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宝肤毒净副作用:童心:人性的回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3:47:44
童心:人性的回归  摘要:摆脱生存困境,完善自我人格,这是人类孜孜以求的。老子的“复归婴孩”观念,李贽的“童心”理论,华兹华斯的“儿童乃成人之父”名言,尼采的“复归无垢的婴孩”命题,不同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形态蕴藏着相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复归婴孩,是人类走出文明困境的最佳路径,是最高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了被异化的人类对本真的追寻,对灵性的呼唤。本文尝试着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检讨这一问题,希望对观照现实人生困境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追根意识; 童心; 人性; 回归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6)12-0044-03
  
  《天方夜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开罗一富翁,仗义疏财,以至于千金散尽。一天,他靠在自家后院的无花果树下,梦见有人对他说:“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一个叫伊斯法汗的地方。”第二天他便踏上了寻找好运的旅程。一路历经磨难,到达目的地时被警察错当强盗抓了起来。审讯中,警察队长说:“我多次梦见开罗的一栋房子后面有一棵无花果树,树下有一眼喷泉,喷泉下藏有宝藏。可是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个梦而朝你的老家跨出一步。”说罢便放了开罗人。开罗人如梦方醒,回到家里,果真在自家后院的喷泉下找到了宝藏。人们从这类故事中所获得的答案并非谁是否获得宝藏,而是一种类似于禅悟的惊醒:他的宝藏就在他心灵下榻的地方;人类永恒的寻梦就是要超越自身,回归自己。当我们回味人类完善自我的文明进程时,也会发现,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了生命的本初状态——童年。从老子的“复归婴孩”观念,到李贽的“童心”理论;从华兹华斯的“儿童乃成人之父”名言,到尼采关于人的“精神三变”中的复归无垢的婴孩的命题,不同的历史语境与文化形态却蕴藏着相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复归婴孩。这是人类走出文明困境的最佳路径,是最高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了被异化的人类对本真的追寻,对灵性的呼唤。
  
  一
  
  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这个核心观念展开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或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或指“一种规律”,或指“人生的一种准则、指标、或规范。”义涵不同,却融会贯通,“可以视为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呼声,它乃是应合人的内在生命之需求与愿望所展开出来的一种理论。”这一具有形上性质的哲学命题,既在宇宙万物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也在《老子》中无处不在,并由此滋生出许多重要的观念,用以作为实际人生的指引,其中“复归婴孩”被老子视为最高的人格理想,最合于“道”的人生境界。
  “道”的最高形式是天道,人道和治道都是法天道、法自然的结果,而人道这一层面上的“婴孩”理论则是接近天道的重要境界。老子的《道德经》共有五处提到婴孩赤子,主要从“人道”(《老子》十章、二十章、二十八章、五十五章)和“治道”(《老子》四十九章)两方面揭示了“复归婴孩”观念的内涵。《老子》十章、二十章分别从修身养性、生活态度上强调了婴孩的柔顺、无欲、恬静、淡泊更合于道。老子认为:人若心无杂念、形神合一,像婴孩一样无欲才合道,“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人若淡泊宁静,独异于人,不求纵情于声色货利,但求精神的提升才得道,“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老子》二十八章、五十五章则进一步阐释了秉承“道”而形成的一种内在品质——德。“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这是最直接体现“复归婴孩”理论的一句。在老子看来,婴儿般的纯真、质朴就是自然的风范,就是真正的德。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只有含德深厚的人才能返回婴儿般的纯真柔和的状态,这是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显然,老子提倡的合道、有德,就是顺从自然,恢复人的素性;返朴归真,回到本初状态。个人修身如此,君子治国亦然。“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强调圣人治道、治国的关键在于使老百姓保持浑浑沌沌的愚昧状态,像无知无欲的婴儿。“道”在老子那里具有循环回归的特性,“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人的本根就是婴儿般鸿蒙未开状态。这一带有终极意义的命题渗透《老子》始终,代表着强烈的返本归始意识。
  老子“复归婴孩”的哲学思想不仅指引人们修身养性,也渗透到中国传统诗学领域。明代思想家、文论家李贽著名的“童心说”就是最好的体现。在李贽的思想中,一切外在的权威,无论是佛学还是道学,都不足以成为道德和文学评判的标准。他提出“童心论”作为独立人格和价值法则,洞察童心才是文学的真正本源。他指出:“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他强调:“护此童心”,即保留个性、解放个性;“障其童心”,则摧残个性、扼杀个性。“童心被障”,必定“满场是假”。所以,“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文艺观的根本在于以真人真言真事真文反对假人假言假事假文。他主张文学要写“童心”,即“真心”,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文学要抒“真情”,反对表现受儒家礼义束缚的“伪情”。他认为天下之至文,莫不是“童心”的体现。童心是人类经验的原始宝鉴,因而也更符合作为形象思维的艺术创造。李贽深谙此理。他提出文学回归童心,就是要回归未被污染的本真之心,就是要以孩童心绪、稚儿语言、淡泊心境面对文学,使之成为一种摆脱了世俗束缚的相对纯粹的审美活动。
  别求共鸣于异邦。十九世纪英国浪漫诗人华兹华斯写下了这样耐人寻味的诗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孩子乃成人之父,是指成人应以孩童为师,让天性永存。自然与童心是华兹华斯诗意构想中两个互为关联不可或缺的元素。华诗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回归自然,而回归自然就要回归童心,因为童心最贴近自然。由此,在他众多歌咏自然的诗篇中,最浪漫神奇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这就是孩童。  自然能引发人们对美好童年的回想。“我一看见天上的彩虹/心儿就会激烈地跳动。”这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更蕴含对儿时天真、纯洁、能与自然相融的一种境界的崇敬。诗人寻遍大地,追逐杜鹃的鸣叫,是为了“直到重新忆起童年的黄金时期。”诗人恳请蝴蝶不要飞走,因为它是“我童年历史的见证人!”“快乐的生灵!你在我心坎上/勾画出一幅庄严的图象——/我童年时代的家园!”
