,愿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此前,鲁僖公的女儿嫁给鄫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之后,想让莒女的儿子继承国君的位子。这件事危及到巫的地位。

后来,鄫国投靠晋国、鲁国的行为,受到莒国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公元前569年的农历10份,莒国联合邾国攻打鄫国。鲁国派大夫臧纥出兵救鄫,结果被打败。

(公元前570年),鄫人又在戚(今河南濮阳)参加了由齐国主持的宋国、陈国、卫国、郑国、曹国、莒国、邾国、滕国、薛国、吴国等国的联合抗楚盟会,鄫国才得以喘息。

(公元前567年),鄫国因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国国君非常恼火,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一举灭掉了鄫国。

 

世系表

从夏朝初年到春秋时期,夏少康之子曲烈的后裔在鄫国总共传了五十三世,历时近两千余年。其间的世系已经被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考证得很清楚:

一世:典烈

二世:炫忠

三世:坤仁

四世:禄

五世:浩源

六世:富方

七世:焜

八世:伯基(至此天下归汤)

九世:锐

十世:汪

十一世:志梁

十二世:煌

十三世:相奎

十四世:世:鉴

十五世:政治

十六世:模

十七世:瑞焕

十八世:垠

十九世:锦容

廿世:洪

廿一世:桂茂

廿二世:昭

廿三世:培元

廿四世:硅

廿五世:允漆

廿六世:杞

廿七世:燋熹

廿八世:埙和

廿九世:成锐

卅世:一猜

卅一世:椿

卅二世:炯

卅三世:坦

卅四世:销

卅五世:福波

卅六世:时荣

卅七世:炳

卅八世:均柞

卅九世:铃

四十世:浤仁

四十一世:一松

四十二世:炲

四十三世:墅

四十四世:镇玉

四十五世:沪

四十六世:祥博

四十七世:炻

四十八世:台埕

四十九世:字鉴

五十世:沛

五十一世:朴

五十二世:世:美

五十三世:时泰,被莒国所灭,太子巫逃亡至鲁国,鄫国亡。

越国:

越国是春秋晚期最后一个霸主,开国君主为夏王朝的后代,姒姓。

大禹死后,人们将他葬在今浙江绍兴东南六公里的会嵇山。大禹的第四代孙少康于公元前1913年重建大禹庙,恐禹祭之绝祀,于是封他的庶子无余为会嵇王,奉守庙祀,国号于越,建都僬岘(今浙江绍兴兰亭乡花街村)。于越国初为小国,仅限于今绍兴、诸暨、宁波一带,独立自守,不为史所知,古籍记载也很少,只在史籍《竹书纪年》中记载有西周成王时(公元前1021年),于越国曾向周王朝进贡,这是越国在古籍中第一次出现。

在史籍《左传》中,曾记载了东周定王时(公元前606年)楚国与吴、越两国结盟,这是越国作为春秋列国出现的最早记载。

越国的兴起是在越王无余以后的二十余世,即春秋中期越王姒允常时。古书记载:“自无余起二十余世,有越侯夫康,子曰允常,拓土称王。”

越国北与吴国、西与楚国交界,越国兴起后,曾与之交兵。当时楚国强大,楚国采取联越制吴的策略,因此越国人常随楚军攻吴国,吴、越两国遂成世仇。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攻楚国时,越军曾趁虚攻吴国,为楚国声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反伐越国,两军战于蕞李,结果吴军大败,阖闾受伤而死。

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率军攻越国,越军失败,越王姒勾践退至会嵇山,向吴王卑词厚礼,屈膝求和,从此,姒勾践卧薪尝胆,改革内政,厉行廉正,终获成效,国力迅速强大。

公元前482年,姒勾践趁夫差北上争霸之机,攻入吴国都城(今江苏苏州),掳其太子,迫夫差回师求和。

公元前479年,越国又攻吴国,失败。

公元前475年,越军围困吴国都城达三年之久。

公元前473年,越军再次攻破吴国都城,吴王夫差被迫自杀,吴国灭亡。

越国灭吴国后,势力空前强大,乃步吴国的后尘,北上争霸,与齐国、晋国等诸侯会于徐州(今山东腾州),此时的齐、晋二国均有内乱,而楚国元气未复,越国在四个大国之间最为强盛。于是,周元王任命越国为伯,承认了越国的霸主地位。

为了扩大对中原的统治范围,姒勾践将都城由大越迁到琅琊(今山东胶南琅琊乡),越国在琅琊建都有九十三年,历姒勾践、姒鹿郢、姒不寿,姒朱勾、姒王翳五世。

进入战国时期后,越国势力渐衰,已无力与诸侯国角逐。公元前379年,越王姒翳迁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公元前334年,越王姒无疆伐楚国,于次年大败被杀,王室逃散,楚国势力进入江南。

姒无疆败亡后,越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只是国力削弱,初时只称君长,不称王,分散为许多小国。如姒无疆之子姒之侯自立为君长,传子姒尊,再传姒亲。据史籍《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公元前316年,楚国还曾筑广陵城以防越国;在史籍《竹书纪年》中记载: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年),越王派公孙隅向魏国贡献方物,以联魏制楚,证明越国仍然确实存在,而且国力已有起色,仍称王。

楚怀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06年),楚军攻占越国的江南大部分地区,最后占领大越,设郡于江东,但越国仍未完全灭亡。如在公元前237~234年,越国欲与楚、燕、赵三国联合伐秦国,证明越国还有一定实力。

据史籍《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大将王翦平定江南,降百越之君。在越地置会嵇郡,越国才最终灭亡。尽管如此,在秦、汉之际还存在着瓯越、闽越、东越等小国,如姒无疆后七世姒摇(闽越),因佐诸侯灭秦朝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越王。直到汉武帝三十一年(公元前110年),越国才被汉武帝彻底消灭。

越国盛时的疆土,今浙江北部,江西东部,安徽南部,江苏大部及山东南部一小部分。

越国自春秋中期允常兴起至无疆被杀,共历十王,一百七十七年;自姒无余受封的公元前1913年起,至公元前110年南安县君姒开被西汉武帝所灭,共历一千八百零三年。

 

勾践争霸: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举全国之兵攻打越国,越王姒勾践不听大臣范蠡“坚闭城门,不与正面交锋”的劝告,出兵抗吴,结果大败,只剩五千余兵被围困在会嵇山中。

为了保住越国不被灭亡,姒勾践夫妇由大臣范蠡陪同,被迫到吴国做人质,把国事交给了大臣文种管理。

姒勾践一行到吴国后,吴王夫差让他们住在先父阖闾坟墓旁的一座石屋里,吩咐姒勾践割草喂马,他的妻子挑水除粪,范蠡也向奴仆一样干些粗重活。为了讨好夫差,夫差每次外出,姒勾践都要给他备马,服侍他上车、下车。同时,他们打听到夫差身边的一个宠臣伯僖贪财好色,就私下送给他一批珍宝和美女,求他在夫差面前为他们说好话。

为了迷惑夫差,姒勾践还干了一些鄙事,例如有一次,夫差得了病,范蠡知道病情不太严重,就让姒勾践在服侍夫差的宫人面前,亲自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向夫差道贺,说他的病很快就会痊愈。由是夫差很欣赏姒勾践的“忠心耿耿”,尽管伍子胥一再告戒他说:“姒勾践一行外执美词之说,内怀虎狼之心”,但夫差根本听不进去。过了三年,夫差觉得姒勾践已经诚心诚意的归顺他了,于是在公元前490年把姒勾践释放回国,并送给他封地百里。

姒勾践回国后,发奋图强,立志报仇雪恨,他把夫差送给他的封地作为兴越灭吴、称霸中原的基地。他惟恐国王舒适的生活会消磨他的意志,于是在迎恩门外(今浙江绍兴西郭门),面向吴国建起一座简陋的箭楼,自己住在那里,吃粗粮,穿布衣,困了就用辣蓼草刺激眼睛;脚冻麻木了,索性就伸进冷水里;睡觉时,他把被子、褥子撤掉,光着身子躺在柴草上,他在门口挂了一粒猪苦胆,出入时常用舌头舔尝,以经常提醒自己勿忘国耻,史称“卧薪尝胆”。

为了使越国尽快富强起来,姒勾践亲自下田耕种,他的妻子纺纱织布。他鼓励人民努力生产并减少税赋,以争取民心。他特别重用与他共患难的大臣文种和范蠡,对他们提出的许多强国富民,加强军备的奇谋良策,言听计从并一一付诸实施。

大臣文种向姒勾践提出了著名的“兴越灭吴九术”:

①尊天地,敬鬼神;

②以财币货品厚献给吴王及其他大臣,以博得他们的喜欢,松懈他们的警惕;

③用高价购买吴国的粮食,以空虚吴国的粮食储备;

④选美女献给夫差,使他迷恋酒色,不理国政;

⑤向吴国遣送巧匠,献给他们良材,使他们大兴土木,以疲乏他们的财力;

⑥扶植吴国内部自私自利、阿谀奉承的小人,使之当权,吴国就会变的脆弱;

⑦中伤吴国内部忠直不阿的人物,使他们受到排斥,甚至自杀;

⑧发展生产,充实军备;

⑨训练士兵,伺机进攻。

范蠡告诉姒勾践:“要兴越灭吴,称霸中原,首先要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而在强敌逼境的情况下,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要建立强大的军队,就要有众多的人口;要养众多得人口,就必须发展农业。因此,人口多则国家安全,粮食多则军队强盛,所以,越国的当务之急是发展农业,增加人口”。范蠡的一席话,成为越国的基本国策。

姒勾践按照文种、范蠡的计策,一一实施,在内政上,他首先让范蠡领导百姓发展生产着手开劈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为了提高百姓的体质,他还建立了许多专业化的牧场,如养犬的犬亭山,养鸡的鸡山,养猪的猪山,养鹿的白鹿山等,同时还发展了淡水养殖业。

在增加人口方面,姒勾践也作了很大的努力。由于连年的战争,越国人口损失很大,兵力和劳动力都受到很大影响,于是他采取了奖励生育的办法,规定:壮年男子不得娶年龄较大的女子为妻;年轻的女子不得嫁给年龄较大的男子;女子十七岁不嫁、男子二十岁不娶,他们的父母都有罪;女子怀孕后必须报告,以便公家派医生看护;生育一个儿子,公家奖励酒二壶,犬一头;生育一个女儿,公家奖励酒二壶,猪一头;生育子女三人的,公家给雇保姆;生育子女二人的,公家给予食物补助。

实施了这些策略后,越国的生产力和人口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增长,拥有了相当丰富的物质基础。在这些基础上,姒勾践组织了一支精锐的部队,包括士兵四万人,各级军官六千人,水军两千人,各种技术人员一千人。这支部队在今后的灭吴和中原称霸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为了提高部队的素质,姒勾践制定了非常残酷的训练方法,如:为了考验战士的忠勇,他在宫门前放起火,把水面上的船也放起火,命令士兵冲锋,结果,伏火而死的士兵不可生胜数。他还在离城五里远的地方建了一个练兵场,从楚国请来著名的射箭手陈音当教官,提高了越国军队的作战技术。

在外交上,姒勾践知道夫差有大起宫殿的欲望,而会嵇山有的是原始森林,于是,姒勾践派了以前多人入山伐木,把大量良材献给吴国,夫差十分高兴,不顾伍子胥“桀起灵台,纣起鹿台”的力谏,大起姑苏之台,姑苏之台高三百丈,广八百十四丈,在二百里范围内都可以看见,弄的吴国百姓道死苍哭,民不聊生。

姒勾践知道夫差淫而好色,就在会嵇山西翼的黄罗山下物色到西施和郑旦二个漂亮女子,在城东建造了一个土城,让她们在那里学习舞蹈和各种社会礼仪。三年后,通过被收买的吴国大臣伯僖献给了夫差。伍子胥又以“夏之以喜妹,商之以妲己,周之以褒姒”灭国的教训劝告夫差,但夫差充而不闻。

姒勾践还继续贿赂伯僖,让他挑拨夫差和伍子胥的关系,这一计策也获得了成功。公元前484年,夫差终于逼迫伍子胥自杀,消除了越国灭吴的一大障碍。

由于实施了范蠡的基本国策和文种的谋术,越国国势蒸蒸日上,而吴国由于连年的战争,国势每况日下,在伍子胥自杀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82年,姒勾践乘夫差带精兵到黄池会盟争霸,国内空虚之机,攻占了吴国国都姑苏,俘虏了太子。等夫差黄池争霸成功返回国时,姒勾践又把经长途跋涉、疲困不堪的吴军打了个落花流水。

又过了三年,姒勾践觉得已经准备充分,就大举进攻吴国,吴军大败,姒勾践又一次攻进姑苏城,烧毁了姑苏台,俘虏了夫差。被俘的夫差还以为姒勾践会象当年赦免他一样得到赦免。但是范蠡对他说:“当年在会嵇,是天意要把越国赐给吴国,但你们不要。现在是天意要把吴国赐给越国,我们是不会违背天意的”。就这样,吴王夫差无奈地自杀了。

自公元前494年吴国败越国,到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国,正好是二十年左右,正中了伍子胥对夫差所说“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话。以后,姒勾践又北渡江淮,与齐、晋等诸侯会盟徐州,周天子派人到会赐姒勾践以命号。到此,姒勾践成为春秋后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就在姒勾践要逐鹿中原称霸的时候,范蠡写信给文种说:“凡物盛极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进退存亡之道,而不应越过应有的限度。俗话说,高鸟以散,良弓将藏;狡兔以尽,走狗将烹。越王是一个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安乐的人,事情成功了,我们再不走,他必会加害我们”。但文种不相信范蠡的这番话,而范蠡主意已定,向越王辞行,姒勾践挽留他,并说可以与他分国,又说,如果你真要走,就杀掉你的妻子!范蠡不为姒勾践的软硬兼施所动,还是乘着月色出走,不知去向。

