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强调单身什么意思:一份华北共产党军序列引发的困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10:39

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领导的番号除去八路军,新四军以外,还有哪些?

东江纵队,琼崖游击队,这很多人都知道。

各地游击队当然也有了。

要命的是我在日本看到日方昭和十五年(一九四零年)的“华北共产军情报汇总”总结,共产党属下的部队除了115,120,129三个师,八路军总部,竟然还包括如下番号:

1、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师

2、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师

3、国民革命军第一百一十一师

4、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百三十七师

5、八路军独立第一至第六师
一师师长杨成武,二师师长赵尔陆,三师师长黄某,五师师长赵同,六师师长 邓华

举例说明独立第六师拥有迫击炮部队,机枪部队,骑兵部队,十六,十七,十八三个团,一团三营,一营三连,司令部下属管理科,军医处,军需处,特务连,参谋处,第一到第三科,政治部下属组织,宣传,民运,除奸,敌工五个科,看来满正规。

6、山西军管区第二区游击总队

7、共产第三十五军(从记载看只有一千多人,迫击炮4门,机枪7挺)

6、共产匪团
司令官 张诚德

下属第一至六大队,十一大队,十三大队,黑马队,特务总队,广灵县游击支队,蔚县游击支队

这个情报分析详细,又令人困惑,从来没听说共产党抗战中用过三十二师这一类番号阿,还有那个“共产匪团”,哪有叫这个名字的?张诚德之类名字闻所未闻!赵同也很陌生,倒是国民党有个游击英雄赵侗。

我估计日军当时的情报系统可能未必准确,因此产生了这份古怪的序列,但是,经过仔细分析,却又发现这份情报,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华北地区抗战力量的微妙之处,列在上面的部队,还真的多多少少和共产党有关系,并非随便编造。

我们来一一分析一下。

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师和共产第三十五军。这应该是国民革命军三十五军新编第三十二师的误传。日军肯定是把三十五军(下辖一零一师,新编三十一师,新编三十二师)当成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了。一零一师的师长是董其武,后来还成了真的共产党。新编三十一师师长孙兰峰,也是员虎将。新编第三十二师的师长是袁庆荣。这是傅作义的基本部队。

可能是傅作义的晋绥军和阎西山的部队反差太大,才让日本人误把经常主动出击的三十五军当成共产党。三十五军曾在三九年十二月到四零年三月连续进行了包头,绥西,五原三个战役,重创日军。

傅作义在绥远整军时,仿效八路军建立政治工作组和地方行政组,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进行军民密切合作。傅在春天给河套农民发放种子,令驻军协助扩大春耕,在秋天帮秋收。另外,傅作义制定了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围城打援,奇袭夜袭等战术。难怪日本人把三十五军当成共产党。至于共产第三十五军的人员数量很少,大概是日军将打三十五军旗号的某个游击支队误认为共产党的部队了。

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一师,属于晋军新军,本来就是在共产党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抗日武装,后并入共产党军序列。山西军管区第二区游击总队应该是暂一师前身,也称山西保安二区部队,39年七月改编为暂一师,日军情报中将这个部队统计了两次。看来国民党军番号的混乱真是搞乱了自己也搞乱了敌人阿。暂编第一师师长是老同盟会员,山西“续家将”中的续范亭中将。续为了反对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曾经在中山陵切腹自杀,他就是在共产党军中病逝的,这一点看来日本情报也没有错。暂编第一师在1945年被解散,官兵分散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百一十一师原属于东北军,因为在山东抗战中处境困难,又受到国民党嫡系排挤,抗战中并入共产党军序列。这支部队原来是于学忠麾下五十七军所部,师长常恩多。42年8月,常恩多、万毅等率111师大部转入八路军,常恩多病逝,万毅任新111师师长。一百十一师“9.22锄奸运动”驱逐缪瀓流,国民党反攻倒算囚禁万毅,以及后来的起义都是一笔糊涂帐。关键是师长常恩多左右摇摆得厉害。百十一师起义前夕,郭维城通知被囚的万毅做好准备。可是万毅已经无法相信常恩多,遂借机逃跑了,搞得郭维城很被动。郭维城后来一直对万毅有怨言。这个师后来是“万岁军” 三十八军的三个前身之一。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百三十七师,关于它的材料没有找到。

八路军独立第一至第六师,这应该是翻译错误,八路军晋察冀各“支队”可能被日本人翻译为“师”。请看下面一段资料:

晋察冀军区属八路军建制,由八路军总部直接指挥。中央军委任命聂荣臻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11月13日,晋察冀军区以在北部、西部、南部和东部的部队和工作团为基础,分别组建第1军分区、第2军分区、第3军分区和第4军分区,各军分区主力部队均整编为支队,每个支队辖3个大队(相当于团),每个大队辖3~4个中队(相当于营)。

第1军分区兼第1支队,辖第1、第2、第3大队,司令员杨成武,政治委员邓华。该军分区以原115师独立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涞源、广灵、蔚县、易县、繁峙、灵邱等27个县,称为冀西北区。

第2军分区兼第2支队,辖第4、第5、第6大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尔陆。该军分区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五台、代县、崞县、定襄、忻县、盂县等9个县,称为晋东北区。

第3军分区兼第3支队,辖第10、第11、第12大队,司令员陈漫远,政治委员王平。该军分区以115师骑兵营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包括阜平、唐县、完县、曲阳、新乐、定县、望都等7个县,称为冀西中部地区。

第4军分区兼第4支队,辖第7、第8、第9大队,司令员周建屏,政治委员刘道生。该军分区以115师第685团2营第6连为骨干组建。活动范围分为晋东北、雁北、直西、和冀察边等地区。

第5支队是“游击英雄”赵同的华北抗日军改编组成,赵同,又名赵侗,东北义勇军出身,勇敢善战,爱波斯坦曾对他和他家族的抗战进行过描述。可惜他后来在国共间摇摆不定,最终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第6支队,1938年3月初,晋祭冀军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率三大队自涞源出发,出紫荆关沿长城东北行进,经涞水的板城、涿县的野三坡进入斋堂川,司令部设在西斋堂村中的聂家大院。不久,部队扩编为第六支队,通常称邓华支队,是北平周围最近的根据地武装。

“共产匪团”,这个可就有趣了,原来这支部队的真正番号是国民革命军骑兵第3师,张诚德为副师长,他是察哈尔省康保县人。1938年8月在山西省牺牲。在他指挥下,该师一度与共产党部队进行过某种程度的合作。张原来是老阎的部下,后来在中原大战被东北军改编,开始是一师师长,后是骑兵旅旅长,再后是三师副师长。一直没进过东北军的核心。他死后一个月,骑三师师长徐梁拟撤换第九团团长张甲清(张诚德之子),因事机不密被张甲清获悉,旋即率全团叛变投日,其一部分不愿投降的部队转入共产党军作战序列,大概就被日军改称了“共产匪团”。张甲清最后在1946年3月被我骑二团击毙。

综上所述,日军情报中的共产党军中,包含了亲共的若干武装,有的干脆就是国民党正规军。国军共军风格不一样,指挥系统也不统一,日军恐怕也要准备两套打法对付。如果有国军具有共军特征或者事实上听命于共军,日本人把他们“划归”共军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尽管这份情报错误百出,却也挺有历史价值,说不定我们当时搞敌人的情报,也有这种颠三倒四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