  自然能勾起人们对童年时光的哲性思考。在《虹》中,诗人写下了“儿童乃成人之父”这一著名诗句,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想:自然中有着更多的属于灵魂的东西,有着更丰厚的人性,儿童比成人更加贴近自然,能从自然中得到灵性的启示。《永生的信息》中,再次出现这一诗句:“儿童乃成人之父”,并使之得以更为深刻地展示:那“早岁萌生的同情心”,那“抚慰心灵的思想”,那“洞察死生的信念”,都“来自富于哲理启示的童年”。
  人类在完善自我的进程中苦苦寻找着终极目标,尼采也是这样一位探索者。他的“超人”哲学告戒人们在成为超人的道途上要历经“精神三变”:骆驼——狮子——无垢的婴孩。尼采认为,人首先要学习骆驼,屈膝谦让、忍受重荷;继而成为狮子,争强斗胜、勇于创造;精神历经了忍耐谦让的骆驼、勇猛顽强的狮子,最后复归为无垢的婴孩。“儿童是无垢而善忘的,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游戏,一个转出自我的轮子,一个原初的运动,一个神圣的肯定。”“此刻,精神有了它自己的意志,失却世界的流浪者乃又重新赢得世界”(《查拉图斯如是说》)。“人应该被超越!”尼采如是说,而超越自我,就是回归自我,回归童心。
   
  二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人类的追根意识根植于人类文明进程之中,而复归婴孩,追忆童年,成为关注自身存在,摆脱文明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老子、李贽到华兹华斯、尼采,都把婴孩视为人生的最佳状态和最高的人格理想,正是“归根”意识的直接体现。他们以深邃的思想和过人的想象构筑了人类心灵下榻之处——孩童世界,但由于相似的观念与共同的追求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传统之中,便又表现出了鲜明的同中之异。
  老子生活在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春秋末世。面对周礼崩溃、诸侯兼并、弱肉强食、纷争不已的动荡现实,能人志士纷纷为混乱社会指点迷津:儒墨主张礼治尚贤,恢复理想化的尧舜之治;法家主张健全法制,稳定社会格局;老子则全面否定这些承袭传统价值观的所谓“救世良方”,提出“道法自然”。他认为一切违背“道”的“有为”、“人治”等努力恰恰是造成混乱的根源,无补于世,“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老子》38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57章),主张无为而治,任其自然。在他看来,“道”正是这种无始无终、自在自为的圆满境界,而婴孩的那种柔静、无欲、纯真的鸿蒙未开状态即是“道”的生动呈现,所以,“复归婴孩”,返本归始才是救世的良方,是最高的人格理想。
  站在人类文明初始阶段的老子所提出的“复归婴孩”观念,在近二千年后李贽的“童心说”中得到了回应。明代中晚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礼俗风习较之传统,大有变异,学术界也涌现了怀疑、否定封建正统观念的批判思潮。李贽就是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在《童心说》中,李贽开宗明义,标举“童心”,进而指出宋明理学障其童心,儒家礼教矫饰人性。“童心既障”,则“满场是假”;矫饰人性,则摧残个性。“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李贽冷静地分析了古往今来的文学现象,呼唤文学要抒写童心,抒写真心。
  人类文明总是在不断地寻求出路、摆脱困境中向前推进的。历史在18世纪与19世纪交接处,让人类陷入了新的困境中。就西方而言,科学时代的工业文明带来了城市的繁荣、经济的发达,也带来了理性的幻灭、精神的困惑,人类背上了沉重的自我丧失的十字架。华兹华斯身处这个时代,他的“复归观念”的产生自然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近代文明危机感与现代意识的多元化。孩提时代的华兹华斯生活在乡村天地间,感受到大自然的灵性与崇高,儿时的记忆永远是那么美好。诗人始终把童心与大自然和上帝联系在一起,因为爱上帝,所以爱他创造的大自然,进而推出只有儿童才与大自然最为接近,这就使他的回归意识染上了浓郁的宗教神学的色彩。法国大革命最终的失败,标志着理想的幻灭。华兹华斯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对沉渣泛起,理性丧失的现实深感失望,存在的虚无感促使他将目光转向了乡村与自然,渴盼在童年的回忆中找到欢欣、自由与新生。可见,是个人生活的体验、宗教神学的信仰和政治革命的教训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也引导诗人找到了一条摆脱人生困境的安身立命之所——天地自然。“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And I could wish my days to be / Bound each to each by natural piety。”孩童乃成人之父,希望我的岁月里,贯穿着对天性的虔诚。在他看来,唯有儿童才具有与大地的那种纯粹的亲和感,才能达到与自然完全契合的境界,所以,回归自然也就是回归孩童时代。