就在范蠡走后的第二年,姒勾践把文种召去,对他说:“您是一个有计谋、懂兵法、能覆没一个国家的人物。你所献的‘九术’,我只用了三术,就将强大的吴国灭了。我们吴、越二国世代作战,我的前王生前被吴国的前王打败,现在,我希望您拿着留下来的六术,到地下去献给我的前王,以让我的前王可以在地下对付吴国的前王。”就这样,姒勾践仿效夫差杀伍子胥的方法,赐给文种同样的一把剑。文种这才想起范蠡对他说的话:“鸟以散,弓将藏;狡兔尽,走狗烹”。但为时已晚,文种仰天长叹,伏剑自杀了。

 

越国王陵:

越国始封于夏朝,至秦、汉之际灭亡,立国计一千八百余年,先后五次迁都。越国初期建都于僬岘大城,自姒无余至姒夫镡历千余年。后越王姒允常迁都畀中(今浙江诸暨湄池区店口镇和阮市乡一带),历七十年。越王姒勾践迁平阳(今浙江绍兴平水镇平水江乡平阳村)七年,后迁大越(今浙江绍兴)二十七年,迁琅琊九十三年。越王翳迁吴(今江苏苏州)四十六年。故越国王陵尚未完全发现。

1996~1998年,考古工作者在今绍兴市西南兰亭镇木栅村南的印山顶上,发掘出一座越国王陵。这是越国王陵的首次发现,被认为是古越文化的考古突破。

这是一座带宽大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岩坑木椁墓,上面有巨大的封土堆,四周有隍壕围护,面积达十万平方米。墓坑口长四十六米,宽十四~十九米;坑底长四十二米五,宽十二米,深十四米。墓道设在墓坑东壁正中,口宽六米五~八米七五,底宽三米七~八米七五,长五十四米。墓室用巨大枋木构成,横断面为三角形,形制极为特殊。墓室内长三十三米四,外长三十四米八,现存高四米七,复原高五米六六。内分前、中、后三室。筑墓的枋木均髹漆,至今局部漆面仍光亮如镜。木棺是用一根原木剖开挖空而成的一具大型独木棺,置于中室。棺长六米零四,宽一米一二,内高四十厘米。墓上封土堆略呈椭圆形,长径七十二米,短径三十五米,中心高十米,以土分层板筑而成。

该墓早年被盗,发现七个盗洞。随葬品仅存石剑、玉镞、玉镇、龙首形玉饰、微型玉管珠、漆木仗、残漆木器三十余件。这些遗物制做精良,多有精美花纹。在墓坑添土中发现青铜铎一件和木制夯具二件。

据墓中器物判断,墓的年代在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据墓的巨大规模判断,这是一座王陵。而在这一段时期在位的越王应是姒勾践,但越王姒勾践陵已在今绍兴市柯桥镇南独山村发现。由此,墓主可能是姒勾践的前代国王姒允常或后代姒鹿郢,这有待进一步考证。

 

越国世系简表

自夏朝少康于公元前1913年封庶子姒无余于于越国,传二十余世到春秋中期姒允常时,其世系始有可考:

春秋中期:

姒允常:少康之后,公元前510~前497年,越王,葬地待考

姒勾践:姒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前465年,越伯,葬于浙江绍兴柯桥镇独山村

战国时期:

姒鹿郢:姒勾践之子,公元前464~前459年,越伯,葬地待考

姒不寿:姒鹿郢之子,公元前458~前449年,越伯,葬地待考

姒朱勾:姒不寿之子,公元前448~前412年,越伯,葬地待考

姒王翳:姒朱勾之子,公元前411~前376年,越伯,被其子诸暂所杀,葬地待考

姒诸昝:姒王翳太子,公元前375~前375年,越伯,被国人所杀,葬地待考

姒无余:姒王翳之子,公元前374~前363年,越王,被大臣所杀,葬地待考

姒无颛:王室之后,公元前362~前355年,越王,葬地待考

姒无疆:姒无颛之子,公元前354~前334年,越王,葬地待考

姒 之:姒无疆之子,生卒年待考,越君长,葬地待考

姒 尊:姒之之子,生卒年待考,越侯,葬地待考

姒 亲:姒尊之子,生卒年待考,越侯,葬地待考

姒 开:姒亲之子,生卒年待考,南安县侯(今四川乐山),公元前110年被西汉武帝所灭。

燕国:

燕国是西周十二诸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始封君为周王朝的开国功臣、周文王的庶子姬筮。

周灭商之前,姬筮的封地在召(今陕西歧山),故称召公筮。

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姬筮于燕(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并同时封尧的后代于蓟(今北京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召公筮受封后,没有去就国,留下来辅佐周武王,任太保之职(与周公旦共掌朝廷军政大事),让其子去燕地就封。以后,燕国吞并了蓟国,将都城由琉璃河迁到蓟。

西周时期,燕国主要活动疆域在北京地区,周围分布着许多戎、狄和东夷霍貊部落(分布在今辽宁至朝鲜江原道一带),仅东南面与齐国相邻,因此与中原各诸侯交往较少,史书记载也欠详,只知当时共十一代燕侯,前八代不知名号,后三代为燕惠侯、燕厘侯、燕顷侯。

春秋时期对燕国的记载也不多,且燕侯世系常互相矛盾。

西周晚期,燕国北方常有戎族、狄族为患。据史籍《世本》记载:为避山戎入侵,公元前697年,燕恒侯迁都临易(今河北容城)。公元前664年,齐恒公出兵救燕国,才恢复了燕国的疆界及与中原周王朝的联系,随后迁回了蓟。

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323年燕、赵、中山列国同时称王,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但国势相对较弱。燕国与齐国、中山国、赵国为邻,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到战国中期越演越烈。

燕王姬哙时,大臣姬子之多谋善断,深得燕王哙的信任和重用,公元前318年,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姬子之,实行政治改革。姬子之行王事三年,与反对改革的势力发生矛盾,燕国大将姬市被与太子姬平起兵反叛,双方激战数月,死者数万,燕国大乱,姬市被及太子姬平被姬子之攻杀。

这时,齐宣王在孟柯的劝说下,乘燕国危机之时出兵伐燕,仅五旬即破燕都,燕王姬哙和姬子之被齐军所杀。中山国也趁机夺占了燕国大片土地,燕国几乎亡国。

公元前312年,秦、魏、韩三国联军救燕国,败齐军于濮水之上。第二年,赵武灵王派兵将流亡在韩国的公子姬职护送回燕国,立为燕昭王。燕昭王立志报仇雪恨,卑身厚币,高筑黄金台,招聚天下贤士,得乐毅等人相助,励精图治,燕国从此强大起来。

这一时期,燕国北破东胡,将领土扩大到辽东,设上古、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疆域有今滹沱以北的河北中部、辽宁大部、山西一部,成为一方强国。

公元前284年,燕国以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赵、魏、韩五国伐齐国,连攻七十余城,攻破齐都临淄,齐国当时只剩下莒和即墨两个城。齐缗王在逃入莒城时被杀,齐国人又立缗王之子法章(齐襄王)为君。燕军围困即墨城,城中国民推田单为将,双方相持达五年之久。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继位。燕惠王猜忌乐毅,改用平庸的骑劫为将。齐国大将田单在即墨城用“火牛阵”反攻,重创了燕军,迅速收复了丧失的七十余城,燕国也由胜转败,从此一蹶不振。

到燕王喜时,燕国又屡败于赵国。公元前228年,秦国趁燕、赵两国交战之机攻赵国,虏赵王迁,兵临易水,逼进燕国下都。第二年,燕太子丹派荆柯入秦刺杀秦王赢政,没有成功。之后,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辛胜击溃燕、代两国联军于易水之西,破燕国下都。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破燕国上都蓟,燕王喜迁都辽东。公元前222年,秦军大将王贲攻取辽东,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燕国自燕召公姬筮于公元前1045年受封于燕,到公元前222年灭亡,共历四十四王,八百二十三年。

 

燕国王陵:

西周时期的燕国王陵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西周遗址东南黄土坡村周围。此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自1972年起经历了多次调查、勘探、发掘。

1995~1996年,为配合国家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北京纸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对琉璃河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现探明,燕国遗址墓地约五万平方米,始建于西周早期,废弃于西周晚期。墓地以京广铁路为界分为东、西两区,各式墓葬及车马坑三百余座。到目前为止,西区现已发掘二十三座陵墓和三个车马坑,其中七座墓有殉人八个。东区发掘二十七座陵墓和两个车马坑,墓的规格分大、中、小三类。

大型墓有单墓道、双墓道和四墓道三种,其中第M1193号为四墓道大墓。颇有特色的是第M1193号墓的墓道在墓室的四角,长约四~五米,墓室口长七米六八,东西宽五米四五,深十米二五,规模相当大。椁室置于墓室正中,由方木垒成,上盖椁板,椁室长三米,宽一米八,高一米五八。墓室有熟土二层台,上置兵器、车马器和装饰品。双墓道墓葬为“中“字形,单墓道墓葬为“甲”字形,一般南墓道宽大呈梯形,墓道底端距椁室顶部尚有一定距离,不能直通墓室,这些特点很少见于其他西周墓。大型墓中出土的许多青铜器上刻有“鄢侯”铭文,“鄢”为古燕字。

第M1193号四墓道大墓虽然早年被盗,但仍出土文物二百余件,仅存的三件青铜器中儡和盍都有铭文,内容相同,各四十三字,上铸“王曰太保”等褒扬太保召公筮之词和“今克侯于鄢”的册命,还有周王封燕侯援民疆土等内容。该墓规模甚大,有燕侯礼器,墓主应是一位地位显赫的燕侯,如燕召公姬筮或第一代燕侯。

第M1029号墓出土的铜戈上有“鄢侯”铭文,铜戟上有“鄢侯舞戈”、铜泡上有“鄢侯舞易”等,为燕侯生前用器,该墓主也是一位燕侯,其他待考。燕国何时将都城由琉璃河迁到蓟,因史无记载,一直悬而未决。但在史籍《韩非子·有度》中说:燕襄王(襄公)“以蓟为国”。燕襄公在位是在公元前657~前618年,相当于春秋中期,本书遵从西周说。那么,琉璃河墓地至少埋葬着燕国十五位王侯。

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的燕国王陵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一带,具体位置应在今复兴路会城门向南至北蜂窝路以内;今白云观至头发胡同以内。南北长四公里,东西宽三公里。据史籍《水经注》记载:城外南北均有燕王陵。可惜今在城区内,已不可考。

战国中晚期燕国王陵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两公里半燕下都遗址的东城内西北角。这里埋葬着燕恒公,除燕王喜以外的八个侯王及其王后和夫人,他们是燕恒公、燕文公、燕易公、燕王、燕昭王、燕惠王、燕武成王、燕孝王。这八个王陵以古河道和一道墙相隔分为南北两个墓区,南为九女台墓区,北为虚粮冢墓区。虚粮冢墓区在《水经注》中称为“柏冢”,虚粮冢内有十三个高大的封土堆,由北向南分成四排;九女台墓区有十封土堆,分成两排。它们每排代表一位燕王,这种陵墓形制在典籍《周礼·春官·冢人》中叫做“公墓”。公墓设在都城之内是春秋前的常制,但是进入战国后,不少列国已将公墓移到城外,而燕下都王陵仍设在城内西北偶隅,说明当时燕国仍遵古制。

王陵封土最大的长宽四十~五十五米,高七~十五米;多数长宽十五~三十米,高二~七米,规模相当宏大。九女台墓区北排中间十六号墓已发掘,其封土长宽均三十余米,高七米。墓已被盗,但仍出土仿铜陶镬鼎两件、大牢九鼎一套、大牢七鼎两套、盖鼎四件、陶簋两套等,鼎簋之数符合王制,证明这是一座王陵。

1996年,在燕下都遗址南两公里半处的解村村东,发现;了十四座人头骨丛葬坑(其中七座有封土),并发掘中型墓葬数座。人头骨丛葬坑现已清理出两座,但均已遭破坏,头骨不全。一号坑共清理出人头骨三百个;五号坑清理出人头骨一千四百四十六个,估计原有不下两千个。十四座人头骨坑总计约三万人头骨,如此大量的埋葬必与战争有关。

据史籍《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燕王哙执政时,燕国的一次内乱,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死者的人数和时代均与人头骨坑相符,故推断这些丛葬坑是燕王哙时那次内乱的遗迹。

 

燕国世系简表:

西周时期:

姬 筮:周武王庶弟,公元前1045~燕召公时期待考,自燕召公姬筮开国至九世燕惠侯时才有可考。

春秋时期:

姬□□:姬筮之后,公元前864~前827年,燕惠侯,葬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

姬□□:燕惠侯之子,公元前826~前791年,燕厘侯,葬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

姬□□:燕厘侯之子,公元前790~前767年,燕顷侯,葬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

姬□□:燕顷侯之子,公元前766~前765年,燕哀侯,葬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

姬□□:燕哀侯之子,公元前764~前729年,燕郑侯,葬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

姬□□:燕郑侯之子,公元前728~前711年,燕穆侯,葬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

姬□□:燕穆侯之子,公元前710~前698年,燕宣侯,葬于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

姬□□:燕宜侯之子,公元前697~前691年,燕桓侯,葬于待考

姬□□:燕桓侯之子,公元前690~前685年,燕庄公,葬于代考

姬□□:燕庄公之子,公元前657~前618年,燕襄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襄公之后,公元前617~前602年,燕桓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桓公之子,公元前601~前587年,燕宣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宣公之子,公元前586~前574年,燕昭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昭公之子,公元前573~前555年,燕武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武公之子,公元前554~前549年,燕文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文公之子,公元前548~前544年,燕懿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懿公之子,公元前543~前536年,燕惠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惠公之子,公元前535~前529年,燕悼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悼公之子,公元前528~前524年,燕共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共公之子,公元前523~前505年,燕平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载:燕平公之子,公元前504~前493年,燕简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简公之子,公元前492~前465年,燕献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战国时期:

姬□□:燕献公之子,公元前464~前455年,燕孝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孝公之子,公元前454~前439年,燕成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成公之子,公元前438~前415年,燕文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款:燕文公之子,公元前414~前370年,燕简公,葬于北京城区广安门一带

姬□□:燕简公之子,公元前369~前362年,燕桓公,葬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

姬 载:燕桓公之子,公元前361~前333年,燕成侯,葬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

姬□□:燕文公之子,公元前332~前321年,燕易王,葬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

姬 哙:燕易王之子,公元前320~前312年,燕□王,葬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

姬 职:燕□王之子,公元前311~前279年,燕昭王,葬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

姬□□:燕昭王之子,公元前278~前272年,燕惠王,葬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

姬□□:燕惠王之子,公元前271~前258年,燕武成王,葬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

姬□□:燕武成王之子,公元前257~前255年,燕孝王,葬于河北保定易县燕下都

姬 喜:燕孝王之子,公元前254~前222年,燕王,葬地待考

许国:

许氏与齐氏由同一个祖先,都是上古四岳之一伯夷之后。

西周在灭亡商朝之后,周成王大封诸侯。其中,在商王朝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是被周朝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始祖为许文叔,为太岳之嗣。

春秋时期,郑国、楚国等非常强大,许国经常遭到强国侵略。因力量弱小,无法抵抗,只好委曲求全。

公元前654年,楚国攻打许,许侯大败,于是“肉袒谢罪”,楚国才心满意足,退兵而去。

楚成王时,再次进攻许国,许侯没办法,第二次“肉袒谢罪”,请求和解。在这种情况下,许国只能迁徙,以躲避楚国的锋芒。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被迫迁到了叶(今河南叶县西南部)。公元前533年,又迁其国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部)。公元前529年迁回叶。公元前524年,迁至容城(今河南鲁山东南)。

在这之后,许国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迁徙一次,可以想到许国面临的险恶局势。许国迁容后,虽暂时有了一个长期的休整时间,但是,当时诸侯纷争,许国这样的小国仍是不能躲过被吞并的厄运。

许国灭亡在战国初期。许元公姜成在位时许国被楚国攻灭。后来,又有几位在史书中记载的许国君主,是被许国遗民拥立的,在严格意义上算不上许国君主。

公元前481年,楚惠王再次封姜结为许国君主,几年后又被楚国灭亡。灭国后,许国人迁移到中原以及江南,以国为氏,所以叫做为许氏。这是许姓的一个主要来源。

许国的管辖范围,从都城向四周辐射,方圆三十公里左右,包括今许昌县及临颍县北、鄢陵县西南这一广大地域,许国作为“中原之中”,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周武王初年,许国都城就在今天许昌城东二十公里处张潘古城的四周,这里成了当年许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按照《括地志》上的记载,周代关于城郭建筑的礼制,“王城方九里,诸侯城按七、五、三递减”。许国作为一个五等诸侯国,城池方圆三~七里。

公元前770年,以周平王东迁洛阳为标志,中国进入春秋时期。此时王权衰落,盛世不再,天子已无力控制各个诸侯,一些逐渐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称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相继崛起,许国如同一叶扁舟,在诸侯争霸中风雨飘摇。

由于许国地处中原要冲,四周豪强林立,虎视眈眈。许国只好小心周旋于强国之间,齐强时附齐,楚盛时附楚,晋来时归晋。即使这样,北方的郑国却始终怀有吞并许国的野心。

郑国国君郑庄公是一个老谋深算的野心家,他借周平王东迁之机,相继灭掉对他有恩的虢国和桧国后,就把许国当成了下一块肥肉。想攻占许国,首先得建立一个“桥头堡”,郑庄公把目标定在了毗邻许国都城的许田。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向鲁国国君鲁隐公说:“天子东迁之后,我们前去朝觐,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而你们去泰山祭祀的时候,沐浴歇息也缺少落脚的地方。不如用我们的‘汤沐之邑’(今山东费城东南部)和你们的‘朝宿之邑’许田交换,这样大家都方便一些。”

鲁隐公当然洞晓郑庄公的觊觎之心,婉言拒绝了郑庄公的提议。可郑庄公不死心,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卒,鲁桓公继位,郑庄公认为时机成熟,便与鲁桓公会见于垂亭(今山东菏泽),再次提出交换之事,并将一块晶莹无瑕的玉璧送给鲁桓公,从而达成了以许国为牺牲品的这宗交易,史称“郑伯以璧假许田”。

此后,郑国有了向外扩张的理由和军事基地,并将矛头直指许国。公元前712年农历7月,郑庄公以许国不听周天子号令为由,约齐国、鲁国联合攻打许国,相约谁先攻陷许国都城,谁就有权分割许国土地。一心想得到许国土地的郑庄公亲率雄兵伐许,直抵许国都城。当时的许国十一世国君许庄公率领将士、百姓死守城池,怎奈郑、齐、鲁三国兵将三面夹击,破城只是迟早之事。到城被围的第三日午后,在郑国兵将的猛攻之下,郑大夫颍考叔手执郑庄公大旗,不避刀矢,奋力登上许国城墙,然而未等站稳,突然一支箭从背后飞来,颍考叔中箭后大叫一声,从城头跌下。原来,平素与之不和的郑大夫子都忌妒他夺了头功,就在城下暗施冷箭,中国成语中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是从这件事而来。颍考叔刚跌下城头,郑将瑕叔盈立即冲上去,接过郑庄公的大旗重又跃上城头大呼:“郑国国君登城了!”郑国将士见城头旌旗招展,更加奋勇当先。许庄公见大势已去,便打开城门率军民突围,杀出一条血路奔向卫国。两年后许庄公客死他乡。

许国都城被攻破后,郑庄公虽然想霸占许国,但又怕各诸侯干涉,就假惺惺地让齐鲁两国国君看怎样处置,齐鲁二君认为许国没有犯灭国之罪,应酌情发落。郑庄公只好命许国大夫百里“奉许叔(许庄公弟)居许东偏”,并让郑国大夫公孙获率兵居许西偏,把许国君臣完全置于监视之下。

到了公元前697年,郑国发生内乱,许叔乘机夺回都城,赶走郑国军队,复建许国,史称许穆公。从此郑国视许国为仇敌,屡屡兴兵犯许。

据史书记载,在春秋五霸争战的一百二十多年间,许国先后遭受侵伐十一次,其中被郑国侵犯就有九次。

公元前576年,饱受晋国、郑国侵伐的许国已经痛失大片土地,无奈之下,国君许灵公姜宁把许国都城从许迁至叶(今河南叶县),成了楚国的国中之国,完全成为楚国附庸。即使这样,许国仍未得到楚国的照顾,楚国不时令其迁徙,许国都城先后迁到安徽亳州、湖北随州、河南西峡、河南鲁山等地。经过这三番五次的折腾,许国已是国穷财尽,徒有虚名。而郑国却仍怕许国东山再起,公元前504年,郑国大将游速率军伐许,许国已经无力抵抗,国君许斯被俘,许国遂遭灭国之祸。《左传》载“郑灭许”。此后,在楚国的帮助下,许国后裔重新立国,又持续了一百余年,直至公元前375年,史料记载“许二十四世为楚所灭”,绵延七百余年的许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2002年4月,考古工作人员在叶县澧河南岸的悬崖边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编钟、跽坐铜俑、青铜鼎、青铜戈等青铜器。铜戈铭文:“许公宁之车戈”、“许公宁之用戈”。著名考古专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教授认定:此即许国十五世国君许灵公姜宁之墓。

 

许国君主世系简表:

谥 号 名 字  铭 号      夫 人  继夫人  在位时间

许信公:姜经初  许文叔(甫父乙)  韩氏        公元前1046~前?年待考

许霍公:姜霍男  许宏宽      纶嘉   熊氏

许兴公:姜靖男  许 标      肇兴   舒氏

许烈公:姜惠男  许 垓      华高   姜氏

许忠公:姜康男  许 昌      世克   沈氏

许义公:姜平男  许质山      衡氏

许申公:姜步武           周氏

许慎公:姜道男  许 光

许简公:姜雄男  许 顺

许厘公:姜兆男  许 宗

许宜公:姜慧男  许 道      吕氏

许武公:姜姱男  许 雄      姜氏

许文公:姜兴父  许建寿

许宁公:姜茶男  许 观      陈氏

许缔公:姜孝男  许 悦      张氏

许庄公:姜 茀  许苴人      张氏        公元前?~前712年待考

许桓公:姜 郑                     公元前711~前698年

许穆公:姜新臣           何氏   卫氏   公元前697~前659年

许僖公:姜 业  许定昭      吕氏        公元前658~前621年

许昭公:姜锡我  许有仁      徐氏        公元前620~前582年

许灵公:姜 宁  许朗贤      叶氏        公元前581~前547年

许悼公:姜 买  许智敏      鲁氏        公元前546~前523年

许男斯:姜 斯           朱氏        公元前522~前504年

许元公:姜 成  许后恩      李氏        公元前503~前482年

许实公:姜 结  许季加                公元前481~?年待考

徐国:

夏禹时期,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今安徽与江苏之间的洪泽湖中),建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子爵,国君为嬴姓。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为东夷集团之一。主要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地区。

从周公旦开始,周成王、周康王几代中,西周和徐的战争是最频繁的。徐国参与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的叛乱,抵制周公的东征。徐国的驹王起兵直接攻周,曾一直打到黄河边上,徐国的后人大多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

鲁侯伯禽(周公旦的儿子)经常不断地与徐戎发生磨擦,在史籍《尚书·费誓》中记载:鲁与徐戎、淮夷有过激烈的战争,鲁国受到威胁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开国都的东门。

一直到周穆王执政时期,徐国才肯臣服于周朝。其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嬴诞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有三十二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却被周穆王打败,之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另外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徐国疆域先在邳州附近,后迁至泗县、泗洪。到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扩大到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彭城因徐国而改名,成为九州之一的徐州。

《诗经·鲁颂·炯》是歌颂鲁国养马众多的篇章,相对来说淮夷地处江淮河网交错,航运事业占着优势。在《英山徐氏宗谱》中记载:第三十八世祖先徐畅,“畅仕梦为司楫,主航运之事。周昭王南征,使畅操舟事之,行之汉泽,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于南昌,报父仇也。”“司辑”是管理航运和船舶的官员,周穆王时徐子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之间……徐国居然想以航运的优势,开凿运河,其国力可想而知。

此后,徐国一直延续数百年,直到公元前512年夏,吴国派出使臣,责令徐国(今安徽泗县)和其盟国钟吾国交出领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烛庸。二国依仗有强楚撑腰,拒不从命,并私自放走了二公子,让他们去投奔楚国。楚昭王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员隆重迎接二公子,并让二公子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暂时住。接着,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马沈尹戍重修养城,把养城东北边的城父、东南边的胡田两块地方封给二公子,企图利用二公子危害吴国。

然而,这正好给了吴王阖闾出兵的口实。同年冬,吴王派孙武、伍子胥兴师伐罪,徐国被吴国彻底灭掉。

徐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一千六百四十九年,共有四十四代君王。

 

徐国文物:

徐国在西周时期为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韩非子》说他地域五百里。《诗经·大雅·常武》篇说“率彼淮浦,省此徐土”。目前,在浩浩茫茫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很少见到徐国的具体经营状态,如经济、生产方面的文字。但是我们从出土文物,特别是青铜器铭文考古中,可以获得一些间接的东西。

古代青铜器出土文物,主要从商朝中、后期开始,到西周达鼎盛期。青铜器的制作标志着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现已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有大量的铭文,极其丰富的证实和弥补了传统历史文献资料确切性及不足之处。西周金文中几次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记录。“孚”相当于获取和掠夺的意思,“吉金”是优良的青铜器,徐戎是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曾伯粟簋铭文载:“克逖淮夷,印燮繁汤(阳),金道锡行”,表明当时(安徽)繁阳以南的淮夷地区盛产铜和锡。《兮甲盘》铭记载西周关市之征,对南淮夷和诸侯百姓的相应规定,铭文中说:“淮夷旧我帛晦(贿)人,毋敢不出帛、其积、其进人。”“敢不用令(命令),则即刑戴(扑)伐”,就是说淮夷必须向周王朝交纳吉金和财物,以及提供劳动力,否则就要讨伐。仅在周穆王时代,就发现十五器和淮夷有关的战争记录的铭文。《诗经·鲁颂·泮水》中记载鲁僖公征服淮夷,建造泮宫宴庆群僚的情况,以“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珍宝)、元(大)龟象齿、大赂(进献)南金(质优的青铜器制品)”为尾结之句。

徐国经济发达,是西周王朝赋税的主要提供地区,所以“征东夷”“征东国”成为西周立国之后的主要战事,这在西周早期的许多青铜器铭文上也都有历史性的文字记载。

徐国有较多的青铜器出土文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据资料就有廿四件之多,主要是日常生活、家庭、兵器等方面,例如:“徐王鼎”、“吮儿钟”、“徐髂尹钲”、“义楚钟”、“徐王义楚铺”、“王孙遗者钟”、“徐王庚儿钟”都是有铭文的。其他还有殷“徐伯鬲”、周“徐偃侯旨铭”、“徐偃王壶”、“豆形兽尊仪”、“徐宝蕴”、“大徐王寿铭”、“徐冠卑”、“环头大刀”之刀头。这些徐器大部分是徐国晚期的东西,而徐国鼎盛期在西周,那时候的徐器想已在战乱中被掠夺、进献或散失,到目前为止尚不见批量出土、闻世、发现。