  尼采无疑是西方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是“重新评价一切”的哲学,其颠覆性和创造性令人瞩目。诚然,西方近代理性主义运动本来就是对中世纪宗教神学的反叛,但却是有限度的。近代大多数哲学家们一方面肯定知识的标准是人类理性或人类意识而不是神学和权威;另一方面又用基督教的基本学说对人的信仰与行为作出解释。“哲学除去上帝以外,没有别的对象,因而它在本质上是唯理的神学,也是为追求真理而对上帝所持的始终不渝的崇敬。”黑格尔的这一论断昭示了近代理性主义运动颇具讽刺意味的结局——向着中世纪的复归。它宣告了理性主义运动的崩溃,预示着哲学领域新时代的到来,即非理性主义或非黑格尔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一进程中,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和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从各自的角度看到了理性的局限,强调了非理性的方面。但真正把反对宗教神学、检讨人类理性的运动推向高潮的则是尼采。尼采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生命意志”和“超人”的理论。他提出“生命意志”与“超人”,旨在确认自由、确认个人、确认人的真实生活。“我没有建立新的偶像,我只希望旧的偶像们了解所谓赋有人类双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大声疾呼:不要跟随我!你要成为你自己!”“他实际上是想唤醒在欧洲沉寂多年的生命意志,唤醒人们的自由与自我意识。”他希望人类在完善自我的艰难历程中一步步迈向“超人”的境界,而“超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复归为无垢的婴孩。  老子、李贽和华兹华斯、尼采,在人类文明进程的不同阶段,为了摆脱困境、反叛传统,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复归问题,把目光转向了婴孩,转向了人的本初状态,体现了文化意义上的承接性,但其深层文化意蕴却又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首先表现在所追求的精神内涵有别。老子的“复归婴孩”观念本在体“道”;“道”是无处不在的圆满状态,而婴孩则是“合道之人”。李贽的“童心说”旨在寻“真”;“真”是艺术创作的最高追求,而童心则“绝假纯真”(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华兹华斯的“儿童乃成人之父”意在回归自然;自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而儿童则最贴近自然。尼采的“复归无垢的婴孩”志在成为“超人”;“超人”就是能充分体现生命意志的人,而婴儿则与之最为契合。深层文化意蕴的差异性还体现在问题提出的不同层面上。老子哲学以万物之源——“道”为准绳,从修身养性、治国务本的角度提出“复归婴孩”这一理念;尼采哲学以“人的意志”为核心,从自我完善、走向“超人”的角度指出“复归无垢的婴孩”这一路径;李贽的文论以“真”为境界,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标举“童心说”;华兹华斯的诗歌以“自然”为归宿,从创作实践方面推崇“童年家园”。毋庸置疑,“道”、“真”、“自然”、“超人”,字面的差异不能遮蔽其内在的同一,所以,哲人们在追求最高理想的同时,都以孩童为旨归。
  文明进步与生存境遇的冲突,成为一直困惑又迷惑人类的难题。人类也正是在漫长历程和艰苦努力中企求答案,探寻着种种途径。中西“追根”意识穿越时空的隧道遇合,昭示我们:人类要摆脱生存困境、完善自我人格、向更高的文明进程迈进,“复归婴孩”,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华兹华斯等.英美名诗选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3]华兹华斯.湖畔诗魂——华兹华斯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4]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尼采.瞧!这个人[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 王友海
 (转载请注明网络来源:CSSCI学术论文网)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cssci/theory-monthly/856647_3.html