1965年,山东费县上冶镇台子沟村出土“徐子氽鼎”,高21.5厘米、口径22厘米、重3.2公斤,铭文:“徐子氽之鼎百岁用之”,系徐子“氽”随葬之品,同时出土的还有铜箭头等。1979年4月江西省靖安县出土三件青铜器都是徐国的遗物,其中有一件铭文十八字“雁君之孙徐令尹者旨型,择其吉金,自作炉盘。”炉盆就如现在火盘,雁和偃同音,古文字可以通借。1982年在绍兴发掘一座春秋大型墓葬,出土的六件青铜器中有三件铸有铭文,这三件有铭文的铜器是鼎、炉、缶。缶的肩部有—周铭文因残损未能释读。炉的底部有铭文三行其中有“徐王之”的字样。鼎的器盖与器肩各有相同铭文四十四字,标明徐肴尹自作汤鼎。据考古学家考证,肴尹可能是管理祭祀的官。

关于青铜器,古代有“蚩尤作兵”的传说,东夷部落是蚩尤等的后裔,徐器制作曾经处于领先和承前启后的位置。徐器继承了商器的传统。例如:商器没有钟、只有铎,铎形状与钟已相同,但比钟小、口是向上的,有柄,执柄而敲鸣,如有铭文一般都刻在柄上。从西周开始才有口向下的钟出现,徐器“徐髂尹征”自名征城,就是考古中的句耀,句耀是铎的音变,在浙江绍兴出土有越器句镏,当系受徐器的影响。徐器也善于学习和模仿西周的青铜器制作,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明。在安徽屯溪、江苏丹徒等地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不同于当时南方青铜器的制作风格,都带有棘刺类密集的变形动物纹及具有几何印纹、陶纹特点的细密花纹,徐器的中间过渡是难以否定的。

徐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从徐器铭文和徐姓家谱及杂史中得到一些印象。例如:绍兴出土的“徐肴尹汤鼎”,“肴尹”是商朝、徐国、楚国设有管理祭祀的官员。在《逸周书·王会解》中记载有:“祝淮氏、荣氏”(注):“淮、荣二祝之氏也。”其中淮氏当系淮夷,居然当上了周王朝的巫祝,可见淮夷经济的发达带来文化的进步,不然,周王朝不可能把祭祀这一神圣的职务轻易地授给一个夷人。徐国是淮夷中代表性的国家,已经有十分明确的分工管理这方面的官员。

 

徐国世系简表:

嬴若木:

嬴奄延:

嬴 琛:

嬴 铄:

嬴泓显:

嬴 亮:

嬴允迪:

嬴 绛:

嬴 敦:

嬴 旌:

嬴 颐:

嬴 睿:

嬴 璟:

嬴 靖:

嬴 云:

嬴 炎:

嬴 萧:

嬴 逊:

嬴 翀:

嬴 肈:

嬴 振:

嬴 关:

嬴 兴:

嬴 表:

嬴 常:

嬴 蕃:

嬴蕃畅:

嬴 广:

嬴 通:

嬴 禐:

嬴 绂:

嬴 诞:徐偃王,

嬴宝宗:

嬴 迈:

嬴 修:

嬴 牟:

嬴 轨:

嬴 景:

嬴 浑:

嬴 恕:

嬴 衡:

嬴 监:

嬴 毅:

嬴章禹:

等本书理顺已收集的考证资料后,再予以补充。

吴国:

吴国是春秋晚期霸主之一,五帝之一帝喾的后代,姬姓。

吴国的开国君主为周朝先祖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古公亶父偏爱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欲废长子姬太伯立三子姬季历,以便传位给孙儿姬昌。为了了结父亲的心愿,姬太伯和大弟姬仲雍以为父亲采药治病为名,翻山涉水,远走江南。

当时,南方还没有开化,姬太伯、姬仲庸到江南后,带去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受到当地士著居民的欢迎,先后归附者千家,于是共立勾吴国,古代“勾”与“句”通,故勾吴也称句吴。大家推荐姬太伯为君,都城设在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当时江南尚未完全开发,被中原人称为“荆蛮”。

江南人的习俗是将头发剪得很短,裸身,并在身上刻画许多龙蛇图案。姬太伯开始时以周朝的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教化统治当地人民,但未能奏效。姬太伯死后,其弟姬仲雍继位,姬仲雍改弦易辙,入乡随俗,他也“断发纹身,裸以为饰”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在姬仲雍的领导下,勾吴农业迅速发展,成为经济较为繁荣的国家。

自姬太伯起传到第五代姬周章时,周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武王访得姬太伯、姬仲雍之后,得知姬周章已位吴国君主,于是封姬周章为诸侯。

由姬太伯传到第十九世姬寿梦时,中原进入春秋大国争霸时期,吴国因长江天堑的保护,没有受到冲击,获得了稳定发展的环境,国力日益强盛,领域不断扩大。

公元前585年,姬寿梦开始称王,从此,吴国历史有了确切的纪年。第二年,即公元前584年,晋国为打击楚国,派当时客居在晋国、原楚国的亡臣申公巫臣出使吴国,以与吴国结盟牵制楚国。申公巫臣给吴国带去战车、射手和御者(驾驶战车之人),“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加之吴国地盛产铜、锡,冶炼技术精良,所造兵器名扬天下,尤其以铸剑精良闻名,“干将”“莫邪”剑驰名天下。这时吴国的经济和军事均得到长足发展,吴国曾先后攻打楚国的属国巢国、徐国和州来国,使楚军“一岁七奔命”,凡蛮夷属于楚国者,吴国尽取之。

姬寿梦在位二十五年,期间三会诸侯称霸。随着国力的增强,吴国的疆域也大大地向北、向西发展。吴国盛时的疆域东达海滨(今上海);南至浙江北部;西到安徽中部和南部、江西东北部;北达苏北,成为与楚国相匹敌的江南大国。

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吴国的都城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它北阻于丘陵,东隔于湖沼,南挡于太湖,只有西面平坦,而且还是向楚国敞着大门,不能适应攻防的需要。公元前561年,姬寿梦之孙姬诸樊将都城迁到吴(今江苏苏州)。吴国在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建都约五百年。

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武奢的小儿子武子胥逃命来到吴国,后因帮助公子姬光(吴王阖闾)夺位,成为吴国的重臣。

公元前506年,武子胥说服吴王阖闾攻楚国,吴军大败楚军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五战五胜后攻入郢都(今湖北荆州)。这时,在吴国南方的越国也正在兴起,越国经常联楚制吴,于是吴、越两国成为世仇。

公元前496年,吴、越两国大战于蕞李(今浙江绍兴),吴王阖闾受伤而死,阖闾之子姬夫差继位。

为报父仇,姬夫差于公元前494年举兵伐越国,攻破越国都城大越(今浙江绍兴),越王姒勾践逃入会嵇山,后厚礼乞和。此后,姬夫差开始北上争霸。在这一时期,吴国在江、淮之间,今江苏扬州开凿了中国最早的运河——邗沟,为中国的运河工程打下基础。吴国还北灭俾阳国(今山东枣庄、台儿庄一带),郯国(今山东郯城)等诸小国,征伐齐、鲁等大国。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会诸侯于黄池(今河南封丘),一举夺得春秋霸主地位。

战败后的越王姒勾践卧薪尝胆,采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逐渐强大。当吴王姬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对越国疏于防范之机,攻入吴国都城,获其太子,逼吴国求和,从此,吴国国力江河日下。

公元前473年,越军又攻破吴国都城,姬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吴国自姬太伯建国起,至姬夫差自杀,共传二十五王,自姬周章开始纪年历五百七十二年。

 

吴王争霸:

公元前522年,中原霸主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在位的时候,楚国内部斗争加剧,楚庄王开创的霸业逐步瓦解,楚国开始走下坡路了。那时,楚平王的太子熊建到了娶亲的年龄。于是楚平王就向秦国求亲,秦哀王把自己的妹妹孟赢许给他。

但楚平王见孟赢长的漂亮,便自己纳之。并让太子离开都城去镇守城父(今河南襄城),将太子的生母迁到郧(今湖北安陆)。孟赢为楚平王生了一个儿子起名叫熊珍,为讨孟赢的欢心,楚平王要杀掉太子而另立熊珍。随太子一同前去城父、太子的师傅武奢为太子鸣不平,被楚平王杀掉,同时被杀的还有武奢的长子武尚,武奢的次子伍子胥为此逃到吴国。

这时,正遇上吴国的公子光欲夺王位,在武子胥的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阖闾即位后,立即封武子胥为大夫,让他帮助处理吴国政事,同时重用大军事家孙武,让他管理吴国的军事。吴王依靠武子胥和孙武,整顿兵马,兼并了临近的几个小国,成为当时南方的一个兵强马壮、相当强盛的大国。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拜孙武为大将,武子胥为副将,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楚国,战斗中,吴军连战连胜,势如破竹,一直打到楚国的都城(今湖北荆州)。吴王打败了楚国,成了南方的霸主。阖闾胜利回国后,把头功归予孙武,但孙武不愿作官,回乡隐居教学著书,给世人留下了名扬千古的《孙子兵法》。

吴国同临近的越国一直势不两立,经常发生战争,战争中互有胜负。

公元前496年,越国君主姒允常去世后,越王姒勾践继位。阖闾趁越国办理丧事之机,发兵攻打越国,两国在蕞李(今浙江绍兴)展开激战,姒勾践派死士冲击吴阵,被吴军杀退。姒勾践又将要判死刑的罪人在吴军阵前排成三行,令其均以剑自刎,吴军将士注目惊愕,姒勾践趁机下令全军冲击,惊愕中的吴军惨败,连阖闾也在战斗中中箭重伤。

这个结果大出吴王阖闾的意外,他又羞又怒,加上年事已高,不久便伤重不治而亡。阖闾的儿子姬夫差继位。

姬夫差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蕞李一战并没有伤到吴国的元气,姬夫差即位以后,他又要报杀父之仇,消灭越国,又要北上称霸中原。所以,他吩咐手下人时常提醒他,每天他上朝路过宫门,下面的人就放开喉咙高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了吗”!夫差每次都泪流满面地回答:不敢忘“。另一方面,他责令大将伍子胥和大臣伯启加紧操练兵马,养精蓄锐。

过了两年,吴王姬夫差亲率大军杀向越国。越国大夫范蠡对越王姒勾践说:“吴国发奋练兵三年,这次来势凶猛,复仇的决心很大,我们最好坚守城池,不同他们正面交锋”。由于上次的胜利,姒勾践没有听从范蠡的话,亲自率兵出城同吴军交战,两国军队在太湖一带杀得天昏地暗,由于吴军兵多士众,加上楚国名将伍子胥的正确指挥,把越军杀的一败涂地,姒勾践最后只好屈膝投降,被关押在吴国作了人质。

伍子胥知道越王姒勾践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遍极力主张把他杀掉。伍子胥对吴王姬夫差说:“青云上的鸟儿,我们都想把它射下来,现在姒勾践已经来到我们的掌握之中,就象苞厨杀牲口一样方便,可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但姬夫差却认为:杀掉一个已经投降的人,上天是要谴责和降祸的,因此没有听伍子胥的劝告。

公元前484年,吴王决定攻打齐国,伍子胥又出来阻止,他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与百姓同甘共苦,随时想找吴国报仇,越国才是真正的敌人和心头大患,希望大王在伐齐之前先灭掉越国,以绝后患,如不这样,越国用十年的时间生育人口,聚集财富;再用十年的时间教育训练军队。二十年后,吴国必亡,吴国的宫室将变成池沼废墟了”。

吴王夫差还是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坚持攻打齐国,结果大获全胜。当时,文武百官都向姬夫差道贺,只有伍子胥不以为然,反而批评姬夫差说:“打败了齐国,无非是占了一个小便宜,将来越国灭掉吴国才是大灾难”。

姬夫差这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再也听不进伍子胥的逆耳忠言了,加上早就被越国收买的大臣伯嚭在一旁挑拨,一怒之下,赐给了伍子婿一把短剑,逼他自杀了。

公元前482年,吴王姬夫差约鲁哀公、晋定公在黄池(今河南封丘)会盟,确定了吴国在春秋晚期的霸主地位。

 

吴国王陵:

春秋时期,吴国在无锡、苏州一带建都至少历二十五世。除姬太伯、姬仲雍、姬光外,其余国君均葬在无锡与苏州城郊。

近年考古勘察证实吴王陵区大约在位于今苏州城西部的诸石质山顶部,据1991年文献《中国考古学年签》记载,烟墩山为太伯五世孙周章陵;母子墩大墓为周章之子熊遂陵;青龙山磨子顶为吴王寿梦陵;背山顶大墓为吴王余昧陵,以上陵墓的发掘情况目前还不详,其他王陵待考。

1994~1995年,在苏州西北十二公里的吴县浒墅关西北一公里半的真山发掘出一座吴王陵,这是一座石质山丘,海拔七十六米九,山峰及两侧山脊有五十七个土墩,分别为春秋、战国及汉代墓葬。

最大的一座位于山顶,墓穴挖掘在岩石面上,上面再封土,实测封土东西长二十六米,南北宽七米;底东西长七十米,南北宽三十二米;高八米三三。墓穴东西长十三米八,南北宽八米,深一米八。

墓内双椁双棺已朽,早年被盗,未见青铜器,但出土玉、石器文物仍达一万两千五百七十三件之多,其中有玉覆面和玉、石制礼器,但以装饰品为主。玉制装饰品达一万一千二百六十二件,还有原始瓷器、陶器、漆器等。墓内还有贝币达数千枚,完整的就有一千一百六十枚。

据出土文物形制研究证明,此墓葬属于春秋中晚期,正当吴国在苏州建都时期,尽管墓主不明,但据墓葬规格、位置及出土文物巨大数量判断,这是一座吴王陵。

 

姬太伯墓:

姬太伯墓位于今江苏锡山市鸿山西南坡,西距梅村五公里,距无锡市十八公里。据东汉《泰伯墓碑记》记载,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奉诏“建泰伯庙于梅里皇山(今称鸿山),历代重修,最近的一次是1983年。

墓园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气势不凡。墓周有围墙,东西宽三十余米,南北长八十余米,面积三亩六分。墓门为花岗岩石牌坊,四个方柱三门,正门上方横刻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哲宗御书“至德墓道”四字,坊顶正中立有篆书“古皇山”的火焰牌。进墓门拾阶而上,为泰伯享堂,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面阔三间,单檐歇山,砖木结构,顶覆筒瓦,吻兽屋脊。堂内悬清乾隆帝题匾“三让高踪”四字,穿过享堂,历三层石阶为明朝所建攒尖四棱碑,碑座长一米三六,宽一米三,高三十厘米;碑身边长六十八厘米,高一米六八;攒尖顶高一米一三,碑正面阴线双钩刻“泰伯墓”篆文大字,周围饰云龙纹。东侧为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杨文所撰《泰伯墓碑记》,北侧为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高攀龙所撰《泰伯墓碑阴记》。绕过石棱碑,沿石阶而上到达墓地,入口处有石望柱一对,顶端各立石狮一只。

墓冢平面呈圆形,直径约三米,四周有青石块砌成的罗城,高约一米,墓周长十三米四,高一米七八。墓冢正南石碑上刻阴文楷书“泰伯墓”二字。

 

姬仲雍墓:

姬仲雍墓位于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东麓。仲雍又称虞仲,吴仲。泰伯死后仲雍继位,仲雍死后葬乌目山。吴人为纪念虞仲,将乌目山改名为虞山。仲雍墓依山建造,清乾隆年间立的第一道石坊上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二道石坊正面上刻“南国恭友”。三道石坊正面上刻“先贤虞仲墓”。坊后墓前有墓碑四方,均为明、清时补立,正中一块为明崇祯时巡按御使路振飞题“商逸民虞仲周公墓”。

 

吴王阖闾陵:

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闾门外山塘街的虎丘剑池。虎丘原称海涌山。传说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后三天,有一白虎踞其上,故称虎丘。据载,阖闾之葬:“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鸟雁”。为营造阖闾陵墓,夫差征调十万民工,用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历时三年。

阖闾墓在虎丘剑池下,因阖闾爱剑,下葬时以“专诸”、“鱼肠”剑等三千把殉葬。剑池呈长方形,下面清泉深二丈,两崖如划开,峭壁如削,藤蔓披拂,一桥飞架,景色幽深。传说秦始皇和东吴孙权都曾派人到此凿池求剑,但均无所得,而凿处就形成深池,故称剑池。还有的说,剑池是当时冶炼宝剑淬火之处。

1955年,人民政府疏通剑池,在剑池崖壁上发现刻有明朝唐寅、王鳌等人的记事,说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冬剑池水涸,见吴王墓门,以土掩之。经发掘,池底北端有石缝,上窄下宽,内有一穴,可容四、五人。穴北石壁以大青石板叠砌,为人所做。此处与春秋战国时的洞室墓形制相象,可能是墓门。后因顾及发掘可能引起山顶上云岩寺塔的倒塌及其他古迹被破坏,而重新封闭。

 

吴王夫差陵:

姬夫差陵在今江苏苏州城北的阳山之上。夫差被越王勾践逼迫自杀后,勾践以伯侯之礼将他葬在城北阳山,让军士每人负土一筐,遂成大冢。

 

吴国世系简表:

商王朝时期:

姬泰伯:周文王大伯,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省锡山市梅村泰伯墓

姬仲雍:周文王二伯,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仲雍墓

姬季简:姬仲雍之子,殷商祖甲子载十五年(公元前1169年)~?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锡山城郊一带

姬叔达:姬季简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锡山城郊一带

西周时期:

姬周章:姬叔达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烟墩山

姬熊遂:姬周章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母子墩

姬柯相:姬熊遂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疆鸠夷:姬柯相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余桥疑吾:姬鸠夷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柯卢:姬余桥疑吾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周徭:姬柯卢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屈羽:姬周徭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夷吾:姬屈羽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禽处:姬夷吾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 转:姬禽处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颇高:姬转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句啤:姬颇高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去齐:句啤之子,生卒年待考,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春秋时期:

姬寿梦:姬去齐之子,公元前585~前561年,葬于江苏苏州城西青龙山

姬诸樊:姬寿梦之子,公元前560~前548年,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余祭:姬寿梦之子,公元前547~前531年,葬于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余昧:姬寿梦之子,公元前530~前527年,葬于江苏苏州城西背山

姬 僚:姬余昧之子,公元前526~前515年,被阖闾所杀,葬地待考

姬 光(阖闾):姬 僚之子,公元前514~前496年,葬于江苏苏州闾门外山塘街

姬夫差:姬光之子,公元前495~前473年,葬于江苏苏州城西阳山

魏国:

魏国,春秋时晋国六大夫,战国七雄致之一,姬姓。

魏国的先祖是西周初周文王的儿子姬高。周武王灭商后封以于毕(今陕西省咸阳市)姬高以其封地为姓,故姬高又称毕公高,毕国在春秋前已灭亡。

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在晋国为臣,公元前661年,毕万随晋献公讨伐魏、霍、耿等周围诸小国,事后,晋献公将魏地(今山西芮城)封给毕万,毕万始为晋国大夫,故毕万的后代以其封地为姓氏。

魏国最初的疆域在“河东”(今山西西南部),“河西”(今陕西黄河与洛河之间),“河曲”(今山西芮城风陵渡一带)。

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14年,魏献子代韩宣子在晋国执政,是晋国权臣“六卿”之一。

进入战国时期,晋国王室微弱,六卿争权。结果,魏与韩、赵三卿先后灭掉其他三卿,最后于公元前453年将晋国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魏文侯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魏国势力这时也迅速发展。公元369年,魏侯开始称王。

魏文侯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他先后用其弟魏成子和大夫翟璜、李悝为辅佐,师事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诸名儒,任用乐羊为将攻取中山国。李悝当政实行变法,魏国的军事及经济力量都得到发展,李悝撰写的《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公元前360年,魏惠王从黄河引水开大沟(运河)至大梁,后演变为鸿沟,即能灌溉又可航运,是中国最早的运河之一。

战国早期,魏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413~前409年,魏国连年进攻秦国,迫使秦国退守洛水以西。

公元前405~前404年,魏国与韩、赵两国联合攻齐国,攻入齐国长城。公元前400~前391年,三晋联军先后败楚国于乘丘、大梁和榆关等地,这时魏国的强盛达到极点。

魏国强盛时的疆域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东部及河北省大名、广平、山东冠县等地。

魏国虽强大,但所处地理位置在秦、赵、韩三个强国的包围之中,到战国中期,齐、秦等国崛起,自秦献公起就不断攻魏国,逼得魏国不得不沿着洛水筑长城御防。为了不受秦国侵扰和加强对东部的统治,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将国都由安邑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国也称大梁。

秦国孝公时,用商鞅变法,国力更加强大,不断攻取魏国的河西之地。大致同时,齐威王用邹忌变法也强大起来,公元前353年,齐军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公元前341年,齐、魏两国间发生马陵道(今河北大名)之战,齐国军师孙膑大败魏军统领庞涓,逼迫庞涓自杀。魏国从此走向衰落,无法再抑制秦国的东进。

战国晚期,魏国不断受到秦国的蚕食,地域渐窄。到公元前225年,秦国大将王贲引黄河及大沟水灌大梁,大梁城被冲毁,魏王姬假被俘,魏国灭亡。

魏国自魏斯于公元前403年开国,至公元前225年被秦国灭亡,共传八王,一百七十八年。

 

魏国王陵: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的王陵一般都在都城之内或城郭附近,但只有魏国王陵例外,因为大梁地势低平,不便于建造陵墓。现已知魏国王陵多分布在黄河以北的河南卫辉市和辉县市一带,距魏国都城大梁约八十公里。

战国初期,魏国王陵在今河南新乡卫辉市山彪镇一带,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夏季被盗,后由前河南省博物馆发掘,是年秋由中央研究院等单位正式发掘清理。墓葬群中一号墓墓主被认为是魏国先祖魏襄子,其他待考。

战国中期,魏国王陵在今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固围村村东,此处有三座魏王陵墓。民国十八~十九年(公元1929~1930年)曾遭大规模盗掘,但仍出土较多的青铜礼器,有鼎、簋、壶、鉴、盘、等,还出土铲、锄、犁、斧、削等铁器九十三件,是中国第一次成批出土战国铁器。

1950~1951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三座魏墓自西向东并列在一高两米,东西长一百五十米,南北宽一百三十五米的平台上,依次编为一、二、三号,规模最大的是二号墓,建造时间一号墓最早,二号墓次之,三号墓最晚,墓主待考。

战国晚期,魏国王陵在今河南新乡卫辉市西南的汲城村,尤其以魏安厘王墓最为著名。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时期,一个叫不准的盗墓人盗发魏安厘王墓,发现了十几万支竹简。这些竹简是记载夏、商、周三朝一直到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6年)事情的古书,书名叫《纪年》,因为是写在竹简上,故又称《竹书》或《竹书纪年》。

这些竹简在发现时,大多已遭到破坏,因为当时盗墓人在墓中用竹简照明,使许多用丝线串在一起的竹简坠落散乱,有的只剩下断头。晋武帝司马炎得知后,命人将竹简装了几十车送到洛阳,命中书监荀勖和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因竹简被烧的残缺不全,整理工作非常困难。一直到晋惠帝元年(公元291年)设立了秘书监,由挚虞负责考证《竹书纪年》,挚虞依据大量善本书籍校对竹书,卫恒、束暂也参加了整理工作,尤其束暂精通经学和古文字,直到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年)才整理完毕,前后共用了二十年的时间。

《竹书纪年》竹简共整理出七十五篇、十六部古籍,其中完整的六十八篇,另外七篇严重残缺。后整理出来的《竹书纪年》也于宋朝时期遗失。今本为明朝时期学者们杂采各书所补成。

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有许多不同之处:

①卷数不同,古本为十三篇,今本两卷;

②纪年不同,古本在周幽王以前使用周纪年,东周开始使用晋纪年,魏、赵、韩三家分晋后使用魏纪年,而今本则以周纪年;

③起始不同,古本自夏王朝开始,而今本始于黄帝;

④内容有异,古本部分内容引见于古本书中的,今本没有;

⑤今本所记夏代年数与古本不同。

《竹书纪年》发现于战国魏厘王墓中,魏厘王死于公元前243年。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焚书坑儒时,《竹书纪年》作为殉葬品已埋入地下三十余年,故没受到损毁。

《竹书纪年》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对历史、文学、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代的学者对这些古籍进行了艰苦的考证和辨误工作,使这一古籍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竹书纪年》虽然与后来的古史有异,但与甲骨文,金文相符,所以,历代学者都用竹书来考证历史,进一步保证了史料的价值和传播。《竹书纪年》作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有学者把它同在孔宅发现的《古文尚书》、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并誉为我国文化史上的三大发现。

 

魏国世系简表:

西周时期:

姬毕万:姬毕高之子,生卒年待考,毕卿,葬地待考

春秋时期:

姬□□:姬毕万之子,生卒年待考,魏武子,葬地待考

姬□□:魏武子之子,生卒年待考,魏悼子,葬地待考

魏 绛:魏悼子之子,生卒年待考,魏昭子,葬地待考

魏 赢:魏昭子之子,生卒年待考,谥号待考,葬地待考

魏 舒:魏魏赢之子,生卒年待考,魏献子,葬地待考

战国时期:

魏 侈:魏魏舒之子,生卒年待考,谥号待考,葬地待考

魏□□:魏侈之子,生卒年待考,魏恒子,葬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东固围村

魏 斯:魏恒子之子,公元前403~前396年,魏文侯,葬于河南新乡市省辉县东固围村

魏 击:魏斯之子,公元前395~前370年,魏武侯,葬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东固围村

魏 罂:魏击之子,公元前369~前319年,魏惠王,葬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山彪镇汲城村

魏 嗣:魏罂之子,公元前318~前296年,魏襄王,葬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山彪镇汲城村

魏 赦:魏嗣之子,公元前295~前277年,魏昭王,葬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山彪镇汲城村

魏 圉:魏赦之子,公元前276~前243年,魏安厘王,葬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山彪镇汲城村

魏 增:魏圉之子,公元前242~前228年,魏景缗王,葬于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山彪镇汲城村

魏 假:魏增之子,公元前227~前225年,魏王,葬地待考

卫国:

卫国,姬姓,始封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姬封。

据史料记载:卫国本于公元前1045年封于康(今河南禹州),故姬封又称康叔。

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叛后,将黄河与岐河之间原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地及遗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给康叔,使这七族商遗民成为卫国的臣民,康叔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国号卫。

在晋封康叔时,周公曾作文相诫,这就是著名的《康诰》。

卫国强盛时疆土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东省西部一小部分,与晋、宋、齐、鲁等国相邻。

卫国居于周王朝的北方,与狄族为邻,常遭狄族人入侵。

春秋中期,卫懿公在位时喜好养鹅,且淫乐奢侈。他养的鹅都有禄位,可以乘大夫一级的车出入宫门,大臣百姓非常不满。公元前660年,狄族人进攻卫国,卫懿公号召国人抵抗,国人却说,您的鹅有禄位,让鹅去战。因此卫军将士全无斗志,全军覆灭。狄族人攻入卫都,卫懿公被杀。

后齐、宋两国出兵援救卫国,立卫戴公于漕(今河南滑县旧城),于是漕成为卫国的第二个国都。

公元前658年,卫国在齐国的帮助下重新建国,建都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在楚丘时由卫文公姬辟疆当政,卫文公接受亡国教训,修明政事,奋发图强,重整军备,使国力、军力大增。

公元前642年,北方的邢国联合狄族人再次攻卫国,遭到了卫国的强大反击。公元前635年,卫国攻灭邢国。公元前629年,为避狄族人的骚扰,卫国又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

卫国虽为周王朝的十二诸侯国之一,但却是一个相对比较弱的诸侯国,常受其他诸侯国的支配。

进入战国时期以后,卫国国力更弱,无法抗拒七雄的进攻。到战国晚期的公元前254年,魏国军队攻占领濮阳,卫国成为魏国的附庸国,仅有濮阳一地。

公元前241年,秦国攻下魏国的朝歌和濮阳,将濮阳作为秦国东郡的治所,迁卫君及其支属于野王(今河南沁阳)作为附庸。故而,秦国灭六国时未触及卫国公室。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才废卫君角为庶人,卫国灭亡。因此,卫国是西周所封十二诸侯当中除秦国之外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也是立国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

卫国自康叔于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共历四十二王,八百三十六年。

 

卫国王陵:

卫国自立国后,迁都五次,王室陵墓尚未完全发现。

民国二十一~二十二年(公元1932~1933年),在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辛村发现是一处西周初期至春秋早期的卫国王室墓葬群,共发掘出大墓八座,中墓六座,陪葬墓五十四座,车马坑十四座。

大墓自北向南排列,中小墓与大墓时间相近,车马坑在主墓近处。墓和车马坑皆为长方形竖穴,有的有椁室、棺穴或二层台,大墓有二个墓道。随葬品安放有序,礼器多在北阶,车马器多在东或南阶,兵器多在西阶。出土物有的铭文中有“卫”国名,墓主待考。

春秋及以后的卫国王陵尚未发现。

卫国在建国的八百三十六年间,都朝歌四百年,都漕两年,都楚丘二十九年,都帝丘三百八十八年,都野王三十三年。以上六座都城,最重要的是朝歌和帝丘,建都时间最长,遗迹也最多。

 

卫国世系简表

西周时期:

姬 封:周武王之弟,公元前1045~?年待考,卫康叔,葬地待考

姬□□:姬封之子,生卒年待考,卫康伯,葬地待考

姬□□:卫康伯之子,生卒年待考,卫考伯,葬地待考

姬□□:卫考伯之子,生卒年待考,卫嗣伯,葬地待考

姬□□:卫嗣伯之子,生卒年待考,卫庚伯,葬地待考

姬□□:卫庚伯之子,生卒年待考,卫靖伯,葬地待考

姬□□:卫靖伯之子,公元前?~前867年,卫贞伯,葬地待考

姬□□:卫贞伯之子,公元前866~前855年,卫顷伯,葬地待考

姬□□:卫顷伯之子,公元前854~前813年,卫厘伯,葬地待考

春秋时期:

姬 余:卫厘伯之子,公元前813~前813年,卫共伯,被姬和所杀,葬地待考

姬 和:卫厘伯之子,公元前812~前758年,卫武伯,葬地待考

姬 扬:姬和之子,公元前757~前735年,卫庄伯,葬地待考

姬 完:姬扬之子,公元前734~前719年,卫桓公,被姬卅吁所杀,葬地待考

姬卅吁:姬完之弟,公元前719~前719年,卫君,被国人所杀,葬地待考

姬 晋:姬完之弟,公元前718~前700年,卫宣公,葬地待考

姬 朔:姬晋之子,公元前699~前696年,卫惠公,出奔齐国,葬地待考

姬黔牟:姬晋之子,公元前695~前688年,卫君,出奔周朝,葬地待考

姬 朔:(复位),公元前687~前669年,卫惠公,葬地待考

姬 赤:姬朔之子,公元前668~前660年,卫懿公,被狄人所杀,葬地待考

姬 申:姬黔牟之弟,公元前660~前660年,卫戴公,葬地待考

姬辟疆:姬申之弟,公元前659~前635年,卫文公,葬地待考

姬 郑:姬辟疆之子,公元前634~前600年,卫成公,葬地待考

姬 速:姬郑之子,公元前599~前589年,卫穆公,葬地待考

姬 藏:姬速之子,公元前588~前577年,卫定公,葬地待考

姬 衍:姬藏之子,公元前576~前559年,卫献公,出奔齐国,葬地待考

姬 焱:姬藏之弟,公元前558~前547年,卫殇公,被杀,葬地待考

姬 衍:(复位),公元前546~前544年,卫献公,葬地待考

姬 恶:姬衍之子,公元前543~前535年,卫襄公,葬地待考

姬 元:姬恶之子,公元前534~前493年,卫灵公,葬地待考

姬 辄:姬元之孙,公元前492~前481年,卫出公,被其父所逐,葬地待考

姬蒯聩:姬辄之父,公元前480~前478年,卫庄公,被其弟所杀,葬地待考

姬 起:姬元之子,公元前477~前477年,卫卫君,被姬辄所杀,葬地待考

战国时期:

姬 辄:(复位),公元前476~前456年,卫出公,葬地待考

姬 黔:姬辄季父,公元前455~前451年,卫悼公,葬地待考

姬 弗:姬黔之子,公元前450~前432年,卫敬公,葬地待考

姬 纤:姬弗之子,公元前431~前426年,卫昭公,被姬但所杀,葬地待考

姬 但:姬纤之子,公元前425~前415年,卫怀公,被姬颓所杀,葬地待考

姬 颓:姬弗之孙,公元前414~前373年,卫慎公,葬地待考

姬 训:姬颓之子,公元前372~前362年,卫声公,葬地待考

姬 遫:姬训之子,公元前361~前333年,卫成侯,葬地待考

姬□□:姬速之子,公元前332~前325年,卫平侯,葬地待考

姬□□:卫平侯之子,公元前324~前283年,卫嗣君,葬地待考

姬□□:卫嗣君之子,公元前282~前252年,卫怀君,被魏安厘王所杀,葬地待考

姬□□:卫嗣君之弟,公元前251~前230年,卫元君,葬地待考

姬□角:卫元君之子,公元前229~前209年,卫角君,被秦二世胡亥废为庶人,葬地待考

滕国:

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七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有认为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已有记载。

公元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

战国初期,滕国即被宋康王所灭。后又在楚国帮助下复国。公元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彻灭。

 

滕国世系简表:

滕错叔:姬 绣,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

姬 嗀,生卒年待考

滕宣公:姬婴齐,公元前651~前641年

滕昭公:姬元(姬寿),公元前640~前600年

滕文公:姬□弘,公元前600~前574年

滕成公:姬 原,公元前574~前539年

滕悼公:姬 宁,公元前539~前513年

滕顷公:姬 结:公元前514~前491年

滕隐公:姬虞毋,公元前491~前484年

滕考公:姬 麇,公元前484~前?年待考

滕元公:姬 宏,生卒年待考

滕侯: 滕 仲,生卒年待考

滕侯: 姬 苏,生卒年待考

滕侯: 滕命仲,生卒年待考

滕侯: 姬 虎,生卒年待考

滕伯: 姬 文,生卒年待考

宋国:

宋国开国君主姓子,名启,是商王朝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商王朝时他的封地在微(今山西潞城),故也叫微子启。

商王朝末期,纣王无道,子启屡次规劝纣王不听,于是逃离商王朝。后周武王攻打商纣,微子启持祭器投降,被周武王释放并复其位。

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定三监叛乱,杀了武庚之后,封微子启于商王朝故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以续商祀。商丘是商族的发祥地,因此,宋国保存殷商文化最多,被看作是古代礼制的典范而受到诸侯的尊重,当年,孔子曾来商丘讲学习礼,故有“阏伯(帝喾长子)始封之墟,尼(孔子)圣习礼之邦”的美称。

因微子启有前车之鉴,故施政仁得,得到原商王朝遗民的爱戴。宋国强时的疆域有今河南省东北部,江苏省西北部和山东省西南部,是一个诸侯大国。宋国还曾灭掉了滕国(今山东滕州)、薛国(今山东滕州)。

春秋中期,宋襄公欲兴霸业未成。

春秋晚期,曾两次倡议召开弭兵(休兵)会议,对中原局势相对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战国时期,宋国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公元前355年宋恒侯之子剔成废恒侯自立,实行改革,国力渐强,后被其弟子偃驱逐到齐国,子偃自称宋王侯,曾打败过齐、楚、魏三国联军,颇有作为。

公元前286年,齐、楚、魏三国再次联合,灭了宋国,三国分其地。

宋国自微子启于公元前1040年开国,至公元前286年灭亡,共传三十二王,历七百五十四年。

 

宋襄公争霸:

宋襄公是宋国的第十九代君主,公元前643年,齐恒公病死,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夺王位,齐国内乱。齐恒公的长子姜昭被逼逃到宋国。以前,齐恒公曾将公子姜昭托付于宋襄公,现在,宋襄公也有意扶持他作齐国国君,于是,宋襄公通知各诸侯国,要大家发兵一道送公子姜昭回国接替王位。

但宋襄公的威望不高,只有三个小国带来兵马响应他。宋襄公带领四国人马向齐国进发,齐国大臣见四个国家的兵马打来,就大开城门,迎接公子姜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

齐国原本是诸侯的盟主国,如今宋襄公帮齐孝公登上君位,就沾沾自喜起来,萌发了取代盟主的雄心。但这次响应拥戴齐孝公登位的只有三个小国听命于他,其他中原大国根本不予理睬,可自己又没有实力去强迫他们,于是他就决定拉拢大国,借大国的声威去压服小国。

宋襄公拉拢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南方的楚国,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臣们以后,首先反对他的就是他的哥哥子目夷,他说:“宋国国力微弱,无力承受霸主的地位,弄不好还会招来灾祸”。但宋襄公不听大臣们的劝告,不自量力地于公元前639年向楚成王、齐孝公发出邀请,请他们于那年的农历7月在宋国的盂(今河南睢县)召开诸侯国会议,讨论订立盟约的事情。

到时,宋襄公兴致勃勃的准备赴会,兄长子目夷又劝他说:“大王要多带些兵马,以防楚王不怀好意”。宋襄公却说:“那怎么行,我们开会就是为了不打仗,带那么多兵马干什么”在开会的时候,宋襄公和楚成王都想当盟主,双方争执不休,可楚国实力强大,附和楚国的诸侯国多,宋襄公还想争辩,结果被楚成王带来的将领抓了过去,后经鲁国与齐国在一旁劝解,同意楚成王作了盟主,才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来后,憋了一肚子气,他恨楚成王,也恨同楚成王一个鼻孔出气的郑国国君。于是,他又决定讨伐郑国。公元前638年,宋国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带兵直攻宋国。楚、宋两国军队隔泓水(今河南柘城)对峙,楚军在北,宋军在南,楚军仗着人多,大白天强行渡河,向宋军进攻。这时,子目夷对宋襄公说:“趁楚军还未全军过河,现在我们冲杀过去,一定能胜利”。可呆气十足、愚不可及的宋襄公却说:“不行,我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结束,我们就杀过去,还算得上是仁义国家吗”。这时,楚军已全部上岸,正乱作一团的排队摆阵,子目夷又对宋襄公说:“趁现在楚军立足未稳,我们杀过去,可能还能胜利,否则,我们就危险了”。宋襄公说:“你这个人太不仁义了,人家的队伍还没排好,怎么可以进攻呢”。可是,话没说完,大队的楚军洪水般的冲杀过来,冲得宋军纷纷溃逃,宋襄公的大腿上也中了一箭,在几个忠心的大臣保护下,宋襄公才得以脱身。

宋军大败的消息传遍宋国,人们议论纷纷,埋怨宋襄公不该和楚国交战,更不该那样打仗。公子子目夷把这些议论报告了宋襄公,宋襄公满不在乎地说:“依我看,讲仁义的人就应该向我这样打仗,比方说,见到已经受伤的人,就不要再伤害他;见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要抓他作俘虏……子目夷再也不想听他愚蠢的胡说,气愤的说:“打仗就要消灭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你何必打仗,如果见到头发花白的人不抓,那就干脆让他把你抓走”!

宋襄公霸主没有当成,反而病势加重,过了一年(公元前637年)就死了。

 

宋国王陵:

宋国王陵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旧城区西南一带。因年代久远,又地处黄泛区,早已淤埋于黄河泛淤层之下。现只存位于故城西北九公里宋大庄的宋国开国君主微子启的微子墓和宋国三个王陵,俗称“三陵台”,墓主待考。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与国外学者合作,采用钻探结合第四系地层岩性对比分析、土壤及地貌调查、文化层单元划分及沉淀物土壤分析等现代方法,已探查出深埋于地下十多米的宋国故城轮廓。宋国故城的成功探测为黄泛区内其他古都废墟的探测开辟了新途径,相信,不久宋国王陵即会重见天日。

 

蜀国:

夏、商、周三代王朝交替之时,在中国西南部的川西平原上同时存在着一个独立于中原王朝之外,与中原文明同步发展且高度繁荣,并与夏王朝共起,与周王朝同亡,地方千里,延续了近千年的奴隶制国家“蜀(鱼凫)王朝”。以前人们认为蜀国只是兴起于春秋之世、公元前316年灭亡于秦王朝的一个小国,而且史籍对蜀王朝的记载甚少且模糊不清,对于蜀国的历史多数人认为是不可靠的传说,故鲜为人知。

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南兴镇三星村发现两座商代祭祀坑,才证实传说中的古蜀王朝不仅存在,而且是一个拥有灿烂青铜文化的文明古国,她不但是中国西部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而且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是中国古代文明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古文献和考古研究证实,早在夏王朝以前,古羌族人蚕丛就在今岷江上游河谷之中的蚕陵(今四川茂县较场乡,又称叠溪)建立了部落式国家,至今较场乡还有《蚕丛故里碑》。

传说,中国养蚕发明人、黄帝的元妃嫘祖就是蚕丛氏之女。《华阳国志·蜀志》说:“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今岷江流域的岷山地区)氏女昌濮为妻,生子高阳,是为颛顼;颛顼称帝后封其后代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三代”。大约在夏代,蚕丛带着自己的部落沿岷江南下,进入成都平原,建都新津(今四川新津宝墩古城)。现在都江堰市西的蚕崖关、蚕崖市、蚕崖石等地名,仿佛就是蚕丛经由岷江河谷南出灌口(今四川都江堰灌口镇)进入成都平原的证据。

《蜀王本纪》说:“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年”。但此蜀王三代接替不一定是首尾相接,建国地点也可能不同。蚕丛之后,柏濩氏继位为王,并迁都崇洲(今四川崇洲双河村古城),有柏濩治导江(今四川都江堰)之说。柏濩氏以后,鱼凫氏继位。鱼凫也是羌族的一支,在中原的夏末商初时率领本族自岷江上游进入成都平原,逐渐融合了蚕丛、柏濩两族,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古蜀王国,都城即是今天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原商王朝时期(公元前1600~前1046年)也就是蜀国鱼凫王朝时期。鱼凫王朝的军事力量非常强盛,甲骨文中就有商高宗伐鬼方蜀军从征的记载。

鱼凫王朝后期,商末周初时,一名叫杜宇的濮人(西南地区古族名)率领其部族自朱提(云南昭通)进入蜀地,与江源(四川崇洲江源镇)的蜀族氏族联姻,娶江源氏女利为妻,势力逐渐强大。以后,杜宇与鱼凫王争夺王位,鱼凫王败亡湔山(今都江堰市西与汶川县交界地的茶坪山,古称湔山),杜宇成为新的蜀王,建都郫邑(四川郫县),并更名为蒲卑。

杜宇王朝是一个比较强盛的国家,他“教民务农”,发展农业。据史籍《华阳国志》记载:杜宇王朝的疆域北达汉中,南抵今四川青神县,西有今芦山、天全,东至嘉陵江,而岷山和南中(今四川凉山、宜宾以及云南、贵州)等地又是他狩猎的园苑。杜宇“自以功德高于诸王”,“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七国称王在战国,华阳国志记载有误)”。史籍《华阳国志》的记载可能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杜宇王朝的疆域比较辽阔,至少拥有今四川盆地的西半部。而且势力较强恐怕也是事实。史籍记载,周武王兴师伐纣,蜀国曾经参与。杜宇王朝大约经历了相当于中原的西周时期,春秋初期,被后来的开明王朝所代替。

据记载,楚地鳖灵部族一个叫开明的人善治水,率族人沿江而上,定居南安(今四川乐山),传说今乐山离堆(今四川乐山乌尤山)即为开明氏所开。杜宇末世,蜀地水灾为患,杜宇不能治理,请开明为相治理水患。于是开明凿金堂峡(今四川金堂淮口镇境),决玉垒山(湔山),成功地治理了水患,得到了蜀民的拥戴。不久,开明氏推翻了杜宇王朝,取而代之,建立了开明王朝。开明王朝的综合实力大大超过了杜宇王朝,因此,从开明二世卢帝起,蜀军就南征北战,东攻西讨,并曾“攻秦至雍”,进入战国,蜀国已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大国家,其北界已达陕南,汉中地区则全被蜀国占有;东界已过嘉陵江进入长江,势力远达鄂西清江流域。开明三世保子帝时,将国境西推至青衣江流域,将芦山一带收为蜀国的西方门户;保子帝还大举向南兴兵,沿岷江南下,征服獠、僰之地,使南中成为蜀国的南疆。形成了“东接于巴(今重庆),南接于越(今贵州中部),北与秦分,西奄峨(峨嵋山)嶓(嶓冢山)”的疆界,成为中国西南首屈一指的泱泱大国,号称西南诸侯之长。开明王朝甚至还有属国(如丹犁,今四川丹棱;僰,今四川宜宾等)和分封的侯国(如苴侯,今四川广元昭化镇)。

古蜀王朝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国家,在商代,古蜀王朝的青铜和金银工艺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其水平不亚于中原(三星堆出土文物只是其中一例);古蜀王朝也是水利事业修明的社会,金堂峡、玉垒山、乐山离堆都始凿于开明时期,秦蜀守李冰建设的都江堰,就是继承前人的事业,并加以完善的;古蜀的都城建设要比中原较早且大,三星堆商城遗址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成都商周遗址面积达十五平方公里,大于同期中原城市;巴蜀文字被研究者认为是中国除汉字外唯一发现的先秦文字。

战国时代,古蜀王朝虽然盛极一时,但同中原诸夏及秦国相比,却有着相当大的弱点。中原诸夏在战国之初就先后兴起了变法运动,改革田制、税制及兵赋之制,确立起了新的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发展。而同一时期的古蜀王国,生产关系虽然已突破落后的奴隶制度,但仍属封建领主制,还没有转变为进步的地主制经济。古蜀王朝虽然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但经济实力的增长速度却不适应政治形势的日益变化。不仅如此,在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秦国势力蒸蒸日上,连年发兵,节节胜利的形势下,蜀国内部还内讧不断。

公元前316年,开明帝亲率蜀军讨伐封至汉中重镇的弟弟苴侯,并占领了葭萌(广元昭化镇)。苴侯求救于秦国,于是,秦惠文王便以此为借口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率领秦军从石牛道南下伐蜀。蜀王仓促应战,被秦军大败,蜀王逃到武阳(今四川彭州),被秦军追杀。蜀王太子及蜀国太傅、丞相等率残部逃到逢乡,败死白鹿山(今四川彭州)。这年农历10月,秦军扫荡了蜀国的反秦势力,一举兼并了蜀国,蜀国至此灭亡。

古蜀王朝如按与夏王朝同时建国计算,至蜀国灭亡共历一千七百五十四年;蚕丛、柏濩、鱼凫三代王朝世系史籍没有记载。

按史书记载,古蜀王朝望帝传十一世,丛帝传十二世。望帝世系一般由南宋吉安人罗泌著《路史》的记载推算。该书称:“今以《蜀记》望帝远记周襄王,至鳖灵(丛帝)王蜀十一代,三百五十年”。秦国灭蜀国在公元前316年,上推三百五十年为公元前660年,与周襄王在位相去不远,古望帝世系存在年限应在公元前八世纪初至公元前670年之间。依此类推,开明世系传十二代三百五十年,约从公元前670年~前316年。

蜀王朝灭亡后,蜀国群公子先后被秦国封于蜀地,但贬蜀王称号为蜀侯。公元前316年,秦国封公子通为蜀侯,以陈庄为相;公元前311年,陈庄杀蜀侯,次年秦国伐蜀国杀陈庄;公元前308年,秦国封公子煇为蜀侯,公元前301年煇叛秦国,秦国派兵平叛,又封公子绾为蜀侯;公元前285年,秦国疑绾反,杀绾废国号,置蜀郡。开明王的诸公子中也有没投降的,如号称安阳王的蜀公子,在蜀王朝灭亡后即率所部兵将三万辗转南迁,经今雅安的芦山地区越大相岭,出牦牛道,跨小相岭,沿安宁河至西昌,再出云南,进入交趾红河地区,最后定居交趾(今越南河内),建立了安阳王国,称雄达百余年。

 

古蜀王陵:

蜀国蚕丛王陵尚未发现。柏濩、鱼凫王陵及鱼凫王妃墓在今四川温江通平镇。望帝、丛帝陵在今四川郫县郫筒镇望丛村。望、丛帝陵基本上是按照浙江绍兴大禹陵的形制建造的,是四川最大的帝王陵寝。1980年在成都新都县马家镇发掘出一座公元前440年的古蜀王陵,因在位于城西北五公里的马家场(堡),故称马家堡大墓。马家堡大墓平面呈“甲”字形,竖穴土坑木椁,朝向正西。墓道长八米八二,墓坑长十米四五,宽九米二,面积达一百五十平方米,规模甚为宏大。坑壁基本垂直。木椁全用名贵的楠木构筑,长八米三,宽六米六七。

椁室中央为棺室,周围有头箱、足箱、边箱等共八个,分为九格。棺室内置楠木独木棺一具。棺底有“腰坑”,四壁与底用木枋构筑,上用木枋作盖。木椁及“腰坑”四周、底部填以白膏泥封固。木椁构筑方法是以底木枋平铺于二枕土之上,壁上下用木枋叠砌,连接处用榫槽。墓早年被盗,椁室内仅存一些小件器物,但棺底“腰坑”幸存,出土成套青铜礼器、兵器和生产工具等一百十八件,青铜器出土时皆光泽如初,极为精致。

铜礼器中有五件一组的列鼎、壶二式各五件、缶一对、有盖豆一对,还有敦、鉴、盘、匜、勺、鍪、釜、甑等;有编钟五件一组;兵器有戈、矛剑、月、钺等,生产工具有斧、削、凿等;是巴蜀墓葬中历来出土铜器最多的一次。可惜椁室内文物被盗,否则将更为丰富。从椁室内残存的盖弓帽和管形车器来看,原来还随葬一批车马器。研究者认为,文物中的釜、甑、鍪、盘是晚期古蜀墓葬中常见的组合,大批戈、剑、矛、钺和斧、斤、削、凿等也是巴蜀墓中的典型器物,其中鏊、釜、甑的出现早于中原,是巴蜀人的创造。文物中有陶豆及圜底罐、圜底釜等,几乎是晚期巴蜀墓必出之物。仅存一件漆耳杯两耳奇异,也为巴蜀特有文物。不少文物中有铭文,这大大提高了文物的史料价值。除汉字外,大批青铜器、漆器上铸刻有“巴蜀图语”,有一种图形符号见于许多器物,可能为族徽。因此该墓葬的地方特色极为浓厚。

据统计,出土的二百余件文物中属于巴蜀者占百分之六七。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具楚及中原文化特征。属楚文化特征的有鼎、敦、盥缶等,其形制和纹饰均与楚器雷同。属中原文化特征的有甗、罍、盖豆、壶与中原式剑,一些器物上有汉字铭文,出土圆及方汉字印各一枚。成都博物馆判定该墓葬年代属战国中期偏早,正是开明王朝经新都再迁成都的时间。无论从规模、形制、文物数量还是从器物规格来分析,这座墓葬决非一般贵族,而是一座王陵。

有人认为,“新都马家堡木椁墓出土列鼎五件,在一件鼎内刻有‘邵食之鼎’四字,‘邵’即‘诏’、‘昭’,昭是楚国三大姓之一,诏又是氐姜族土者之号”,故推断为王侯之器。成都博物馆认为,大墓椁室为九室之制,“当为王一级”;随葬品的特殊组合,如戈、矛、钺、刀、剑组成五兵之用,“是中原大丧之礼的五兵之制”,缶、甗、豆、甑、敦、鉴、盘、匜、勺一套是晏享之用的九器组合,“表明墓主人身份是君王地位”。新都拥有一座王陵证明该地确曾为古开明王朝都城。《华阳国志》中说,开明王朝第一世的丛帝来于楚国,文物中楚文物的出现证明此说不误。文物中有中原文化特征也证明古蜀王朝在两千多年以前与中原就有密切往来。马家堡大墓是至今历代古蜀王朝中发掘的唯一的一座帝陵。

古蜀王国崇尚大石文化,至今仍有遗迹。据史籍《华阳国志》中记载:“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唐朝诗圣杜甫在《石笋行》中说:“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证明在唐朝时期仍存,北宋时期还可见,但到南宋时期大石断裂,今在成都石笋街与西校场街民居水井内,仅存根部。

与石笋同类的大石还有天涯石(今四川成都东门天涯石街)、地角石(原在成都西北角,已毁无遗)、五块石(原在成都南郊公园北,已毁无遗)。另有支机石,原在成都西门支机石街,今移文化公园立栅保护,大势高约五尺,方柱形,石上原刻有唐朝时期所刻的“支机石”三字,已磨灭,今字为后代补刻,是古蜀王朝遗存至今的唯一文物。

 

古蜀王朝世系简表:

等本书理顺已收集的考证资料后,再予以补充。

权国:

西周初期,有一古权国,原来是由商王朝君主武丁后裔所建立的小诸侯国,公爵爵位,国君为子姓,建国君主叫子元,史称权文丁。

权国故址在今湖北省境内,邻近古楚国之境。

周武王灭殷商后,再封子嘉为权国君主,号称权甲公,是西周时期权国首任君主。他为周武王之内弟(妹夫),承周武王之命继任权国君主,以持古权国之地。

到了春秋时期,楚武王为了扩张,开始向汉水流域的诸夏蚕食,在攻占了权国,将其地改设成权县,命斗缗为县尹。

后来斗缗又联合原权国的贵族叛楚,被楚军围而杀之。之后,楚武王将原权国的贵族皆迁往于楚国的那处城(今湖北荆门那口城),后来故权国人中就有以其地名为姓氏者,称那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秦国:

秦国,西周十二诸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嬴姓。开国君主为五帝颛顼的后代秦非子。

夏王朝时期,颛顼的孙女女修,生子名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生子伯益。伯益在舜时为舜管理山川,驯养鸟兽,后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弗(今山东曲阜),赐姓嬴,故伯益又称大弗,弗伯。

大禹晚年的时候曾指定伯益为继承人,后被禹的儿子夏启所杀。伯益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嬴大廉,一个叫嬴若木。

嬴大廉的后代嬴孟戏、嬴中衍为商王驾车。嬴中衍的后代嬴中谲也在商朝为臣,“在西戎,保西垂”(今甘肃礼县红河乡)。嬴中谲的儿子嬴蜚蠊在商纣王时为臣,他助纣为虐。嬴蜚蠊的儿子嬴恶来也在朝中为臣,他好进谗言毁谤诸侯,周武王灭商时被杀。

嬴恶来的儿子嬴女防传四世到秦非子时,为周孝王在岍、渭二水之间养马,受到周孝王的嘉奖,被封于秦亭(今甘肃天水张家川),成为周王朝的附庸国(次于诸侯国的小国),故秦非子也称秦嬴,他的后代也以秦为姓。

到秦非子的曾孙秦仲时,周历王无道,诸侯或反或叛,国人暴动,周历王被驱赶到彘(今山西霍县)。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后,任秦仲为大夫,秦仲在一次攻打西戎时战死。后秦仲的儿子秦庄公打败了西戎,被周宣王任命为“西垂大夫”。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骊山被犬戎围攻时,秦庄公的儿子秦襄公曾领兵相救,力战犬戎,后又率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周平王始封秦襄公为诸侯。当秦襄公要离开洛阳时,周平王对秦襄公说:“我封你为侯,赐你歧西之地(今陕西歧山、扶风一带),但歧西之地已被犬戎占领,你若能收回,这些地方就是你的,作为你的永久封地”。

秦襄公回国后,立即整顿兵马,商议计策,不到三年,就把犬戎族杀的七零八落,最后被赶到西芜,将犬戎族所侵占原周朝的土地全部收回,并消灭了附属犬戎的十二个小国,正式建立了秦国,建都于西犬丘(西垂),成为西北地区方园千里的大国。

春秋早期,秦国的疆域主要在今甘肃省东南和陕西省西部的渭水流域,故古人称今天水地区南到礼县、北到张家川一带为“秦川”。

春秋中期,秦国势力最为强盛,并逐渐向东扩展,但在向东扩展过程中受阻于当时强大的晋国。在其侯的几百年间,秦国与晋国之间战和不定,时而兵戎相见,时而又缔结“秦晋之好”。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趁晋国“骊姬之乱”,夺取了晋国的河西之地,但在公元前627年又大败于晋国,最后,秦穆公采用由余之谋,发展经营西垂,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

秦穆公以后,秦、晋两国长期争夺河西之地,秦国胜少败多,逐渐衰落。

到战国初期,自秦历公至秦出公七世,秦国长期内乱不止,无暇外顾,河西之地被魏国所夺取,并逼秦国退守洛水之西。后来,秦国内矛盾缓和,自秦简公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战国中期,秦献公改革幅度更大,实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逐步转变。从此,秦国势大振,公元前364年大败魏军于石门。尤其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行什伍连坐之法和民户分异制度,按军功大小定爵位,奖励耕织,使秦国日益强大。秦孝公死侯,秦惠文公虽车裂了商鞅,但变法未废。以后,秦国又攻灭巴、蜀两国和西戎最强大的义渠部族(今甘肃庆阳、泾川一带),夺取了楚国的汉中郡(今陕西东南部、湖北西北部),又扩地千里。

秦昭襄王时,奉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屡次大胜韩、魏、齐、楚等诸侯国,后又大败赵国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先后攻占并建立了三川郡(今黄河以南、河南灵宝以东、中牟以西及汝河上游地区)、太原郡(今山西句注山以南、霍山以北、五台、阳泉以西、黄河以东地区)、东郡(今山东东阿、梁山以西、定陶、成武以北、河南延津以东、清丰以南、长垣以北地区),疆域迅速扩展,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大国和强国。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同齐愍王并称东、西二帝,是中国历代王朝称帝之始(此前的五帝及夏、商诸王有称帝的都是后人对其的褒称)。

公元前249年,秦国灭了东周君,东周王朝正式灭亡。尽管后来魏国信陵君及赵国庞暖曾联合诸国攻秦国,但也没能扭转秦国灭六国之大势。

秦王嬴政在在公元前238年即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先后攻灭了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秦国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国;公元前228年破赵国,迫使赵公子嘉逃代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6年破燕拔蓟,迫使燕王喜逃辽东;公元前225年灭魏国;公元前223年灭楚国;公元前222年灭燕、代二国;公元前221年灭齐国,建立了统一全国的秦王朝。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五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疆域辽阔的中华帝国,是彪炳千秋的伟大业绩。夏、商、周三代的建立,虽然也是一种统一过程,但这种统一是对众多林立的原始型邦国的兼并,与秦国对天下的统一有本质的不同。春秋、战国是对周王朝统一的第一次大分裂,秦朝的建立是结束这种分裂的第一次大统一,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秦王朝的统一空前辽阔,它东西跨越一千六百公里,南北约两千公里,面积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是当时的世界第一大国。

秦国自非子于公元前897年受封,到秦庄襄王灭掉东周,共传三十六王,计六百四十八年。

 

秦穆公争霸:

秦穆公是继晋文公后起来争霸、秦国第十四代君王。

公元前628年,中原霸主晋文公病故,他的儿子晋襄公继位。在西垂站稳脚跟,逐渐强盛的秦国,想趁晋国国丧、没有精力过问别国事物的时候,向东扩展势力。于是,秦穆公派大将孟明视带领战车三百辆去攻打晋国的近邻郑国。

刚刚即位的晋襄公当然不愿放弃晋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而且他也早想消除秦国东进给他带来的威胁。于是他决定在秦军必经之路的崤山(今河南洛宁)伏击秦军。晋襄公凭借崤山的险要地势,在那里布下了天罗地网。孟明视带领的秦军一进崤山,正中晋军埋伏,秦军死伤过半,连孟明视也被活捉。侯孟明视被释放回国,秦穆公听到秦军全军覆没的消息,身着素服,亲自到城外迎接并承担了指挥失误的责任,让孟明视官复原职,孟明视感激涕零。以后,他一心一意认真操练兵马,决心要为秦国报仇雪恨。

公元前625年,孟明视向秦王请兵,带着四百辆战车攻打晋国,但晋军早有准备,这一次,秦军又大败而归。孟明视一败再败,秦穆公并没有埋怨他,孟明视深感内疚,觉得对不起国家,他把自家的财产和俸禄全部献出来,抚恤阵亡的将士家属;在操场上他身先士卒,勤操苦练;在兵营里,他粗茶淡饭,与士兵同甘共苦。这年冬天,晋国联合宋、陈、郑三国攻打秦国,四国联军又夺走了秦国的两座城池。一连打了三次败仗的秦国,在诸侯面前丢尽了脸,西戎的一些邻近小国也相续脱离了秦国。

公元前624年,孟明视经过充分的准备,精心挑选将士,再次组织了五百辆战车,整装待发攻打晋国。秦穆公拿出大批的粮食和财帛,安顿将士家属,激励他们英勇作战,为国争光。秦国大军渡过黄河,孟明视抱着有进无退的决心,提议把乘坐的渡船全部烧掉,憋闷了几年的秦军将士都表示同意,他们说:“打了胜仗,不愁找不到船;打了败仗,还有什么脸面回家”。群情激昂,气愤悲壮。

两军交战,秦军斗志旺盛,胆豪气壮,又都抱有视死如归的决心,吓的晋军闻风丧胆,不敢交锋。一连几天,秦军一举收复了被晋军霸占的两座城池,紧接着又攻下晋国的几座城池。晋国上下这才真正领教了秦军的厉害,晋襄公同大臣商量后,命令军队只许守城,不准出城迎战。

秦国军队在晋国的土地上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秦穆公见晋国已经服输,率领大军来到崤山,收拾起三年前阵亡将士的尸骨,好好埋葬,又隆重的祭奠一番,才高歌返回。

西戎部落和邻近小国,听说秦军打败了中原霸主晋国,又争先恐后的向秦国进贡献宝。秦国虽然没有进入中原当上霸主,但在西戎确定了霸主地位,并一直独霸西方。

 

秦国王陵:

西周以前至春秋早期的秦国国君陵墓,在今甘肃省陇南地区礼县东十一公里的长道镇永平乡西,汉水北岸的大山堡子山坡。

1993年,中国公安边防部队在边境口岸追辑走私盗卖文物的行动中,查获一大批秦先世文物并查明来自于甘肃礼县。此案引起了文物部门的注意,随即进行发掘。经考古证实,这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商和西周时期秦国先人墓地,墓地密集,但已被盗墓者严重破坏,墓区挖掘凌乱,满山狼籍,令人惋惜,损失极为惨重。墓葬分“中”字形和“七”字形两种。

由于被盗严重,文物多已散失,现已收集到部分青铜器,证明此墓葬群是秦国先人墓葬,大墓墓主为秦国先君。现已清理出三座大墓,三座大墓均为正东向,间距三十五米。朝向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相同,这是秦人的传统葬式。一号墓墓道长十五米五,宽十米;主墓室长二十一米八五,宽十二米九,规模相当宏大。二、三号墓范围尚未查明,估计墓的规模更大,长约十五米,宽约十一米。墓主及其它待考,但秦先祖陵墓的发现证明,今甘肃礼县和天水地区确为秦人的发祥之地。

春秋中期及战国早期的秦国王陵在今陕西风翔县南关外雍城遗址南十公里的南指挥乡三峙原,与雍城遗址隔雍水相望,俗称西陵。秦国王陵于1976年1月开始进行钻探发掘,现探明陵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七公里,南北宽三公里,总面积约二十一平方公里,是著名的河南商代殷墟王陵的一百八十倍,规模极其宏大。

王陵区外绕隍壕(壕沟)现保存西、南、北三面,隍壕宽二~七米,深二~六米,全长十多公里,陵区以内探出大墓四十四座,大墓皆带墓道,东西向,平面呈“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目”字形,“刀把”形和“园”形等,并发现了二十一座大小不同的车马坑。

根据墓葬形制,布局及隍壕分布,考古工作者将陵区分为十三个陵园,每座陵园有大墓二~八座。陵园及部分“中”字形大墓周围都设有中隍和内隍,宽三~四米,深两米七~三米五,隍壕总长达三十五米。大墓地面上均无封土,部分墓室顶部发现有建筑遗迹,即柱洞、散水和瓦制构件等,说明原有享堂一类建筑。根据钻探材料推断,陵区墓葬年代大约在春秋中期和战国早期,与秦国在雍城建都的年代相符,因此,这里埋葬着在雍城当政自德公(公元前677年)起至出公(公元前385年)止的十九位君主和夫人。

王陵区内最大的墓葬为秦公一号墓,大墓位于陵区一号陵园内。一号陵园平面呈梯形,周围绕以中隍,东壕长五百十七米,西壕长四百五十米,南壕长五百八十五米五,北壕长八百五十二米,隍内面积三万四千零九十八平方米。南壕和北壕有一段未通,应是南北两门,南门宽二十三米,北门宽二十八米。

一号陵园内除秦公一号墓外,还探出两座“中”字形大墓,一座“甲”字形附葬墓和四个陪葬车马坑。各墓依大小次序由西南向东北排列在一条斜线上,车马坑在每座大墓的右前方。

秦公一号墓用了十年的时间于1986年发掘完毕。该墓全长三百米,面积五千三百三十四平方米,它不仅是整个王陵区最大的墓,也是目前已知东周时期最大的墓葬。墓坐西向东,有东西墓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五十九米四,南北宽三十八米八,深二十四米。东墓道长一百五十六米,东端宽八米七,与墓室相连的西端宽十九米;西墓道长八十五米五,西端宽六米四,东端宽十四米三。墓室四周有三层台阶,每级台阶宽二~六米。墓室底的三层内为椁室,深四米二。椁室分主、副二室,呈曲尺形。主椁室位于墓室中部,东西长六米,南北宽八米;副椁室位于主椁室西南,东西宽五米,南北长七米,深两米。主、副椁室各有椁具一套。主椁室四壁与底部均为双层枋木叠垒,首尾榫卯衔接,椁上以三层枋木铺盖,组成长方形框式结构,形同一座木屋。椁室东西两壁及椁底、椁盖所有南北向的枋木两端均有长两米,宽八厘米,高九厘米的榫头伸出。如此椁室南北两侧凑成的框式规范,就是后来“黄肠题凑”葬具的原始形态。椁室四周充填了三米三~三米八的防潮木炭,木炭之上为坚硬的夯土。

三层台阶上及墓道中共殉葬一百六十六人,分箱葬和匣葬二类。箱葬七十二具,大部分布在曲尺形椁室四周,葬具较大,用枋木垒成长方形,箱内放框架,框架内放头顶向西的殉葬人,这部分人的地位较高。匣葬九十四具,多放箱葬以外靠近墓室四壁处,葬具较小,仅为薄木棺,这部分人的地位较低。殉葬人的葬式均为卷曲状。在大墓的填土中还发现人骨二十具,有些是填土时埋下的,有的则是在墓建成后再挖坑埋入的,这部分的地位最低。

秦国是自武公开始(公元前703年)“初以人从死”的,殉葬曾达到极大规模,秦公一号大墓殉葬多达一百八十六人,就是证明。根据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两块刻有“天子偃喜,龚辕是嗣”的石磬,古文“龚”即共,“辕”即桓,故墓主人是秦共公和秦桓公的后代秦景公。

秦景公墓虽已多次被盗,但仍出土铜、铁、金、陶、石、玉、漆器和纺织品等各类遗物三千五百余件。其中镌雕双龙金带钩,镂空镶绿松石金泡,金兽、金啄木鸟及玉蝉、玉戈等都十分精美。尤其墓中出土的铁铲、铁锸等,质地精良,是已知中国发现最早,最多的。墓中还出土一件石磬,上面刻有一百九十多个大篆文字,并有“高阳有灵”字样,说明秦国的先祖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这对研究中国远古历史及秦人的发源、发展史有重要价值。

各墓车马坑中埋葬了大批车马,最大坑长一百十六米,宽二十五米,估计二十一个车马坑可容纳车一千一百余辆,马四千四百余匹,是一座古代地下博物馆。

战国中晚期秦王陵在今陕西省临潼区韩屿乡一带,史称东陵,埋葬着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秦东陵在秦亡之后遭到破坏,地面建筑荡然无存,特别是经过魏晋以后多次战乱,具体位置以鲜人为知,文献中也不见记载,但是,作为地名,一直到宋朝时期还存在着。宋敏求的《长安志》中记载着宋朝咸宁县(今陕西西安长安宣阳坊)设有七个乡,其中就有东陵乡。该书说:“东陵,在(咸宁)县东三十里,管村四十”,“霸水在县东二十里”。说明在宋朝时期东陵乡仍在霸河之东,即今韩屿乡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